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纺织集团公司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5篇)

时间:2019-05-12 04:16: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省纺织集团公司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省纺织集团公司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第一篇:江西省纺织集团公司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江西省纺织集团公司重大安全事故

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第一条:为了有效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重大安全事故单位领导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省政府《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单位安全工作实行各级领导责任制,单位法人对重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工作的副职对重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负具体的领导责任,分管其它工作的副职在其分管工作涉及安全内容的也要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

各单位实行承包经营或者租赁经营的,应当明确安全生产责任,没有明确的,由该单位承担责任。

第三条所属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对下列重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依据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规定出现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依据本规定,由集团公司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重大火灾事故;

(二)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四)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

(五)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重大安全事故;

(六)其它重大安全事故。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重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一次死亡3到9人的;

(二)一次死亡至2人同时重伤10人以上的;

(三)一次造成1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

国家对重大安全事故标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条各单位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本单位实施安全监督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本单位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迅速和妥善处理负责。并履行以下职责:

(一)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政策、法规,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和技术操作规程,并督促实施;

(二)每月至少召开一次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或主要负责人委托分管负责人召开安全职能部门和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参加,分析、布臵、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应当作出决定并形成纪要,会议确定的各项防范措施必须严格实施;

(三)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尤其要对本单位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设施、设备和场所进行严格管理的重大检查;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规定第三条所列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进行查处;发现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立即消除;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消除或消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暂时停产或停止使用并上报集团公司;

(四)所属单位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所属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所属单位要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五)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劳动安全预评价,其安全生产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以保证其本质安全,不留下安全生产隐患;

(六)实行重大安全事故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安全责任,并作为考核有关领导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

(七)根据《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要求,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单位有关领导应立即赴现场组织抢救并保护好现场,按规定认真组织或参与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八)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限上报集团公司及有关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并应当配合、协调事故调查,不得经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事故调查。

第六条各单位安全职能部门及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程的规定,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切实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组织制定本部门安全工作计划及安全管理制度;

(二)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态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及时消除事

故隐患,确保工作现场、生产设备和安全卫生设施处于安全良好状态;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及时记录在案。

(三)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职工对重大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

(四)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按规定上报,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应积极组织抢救并保护好现场,配合、协助事故调查,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事故调查。

第七条学校安全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和安全一票否决制,必须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防止发生食物中毒、火灾、旅游等安全事故,确保学生安全。学校严禁以任何形式、名义组织学生从事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劳动或者其它危险性劳动。严禁将学校场地出租作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储运、经营场所。

学校违反本规定的,对校长和有关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对直接组织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条对依照本规定应当履行的职责而未予履行,造成本单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的,由集团公司对该单位正职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对事故单位有关领导或责任者从严处理,根据情节轻重,由集团公司给予记大过、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渎职罪、玩忽职守罪或其它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意破坏事故现场,或对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故意拖延报告的;

(二)在重大安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相、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于人的;

(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不组织抢救或组织抢救不力以至扩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

(四)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不认真吸取教训,不采取防患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导致同类重大安全事故重复发生的;

(五)已发生事故隐患或有重大事故预兆,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

第十条对重大安全事故以下的其它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责任追究的办法,由各单位自定,并报集团公司备案。

第十一条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由集团公司上报省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2005-8-31 点击427次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

第 114 号

《内蒙古自治区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2001年9月10日第十二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自治区主席 乌云其木格

2001年10月19日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旗县(市、区)(以下统称盟市、旗县人民政府)和苏木乡镇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

门正职负责人对下列重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依照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规定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重大火灾事故;

(二)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三)重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

(四)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品重大事故;

(五)煤矿和其他矿山重大安全事故;

(六)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

(七)其他重大安全事故。

政府或者政府部门对重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比照本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条 重大安全事故的具体标准,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盟市、旗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采取行政措施,对本行政区域实施安全监督管理,保障本行政区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本行政区域或者职责范围内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发生后的迅速和妥善处理负责。

第五条 盟市、旗县、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及其政府部门实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并作为考核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

第六条 盟市、旗县和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每个季度至少召开

一次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分析、布置、督促、检查本行政区域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工作,并严格实施会议确定的各项防范措施。

第七条 盟市、旗县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单位、设施和场所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采取措施,明确单位、设施和场所安全事故的防范责任。

第八条 盟市、旗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规定第二条所列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进行查处,发现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排除;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

第九条 盟市、旗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存在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超出其管辖或者职责范围的,应当立即向有管辖权或者负有职责的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的,可以立即采取包括责令暂时停产、停业在内的紧急措施,同时报告;有关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政府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查处。

第十条 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确保学生安全。严禁以任何形式、名义组织学生从事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劳动或者其他危险性劳动。严禁将学校场地出租作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场所。

中小学校违反前款规定的,按照学校隶属关系,对旗县、苏木乡

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正职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过、降级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中小学校违反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对校长给予撤职的行政处分,对直接组织者给予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

第十一条 对涉及安全生产事项负责行政审批(包括批准、核准、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竣工验收等)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安全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安全条件的,不得批准。

违反前款规定的,对部门或者机构的正职负责人和直接负责的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过、降级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与当事人勾结串通的,开除公职。

第十二条 对依照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取得批准的单位和个人,负责行政审批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必须对其实施严格监督检查,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条件的,必须立即撤销原批准。

负责行政审批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违反前款规定的,对部门或者机构的正职负责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过、降级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十三条 对未取得批准,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查封、取缔,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属于经营单位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负责行政审批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违反前款规定或者工商行政

管理部门不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的,对部门或者机构的正职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过、降级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对部门或者机构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直至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

第十四条 盟市、旗县人民政府依照本规定应当履行职责而未履行,或者未按照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履行,本行政区域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过、降级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

负责行政审批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负责安全监督管理的政府有关部门,未依照本规定履行职责,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对部门或者机构的正职负责人,给予撤职的行政处分;对部门或者机构的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

第十五条 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政府及其部门或者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程序和时限上报,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并应当配合、协助事故调查,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事故调查。

违反前款规定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或者机构正职负责人给予记过或者降级的行政处分。

第十六条 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政府应当迅速组织救助,有关部门应当服从指挥、调度,参加或者配合救助,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第十七条 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由有关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委

员会、行政监察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和时限组织调查。调查结束,应当提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包括责任认定及依照本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追究行政责任或者其他法律责任的建议、意见。

有关人民政府和有权处理机关一般应当自调查报告提交之日起30日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八条 政府或者部门阻挠、干涉对重大安全事故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的,对该政府主要领导人或者政府部门正职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过、降级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十九条 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实施监察。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人民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报告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政府部门举报政府或者政府部门不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接到报告或者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或者政府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对事故隐患进行查处,或者对举报的不履行、不按照规定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宁波市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试行)

宁波市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试行)

宁波市政府令129号

第一条 为了有效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重大安全事故的行政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及安全防范措施上有失职、渎职行为的行政责任追究,适用本规定。

对违反本规定的责任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监察机关或者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条 市,县(市)、区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政府机关和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实施监察。

市,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协助监察机关做好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工作。

第四条 各级政府机关应当按照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通过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形式明确本级政府机关和下级政府机关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和安全事故防范工作的责任。

本规定所称的政府机关,是指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及其他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

第五条 各级政府机关的正职负责人是主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对主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

各级政府机关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是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承担行政责任;各级政府机关分管其他工作的负责人对其分管工作涉及的安全生产工作承担行政责任。

有关行业或者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按照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有关制度的规定对其主管的行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承担行政责任。

第六条 各级政府机关负责人对下列重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依照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规定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重大火灾事故;

(二)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三)工矿生产重大安全事故;

(四)民用爆炸物品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事故;

(五)重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

(六)商贸经营服务和旅游场所重大安全事故;

(七)渔业生产重大安全事故;

(八)农业机械重大安全事故;

(九)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

(十)其他重大安全事故。

第七条 重大安全事故的具体标准,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履行下列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建立健全地方性安全生产工作制度,重视和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建设;

(二)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负责人和有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并作为考核有关政府负责人政绩的重要内容;

(三)制定本地区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四)建立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举报、处理、监控制度,督促和组织有关部门对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责令排除或者整改;

(五)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对本地区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单位、场所和设备、设施,进行严格管理和重点检查;

(六)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理工作,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向上一级政府报告,并组织调查处理事故。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宁波大榭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宁波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市人民政府的要求,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九条 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在职责范围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安全监督管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政策法规,研究、部署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工作,定期组织安全监督检查;

(二)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对超出其职责范围的,应当立即向同级政府报告;情况紧急的,可以依法立即采取责令暂时停产或者停业等紧急措施,同时向同级政府报告;

(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

第十条 依法对涉及安全生产事项实施行政许可的政府机关,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安全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安全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有关政府机关必须对已经依法取得行政许可的单位和个人实施严格的监督检查;发现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必须依法撤销原行政许可,并给予行政处罚。

对未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擅自从事有关安全生产活动的,负责行政许可的政府机关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查处,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政府机关报告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权向上级政府机关举报下级政府机关不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

接到报告或者举报的政府机关,应当立即组织对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查处,或者对举报的不履行、不按照规定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应当履行职责而未履行,或者未按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履行,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对政府负责人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履行职责,对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检查、督促、整改不力的;

(二)组织群众性重大活动时计划不周密,安全事故防范措施不落实,对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重大活动没有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的;

(三)未按规定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或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后不到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救助、不采取有效措施,导致事故扩大,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

(四)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后,不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及时上报或者瞒报、谎报事故的;

(五)对重大安全事故的调查不积极配合、提供虚假情况,或者设置障碍、干扰事故调查的;

(六)阻扰、干涉对重大安全事故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的。

第十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地有关政府机关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对政府机关负责人和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发现的、上级批办的或者下级报告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不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整改的;

(二)不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安全条件和程序对涉及安全生产事项实施行政许可的;

(三)对发现或者举报的未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通过验收而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依法予以取缔或者处理的;

(四)对依法取得行政许可的单位和个人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许可,或者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而不予查处的;

(五)对重大安全事故的调查不积极配合,提供虚假情况或者设置障碍、干扰事故调查的;

(六)阻扰、干涉对重大安全事故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的。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有关政府机关分管副职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一)对分管的安全生产工作不能或者没有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且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

(二)对分管工作中的安全事故隐患不反映、不整治,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或者未及时组织安全事故隐患整改,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

(三)分管范围内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主体不落实,且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

(四)安全事故发生后,不积极组织抢救或者抢救不力,而造成伤亡或者损失扩大的。

第十五条 各级政府机关正职负责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当对其追究行政责任:

(一)对分管副职负责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不予采纳、不及时研究,安全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解决和整治,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

(二)妨碍分管副职负责人和有关部门对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或者作出处理决定的。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本规定从轻处分:

(一)日常管理中,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工作有关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非因个人主观原因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二)特大、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立即赶到现场,迅速组织救援,降低事故损失,并按照省、市规定的程序和时限立即上报,不隐瞒、不谎报、不拖延报告,积极配合事故调查。

第十七条 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当成立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牵头,监察机关、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调查,认定事故性质,确定事故责任。对涉及行政责任追究的,事故调查组应当提出行政责任追究的建议。

事故调查工作应当自案件立案之日起60日内办理完毕,并由调查组提出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情况复杂而不能按时完成的,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意,可延长至90日;情况特别复杂需进一步延长期限的,经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可延长至180日。

第十八条 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按照行政监察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实施,其中:

(一)对市本级政府机关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宁波大榭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宁波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的行政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由市监察机关按事故调查组建议实施责任追究;

(二)对各县(市)、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及其他工作人员,由各县(市)、区监察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事故调查组建议实施责任追究;

(三)上级监察机关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直接办理下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生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案件。

第十九条 根据事故调查报告,需要追究安全事故行政责任的,市,县(市)、区监察机关或者有关行政机关应当自接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60日内作出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处分决定;事故情况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90日。

第二十条 政府机关负责人及其他工作人员对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出申诉、复查、复核。

第二十一条 安全生产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和综合监督管理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对责任范围内或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失职,导致重大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据情节轻重,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和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

安全事故调查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导致事故调查报告出现重大错误的,按照行政监察法律、法规和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给以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 本市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行政责任追究,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予以处理。

对特大、重大安全事故以外的其他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负有责任的政府机关有关工作人员,按照国家、省和本市的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66号

(2001年6月1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有效地防范我省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重大安全事故的行政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参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是其职责权限内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承担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分管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对其分管职责权限内的安全生产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政府)主要领导人、省和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下简称政府部门)正职负责人对下列重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依照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规定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重大火灾安全事故;

(二)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三)重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

(四)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品重大安全事故;

(五)煤矿和其他矿山重大安全事故;

(六)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

(七)其他重大安全事故。

政府和政府部门对重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比照本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条 重大安全事故的具体标准,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政府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履行下列职责:

(一)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防范特大、重大安全事故的工作会议,由政府主要领导人或者政府主要领导人委托政府分管领导人召集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参加,分析、布置、督促、检查本地区防范特大、重大安全事故的工作。会议应当作出决定并形成纪要,会议确定的各项防范措施必须严格实施;

(二)实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安全责任,并作为考核有关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

(三)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对本地区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单位、场所和设备、设施,进行严格管理和重点检查;

(四)制定本地区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急处理预案经主要领导人签署后,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五)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规定第三条所列种类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进行查处;发现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排除;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可以责令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并向上一级政府报告。法律、法规对查处机关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六)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组织救助和善后处理工作,同时迅速向上一级政府报告。

第六条 政府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安全监督管理,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研究部署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工作,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二)实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安全责任,并作为考核有关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

(三)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重大安全事故隐患,超出其职责范围的,应当立即向同级政府报告;情况紧急的,可以立即采取包括责令停产或者停业在内的紧急措施,同时向同级政府报告;

(四)依法对涉及安全生产事项负责行政审批(包括批准、核准、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竣工验收等,下同)的政府部门或机构,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安全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安全条件的,不得批准;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安全条件,弄虚作假,骗取批准或者勾结串通行政审批工作人员取得批准的,负责行政审批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除必须立即撤销原批准外,应当对弄虚作假骗取批准或勾结行政审批工作人员的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而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五)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应当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并服从政府的指挥、调度,参加或者配合救助工作,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第七条 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事故发生地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织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省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由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事故调查工作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完成,并由调查组提出调查报告。遇有特殊情况,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得超过90日。

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的经过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

(二)事故现场的抢救、救治情况;

(三)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的性质及认定依据;

(四)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认定及处理意见;

(五)依照本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的意见;

(六)事故的教训及采取的防范措施;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问题。

第八条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或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完成事故调查后,要按照规定的时限向省人民政府提交书面报告,同时抄送省人民政府经贸、行政监察等部门。

省人民政府委托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事故报告进行审核批复。批复前,应听取行政监察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处理的审批意见;批复后,事故发生地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或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按照省人民政府的批复,认真组织落实;行政监察部门对责任人员处理的落实情况,要进行监督检查。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报告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有权向上级政府或者政府部门举报下级政府或者下级政府部门不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接到报告或者举报的政府或者政府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对事故隐患进行查处,或者对举报的不履行、不按照规定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条 政府及政府部门必须加强中小学校的安全管理。中小学校实行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防止发生食物中毒、火灾、交通、校舍倒塌等重大安全事故,确保师生安全。严禁中小学校以任何形式、名义组织学生从事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劳动或者其他危险性劳

动。严禁将学校场所作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场所。

中小学校违反前款规定的,按照学校隶属关系,对有关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正职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对校长和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非法制造爆炸物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负责行政审批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四)项,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予以批准,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而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不予取缔、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对政府部门或者机构正职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

政府部门不按照规定正确履行职责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政府部门正职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十二条 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依照规定应当履行职责而未履行,本地区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十三条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且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或者性质特别严重的,由省人民政府对负有领导责任的设区的市市长和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四条 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政府或者政府部门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和本规定第五条第(六)项、第六条第(五)项,隐瞒不报、谎报、延报或者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的,对该政府主要领导人或者政府部门正职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的处分。

第十五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责任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行政监察部门依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实施监察。

第十六条 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执行。

对特大、重大安全事故以外的其他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负有责任的有关人员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

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33----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第一条为有效地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重大安全事故的行政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国家财产安全,维护社会、企业稳定,依据国务院、北京市《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北京市《关于重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祥龙客运场站经营公司《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第二条依据有关重大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公司的追究及处罚的依据:

1.有关《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2.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评分办法;

3.公司安全工作管理目标责任书;

4.各专项《安全责任书》;

5.劳动人事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公司对发生重大以上责任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根据事故的性质按通报、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进行行政追究和经济处罚。

第四条公司坚持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对事故的处理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具体的处理办法如下:

一般事故,重伤1-2人、轻伤3人以上、损失3千元-6万元。要通报批评、扣月奖、行政追究等处理办法。

重大事故,亡1-2人、重伤3-10人、损失6万元-12万元。要通报批评、扣全年奖(事故为全责的免全年奖,主要责任的免全年75%奖,同责免全年50%的奖,次责免全年的25%),追究行政责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特大事故,亡3人、重伤1人、损失12万元以上,扣全年奖、追究行政责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条 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有关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

善后处理工作,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第六条发生重大事故的,按以下程序追究责任

1.各单位应当在事故责任认定后10日之内,对有关人员是否有行政责任进行认定。对认为应负有行政责任的人员,按照责任制及干部管理权限,向上级部门上报追究责任建议的书面材料。

2.被追究责任的上级单位,应当自收到上报的追究责任建议的书面材料之日起25日内,审核并做出追究责任的决定。

第七条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本单位的重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和追查程序。

第八条

三条执行。

第九条

第十条

凡违反公司相关安全管理规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需问责时按本规定的第本规定适用于场站公司所属各单位。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下载江西省纺织集团公司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省纺织集团公司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重大安全事故的行政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参照......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陕西省人民政府令 (第74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已经2001年11月12日省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 程安东2001年11月30日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文号】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74号 【时效性】有效 【颁布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 【颁布日期】2001.11.30 【实施日期】200......

    河北省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河北省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 规定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北省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冀政办(2001)18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1年8月31日第一条 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地防范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安全事故的行政责任,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

    祁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祁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条 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职责,防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关......

    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范文]

    安全生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一、办事处及辖区各单位都应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本辖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

    四川省关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四川省关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2004年2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179号发布) 第一条 为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行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