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之我见
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之我见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并在同时保证了人民以国家和社会主人的身份充分发挥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但它还不完善,所以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来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了亟待解决的事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和体现全国各族人民根本意愿、根本利益的政治发展道路,所以,我国必须在此基础上坚持和完善这条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在坚持这条发展的道路上,必须坚持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坚持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如季羡林老先生所说“要从宏观上看待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不能一味否定中国的文化和政治道路,我们要坚持符合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要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和多党制。二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所在。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之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其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一、必须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做到以人为本,必须从根本上保证人民是国家的真正主人,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二、完善政治制度的建设,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进要求我们的改革发展要脚踏实地、稳步向前推进,在世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我们就能够继续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推向前进,不断取得新的重大成果。
第二篇: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争取民主的斗争中,民主党派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形成了亲密合作的关系,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此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团结各阶级、阶层力量,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等方面,承担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省级民族自治区有1947年建立的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建立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建立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建立的西藏自治区。新中国建立后,在民族聚居地区广泛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
与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建设一样,民主政治建设历经曲折,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光辉大道。回顾半个多世纪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之路,基本可划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创时期:(1949年—1954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推翻了国民党在全国的独裁专制,建立起新生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权,到1952年9月,全国普遍召开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了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领导生产建设为中心,对国家开展的各项工作,普遍进行了认真的组织和领导,发挥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和干部的支持、监督作用,也培养了一批干部。这说明,我们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成为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一个有效的基本组织形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建立和完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的任务已胜利完成。同时在广泛协商的基础上,确立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第二阶段:创建时期:(1954年—1966年)经过5年的实践和1953年各地的普选,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从而标志着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立法的形式保证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制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它
是一部真正反映人民意志、代表人民利益的宪法,是中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的纲领,开创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纪元。
第三阶段:重创时期:(1966年—1976年)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付出艰辛努力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制度遭受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第一,红卫兵运动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践踏和民主法制的初步破坏。“文化大革命”初期兴起的红卫兵运动导致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及至人身权利遭到严重践踏。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刘少奇冤案,典型地反映了宪法尊严所遭受的践踏,人民所遭受的严重人身迫害。第二,造反派“全面夺权”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的空前践踏及对社会发展造成的严重危害。1967年从上海开始的夺权风暴,造成党政机关陷于瘫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在此期间,各造反派组织间的激烈斗争更加剧了社会秩序的混乱状况,人民的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得不到基本的保证,社会发展遭到严重挫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法正常召开,实际上剥夺了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政治权利。
第四阶段:重建时期:(1976年—1978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逐步恢复。1978年2月召开了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并颁布了新的宪法,重新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第五阶段:发展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稳步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深刻总结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立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民主政治建设快速发展并得到不断的完善,从理论上看,我党出台了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一纲领性文献,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任务的决议,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政治体制总目标。这些重要理论是我们新时期顺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三、民主政治具体内容的特征
1.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特征
①在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中,根本的是共产党领导。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共产党领导是基本前提,也是各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在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亲密合作,为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是我国政党制度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根本特点。
②在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这是因为我国民
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这与西方多党制中以谋取执政地位为目的的反对党、在野党具有本质的不同。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与各民主党派作为亲密友党和参政党地位,决定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质是团结合作。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挚友、诤友关系,是参政党与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亲密团结、合作共事的关系,而不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互为对手、彼此倾轧的势不两立关系。这与以竞争为特征的西方多党制政治体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是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显著特征。
2.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①一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既不是脱离祖国大家庭的“独立自治”,也不是半独立状态的“自治邦”。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我国的一级地方政府。
②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自治;自治权利是中央统一领导,根据宪法和法律,遵循党的方针政策的“民族主权”。一切民族自治地方都必须遵循宪法所规定的总原则,坚决、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依照宪法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③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少数民族聚居为基础实行的区域自治,而不是脱离一定地域的所谓“民族自治”。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脱离整个民族自治地方以及全国的经济建设而奢谈什么“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体系”。
④我国民族状况的特点是,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散,绝大多数与汉族交错聚居,少数民族之间也多半是交错杂居或聚居。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单纯以人口比例为依据。人口较多的民族可以自治,人口较少的民族也可以自治,而不是只有一个少数民族占多数的地方才能实行自治。
⑤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往往包含几个少数民族和汉族。搞好民族区域自治,不仅要处理好上下关系,也必须适当处理自治地方内部的民族关系;既要适当处理少数民族同汉族的关系,又要适当处理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和繁荣。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制度形式。这一制度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广泛的代表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有权选出自己的代表,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去行使国家权力,参加国家管理。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我国的各政党、阶级、阶层、地区、民族等都有一定比例的代表,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广泛的人民基础,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
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和运行,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第二,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第三,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则。
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一院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不搞“两院制”。国家权力统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各级国家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其他国家机关都是它的执行机关。
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特点
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①它规定的第一个原则是人民民主原则,而国家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它的第二个原则是社会主义原则。社会主义原则集中表现为公有制原则。就社会阶段而言,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③这部宪法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保证。
④这部宪法是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斗争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它巩固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以及建国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新胜利,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望,是我国人民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有力武器。
第三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完善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下)82
一、单选(共 5 小题,总分: 40 分)1.本讲中例举“通钢”事件意在说明()。
A.官员关系畸形 B.腐败问题严重 C.民主决策执行不力 D.干群关系紧张
2.本讲中提到的“任何一个权力组织和机构,绝不可‘三权’集于一身”中的“三权”不包括()。
A.决策权 B.执行权 C.监督权 D.授予权
3.党员的民主权利不包括以下哪项()。
A.知情权 B.保密权 C.申诉权 D.保留意见权
4.根据本讲,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的三大原则中不包括()。
A.积极 B.稳妥 C.有效 D.效率
5.本讲提到了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解决权力的三大问题,其中没有提及()。A.权力配置 B.权力来源 C.权力运用 D.权力制约
二、多选(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1.根据本讲,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包括()。
A.机构扩大 B.职能科学 C.结构优化 D.廉洁高效
2.本讲选人用人标准中的“一正三邪”的内容包括()。
A.德才兼备,任人唯贤 B.裙带关系 C.拉帮结派 D.买官卖官
3.根据本讲,政治体制改革的七项重要任务包括()。
A.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B.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C.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D.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本讲认为,我国民主选举注重实质,较为透明。正确 错误
2.我国纪律检查委员会要受本级党委领导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
正确 错误
3.我国政治权力过分集中,主要是指决策、执行、监督的权力配置不科学。
正确 错误
4.根据本讲,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素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正确 错误
第四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心得体会1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心得 体会 1 1
制度是治理的基础,治理是制度的具体现实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发展起来的优秀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与根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是在制度推动下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社会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具体部署,明确了“中国之治”的根基,提供了“中国之治”的具体方案。深刻理解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党面临的重大课题。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明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不忘我们从哪里出发,要向哪里去,在惊涛骇浪中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
不断强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力量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担当起引领、设计、组织责任,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贯穿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过程。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将这一思想武器贯彻到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方方面面。必须明确聚焦重点,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深入理解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深刻内涵,明确把握重要任务要求,科学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努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治理效能,全面贯彻到重点任务和重点任务的要求之中。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制度建设的目标要求,推进各方面制度从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向更加完备、更加巩固、更加优越转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更加巩固、优越性更加彰显。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新时代惟改革创新者进,惟改革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中国制度完善的动力之源。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制度建设的要求,既维护现有制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又根据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需要,适时调整完善现有制度尤其是国家急需的各种制度,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新期待;必须坚持制度与治理的有机统一。制度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必须与治理有机结合才能展现其生命力,这是我国制度建设的重点所在、关键所在,我国现今的制度体系就是治理与制度长期结合长期探索的经验总结。实现制度与治理有机统一,进而有效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并倒逼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图强的时间表,已进入至关重要的“下半程”。新时代,全党上下必须众志成城,牢牢把握时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将发展我国的制度优势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斗。
第五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单)
——民主法制建设30年征文——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蚌埠市民主法治建设和人大工作改革开放30年巡礼
蚌埠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单永恒
2008.10.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蚌埠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共同为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奋斗。在这条道路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为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弘扬法治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蚌埠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同步,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前进和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文化大革命”使宪法所确立的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畸形的演变,使蚌埠的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严重挫折。10年**,使市人民代表大会停止工作达14年之久。
1980年3月,蚌埠市成立选举委员会,开展市、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8月蚌埠市召开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会议撤销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市人民政府。这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蚌埠市得到恢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恢复后,市人民代表大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至2007年12月,市人民代表大会历经6届,共召开28次会议。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依法行使 1
国家权力,较好地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使各项决策、执行和监督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在会议期间,认真听取和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查批准蚌埠市“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计划,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依法改进选举工作,保障代表的民主权利,较好地完成了历次换届和届中补选工作任务。通过依法行使各项职权,有力地促进了市级国家机关的工作,促进了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为了保证人民政治地位和依法行使职权,市委、市人大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蚌埠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致力于完善选举制度。1979年,蚌埠市依照《选举法》,对选举制度作出重大改革,把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扩大到县一级,并实行差额选举,从法律上保障和扩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此后,多次在选举环节上进行修改,使选举程序更为完善。为了更好地保证市人民代表大会履行职权,在履行监督职权的方式上进行了有益地探索。1991年市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蚌埠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规范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程序。在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分别提出《市染料化工厂硫化元车间搬迁质询案》、《关于科学文化宫整顿治理议案办理情况的质询案》,两个质询案更好地发挥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这是人民参与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显现。为了进一步发挥人大的计划和预算审查监督职能作用,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设立财政经济委员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建立50多年来,虽然历经曲折,但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发展迅速,保障了全市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生活秩序,保障了人民群众在国家生活中的当家作主地位,极大地
完善和推动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的建设。
民主法治建设——得到重大进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按照中央和省、市委以及全国人大和省人大的要求和部署,积极推动普法、司法工作,30年来,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为了保障宪法和法律在全市的遵守和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大力推进普法宣传教育。自1985 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在全市公民中开展“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推动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在每次全国人大进行修订宪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后,都组织全市各单位和人民群众广泛学习。为促进普法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多次听取全市法制宣传教育情况的报告。经过连续30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全社会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依法规范和调整经济、社会事务的氛围在全市基本形成。
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依法监督法律法规在全市的贯彻执行,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历次人民代表大会都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代表就法律法规在全市的贯彻执行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一府两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并把法律监督放在突出的位臵,每年都检查十多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提出改进和落实的意见和建议。每年都要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对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视察检查,加大法律监督的力度。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更好地维护全市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1984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市政府有关工作报告,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作出了《关于综合治理治安若干问题的决定》。
之后,又多次听取和审议有关社会治安、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等报告。“一府两院”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和意见、建议,从多方面改进工作,使全市社会治安状况有了好转。同时,从人大工作方面推动司法机关加强反贪污受贿斗争,加强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建设。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依法治市工作。1996年7月,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作出《关于开展“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和推进依法治市的决议》。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实施依法治市方案的报告、开展执法责任制工作情况的报告,不断把依法治市推向深入发展。在全市各级行政机关推行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把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促进各级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司法活动。推动在城市、农村、企业、学校以及各行各业结合实际,加大依法治理力度,广泛开展依法治县(区)、依法治厂(院、店)、依法治校、依法治乡(镇、街道、村)等各类依法治理活动。经过不懈努力,依法治市观念深入人心,依法治市工作稳步推进。
推动实践与创新——取得较大成效
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新制定的《组织法》,作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会的新规定。1980年9月,蚌埠市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市人大常委会。设立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将权力机关同行政机关分开,是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至2007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历经6届。
市人大常委会成立后的20多年来,在中共蚌埠市委领导下,常委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
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围绕经济建设和全市工作大局,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和人事任免权,保证和促进全市的改革发展稳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开展工作中,常委会既坚持依照法律规定,又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许多方面工作有了改进和创新。
(一)不断深化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履行监督职能,基本方式是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和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情况的报告,进行执法检查和工作视察。这一基本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改进。2005年9月,在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工作情况的报告时,针对新生入学期间大学园区社会治安存在的突出问题,常委会依据有关地方性法规向市政府发出《监督意见书》,市政府随即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使大学园区社会治安状况在较短时间内有了明显好转。审查和批准本级财政预算、决算,监督本级预算执行,是宪法、地方组织法和预算法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多年来,常委会不断深化对计划、预算的审查监督。1999年,通过了《关于市本级财政预算监督暂行办法》,把预算审查监督的内容、范围,审查程序等都作了规定。2003年,经过4个多月的部门预算审查试点以后,首次对5个部门进行了预算审查。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2005部门预算审查范围扩大到全部一级预算单位。2005年,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检查。
(二)不断改进人事任免工作,依法行使好人事任免权。常委会坚持党管干部同人大依法任免干部相统一的原则,严格任免工作程序,不断推进常委人事任免和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1992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述职评议工作,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和人大常委会任命的政府、“两院”工作人员,每届任期内都向人大常委会述职,述职人员根据评议意见进行整改。2003年以来,实行对拟提请任命的“一府两院”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考试制度。2005年,探
索建立了审判和检察法律职务人员任前公示制度,对拟提请任命审判和检察法律职务的人员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征求群众意见,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为使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表决时充分发扬民主,改进了人事任免表决方式,由举手表决改为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2002年起实行电子表决。
(三)不断创新代表工作活动载体和形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建立了常委会负责人接待代表日制度、走访联系代表制度,及时了解代表的工作情况,听取代表的意见,密切与代表的联系。实行常委会负责人分工督办代表议案和重点建议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办理工作。自1992年起,连续几届开展评选先进代表小组、代表活动积极分子和优秀人大工作联络员活动,组织代表小组和代表争先创优,丰富了代表工作活动内容,激励代表依法履行职责。1993年首次召开政情通报会,由政府部门通报群众关心的重点工程和市政府重要工作开展情况,常委会组成人员面对面向政府部门进行询问,政府部门当面给予答复。2001年,实行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增强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七大绘制了未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新蓝图:“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未来的小康社会应当是民主和法治健全的社会。新时期新阶段,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将更加生机勃勃,繁荣昌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更加巩固和完善,前程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