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科技局党支部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市科技局党支部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直机关工委:
半年来,科技局支部在市直机关工委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市委十一届七次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面开展我市的科技工作提供了强有
力的组织保证。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党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上半年,支部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全体党员思想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集中学习。每周星期一为局机关学习日,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和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重点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统一到市委、政府提出的“决战十一
五、重返百强县、打造新宁国”的发展战略上来。二是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不断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法,做到学习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成效,充分发挥中心组带头表率作用,带动机关政治理论学习。三是抓业务学习。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在新时期各项科技政策、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工作加以分析、讨论,提高党员的业务水平。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全市科技工作
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严格组织生活,坚持民主生活会等制度,鼓励党员多提合理化建议和意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对离退休党员和流动党员的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支部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在已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按照“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效果更好”的要求,全面落实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任务,并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半年,我市科技工作硕果累累。
1、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决战十一
五、重返百强县、打造新宁国”的发展战略,编制了《宁国市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顺利通过省厅及相关院所专家评审。
2、推进安徽省农村科技信息化示范工程和安徽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工程。按照农村科技示范市的相关标准,确定了6个农村科技信息化示范乡镇,发展了45名农村科技信息员,制定了《宁国市农村科技信息员管理办法》,举办了宁国市首期农村科技信息员培训班。上半年,我市被省科技厅列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试点县市后,及时成立了宁国市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
3、开展了一系列农村科普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开展送科技下乡80余次,发放各类科技书籍10000余份。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学科技活动,在南极乡举办了“山核桃病虫害防治”专题知识讲座。科技活动周期间,在宁国市科技信息网上开设了“科普网上行”专栏,编印了《宁国市2006科技活动周科普知识》5000本,发往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在市东津小学举办“科技活动周活动”启动仪式,并开展了“我与科技活动周”论坛、科幻画比赛、科技实践等活动。
4、围绕“科技强市”战略,着力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成功举办了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培训班,协助省教育厅与宣城市政府在我市举办了产学研活动。上半年,我市共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12项,其中国家级星火计划2项,重点新产品项目7项,火炬计划项目3项。
三、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将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文明型机关活动作为加强支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规定工作期间,中午一律不许饮酒,严格遵守上下班签到制度及请假制度。领导干部带头遵守,以身作责。切实改进领导作风和部门作风,始终做到对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激情。组织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学习,增强党员党纪国法和廉政意识。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法纪意识。六月份,集中开展了“党风廉政学习教育月”活动,按照“学、看、讲、读、改”五个学习步骤和内容集中进行,取得了显著效果。上半年支部无一名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总之,半年来,我支部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半年,我们将再接再厉,带领全体党员干部不断加强支部自身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工作,为促进我市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应有贡献。
《市科技局党支部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科技局党支部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二篇:市科技局党支部200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整理
市科技局党支部200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整
理
市直机关工委:
半年来,科技局支部在市直机关工委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市委十一届七次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面开展我市的科技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党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上半年,支部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全体党员思想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集中学习。每周星期一为局机关学习日,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和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重点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统一到市委、政府提出的“决战十一
五、重返百强县、打造新宁国”的发展战略上来。二是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不断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法,做到学习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成效,充分发挥中心组带头表率作用,带动机关政治理论学习。三是抓业务学习。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在新时期各项科技政策、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工作加以分析、讨论,提高党员的业务水平。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全市科技工作
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严格组织生活,坚持民主生活会等制度,鼓励党员多提合理化建议和意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对离退休党员和流动党员的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支部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在已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按照“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效果更好”的要求,全面落实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任务,并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半年,我市科技工作硕果累累。
1、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决战十一
五、重返百强县、打造新宁国”的发展战略,编制了《宁国市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顺利通过省厅及相关院所专家评审。
2、推进安徽省农村科技信息化示范工程和安徽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工程。按照农村科技示范市的相关标准,确定了6个农村科技信息化示范乡镇,发展了45名农村科技信息员,制定了《宁国市农村科技信息员管理办法》,举办了宁国市首期农村科技信息员培训班。上半年,我市被省科技厅列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试点县市后,及时成立了宁国市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
3、开展了一系列农村科普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开展送科技下乡80余次,发放各类科技书籍10000余份。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学科技活动,在南极乡举办了“山核桃病虫害防治”专题知识讲座。科技活动周期间,在宁国市科技信息网上开设了“科普网上行”专栏,编印了《宁国市2006科技活动周科普知识》5000本,发往各乡镇、街
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在市东津小学举办“科技活动周活动”启动仪式,并开展了“我与科技活动周”论坛、科幻画比赛、科技实践等活动。
4、围绕“科技强市”战略,着力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成功举办了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培训班,协助省教育厅与宣城市政府在我市举办了产学研活动。上半年,我市共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12项,其中国家级星火计划2项,重点新产品项目7项,火炬计划项目3项。
三、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将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文明型机关活动作为加强支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规定工作期间,中午一律不许饮酒,严格遵守上下班签到制度及请假制度。领导干部带头遵守,以身作责。切实改进领导作风和部门作风,始终做到对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激情。组织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学习,增强党员党纪国法和廉政意识。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法纪意识。六月份,集中开展了“党风廉政学习教育月”活动,按照“学、看、讲、读、改”五个学习步骤和内容集中进行,取得了显著效果。上半年支部无一名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总之,半年来,我支部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半年,我们将再接再厉,带领全体党员干
部不断加强支部自身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工作,为促进我市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应有贡献。
第三篇:市科技局党支部200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整理
市科技局党支部200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整
理
市直机关工委:
半年来,科技局支部在市直机关工委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市委十一届七次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面开展我市的科技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党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上半年,支部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全体党员思想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集中学习。每周星期一为局机关学习日,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和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重点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统一到市委、政府提出的“决战十一
五、重返百强县、打造新宁国”的发展战略上来。二是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不断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法,做到学习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成效,充分发挥中心组带头表率作用,带动机关政治理论学习。三是抓业务学习。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在新时期各项科技政策、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工作加以分析、讨论,提高党员的业务水平。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全市科技工作
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严格组织生活,坚持民主生活会等制度,鼓励党员多提合理化建议和意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对离退休党员和流动党员的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支部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在已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按照“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效果更好”的要求,全面落实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任务,并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半年,我市科技工作硕果累累。
1、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决战十一
五、重返百强县、打造新宁国”的发展战略,编制了《宁国市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顺利通过省厅及相关院所专家评审。
2、推进安徽省农村科技信息化示范工程和安徽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工程。按照农村科技示范市的相关标准,确定了6个农村科技信息化示范乡镇,发展了45名农村科技信息员,制定了《宁国市农村科技信息员管理办法》,举办了宁国市首期农村科技信息员培训班。上半年,我市被省科技厅列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试点县市后,及时成立了宁国市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
3、开展了一系列农村科普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开展送科技下乡80余次,发放各类科技书籍10000余份。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学科技活动,在南极乡举办了“山核桃病虫害防治”专题知识讲座。科技活动周期间,在宁国市科技信息网上开设了“科普网上行”专栏,编印了《宁国市2006科技活动周科普知识》5000本,发往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在市东津小学举办“科技活动周活动”启动仪式,并开展了“我与科技活动周”论坛、科幻画比赛、科技实践等活动。
4、围绕“科技强市”战略,着力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成功举办了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培训班,协助省教育厅与宣城市政府在我市举办了产学研活动。上半年,我市共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12项,其中国家级星火计划2项,重点新产品项目7项,火炬计划项目3项。
三、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将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文明型机关活动作为加强支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规定工作期间,中午一律不许饮酒,严格遵守上下班签到制度及请假制度。领导干部带头遵守,以身作责。切实改进领导作风和部门作风,始终做到对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激情。组织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学习,增强党员党纪国法和廉政意识。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法纪意识。六月份,集中开展了“党风廉政学习教育月”活动,按照“学、看、讲、读、改”五个学习步骤和内容集中进行,取得了显著效果。上半年支部无一名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总之,半年来,我支部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半年,我们将再接再厉,带领全体党员干部不断加强支部自身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工作,为促进我市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应有贡献。
第四篇:市科技局20**年双拥工作总结
市科技局2016年双拥工作总结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国家安危、人心安定、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和龙市科技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具体要求和共创“双拥”模范城的目标,明确本部门双拥职责、立足本单位的实际,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目标
建立组织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局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有专人主抓。人员有变动时,能及时补充调整,做到线不断、人不散、事不松。我局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在我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结合我局的实际工作,制定出双拥工作计划和有关规定,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并纳入考核。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确保了双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开展国防宣传教育,增强国防意识
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加快改革开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以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为根本任务,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双拥和国防教育。一是着重抓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和拥政爱民教育。二是请消防支队官兵到我局进行消防知识讲座。
三、落实各项制度情况
我局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特点,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基础建设。一是抓好双拥制度建设,确保了有关制度上墙;二是进一步做好宣传造势工作,积极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全民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三是在春节、“八一”两个重大节日期间,走访在武的人民武装部队,并大张旗鼓地宣传国防知识和双拥政策法规;四是关心照顾复转军人、军属、遗属的生活,定期走访慰问,让他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
四、立足自身特点,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共建工作
我局明确自身双拥职责,立足实际,服务大局,注重建设。制定了内部拥军优属各项政策、计划、制度、措施,有效保证了各项拥军工作的开展。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从大局出发,急双拥工作所急,想军民共建所想,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今年,我局在双拥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我局将继续加大双拥工作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各项工作内容,向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我局双拥工作的新局面。
和龙市科学技术局
2016年11月12日
第五篇:市科技局工作总结
市科技局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市科技局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今年以来,我市科技工作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各级科技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标,积极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完成了科技进步目标责任状所下达的指标任务,为我市全面冲刺小康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
今年,我市共组织申报镇江市级以上科技计划98项,组织申报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3名,超额完成了镇江市下达的指标任务,组织实施本市级科技计划69项,顺利通过了XX—XX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其中申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星火计划2项;省火炬计划7项,星火计划3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科技攻关8项,高技术研究3项,招投标1项,国际合作1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3项,农业科技计划20项,国际合作3项,社会发展科技计划6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新产品试制计划23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8项;组织申报科技进步奖11个;组织申报××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8家、高新技术产品30个。新立各级各类科技计划139项,获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和培育计划各1人,获镇江市级以上项
目经费2107万元;完成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01项。新增各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其中1家、省级9家、镇江市级6家;新增各级高新技术产品16个,其中省级6个、镇江市级10个,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46亿元(同比增长53.3%),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16%左右,预计产品销售收入达45亿元(同比增长55.3%),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16.8%左右,均实现了同比高增长态势。全年专利申请625件,授权312件,全面完成了确保目标和争取目标任务,申报省专利产品8个,知识产权试点市顺利通过验收,跃升到知识产权示范市行列。中日合作《××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正式实施,中日合作农业合作交流中心正式签署协议。
一、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年伊始,我局就积极深入企业调研摸底,共征集企业技术需求45项。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我局诚邀中国工程院孙伟院士来我市考察新材料企业,与科达公司就产学研合作事宜正式签约;邀请江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赵德安院长考察我市电器制造企业,与镇江天力变压器有限公司和华通电气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在沪浙科技招商活动中,张庙茶场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签订了茶叶定向服务合作协议;5月,中日合作(镇江)农业交流中心正式签署,为《句容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搭建了更为广阔的技术交流平台;在与北京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中心就食用菊花科技合作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我局组织
企业赴京实地考察了该中心和试验基地,对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科技合作进行了探讨,签订了食用菊产学研合作协议;9月,精心组织4家企业共5个项目,参加镇江金秋经贸会和我市“一节一会”活动;11月,组织多家企业共40人次参加首届中国江苏产学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谈会;同时,我局多次组织企业与周边学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交流,签订产学研协议15份。通过一系列的校—企互动,使我市的企业与科研院所联系日渐紧密,形成了校—企积极共建研发平台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良好局面。在此基础上,结合“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年”活动,我市加大对创新机构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创新体系建设,从今年开始认定本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激情,为我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组织申报了依托东南大学以宁武化有限公司为基地的“江苏省先进道桥用辅装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申报了镇江市工程技术中心两家: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华阳金属管件有限公司为基地的“镇江市核电及船舶用管配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东南大学以科达公司为基地的“镇江市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其中,华阳金属管件有限公司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申报的镇江市金属管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批准为镇江市级工程中心,获20万元资助,金钛软件有限公司与印度合作的金钛任务流目标软件项目获镇江市20万元资助,镇江农科所与日本岛根县云南农协合作的高
档优质葡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获××市8万元资助。促成了佳誉信公司与南京工业大学共建的“石油催化剂技术中心”,正式筹备了三泰服装与公安武警总后勤部共建的“服装辅料工程中心”。经考核后批准了九龙药材有限公司的“茅山地道中药材研究所”。
二、突出重大项目申报,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