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乡县饲料加工业调研报告-潜力啊
安乡县饲料加工业调研报告
作者:李 成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1
5数量多、税收少,实力弱、出路窄,是县内社会各界对饲料加工业比较普遍的看法。为澄清饲料加工业的底子,研判发展态势,根据县工业领导小组的安排,县工业园管委会于近期对县内饲料加工业进行了认真广泛调研。安乡饲料加工业,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建成湘北饲料公司和广安饲料公司开始起步以来,历经十多年的辛勤耕耘,得到长足发展,成为环洞庭湖区水产饲料生产企业较多、产量较大的县,成绩突出,贡献卓著,潜力巨大,应予以强力扶持,促进其进一步做大做强。
一、发展现状
目前,安乡县内有饲料生产规模企业8家,固定资产总额1.15亿元,全部以生产水产饲料为主,年产能合计达到16万吨。其中年产能在3万吨以上的企业3家,一是正圆饲料公司,是位于大鲸港镇,于2005年创办,占地70亩,现有员工120人,2009年生产饲料2.3万吨,预计今年可生产3.5万吨;二是荣丰饲料公司,位于县经济开发区河东片,于2004年创办,占地21亩,现有员工110人,2009年生产饲料3万吨,预计今年可生产3.5万吨。三是湘北饲料公司,位于县经济开发区河东片,于2005年由大鲸港旧厂址搬迁至此,占地60亩,现有员工128人,设计年产能在3万吨以上,2009年实际生产2万吨,预计今年可生产2.4万吨。产能在2万吨以上的企业1家,即润锦饲料公司,位于安丰乡出口洲,于2006年创办,占地12亩,现有员工70人,2009年产生产饲料2.4万吨,预计今年可生产饲料2.6万吨。产能在1万吨以上的企业3家,一是通程饲料公司,位于大鲸港镇,占地60亩,现有员工61人,预计今年可生产饲料1万吨。二是康盛饲料公司,位于位于安康乡,占地25亩,现有员工60人,预计今年可生产饲料1.2万吨。三是康达饲料公司,位于安障乡,占地20亩,现有员工40人,预计今年可生产饲料1.2万吨。产能在1万吨以下的企业1家,即晨日饲料公司,位于大鲸港镇,占地6亩,现有员工20人。目前,计划开展扩建的企业有正圆饲料公司、荣丰饲料公司、润锦饲料公司,明年这三家企业的年产能均可达到5万吨。预计今年县内饲料产量在16万吨左右,产值约5亿元;明年全县饲料产量可达22万吨,产值6.6亿元。
二、全面分析充分肯定饲料加工业所作的贡献
饲料加工业是国家扶持的基础产业,享受相关税费优惠政策。2009年度,安乡8家饲料生产企业共缴纳税收20.79万元;今年前十个月,8家企业共缴纳税收30万元。由于税收额度不大原因,饲料加工业在县内并未得到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同,有时甚至是负面评价。实际上,饲料加工业对安乡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特别是对安乡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贡献巨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平抑饲料价格贡献大。由于有本土生产企业和合适的产品存在,安乡县内水产饲料价格要远远低于其他地区。比如通威饲料,在沅江销售价格如果是每吨4000元,在安乡则只有3000元左右,安乡便宜了近千元。即使按照饲料价格每吨平均便宜600元、县内年用量15万吨计算,安乡水产养殖户年减少支出9000万元,实
质是增收了9000万元。二是水产增产增收贡献大。在1990年代中期,安乡水产养殖的产量大都保持在每亩500斤左右。目前,安乡水产养殖水平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平均亩产达到2000斤以上,高的甚至达到3000斤以上。与周边县市及其他地区比较,安乡水产养殖户的亩平效益要高3000元左右。按每亩养殖水面增收1500元、精养水面16万亩计算,安乡水产养殖户要增收2.4亿元。三是提供就业贡献大。据估算,安乡县内围绕饲料生产运输销售服务的人员有近2000人。其中8家饲料生产企业直接雇佣员工700人,从事饲料运输销售服务的人员约1000人。四是交通运输带动贡献大。按安乡饲料年产量15万吨估算,进出运输量达到了30万吨,其中有三分之二的运输量是由本地车辆承运的。每年20万吨的运输量,按每吨货物运费130元计算,年交通运输费用达到了2600万元,为400台运输车辆提供了稳定的货源。五是农业产业化示范引导贡献大。安乡的水产饲料加工企业,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念,淋漓尽致地用活了“企业+农户”运作模式,促进了水产养殖业与饲料加工业齐头并进、协同发展。安乡的8家饲料生产企业,服务于6000个以上养殖户,构建了8个健全的销售服务网络,为养殖户提供申请贷款、指导生产、水产品销售及资金回笼等一条龙服务。8家企业,构建了8个短信服务平台,聘请有近80名维护人员,常年并及时指导养殖户生产经营,致富了农户,稳定了客户,发展了企业。
三、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尽管安乡饲料加工业取得了一定成绩、达到了一定规模,但要进一步发展壮大,仍面临着巨大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竞争压力大。安乡是水产饲料销售兵家必争之地,众多商家在此争鹿,第一梯队有骆驼、通威、海大、正圆等品牌,第二梯队有正虹、荣丰、润锦等品牌,单一品牌市场占有率在前列的分别是骆驼、正圆、荣丰等品牌,在安乡市场销售的品牌总共达到30个以上,市场竞争残酷激烈。特别是骆驼、通威、海大等上市公司知名强势品牌,大势打压安乡本土企业和品牌,挤占市场空间。前些年,这些知名品牌饲料价格每吨要比安乡本土饲料贵100-200元,但近期公布的来年销售价格,却要比安乡本土饲料每吨便宜50元,对安乡本土企业打压是不遗余力,大有除之而后快之势。同时,湖北省部分地区为扶持其饲料生产企业,还开辟了绿色通道,支持企业抢占湖南市场。二是规模不大。我县8家企业,目前总产能为16万吨,超过3万吨的仅3家,还有4家企业年产能在1万吨左右,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三是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由于税收贡献不大原因,饲料加工产业在县内各个层面仍未得到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同,外部发展环境并不宽松。同时,有些惠农政策还难以执行到位。如农业银行“惠农卡”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可对农户发放贷款,用于维持基本生产所必要的融资需求,授信额度为3000元至3万元,借款期限1年至3年。养殖户申请到惠农卡后,可大大方便与饲料生产之间的资金结算,防范资金方面存在的销售代理携款外逃或其他意外风险。通威、正虹、骆驼等知名品牌的客户都能较容易地申请到惠农卡,但我县仅有荣丰饲料公司、康盛饲料公司的客户申请到了惠农卡,其他6家企业的客户都未申请到惠农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四、安乡发展饲料加工业的优势
客观分析,安乡发展饲料加工业,实质上是具备巨大潜力的。一是有巨大市场需求。安乡有养殖水面30万亩,年水产饲料需求量在20万吨左右。安乡周边100公里半径范围内,年水产饲料需求量在200万吨以上,畜禽饲料年需求量更是达到了400万吨以上,市场空间巨大。二是有自身核心技术。安乡的饲料生产企业,立足高起点,与华南农业大学、上海水产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开发出了适合本地淡水养殖需求、价廉物美的饲料品牌,并获得了市场认可。据统计,淡水鱼每增加一斤产量的饲料消耗量,安乡饲料为1.8斤,广州饲料为3.2斤,安乡水产饲料质量达到了国内较高水平。三是有本地资源。安乡及周边地区都是油料生产基地县、棉花生产基地县,有丰富的菜粕、棉粕等饲料蛋白来源。四是有良好的发展团队。安乡的8家生产企业,历经多年磨合和市场打拼,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和营销经验,构建了各自健全和良好的网络与信用,具备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潜力。比如正圆饲料公司,在单厂生产能力、综合实力方面,已成为常德市内仅次于常德骆驼公司的厂家。因此,安乡发展饲料加工业,是有市场、有技术、有资源、有团队,是可行的。同时,安乡发展饲料加工业,更是必需的。一方面,可以促进安乡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帮助养殖户减支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就业岗位帮助解决民生问题,还可带动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
五、关于安乡饲料加工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营造饲料加工产业发展氛围。对于安乡的饲料加工产业,我们必须正确全面地进行认识。不能仅仅因为其直接的税收贡献不大,就认为发展其没有多大意义。实质上,安乡饲料加工业是为安乡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为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没有本土饲料加工产业的贡献,安乡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就会存在严重问题,安乡水产养殖大县建设也将是一个空中楼阁。同时,饲料加工业还在促进就业解决帮助民生问题,带动交通运输产业等方面是作出的巨大贡献的。
(二)明确百万水产饲料之乡建设目标。2011年,全年饲料加工产量达到22万吨。到2015年,县内水产饲料年产量达到50万吨。到2020年,县内水产饲料年产量达到100万吨。
(三)进一步强化工作扶持措施。一是在政策层面控制县内饲料生产企业数量,不再新增饲料生产加工企业,防止恶性竞争。二是开辟饲料行业绿色通道,鼓励企业依托本县市场,积极向县外开拓新市场。三是扶大扶强,选择2-3家企业,在融资、农业产业化及相关惠农政策执行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企业在稳住水产饲料生产的同时,逐步新上畜禽饲料生产线。四是整合资源,在常岳高速公路互通口附近,划出500亩土地,其中200亩用地建设活鱼市场,促进养殖业与饲料业协同发展;另外300亩土地用于建设水产饲料加工工业园,鼓励现有饲料生产企业向此集中,逐步兼并整合,形成地区品牌效应、规模效应。
第二篇: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你们都写好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一、报告前言
根据《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之规定,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加工品为原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工业生产活动。其相关行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等12
大类。
安康位于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汉江由西向东贯穿其中。境内两山夹一川的自然地貌和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蕴育着丰富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近年来,各县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制品、纺织和医药制造等六大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目前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财政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有效探索农产业加工业发展途径,近期,市工信局组织开展了农产品加工及其魔芋、黄姜、茶叶、生猪、油料、粮食、制药、茧丝绸等重点产业专题调研,并撰写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二、发展现状
(一)全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截止20xx年底,XX市全部农产
品加工业单位个数为12485户,占全市工业的%;从业人员46632人,占全市工业的%;完成增加值亿元,占全市工业的%;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市工业的%;实交税金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提供劳动者报酬亿元,占全市工业的%;(20xx年XX市全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见附表1)。
(二)规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截止20xx年底,全市年营业收入过500万元的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个数为109户,占全市规模工业的%;从业人员10877人,占全市规模工业的%;完成增加值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实交税金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实现利润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20xx年XX市规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见附表2)。
(三)六大重点行业发展现状
XX市农产品加工业涉及到统计分类各个行业。20xx年,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制品、纺织和医药制造等六大行业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已成为六大重点行业(20xx年XX市全部农产品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见附表3,20xx年XX市规模农产品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见附表4)。
1、农副食品加工业。包括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制糖、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加工和其它。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单位数7589个,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
2、食品制造业。包括焙烤食品加工、糕点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乳制品制造、调味品制造和其他。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单位数784个,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
3、饮料制造业。包括酒的制造、软饮料制造和精制茶制造。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单位数954个,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
4、烟草制品业。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烟草制品业单位数22户,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
5、纺织业。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纺织业单位数132户,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
6、医药制造业。包括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单位数27个,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
三、主要特点
(一)主导产业初步形成
据专题调研资料显示,目前,魔芋、黄姜、茶叶、生猪、油料、粮食、制药、茧丝绸等八大产业已成为安康农产品加工业的主导产业(各产业调研报告见附件1-8),其中魔芋和茧丝绸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相当份额。
(二)龙头企业初具规模
20xx年,全市109户年营业收入过500万元的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其中魔东魔芋、江兴医化、雨润集团、新兴米业、安康正大、金福海油脂等龙头企业初具规模。
(三)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20xx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完成总产值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其中,年营业收入过500万元的规模农产品加工业完成总产值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
(四)产品结构趋向合理
20xx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涉及统计分类的各个行业,但主要产品只有32种,大都是来自于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并且都属于国家扶持发展的产品,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产品结构不断趋向合理(20xx年XX市农产品加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表见附表5)。
四、存在问题
(一)企业规模小
20xx年,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中,个体经营户为11673户,占全市农
产品加工业总数的%,而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数仅占%,其中,年营业收入过5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数仅占%。
(二)产品附加值低
从加工单位看,农产品初加工单位数较多,深加工和精加工较少,增值能力差;从产品品质上看,大多数产品档次低,包装差,产品品质不高;从产品用途上来看,初级原料产品所占比重较大,产品附加值低。
(三)基地建设不配套
由于基地建设没有跟上,可供加工的农产品不足,造成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过剩。据调查资料显示,20xx年,仅食品植物油生产能力过剩近2万吨,茶叶生产能力过剩近100吨。其中,秦东魔芋、江兴医化、金福海油脂等大部分龙头企业都存在着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问题。
(四)共性问题尤为突出
人才短缺、融资困难和发展环境
不尽人意等制约瓶颈一直是工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加之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小、底子薄、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些问题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五、建议意见
(一)发展壮大主导产业
根据《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及《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结合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际,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相关措施,大力发展魔芋、黄姜、茶叶、生猪、油料、粮食、制药、茧丝绸等八大主导产业,进一步促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鼓励和引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在规划和建设项目上,实行优先审报,重点倾斜扶持;在企业融资上,积极组织开展银企业合作,解决
融资难题;在原料基地建设上,建立健全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原料供应,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三)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鼓励农产品加工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选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的生产工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农产品加工业产品质量;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建立科学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农产品加工业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规划,统筹安排,进一步完善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要各司其职、转变职能,通过资金、人才、技术支持和用地、电力保障等多种形式,积极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搞好协调服务。
第三篇:畜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畜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主要的基础产业之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柱。2011年,我县获全省生猪产业大县称号,也是一个畜产品加工大县,近年来,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对全县畜产品加工情况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畜牧业基本情况
全县突出生猪和家禽两大产业,畜牧业生产逐年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全县肉类总产量3.26万吨,增长12.4%;禽蛋产量5.06万吨,增长61.77%。全县生猪饲养量为212.04万头,与上一年相比增长5.9%,肥猪出栏163万头;家禽饲养量7155.8万羽,出栏5965.46万羽,其中饲养生态水禽3400万羽,出栏2877.75万羽;生猪规模养殖比重75.6%,比上一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肉禽规模养殖比重92.8%,比上一年提高3.98个百分点;蛋禽规模比重97.7%,与上一年持平;奶牛存栏2769头,比上一年增加了666头,其中规模养殖占全县存栏的93.1%。畜牧业的发展,为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已成为促进全县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
二、畜产品加工业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县的畜产品加工始于80年代初期,主要以屠宰的畜产品为主。由于受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短、科技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我县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大多为初级加工企业,深加工、精加工、综合利用 1
和产品包装等加工企业较少或形不成规模,与发达地区畜产品加工业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1、我县肉类加工业现状与问题。
我县目前共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46户,达到机械化生
产条件的企业4户,达到半机械化生产条件的企业16户。其中以益客食品有限公司,“金淇洋”商业肉联厂,立华牧业有限公司等3户规模企业为代表。主要生产加工白条肉、分割肉,都是以初级加工的产品占领市场,对于畜禽内脏、毛皮等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的少,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
2、乳品加工业现状与问题。
我县目前南京卫岗乳业等5家奶牛养殖场,但都是以出售生鲜乳为主,或者是鲜乳加工,基本不涉及乳品深加工。我县乳品加工业存在以下3个问题:一是我县养殖量虽逐年在增加,但是养殖量还比较少奶源小;二是我县目前还没有乳品深加工企业;三是乳制品生产结构尚不合理。
3、蛋品加工现状与问题。
我县禽蛋产量高,2011年达5.06吨,以汤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主要集中地。蛋制品加工比较滞后,大多数蛋品未进行深加工,仅是以半成品形式利用其热凝固性、起泡性、乳化性加工成卤蛋、咸鸭蛋、松花蛋等,用于焙烤制品、糕点,现代化的蛋制品加工急待发展。
三、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的对策和建议
我县猪、鸡、鸭、鹅、牛的存栏量和出栏量大幅增加,为畜产品加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促进了对畜产品的需求量。我县畜牧业要有一个跨越发展,必须尽快提高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1、扶持和培育畜牧业养殖龙头企业。发展完善畜牧业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在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架起利益联结的桥梁,实施“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推进畜牧业的产业化、标准化经营,实现由粗放、分散经营向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的转变。高度重视发展龙头企业,把培育和发展养殖龙头企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有效地促进我县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同时,通过发展畜牧业,为畜产品加工业提供优质、足量、及时的原料供应,进而培育一批集团化、规范化的畜产品流通中介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整个畜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进程。
2、培育、引进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畜产品加工是联
系畜牧生产与人民生活需要的关键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他肩负着保障与促进畜牧业发展、人民生活提高需要的双重重任,扶持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产业化发展。
(1)要按照加工基地一体化要求,围绕基地建设,配套
引进和建设一批标准高、规模大、外向型、牵动强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改造升级,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内引外联、扩张兼并,逐步做大做强。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步伐,有重点的吸引全国著名的金锣、雨润、双汇等肉品深加工企业,吸引光明、蒙牛等国内知名乳品加工企业前来我县投资兴业。
(2)引进对猪副产品深加工的企业,如皮革加工企业、制刷企业、猪血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要注重对肉类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特别是畜禽血液和骨骼两
大重点领域。畜产品加工企业不仅促进了当地养殖业向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很高的社会效益。
(3)对蛋制品深加工企业,其发展速度不及肉品和乳品
工业,但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食品工业的建立,对蛋制品的质量变的越来越高,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大型的蛋品加工厂,进行规划和发展。
3.加强政策扶持,解决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环境问题。加快我县畜牧产品加工业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整合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发展;要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发展步伐;要强化招商引资,吸纳外部力量,提高发展质量;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发展基金;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落实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对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第四篇:饲料厂家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8月6日由王忠武联系,李纪权、赵权茂、高峰参加,我们一行四人对杨凌金石牧业饲料有限公司的饲料加工设备,现场进行了考察调研。报告如下:
金石牧业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加工牧业饲料企业。其生产设备主要是江苏省的几家饲料设备厂家生产的,如:江苏太湖、江苏金鼎、江苏金德等。包括饲料的粉碎、混合、制粒、膨化、颗粒工艺过程。在生产工艺过程配置有自动化的原材料运输、除尘、包装、称重等等设备系统。它是一家设备配置比较先进,生产工艺比较完善的饲料加工生产企业。
我们重点考察了饲料的上料、粉碎、混合、包装、计量、缝包、下线、等等生产工艺过程。他们的上料输送,是在进料库由人工将各种袋装原材料,一样一样开口倒入地下进料斗,由斗式提升机自动的输送到楼上不同的原材料料仓中,再由不同的原材料仓通过自动设备,按不同的比例配方,将原材料按比例输送的饲料混合机设备里,进行定量定时的充分混合。合格后再通过自动设备,把饲料输送到不同的包装线上的存料仓内。然后自动的连续的下料、计量、包装、下线、入库、堆垛管理。
考擦后的总体印象:
生产过程中用人量少;生产流水线,流水可不连续。如;上料时可不混合料,混合料时可不包装。在生产量不饱和时,用人少系统大产量大。在生产量饱和时,补充上几个人就可满负荷大生产。这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包装上的下料、接料、称重、缝包环节,其自动化配置还是不太高,利用人工操作。应该配置一套较为高端的自动化包装系统,其生产效益还会更高。这值得我们提起注意。结论:
我们日后在设备选型上,不论选择小型饲料生产系统,或是大型饲料生产系统,要尽可能的选择生产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设备先进,可塑性好,灵活机动的生产设备系统,他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环节,值得我们注意。
工程项目部:赵权茂
2013年8月7日
第五篇:乡镇农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一、基本状况
多年来,全乡紧紧围绕本地的资源优势、围绕农业产业化一批以加工为主的小型企业应运而生,迅速崛起,为全乡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推进了
农村工业化进程,成为全乡经济发展新的亮点。现在,全乡从事加工的各种类型经济组织1个,从业人员 74 人,其中水泥制品加工4家、榨油厂2家、豆腐房11家、磨米房4家按经济类型分:民营经济100%。按加工品种分为三大类: 农产品加工、水泥制品加工和砖产品加工。这些小企业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围绕为“三农”服务的目标,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其主要特点:
一是推进了农业向种植、加工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可转化各类农产品资源,惠及农户,调动激励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推动种植业协调发展。
二是推进了经济由传统农业向农村工业化发展的进程
三是龙头企业发挥“领头雁”作用
实践证明,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产业需要龙头企业作载体,市场需要龙头企业来拉动,发展经济更需要龙头企业的有力支撑。可带动农户实施订单农业,转化本乡农产品资源回报农民。
四是显现了农民增收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双赢的效果,农产品加工业惠及众多农民,有效解决了农产品买难、卖难的历史问题。
二、我乡加工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乡加工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客观地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值得我们去深思、去研究、去探讨、去解决。
一是整个产业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形势平稳,农业支柱产业可转换为工业产值的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水泥制品和砖制品也大多是在本乡销售,更没有形成品牌。
二是产品结构优化不明显。市场销路窄,企业效益差,产品附加值低,工业产值增速缓慢的客观现实。
三是资源与加工对接出现矛盾。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农产品“卖难”问题,二是融资难度大。金融部门流资贷款渠道越来越窄、难度越来越大、门槛越来越高是制约部分加工企业达产达效的主要“瓶颈”。
三、下步措施
1、坚守不移地稳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量的数据和不争的事实说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加快工业突破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更是农业、工业双跨越的基础。
2、加快加工产业战略调整。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挖掘产业潜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据现有企业建设若干个加工基地,通过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建设,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二是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引导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要有远瞻眼光,不能一直停留在传统式的农产品简单加工上,企业要滚动发展,必须在产品升级上档上下功夫。三是实施质量战略,积极扶持企业依靠质量闯市场,依靠名牌提升效益,各相关部门要下功夫积极协调、扶持进行无公害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研发。
3、引入扶持和激劢机制。争取各级财政扶持,扶贫资金等要向加工业给予倾斜。
4、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好的加工项目,以争取资金支持。信用社等涉农贷款主要金融部门,对发展前景好,生产经营有效益的加工业要给予贷款扶持。
5、加强领导。研究相关问题,点面结合,上下联动,全力推进加工产业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