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近平回宁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以习近平副主席回宁考察调研为动力只争朝夕推进宁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9月13日下午,宁德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13日上午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副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并以此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大力弘扬“滴水穿石”精神,全面实施好环三战略规划,全力推进宁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市委书记陈荣凯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廖小军传达了领导讲话和有关会议精神。
会议指出,在全省上下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全力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刻,习副主席回到福建考察调研,既是对福建这片土地的深情惦念,也是对福建事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全省上下倍受鼓舞、倍感振奋。让闽东人民深受感动的是,习副主席离开闽东20年,始终不忘这片他倾注过深情的热土,始终保持着对闽东人民的深厚感情。考察调研过程中,习副主席关切询问了宁德发展和民生方面的很多问题,对宁德的事情不仅关注,而且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尤其是习副主席在接见市党政班子成员时,深情回顾了在闽东工作时的难忘时光,并勉励我们积极把握历史机遇,大力弘扬“滴水穿石”精神,全面推进宁德跨越发展。讲话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是对全市上下最大的鼓舞和鞭策、最大的关怀和厚爱,极大地振奋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和士气,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环三跨越崛起的信心和决心。
会议指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省委的要求,把学习贯彻习副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当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与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今年春节来闽视察和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尽快把习副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到每个党员干部、传达到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相关职能部门要联系实际,深入研究贯彻措施,特别是宣传部门要广泛深入宣传报道,积极营造浓厚氛围。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全面领会,引导全市上下深刻领会习副主席对闽东老区的深情关怀,深刻领会习副主席对宁德工作的热情鼓励,深刻领会习副主席对当前工作的明确要求,深刻领会习副主席对未来发展的殷切希望,切实用讲话精神进一步把全市上下的思想统一起来、精神振奋起来、合力凝聚起来,真正使习副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内在精神动力,转化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推进宁德跨越崛起的实际行动,转化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新成效,以更加有效的作为,推进跨越发展,造福闽东百姓,更好地回报习副主席对宁德的期望。
会议强调,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落实到只争朝夕的跨越使命上来。最重要的就是持续弘扬“滴水穿石”的精神,谋求宁德跨越崛起。滴水穿石,一是精神,就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二是境界,就是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境界;三是力量,就是一种目标一致、义无反顾、矢志不移的力量。习副主席20年前提出的“滴水穿石”精神,是宁德始终要坚持的一种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只有将这种精神贯穿工作始终,我们才能求先行、谋跨越。现
在,宁德跨越发展有机遇、有基础、有潜力,各级干部要珍惜组织和人民赋予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平台,进一步解放思想,超常规作为,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以干不好寝食难安、宁掉肉不掉队不掉链子的责任感,以三步并作两步跑、两步并作一步跳的加速度,去推进宁德跨越发展,好好做一番改变一方面貌、实现一方跨越发展的新事好事。
会议强调,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落实到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上来。按照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和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的决策部署,集中精力推进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全面推进环三区域发展。习副主席充分肯定了宁德的发展蓝图,并表示对环三跨越发展充满信心。这是对我们实施环三战略最大的支持、最大的推动,是环三大开发、大发展的又一个重大机遇。我们一定要借助习副主席回宁考察调研的春风,进一步鼓干劲、聚合力,争取得到各方面更大支持,以“风生水起、金戈铁马”的气势把环三战略实施好,尽快让环三区域真正成为新的增长区域,成为海西东北翼新的增长极,争取早日把宁德历届班子和闽东几代人的光荣梦想变成现实。二是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按照“又好又快,好字优先”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宁德市实际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重点从项目带动、产业升级、人才科技、自主创新、生态保护、区域联动、城乡统筹等各个领域,研究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整体推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三是深化改革开放。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用更好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同时,要加大开放引进的工作力度,特别要进一步深化宁台交流合作。四是确保完成今年目标任务。打好“五大战役”,确保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五是精心谋划“十二五”发展。把习副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到“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的全过程,精心谋划好宁德“十二五”时期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会议强调,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落实到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上来。按照习副主席强调的“我们是人民的政府,要始终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的要求,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落实好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各方面的工作。要确保今年年初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落实到位,确保“民生工程战役”中的每一项任务全部兑现。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住房保障、生活救助问题,群众的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问题,以及城市宜居度、城乡一体化建设等问题,都必须摆在首位去考虑。同时要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群众信访、安全生产和校园及周边安全等各项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强调,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落实到创先争优的良好风气上来。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深刻领会习副主席重要讲话的要求,持续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提振士气、树好形象。要扎实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校的大熔炉、大学校作用,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正确政绩观、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要积极推广福鼎柏洋村和福鼎富民社区的经验做法,扎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要按照习副主席提出的“四有干部”要求,落实干部人才工作的相关政策,加大治懒治庸力度,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建设一支勤勉干事、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要深刻领会9月1日习副主席在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全面提振精气神,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一门心思地把责任落实好、尽心尽力地把工作完成好,努力干出一番让人民满意、使人民幸福的事业,做出经得起检验、对党负责、为民造福的业绩。
习近平在福建调研强调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推动福建科学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福建调研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把握科学发展规律,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初秋时节的八闽大地山清水碧,处处焕发勃勃生机。3日至6日,习近平在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的陪同下,先后到福州、宁德、厦门等地,深入农村、企业和城市社区,围绕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行调研。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沈跃跃、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何毅亭、中央台办主任王毅、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陪同考察。
在戴姆勒汽车工业公司、捷联电子有限公司,习近平饶有兴致地参观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详细询问企业推进自主创新情况。宁德市核电项目工程进展顺利,习近平对该项目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超过80%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拥有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要增创发展优势,必须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步伐,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向产业聚集,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习近平十分关注民生。在畲族乡村、城市社区,习近平深入居民家中,同群众亲切交谈。他强调,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帮助群众切实解决就业、医疗、住房和孩子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今年6月中下旬,福建遭受特大暴雨洪水灾害,习近平十分关心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灾后重建工作。这次调研中,他强调要继续做好救灾工作,抓紧修建损毁房屋和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支持受灾企业恢复生产。
厦门是1980年国家批准设立的经济特区,30年来厦门改革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来到厦门规划展览馆,了解厦门城市总体规划建设情况。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暨厦金客运码头人头攒动,汽笛长鸣。习近平来到这里了解两岸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情况,同台湾同胞亲切交谈。他关切地询问台胞们在大陆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希望各地政府积极主动提供服务,为台胞们创造更好环境。他指出,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要加快形成厦门湾、闽江口、湄洲湾、东山湾等产业集中对接区,努力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打造闽台文化交流重要基地和直接往来综合枢纽,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发展。
调研中,习近平深入了解基层党的建设情况。他来到福州大学,同正在图书馆学习的大学生亲切交谈,勉励同学们珍惜大学生活,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扩大知识面,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省委党校观摩中青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学活动时,习近平指出,党校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大熔炉、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的大学校。要把党性锻炼作为学员的必修课,帮助学员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提高道德修养方面切实取得新进步。习近平对宁德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党支部坚持“办事有公心、工作有信心、发展有恒心、为民有爱心、团结有诚心”的做法
表示赞赏。在厦门高林居住区金安社区调研时,他强调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结合起来,与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结合起来,确保取得实效。
调研结束时,习近平召开党政领导干部座谈会,听取了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对福建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福建未来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他说,一路走来,我感受到,福建省整体发展思路明晰,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改革开放及对台工作呈现新局面,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很好,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锲而不舍、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结果。希望福建省再接再厉,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他强调,要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事、谋事、干事,努力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第二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重要讲话精神
总书记考察海南重要讲话精神
4月的琼岛,绿染大地,春意盎然。
4月8日至10日,总书记深入海南基层考察工作,亲切看望广大干部群众。他一路上嘘寒问暖,深入调研,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留下了奋发图强的鼓舞和鞭策——从“最大的经济特区”到海南发展的“最大本钱”,从海南“最大机遇”、“最强比较优势”到“最需要关心的人群”,总书记讲话中的一系列的“最”字让我们坚定了科学发展的“海南自信”。
“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来”。总书记讲话中的一个“闯”字,撼动人心,也寄寓着总书记对海南在推进改革开放上有新作为、新突破的殷切期望。
创造美好未来要锲而不舍、艰苦奋斗,抓民生要锲而不舍向前走,转变工作作风一定要持之以恒抓下去„„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抓发展、抓民生、抓作风,重在抓落实,贵在一个“恒”字。
一个“最”字阐释了海南的发展基础,一个“闯”字指明了海南前进的方向,一个“恒”字指出了海南发展应该具有的精神状态。这三个字,字字切合海南发展的实际,字字回应海南人民的期待,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实现“中国梦”的海南担当中。我们要努力把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贯彻好、实践好、落实好,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
一个“最”字凝聚科学发展的鞭策
有一种目光,始终关注着琼岛这颗明珠;有一种情怀,始终心系着天涯这方热土。
26年前,小平同志会见外宾时指出:“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第二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从此走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在海南迎来建省办经济特区25周年之际,总书记来到海南考察,他与大家一起重温小平同志的夙愿和嘱托。总书记高瞻远瞩,立足全局,指出了海南诸多在全国具有唯一性的“最”字品牌、“最”字优势、“最”字机遇,给海南留下了科学发展的鼓舞和鞭策。
“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总书记指出:“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后发优势多,发展潜力大,要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来,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总书记重申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的鲜明定位,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对经济特区再创辉煌的殷切期待,体现了总书记对海南经济特区的高度重视,也赋予了海南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全局中的重大使命,意义深远。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更同改革开放命运与共。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其发展状况如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风向标。在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进程中,经济特区的使命远没有完结,而是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责任更大。
重申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重温小平同志的讲话——党中央对海南的关怀和支持,犹如一场真情的接力。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要更加自觉地把自身的发展放到实现“中国梦”的大局去考量、谋划,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增强时代担当。
“最大机遇和最强比较优势”——总书记说:“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是中央的重大决策,也是海南的最大机遇和最强比较优势。”
总书记的这一阐述,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纵向上看“最大机遇”,建设国际旅游岛是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中央对海南发展给予的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支持,为加快海南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为海南的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美好的未来。横向上看“最强比较优势”,《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投融资、财税、开放、土地等方面给予海南许多特殊政策支持,在全国创造了“政策洼地”效应,形成了海南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最大机遇和最强比较优势,海南怎么办?总书记要求我们把中央支持海南发展旅游业的政策用足用好。只有用足用好政策,才能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才能把最大机遇和最强比较优势转化为海南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创造海南发展新的辉煌。
“最大本钱”——总书记说:“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
“本钱”是一个地方的发展条件。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发展最具竞争力的条件,总书记将它形象地比喻为“最大本钱”,这完全符合海南实际。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海南最靓丽的名片,也是海南科学发展的核心资源。海南拥有它,就会拥有一切;失去它,就可能失去所有。“本钱”实际上也是一个地区的发展主动权。当今世界,谁拥有排碳权,谁就拥有发展权,海南森林碳汇越多,发展的主动权就越大。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就长远拥有无可替代的“最大本钱”。有了“本钱”,我们还要善用“本钱”,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以良好生态聚集各类生产要素,让绿水青山变为海南发展的“绿色银行”、金山银山。“最需要关心的人群”——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
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显示出他心系群众的殷殷情怀,也交予了我们一项沉甸甸的任务,那就是将人民幸福作为一切工作、推动发展的目的和核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全省人民从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
总书记用几个“最”字,深刻地阐述了海南的定位、机遇、优势、条件、任务,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国际旅游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也让我们充满了发展自信。只要我们埋头苦干、奋起直追,就一定能使海南成为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范例。
一个“闯”字寄寓先行先试的期待
经济特区猎猎招展的大纛,写着一个鲜亮的大字——“闯”。1992年的春天,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今天,总书记从海南发出了“闯”的号召——在考察中,他要求海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来”。他说:“希望海南发扬经济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拓展更加开放的发展局面上走在全国前列。”
“闯”,就是突破常规思维,走出传统定势,敢于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
“闯”,要求我们只要有利于发展、有利于为群众谋利益,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干。
“闯”,是海南经济特区生生不息的火焰,溶入了海南人民的血液当中。
建省办经济特区25年来,海南“闯”出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率先”——率先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推行“先上车后买票”的企业登记制度改革;率先实行“一脚油门踩到底”的燃油附加费改革;率先实行落地签证;率先建立外商成片承包开发的洋浦开发区;博鳌成为我国境内第一个定期定址的国际性会议地址。正是靠“闯”,海南25年中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海南开发史上最伟大、最辉煌的一次跨越。
进入新时期,海南“闯”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
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就是“闯”的体现。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海南“未富先转”,把“绿色”的理念根植于发展之中,需要的是高度的责任感,是敢为人先的气魄,更是在发展、生态、民生中谋求共赢的智慧。因此,“绿色崛起”一经提出,就在全省人民心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展望未来,为全国释放改革开放最大红利“闯”关,正是海南的国家担当。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配套多项先行先试政策,这既是博鳌发展的“第二乐章”,也是海南为中国改革开放继续闯关的又一标志性事件。总书记希望海南发扬经济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拓展更加开放的发展局面上走在全国前列,希望海南积极探索,实施更加开放的投资、贸易、旅游等政策,为全国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新鲜经验。
一个“恒”字激发狠抓落实的劲头
有了好的发展机遇和条件,确立了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海南发展重在抓落实。而抓落实贵在持之以恒,也难在持之以恒。
在海南考察中,总书记反复用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等词汇,强调抓发展、抓民生、抓作风要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体现了“贵在有恒”的工作理念。
在谈到海南发展时,总书记指出:“以更大的力度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通过锲而不舍、艰苦奋斗创造美好未来。”
在谈到改善民生工作时总书记要求,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
在谈到转变作风时总书记强调,转变工作作风一定要持之以恒抓下去,做到有问题能及时发现、发现问题能有效解决、已解决问题不再反弹。
胜利往往决定于最后的坚持。无论是抓改革、抓开放、抓发展还是抓民生、抓作风,抓落实,都需要持之以恒,不能期望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如果浅尝辄止、一曝十寒,或者时松时紧、时抓时停,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纵观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许多重大项目的落户,许多民生工程的突破,许多棘手难点问题的解决,靠的就是一股拼劲和韧劲,靠的就是一种恒心和决心。
当前我们面临着繁重的任务,尤其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字精神。惟有一刻不懈怠,一刻不停顿,一刻不放松,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推向前进。自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我省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八项规定”,迅速开展行动,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20条规定,“立言立行,取信于民”的承诺变成一个个务实举措、一项项具体行动。但是我们仍应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持之以恒抓下去,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就一定能够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取得预期的成果。
总书记讲话中的“最”字、“闯”字、“恒”字,鲜明生动,意蕴丰富,寓意深远,凝结着对海南的深切关怀。只要我们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和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新作为和新成效,我们就能够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谱写出美丽中国的海南篇章。
第三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
守望相助 团结奋斗 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 深入学习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
王 君
春节前夕,总书记冒着严寒深入我区考察指导工作,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和戍边官兵,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边疆民族地区的亲切关怀。考察期间,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提出了“守望相助”、“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时代要求,这是对全区2500万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根本指针。我们要自觉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切实把讲话精神转化为做好内蒙古工作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
一、牢记“守望相助”的亲切嘱托,切实肩负起做好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政治责任
习总书记嘱托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要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划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总书记赋予“守望相助”以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科学的实践要求,这是做好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根本遵循。
按照“三个守好”的要求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内蒙古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地处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前沿,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边疆安宁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要牢记稳定是根本大局的道理,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以平安内蒙古建设为抓手,以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为目标,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颠覆活动,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按照“三个跳出”的要求谋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内蒙古作为欠发达地区,更要登高望远,在解放思想上下大气力。我们要牢固树立世界眼光和大局意识,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桎梏和观念障碍,跳出传统发展方式的固化思维和路径依赖,善于在发展大势中研究思考问题,从全国大局中谋划推动工作,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改革创新的精神谋求新的更大发展。
按照“两个共同”的要求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内蒙古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一直以来保持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我们要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高度警惕一切影响民族团结的苗头性问题,使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二、牢记打造“亮丽风景线”的殷切期望,进一步明确内蒙古的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
把内蒙古这道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是党中央对内蒙古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也是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亮丽风景线”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深化对区情实际的认识,与时俱进地完善发展思路,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和推动内蒙古的发展。
——在发展定位上,按照总书记“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要求,突出抓好五个基地、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建设,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经济繁荣、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线。
——在发展路径上,按照总书记“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的要求,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持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积极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发展举措上,按照总书记“推动城乡区域发展相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要求,突出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切实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发展目标上,按照总书记“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不断取得新成效”的要求,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提高,“三农三牧”工作加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发展活力动力增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升等方面不断有新进展新作为。
三、牢记“四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不断开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我们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抓好农牧业和牧区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这“四个着力”,抓住了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关键,顺应了全区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是做好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要科学把握、认真落实“四个着力”的要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步伐,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各项事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总书记强调,不论从国内发展要求看,还是从国际发展态势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大势所趋,等不得、慢不得。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找准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努力在关键领域上取得新突破。以“五大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服务业领域培育打造支柱产业,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新
格局。以延长资源型产业链为重点推进资源转化增值,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大力促进资源深度转化和精深加工,改变粗放型增长模式,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加强科技创新为重点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强化市场导向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强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努力在更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以节能减排为重点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以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认真贯彻中央经略周边、扩大经济外交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同俄蒙的合作机制,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
全面加强“三农三牧”工作。总书记指出,内蒙古土地肥沃、草原广袤、气候条件良好,要求内蒙古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为我们做好“三农三牧”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三牧”工作的首要任务,调动好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大力提高单产和科技贡献率,充分挖掘粮食生产潜力,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坚持把畜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稳步发展草原畜牧业,推进畜牧业由自然放牧向建设养畜、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培育更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建设畜牧业强区。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严格落实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制度和禁牧休牧轮牧措施,继续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科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积极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然规律、具有地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子,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总书记十分关注民生问题,嘱咐我们一定要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落实和完善各项惠农惠牧政策,拓宽农牧民增收门路和渠道,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帮助农牧民从物质上到精神上都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起来。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做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药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工作,加快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每年集中力量兴办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在做好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软环境建设,充分挖掘扶贫对象自身潜力,加快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努力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前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扎实做好民生基础工作,更加注重从完善制度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抓起,下决心解决困扰老 3
百姓的入学难、就业难、创业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实际问题,提高民生工作规范化水平,切实把惠民生的实事办好、办公平。
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建工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要求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总书记还着重强调了作风建设问题,要求我们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扎实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思想上受教育、作风上有转变,让广大群众感到变化、感到满意,尤其要在严、实、长字上下功夫。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坚持抓严,把严的要求、严的标准贯穿始终,严明党的组织纪律,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更加注重抓小抓早抓预防,及时提醒纠正党员干部身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由“亚健康”演变为“不健康”。认真抓实,坚持发扬认真精神,切实解决党员、干部的“四风”问题,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新成效新变化。切实抓长,在打好突击战的基础上打好持久战,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规不依的问题,坚决防止“一人违规、众人随之”的“破窗效应”,用制度根治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要结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密切联系群众,持续改进作风,大力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干事创业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浩然正气,扎扎实实做好内蒙古的工作,让党中央放心,让全区各族人民满意。
第四篇:学习习近平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这是一面信仰的旗帜,引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坚定前行。
这是一方思想的沃土,勃发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万千生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和全省各级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始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始终运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高擎信仰旗帜、深植思想沃土,在全省汇聚起磅礴的兴赣力量,推动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绩。
龙头带动,省委作示范树标杆领着全省深入学
4月8日,省委在南昌举行形势报告会,专题向在昌离退休老同志传达总书记在3月6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书记强卫作辅导报告。这是强卫在一个月多一点时间里第六次主持召开学习会并交流心得体会:
3月8日下午,作为江西代表团团长,强卫在北京全国两会住地利用会议的间隙主持召开代表团全体大会,学习重要讲话。
3月16日下午,刚刚出席完全国两会返昌的强卫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并审议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
3月17日上午,强卫主持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和部署贯彻重要讲话精神。
3月30日,强卫主持召开省委中心组集体学习会,学习贯彻重要讲话中“着力推动作风建设”要求。
4月7日,强卫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进一步深化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这是党的十八以来,省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的一个生动体现。
早在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不久,省委就深刻认识到,总书记把握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许多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是推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针。
清晰的认识催生高度的自觉,高度的自觉化作迅捷的行动。总书记每一次发表重要讲话,省委都在第一时间及时传达学习,以省委常委会会议、省委中心组学习会、省委全委会(扩大)会议、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等不同方式,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力求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仅去年以来,围绕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先后召开了18次省委中心组学习会、7次专题报告会进行专题学习。
及时学,更扎实学、有效学。真学真懂、内化于心是省委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基本原则。强卫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了“四学四促”和“五个深入”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帮助全省广大干部提升学习效果。在学习中,省委领导始终带着思考去学、去悟。强卫去年在《人民日报》《求是》分别发表了《筑牢执政兴国的经济根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经济战略思想》等6篇学习体会文章。省委副书记、省长鹿心社在《人民日报》《求是》分别发表了《建设生态文明 增进民生福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等4篇学习体会文章。
为推动学习的制度化、常态化,省委多次召开常委会会议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的意见》等系列制度,从学习形式、管理等方面作了细化和规范。作为学习的重要平台,省委中心组去年按照组织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对台工作、依法治国、文艺工作等18个专题对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学习。今年,又分7个领域24个专题制定了全年学习方案。省委中心组的学习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在去年中宣部、中组部对全国各省区市党委中心组学习情况的通报中,江西名列全国第二。
蔚然成风,全省跟着学创新学处处掀起学习潮
2014年5月4日,青年们的节日。省委书记强卫来到南昌大学出席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江西青年学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他现场给广大青年学子作报告,深入浅出的讲解、循循善诱的辅导激发了大家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情。
2014年2月24日,全省市厅级干部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在南昌举行,强卫、鹿心社等省委领导结合自己学习心得撰写材料,为广大学员授课。
在省委领导亲力亲为的大力推动下,从省直机关到市县乡基层,从城市社区到农村田间地头,从工厂到学校,从赣江之源到鄱湖之滨,江西大地处处掀起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热潮。
省委宣传部抽调专家学者赴全省各地,创新宣讲形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基层宣讲活动,深入宣讲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江西日报、江西广播电视台等省直新闻媒体开设“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栏,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分专题、分领域推出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评论、言论。
省社联开展了全省社科普及周和社科大讲堂活动,围绕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举行了200多场专题报告,多角度进行宣传阐释。全省讲师团系统广泛开展送理论下基层活动,2014年总计1700余场,听众16万余人。
省委组织部举办了3期市厅级领导干部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利用政务信息网视频会议系统共培训市厅级领导干部和省属企业高管等1580多人;2014年6月底前,还完成了对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集中轮训。
省委教育工委举办了10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班,培训高校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165人。省国资委分4期对1500名企业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了集中轮训。各级党委(党组)基本做到了每月至少集中学习1次,实现了学习的常态化。各设区市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共培训科级及以上基层干部7.9万人次。
新余举办了全市领导干部读书班,参加人数近900人,撰写心得体会730余篇,并创新开展了用连环画、漫画等形式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故事化表达、形象化展示”的活动,得到中宣部肯定。
上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论研讨、巡回宣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评比等系列活动。瑞金市组织开展“一日一句”学习讲话精神活动,每天通过短信、手机报等媒体向广大党员干部推送一句总书记重要讲话原文,这一做法入选今年中宣部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案例。
泰和“民嘴讲坛”始终以与时俱进的载体、亲民化的宣讲地点、双向式的便民菜单服务、本土化的语言,宣讲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基层宣讲先进集体。宜春文艺宣讲团、鹰潭大学生宣讲团、新余板车宣讲团、兴国山歌宣讲队、鄱阳“中国梦”宣讲团开展了各有特色的宣讲活动,受到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
学以致用,学习成果成为推动发展的澎湃动力
2014年5月13日,在全省深入推进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视频会议上,省委书记强卫作了题为《激活红色基因 焕发生机活力》的报告,第一次向全省提出激活红色基因,开展“强基、连心、模范”三大工程的决策部署。
这一得到中央充分肯定、成为我省加强作风建设最重要抓手的决策部署,缘于学习总书记在新疆军区某红军师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是我省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发展动力的成功范例。
在开展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省委和各级党委始终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既要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更要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和实干定力。全省各级党组织在学习贯彻过程中,把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用讲话精神指导主观世界改造,切实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补精神之“钙”、固精神之元。
——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推动发展升级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定了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信心和决心。省委坚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把握中央决策、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先导性工作来抓,始终以讲话精神作为推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作为推动发展升级的指南。
——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举措。省委在实践中坚持高举改革大旗,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确定了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南昌户籍制度改革、新余公车改革等改革举措取得了突破。
——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快了法治江西建设的步伐。省委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突出社会公正、社会诚信、社会秩序三大重点任务,扣住了领导干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成员“五大环节”,确保全省在加快发展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省委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活动同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紧紧扭住“四风”问题不放手,着力从思想根源上找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教育、反思查摆。通过开展“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使广大群众对党的信心信任明显增强,各级党员干部精神状态日益提升,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强化。
春风化雨润无声。去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和苏荣案负面影响的双重压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逆势而上,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这得益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生动体现。
跃上葱茏四百旋。站在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征程,江西正以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江西工作提出的“一个希望、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动力,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发展定力、实干定力,深入推进十六字方针的落实,不断迈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步伐,努力实现“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绩、新突破回报党中央、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巨大鼓舞。
第五篇: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原标题: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事关陕西发展全局和长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了“五个扎实”的新要求,并在讲话中多次提到我市工作,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清醒认识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清醒认识和把握前进方向,把总书记的关怀化作奋进动力,把西安的事情办好,不辜负总书记对西安发展的殷切期望。
我们要把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总书记在陕考察重要讲话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今年全国“两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深刻理解讲话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科学掌握讲话蕴含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切实做到学深吃透、学以致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关键要在抓落实见成效上下功夫,以更强的责任意识把“四个全面”的新部署落到实处,以更实的工作举措把“五个扎实”落到实处。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和市委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不折不扣地将总书记的希望和“五个扎实”的要求贯彻好、落实好。要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千方百计稳定增长,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机遇,努力打造西安开放型经济的“升级版”。要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大精准扶贫力度,下决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要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注重学习和研究历史文化,旗帜鲜明唱响主旋律,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保护好我市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让人民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要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大力发展教育、就业等社会事业,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要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巩固全市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局面。
春回大地,孕育着希望和生机。我们要迅速行动起来,以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激活思想,锐意创新,把总书记的关怀化作奋进的动力,努力推动西安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切实当好“三个陕西”建设的排头兵。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总书记来陕视察时强调,“要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大民生投入,连续四年坚持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的“两个80%”用于改善民生,人民收入持续增长,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截至2014年,我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6.94%,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养老金实现十年连续调整;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新开工量位居全国第三,基本建成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省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障工作,设立大病保障基金;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启动实施„„人民的生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的幸福指数在不断提升。
做好民生工作,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常态下,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要突出重点,注意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注和期盼的问题,抓住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问题,守住底线,完善制度,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必须保住基本、补上短板、兜好底线,让三秦父老生活得更加自尊自信。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可能会面临更多压力。要认真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兜住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这条民生底线,在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提供基本保障,让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对困难群众,要多做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认真落实低保、优抚、救助等政策,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的网底,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筑就坚实的幸福底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出台一系列旨在保基本、守底线的民生措施。
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必须突出教育和就业两个重点,发展好社会事业。充分发挥陕西丰富的教育资源,始终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立德树人,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重点保持陕西教育大省的特色和地位。千方百计保持就业稳定,特别要把重点人群的就业关心和帮助到位。要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为重点搞好就业创业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技能素质,增强自我创业、自我发展能力。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锻炼,把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准扣好。
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必须切实维护好社会稳定,让老百姓生活更安全。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巨变,机遇和挑战并存,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活力、维护社会秩序,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提出的“有事都是从没事中来的”这一警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把工作做在日常,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依法处理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事件,特别要注意防范和化解非法集资带来的不稳定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一方平安。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围绕人们向往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住房、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把握习总书记的“民生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直面新形势新阶段下的民生诉求,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源源不断地汇聚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
原标题:用“五个扎实”推进陕西发展
学习贯彻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1)
开栏语
春节前夕,总书记来陕视察工作,看望干部群众,并作重要讲话。这是总书记第一次针对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系统性、指导性讲话,既有新思维新论断,又有新论述新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陕西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华商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全面解读陕西学习贯彻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扎实”重要要求的举措。
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扎实加强文化建设 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总书记来陕视察温暖每个陕西人
“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我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我相信这里的明天会更好!”……
2015年2月13日至16日,农历乙未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回到家乡陕西视察。
从延安、铜川到西安,从乡村、社区到城墙……总书记所到之处无不洋溢着深厚的故乡情怀,温暖着每一个陕西人的心。在视察沿途,总书记多次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时刻铭记陕北人民的养育之情”,“这么多年来,家乡每一点发展变化都让我感到高兴,家乡每次灾害事故都让我牵肠挂肚”。
总书记在陕西的所说所讲,无不给陕西人民以巨大的鼓舞、激励和鞭策。
看望乡亲
2月13日,总书记来陕第一站来到当年插队的延川县梁家河村,在这里待了4个小时。
他对乡亲们发表深情感言:“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7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7年时间里,梁家河父老乡亲给了我无数关爱,使我受益终生。我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不会忘记父老乡亲,不会忘记老区人民。”
关心老区脱贫
2月13日,总书记视察延安新区,现场询问:“哪里是老百姓的安置房,有没有建学校?”
总书记在延安干部学院,就革命老区脱贫致富作重要讲话。
他说:“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要把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生活改善时刻放在心上,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关心老区教育
2月14日,杨家岭七大会址。
总书记动情地说:“这里我来过多次,插队时每次来延安都要来看看,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礼”,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在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总书记说:“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从根儿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国家的资金会向教育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革命老区基础教育倾斜。”
参观革命旧址
2月14日,铜川市照金镇。
在视察了照金纪念馆、薛家寨革命旧址等地后,总书记说:“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
慰问结束前,总书记寄语乡亲们:“生活要喜气洋洋,事业要蒸蒸日上,祝我们照金老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关注科技创新
2月15日,西安光机所。
习近平在这里勉励科技人员:“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过去我们一穷二白,必须靠自力更生;今天我们强大了,还必须靠自力更生。科技人员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责任和创新自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国际科技发展制高点,努力多出创新成果。”
走进社区
2月15日,在西安市雁塔区二零五所社区。
总书记说:“社区工作是一门学问,要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管理链条,提高服务水平,让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重视文物保护
2月15日,总书记来到西安博物院。观看西安都城变迁图、汉唐精品文物展。
当晚,他来到西安城墙。在城墙上,习近平就城墙保护工作说:“这是世界级的宝贝,要保护传承好。”他勉励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要一代一代地把这个手艺传承下去。”临上车前,他说:“西安把城墙保护、建设和管理得这么好,我在这里过了一个很好的新年。”
就文物保护工作,总书记说了这样一席话:“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总书记还说:“建立‘三个自信’,还要加上‘文化自信’,对五千年中华文化要有自信。”
寄语家乡发展
2月15日,总书记听取了陕西发展情况汇报。
对陕西的工作充分肯定后,总书记说,陕西是西北地区重要省份,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
陕西发展得怎么样,不仅关乎三秦大地父老乡亲的福祉,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一带一路”战略、对西北地区的稳定都有重要意义,希望陕西抓住机遇,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总书记特别叮嘱,要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关心部队和国防
2月16日,陕西省军区。
总书记说,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抓好落实,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真抓实干,带头廉洁自律,带头维护军政军民团结,在实现强军目标中发挥模范作用。
2015年全省领导干部首期专题研讨班上,省委书记赵正永说:
把“五个扎实”的要求变成陕西发展的现实
总书记这次来陕视察,距上次2009年来陕视察时隔5年。在总书记离开后,陕西省立即行动起来,贯彻落实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在2015年全省领导干部首期专题研讨班上,省委书记赵正永说:“这次视察无处不体现总书记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低调务实不张扬把陕西的事办好
赵正永说,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要始终做到“三个清醒”。要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清醒认识到陕西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坚定方向、坚决沿着中央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
赵正永说,我们要继续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把陕西的事情办好。要全面贯彻“五个扎实”的新要求,确保总书记的要求在陕西落地生根。把总书记“五个扎实”的要求变成陕西发展的现实。推动创新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在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要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坚定发展信心,千方百计稳增长,充分放大“陕西本色”的特征;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强力推进,不能总是“重复昨天的故事”;三是推动创新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集中力量抓一批科技前沿、对国家有贡献的科技项目;四是持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五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做实今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十件实事”。
算长远账建设美好生态环境
在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省粮食稳定连增;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使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占主导地位;三是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走出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四是实施精准扶贫,立足拔掉穷根,重点打好革命老区扶贫开发攻坚战;五是下决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算大账、长远账,自觉建设“山青、水净、坡绿”的生态环境。
民生注意力多放在社会底层
在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方面,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发挥社会保障兜底作用,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社会底层、放在特困群体身上;二是突出教育和就业两个重点,着力保持陕西教育大省的特色和地位,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锻炼,把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准扣好;三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继续推进反腐败斗争
在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面,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弘扬延安精神,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持续加强理想信念的“补钙”教育;二是持续扎紧作风建设“紧箍咒”,防止思想和行动“跑冒滴漏”;三是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十八大以前反映强烈的、十八大后不收手的、中央八项规定不执行的案件。
省政府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省长娄勤俭说:
“五个扎实”为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2月26日上午,省政府召开会议,传达学习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学习贯彻工作。省长娄勤俭主持会议。
参会的省政府领导结合各自分工畅谈学习体会、谋划落实举措。
娄勤俭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陕西发展的巨大关怀和对家乡人民的深情厚谊,特别是“五个扎实”的要求,为新常态下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增添了强大动力。
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关键要把“五个扎实”的要求落到实处。
一是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和城乡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要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积极推进精准扶贫,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继续抓好30个重大文化项目,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四是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教育、就业等服务水平,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使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自尊自信。
五是要严格履行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以弘扬延安精神为重点推动作风持续好转,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娄勤俭说,各级各部门要在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基础上,结合各自职能逐项制定落实方案,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明确任务、责任和时间节点,奋力开创全省各项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