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二○一○年人武工作意见
2010年,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镇国防后备力量深入发展的重要之年。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巩固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突出抓好履行
核心使命任务能力建设、基层建设、安全稳定工作和党的建设,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确保人武系统和民兵预备役高度安全稳定,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一、注重民兵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继续坚持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以及胡主席一系列重要论述,突出抓好科学发展观学习,紧扣“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切实抓好民兵的政治教育。并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抓好民兵政治教育,重点突出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二是抓好全民国防教育,抓好我军历史使命的主题教育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人生观为核心的基本教育,重点突出以少年军校为阵地开展国防教育;三是抓好兵役法规宣传教育,重点突出宣传《兵役法》、《江苏省征兵工作条例》。确保民兵政治教育全年不少于16课时,受教育面不低于90%,通过学习教育活动,提高民兵的政治素质,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推进民兵的政治思想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二、注重民兵训练,提升整体军事素质
根据市政府和市人武部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按照军分区军事斗争准备的具体任务指标,努力提升作战准备的能力和水平。拟定从4月份开始,分批到扬州、高邮集中训练。镇人武部将根据上级下达的训练任务及时分解到各村,并积极筹措训练资金。各村接到训练任务后,要尽快落实好参训人员,不打折扣,保质保量完成民(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兵军事训练任务,确保一有任务拉得出、打得响、起作用,进一步提高民兵的军事素质,同时按照上级学生军训规划,积极指导、帮助学校开展学生军训工作。
三、注重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武装水平
一是切实加强镇人武部建设,深入研究新的体制编制下人武部的工作内容、制度、方法和干部配备、训练等问题,理清思路,规范程序,探索精干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是做好民兵整顿工作,根据上级精神,今年民兵整组时间调整到第一季度进行。今年的民兵整组工作要紧扣人员在位率这个重点,做到优化结构,合理编组,配强干部,完善制度,活动正常,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巩固民兵工作调整改革成果,真正做到民兵工作“三落实”。
三是要完善好基层规范化建设,把这项工作作为镇村两级人武工作的重点来抓,不但要抓好硬件建设,还要抓好软件建设,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继续抓好完善提高,做到硬件过硬,软件不软。通过努力,要推进全镇基层规范化建设实现新跨越,力争跨入全市先进行列。
四、注重职能强化,保证各项任务完成在新的一年里,要充分发挥人武部门的职能作用,当好参谋。2010年,对兵役工作将实施早行动、早落实的要求,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今年兵役工作各项任务,着重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1.提前搞好兵役登记工作
按照《兵役法》规定,每年12月31日以前满十八岁的男性公民,都应当在当年8月30日以前做好兵役登记核查工作。按照市人武部的要求,我镇将在3月底前完成年度兵役登记普查工作,8月份,对兵役登记情况进行核查,摸清核准适龄青年底数。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年度征兵工作任务,镇人武部利用春节前后乘有关人员在家过节之机对他们进行走访了解,对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青年进行调查摸底全面登记、核对,在此基础上,确定好预征对象,为今年征兵工作做好准备。
2.按时按质完成今年征兵工作任务
按照《兵役法》的要求和高邮市征兵工作实施办法以及镇有关文件精神,超前做好征兵工作准备,落实好预征对象,严格执行征兵政策,服从征兵命令,把好新兵质量关,把文化水平高、身体素质强、现实表现好的青年送到部队去,为军队选送优质兵员,努力完成征兵工作的各项指标。党团员比例、高中生比例、体检合格率均达到50%以上,确保今冬征兵任务圆满完成。
3.搞好退伍军人服预备役登记、统计、核对工作
在今年6月20日前对全镇35岁以下的复退军人服预备役情况进行一次登记、统计、核对工
作,重点掌握近10年退伍军人数量和地方专业对口人员分布情况,这项工作面广量大,坚决做到不错、不重、不漏,准确无误,按时上报。
4.搞好国防潜力调查工作
按照市人武部统一部署,在8月底前,全面完成全镇国防潜力调查工作,逐项搞好调查,做到深、细、实,准确无误,为战时搞好国防动员打好基础。
五、注重责任意识,锻造民兵战
斗能力
要充分发挥民兵在全面小康建设中的三个作用,动员广大民兵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突击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积极组成四防队伍,即:抗洪防灾、反恐防暴、救援防化、战时防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协助工作:一是努力实现镇党委、镇政府提出的“高点定位大干新三年,争先进位建设新**”的奋斗目标;二是积极配合公安部门维护社会稳定;三是积极参加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防洪排涝;四是搞好双拥工作和少年军校;五是抓好扶贫济困活动。
2010年,我镇的人武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全镇广大民兵和民兵干部要团结一心,增强信心,知难而进,与时俱进,为实现“高点定位大干新三年,争先进位建设新**”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深圳市二〇一〇年环卫工作意见(最终稿)
深圳市二○一○年环卫工作意见
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继往开来、总结提高的喜庆之年,也是深圳2011年举办第26届大运会、全面提升市容环境水平的大干之年。在新的形势下,环卫工作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我们要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巩固成果,开拓创新,再闯新路,再创辉煌。
2010年,全市环卫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高举“改革、开放、创新”的特区大旗,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为目标,以迎接特区成立30周年和举办大运会为契机,围绕以“办赛事、办城市,新大运、新深圳”为主题的《深圳市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不断深化环卫行业改革,加快推进特区内外市容环境建设与管理一体化,破解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难题,加大环卫行业市场化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努力提高我市市容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为建立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我市环卫事业科学发展模式作出新的贡献。
一、大力推进深圳市市容环境提升行动,全面提高我市环境卫生水平,努力建设全国最干净城市
1、大力推进深圳市市容环境提升行动。按照《深圳市市容环境提升行动计划》的要求,市、区环卫部门必须将提升市容环境与创建文明城市、实施民生工程、推进城市更新相结合,刷新鹏城,扮靓深圳,全面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努力向全国最干净城市目标迈进。各区、各行业要根据《深圳市公共区域环境卫生质量和管理要求》的规定,落实环境卫生全覆盖管理:继续开展卫生死角排查,清除辖区内的卫生死角、暴露垃圾和渣土污染;工业区、市场、小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独立管理区域要建立健全环卫业务协调和督办机制,落实辖区环卫管理责任,搞好日常清扫保洁及垃圾收集点、附属绿地、屋顶、雨篷等易忽略位置的卫生管理;市政道路要实施墙根到墙根保洁,要抓好门店前台阶等区域卫生保洁;定期巡查和整治山地、林地、道路边坡、二线巡逻道等边沿地带,消除管理盲区;大力提升内街小巷、城中村、公路、结合部环境卫生质量,实现同城同标准的目标,促进特区内外环卫管理一体化;协调市发改委尽快批复《深圳市环卫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工程项目建议书》及项目投资概算,认真组织实施环卫设施刷新行动计划,各区环卫部门要切实做好中小型环卫设施升级改造以及采购清洗扫路车等应急设备、大运会场馆周边环卫作业应急服务。
2、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完善环卫市场机制提升城市清洁水平的意见》,严格落实环卫精细化管理。市、区环卫部门要评估总结连续性保洁等系列环卫管理制度,推陈出新,完善环卫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外包单价,组织实施《市政道路清扫保洁以奖代补经 费核拨方案》,以转移支付和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各区实施经费补助和奖励,促进各区加大环卫投入和管理力度;规范市政道路冲洗频次要求和质量要求,在全市范围内使用高温高压冲洗机、洗地机、高压冲水车等设备,着重清除人行道油污积垢、口香糖渣等顽固污渍,全市一级以上的道路、广场、景区等重要场所达到路面常态见本色;全面推进机械化作业进程,确保2010年全市机扫率达到65%(其中特区内70%,特区外63%);各区要建立全天候环卫巡查机制和环卫应急处理快速反应机制,快速应对辖区可能出现的环卫紧急事件。
3、持续深入开展“鹏城市容环卫杯”竞赛活动。市环卫部门进一步完善“鹏城市容环卫杯”竞赛考评体系,整合各类检查、考核和评价资源,对辖区整体卫生、夜间保洁、渣土污染控制、设施设备管理、公共厕所服务等进行监督、检查和考评,每月向市绩效办报送考评结果,纳入市政府对各区政府和新区绩效评估体系;各区应参照竞赛方案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层级考评和奖惩激励机制,对街道及其他辖区管理责任单位开展绩效考评;强化竞赛的“抓手”作用推进重点工作,各区环卫主管部门必须建立并实施对清洁服务承包企业的经费按质核拨制度,实行扣分扣款和考评不达标淘汰;加大黄金周节假日环境卫生巡查考核评分力度,对环卫作业过程和卫生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考评,以评比促竞争,不断推进环境卫生长效管理。
4、全面提高余泥渣土管理水平。2010年我市地铁工程全面铺开,北环大道、滨河大道等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全面启动。余泥渣土管理形势十分严峻,市、区渣管部门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全力推进余泥渣土各项管理工作:加强源头管理。工地或受纳场出入口有硬底化路面、有冲水设施、有保洁人员,工地或受纳场出入口路面干净、冲水池干净、运输车体干净,工地或受纳场保洁防污染措施要做到常态化、车辆运输过程要做到密闭化;各区要建立健全24小时值班、快速应急清理、全覆盖巡查制度,借助数字化城管平台,及时解决路面污染问题。同时,今年市、区渣管部门巡查督办全面推行制度化管理,做到每天有日志,每月有小结,重大事件有督办,巡查督办制度列入“鹏城市容环卫杯竞赛”检查计分;加大联合执法和检查力度,协调建设、交警等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开展余泥渣土专项执法和检查行动,整治余泥渣土运输处置全过程违法行为;全面深入宣传贯彻市政府即将出台的《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置管理办法》,提高建设、施工单位和渣土运输企业(个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协同建设、交通等职能部门切实加强余泥渣土管理工作。
5、强化环卫执法力度。各级城管综合执法队伍要克服困难,加大对辖区范围内的乱丢乱倒垃圾、门店外扫垃圾、垃圾车和泥头车撒漏、餐饮门店和烧烤摊档乱摆卖污染环境 等环卫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将环卫执法纳入执法监察对各街道执法队的考核范围;市、区环卫部门要加强对垃圾运输车辆实施行政许可后的后续管理,在下坪场、南山焚烧厂、盐田焚烧厂、龙岗白鸽湖焚烧厂、宝安老虎坑环境园等各大型环卫设施出入口长期设点执法,集中查处垃圾运输车辆违法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垃圾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滴漏、洒落和车容不洁等问题;同时,今年要积极探索环卫委托执法的新路子,扩大对乱扔、乱吐违法行动的执法管理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市容环境卫生整体水平。
二、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确保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取得突破
6、加快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是市政府提出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年”,市、区城管、环卫部门要将环卫基础设施尤其是大型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务求突破难点,破解困局。协调市政府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为全面推进我市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打下良好基础;按辖区管理责任制原则,积极推进各区、各有关部门落实清水河、宝安老虎坑、白鸽湖、坪山四个环境园建设控制线,满足我市环卫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大型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力争完成东部大型垃圾焚烧厂前期建设工作。加快卫生厂新厂、粪渣厂设备调试及进场道路建设,力争两厂早 5 日投入使用。积极开展下坪场垃圾填埋二期工程建设,争取明年一季度投入使用;各区要加快推进老虎坑垃圾卫生填埋场和焚烧厂二期工程、白鸽湖垃圾焚烧厂工程、南山垃圾焚烧厂二期工程等大型处理设施的建设;市环卫部门积极推进水径、部九窝、新屋围、深云受纳场工程项目建设;各区要根据市政府即将出台的《深圳市余泥渣土受纳场及余泥渣土管理中长期(2008-2030)规划》,按照辖区管理责任制原则,尽快开展区属受纳场建设的各项工作。
7、继续做好中小型环卫设施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推行新型垃圾转运模式,各区要加大投入,研究实施由各区财政负担新型垃圾转运站运营经费的措施,免收物业小区及单位的垃圾清运费,建立健全垃圾不落地全过程密闭化收运系统,提高新型垃圾转运站使用效能,逐步取消旧式垃圾收运设施设备;着力推进环卫工具房的建设和果皮箱的配置,确保年内按计划完成全市建设改造任务;继续开展环卫设施设备清洁行动,加大对工具房、果皮箱、垃圾桶、垃圾站点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的清理工作,各区要根据市环卫处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卫设施设备清洗刷新工作的通知》(深环管通[2010]3号)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大工作力度,确保3月底完成环卫设施乱张贴清理工作;强化公共厕所的建设与管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市环卫部门要尽快制订发布全市公共厕所升级改造标准、管理服务标准、导 向标志(标识)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督促各区对市政公共厕所实施升级改造,各区要督促指导辖区市场、商场、酒楼、车站、码头、加油站等服务单位的社会公共厕所的升级改造。各区环卫部门要根据需求适当增加大运会场馆、繁华街区、旅游景点的公共厕所数量,完善公共厕所设施设备,从根本上解决市民如厕问题。
三、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依法依章强化环卫监管
8、加大对市政道路清扫保洁作业、垃圾收运的全过程监管力度。对所有的机扫车和洒水车安装GPS跟踪监督作业过程,研究建立对清洁企业作业质量数字化管理平台,将其作业质量及作业过程纳入监管平台;建立清洁企业诚信制度,将其服务质量与资质信誉挂钩,纳入招投标评标内容;修改完善环卫作业服务招投标范本,各区要进一步规范环卫服务招投标程序,严格按招标书要求进行合同管理,努力营造公正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氛围,杜绝行业恶性竞争的现象出现;加强对市清洁卫生协会的监管和业务指导,研究制定相关措施,促进行业协会健康发展,真正发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9、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监管力度。加强宏观监管工作研究,制订全市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环境污染控制及运营管理等标准,实现监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理监管工作制度,落实监管工作责任制,加大监管硬件 7 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在线监控设备,充分利用建成的垃圾处理设施监管系统、第三方监测机构及派驻人员监管等手段,对垃圾处理设施运营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管,确保垃圾处理设施全面达标排放;协调市、区有关部门按标准核定垃圾处理运营费用或政府补贴费用,以确保城市垃圾处理设施按高标准正常运营;积极推进环境园制度建设及监管模式研究工作,平湖垃圾焚烧厂要尽快完成一、二期的改造,为白鸽湖垃圾焚烧厂的早日复工创造条件;加强对特区外简易垃圾填埋场的封场和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完善餐厨垃圾收运信息化管理系统,规范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网上申报、合同备案、现场人员核实、处理厂监管等各环节管理。
10、强化余泥渣土运输、处置监管。协助交委、交警部门推行泥头车安装GPS定位系统,全面实施全市泥头车运营监管;市环卫部门要加强对市属特大型余泥渣土受纳场的监管。制订《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受纳场运行规范》,委托运营招投标范本、合同范本和监管细则等指导性文件,为加强我市受纳场的运营监管奠定基础;协助市物价部门制定全市建筑废弃物受纳场收费政策;研究制定新屋围、深云受纳场等市场化运营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加强对部九窝受纳场的运营监管,根据运营质量与经济挂钩的原则,实施科学、严格、细致的运营考核办法,确保该场安全、高效运营;各区对区属受纳场实施严格有效的运营监管。
四、全面推进环卫行业改革,建立保障机制,健全竞争 有序、充满活力的环卫市场化运行体系
11、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工作。继续做好垃圾处理收费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宣传解释工作,确保收缴率稳步上升;依托垃圾处理费信息化监管系统,做好供水企业收费等工作,对我市自备水源用户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情况进行调查,尤其是通过对特区内盐田大小梅沙区域自备水源用户的深入研究,指导自备水源用户的征收工作,确保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政策的全面实施;对垃圾处理费各项政策的实行效果进行评估,一步完善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等。
12、加大环卫行业改革力度,促进环卫事业和谐发展。市、区环卫部门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垃圾处理和余泥渣土处置市场化水平;规范事业单位作业外包服务,将环卫行业运营服务推向市场;健全建立区、街环境卫生管理机构,特别是要着力推动成立全市垃圾处理监管机构;市、区环卫部门要认真组织好环卫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培训计划,不断增加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升我市环卫行业规范作业、文明服务水平;借鉴新加坡、香港、京、津、沪等先进国家和城市的环卫管理经验,查找我们存在的不足,努力把深圳建设成最干净、最优美最舒适的现代化文明城市;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市环卫发展三十年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研总结,根据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状况,研究制订我市环卫行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
13、扎实推进环卫行业循环经济。着力推进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在确保塘朗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设施一期工程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全力抓好餐厨垃圾的综合利用。推动东江环保公司餐厨垃圾综合利用设施尽快开工建设,南山腾浪再生资源公司餐厨垃圾综合利用设施力争在上半年正式投产,龙岗、宝安两区尽快开展餐厨垃圾清运、处理工作;大力推进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城市生物质厌氧消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示范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水平;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试点工作,力争在区域范围试点工作有所突破。
五、健全环卫政策法规体系,大力开展环卫科研工作
14、完善环卫政策法规体系。实施《深圳市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推动我市餐厨垃圾清运、处理规范化管理;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深圳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我市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管理,全面提升公共厕所的管理水平;完成《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起草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出台《深圳市建筑垃圾运输和处置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
15、大力开展环卫科研工作。继续参与建设部组织的生活垃圾填埋技术系统标准化等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国家“十 一五”科技支撑课题“生活垃圾收运关键设备与示范”课题研究;配合市城管科研所完成“深圳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优化研究”课题研究;开展生活垃圾(含餐厨垃圾)分类收集、生物柴油炼制、中水回用等项目的研究;加快《高浓度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工艺技术及设备研究》、《飞灰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数字化工厂管理研究》、《生活垃圾焚烧炉燃烧过程自适应控制研究》的工作进程。
16、加大环卫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深化和改革环卫宣传教育工作,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重点抓好深圳环卫改革发展30年来的经验总结及系列宣传。市、区环卫部门要以庆祝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及2011年举办第26届大运会为契机,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台、电台、网站、期刊等媒体以及社区工作站宣传窗,全面系统地宣传与环境卫生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不断增强市民环卫意识和法制意识,引导市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积极参与创建干净整洁市容环境的各项活动。同时,要着力推进我市环卫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工作。
六、凝聚行业力量,促进环卫事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17、加强党建工作,增强环卫发展活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强化党的建设,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组织;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作风建设年”的要求,强化党员干部和职工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环卫行业干部职工的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效能,以一流的作风创造一流的业绩;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准则,健全量化考核和审计等监督制约机制,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继续深化创建文明岗、和谐文明单位、“十佳清洁企业”、星级公共厕所评选工作;积极筹办第十七届环卫工人节系列庆祝活动,丰富职工文体生活;加强计划生育管理,确保“三率”达标。
18、高度重视安全维稳工作。推行“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环卫行业设施设备、建筑工地、物业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杜绝发生安全事故;加强对干部职工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各级领导值班制度,完善抢险救灾应急预案机制,做好“三防”工作;加强与环境园周边单位和居民的沟通协调,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各区在清扫保洁外包单价提高后,要切实改善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保持环卫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XX镇二〇一二人武工作要点
X政„2012‟XX号
XX镇二〇一二人武工作要点
各民兵营:
2012年镇人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论述,紧紧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抓首位固根本,抓中心强能力,抓基层打基础,抓扶贫促和谐,创新发展,主动作为,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
一、加强民兵预备役人员思想政治建设
1、深化军事斗争政治工作准备。引导民兵预备役人员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胡主席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的指示精神,坚持用“两个始终”的要求统一思想,克服模糊认识和麻 1 痹思想,强化战斗队员思想和常备不懈观念。
2、深入开展培育“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一是以“赞颂科学发展成就,忠实履行历史使命”为主题,认真抓好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深入进行历史使命教育,引导广大民兵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二是以建军85周年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着力在普遍理解认同上下功夫,在自觉培养践行上见成效,引导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追求、纯洁思想道德,进一步增强民兵预备役人员“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扎实做好民兵组织整顿工作
1、提高编组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扎实做好潜力调查摸底工作,特别是本辖区内符合编入民兵预备役组织人员的数量、年龄、文化、职业、政治素质、军事素质以及分布、去向等方面情况。对退伍军人、地方专业对口的专业技术人员要一个不漏地进行调查核实。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合理区分编组任务、确定编组范围。
2、提高民兵预备役人员整体质量。根据民兵预备役人员战时可能担负的任务,按照有利于组织领导,有利于提高质量,有利于执行任务的原则,突出抓好民兵防汛抗洪、山林灭火、维稳处突分队建设。
三、加强民兵针对性军事训练
牢固确立按纲施训,按计划组训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大纲 规定的训练内容和时间,不断提高训练质量,要紧密结合未来民兵预备役人员所担负的作战任务,搞好针对性训练,着眼“市场”和“战场”的需要,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练强本领,练强作风,提高民兵预备役人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四、保质保量完成兵役登记和征兵任务
1、认真做好兵役登记工作。要加大《兵役法》和《安徽省征兵工作条例》的宣传力度,高标准抓好兵役登记工作,采取多种形式,使兵役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真正提高适龄青年的思想认识,调动广大适龄青年积极履行兵役义务的自觉性。
2、拓展在校大学生的征集。要认真总结征兵工作中好的做法和有益的经验,积极适应主体对象的调整,重点抓好在校大学生和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征集力度,力争应届高校毕业生征集的比例达到30%。在严格确定预征对象,把好目测、初检初审关,确保送县体检政审合格率,顺利完成征兵工作任务。
五、协助做好国防动员、扶贫参建和双拥共建工作
1、协助做好全民国防教育。依托学校这个国防教育主阵地,对广大学生进行国防意识熏陶和国防知识技能培训,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创新国防教育手段,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国防教育的兴趣和热情。适时组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军事日”活动,进一步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国防观念。
2、协助做好扶贫参建工作。积极配合上级军区和县人武部 做好扶贫参建工作,深入开展扶贫参建20周年纪念活动,大力宣传军民鱼水情。
3、发挥好民兵突击队作用。进一步建好用好民兵应急独立排,结合镇政府中心工作抓落实,主动承担抗洪抢险、山林灭火、维稳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军事效益的同步提升。
4、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继续做好拥军优属工作,为军烈属家庭提供资金、信息、技术服务;始终把兴教助学作为新时期双拥共建的重要抓手,积极配合县人武部引导广大民兵继续开展“结穷对、攀穷亲”活动,帮助优秀贫困高中生、大学生完成学业。
六、全力抓好规范化建设
认真吸收基层规范化建设的成功做法,奋起直追,极力做好我镇武装部和村民兵营规范化达标建设,增强基层武装部开展武装工作的能力,提高基层武装工作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水平。
XX镇人民政府
XX镇人民武装部
二0一二年三月一日
报:县人武部、镇党委
第四篇:二○一○年无锡市区初中招生工作意见
二○一○年无锡市区初中招生工作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09〕24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意见》(苏教规〔2010〕2号)、《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规定》(苏教基〔2004〕33号)、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初中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见》(锡教发〔2006〕63号)和《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意见》(锡政发〔2010〕36号)等文件精神,现就规范有序地做好今年无锡市区初中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中小学招生工作的要求,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招,切实规范学校招生行为,建立良好的招生秩序,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促进公办、民办学校共同发展,为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求。
二、基本要求
1.为确保小学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初中招生工作一律安排在小学毕业考试后进行,所有初中在小学毕业考试前均不得承诺和确认录取新生,不得提前收取任何费用,不得组织各种形式的招生宣传和咨询。各地各校要认真贯彻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锡委办发[2010]57号)精神,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相关招生咨询活动一律化整为零,确需安排的涉及较多非本校学生或学生家长参加的活动,要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
2.坚持所有初中免试入学,公办初中免试对口就近入学。经市教育局审核批准继续举办的公办初中特色班、实验班或实验项目(以下简称“特色初中”),可按规范要求进行相关术科(能力)测试,其他任何初中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招生考试或测试,也不得以“奥数”等竞赛成绩或获奖证书作为依据进行新生择录。民办初中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招生,如需了解报名学生现实表现,有关小学应予以支持配合。
3.各区教育局和市学校管理中心要确保为本区或对口小学每个小学毕业生安排公办初中的一个学额。学生不在规定对口初中就读,可自主选报一所民办初中或一所特色初中。
4.市教育局成立市区初中招生办公室,负责对市区初中招生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规范操作程序,强化检查监督。
5.民办小学毕业生要求升入户籍所在地施教区公办初中就读的,由市区初中招生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就近入学。
6.残疾儿童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读特殊教育学校,或在施教区小学随班就读。学校要尊重残疾儿童监护人的选择,不得拒收。
三、具体安排
1.6月上中旬,市教育局根据今年市区初中生源情况,在各有关初中申报的基础上,确定各民办初中、特色初中的招生计划。
2.6月中旬,市教育局公布公办初中招生对口方案和各民办初中、特色初中招生计划。小学毕业生原则上按对口方案升入相应公办初中。
3.6月19日至20日,各小学组织毕业考试。毕业考试成绩由各小学在阅卷结束后及时通知学生和家长。
4.6月21日起,各民办初中、特色初中接受学生和家长咨询。特色初中经批准可规范组织相关术科(能力)测试。
5.6月21日-28日,家长登陆无锡教育网(http://mbzs.wxjy.com.cn)办理民办初中、特色初中报名手续。
6.6月30日起,各民办初中、特色初中统一在网上自主录取,并通知学生、家长办理报到确认手续。凡选报民办初中,同时兼报特色初中的学生,如被两所学校同时录取,由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学校。
7.7月3日至6日,各民办初中和特色初中按照网上录取名单,到市区初中招生办公室(设在江南中学,地址:通扬路15号)领取新生材料。
8.7月9日至12日,各公办初中到市区初中招生办公室领取新生材料。
四、相关政策
下列新来锡人员的适龄子女要求在市区初中就读,依据相关政策安排:
1.外来人员随带子女入学,按《无锡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无锡市人民政府令第103号)精神办理。持有《暂住证》的外来人员可为其随带子女向公办学校申请入学;持有《居住证》的外来人员,其随带子女直接免除学、杂费并在所属施教区就近入学。
2.现役军人子女入学,按《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驻锡部队干部随军随调家属子女就业就学工作的意见》(锡政办发〔2008〕7号)精神办理。
3.港澳台商子女入学,按《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在锡台商子女入学问题的若干意见》(锡教发〔2006〕180号)精神办理。
4.院士或国家级专家的子女(含第三代)入学,按我市《落实在锡院士和国家级专家有关待遇的实施细则》(锡委知办〔2002〕3号)精神办理。
5.市区引进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的随归子女入学,按我市《<关于进一步吸引和用好优秀人才的试行规定>的实施细则》(锡委办发〔2007〕84号)和《市政府办公室转发无锡市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530”企业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锡政办发〔2009〕]151号)精神办理。
6.外地以柔性流动方式来市区就业人员子女入学,按《无锡市人才柔性流动管理办法》(锡委办发〔2003〕5号)精神办理。
7.在锡集体户口人员子女入学,由集体户口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其实际常住地,按照相对就近原则指定施教区安排入学,已购商品房或有明确产权房、使用权房的,也可按房产地施教区入学。
五、有关事项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招生学校和小学要认真做好招生政策、程序的宣传解释工作,严格遵守招生纪律,切实规范招生行为,及时妥善解决招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并自觉接受上级教育行政、督导机关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2.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中小学办学条件、校舍安全等标准,控制学校的办学规模,坚决制止不惜降低办学标准扩大招生的现象。
3.小学毕业生升学后,确有特殊困难且符合正常转学条件的,有关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尽力帮助解决,经双方学校同意后办理转学手续。
4.严格执行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规定,新生入学后,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将小学
毕业生电子档案移交对口初中,并填写交接表。各初中根据新生名册发送入学通知书,学生持入学通知书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初中报到。任何初中均不得接收不具备规范学籍手续的学生。
5.各初中要自觉贯彻执行省“五严”规定,按新生素质发展情况平行均衡分班,禁止以任何名义分设重点班、快慢班、强化班、实验班等。
6.严格执行省、市教育和物价等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严禁违规收费。特色初中按计划录取新生,不得以任何名义额外收费,也不得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费,所需经费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或单位统筹解决。
7.各民办初中和特色初中发布招生广告(简章)必须实事求是,并报市教育局备案。特色初中办学实施方案、招生录取标准以及新生录取名单须公开公示,接受监督。
8.市区中招坚持实行将热点普通高中部分计划内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的做法。初中学生只有在学籍所在学校读满三年,才能获得学籍所在学校将来热点普通高中招生分配指标的资格条件。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从2013年起,市区热点普通高中计划内招生指标分配比例将提高到不低于70%。
第五篇:镇人民政府二00五年工作意见
2005年是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示范镇十分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镇党委、政府将按照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和省、市丘区经济工作会精神,克服困难,振奋精神,齐心协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示范,强力推进全镇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2005年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和全市丘区经济工作发展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全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围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示范村建设为重点,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三个转变”为抓手,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全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基本思路强力实施“调优结构、创新机制、开放带动、城镇拉动”战略,在产业结构上,做到“调优种植业,做大畜牧业,做强工商业,扩大劳务业,提升服务业”。突出“工业立镇、科技强镇、增收富民、确保稳定”四项重点。继续坚持“农业抓调整,农村抓新村,城市抓扩张,产业抓融入,发展抓民营,财税抓增收,管理抓联动,文化抓品味,教育抓素质,党建抓班子”。把体制、观念、科技创新作为动力,把加强“六通三化”作为战略重点,用与时俱进的要求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强力推进太和的新跨越。
三、奋斗目标(含10件实事)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2.03亿元,年均增长12,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4.31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GDP达5674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50元。全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在完成上述目标的同时,2005年,我们将首力实施好十大工程
1、切实抓好农民、居民素质教育工程;
2、切实抓好4个村小康示范建设和启动2个扶贫村工程;
3、切实抓好800口“红层找水”和1000口沼气池建设工程;
4、切实抓好20公里通村道社水泥路建设工程;
5、切实抓好1000户小区安置建设工程;
6、切实抓好4万头优质肉猪和百万只小家禽饲养工程;
7、切实抓好新建1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工程;
8、切实抓好城管创卫、创建文明社区工程;
9、切实抓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程;
10、切实抓好低保、农保、社保、农民工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等社会保障工程。
四、主要任务及措施(一)以“六通三化”为手段,精心打造绵渝路现代农业示范带,促进全面小康建设大力实施“六通战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路通,在王爷庙、佛南村、磨咀、大堰等村实施水泥路硬化20公里。二是水通,努力争取省上立项,实施武安水库及自流渠整治;实施红层找水工程,打人畜饮用水井800口。三是电通,巩固农网改造成果,农户以电代柴达20以上,继续实施城网改造,确保电力畅通。四气通,新建沼气池1000口,开通武安集镇天然气。五光纤电视通,狠抓光纤电视安装入户,力争入户率达到90以上,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等。六电话通,新增加电话(含座机、小灵通、手机)1000部,确保信息畅通。同时,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紫云办事处建立速生杨基地,加强涪江沿岸森林资源保护,建设绿色生态走廊。狠抓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立足镇情,遵循传统和习惯,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交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气优势,坚持高起点谋划农业结构调整,扩大规模专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国家认证的“无公害蔬菜”品牌优势,继续实施6000亩无公害蔬菜;改造原有3500亩果园,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和管护,提升果农的效益;同时,通过引进名优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提供市场信息、加大扶持力度,继续实施2000亩观光农业、1000亩花卉、4万头优质生猪以及定单优质粮油六大基地,逐步扩大规模,不断提升档次和效益。积极发展农业大户,实现生产规模化。坚持镇、处、委党委成员联系大户制度,帮助解决1~2件具体问题,并建立健全对大户的考核体系。在巩固原有大户的基础上,今年力争新发展各类大户1110户,其中县级大户10户,镇处(委)级大户10户,村级大户1000户。要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到具有经营能力的大户手中,通过大户的能人带动,推动我镇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使农民在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本过程中实现增值和增收。同时,要大力发展一批狠抓支部带协会,实现生产组织化。各村党支部要充分利用我镇现有的蔬菜、水果、生猪、花卉、肉牛、水产、蚕桑以及“农家乐”和小家禽孵抱等优势产业和专业村社,在巩固好现有的专业协会的同时,努力发展新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村应通过观念、体制和环境的创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打破镇、村区域,突破城乡分割,促进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根据市场需求,依托现有优势,哪里有协会,就依托那里的协会,就支持那里的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广新村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全面推进以“五改两建四化”为主要内
容的农民新村建设。在凉帽山、佛南、黄磉浩等城区或者城郊村,依托城市扩张和拆迁,实施“城区型”新村建设,在王爷庙、太空等坝地村和武安香樟村,实施“街村型”新村建设,在磨嘴等山地村,实施“庭院型”新村建设。全镇新建农房均由政府负责提供设计图纸,严格按新村建设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继续实施风貌工程,加大农房改造包装力度,逐步把农业行政村建设成环境整洁、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全面小康新农村。加快推进武安集镇建设,建成县级卫星小集镇,实现农村城镇化。培育壮大劳务产业,促进农民生活小康化。要树立劳务开发是实现农民增加收入最快、最便捷的第一大来源的思想,树立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观念,要把劳务开发作为农民增收的第一要务来抓。通过抓引导,旗帜宣明地宣传“外出务工不仅能挣钱,而且能带回新观念、新技术和现代文明”,营造劳务开发氛围;加强镇、处、委、村、社区劳务开发组织机构建设,开展劳动力普查,随时跟踪掌握富余劳动力的年龄、学历、技术等情况,建立劳务开发信息网络;开展外出人员调查摸底,同劳务输出中界机构和用工企业加强联系,积极开拓劳务市场;扎实开展劳务职业技术培训,加强对外出劳务工的教育和管理,提高输出者的素质和竞争力,增加就业渠道和劳务收入,树立优良的劳务形象,打造劳务品牌;创新思路抓服务,继续开展好帮户助耕、法律援助,解决外出人员的后顾之忧。[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