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宁波高校考察报告
赴宁波高校考察调研报告
2008年4月24日至28日,学院谢可滔董事长带领何小雄副院长、李望国教务长、许怀升顾问、张国安教学总监、教务处及各系负责人等一行共13人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和宁波工程学院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考察学习。在考察学习中,除了听取对方总体经验介绍外,双方同类院系之间进行了对口交流学习。将考察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考察学校基本情况
1、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于1999年由教育部批准设立,2006年被列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首批立项建设院校。学院地处宁波北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近750亩,校舍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专兼职教师1200人。学院下设海天机电学院、华建信息学院、外国语学院、华丰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学院、商学院、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另设有公共教学部和浙江大港职业教育集团。专业设置涵盖了机电、模具、计算机、电子信息、生化、物流等与当地产业密切相关的11大类43个专业。全日制高职在校生8000多名,非全日制学生和各类培训人员16000人。
学院提出以素质为核心,能力为基础的育人理念和以人为本、专家治校、机构精简、务实高效的管理理念。实行“三位合一,三方联动”(三位合一为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三方联动为政府、学校、企业(行业)互动合作机制),走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方针,积极探索“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订单式培养”等教学改革,目前已全面实行“2+1”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二、考察学习收获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认真抓好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为我院实施教学改革提供了学习借鉴的经验。学习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示范经验是本次赴宁波考察学习的重点内容。从2005年开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就开始着手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议,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规划部署。第一步,自2005年至2007年,用两年的时间重点开展宣传教育,转变教师观念,让广大教师了解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意义和方法。第二步,用三年时间,对所有专业和课程进行改造,包括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建设核心课程,制定课程标准,调整课程内容,编写新教材等内容。第三步,改造实验实训条件,新建实验室等。目前,第一步的工作已完成,第二步的工作顺利进展,全校有三分之一的专业作为试点实施课改,三分之一的课程建设基本完成,今年8月,将出版第一批新编教材。学校利用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得到的教育部资助经费,对本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教材建设进行教改科研立项并给予了强有力的经费支持,这也是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该校领导认为,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在于教师。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是一项繁重的任务,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承担教学改革的任务,面临许多困难,存在思想阻力也是难免的。因此,转变教师观念的工作非常必要,要下大力气去抓。该校的做法是,既有教改理论教育为引导,也有教改实践项目为载体。学校要求教师观念在“做”中转变,教改方法在“做”中学习。学校启动教师职业能力考核工程,对每个教师的职业能力进行培训和考核。每位教师按规定必须完成一门课程的重排,通过考核,才能登上讲台。这种以教改项目带动教师转变观念,投身教改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校的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
我院升格为本科院校后,要构建新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同样面临着实施改革与建设的任务。如何联系我院的实际,充分调动我院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加快推进这项工作,是我院加强本科教育内涵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各系负责人在考察学习中,也重点了解了学科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方面的相关情况。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大家深深认识到浙江宁波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在许多方面都走在广东的前面,有许多办学的好经验值得我们结合广东的实际,认真学习借鉴。我们应该虚心学习他们的经验,不断深化我院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理顺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努力构建良好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我院内涵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赴宁波考察报告
赴宁波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先进发达地区在发展餐饮服务业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把我县餐饮业做大做强,经局委领导同意,2011年11月8日至14日,由县商务局、县餐饮行业协会会部分成员单位组成的考察团一行6人,赴宁波进行了为期6天的考察学习。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宁波餐饮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宁波是我国东南部发达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宁波餐饮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行业总体规模日益扩大,集团化、品牌化、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品牌餐饮企业在全国的竞争优势已初步形成。
宁波餐饮协会成立于2007年8月,现共有协会会员数90家,其中大中型餐饮单位占多数,总结宁波餐饮业发展经验和做法,我们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加快餐饮业发展,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强化服务。宁波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餐饮业发展,从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现任宁波餐饮协会名誉会长为宁波市副市长,协会的顾问单位有卫生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
(二)加快餐饮业发展,必须加强协会管理,合理利用协会经费。
通过学习和参观,我们了解到宁波餐饮协会现有经费30万,那么他们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哪里?又要怎样应用扩大呢?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宁波餐饮协会通过不断的吸纳会员、赞助商的赞助(包括酒、水、调味品等)以及协会存款的利息来保证和提高协会的经费来源。
2、协会通过媒体设置每周一菜节目和会会员单位餐桌摆设评比以及服务员、厨师技术比拼等合理利用协会经费。
3、宁波餐饮协会在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特别注重维护餐饮企业的利益。通过与煤气公司相协调保证餐饮企业得到质量好、不缺斤短两的煤气等方法,提高协会在社会餐饮企业中的名誉与地位。
(三)加快餐饮业发展,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行业人才队伍。本次考察中,考察团成员和宁波餐饮企业负责人作了交流,当地企业家创新进取的精神、开放大气的胸怀、坚定明晰的发展思路和广泛深入的社会参与程度,让考察团成员深有感触。针对目前本县餐饮业的实际情况,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二 建议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餐饮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产业效应日益增强,部分本地餐饮龙头企业有全县乃至全市都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但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我县餐饮业还有巨大差距,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发展不足,发展不够快,行业总体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仍处于小、散、弱的状态;二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陈旧落后,行业规范化程度低,管理十分粗放,服务水平较低;四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烹饪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缺乏,菜品制作粗放单一;五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市场秩序有待规范,市场和行业管理有待加强;六是餐饮资源挖掘开发不够,文化内涵不够丰富。
第三篇:赴宁波考察报告
赴宁波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先进发达地区在发展餐饮服务业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把我县餐饮业做大做强,经局委领导同意,2011年11月8日至14日,由县商务局、县餐饮行业协会会部分成员单位组成的考察团一行6人,赴宁波进行了为期6天的考察学习。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宁波餐饮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宁波是我国东南部发达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宁波餐饮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行业总体规模日益扩大,集团化、品牌化、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品牌餐饮企业在全国的竞争优势已初步形成。
宁波餐饮协会成立于2007年8月,现共有协会会员数90家,其中大中型餐饮单位占多数,总结宁波餐饮业发展经验和做法,我们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加快餐饮业发展,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强化服务。
宁波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餐饮业发展,从政
策上予以大力支持。现任宁波餐饮协会名誉会长为
宁波市副市长,协会的顾问单位有卫生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
(二)加快餐饮业发展,必须加强协会管理,合理利用协
会经费。
通过学习和参观,我们了解到宁波餐饮协会现有经
费30万,那么他们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哪里?又要怎
样应用扩大呢?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宁波餐饮协会通过不断的吸纳会员、赞助商的赞助
(包括酒、水、调味品等)以及协会存款的利息来保证和提高协会的经费来源。
2、协会通过媒体设置每周一菜节目和会会员单位餐
桌摆设评比以及服务员、厨师技术比拼等合理利用协会经费。
3、宁波餐饮协会在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特别注重维
护餐饮企业的利益。通过与煤气公司相协调保证餐饮企业得到质量好、不缺斤短两的煤气等方法,提高协会在社会餐饮企业中的名誉与地位。
(三)加快餐饮业发展,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
行业人才队伍。本次考察中,考察团成员和宁波餐饮企业负责人作了交流,当地企业家创新进取的精神、开放大气的胸怀、坚定明晰的发展思路和广泛深入的社会参与程度,让考察团成员深有感触。针对目前本县餐饮业的实际情况,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二建议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餐饮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产业效应日益增强,部分本地餐饮龙头企业有全县乃至全市都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但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我县餐饮业还有巨大差距,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发展不足,发展不够快,行业总体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仍处于小、散、弱的状态;二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陈旧落后,行业规范化程度低,管理十分粗放,服务水平较低;四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烹饪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缺乏,菜品制作粗放单一;五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市场秩序有待规范,市场和行业管理有待加强;六是餐饮资源挖掘开发不够,文化内涵不够丰富。
第四篇:赴山西高校综合考察报告
第一部分考察总体情况综述赴山西综合考察团一共由47人组成,成员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李文长副院长为总领队,厦门大学副校长孙世刚为考察团团长。于2002年12月12日启程赴太原,23日返回北京。在山西考察期间得到了山西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以及有关高校的热情接待和配合,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考察团在短短的10天里,先后学习考察了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华北工学院、阳泉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和雁北师范学院等8所高等院校。其中在大同市考察期间,我们还了解了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和大同职业技术学院的情况。目前位于大同市的这几所院校正在紧密锣鼓地筹备合并、组建山西大同大学。山西省高等教育的办学历史也比较早。山西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的前身山西大学堂,与北京的京师大学堂、天津的北洋大学堂同时于1902年创建,至今已有100年历史。但是,就目前的状况看,山西省的高等教育相对比较薄弱。省内的40余所高校全部为地方院校,其中15所为本科院校,仅太原理工大学1所进入“211”工程。全省共有6所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博士点36个,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学科。通过考察,我们看到山西省高校拥有的一些优势和特色学科,以及积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鲜明的办学特色。例如位于山西大学的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84年建立的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2000年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1年8月通过论证筹备成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已于2002年12月通过验收正式挂牌。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到国家重点实验室仅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得益于山西大学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机制使该室凝聚了一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开展了量子保密通讯、量子离物传态,以及光与原子相互作用、光量子器件等等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走在全国前列。再如华北工学院的微米纳米技术研究中心,成功研制了航空航天飞行器固态数据记录器,航空航天飞行器环境传感器及变换器,航空航天飞行器地面自动检测平台等尖端高科技产品,为我国尖端武器如远程导弹的研制做出了贡献。山西是我国的能源大省,煤炭、电力是其主要产业。山西省的工科院校基本上都主要围绕煤炭和电力设置专业,培养人才,并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重大科技难题开展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例如太原理工大学从1998年到2001年的4年中就获得7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包括1项科技发明二等奖,5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山西省的一些高校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努力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做好学校的定位。如华北工学院原是兵器工业部的部属大学,下放给山西省后,仍然保持在兵器科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优势与持续发展。山西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他们采取了很多改革措施来稳定师资队伍,提高办学水平,科技兴农成效显著。在全国一些合并组建的高校纷纷向综合型大学发展的时期,通过合并地处忻州的师专、教育学院、电大、职大等院校组建的忻州师范学院坚持师范院校的办学理念,为当地中、小学培养师资力量,并且通过深化改革,成为忻州最吸引人、最好的工作单位。其他如阳泉学院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积极的改革措施,使学校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阳泉学院,原来是阳泉市政府于1984年筹办的煤炭专科学校,曾一度面临困境。2000年新的领导班子上任,采取了多项有效的改革措施,坚持高职、高专的办学定位,已经走出困境,变求生存到求发展。在考察中我们也看到山西省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投入不足,师资队伍建设面临困难,等等。其主要原因可能还在于山西省的经济发展缓慢(2000年该省人均gDP居全国倒数第一),按当地的话说“山西既不是东部也不是西部”,即山西既不像东部省份那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投资环境,也不像西部省份那样享受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特殊优惠政策。除了高等院校外,我们还考察了山西省工业和农业两个有影响的单位。一是山西省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公司。该集团是国家520户重点企业之一,公司资产总额达19亿元,占地面积230万平方米,职工7000余人,每年拥有酿酒能力5万吨,年出口创汇两千万美元,年利税3亿元,是山西的利税大户。该企业是国有企业,还存在有一些国有企业的保守观念,如产品杂乱,广告力度不大,还有“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营销观念。二是昔阳的大寨。应该说在1964年提出“农业学大寨”之前大寨就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在治理七沟、八梁、一面坡的战斗中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我们高兴地看到大寨二次创业到今天取得的一些新业绩。如七沟、八梁、一面坡上一些靠山顶的梯田已经植树变成了森林,建成了大寨的森林公园,成为大寨吸的旅游资源;市场经济也开始影响大寨人的生活:有了大寨牌子的商品,新落成了一些高规格的商品房。据说目前大寨人均年净收入4000元,在昔阳县是相当不错的。山西不仅是能源大省,也是旅游资源大省。据说全国70%以上的地面文物都集中在山西省,这也为我们考察团的活动增添了更丰富的内容。在十天的考察中,我们参观了两个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和云岗石窟。参观了以王家大院、乔家大院为代表的晋中民俗和晋商文化总的来说,本次赴山西省的综合考察,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直接领导和精心组织下,在山西省教育厅和各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NextPage]第二部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山西高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山西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下积极推进的。由于山西省教育厅对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所以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1.以按期召开党代会为龙头,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近两年有4所高校召开了党代会,87.2%的学院党委、76%的系党总支按期换届。2.重视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全省高校领导班子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下,76%的一把手不到50岁,且学历、职称层次提高。3.执照十六字方针发展党员。全省高校教师党员比例为51.9%,学生为6%,师生员工比例为12.6%。4.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实行量化管理。坚持每年检查评比,党员作用由虚到实。5.坚持校、系两级班子中心组学习制度,努力做到“两个结合”。6.提高邓理论“三进”水平,效果明显,省教育厅对十六所高校6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90%信仰马列主义,98%对社会主义前景充满信心。
一、山西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特点和基本经验山西省高校抓住教育体制改革和国家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教育的大好机遇,发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在认真分析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在改革中求发展,在探索中上台阶,显示了勃勃生机。其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和基本经验:
(一)对学校的发展有明确的定位
1、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百年老校山西大学提出:再铸一流的山西大学品牌,把山西大学建成地方特色更加鲜明、地区示范作用更加突出的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型现代化综合大学,跻身于全国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太原理工大学提出:重塑精神,砥砺意志,努力在21世纪把学校建设成为实力更强、水平更高、效益更好的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2、历史较长、特色鲜明的高校华北工学院提出,办成以军为本,面向全国,服务国防,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山西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化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提出,立足山西,面向全国,办成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并具有一定研究生教育规模,坚持经济学、管理学的学科特色与优势,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干学科,经、管、法、文、理、工相互支撑,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有较大影响的多科性财经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提出,办成全国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农业示范园区,为全国农业发展、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的人,做出更大的贡献。雁北师范学院提出,把“坚持师范性,提升学术性,发展综合性”作为学校发展定位,“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现正筹建的山西大同大学,将在5-10年内建成一所有一定规模、一定影响、一定特色和一定竞争力的多层次、多功能、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3.努力提高层次,办出特色的院校忻州师范学院的目标和定位是:举全校之力,五年之内办成合格的本科院校。阳泉学院提出:五年内把师生素质、知名度、办学实力搞上去,成为有特色的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院校。
(二)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思路有明显特色山西大学是全国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党建工作以“有活力、有作为、有地位”成为一大特点,一大优势。该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攀登制高点,积极搞好结合点,认真选准突破点”,以其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持久性为显著特色。“努力攀登制高点”,指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挖掘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内涵等方面全面上线,即开拓视野,拓展思路,扩大领域,丰富内容,提高效果。还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四个走向(从物化到人化,从灌输到对话,从限制到引导,从分离到结合),抓六种校园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学术文化,科技文化,艺术文化,阵地文化,网络文化),建立了“五星”网站(星斗、星光、星火、星海、星河),点击率达80%。“积极搞好结合点”,指导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在教育、科研、管理上,不搞两张皮,不另起炉灶,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个目标,成立学生活动九大中心。“认真选准突破点”,即以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点,他们做到大学生文化素质“三个注重”,搞好建设基础。第一,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修订培养计划,加强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把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第二,注重教育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名牌产品”专题讲座,自1990年创办以来,举办1300期,听众达15万人次;开展读书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第三,注重学校相关文化传统的熏陶和影响,以三晋文化为立足点,形成了“地方性”特色;以学科建设为支撑点,形成综合性特色;以教师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形成持续性特色。规定教师的考核要有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提倡教师听跨学科课程,读跨学科原著,做跨学科讲座。我们考察的山西高校中,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忻州师范学院是近几年新合并组建的大学,雁北师范学院正在筹备组建大同大学。在组合新校中,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重要的思想和组织保证。太原理工大学围绕“争一流的党建工作新成绩,创一流的管理工作新效益,树一流的工作作风新形象”的目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还提出“以改革思想统揽全局,以全局利益战胜自我,以自我奉献成就事业”的口号,凝聚了人心,推动了高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山西财经大学提出“四个发展战略”,“十项重大工程”,用以激发师生斗志,向学校的既定目标奋进。[NextPage]山西省是一个煤炭大省,为全国提供能源,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又是一个环境污染大省、财政穷省,对教育的投入较少,高校办学困难。雁北师范学院通过派出8个考察组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统一了思想,明确“必须加速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面临的问题”。他们采取银校合作,两期贷款6700万,教职工发扬爱校精神,将个人的住房贷款1800万支援学校建设,还自筹资金2000万元,共投入1.2亿元,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地处煤城的阳泉学院,受办学条件简陋,基础设施薄弱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一个阶段内发展步子缓慢,办学前景不佳。面对此情况,1999年组建的新班子一心一意谋求改革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发展思路,他们积极主动地争取省市两级财政的支持,改变了学校办学环境;多方筹措资金,借助多方力量,兴建校园设施,改善办学条件,稳定了教师队伍,扩大了办学规模。2001年春节前后,千方百计争取到挂上“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的牌子,生源数量和质量都上来了,去年招生数量一举达到1100名。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一致,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山西高校还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华北工学院从2000年以来,改进了对处级、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办法,扩大民主范围,拓宽参与渠道,公开办事程序与测评结果,把群众公认与党管干部原则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创造了新的选人机制。通过改革,干部结构趋于科学合理,管理干部队伍充满了活力,工作质量、效率大大提高。
(三)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扎实的成效山西高校由于加强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实现了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政策留人。教师感到在高校工作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好,事业发展有前景,经济收入比其他企事业单位高,因此教师队伍在稳定中发展,投入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华北工学院“九五”期间博士、硕士分别流失21名和46名,实行岗位津贴制度后,未有一名提出调动。“双高”引进势头良好,已有3名院士兼职并开展实质性工作,加速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太原理工大学在条件不很优越的情况下,千方百计调动教师科研人员积极性,近两年获七项国家科技发明和科技进步奖励。山西大学重视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在两年内建成了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五篇:赴山西高校综合考察报告
第一部分考察总体情况综述
赴山西综合考察团一共由47人组成,成员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李文长副院长为总领队,厦门大学副校长孙世刚为考察团团长。于2002年12月12日启程赴太原,23日返回北京。在山西考察期间得到了山西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以及有关高校的热情接待和配合,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
考察团在短短的10天里,先后学习考察了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华北工学院、阳泉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和雁北师范学院等8所高等院校。其中在大同市考察期间,我们还了解了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和大同职业技术学院的情况。目前位于大同市的这几所院校正在紧密锣鼓地筹备合并、组建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省高等教育的办学历史也比较早。山西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的前身山西大学堂,与北京的京师大学堂、天津的北洋大学堂同时于1902年创建,至今已有100年历史。但是,就目前的状况看,山西省的高等教育相对比较薄弱。省内的40余所高校全部为地方院校,其中15所为本科院校,仅太原理工大学1所进入“211”工程。全省共有6所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博士点36个,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学科。
通过考察,我们看到山西省高校拥有的一些优势和特色学科,以及积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鲜明的办学特色。例如位于山西大学的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84年建立的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2000年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1年8月通过论证筹备成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已于2002年12月通过验收正式挂牌。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到国家重点实验室仅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得益于山西大学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机制使该室凝聚了一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开展了量子保密通讯、量子离物传态,以及光与原子相互作用、光量子器件等等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走在全国前列。再如华北工学院的微米纳米技术研究中心,成功研制了航空航天飞行器固态数据记录器,航空航天飞行器环境传感器及变换器,航空航天飞行器地面自动检测平台等尖端高科技产品,为我国尖端武器如远程导弹的研制做出了贡献。山西是我国的能源大省,煤炭、电力是其主要产业。山西省的工科院校基本上都主要围绕煤炭和电力设置专业,培养人才,并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重大科技难题开展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例如太原理工大学从1998年到2001年的4年中就获得7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包括1项科技发明二等奖,5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
山西省的一些高校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努力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做好学校的定位。如华北工学院原是兵器工业部的部属大学,下放给山西省后,仍然保持在兵器科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优势与持续发展。山西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他们采取了很多改革措施来稳定师资队伍,提高办学水平,科技兴农成效显著。在全国一些合并组建的高校纷纷向综合型大学发展的时期,通过合并地处忻州的师专、教育学院、电大、职大等院校组建的忻州师范学院坚持师范院校的办学理念,为当地中、小学培养师资力量,并且通过深化改革,成为忻州最吸引人、最好的工作单位。其他如阳泉学院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积极的改革措施,使学校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阳泉学院,原来是阳泉市政府于1984年筹办的煤炭专科学校,曾一度面临困境。2000年新的领导班子上任,采取了多项有效的改革措施,坚持高职、高专的办学定位,已经走出困境,变求生存到求发展。
在考察中我们也看到山西省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投入不足,师资队伍建设面临困难,等等。其主要原因可能还在于山西省的经济发展缓慢(2000年该省人均GDp居全国倒数第一),按当地的话说“山西既不是东部也不是西部”,即山西既不像东部省份那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投资环境,也不像西部省份那样享受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特殊优惠政策。
除了高等院校外,我们还考察了山西省工业和农业两个有影响的单位。一是山西省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公司。该集团是国家520户重点企业之一,公司资产总额达19亿元,占地面积230万平方米,职工7000余人,每年拥有酿酒能力5万吨,年出口创汇两千万美元,年利税3亿元,是山西的利税大户。该企业是国有企业,还存在有一些国有企业的保守观念,如产品杂乱,广告力度不大,还有“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营销观念。二是昔阳的大寨。应该说在1964年提出“农业学大寨”之前大寨就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在治理七沟、八梁、一面坡的战斗中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我们高兴地看到大寨二次创业到今天取得的一些新业绩。如七沟、八梁、一面坡上一些靠山顶的梯田已经植树变成了森林,建成了大寨的森林公园,成为大寨吸的旅游资源;市场经济也开始影响大寨人的生活:有了大寨牌子的商品,新落成了一些高规格的商品房。据说目前大寨人均年净收入4000元,在昔阳县是相当不错的。
山西不仅是能源大省,也是旅游资源大省。据说全国70%以上的地面文物都集中在山西省,这也为我们考察团的活动增添了更丰富的内容。在十天的考察中,我们参观了两个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和云岗石窟。参观了以王家大院、乔家大院为代表的晋中民俗和晋商文化
总的来说,本次赴山西省的综合考察,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直接领导和精心组织下,在山西省教育厅和各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赴山西高校综合考察报告来自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