第一篇: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转帖] 怎样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孩子能够在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便会将追求知识、努力学习当成生活中重要 的一件事情来对待,而不需要父母或者他人再三催促。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它通过每天的点滴积累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追求知识的资本,孩子通过每天不断的积累和巩固,使得这个资本不断地发生增值,于是孩子的学习就产生了 “滚雪球”的效应,最终使得孩子的学习产生质的飞跃。
钟楷瑞是个一年级的男孩。钟楷瑞的学习成绩中等,他不喜欢读书,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他每天早晨起床都需要妈妈 一遍又一遍地催,如果妈妈不提醒他,他也不会主动去完成家庭作业,至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的任务他更不感兴趣。
有一次,他正在书房里写作业。妈妈准备好晚餐后,轻轻地走到他身边。他懒洋洋地坐着,正在抄写今天学过的古诗。只见他在抄写本上 龙飞凤舞,字写得非常不工整。等他写完后,妈妈把他的课本合上,然后要求他把刚才抄写的古诗背诵一遍。
他一脸茫然地看着妈妈,然后低下头,小声地说道:“不会背。”妈妈非常生气地指责他:“你这在读什么书啊?抄了10遍的古诗都没背 下来,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诗里的每个字、词你都弄懂了吗?你自己思考过作者写这首诗的心情吗?”钟楷瑞摇摇头,妈妈也非常无奈。
书写不工整、不独立进行思考、没有时间观念等不良学习习惯是不会主动学习的孩子的重要表现。在学习时不能要求孩子的书写多么漂亮 或者有书法家的风范,但是书写工整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做到的,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独立进行思考是真正学习知识必须要养成的一种学习习惯,它可以使人时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检验和复习,保证自己掌握知识的准确性。
合理安排时间也是孩子应该养成的一个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一个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的孩子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不知不觉 地把时间浪费了,却没有学习到任何知识。
学习习惯,无论良好或者不良,一旦形成便会通过日积月累的影响使孩子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变化。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会使孩子向好的方 向发展和变化,而不良学习习惯则会使孩子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而最终失败。
建议:
建议一 指导孩子养成工整书写的习惯
工整书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并能展示他独特的个性。虽然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脑日 益普及,但是硬笔书写仍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技能,孩子如果从小能够养成工整书写的学习习惯,必然能使他一生的学习生活 都受益无穷。
建议二 指导孩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合理安排时间既反映出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也可以使得孩子赢得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它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时间观念的孩 子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他们每天并没有做什么事情,不知道时间花在哪里了。
对于那些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与他们协商后制订一份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表,并且设置一定的奖惩措施,促使孩子在规定的 时间内完成任务,培养他们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建议三 指导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是真正追求知识的孩子不可缺少的良好习惯。学习不是机械地重复一项又一项的记忆工作,知识需要经过不断的思考才能更长久 地沉积在孩子的大脑里,经过思考后的知识才能被记忆得更加深刻和持久。
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提问,认真地回答孩子的问题,鼓励孩子在学习时多思考,多提出疑问,不要读死书,并且指导孩子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便会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建议四 指导孩子养成多阅读的好习惯
随着计算机和电视的迅速普及,现在的孩子对于网络、电视的依赖也越来越明显。众多教育专家都不约而同地指出电脑和电视提供的许多 信息是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多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才是积累知识的正确之道。阅读可以使孩子增长见识,体会到书中文字的魅力,引 起孩子内心的共鸣,是一种使知识与精神双丰收的良好学习习惯。
父母平时应该以身作则,尽量多读书看报,尽量不要在孩子作业时看电视和玩电脑,让孩子从小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同时父母还应该多引 导、督促孩子去阅读各种有益的课外书籍,增长孩子的见识,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建议五 培养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认真完成作业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足以让孩子终身受益。一个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孩子必然做事马虎,也不能形成谨慎的学习态度。因 此,父母应该指导孩子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写作业时应该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在未完成作业时邀请同学或者朋友来家里玩;写作业时应该认真进行 思考,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不能蒙混过关,要及时向父母请教;写作业时态度要端正,书写要工整。
辅导孩子学习的最佳方法:
希望孩子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是每一个做父母的共同心愿。一些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用心良苦,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与忽略了孩子的主体 地位不无关系。如何搞好家庭辅导,专家认为,必须坚持“三不”。
一、不当监工,引导孩子自觉学习
中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缺乏自制力,学习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一些家长在孩子学习时,便常常坐阵监督,孩子稍一走 神、玩耍,家长便呵斥、批评、甚至打骂。其实,孩子走神、玩耍是因为孩子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不是靠“盯”出来 的,而是在严格有序的训练中形成的。家长在辅导孩子时,首先要提出学习要求,让孩子心中有数。在孩子学习过程中,要经常提醒孩子按规 范要求去做。特别是孩子学习环境发生变化时,家长要及时排除对孩子学习习惯可能带来的干扰,坚定孩子的意志,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自觉、主动地学习。
小红星指导老师(516554135)15:04:0
4二、不当帮工,鼓励孩子独立学习
现今的家庭辅导,大多集中在孩子们作业的解难答疑上。当孩子在做作业过程中遇到了不懂的问题时,家长大都帮助解答,并不厌其烦地讲 给孩子听,直到孩子听懂、会做为止。精辟、透彻的讲解,固然能使孩子恍然大悟,但往往是以牺牲孩子的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和积极创新的 机会为代价的。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依赖心理,很少去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
(第三有待添加)
好孩子需养成五种学习好习惯:
五个学习好习惯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1)按时:按照老师要求的时间完成,不拖拉。
(2)独立:自己独立完成老师的作业,不抄作业。
(3)规范:作业格式严格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不自作主张。
(4)认真:书写认真、工整、漂亮
(5)准确:作业完成正确率高,有错误及时改正。
(6)快速:在以上要求完成的基础上,力求快速。认真书写的习惯
(1)握笔姿势正确,注意手与笔尖的距离、眼与本的距离、身体与桌子的距离。书本与身体平行、正直。
(2)书写认真,不潦草、不马虎。
(3)书写准确,不写错字。
(4)书写规范,不却笔少划。
(5)书写漂亮,注意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1)良好“读”姿、保护视力:养成只要阅读,就端座于书桌前。读书30分钟后,眺望远方5分钟。
(2)固定时间阅读的习惯。每晚7:30分到8:00
(3)经常去图书大厦和少儿图书馆。选书时考虑孩子的阅读兴趣。不强迫孩子读他不感兴趣的书,以避免造成他对书籍的反感。
(4)爱护书本、摆放图书有条理、善于使用工具书。
(5)读书要善于交流。家长及时与孩子分享读书的乐趣,比如让孩子给父母朗读书中的精彩片段。预习复习的习惯
(1)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的语文、算术课程,划出重点,找出难点,加强听课的针对性。
(2)当天下午放学,首先复习今天课堂所讲内容,没有不懂的问题后,开始写作业。
(3)周六对上周所讲内容进行复习,在列表小结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巩固提高。每天一点点的学习习惯
(1)每天朗读半小时《经典文学》
(2)每天做两道数奥题
(3)每天听读20分钟英语
(4)每天收集五条信息(看新闻联播、上网或读报纸)
给学前家长的一点忠告
一年级上学期的数学相对简单,只要孩子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会很轻松,但学校里会上奥数,建议家长在孩子学前先让孩子接触一下.我孩子磕袢了一下的是认识钟表并进行相关计算,简单举例是比4点半早2个半小时的是几点.我们以前以为语文会很简单,其实完全不是这样,拼音很快就学完了,可是学拼音时孩子认识的字很少,现在汉字注音时前鼻音和后鼻音,卷舌和平舌基本分不清,挺费力的;在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后拼音也学完了,后面几个月识字量大得可怕,您可千万别不信,人教版的语文书上就要求孩子在上学期认会400多字,学校还讲三字经,我家的孩子学的非常不轻松,如果您想让孩子读一年级后既轻松又优秀,最好还是先学些字吧.我女儿班上很多孩子上学就会写日记,有个孩子字写得象三四年级的孩子,好得不得了,这都是我亲眼见到的.英语孩子学校是学的朗文,这教材似乎是把英语当母语在学,一年级上学期没见过老师布置笔头作业,就是教孩子叽里呱啦听和说,可是考试就不一样了,一半是听力,一半是笔试.在笔试的部分突然要求孩子会写单词,还得会认会补全点小句子,还得会点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单复数等,其实要求挺高的.综合感觉一年级对孩子的语感要求很高,另外要求会认读大约100个单词,考虑到实际课文中出现的单词,真实量大大超过100个,可能200个都有了.所以要想您的孩子既轻松又优秀的话,在英语上也还是提前做些工作吧.我女儿上幼儿园时一直比较优秀,提前上了小学,以前不觉得,现在发现她的同学比她没有白大一岁,他们这一岁学了太多的东西.上面说的都是我的切身感受,当然或许不同的学校要求不一样,不同的家庭要求也不一样,不过我觉得如果您希望你的孩子一直优秀的话,最好先行一步.当然如果要求孩子只是能跟上也就不用费力了,我女儿现在班上也能算个中等.
第二篇: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位同事的女儿从重点中学又考入了重点大学,而且学习一直名列前茅。问她有什么诀窍,同事却说:“孩子特省心,就是从小学习习惯好呗!”可是,我的儿子已经上了中学,作为家长我们每天工作之余还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但收效甚微,看来应该着手培养孩子独立的学习习惯,以此来提高他的学习质量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孩子妈妈,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用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爱动脑思考,保管和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等。
许多家长很重视家庭智育,在这方面不惜投人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但收效甚微,问题在于这些家长没有把握住家庭智育的方向和重心。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良好的方法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又是良好的学习方法的体现。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习惯成自然”,一辈子受用不尽。
家长在指导中学孩子学习习惯上,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预习的习惯。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2.记笔记并事后整理的习惯。随着中学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当堂记的东西较零乱,那么课后还要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而且还能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一举多得。所以应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3.课后复习的习惯。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复习要与遗忘作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因此,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
4.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他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5.及时改错的习惯。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别字举例”、“错题汇编”等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6.认真书写的习惯。相当一部分孩子和家长不重视书写,认为它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孩子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7.认真观察、思索的习惯。进人中学后,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力。语文的写作训练就不用说了;数学的能力培养要以学生对自然界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的观察为基础;物理的实验和化学的演示都离不开精确的观察;生物则要求学生对生命现象和动植物进行持久的观察。这些观察要求学生不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光看不想难以得出结论,因此,还需要养成边观察边思索的习惯,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勤于思考。家长要引导孩子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观察,经常向孩子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促使他去观察思索,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8.积极阅读、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鼓励孩子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课外的知识和信息,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家长要为他们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积极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刊杂志。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的,写作过程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的训练。在养成观察、思索、阅读习惯的同时,要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家长可要求孩子勤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和日记。
9.养成有条理的习惯。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
另外,还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的耐心培养,要订计划订要求,勤检查严督促,直到孩子的良好习惯渐渐养成。
第三篇: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步骤/方法
1.主动学习的习惯
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
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3.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
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学生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这就要求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对不喜欢的学科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这是克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
4.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5.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6.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7.阶段复习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在大脑中勾画图式。这是使知识系统化,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一环。
8.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第四篇: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位同事的女儿从重点中学又考入了重点大学,而且学习一直名列前茅。问她有什么诀窍,同事却说:“孩子特省心,就是从小学习习惯好呗!”可是,我的儿子已经上了中学,作为家长我们每天工作之余还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但收效甚微,看来应该着手培养孩子独立的学习习惯,以此来提高他的学习质量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孩子妈妈,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用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爱动脑思考,保管和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等。许多家长很重视家庭智育,在这方面不惜投人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但收效甚微,问题在于这些家长没有把握住家庭智育的方向和重心。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良好的方法有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又是良好的学习方法的体现。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习惯成自然”,一辈子受用不尽。
家长在指导中学孩子学习习惯上,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预习的习惯。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2.记笔记并事后整理的习惯。随着中学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当堂记的东西较零乱,那么课后还要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而且还能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一举多得。所以应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3.课后复习的习惯。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复习要与遗忘作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因此,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
4.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他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5.及时改错的习惯。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别字举例”、“错题汇编”等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6.认真书写的习惯。相当一部分孩子和家长不重视书写,认为它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孩子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7.认真观察、思索的习惯。进人中学后,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力。语文的写作训练就不用说了;数学的能力培养要以学生对自然界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的观察为基础;物理的实验和化学的演示都离不开精确的观察;生物则要求学生对生命现象和动植物进行持久的观察。这些观察要求学生不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光看不想难以得出结论,因此,还需要养成边观察边思索的习惯,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勤于思考。家长要引导孩子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观察,经常向孩子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促使他去观察思索,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8.积极阅读、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鼓励孩子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课外的知识和信息,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家长要为他们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积极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刊杂志。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的,写作过程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的训练。在养成观察、思索、阅读习惯的同时,要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家长可要求孩子勤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和日记。
9.养成有条理的习惯。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
另外,还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的耐心培养,要订计划订要求,勤检查严督促,直到孩子的良好习惯渐渐养成。
如何消除孩子考试前的焦虑心理
孩子一到期末复习阶段,就开始兴奋了,有时甚至早晨5点多就醒了,睡不着。到了学校却头晕、目眩,复习的效果并不好。晚上到家,该背诵、记忆的材料花很长时间也不能熟练地记下来。因此,往往考试越临近,心理越紧张,弄得我们家长也紧张。请问博士,怎样帮助孩子消除考试前的这种焦虑心理?
孩子爸爸,一到考试就紧张,是目前中学生中较为普遍的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是很多原因造成的。
l,家长的紧张情绪影响了孩子。
考前,家长尽量想让孩子放松,但自己的一言一行却往往表现得比孩子还要紧张,反而人为地增加了孩子的紧张心理。比如,有的家长在孩子一进入初三就制定专门的“营养食谱”,对孩子时时处处搞“约法三章”,不准看电视、不准11点前睡觉……孩子的心理承受了很多压力。
2.与外界疏远,增加了孩子心里的不安。
有些家长怕“影响孩子”而减少了孩子与家人亲友的交流,无形中疏远了亲情,这反而令孩子更加不安心。比如,家里来客还未进屋,有的家长就竖一根手指“嘘”一声,提示“孩子要中考,不能打扰”;有的家长甚至甘愿下班后在外面晃悠到深夜也不回家,“让孩子一个人在家安心学习”。其实这些做法,忽略了孩子的内心需求,孩子的烦恼和心声无处可诉,无形之中给孩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其实,中学生考试前的焦虑状态一般是比较轻微的,往往可以通过适当的心理治疗与心理调适,使孩子走出焦虑的阴影。
1.鼓励孩子要自信:自信是治愈考试焦虑症的必要前提。
因为有焦虑情绪的学生对自己应对考试、适应压力环境的能力往往持怀疑态度,夸大自己的失败。考生首先应自信,相信自己的实力。每增加一分自信,就可使焦虑程度降低一分。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产生焦虑情绪后,脑中常常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异常。如果总是陷入这种状态中,有害而无益。应当转移注意力,适当松弛一下紧张的神经。
3.多与孩子沟通。
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与孩子共处的时间和机会尽量多一些,一起吃饭、聊些轻松有趣的话题,不要轻易批评孩子的想法。同时,以积极向上的情绪感染他们,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空间。
4.帮助孩子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
因人而异地制定复习计划,不可打“疲劳战”。一般学习50分钟就要休息 10分钟,学习之余,要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当感到压力大或身体疲劳的时候,有必要调整一下学习的节奏,听听音乐,散散步,不要一味地消磨时间,否则会使心情急躁。
家长还应该告诉孩子,人生的考试很多,只有每一次释放压力、放飞心情,给紧张情绪一个愉快松弛的空间,才能一次又一次地考出理想的成绩,达到预想的目标。
第五篇: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2011-05-20 07:23:01)
标签: 杂谈
“好习惯使人享用一辈子”。
一位同事的女儿从重点中学又考入了重点大学,而且学习一直名列前茅。问她有什么诀窍,同事却说:“孩子特省心,就是从小学习习惯好呗!”可是,我的儿子已经上了中学,作为家长我们每天工作之余还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但收效甚微,看来应该着手培养孩子独立的学习习惯,以此来提高他的学习质量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用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爱动脑思考,保管和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等。
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习惯上,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预习的习惯。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2.记笔记并事后整理的习惯。随着中学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当堂记的东西较零乱,那么课后还要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而且还能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一举多得。所以应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3.课后复习的习惯。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复习要与遗忘作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因此,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
4.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他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5.及时改错的习惯。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别字举例”、“错题汇编”等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6.认真书写的习惯。相当一部分孩子和家长不重视书写,认为它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孩子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7。养成有条理的习惯。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
另外,还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的耐心培养,要订计划订要求,勤检查严督促,直到孩子的良习惯渐渐养成。摘自《成功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