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湄潭队绿色食品加工业课题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6:0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湄潭队绿色食品加工业课题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湄潭队绿色食品加工业课题组调研报告》。

第一篇:2012湄潭队绿色食品加工业课题组调研报告

题目:湄潭县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组别:湄潭队绿色食品加工业课题组

组长:卢

组员:徐龙泉

单位: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时间:2012年8月

湄潭县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调研员:卢俏

徐龙泉

李艳

王军)导论

1.1 调研背景

绿色食品产业是指由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加工制造企业及其经专门认定的产前、产后专业化配套企业、以及其他绿色食品专业部门所组成的经济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内,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特定的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由此构成统一的产业结构体系。通常谈到的绿色食品产业主要是指绿色食品农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统称为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因其产品安全、营养、健康而备受青睐。

绿色食品产业的特征:(1)经济活动专业化。

(2)经过专门认定。

(3)具有统一的标识。

“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本”。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质的需求层次也不断提升,从以前的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到现在追求健康安全无污染的绿色有机食品,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水平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层面,因此绿色食品加工业是食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湄潭是典型的内陆农业县,素有“茶城、酒乡、粮仓”之称,先后被国务院及有关部委授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多项荣誉称号。综上所述,湄潭县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为在校研究生,我们希望寄自己所学理论于实践,深入基层,深入大中小型加工企业,对湄潭县绿色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找出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1.2 调研目的

基于湄潭县本身的地理优势、政府给予的扶持政策以及市场的导向作用,我们调研组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活动,了解湄潭县绿色加工业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为湄潭县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3 调研方法与对象

基于湄潭县绿色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实际,结合前期对湄潭绿色加工业发展状况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本课题组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问法、观察法等调查方法,对湄潭县的复兴镇、永兴镇、湄江镇和天城乡这四个代表乡镇及湄潭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进行了相关调研。

复兴镇等四乡镇在湄潭县为自北向南分布,地理位置具有代表性。其中,复兴镇具有代表性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为随阳山茶叶示范带(含栗香茶业公司随阳山有机茶厂)等;湄潭县具有代表性的茶叶种植基地“万亩茶海”位于永兴镇;天城乡以种植茶叶和辣椒为主,是著名品牌“老干妈”辣椒食品的基地之一;湄江镇核桃坝村为湄潭县茶企业发展的起源地,同时有知名公司,如兰馨茶业公司、四品君茶叶公司等入驻。

湄潭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系贵州省目前规划建设面积最大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基地,2009年升级为市级工业园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等,是贵州省、遵义市确定重点建设的园区之一。湄潭县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湄潭县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大体表现为绿色食品原料的生产遍布湄潭县各乡镇,呈现以国营、集体和企业的基地、示范园区为主,并带动周边农户和个体为辅的生产型结构。绿色加工企业主要集中于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少量乡镇企业达到绿色加工的标准。

2.1 湄潭县部分乡镇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湄潭茶叶初加工呈现以企业为主、农民及个体为辅的生产性结构。茶叶加工体系主要由国营茶场、茶叶公司、集体企业、个体加工厂、家庭手工作坊构成,加工经营有四种情况: 一条龙生产企业, 发展模式:公司(茶场)+原料生产基地+ 农户,生产基地初加工,终端加工和精选包装设在工业园区;二是乡镇茶叶企业(初加工半成品与精制成品销售)+ 农户茶园;三是收购茶叶精制销售的合伙或个体企业;四是家庭手工作业。目前, 国营茶场、集体茶场以及茶叶企业是茶叶的主体, 茶园规模大, 生产经营一条龙。由通过退耕还茶政策发展起来的农民家庭茶园, 茶园面积小, 以幼龄茶园为主, 这类家庭茶园多数是自办手工作坊, 有少量的简易设备, 生产、加工、销售由家庭统筹安排, 自主经营。没有设备、没有加工技术的农户只有依附于较有实力的农户加工厂。在偏远地方未建立加工厂的地方, 茶农只有靠手工制茶,加工能力不能满足需要, 茶青浪费现象普遍严重, 而且难以形成市场规模、品牌优势, 内耗资源多, 产品质量不稳定, 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信息不灵, 在安全生产、税税收方面政府难以控制。2.1.1 复兴镇

复兴镇位于湄潭县北,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经济作物以种植茶叶、烤烟、油菜、辣椒为主,畜牧业以养殖生猪和青田鱼为主。

复兴镇2004年至2006年着力打造了随阳山茶叶示范带,2006年到2007年又重点打造了观音阁茶叶示范带茶园一万亩。其中,随阳山栗香有机茶厂带动了茶叶示范带的发展,实现了全村人均两亩茶的计划。在发展种植面积同时,茶厂还十分关注茶青的农残问题,成立了随阳山茶叶专业合作社,依靠社员的互相监督,实现茶青低农残甚至零农残的目的。2.1.2 天城乡

天城乡处于湄潭县东南面,主要经济作物包括茶叶、辣椒和烤烟等,茶叶种植面积达15000余亩,辣椒种植面积达7800余亩,主要为湄潭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及老干妈等品牌企业提供原材料。2.1.3 永兴镇

永兴镇位于湄潭县东部,湄江河上游,农业以茶叶、茅贡米种植和青田鱼养殖为主,是湄潭县茅贡米生产基地、青田鱼繁育基地。著名的万亩茶海坐落镇内,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的部分厂家都在此设有原料种植基地。目前永兴镇茶园面积达5万余亩,占全县茶园面积(22.5万亩)的25%以上。永兴现有茶叶加工企业100余家,产量1500万斤,产品有“湄潭翠芽”“遵义毛峰”等。永兴镇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加工厂有玉喜制茶厂、茗珠制茶厂和吉泰茶叶制茶厂。制茶厂主营茶叶加工,以湄潭翠芽的加工、销售及茶叶深加工的生产为主。2.1.4 湄江镇

湄江镇位于湄潭中心,是黔北著名的“鱼米之乡”和“茶乡”,全省唯一的茶叶科学研究所位于湄江镇境内。全国著名茶叶专业村“核桃坝村”拥有优质茶园5000余亩,主要产品老茶农牌“核伦春茶”闻名国内外。

湄潭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位于湄江镇内,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有兰馨茶业公司、四品君茶叶公司、陆圣康源公司等,主要经营茶叶的制作和深加工。

2.2 湄潭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贵州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东部,是贵州省目前规划建设面积最大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基地,规划面积18.76平方公里,按A、B、C三个区域进行建设,划分为分为茶叶产业、食品生产、农产品深加工业等七大功能区。目前,A区综合产业项目高度密集,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B、C区规划中。园区现有入驻企业52家,其中,投产企业28家,具有代表性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有栗香茶业公司、陆圣康源公司、兰馨茶业公司、茅贡米业等。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园区自规划建设以来,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多项荣誉称号。2.2.1 栗香茶业公司

贵州省湄潭栗香茶业有限公司总部位于遵义市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占地28368.8㎡,清洁化名优茶叶初加工生产线2条,清洁化名优茶叶精加工生产线1条(含包装)、厂房面积3660㎡。并在永兴镇流和渡、复兴镇随阳山自有高标准有机茶园1280亩,建有清洁化名优茶叶初加工生产线各2条、占地面积14094.38㎡、厂房面积4570.93㎡(其中流河渡1484㎡、随阳山3086.93㎡)。相关制茶设备358台(套),名优茶年生产能力可达到500吨。同时配套在永兴、马山、复兴、洗马等乡镇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形式建有茶园生产基地4个、茶园总面积38680亩(其中:高标准示范茶园3000亩),辐射带动茶农11800户,约48000人。2010年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有机茶认证茶园面积4954亩。2007年在永兴镇干河沟-流河渡-长水田建有“贵州省无性系优质茶苗繁育基地”1个、苗圃面积1200亩,年茶苗繁育能力可达1.2亿株。2.2.2 陆圣康源公司

2.2.3 兰馨茶业公司 2.2.4 茅贡米业 湄潭县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湄潭县绿色食品加工业虽然实现了较快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从市场化角度来衡量,在规模化、产业化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湄潭县绿色食品原材料方面问题

绿色食品原材料,如茶叶和辣椒等的种植主要集中在湄潭县各乡镇地区。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如地理环境的制约,资金匮乏,水利设施不健全和群众意识落后等,使得本地绿色食品原材料的种植大部分以家庭为单位,种植面积小,发展不均衡,管理分散。虽然近几年发展起了永兴的万亩茶海等茶叶种植产业带,但是也存在监管不严,农残检测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3.2 湄潭县绿色食品加工方面问题 3.2.1产业融资难,投资能力不足

融资难已成为目前制约湄潭县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随着银行商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银行大多不愿承担风险贷款给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湄潭县大多数绿色食品加工企业都面临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的问题,特别是多数中小型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和加工小作坊在资金方面更是困难重重。投融资担保平台资本规模小,且目前仍是政府性平台,担保抵押融资范围小,孵化金融资本能力弱。另外,招商渠道单一,招商人才匮乏、宣传推介力度不够等也影响着招商引资成效,制约着外来资本的引入。贷款难、担保难、融资环境和招商力度等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市场开拓、新产品开发、规模扩大。

3.2.2产业集聚配套程度不高,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湄潭县的绿色食品加工业在区域布局、规模、数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总体看,大多数都加工企业规模偏小,生产能力低下,形不成规模,上不了档次,更形不成集约化生产。生产环节的粗放化、零星化,严重地制约了地方拳头产品的形成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同时也使加工企业因原料短缺和缺乏市场而无法做强做大,产业链无法拉长,抵御风险能力无法提升。

大多数的加工企业还处于出售初级产品的低层次阶段,精深加工项目少,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导致了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综合效益不高。绿色食品制成品水平低,企业整体规模小、装备水平低,自我发展不足,严重制约了湄潭绿色食品加工业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层次的落后又直接影响着绿色食品的生产与销售规模,使资源优势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3.2.3技术人才匮乏,科研投入不足

湄潭县作为一个县级地区,其对人才的吸引有限。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绿色加工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科技投入跟不上,企业缺乏必要的技术咨询、人才培训和对外交流,造成生产发展不平衡。

大多数中小型加工企业仍沿用简陋的厂房、简单的设备和传统的工艺技术,虽然近年来部分企业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使技术装备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就整个行业而言,科研开发、技术改造的投入仍显不足,技术力量任很薄弱。

3.3 湄潭县绿色食品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方面问题

3.3.1 营销环节薄弱,市场体系不健全

由于经营的分散,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使绿色食品不能形成统一的销售体系,仅靠老的方式和老的客户维持销售,未能形成营销的网络化和多元化。另外,绿色食品加工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名牌品牌战略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整个湄潭县品牌众多但名牌少,导致竞争无序化,市场竞争激烈、资金流转困难、品牌宣传成本高等一系列实质性问题困扰着加工企业的生产销售。

3.3.2 监管机制不健全,行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受制于多种因素,包括产地环境,农业品投入,生产控制,包装标识和市场准入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监控,才能保证最终消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调查发现,目前支撑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一些保障措施不全,标准、认证、监测等不够完善,在绿色食品加工过程规范化、质量控制制度化有待进一步加强。缺乏对加工企业、营销企业,批发市场,产销协会等经济责任主体的监管,市场准入机制尚未建立,从而大大影响了人们对绿色食品的消费态度。

3.3.3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

在检测服务方面,标准化工作滞后和不完善以及监督实施不力;绿色食品加工业在卫生方面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例如食品包装袋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加工原料是否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标准,废料的排放是否有破坏环境的渠道,这都是绿色食品加工业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

在信息服务方面,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专业技术和操作人员缺乏、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和应用水平较低,绿色食品加工业企业与科研单位、上下游企业间联系不够紧密,农产品加工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这些问题阻碍着政策、资金、人才和技术信息的传递。

在社会中介服务组织方面,规范化制度、创业辅导、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人才培训、对外交流、政策法律服务等都亟待完善。

另外,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土地价值增值缓慢,对扩大社会资本和银行资本效用不够明显,同时也对加快招商引资和企业进驻带来一定影响。

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不健全,影响了湄潭县绿色食品加工业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解决湄潭县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中遇到问题的对策

4.1 解决湄潭县绿色食品原材料方面问题的对策

由于地理环境限制,茶叶和辣椒等种植面积不能大幅度增加,但可以引进高产、抗虫和高质的新品种茶树和辣椒秧苗等。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一些单位可向农民提供小额贷款,灵活借贷,同时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尽量避免农民因资金短缺而影响生产。政府应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保障基础设施完善的前提下,还应进行大力的宣传,提高群众的集体意识,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面积种植整合为种植基地,便于集体管理和销售,对于所得农产品,应建立统一的检测机构,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检测,达到绿色食品的要求。

4.2 解决湄潭县绿色食品加工方面问题的对策 4.2.1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强政府引导

进一步改善信贷服务。金融机构应积极为加工企业和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积极探索适合当地情况的信贷渠道,降低信贷门槛,灵活担保。金融机构要结合当地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和加工农户的特点,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为其提供多样化的金融套餐,满足实际信贷需要。金融机构要高度关注农产品国际市场行情,掌握当地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动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信贷资金运用情况,积极探索防范信贷风险的有效途径和措施,防止信贷过度集中和新的信贷风险发生。

政府部门应从湄潭实际出发,制定有效的拓展政策措施。一是制定落实绿色食品加工业行业贷款贴息、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引导绿色食品加工业做大做强。二是引导吸纳社会资金,鼓励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顺应国际国内产业梯次战略转移趋势,不断扩展招商引资领域。三是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探索建立担保公司,为中小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和农业基地建设提供担保。四是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制定专门支持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的信贷政策,提高符合条件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贷款比例;增强对中小企业业主的信用评估与授信,对一些经营状况好、信用可靠的企业,授予一定时期内一定金额的信贷额度。五是筛选一批龙头企业作为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进行培育,实现上市融资。

4.2.2 调整和优化绿色加工产业结构,实施绿色产业升级

坚持产业延伸与产业重组并举、存量提升与增量优化互动,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从局部的层面努力做大做强区域优势产业,走专业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同时推动示范区的建设,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项目建设、发展外向型经济搭建基础平台。按照市场需求建设绿色食品加工业,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加快绿色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步伐。不断扩大龙头企业规模,加快企业技术改造,通过技改向系列产品开发、精深加工方向延伸。促进产品生产向规模化、集团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把分散的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组织起来,实行联合舰队的“兵团作战”,开发大基地,壮大大龙头,突出大品牌,抢占国际大市场,以联合的优势、集体的智慧、整体的实力,把湄潭的绿色食品加工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此外,还应立足湄潭的资源优势,围绕沿海发达地区相关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和培植一批规模大、外向型、高效益的龙头企业,膨胀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

进一步激发广大生产者和经营者开发绿色食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和农民发展绿色食品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研究并出台支持绿色食品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政策的鼓励,把湄潭县绿色食品加工业战略升级和深度开发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4.2.3 加大科技和人力资源投入,提升经营水平

加快推进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的力度,实现科技创新,从而在理念、工艺、设备以及品种等方面创新,把科技创新贯穿到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

抓好科技培训,实施人才战略,夯实发展基础。生产力中人是第一要素,经济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靠科技。必须进一步加大绿色食品加工实用技术培训力度,重视人才的培养,把开发特色产业和高新科技产业与培训提高实用科技人才结合起来。更新人才观念,着眼于发展大局,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和待遇留人,使各类人才和能工巧匠能够竭诚为湄潭绿色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献力。政府一方面要采取措施鼓励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要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积极培养当地的人才。

结合茶产业、优质米业、中药材、辣椒产业布局,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规划,筛选一批短平快项目,从加工技术上进行突破。加强合作,搞好项目建设。加强与省内外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联系与合作,依托他们在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实行优势互补、联合开发,推动科技项目实施,努力提升绿色食品加工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4.3 解决湄潭县绿色食品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方面问题的对策 4.3.1 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建立稳固的销售网络

加快外贸带动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壮大,采取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积聚。重点培育市场占有率高、科技含量与附加值高、企业品牌和社会影响力大、对地方经济拉动能力强的区域品牌,充分发挥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纽带作用,引导产业积聚。坚持市场多元化原则,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和优势,加快品牌的整合,大力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以质取胜。

对于企业而言,要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找出自身发展的亮点,并以此亮点为基础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建立自己的品牌的同时还应注重品牌的营运,注重产品质量,主动为用户提供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出示相应的绿色食品质量证明;污染物排放要达到规定标准,实行清洁生产;凡超过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期限的产品,不得再以绿色食品名义销售。

市场销售要由原来以直销为主转向以连锁、代理、配送和网上销售等现代营销方式为主,由以国内销售为主转向国内国外并重,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绿色食品特别是绿色大米的销售,实现了绿色食品销售的提档升级。

在电视台、报刊以及互联网络上,播发专题报道和宣传片、广告片,进行反复宣传,形成了形象广告和产品广告交相呼应的立体宣传格局。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地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展销会和大型经贸洽谈活动,打响名牌,打开和拓宽市场。

有市场,绿色食品加工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建设和完善绿色食品现代物流体系,不断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在建立绿色食品专营市场网络上狠下了功夫,采取措施,切实加大省内销售体系建设,建设绿色食品批发市场以及配送中心、连锁专卖店、销售网点。积极拓宽外埠绿色食品销售渠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企业,聚集名牌产品、特色产品,开发长三角、珠三角及成渝经济区等区域市场,初步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绿色食品销售网络。

4.3.2 逐步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绿色食品加工业标准化体系

搞好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的环境监测和质量监测,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依法严格管理好绿色食品标志,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市场准入制,促进绿色食品事业健康发展。要逐步建立起全民监管的制度,如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等等。通过监管机制的创新和不断完善,确保绿色食品加工业各环节标准化规程的实施。建立健全绿色食品加工业标准化体系,实现原料、加工和流通销售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

要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市场准人为突破点,狠抓源头,对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进行控制。对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进一步规范,严格按照清洁化加工进行生产,达不到要求的及时整改,否则不准生产。

4.3.3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和完善绿色食品加工业会化服务体系,不断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建立和健全围绕产业集群发展的现代市场服务体系,构建区域性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建立各种中介机构和自律性组织。注重人文环境建设,积极营造尊重企业、厚爱企业、支持企业、保护企业的和谐社会氛围;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和行业信用管理及服务制度。

努力构建绿色食品加工业的技术培训、检测和信息三位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技术培训方面,一是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食品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进入企业集团;在检测服务方面建立健全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标准化指标体系。在信息服务方面,加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搭建一个集信息采集、加工、传递、咨询、反馈为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绿色食品加工后的贮藏、保鲜、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建设,使园区满足设施化、生态环保化、市场化的要求,促进园区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调研总结

总体来看,湄潭县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产品总量已初具规模,标准体系逐步完善,认证规范基本建立,监管制度全面推进。目前,湄潭的绿色食品加工业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发展模式,为保护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健康、保健食品的需求大幅度提高,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兴起,更加深了人们对食品质量的关注。值得重视的是,农村食品消费观念、消费结构也开始有数量型向质量型转移。这为湄潭扩大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规模,发展绿色优质食品工业提供了很大空间。从目前情况来看,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广阔,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将为湄潭工业竞争力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湄潭要突出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拓宽绿色产业空间,并且延伸到生态保护、资源工程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综合利用废弃物产业、信息产业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制度优势、品牌优势、产品优势,完善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进程,打造代表精品农业形象的国家品牌,全面实现持续、健康地发展,对湄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实践小结

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小组依托湄潭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下属四乡镇及湄潭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围绕湄潭县绿色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展开调研工作。对农产品,如茶叶、稻米、辣椒和药材等的种植、加工或深加工、销售等各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调研,通过对收集数据的整理,了解了湄潭县绿色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和经验成果,同时也总结了一些阻碍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调研队员的努力,能够为湄潭县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前期通过对政府相关部门的走访,我们对湄潭县绿色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情况有了大体了解,获得了一些宏观数据。中期通过走访村镇,直接和茶农、稻农和菜农直接对话,获取第一手资料,以便对整个绿色食品加工业有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同时对工业园区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企业进行走访,了解公司的现实生产状况。最后,基于队员们收集到的资料,认真撰写了此份调研报告。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吃了很多苦,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快乐。在认真做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有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还有队友之间坚固的友谊。从实践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如何做一份调研,更学会了如何去沟通和交流,不仅是和政府部门,还有企业公司领导、工人、农民等。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需要我们每次都变换角度去交流,以便获得我们需要的东西,在每次的角色变换中,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定位自己,如何去换位思考,如何去组织语言,如何去最大程度地达到双赢的结果。当然,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怀疑的眼神,略带嘲笑的口吻甚至是闭门羹,但是,实践的目的就是要我们深入最基层,用心感悟,收获成长。虽然大家对于此次社会实践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调研结果还是不够深刻和广泛;虽然有不足,但是我们尽了全力就不后悔!

最后,衷心感谢贵州省湄潭县县委组织部、人社局以、绿色工业园区管委会及复兴镇等四乡镇对我们此次调研活动的帮助和支持,衷心地感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 [2] 湄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 [4]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5] 徐小平,陈应美.湄潭县特色农产品发展探析.安徽农学通报.2010,16(04). [6] 田野.加速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四川改革.2003,(11).

[7] 许春燕.高效综合型绿色食品园区建设模式与对策思考.工业技术经济.2005,24(2). [8] 邹家文,沈建通,张洪元,等.湄潭:山区农业县的工业化跨越道路——对遵义市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建设的调查.理论与当代,2011,(08). [9] 辛绪红.谈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管理.农业经济.2003,(05).

[10] 王文军,张晓.绿色营销与农产品加工业的持续发展.商业研究.2007,(02). [11] 翟涛.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2).

[12] 满连奎,赵海燕.绿色食品产业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研究.农村财政与财务.2012,(04). [13] 王运浩.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甘肃农业.2009,(10). [14] 王建平.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模式及发展战略.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01).

第二篇: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你们都写好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一、报告前言

根据《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之规定,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加工品为原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工业生产活动。其相关行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等12

大类。

安康位于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汉江由西向东贯穿其中。境内两山夹一川的自然地貌和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蕴育着丰富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近年来,各县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制品、纺织和医药制造等六大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目前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财政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有效探索农产业加工业发展途径,近期,市工信局组织开展了农产品加工及其魔芋、黄姜、茶叶、生猪、油料、粮食、制药、茧丝绸等重点产业专题调研,并撰写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二、发展现状

(一)全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截止20xx年底,XX市全部农产

品加工业单位个数为12485户,占全市工业的%;从业人员46632人,占全市工业的%;完成增加值亿元,占全市工业的%;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市工业的%;实交税金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提供劳动者报酬亿元,占全市工业的%;(20xx年XX市全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见附表1)。

(二)规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截止20xx年底,全市年营业收入过500万元的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个数为109户,占全市规模工业的%;从业人员10877人,占全市规模工业的%;完成增加值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实交税金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实现利润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20xx年XX市规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见附表2)。

(三)六大重点行业发展现状

XX市农产品加工业涉及到统计分类各个行业。20xx年,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制品、纺织和医药制造等六大行业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已成为六大重点行业(20xx年XX市全部农产品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见附表3,20xx年XX市规模农产品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见附表4)。

1、农副食品加工业。包括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制糖、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加工和其它。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单位数7589个,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

2、食品制造业。包括焙烤食品加工、糕点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乳制品制造、调味品制造和其他。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单位数784个,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

3、饮料制造业。包括酒的制造、软饮料制造和精制茶制造。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单位数954个,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

4、烟草制品业。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烟草制品业单位数22户,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

5、纺织业。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纺织业单位数132户,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

6、医药制造业。包括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单位数27个,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

三、主要特点

(一)主导产业初步形成

据专题调研资料显示,目前,魔芋、黄姜、茶叶、生猪、油料、粮食、制药、茧丝绸等八大产业已成为安康农产品加工业的主导产业(各产业调研报告见附件1-8),其中魔芋和茧丝绸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相当份额。

(二)龙头企业初具规模

20xx年,全市109户年营业收入过500万元的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其中魔东魔芋、江兴医化、雨润集团、新兴米业、安康正大、金福海油脂等龙头企业初具规模。

(三)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20xx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完成总产值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其中,年营业收入过500万元的规模农产品加工业完成总产值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

(四)产品结构趋向合理

20xx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涉及统计分类的各个行业,但主要产品只有32种,大都是来自于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并且都属于国家扶持发展的产品,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产品结构不断趋向合理(20xx年XX市农产品加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表见附表5)。

四、存在问题

(一)企业规模小

20xx年,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中,个体经营户为11673户,占全市农

产品加工业总数的%,而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数仅占%,其中,年营业收入过5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数仅占%。

(二)产品附加值低

从加工单位看,农产品初加工单位数较多,深加工和精加工较少,增值能力差;从产品品质上看,大多数产品档次低,包装差,产品品质不高;从产品用途上来看,初级原料产品所占比重较大,产品附加值低。

(三)基地建设不配套

由于基地建设没有跟上,可供加工的农产品不足,造成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过剩。据调查资料显示,20xx年,仅食品植物油生产能力过剩近2万吨,茶叶生产能力过剩近100吨。其中,秦东魔芋、江兴医化、金福海油脂等大部分龙头企业都存在着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问题。

(四)共性问题尤为突出

人才短缺、融资困难和发展环境

不尽人意等制约瓶颈一直是工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加之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小、底子薄、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些问题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五、建议意见

(一)发展壮大主导产业

根据《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及《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结合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际,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相关措施,大力发展魔芋、黄姜、茶叶、生猪、油料、粮食、制药、茧丝绸等八大主导产业,进一步促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鼓励和引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在规划和建设项目上,实行优先审报,重点倾斜扶持;在企业融资上,积极组织开展银企业合作,解决

融资难题;在原料基地建设上,建立健全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原料供应,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三)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鼓励农产品加工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选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的生产工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农产品加工业产品质量;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建立科学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农产品加工业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规划,统筹安排,进一步完善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要各司其职、转变职能,通过资金、人才、技术支持和用地、电力保障等多种形式,积极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搞好协调服务。

第三篇:畜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畜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主要的基础产业之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柱。2011年,我县获全省生猪产业大县称号,也是一个畜产品加工大县,近年来,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对全县畜产品加工情况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畜牧业基本情况

全县突出生猪和家禽两大产业,畜牧业生产逐年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全县肉类总产量3.26万吨,增长12.4%;禽蛋产量5.06万吨,增长61.77%。全县生猪饲养量为212.04万头,与上一年相比增长5.9%,肥猪出栏163万头;家禽饲养量7155.8万羽,出栏5965.46万羽,其中饲养生态水禽3400万羽,出栏2877.75万羽;生猪规模养殖比重75.6%,比上一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肉禽规模养殖比重92.8%,比上一年提高3.98个百分点;蛋禽规模比重97.7%,与上一年持平;奶牛存栏2769头,比上一年增加了666头,其中规模养殖占全县存栏的93.1%。畜牧业的发展,为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已成为促进全县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

二、畜产品加工业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县的畜产品加工始于80年代初期,主要以屠宰的畜产品为主。由于受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短、科技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我县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大多为初级加工企业,深加工、精加工、综合利用 1

和产品包装等加工企业较少或形不成规模,与发达地区畜产品加工业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1、我县肉类加工业现状与问题。

我县目前共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46户,达到机械化生

产条件的企业4户,达到半机械化生产条件的企业16户。其中以益客食品有限公司,“金淇洋”商业肉联厂,立华牧业有限公司等3户规模企业为代表。主要生产加工白条肉、分割肉,都是以初级加工的产品占领市场,对于畜禽内脏、毛皮等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的少,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

2、乳品加工业现状与问题。

我县目前南京卫岗乳业等5家奶牛养殖场,但都是以出售生鲜乳为主,或者是鲜乳加工,基本不涉及乳品深加工。我县乳品加工业存在以下3个问题:一是我县养殖量虽逐年在增加,但是养殖量还比较少奶源小;二是我县目前还没有乳品深加工企业;三是乳制品生产结构尚不合理。

3、蛋品加工现状与问题。

我县禽蛋产量高,2011年达5.06吨,以汤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主要集中地。蛋制品加工比较滞后,大多数蛋品未进行深加工,仅是以半成品形式利用其热凝固性、起泡性、乳化性加工成卤蛋、咸鸭蛋、松花蛋等,用于焙烤制品、糕点,现代化的蛋制品加工急待发展。

三、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的对策和建议

我县猪、鸡、鸭、鹅、牛的存栏量和出栏量大幅增加,为畜产品加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促进了对畜产品的需求量。我县畜牧业要有一个跨越发展,必须尽快提高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1、扶持和培育畜牧业养殖龙头企业。发展完善畜牧业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在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架起利益联结的桥梁,实施“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推进畜牧业的产业化、标准化经营,实现由粗放、分散经营向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的转变。高度重视发展龙头企业,把培育和发展养殖龙头企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有效地促进我县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同时,通过发展畜牧业,为畜产品加工业提供优质、足量、及时的原料供应,进而培育一批集团化、规范化的畜产品流通中介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整个畜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进程。

2、培育、引进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畜产品加工是联

系畜牧生产与人民生活需要的关键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他肩负着保障与促进畜牧业发展、人民生活提高需要的双重重任,扶持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产业化发展。

(1)要按照加工基地一体化要求,围绕基地建设,配套

引进和建设一批标准高、规模大、外向型、牵动强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改造升级,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内引外联、扩张兼并,逐步做大做强。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步伐,有重点的吸引全国著名的金锣、雨润、双汇等肉品深加工企业,吸引光明、蒙牛等国内知名乳品加工企业前来我县投资兴业。

(2)引进对猪副产品深加工的企业,如皮革加工企业、制刷企业、猪血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要注重对肉类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特别是畜禽血液和骨骼两

大重点领域。畜产品加工企业不仅促进了当地养殖业向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很高的社会效益。

(3)对蛋制品深加工企业,其发展速度不及肉品和乳品

工业,但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食品工业的建立,对蛋制品的质量变的越来越高,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大型的蛋品加工厂,进行规划和发展。

3.加强政策扶持,解决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环境问题。加快我县畜牧产品加工业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整合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发展;要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发展步伐;要强化招商引资,吸纳外部力量,提高发展质量;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发展基金;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落实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对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第四篇:关于绿色食品的调研报告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什么是“绿色食品”。

选题理由:绿色食品有益身体健康,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它。

研究目的:让更多的人认识绿色食品,食用绿色食品,让更多的人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研究范围:

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认识

二、绿色食品的分类

三、绿色食品的作用

研究使用的方法:

1、上网查资料

2、去菜市场、超市调查

3、图书馆找资料

4、访问种菜的农民伯伯

结题报告

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绿色食品的确切定义。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一、绿色食品的分类

通过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到目前绿色食品如果按产品级别来分,包括初级产品、初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如果按产品类别来分,包括农林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畜禽类、水产类、饮品类和其他产品。

二、绿色食品的作用

当你去超市买东西时,你会注意到有些蔬菜、奶粉、水果、饮料等商品的外包装袋上都印有同样的图案——太阳底下的两片绿叶轻托着一枚绿芽,这就是“绿色食品”的标识图案,这些食品就是“绿色食品”。

人们为什么喜欢绿色食品呢?一句话,就因为绿色食品有益身体健康。我们所吃的大多数食物都来自田野里的农作物和禽肉鱼蛋等,如果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污染,它们的体内就会积累起有害物质,这样,人吃了这些作物或用禽畜加工成的食品,就会中毒,影响人的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吃的东西既要美味,又要有营养、卫生,没有任何污染。因此,绿色食品便成为人们渴望的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生产也因此成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必然趋势。

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1.强调产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

2.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3.对产品依法实行统一的标志与管理。

绿色食品既然对人们的生活有这么大的好处,那么要生产绿色食品必然要具备严格的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4.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三、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认识

目前,人们对绿色食品越来越重视,认识到绿色食品对自己的生活、对身体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人们买东西必买绿色的,吃东西必吃绿色的,绿色食品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但是由于许多消费者对绿色食品不甚了解,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首先,他们误认为纯天然食品就是绿色食品。其实一些纯天然食品生长在高铅、缺碘等地区,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土壤中的有害元素,食用后不仅没有好处,还会对身体造成很大危害。其次,有的人误认为绿色食品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但不使用化肥和

农药的食品不一定是绿色食品,而有些化肥和农药是可以限量使用的。第三,他们误以为野菜也属于绿色食品。自然生长的野菜,如没有经过专门严格检测,也不能称为绿色食品。

四、结论

绿色食品的开发利用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健康是生命的本钱!绿色健康的食品对于我们至关重要,我们的生活需要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以无污染与安全为标志的健康食品,但是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我们应该加强对绿色食品知识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绿色食品就是一种让人放心的食品,我们不仅要追求吃得饱,而且要吃得好,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第五篇:乡镇农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一、基本状况

多年来,全乡紧紧围绕本地的资源优势、围绕农业产业化一批以加工为主的小型企业应运而生,迅速崛起,为全乡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推进了

农村工业化进程,成为全乡经济发展新的亮点。现在,全乡从事加工的各种类型经济组织1个,从业人员 74 人,其中水泥制品加工4家、榨油厂2家、豆腐房11家、磨米房4家按经济类型分:民营经济100%。按加工品种分为三大类: 农产品加工、水泥制品加工和砖产品加工。这些小企业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围绕为“三农”服务的目标,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其主要特点:

一是推进了农业向种植、加工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可转化各类农产品资源,惠及农户,调动激励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推动种植业协调发展。

二是推进了经济由传统农业向农村工业化发展的进程

三是龙头企业发挥“领头雁”作用

实践证明,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产业需要龙头企业作载体,市场需要龙头企业来拉动,发展经济更需要龙头企业的有力支撑。可带动农户实施订单农业,转化本乡农产品资源回报农民。

四是显现了农民增收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双赢的效果,农产品加工业惠及众多农民,有效解决了农产品买难、卖难的历史问题。

二、我乡加工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乡加工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客观地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值得我们去深思、去研究、去探讨、去解决。

一是整个产业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形势平稳,农业支柱产业可转换为工业产值的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水泥制品和砖制品也大多是在本乡销售,更没有形成品牌。

二是产品结构优化不明显。市场销路窄,企业效益差,产品附加值低,工业产值增速缓慢的客观现实。

三是资源与加工对接出现矛盾。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农产品“卖难”问题,二是融资难度大。金融部门流资贷款渠道越来越窄、难度越来越大、门槛越来越高是制约部分加工企业达产达效的主要“瓶颈”。

三、下步措施

1、坚守不移地稳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量的数据和不争的事实说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加快工业突破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更是农业、工业双跨越的基础。

2、加快加工产业战略调整。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挖掘产业潜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据现有企业建设若干个加工基地,通过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建设,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二是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引导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要有远瞻眼光,不能一直停留在传统式的农产品简单加工上,企业要滚动发展,必须在产品升级上档上下功夫。三是实施质量战略,积极扶持企业依靠质量闯市场,依靠名牌提升效益,各相关部门要下功夫积极协调、扶持进行无公害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研发。

3、引入扶持和激劢机制。争取各级财政扶持,扶贫资金等要向加工业给予倾斜。

4、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好的加工项目,以争取资金支持。信用社等涉农贷款主要金融部门,对发展前景好,生产经营有效益的加工业要给予贷款扶持。

5、加强领导。研究相关问题,点面结合,上下联动,全力推进加工产业的大发展。

下载2012湄潭队绿色食品加工业课题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湄潭队绿色食品加工业课题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桂阳县是个农业大县,全县88%的人口是农业人口,76 %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农产品的品质不优、价格低迷、商品率低、产品......

    田阳县农产品加工业专题调研报告

    田阳县农产品加工业专题调研报告摘要:关键词: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我县的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骨干企业,进一步加快了......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农工部《关于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 11月30日-12月1日,我们采取听汇报、入企业、察实情、收建议的方式,就农产品加......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农工部《关于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 11月30日-12月1日,我们采取听汇报、入企业、察实情、收建议的方式,就农产品......

    陕西果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陕西果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我省果业的快速发展,以浓缩苹果汁为主的我省果品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带动我省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实现果业增效、......

    田阳县农产品加工业专题调研报告(五篇范文)

    田阳县农产品加工业专题调研报告 摘要: 关键词: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我县的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骨干企业,进一步加......

    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调研报告近日,为全面掌握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情况,该县组织专人对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通过这次调查,基本摸清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

    关于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调研报告 一、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 一是绿色食品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绿色食品生产面积已达438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