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东尼奥尼的《中国》观后感
石家庄铁道大学
传播学教程作业
作业题目安东尼奥尼的《中国》观后感
姓名宛惠哲
学号20081
543班级文0804班
完成日期:2011年6月3日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观后感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
在看这部影片之前,老师就告诉我们,纪录片《中国》在西方公映后,安东尼奥尼马上成了不受欢迎的人,亲华的观众看后,指责他“丑化中国”;排华的观众看后,则说他在“美化中国”。带着对这部影片的疑惑,我们观看了安东尼奥尼的影片——《中国》。
为什么亲华的观众看后,指责他“丑化中国”;排华的观众看后,则说他在“美化中国”呢?我想从已学完的传播学的角度浅谈一下对这部影片产生不同效果原因的理解。
一、从传播主体角度
传播主体是传播活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传播者不但掌握着传播工具和手段,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取舍选择,作为传播过程的控制者发挥着主动的作用,尽管如此传播者本身的某些特点仍然会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某些客观的因素也会制约传播者对信息的采集筛选和加工,安东尼奥尼作为传播主体,他本身也受到主客观的制约,所以拍摄的纪录片会引起分歧。
1、主观因素
安东尼奥尼是意大利现代主义电影导演,是一名具有明显社会倾向的导演,他一直在用电影表达他的社会分析和政治判断,所以他忽视了70年代的中国的国情以及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再次 作为“天生的悲观主义者”,安东尼奥尼眼中的世界确实是不完美的;作为西方现代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他非常重视通过影片表达自己的个人体验。对表达中国当时的积极向上的社会面貌没有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安东尼奥尼一向不大注重电影的传统辅助元素,如音乐或光学效果,而倾向于依赖场面本身:他的许多最出色的场面都是运用优美的长镜头来表现的,只用自然音响来加强对白。如同他的其他影片一样,从而忽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2、客观因素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这部影片诞生在1972年,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文革”后期极度的封闭状态,普通人并不敢在大街上与外国人自由交谈。而安东尼奥尼虽然是请来的客人,他的行动仍然受着极大限制:关于他可以经过和不可以经过的路线,他们一行人曾经在房间里和中国官员讨论了整整三天,最终他唯一可以选择的方案是妥协,放弃原先从意大利带来的长达近半年的计划,在短短22天之内匆匆赶拍。22天的拍摄时间,对于任何一位大师来说,要想深入下去挖掘更深的内涵,恐怕是真的不容易做到,更不能指望他在22天里还原一个全景式的中国。何况其中还有一些已经公开的隐情。所以说这部影片中关联模糊的长镜头、略显突兀的剪辑,平淡、失衡的结构,以及安东尼奥尼对观察的无节制沉湎,的确易于造成局外人的腻烦。
正是这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才使得作为传播主体的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受到了中国当局以“反华”与“反共”为理由的严厉谴责。
二、从传播对象角度
受众是一个群体概念,由成分复杂的许多个体构成,在不同的社会中,或者在相同社会中的不同生活背景下,受众对传播媒介和内容的选择、认知存在不同的倾向性。因生活环境、生活角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受众群体存在着结构差异,受众对安东尼奥尼的《中国》产生不同反映也证明了这一点。
1、中国的受众
安东尼奥尼会引起当时的官方这么大的愤慨,是因为他们希望安东尼奥尼宣传中国伟大的革命成果,在那个年代中国自己拍摄的影像中,都是宏大的政治场面、各种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老百姓个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政府的意向很明确,它需要的是正面的、能够展现中国政府管理的成绩、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换句话说,其实它只是想拍一支长一点的形象广告。安东尼奥尼,显然不是广告导演。既然是纪录片,首先要尊重事实、体现矛盾。“真实背后还有真实,循环至无穷”是记录片工作者推崇的名言。他认为的:“生活气息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只有真实是能打动人的。”的观点和当时70年代文革时期受众显然不是站在统一角度看问题的,所以纪录片《中国》使得安东尼奥尼在当时的中国遭到未曾预料的批判。这是和当时的受众所处的年代背景息息相关的。当现在的我们在看这部作品时,看到安东尼奥尼所拍摄的从北京到河南林县、再到苏州、南京、上海,一路从北到南,记录那个非常年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状态,农田、学校、工厂和集市的情景时,给我们更多是一些细枝末节的感动,让怀念和欢乐交织在一起,既怀想过去,又忠于现在。
2,外国的受众
意大利最著名的作家阿尔伯特·莫拉维亚(Alberto Moravia)这样评价这部影片的价值:“安东尼奥尼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巨大国家的此时此刻,仿佛中国一直是这样的,也就是说,最终它只是一个供描写的纯粹的事物,既无需与它建立关系,也无需调查它自己与世界的过去和现在的关系。这种现象学意义上的视野使导演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日常’和这种‘日常’赋予他印象的新鲜感和直观感。确实,安东尼奥尼的中国是一个‘日常的’中国,他的中国根据的不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理念,而是现实的‘日常性’。”他的拍摄角度符合意大利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立场观点,他们认同:“生活气息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只有真实是能打动人的。”的观点,所以他们认为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是对中国极大的赞美,是对中国的一种美化,甚至引起了对安东尼奥尼的言论攻击。
传播受众的政治立场以及所处的时代制约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和感受,呈现出对这部作品不同的反映。
看完安东尼奥尼的《中国》,我觉得这部纪录片比现存的任何影像、文字和口头的记录都能让我们不会遗忘那段离我们这么近却那么远的历史。究其实,艺术与记忆是同一个过程。这样一种片子,它巨大、冗长,让你在看的时候很容易会产生厌倦的情绪,但当你看完,沉静并思考的时候,它开始余味无穷,甚至让你有些恋恋不舍。就像生活本身一样。所以我喜欢这部纪录片,因为它的真实让我感动。
第二篇:安东尼奥:复活的人
安东尼奥:复活的人
《威尼斯商人》教后感之二李伯兵
中世纪是欧洲最沉寂的时期,也可以说是西欧人文及文化的死亡。精神食粮除了教会的一整套教义及所谓的经书之外可以说一无所有,尽管有一些如骑士小说,市民小说等根本成不了当时文学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复苏时期,沙翁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直接冲击了当时的社会的普遍精神状态和意识,也就是代表教会统治的教会势力。
当朋友巴撒尼奥为了一个心仪的女人向他请求帮助时,他发自肺腑的语言既不十分热烈,而平和又不失令人感动的魅力。让人觉得这是一个真正的人在说话,在对自己的朋友说心里话。甚至他会为朋友一个冲动的决定押上自己所有的财产,乃至是身家性命。在语言上,他首先战胜了当时社会的那种相互恭维和吹嘘的虚假,他的行动更是证实了他的语言。
请看他和巴萨尼奥之间的对话:
巴萨尼奥:安松尼奥,你是知道的,我为了维持体面的生活排场,入不敷出的花销,都快倾家荡产了„„
安东尼奥:好巴萨尼奥,请你告诉我吧。只要你的计划跟你向来的立身行事一样光明正大,那么我的钱囊可以让你任意娶用,我自己也可以供你驱使。我愿意用我所有的力量,帮助你达到目的。
这样的话,只要还能称为“人”的人都会为之感动的。没有虚假的煽情和造作的热情,这种真实的语言正是那个时代所缺少的。当时的社会完全可以称之为是一个假面社会。人们戴着各种面具在各种虚假虚荣的派对中光怪陆离,绅士、善人、牧师、伪贵族、阔少小姐等,这些人构成社会的主流群体,完全的一种赤裸的金钱关系令人原生的那种真实的天性早已经在各种面具的相互摩擦中泯灭。而安东尼奥的话无非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一张张虚伪的面孔上,让他们惊惶、憎恨而无耐,诸如本剧中的“夏洛克先生”这类人。当然,即使是在现今的社会里,也很少有人能作到这种纯粹的朋友,不为名利,只为朋友之间的感情。这一点恰好和沙翁对历史和社会的穿透的认识是相吻合的,也说明早在十四世纪沙翁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安东尼奥向别人借款或者别人向他借款都是从来不收利息的,现实生活中有
这样的人存在,但象他那样完全出于一个人的真实的倒没有几个。“魔鬼也会引证《圣经》来替自己辩护吧。一个指着神圣的名字作证的恶人,就象一个脸带笑容的奸徒,又好象一只外观美好中心腐烂的苹果。唉,奸伪的表面是多么动人。”他清楚地认识到夏洛克的为人,而且也知道夏洛克正因为嫌他向别人借款不收利息而时刻饲机打击他。但他还是决定向夏洛克借钱,无怨无悔地和夏洛克这样的奸诈小人签下生死契,只为帮助自己的朋友,毫无功利之心。在安东尼奥身上体现的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当时社会所缺少的,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正的性情交流,只存在相互的吹捧和诋毁。
安东尼奥:我是羊群里头不中用的病羊,死是我的应分,最软弱的果子最先落到地上,„„我的墓志铭除了你之外,是没有人能写得好的。这是他在法庭上对朋友巴萨尼奥说的一段话,似乎是对命运的一种屈服,对朋友除了爱和帮助,没有任何怨言,哪怕是面对死亡,也是如此地坦然。夏洛克只为了报复安东尼奥的人格,以及安东尼奥对他的瞧不起,即便是十倍的还款他仍然不要,就是要看到安东尼奥在他的面前死去他才甘心。夏洛克的身上体现了当时社会人与之间的冷漠与无情,而安东尼奥对这份契约所造成的结果的坦然,也使得当时社会缺失的真正的人所具备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待死亡的态度和精神跃然于纸上,让人为之感动。这与当时文艺复兴的主流“关注人性”是相吻合的。
安东尼奥:要是殿下和堂上愿意从宽发落,免予没收他的财产的一般,我就十分满足了。只要他能够让我接管他的另一半财产,等他死后,把它交给最近和他女儿私奔的那位绅士。在法庭把夏洛克的一半财产判给他的时候,他作出了这样的选择,首先想到的是朋友罗兰佐。这与当时社会中人们人们凡事只为自己考虑的风气又大相径庭。等等诸如此类的“人”的特点在他的身上反映出来,无疑他就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个真正“复活的人”。
是人都是有缺点的,安东尼奥也一样。也可能是时代的局限性,为了塑造过于完美的人物形象,反而暴露出了人物的不足。如安东尼奥对上帝的崇拜和信仰,最后他让夏洛克改信基督教以及他只为朋友一个卤莽的决定不惜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等,总让人隐隐地觉得有些缺憾和美中不足,这也可能就是沙翁的伟大之处吧。
总之,安东尼奥是中世纪欧洲“复活的一个人”。
第三篇:少年汉尼拔观后感
少年汉尼拔——阴霾至极的冷静和那残酷到底的幽雅
当那群在战争中已经为了财富而发疯的投机者刚刚创进只剩两个孩子的房间,用贪婪的目光看着汉尼拔和他的妹妹米纱的时候,我就开始有着不详的预感。
果然,那些饿急了的白眼狼们在冰封与俄国的封锁下终于放弃了作为人的最后一丝成分。他们唱着歌谣,兴奋的看着米纱,他们掩耳盗铃般的让米纱咳嗽了两声,假意无奈地说:她有肺炎,也活不长了。
那首歌谣,米纱最喜欢的歌谣,在粗鲁的男声之中完全的听不见了,在稚气的声音呼唤了几声“汉尼拔”之后,汉尼拔关于当时的记忆骤然模糊„„
哦,这里并没有什么悬念,是的,我们都知道的,在纷乱的镜头背后隐藏着什么情节。可是此时的汉尼拔把它掩埋在惊恐之中,只是记得米纱死了,那些狰狞的面孔都是他的仇人。
他曾经的家成为大家共享的孤儿院,取回旧日的家庭书信之后,他发现在那远方他还有一个叔叔。但是当他逃离家乡,奔波到信件上的地址的时候,那里只有一个年轻而又具有异域风情的婶婶。
她收容了他。给予他无限的关怀与包容,让他念书,同时„„也把最危险的日本刀介绍了给他,从此为这个把阴霾隐藏在冷静之中的少年开启了一扇复仇之门。虽然即使不是她,汉尼拔迟早也会摸上那冰冷的刀锋,可是不得不承认,是这个女人赋予汉尼拔那么幽雅从容的杀人姿态,让他开始学会残酷却幽雅的疯狂。
那是巩丽所扮演的日本女子。
巩丽真的似乎已经在许多年的影坛之中磨砺出了一种特殊的气质,那是一种从容而又坚韧的气质。汉尼拔的主演加斯帕德·尤里尔年轻而又俊拔,但是不得不说在这部电影里他真的演的很出彩。
看完之后去看了些影评,却是骂声更多的。我之所以喜欢,恐怕是因为我对这个电影并无先入为主的成见——毕竟沉默的羔羊在我的记忆中似乎非常模糊了,只记得是个不错的电影,有个非常有魅力的演员/角色。
我喜欢这个电影的音乐,特别是汉尼拔第一杀人的时候的风景与音乐。喜欢这个演员所塑造的这个角色,阴霾的冷静,残酷的幽雅。
最后,我们得知一个我们早已猜测的事实:他在饿极了的时候,也吃了他的妹妹的肉。
哦,我爱你。
可是,你还有什么可以拿来爱?
于是他又是孑然一身了,饮食着仇人的血肉,以敌人之血滋养我的欲望,我是汉尼拔。
就这样少年的残像离去了,后来再也没有这个少年的汉尼拔。他是个独立的存在,是的。虽然他也叫汉尼拔,可是他只是少年的汉尼拔,永远被凝固在电影胶片中的那一个少年。
可是别人不明白,所以他们不喜欢。
不过得到一个经验:在看任何电影之前不要看任何评论。否则你不会有些独特的感受与认知。
第四篇:《当尼采在哭泣》观后感
当尼采在哭泣观后感
这是我第二次观看这部影片。第一次是因为听朋友提起畅销作家欧文.亚隆的同名小说
这个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音乐之乡维也纳,所以整个故事也贯穿着轻柔的音乐,随着人们的心情跌宕起伏。也许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能够时时随着影片节奏扣人心弦。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我从心理学专业角度观看影片,我从中找了心理咨询的技能原来也蕴含其中:第一次尼采去找了布雷尔,在这一咨询过程中,布雷尔努力去建立双方的医患关系,他温文尔雅,笑容可掬,对待尼采总是彬彬有礼,在第一次会面中,我感受到了布雷尔对尼采的信任,在这咨询过程中,同时也采用了具体化的咨询技术,然而想要打开患者的心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尼采产生了阻抗情绪,也就是这阻抗情绪,让他们终止了第一次的咨询。第二次见面,是布雷尔主动去探访尼采,然而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是不应该的,不求不助是心理咨询师应坚守的原则。然而是什么让布雷尔主动打破原则去找尼采的呢,也许,布雷尔在潜意识中也有需要向尼采求助的问题,这位后面他们互助做了铺垫,然而这一次的咨询也是不成功的,他们最后以争吵结束,布雷尔作为心理咨询师,这也是不应当的。他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第三次咨询,也是这个故事的转折点,尼采突然发作偏头痛,他撞了玻璃,当别人找来布雷尔医生时,布雷尔听到了尼采无意识中的求助,从此坚定了布雷尔医生的信心。在之后布雷尔与弗洛伊德的谈话中,他悟出了治疗尼采的方法——采用自我暴露的方法让他们互相治疗,布雷尔以医生的名义治疗尼采的偏头痛,实质上是作为心理医生解除尼采的自杀心理,同时布雷尔要求尼采用他的哲学来治疗布雷尔的伤痛——绝望。从此他们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相互治疗。
人在无法回到过去、无法挽回某些遗憾时,就应该面对现实、珍爱身边的人。
在治疗过程中他们相互面对最真实的自己,尼采鼓动他去追求自由,人一生只能活一次,要活,就用对自己最好的方式,不要留下遗憾,这些鼓动虽然是害了他,但也拯救了他,当他在被催眠后,发现他无法回到过去,无法挽回他的遗憾时,他终于明白,他应该乘着火车飞奔回去,去爱他的妻子,爱他的三个孩子。这才是他应该面对的现实,这些才是他正拥有的“自由”。
原本这仅是布雷尔对尼采的一个治疗,只是单向的,然而阴差阳错布雷尔提出的相互治疗却真正发挥了作用,布雷尔学会了正视自己的人生,面对现实,尼采也学会正视自己的孤独,接受那个叫“朋友”的家伙。
We'll have friends, and have become strangers to each other 这是他们最终的选择。
第五篇: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
生的追求,爱的代价
——观《安娜卡列宁娜》有感
肖佳欢
看完了来自不同时代的三部《安娜卡列尼娜》,颇有感触。将不同的时代里安娜放在同一平面来欣赏,我无疑是最喜欢最新版的。不是因为电影技术和情节转换技巧的进步和提升,而是在我所生活时代中拍摄的电影有我欣赏的叙事方式,人物和剧情。这与电影本身无关,而与时代对我的感染有关。《安娜卡列尼娜》所叙述的故事也非常具有时代性,它所诠释的内涵与爱情有关,却并非爱情那么简单。
安娜是一个带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色彩的贵族妇女。在伏伦斯基闯入她的生活前,她按部就班地过着没有波澜的生活。一次前往莫斯科调节哥哥和嫂嫂的纠纷途中她与伏伦斯基相遇,简短的相遇却敲出了爱情的火花,然而安娜的内心一直不愿承认。伏伦斯基不顾安娜身为人妻,开始对安娜展开大胆的追求,他就像安娜的影子,出席一切可能遇见安娜的聚会和派对。而安娜呢?她开始满以为他的大胆追求会使她不快,但其实从莫斯科回来后,她去参加原以为能遇见伏伦斯基的晚会却没有遇见时,她就会怅然若失。因此安娜从此明白她一直在欺骗自己,伏伦斯基的追求不仅仅没有使她厌恶,反而成为她生活的全部乐趣。
安娜虽不满丈夫的闷骚和虚伪,不愿与丈夫过互相欺骗没有爱情的生活,但对这个家庭还是有无法割舍的地方。比如她的儿子。这孩子是影响她和伏伦斯基感情发展的最大障碍。他就好比一个罗盘,带着他对生活的天真看法,指出安娜和伏伦斯基偏离他们明明知道但又不敢正视的正确方向有多远。但激情怂恿下高速航行的他们早已没有力量刹车。当她义无反顾丢弃作为一个妻子与母亲的天职,决定公然和伏伦斯基走到一起时,她的命运便开始被颠覆。
从表面上看,安娜似乎获得了所谓的自由,她终于决定追求真爱,舍弃来自舆论和宗教等等的束缚。但她的内心始终是复杂和矛盾的,一方面,舍弃儿子让她有了种负罪感。另一方面,她的决定让她在社会上成为了异类,被上流社会弃绝,这使她变得孤立无援。于是她只好用尽一切力量更加依赖伏伦斯基,甚至到了把爱情当成生活的全部,或者说她只是用尽全力去抓住生活仅剩的一点点希望与安慰。她试着找回和伏伦斯基的当初的激情和那种粘腻而不顾一切的爱,却没想到伏伦斯基对安娜的这种“反常”十分厌恶。在伏伦斯基的眼里,她已经完全不像他最初见她的那个样子。无论精神上,肉体上,她都不如从前了。她频繁发作的醋性使伏伦斯基感到厌烦甚至恐怖,她对伏伦斯基的束缚和依赖已经让他们俩的爱情天平完全失衡。况且,伏伦斯基也是广大向往功名民众中的一员。这种向往,他本身不承认,却在功名与爱情发生冲突时显得十分强烈。最终,安娜既没有在丈夫那里获得爱情和平等,也没有在情人那里获得爱情和自由。她以个人的力量与整个社会抗争,最终只能成为自私和虚伪道德的牺牲品。
通观安娜走向悲剧的原因,我认为来自其自身,也与当时的社会脱不了干系。虽然安娜是在追求幸福和自由是表现出那个时代稀缺的一种勇气和个性,但她的性格具有不成熟不理智的方面。她所做得决定来自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但她的决定无疑是自私和不顾后果的。以自身单薄的力量挑战庞大的社会道德和舆论,而这时我们常常无法把握是颂扬她的勇敢与无畏,还是责备她对家庭不负责最终自食其果。当然,安娜的选择和结果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她的不幸源于错误的婚姻,安娜将希望寄托在爱人的身上,爱人却没有办法满足安娜精神需求。安娜对爱情,对生活都追求真实。然而这种真实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格格不入的。安娜的真实让她不容于她的团体甚至是整个社会。导致她在最后的“一切都是虚伪”的感叹中结束了悲剧的一生。
《安娜卡列宁娜》这部电影中除了安娜本身外,还有几个主角的描述和刻画是非常深刻的和典型的。例如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他是俄国那个时代政治界的官员,他对待安娜并不能算完全意义上的爱情,他认为他与安娜的婚姻结合是上帝的旨意,在安娜像他坦白出轨的事实后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惋惜遗憾或者难过,而是想要把这事隐藏起来,并想办法斩断安娜和伏伦斯基的私情,在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后,他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保全自己的名声和名誉。在安娜生产不慎得病并且有生命危险时,他甚至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而产生了邪恶的念头——他宁愿安娜死去,这样一切纠纷以及烦恼就会迎刃而解。他是俄国上流社会的代表之一,突显了虚伪严肃冷漠,思想保守且受宗教影响深刻的形象。他的所做所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严肃冷漠而且受宗教影响深刻的封建贵族,并且我们不难看出卡列宁口中所谓的宗教信仰和宗旨都是其维护他自己“体面”的一种手段和借口。仿佛他生命的意义完全在于功名和荣誉,这让我不经思考,卡列宁的形象是不是暗喻了这样的冷漠、虚伪是俄国那个时代的封建贵族的典型特征代表。
伏伦斯基也是上流社会封建贵族的代表。电影中他的形象是一个花花公子。他与卡列尼在某些方面还是有着共同点的,例如他向往功名和荣耀,这让他在对安娜的爱情的追求中依旧保持理性的一面,在必要时候悬崖勒马,不像安娜如此不顾一切。当然他比伏伦斯基相长的一方面在于他保持着真实的一面。在现实生活和对爱情的追求中,他起码保持了真实和敢作敢当的一面。
而列文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和卡列宁、伏伦斯基的大相径庭。他是一个开明的地主,有着众多的田地和雇工。在电影中反应了他对于农业事业的积极改造和对真诚爱情的执着追求。他与吉娣的幸福爱情故事与安娜的不幸在电影中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农村经济面临危机时,他进行改革探索,但由于这与时代的发展并不相符,贵族阶级自甘败落而忧心忡忡。他研究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制定“不流血的革命”方案,探讨人生的目的,但由于这与时代的发展并不相符,最终毫无出路。
《安娜卡列宁娜》是十分值得思考的,它的出现,表达的不仅代表那个时代的现象和不足,同时也引起我对生活、爱情的一些思考。我们对安娜怜悯,更应该找出一切发展的根源。一个真实的人对爱情勇敢追求本不应该付出死的代价,虽悲剧的结果和她自身又很大关系,但与其说她是自杀,不如说她是时代变革和觉醒的牺牲品。而在当今社会中,在爱情和伦理道德之间的选择一直饱受争议,可幸的是,不管是哪种思想都开始被接受。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该被尊重和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