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二○一○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二○一○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好转,现就切实抓好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牢固确立科学的政绩观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关系科学发展观在我省的正确实施。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2009年以来,为推进安全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安全生产基础还很不牢固,工作中许多薄弱环节亟待加强。各地、各部门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各级领导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能不能实现安全发展,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温家宝总理关于“必须正确处理保增长与安全生产的关系,任何时候安全生产都是第一位的,要在安全生产中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好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科学政绩观,把实现安全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安全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切实做到思想上警钟长鸣、工作上常抓不懈、制度保证上更加严密有效、监督检查上更加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更加严肃认真,全面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以对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2010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以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主线,以“杜绝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为目标,以“安全监管责任三落实和法定代表人承诺制”为手段,切实落实“两个主体责任”,以“十项制度”作保证,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新基地、新山西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2010年全省安全生产的工作目标是: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继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体系、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责任目标评价考核体系、应急救援体系,推动企业建立预防为主、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使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状况得到有效控制,杜绝发生重特大事故,控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全面完成国务院下达我省的控制指标,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实现全省安全生产状况由明显好转向根本好转的转变。
三、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要在我省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推行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承诺制,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把企业应承担的安全
生产责任和义务,向政府、社会和职工进行公开承诺,接受社会和职工群众监督,全面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依法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严格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和安全许可制度,推广应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要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依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严格执行上岗资格制度。要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辨识、申报、控制、综合治理和统计上报工作,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积极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要推广江苏省淮安市“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持续改进机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系统评价机制)建设的经验,积极采用科学管理方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四、严格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强化安全监管
健全完善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体系,各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要协助主要负责人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其他负责人要抓好分管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把安全生产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始终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健全奖罚制度,形成安全生产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各地人民政府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落实政府、部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和承诺书。政府领导要下基层、下矿井、进车间、上工地,靠前指挥,市级领导每月深入现场不少于一次,县级领导每月不少于两次。
各地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分级、属地”管理的原则,依法对本行政区内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管理。要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承包制,把本行业部门负责的每个企业的监管责任真正落实到各个监管部门、分管领导和具体监管人员,“三落实”率要达到100%,确保该关闭取缔的企业有人负责督促关闭取缔,停产整顿的有人负责整改治理,正常生产经营的有人强化日常监管。要依法加强对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情况监
督检查,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对高危险性企业至少进行两次现场检查,对一般企业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检查,严厉查处各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各级安监部门要认真编制2010年度执法计划,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严格实施,做到执法检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五、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及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各地、各部门和各企业要结合本行政区、本部门、本企业的实际,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十项制度,即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制度、厅(局)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执法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事故约谈制度、事故和隐患举报制度、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制度、专项督查制度、煤焦领域反腐败制度和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制度等。通过制度管人、管事,确保各项制度运行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及时解决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各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要加强协调,统筹研究、部署本行政区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督查。各牵头部门要针对本行业领域内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
题,及时召开联席会议,进行联合执法,协调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形成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合力。各地、各部门和各企业都要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落实安全防
范措施。要通过落实安全生产约谈、专项督查、安全生产行政问责等制度,促进各地、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要认真执行安全隐患和事故举报制度,鼓励群众举报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扩大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六、继续深化“三项行动”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效规范安全生产秩序
要把国务院部署的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与我省开展的各行业、各领域、各级、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紧密结合起来,同步向纵深推进,确保活动不停、力度不减。
继续深化执法行动,始终保持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建设的高压态势,坚持不懈,一抓到底。要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和巡查,对无证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关闭取缔后又擅自恢复生产、经营和建设的,依法严厉打击。要加强现场执法检查和各类重点督查、专项督查,及时查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通过执法行动大力推进企业遵纪守法,强化安全管理。
继续深化治理行动,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淘汰落后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能力。各类企业要以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为抓手,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完善企业隐患和危险源分级管理、监控和整改机制,做到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时间和预案“五落实”。各地、各部门
要加强对重大隐患治理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及时销号。
继续深化宣传教育行动,加强安全发展理念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围绕“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主题,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等群众性安全文化创建系列活动;积极发挥各类媒体在宣传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作用,组织开展好“三晋安全行”等集中宣传报道活动。扶持各地、各部门开展本质安全型社区、本质安全型企业和本质安全型城市创建活动,营造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氛围。强化对各类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认真落实企业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农民工、临时工、外包工、派遣工的上岗、转岗安全知识培训,严格执行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全面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要把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作为全面推进“三项行动”的重要抓手,对2009年安全生产整治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在对全省所有生产经营单位无一遗漏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全面进行分类整治,不留死角、不留空档。凡在2009年排查摸底中遗漏的企业,要按照要求整治并补充上报名单。各行业牵头部门对2009年没有进行三级联动检查、分类整治的,或联动检查、分类整治不全面存在遗漏的,以及“回头看、再检查”开展不到位的,要进行“补课”。对无证非法生产经营的“一类企业”,要在规定期限内关闭取缔,对存在重大隐患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停产整顿的“二类企业”,要确
保按期整改到位,对正常生产的“三类企业”要加强日常监管,督促企业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要逐级组织对“三项行动”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各地、各部门和各企业按照省人民政府规定要求全面进行整治,并达到整治要求的目标效果。要坚持进行回头看,反复抓,抓反复,巩固整治效果,实现长治久安。要把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与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加强安全
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结合起来,与依法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保障制度、落实各地政府安全监管责任、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结合起来,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七、突出重点,全力抓好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
坚定不移地推进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工作,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和大型煤炭企业发展,确保年内全部整合到位。发挥整合主体在管理、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用先进工艺装备改造提升矿井,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现代化开采,建成一批技术先进、装备一流、管理科学、安全可靠的大型矿井,全面提高煤炭产业整体素质和资源利用水平,彻底改变我省煤炭工业多、小、散、低的状况,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得到跨越式提升。各类煤矿企业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安全保障的各项法律法规。被大型煤矿企业兼并、收购或控股的中小煤矿,并入大型
煤矿企业、原企业法人注销的,由大型煤矿企业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留原企业法人或新设立企业法人的,由原企业法人或新设立企业法人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煤矿企业要认真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标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大隐患排查整改治理力度,加强瓦斯治理和水害防治,遵守生产能力和定员定额的有关规定,按照“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要求,完善健全瓦斯治理体系,有效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监管检查包保责任制,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监管责任扎实搞好煤矿安全工作的通知》(晋政办发〔2009〕186号)要求,由熟悉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质、防治水、矿井建设及安全等专业人员组成安全监管五人小组,履行监管检查职责,每组负责5个矿井,实行分片包点、责任到人,加强督导落实,严格检查处罚,特别要加强对矿井建设项目和整合矿井的安全检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非煤矿山和尾矿库要以防范冒顶事故、窒息事故和溃坝事故为重点,完善地下矿山机械通风系统,合理控制下井人数,严禁超能力、超定员组织生产。继续推进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严厉打击非法开采,取缔关闭无证矿山。凡列入2009年闭库治理计划的尾矿库,必须在2010年4月底前完成闭库。对保留的尾矿库要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汛期之前,对所有尾矿库进行一次安全度认定,坚决停产整顿病库、危库和险库;在三等以上尾矿库推广在线监测技术,在露天矿山推行中深孔爆破技术。
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行业要以防范爆炸、泄漏事故为重点,加强合成氨等剧毒气体和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物处置等各环节的安全监管。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涉及到危险工艺的现有危化企业,要在年底前全部完成生产装置自动化改造工作,提高本质安全生产水平,推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园入区”。要严厉打击烟花爆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冶金和机械等行业要以防范钢水包倾覆、高炉烧穿、机械伤害等事故为重点,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推行安全生产无缺陷管理和生产现场精细化管理,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道路交通运输要以防范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和客运事故为重点,加强道路交通管制,严厉查处超限超载、超速行驶、酒后驾车和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加大对危桥改造、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地段的治理,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措施。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要以防范火灾事故和踩踏事故为重点,加强消防日常安全监管,严禁占用和阻塞疏散通道、锁闭和遮挡安全出口。
建筑施工要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为重点,坚持自查自纠与督促检查相结合,集中治理与加强日常监管相结合,促进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到位。
民爆、电力、水利、铁路、民航、教育、旅游、农机、特种设备等行业和领域,都要结合本行业的特点,明确重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八、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保障能力和安监队伍“三项建设”,是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构建安全生产依法科学监管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
在法制体制机制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出台《山西省尾矿库安全管理条例》、《山西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山西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规定》等政府规章和规定,加强安全生产地方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创新完善安全生产工作考核评价激励约束机制、联合执法机制、职业病防治工作协调机制、事故责任追究机制,把保险机制引入安全生产领域,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建立安保互动机制。
在保障能力建设方面,要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推动各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应用系统、救援体系建设,整合现有应急救援资源,建设太原、大同、阳泉、长治、临汾、吕梁六个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和省级综合培训演练基地。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于安全生产的扶持性、引导性投入,按照财政总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安全监管投入。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安全监管装备配备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09〕16号)的规定,为各级安全监管部门配备监管检查装备设备,提高监管装备水平。要充分运用标准规范和政策引导手段,鼓励和促进生产经营单位采用各类先进实用的安全生产技术;加快我省承担的国家安全生产实验室建设,提升安全生产技术支撑能力,切实把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提高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可靠基础上。
在机构和队伍建设方面,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健全完善安全监管机构,充实安全监管人员编制数量。乡镇、街道办事处要设立安监站,村(居)委会要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政府各职能部门要落实安全监管内设机构和工作人员。要增加专职执法队伍编制,将专职执法队伍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保证执法工作正常开展。继续加强对各地政府领导及安全监管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工作业务素质。解决好基层安监人员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增强队伍的凝聚力。
九、严肃事故处理,严格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
要按照“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注重实效”的要求和“四不放过”的原则,对发生的每一起事故要认真查处,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还要追究相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有责必究、有过必罚、一查到底,真正做到事故原因水落石出,责任追究依法依规,吸取教训刻骨铭心,整改措施举一反三。要加强对事故查处工作的统一领导,进一步完善事故调查处理牵头
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要认真执行事故处理决定,落实事故防范措施,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切实用事故责任追究和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要加大对事故隐患的事前责任追究和问责力度,严肃查处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对不执行上级机关、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命令、决定、指示,不能全面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不力,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的各地政府、部门和企业负责人,视同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进行严肃处理。要把严格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完善防控措施,教育、警示广大群众,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十、齐抓共管,努力构建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
推动建立健全“党委重视、政府监管、企业负责、全社会关心安全发展”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安全生产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始终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定期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安全问题,督促政府部门和企业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要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决策、指导、协调水平,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把能抓好安全、保一方平安的高素质干部安排到重要领导岗位。要选配好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领导班子,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
组织保障。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纳入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布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举措,营造全社会关心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作用,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调动职工依法参与、监督本单位安全生产和维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法制宣传教育,有效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方面的合法权益。动员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各职能部门要向社会公布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社会监督。及时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安全生产问题,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和扎扎实实的工作,实现全省安全生产状况由明显好转向根本好转的转变,为推进全省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二○一○年一月十八日
第二篇:xxx人民政府关于xxxx年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xxx人民政府
关于二○一○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x政发〔xxxx〕xx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安委会成员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稳定好转,按照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和我市创建本质安全型城市的规划要求,现就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政绩观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关系科学发展观在我市的正确实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近年来,为推进安全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目前我市安全生产基础尚不牢固,高危行业企业多、小、散、乱的局面依然未彻底改变,工作中许多薄弱环节都亟待加强。各级人民政府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安全生产同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指标体系,将亿元地区GDP生产事故死亡率、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作目标,纳入政府工作指标体系,作为考核各级政府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行业主管部门应将安全生产有关指标纳入行业发展规划,指导本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二、强化企业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各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依法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要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依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严格执行上岗资格制度。要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辨识、申报、控制、综合治理和统计上报工作,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积极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要进一步在高危企业开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年底前所有高危行业企业必须全部建立安全指挥中心,并确保规范运作。要在我市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推行“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承诺制”,全市所有重点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必须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并在长治日报进行公示,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要依法从严查处事故责任人。
三、严格政府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监管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严格执行政府班子成员全员安全生产负责制。坚持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安全负责人协助主要领导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其他副职配合做好分管行业领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各级人民政府每季度至少要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政府领导下基层、下矿井、下车间、上工地每月不少于两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全社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依法履行好监管职责;煤炭、交警、交通、消防、建设、铁路、质监、水利、邮政、通信、旅游、煤监、环保等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责好本行业或者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健全奖罚制度,形成安全生产工作激励约束机制。要在高危行业企业广泛推行“五人包保”责任制,实施好全市煤矿企业“5173”安全工程,切实做到安全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四、创新安全监管工作机制,规范安全生产工作行为
要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探索和制订地方性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规则,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执行机制。从规范行为、强化落实入手,积极探索和建立一套上下联动、纵横协调、快速反应的执行机制、落实机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一个系统、顺畅、规范的工作流程。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各个流程和环节,包括公文处理与会务活动、制定规划、计划和阶段性工作安排、组织实施、安全防范、应急救援、事故处理、监督考核、责任追究等环节,都要制定和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组织分工、工作程序、工作衔接、时间要求和工作责任等,将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做到令行禁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过错都要严格追究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都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研究制订配套的工作机制,规范自身行为,将工作机制具体化、流程化、规范化,形成上下协调一致的工作体系,确保执行机制落到实处。
五、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及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我市近几年来出台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认真研究、部署本行政区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各行业主管部门要针对本行业领域内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召开联席会议,进行联合执法,提高工作效率,形成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合力。各部门和各企业要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要通过落实安全专项督查、安全联合执法、重大隐患事前责任追究、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安全生产行政问责等制度,促进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要认真执行安全隐患和事故举报制度,鼓励群众举报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扩大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六、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工作,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和大型煤炭企业发展,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做好保留煤矿的复工复产工作,确保主体企业要真到位,防止假整合,杜绝私下协议的签订,切实抓好第二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年内全部整合到位。同时,要按照省政府煤矿兼并重组的要求,发挥整合主体在管理、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加快矿井扩能改造,用先进工艺装备改造提升矿井,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现代化开采,建成一批技术先进、装备一流、管理科学、安全可靠的大型矿井,全面提高煤炭产业整体素质和资源利用水平,彻底改变我市煤炭工业多、小、散、低的状况,确保改造后单井规模达到90万吨以上,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各类煤矿企业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被大型煤矿企业兼并、收购或控股的中小煤矿,并入大型煤矿企业、原企业法人注销的,由大型煤矿企业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留原企业法人或新设立企业法人的,由原企业法人或新设立企业法人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煤矿企业要认真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标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大隐患排查整改治理力度,加强瓦斯治理和水害防治,遵守生产能力和定员定额的有关规定,按照“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要求,健全完善瓦斯治理体系,有效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
非煤矿山和尾矿库企业要以防范冒顶事故、窒息事故和溃坝事故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地下矿山机械通风系统,合理控制下井人数,严禁超能力、超定员组织生产;要在露天矿山推行中深孔爆破技术。同时,要严厉打击非法开采,取缔关闭无证矿山,继续推进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对保留的尾矿库要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汛期之前,对所有尾矿库进行一次安全度认定,坚决停产整顿病库、危库和险库。
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行业要以防范爆炸、泄漏事故为重点,加强合成氨等剧毒气体和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物处臵等各环节的安全监管,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涉及危险工艺的现有危化企业,要在年底前全部完成生产装臵自动化改造工作,提高本质安全生产水平,推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园入区”。要严厉打击烟花爆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冶金和机械等行业要以防范钢水包倾覆、高炉烧穿、机械伤害等事故为重点,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推行安全生产无缺陷管理和生产现场精细化管理,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道路交通运输行业要以防范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和客运事故为重点,加强道路交通管制,严厉查处超限超载、超速行驶、酒后驾车和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加大对危桥改造、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地段的治理,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措施。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要以防范火灾事故和踩踏事故为重点,加强消防日常安全监管,严禁占用和阻塞疏散通道、锁闭和遮挡安全出口。
建筑施工行业要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为重点,坚持自查自纠与督促检查相结合,集中治理与加强日常监管相结合,促进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到位。
民爆、电力、水利、铁路、民航、教育、旅游、农机、特种设备等行业和领域,都要结合本行业的特点,明确重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七、扎实有序的推进本质安全型城市创建工作
一是要根据《长治市创建本质安全型城市试点行动纲要》要求,对已确定的试点单位进行引导、监督,同时进一步扩大试点面,积极推动本质安全县、本质安全乡镇、平安乡村、本质安全企业、本质安全社区、本质安全园区的建设,实现创建本质安全型城市的全覆盖。
二是要继续完善安全生产领导体制,推进了“生产与管理一体、管理与监督分离”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投入体制,安全生产准入和联审制度,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强化安全生产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是要继续开展以高危行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装备现代化、全民安全素质教育、安全生产管理创新、职业卫生专项治理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六项行动,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布局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坚决予以关闭。
四是要继续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市所有高危行业企业全部建立安全指挥中心并规范运行。
要以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平台,提高安全监管和执法效率,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程序化、自动化、规范化。
五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事故预防、预警、预报机制。加强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备案,强化应急救援演练,2010年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必须组织1-2次应急救援演练;加快建立全市性的应急救援基地,建立1支综合性的应急救援队伍,充实救援人员和救援装备;加强应急物资资源储备,各县市区都要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应急救援机构、力量的沟通联系,按照区域化原则积极帮助指导企业与区域内应急救援机构建立应急救援协议,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抢险救援,逐步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救援、资源共享”的应急救援格局。
八、强化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安全素质
要按照全市创建本质安全型城市工作的安排部署,大力实施全民安全素质教育行动;在全市广泛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工程。从2010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对全市生产经营单位所有从业人员普遍培训一次,新进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重点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基本素质。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要建立和实行安全生产军训制度,对全市高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军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纪律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同时,要加强全社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电信、网站等公共媒介,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做到电视天天播、报纸期期登、信息周周发、网站常常有、公共场所处处见,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提高全民安全素质。
九、严肃事故处理,严格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
要按照“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注重实效”的要求和“四不放过”的原则,对发生的每一起事故认真查处,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还要追究相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有责必究、有过必罚、一查到底,真正做到事故原因水落石出,责任追究依法依规,吸取教训刻骨铭心,整改措施举一反三。要加强对事故查处工作的统一领导,进一步完善事故调查处理牵头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要认真执行事故处理决定,落实事故防范措施,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切实用事故责任追究和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要加大对事故隐患的事前责任追究和问责力度,严肃查处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对不执行上级机关、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命令、决定、指示,不能全面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不力,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的政府、部门和企业负责人,视同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进行严肃处理。要把严格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教育结台起来,不断完善防控措施,教育、警示广大群众,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十、齐抓共管,努力构建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
要推动建立健全“党委重视、政府监管、企业负责、全社会关心安全发展”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要定期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安全问题,督促政府部门和企业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要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决策、指导、协调水平,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把能抓好安全、保一方平安的高素质干部安排到重要领导岗位。要选配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领导班子,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纳入思想工作的总体布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举措,营造全社会关心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二00八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二00八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委直属单位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各类事故发生,切实保障单位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走上新台价,根据市委建设“平安绍兴”的战略部署和安全生产总体要求,二00八年我委直属单位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将紧紧围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年”这一主题,以安全隐患排查、安全隐患整治、基层基础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建设为重点,杜绝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确保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实现零增长,为建设和谐绍兴作出贡献,二00八安全生产工作意见。具体意见如下:
一、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国消防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等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使企业形成人人学法、人人懂法、自觉执法的良好氛围。结合各单位实际,开展专题讲座、黑板报栏宣传、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操作技能演习等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切实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管理制度《二00八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单位要健全安全生产工作网络,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处室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签订“安全生产、消防管理综合目标责任书”。对责任书确定的各项任务,各单位要层层分解落实,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全面完成,并将分解落实情况及时上报我委。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考核,我委将对安全生产工作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定期组织检查,严格考核,对完成任务出色的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
三、加强安全隐患普查,突出重点整治提高。
围绕“隐患排查整治年”,各单位要组织力量全面开展事故隐患普查,重点对“三合一”场所、电力设施、消防设施、饮食卫生设施、建设工程安全措施、教练车辆状况开展专项排查,切实摸清底数,建档立卡。制订科学的整治计划,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加强设施维护和更新,对隐患开展彻底整治,坚决不留死角。
四、完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各单位要强化值班制度和定期巡查制度,建立应急预案制度及事故报告制度,全年开展应急演练不少于一次,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操作技能和灾难救护能力。要按照《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的规定,不断完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构建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
(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深圳市二〇一〇年环卫工作意见(最终稿)
深圳市二○一○年环卫工作意见
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继往开来、总结提高的喜庆之年,也是深圳2011年举办第26届大运会、全面提升市容环境水平的大干之年。在新的形势下,环卫工作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我们要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巩固成果,开拓创新,再闯新路,再创辉煌。
2010年,全市环卫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高举“改革、开放、创新”的特区大旗,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为目标,以迎接特区成立30周年和举办大运会为契机,围绕以“办赛事、办城市,新大运、新深圳”为主题的《深圳市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不断深化环卫行业改革,加快推进特区内外市容环境建设与管理一体化,破解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难题,加大环卫行业市场化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努力提高我市市容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为建立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我市环卫事业科学发展模式作出新的贡献。
一、大力推进深圳市市容环境提升行动,全面提高我市环境卫生水平,努力建设全国最干净城市
1、大力推进深圳市市容环境提升行动。按照《深圳市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的要求,市、区环卫部门必须将提升市容环境与创建文明城市、实施民生工程、推进城市更新相结合,刷新鹏城,扮靓深圳,全面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努力向全国最干净城市目标迈进。各区、各行业要根据《深圳市公共区域环境卫生质量和管理要求》的规定,落实环境卫生全覆盖管理:继续开展卫生死角排查,清除辖区内的卫生死角、暴露垃圾和渣土污染;工业区、市场、小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独立管理区域要建立健全环卫业务协调和督办机制,落实辖区环卫管理责任,搞好日常清扫保洁及垃圾收集点、附属绿地、屋顶、雨篷等易忽略位置的卫生管理;市政道路要实施墙根到墙根保洁,要抓好门店前台阶等区域卫生保洁;定期巡查和整治山地、林地、道路边坡、二线巡逻道等边沿地带,消除管理盲区;大力提升内街小巷、城中村、公路、结合部环境卫生质量,实现同城同标准的目标,促进特区内外环卫管理一体化;协调市发改委尽快批复《深圳市环卫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及项目投资概算,认真组织实施环卫设施刷新行动计划,各区环卫部门要切实做好中小型环卫设施升级改造以及采购清洗扫路车等应急设备、大运会场馆周边环卫作业应急服务。
2、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完善环卫市场机制提升城市清洁水平的意见》,严格落实环卫精细化管理。市、区环卫部门要评估总结连续性保洁等系列环卫管理制度,推陈出新,完善环卫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外包单价,组织实施《市政道路清扫保洁以奖代补经 费核拨方案》,以转移支付和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各区实施经费补助和奖励,促进各区加大环卫投入和管理力度;规范市政道路冲洗频次要求和质量要求,在全市范围内使用高温高压冲洗机、洗地机、高压冲水车等设备,着重清除人行道油污积垢、口香糖渣等顽固污渍,全市一级以上的道路、广场、景区等重要场所达到路面常态见本色;全面推进机械化作业进程,确保2010年全市机扫率达到65%(其中特区内70%,特区外63%);各区要建立全天候环卫巡查机制和环卫应急处理快速反应机制,快速应对辖区可能出现的环卫紧急事件。
3、持续深入开展“鹏城市容环卫杯”竞赛活动。市环卫部门进一步完善“鹏城市容环卫杯”竞赛考评体系,整合各类检查、考核和评价资源,对辖区整体卫生、夜间保洁、渣土污染控制、设施设备管理、公共厕所服务等进行监督、检查和考评,每月向市绩效办报送考评结果,纳入市政府对各区政府和新区绩效评估体系;各区应参照竞赛方案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层级考评和奖惩激励机制,对街道及其他辖区管理责任单位开展绩效考评;强化竞赛的“抓手”作用推进重点工作,各区环卫主管部门必须建立并实施对清洁服务承包企业的经费按质核拨制度,实行扣分扣款和考评不达标淘汰;加大黄金周节假日环境卫生巡查考核评分力度,对环卫作业过程和卫生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考评,以评比促竞争,不断推进环境卫生长效管理。
4、全面提高余泥渣土管理水平。2010年我市地铁工程全面铺开,北环大道、滨河大道等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全面启动。余泥渣土管理形势十分严峻,市、区渣管部门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全力推进余泥渣土各项管理工作:加强源头管理。工地或受纳场出入口有硬底化路面、有冲水设施、有保洁人员,工地或受纳场出入口路面干净、冲水池干净、运输车体干净,工地或受纳场保洁防污染措施要做到常态化、车辆运输过程要做到密闭化;各区要建立健全24小时值班、快速应急清理、全覆盖巡查制度,借助数字化城管平台,及时解决路面污染问题。同时,今年市、区渣管部门巡查督办全面推行制度化管理,做到每天有日志,每月有小结,重大事件有督办,巡查督办制度列入“鹏城市容环卫杯竞赛”检查计分;加大联合执法和检查力度,协调建设、交警等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开展余泥渣土专项执法和检查行动,整治余泥渣土运输处置全过程违法行为;全面深入宣传贯彻市政府即将出台的《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置管理办法》,提高建设、施工单位和渣土运输企业(个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协同建设、交通等职能部门切实加强余泥渣土管理工作。
5、强化环卫执法力度。各级城管综合执法队伍要克服困难,加大对辖区范围内的乱丢乱倒垃圾、门店外扫垃圾、垃圾车和泥头车撒漏、餐饮门店和烧烤摊档乱摆卖污染环境 等环卫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将环卫执法纳入执法监察对各街道执法队的考核范围;市、区环卫部门要加强对垃圾运输车辆实施行政许可后的后续管理,在下坪场、南山焚烧厂、盐田焚烧厂、龙岗白鸽湖焚烧厂、宝安老虎坑环境园等各大型环卫设施出入口长期设点执法,集中查处垃圾运输车辆违法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垃圾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滴漏、洒落和车容不洁等问题;同时,今年要积极探索环卫委托执法的新路子,扩大对乱扔、乱吐违法行动的执法管理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市容环境卫生整体水平。
二、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确保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取得突破
6、加快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是市政府提出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年”,市、区城管、环卫部门要将环卫基础设施尤其是大型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务求突破难点,破解困局。协调市政府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为全面推进我市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打下良好基础;按辖区管理责任制原则,积极推进各区、各有关部门落实清水河、宝安老虎坑、白鸽湖、坪山四个环境园建设控制线,满足我市环卫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大型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力争完成东部大型垃圾焚烧厂前期建设工作。加快卫生厂新厂、粪渣厂设备调试及进场道路建设,力争两厂早 5 日投入使用。积极开展下坪场垃圾填埋二期工程建设,争取明年一季度投入使用;各区要加快推进老虎坑垃圾卫生填埋场和焚烧厂二期工程、白鸽湖垃圾焚烧厂工程、南山垃圾焚烧厂二期工程等大型处理设施的建设;市环卫部门积极推进水径、部九窝、新屋围、深云受纳场工程项目建设;各区要根据市政府即将出台的《深圳市余泥渣土受纳场及余泥渣土管理中长期(2008-2030)规划》,按照辖区管理责任制原则,尽快开展区属受纳场建设的各项工作。
7、继续做好中小型环卫设施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推行新型垃圾转运模式,各区要加大投入,研究实施由各区财政负担新型垃圾转运站运营经费的措施,免收物业小区及单位的垃圾清运费,建立健全垃圾不落地全过程密闭化收运系统,提高新型垃圾转运站使用效能,逐步取消旧式垃圾收运设施设备;着力推进环卫工具房的建设和果皮箱的配置,确保年内按计划完成全市建设改造任务;继续开展环卫设施设备清洁行动,加大对工具房、果皮箱、垃圾桶、垃圾站点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的清理工作,各区要根据市环卫处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卫设施设备清洗刷新工作的通知》(深环管通[2010]3号)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大工作力度,确保3月底完成环卫设施乱张贴清理工作;强化公共厕所的建设与管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市环卫部门要尽快制订发布全市公共厕所升级改造标准、管理服务标准、导 向标志(标识)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督促各区对市政公共厕所实施升级改造,各区要督促指导辖区市场、商场、酒楼、车站、码头、加油站等服务单位的社会公共厕所的升级改造。各区环卫部门要根据需求适当增加大运会场馆、繁华街区、旅游景点的公共厕所数量,完善公共厕所设施设备,从根本上解决市民如厕问题。
三、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依法依章强化环卫监管
8、加大对市政道路清扫保洁作业、垃圾收运的全过程监管力度。对所有的机扫车和洒水车安装GPS跟踪监督作业过程,研究建立对清洁企业作业质量数字化管理平台,将其作业质量及作业过程纳入监管平台;建立清洁企业诚信制度,将其服务质量与资质信誉挂钩,纳入招投标评标内容;修改完善环卫作业服务招投标范本,各区要进一步规范环卫服务招投标程序,严格按招标书要求进行合同管理,努力营造公正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氛围,杜绝行业恶性竞争的现象出现;加强对市清洁卫生协会的监管和业务指导,研究制定相关措施,促进行业协会健康发展,真正发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9、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监管力度。加强宏观监管工作研究,制订全市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环境污染控制及运营管理等标准,实现监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理监管工作制度,落实监管工作责任制,加大监管硬件 7 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在线监控设备,充分利用建成的垃圾处理设施监管系统、第三方监测机构及派驻人员监管等手段,对垃圾处理设施运营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管,确保垃圾处理设施全面达标排放;协调市、区有关部门按标准核定垃圾处理运营费用或政府补贴费用,以确保城市垃圾处理设施按高标准正常运营;积极推进环境园制度建设及监管模式研究工作,平湖垃圾焚烧厂要尽快完成一、二期的改造,为白鸽湖垃圾焚烧厂的早日复工创造条件;加强对特区外简易垃圾填埋场的封场和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完善餐厨垃圾收运信息化管理系统,规范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网上申报、合同备案、现场人员核实、处理厂监管等各环节管理。
10、强化余泥渣土运输、处置监管。协助交委、交警部门推行泥头车安装GPS定位系统,全面实施全市泥头车运营监管;市环卫部门要加强对市属特大型余泥渣土受纳场的监管。制订《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受纳场运行规范》,委托运营招投标范本、合同范本和监管细则等指导性文件,为加强我市受纳场的运营监管奠定基础;协助市物价部门制定全市建筑废弃物受纳场收费政策;研究制定新屋围、深云受纳场等市场化运营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加强对部九窝受纳场的运营监管,根据运营质量与经济挂钩的原则,实施科学、严格、细致的运营考核办法,确保该场安全、高效运营;各区对区属受纳场实施严格有效的运营监管。
四、全面推进环卫行业改革,建立保障机制,健全竞争 有序、充满活力的环卫市场化运行体系
11、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工作。继续做好垃圾处理收费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宣传解释工作,确保收缴率稳步上升;依托垃圾处理费信息化监管系统,做好供水企业收费等工作,对我市自备水源用户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情况进行调查,尤其是通过对特区内盐田大小梅沙区域自备水源用户的深入研究,指导自备水源用户的征收工作,确保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政策的全面实施;对垃圾处理费各项政策的实行效果进行评估,一步完善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等。
12、加大环卫行业改革力度,促进环卫事业和谐发展。市、区环卫部门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垃圾处理和余泥渣土处置市场化水平;规范事业单位作业外包服务,将环卫行业运营服务推向市场;健全建立区、街环境卫生管理机构,特别是要着力推动成立全市垃圾处理监管机构;市、区环卫部门要认真组织好环卫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培训计划,不断增加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升我市环卫行业规范作业、文明服务水平;借鉴新加坡、香港、京、津、沪等先进国家和城市的环卫管理经验,查找我们存在的不足,努力把深圳建设成最干净、最优美最舒适的现代化文明城市;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市环卫发展三十年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研总结,根据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状况,研究制订我市环卫行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
13、扎实推进环卫行业循环经济。着力推进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在确保塘朗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设施一期工程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全力抓好餐厨垃圾的综合利用。推动东江环保公司餐厨垃圾综合利用设施尽快开工建设,南山腾浪再生资源公司餐厨垃圾综合利用设施力争在上半年正式投产,龙岗、宝安两区尽快开展餐厨垃圾清运、处理工作;大力推进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城市生物质厌氧消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示范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水平;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试点工作,力争在区域范围试点工作有所突破。
五、健全环卫政策法规体系,大力开展环卫科研工作
14、完善环卫政策法规体系。实施《深圳市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推动我市餐厨垃圾清运、处理规范化管理;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深圳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我市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管理,全面提升公共厕所的管理水平;完成《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起草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出台《深圳市建筑垃圾运输和处置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
15、大力开展环卫科研工作。继续参与建设部组织的生活垃圾填埋技术系统标准化等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国家“十 一五”科技支撑课题“生活垃圾收运关键设备与示范”课题研究;配合市城管科研所完成“深圳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优化研究”课题研究;开展生活垃圾(含餐厨垃圾)分类收集、生物柴油炼制、中水回用等项目的研究;加快《高浓度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工艺技术及设备研究》、《飞灰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数字化工厂管理研究》、《生活垃圾焚烧炉燃烧过程自适应控制研究》的工作进程。
16、加大环卫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深化和改革环卫宣传教育工作,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重点抓好深圳环卫改革发展30年来的经验总结及系列宣传。市、区环卫部门要以庆祝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及2011年举办第26届大运会为契机,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台、电台、网站、期刊等媒体以及社区工作站宣传窗,全面系统地宣传与环境卫生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不断增强市民环卫意识和法制意识,引导市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积极参与创建干净整洁市容环境的各项活动。同时,要着力推进我市环卫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工作。
六、凝聚行业力量,促进环卫事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17、加强党建工作,增强环卫发展活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强化党的建设,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组织;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作风建设年”的要求,强化党员干部和职工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环卫行业干部职工的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效能,以一流的作风创造一流的业绩;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准则,健全量化考核和审计等监督制约机制,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继续深化创建文明岗、和谐文明单位、“十佳清洁企业”、星级公共厕所评选工作;积极筹办第十七届环卫工人节系列庆祝活动,丰富职工文体生活;加强计划生育管理,确保“三率”达标。
18、高度重视安全维稳工作。推行“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环卫行业设施设备、建筑工地、物业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杜绝发生安全事故;加强对干部职工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各级领导值班制度,完善抢险救灾应急预案机制,做好“三防”工作;加强与环境园周边单位和居民的沟通协调,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各区在清扫保洁外包单价提高后,要切实改善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保持环卫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度
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度
(晋政发[2008]30号 二○○八年十一月三日)
第一条 为加强和改进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政府安委会)的工作,健全省政府安委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省政府安委会研究部署、指导协调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作用,落实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进一步促进全省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国办发〔2008〕55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省政府安委会组成(一)省政府安委会是省人民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主要任务:在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研究部署、指导协调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研究提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省政府安委会主任由省人民政府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省长担任。副主任由省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省安监局局长担任。成员由省安监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公安厅、省监察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劳动保障厅、省国土厅、省建设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卫生厅、省国资委、山西煤监局、省煤炭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环保局、省广电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旅游局、省国防科工办、省中小企业局、省人民政府法制办、省委宣传部、省编办、省总工会、团省委、武警山西省总队、国家电监会太原电监办、省农机局、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省消防总队、省监狱管理局的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担任。
(三)省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因工作需要变更其安委会成员时,应由本单位向省政府安委会提出申请,经省政府安委会主任会议同意后,由省政府安委会行文确认;安委会成员单位变更时,应由省政府安委会报请省人民政府同意后,由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行文确认。
(四)省政府安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安监局。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承担省政府安委会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联络员,由各成员单位有关处室的负责人担任。第三条 省政府安委会的主要职责
(一)研究提出全省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的建议;
(二)分析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三)审定和下达全省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
(四)指导协调各成员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并对各市、省直各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五)指导协调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六)研究提出全省煤炭行业管理中涉及安全生产的法规草案及方针、政策和标准的建议,推动指导煤炭行业加强安全管理和科技进步等基础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七)完成省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
第四条 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主要职责
(一)研究提出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重要措施的建议;
(二)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
(三)组织全省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督查;
(四)参与研究有关部门在产业政策、资金投入、科技发展等工作中涉及安全生产的相关工作。
(五)组织协调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六)对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安全生产考核指标进行具体分解、细化,拟定各市、省有关部门控制考核指标,组织对各市、省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七)指导协调全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
(八)承办省政府安委会召开的会议和重要活动,督促检查省政府安委会会议议定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
(九)承担省政府安委会协调煤炭行业管理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督促检查各项工作和措施的落实情况;
(十)负责与省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联络员的日常工作联系;
(十一)承办省政府安委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五条 省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
在省政府安委会统一指导、综合协调下,各成员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有关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一)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及我省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认真研究并解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二)制订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组织实施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机构,落实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及工作经费。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与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联系具体工作;
(五)建立健全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逐级分解省人民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和工作目标,并进行考核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六)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管理档案,督促有关责任单位制定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或监督有关单位实施;
(七)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的条件、程序,审批涉及安全生产事项的审批项目;
(八)定期或不定期向省政府安委会报告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
(九)组织本行业、领域的安全检查;
(十)完成省政府安委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联络员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所在单位及所在单位安委会成员与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的日常联系、协调事宜;
(二)收集、整理、传递监管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重要信息;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及时反馈安全生产动态;
(三)分析、调研并提交需要省政府安委会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提出改进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建议和意见;
(四)向所在单位领导和省政府安委会成员汇报省政府安委会联络员会议精神;
(五)监督检查本行业、领域贯彻落实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有关决定、专项工作部署与措施的情况;
(六)按时参加省政府安委会联络员会议,并向会议通报本行业、领域或监管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形势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第七条 省政府安委会工作制度
(一)省政府安委会全体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因工作需要也可以临时召开。会议由省政府安委会主任或副主任主持召开,会议议题由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提出,也可由成员单位提出,报主任确定。根据工作需要和会议议题,可以召集全体会议也可以召集部分成员单位参加会议,还可以邀请涉及安全生产工作的省有关单位参加会议。安委会成员因故不能参加会议时,其所在单位应委派其他负责人参加。
(二)省政府安委会文件(包括会议纪要)由主任或其委托的副主任签发。第八条 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工作制度
(一)组织召开省政府安委会联络员会议。联络员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视情可随时召开。会议主要内容:安全监管相关部门通报本部门安全形势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讨论拟提交省政府安委会审议的议题;研究协调成员单位提出的有关事项;提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意见。联络员会议形成的纪要,报省政府安委会主任审阅后,印发各成员单位。
(二)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及省人民政府的部署,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专项督查。检查组由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负责人或省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带队,相关单位派人参加,必要时聘请相关专家参加。检查情况形成专题报告,以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名义报省人民政府,并通报各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
(三)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文件由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主任或委托的副主任签发。
(四)编印《安全生产简报》,主要内容:通报安全生产形势;传达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通报各地、各系统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反映存在的问题。
第九条 省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工作制度
(一)围绕省政府安委会的工作职责,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相互协调,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二)各成员单位要树立“大安全”的理念,认真研究我省安全生产工作中带普遍性的问题,为共同攻克重大而又牵涉面广的安全课题献计献策,搞好协作配合。
(三)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定期向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通报工作情况、监管经验,报送统计报表,以使省政府安委会领导及时掌握全省安全生产各方面动态。
第十条 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联络员工作制度
(一)每季度召开一次由负有安全监管职责单位联络员参加的工作协调会,通报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及采取的措施,并对有关工作进行研究。
(二)每半年召开一次联络员全体会议,相关部门联络员通报本系统的安全生产形势及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各成员单位提出的相关事项,并讨论拟提交省政府安委会审议的事项,提出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建议和意见。
(三)根据工作需要,由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决定,不定期召开由部分联络员参加的专题会议。
(四)每次会议的具体时间、地点、议题和其他相关事项由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负责通知。
(五)会议形成的会议纪要,抄送省政府安委会领导,印发省政府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六)联络员应按时参加会议,因故不能到会的,须向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请假,并可视会议议题和工作要求委派相关工作人员参加。
第十一条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结合本行政区实际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度。原则上市人民政府安委会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县人民政府安委会每半月召开一次例会。第十二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