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民大学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大学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2008年12月修订)
本科专业实习是学校本科教学体系中科研与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实习基地是学生开展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场所。建设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是提高专业实习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实习教学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
根据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情况,我校专业实习基地可分为校级专业实习基地和院(系)级专业实习基地。校级专业实习基地是指:由学校或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直接与基地单位签订专业实习基地协议书所建设的专业实习基地;院(系)级专业实习基地是指:由各学院(系)直接与基地单位签订专业实习基地协议书所建设的专业实习基地。
我校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应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应坚持合理布局、点面结合的原则。“点”即有选择地重点建设几个高质量的校级专业实习基地,“面”即建设一批覆盖各专业的院(系)级专业实习基地。
2.坚持“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基本原则,提高专业实习基地依托单位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学校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基地则可从实习学生中选拔优秀人才,并可借助学校的科研和师资力量加强基地单位的工作及管理咨询,人员技术培训等。
3.坚持就近就地、相对稳定、节约开支的基本原则。
4.坚持社会服务、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成为产、学、研三结合的重要场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二、专业实习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专业实习基地应能满足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所必需的学习、工
作、生活、卫生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条件。
2.专业基本对口,能满足专业实习任务的要求。
3.有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管理经验的兼职指导老师。
4.能长期保持相对稳定。
三、专业实习基地建立的程序
1.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或学院(系)根据对基地依托单位长期的了解,对符合条件者,可与其协商后达成初步意向,并将其基本情况报学校教务处备案。
2.对符合建立专业实习基地条件且共建双方有合作意向的单位,经协商可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或学院(系)与基地所在单位签订专业实习基地协议书。协议书原则上应包括双方合作目的、基地建设目标与受益范围、双方权利和义务、协议合作年限(原则上至少三年)、可容纳的实习人数、能聘请的相关指导人员等方面的内容。
协议书一式三份,由教务处、实习基地所在单位、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或学院(系)各执一份。
3.经学校批准,并签订了共建协议的专业实习基地,可在基地所在单位悬挂“中国人民大学校外教学实习基地”铜牌。
四、专业实习基地的管理
1.为保证专业实习基地的正常运行,签订了专业实习基地协议的学校各单位应加强对专业实习基地的管理并承担相关具体工作,教务处负责对全校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进行统筹协调;
2、学院(系)负责根据教学方案,每年组织学生赴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开展专业实习活动,实习可采用分散实习、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等方式,尤其鼓励有本校教师集中带队的集中实习;学院(系)负责根据协议与专业实习基地具体联系相关协作事宜;
3、除根据具体协议由专业实习基地依托单位提供的相关支持以外,依照《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专业实习管理办法》,学生赴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开展实习活动的经费应主要从学校划拨的本科教学业务费中列支,在经费不足以完全解决专业实习所需的情况下,可向教务处申请使用 “本科专业实习专项经费”支持,但
原则上该专项经费只用于支持学院(系)开展的集中实习,教务处同时负有监督和检查该专项经费的职责;
3.为促进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教务处应会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或学院(系)不定期地到基地检查,评估实习教学情况。
4、学校每年根据实习基地建设情况评选优秀实习基地,由学校进行表彰奖励,并推荐优秀专业实习基地参与国家级、北京市级校外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评比。
5、对协议到期的实习教学基地,根据双方合作意向与成效,可办理协议续签手续。
五、附则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中国人民大学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大学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教学实习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是提高教学实习质量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和各院(系)为建设相对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与许多单位保持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了规范教学实习基地的管理,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
根据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情况,我校教学实习基地可分为校级教学实习基地和院(系)级教学实习基地。校级教学实习基地是指:由学校或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直接与基地单位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所建设的教学实习基地;院(系)级教学实习基地是指:由各学院(系)直接与基地单位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所建设的教学实习基地。
我校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应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应坚持合理布局、点面结合的原则。“点”即有选择地重点建设几个高质量的校级教学实习基地,“面”即建设一批覆盖各专业的院(系)级教学实习基地。
2.坚持“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基本原则,提高教学实习基地依托单位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学校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基地则可从实习学生中选拔优秀人才,并可借助学校的科研和师资力量加强基地单位的工作及管理咨询,人员技术培训等。
3.坚持就近就地、相对稳定、节约开支的基本原则。
4.坚持社会服务、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将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成为产、学、研三结合的重要场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二、教学实习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教学实习基地应能满足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教学实习所必需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
2.专业基本对口,能满足教学实习任务的要求。
3.有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管理经验的兼职指导老师。4.能在三年内保持相对稳定。
三、教学实习基地建立的程序
1.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或学院(系)根据对基地依托单位长期的了解,对符合条件者,可与其协商后达成初步意向,并将其基本情况报学校教务处备案。
2.对符合建立教学实习基地条件且共建双方有合作意向的单位,经协商可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或学院(系)与基地所在单位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协议书原则上应包括双方合作目的、基地建设目标与受益范围、双方权利和义务、协议合作年限(原则上三至五年)、可容纳的实习人数、能聘请的相关指导人员等方面的内容。
协议书一式三份,由教务处、实习基地所在单位、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或学院(系)各执一份。
3.经学校批准,并签订了共建协议的教学实习基地,可在基地所在单位悬挂“中国人民大学教学实习基地”铜牌。
四、教学实习基地的管理
1.为保证教学实习基地的正常运行,签订了教学实习基地协议的学校各单位应加强对教学实习基地的管理。教务处负责对全校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进行统筹协调;签订了教学实习基地协议的学校各单位负责对应教学实习基地的具体工作,并加强与各实习基地的联系。
2.为促进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教务处应会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或学院(系)不定期地到基地检查,评估实习教学情况。对协议到期的实习教学基地,根据双方合作意向与成效,可办理协议续签手续。对连续三年未能承担教学实习任务的单位,视为自动解除协议。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教务处
2006年10月16日
第三篇: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
天水农业学校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
为了加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工学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促使教学、科研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指企业、事业、社会团体、政府部门等各级各类单位与学院共同建立的学生实习实训、教师挂职煅炼及从事科研活动的场所,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双方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与合作、培训、文化等环节或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第二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教学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
第三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互惠互利、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尽可能争取和专业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努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第二章 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第四条 校企合作关系紧密,能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能满足我校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任务的要求,具备先进的生产手段、技术装备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
第五条 能承担我校高等职业教育、非学历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等部分实践教学任务,能接受我校有关专业一定数量的教师与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提供场地和实习实训指导人员,并能满足实习学生食宿、学习、劳动保护、卫生和酬金等方面的条件。
第三章 学校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形式
第七条 学校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设各种类型的非学历教育,在人才培训、委托培养、课程进修、技术咨询服务、信息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优先给予支持。
第八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向学校投资或捐资(捐物)参与办学,参与相关专业建设与指导,选派技术专家来校承担课程教学,单位领导或技术管理人员来校举办学术讲座。
第九条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制定实习实训指导书和实习实训计划,提前送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委派责任心强、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参加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必须严格遵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有关规章制度。
第十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批量接受相关专业学生教学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接受相关专业教师挂职参与技术与生产管理,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场所,使实习实训教学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第十一条 开展订单培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根据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用人需求量,学院在国家就业政策许可范围内,征求毕业生本人意见后,优先推荐有关毕业生就业。
第十二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实验室与学院图书馆、实验室资源共享,开展科研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科研优势,完成横向课题或共同申报省级纵向课题,并取得实质性成果。
第四章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主要任务 第十三条 为学生提供包括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的实践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培养学生解决技术操作中的实际问题,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等个人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十四条 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精神。
第十五条 由于校外实训基地是处于正常运转的企事业单位,学生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真实环境,实训的项目均应按相关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进行设计,使学生地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
第十六条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与学校制定共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训计划。按照科学技术的发展、岗位需求的变化及学生工作岗位的定向,开发新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项目与培训内容。
第十七条 承担对“双师型”队伍的培训和开展科研合作等。
第五章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与管理
第十八条 实训科落实和组织实施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规划,对全校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工作进行统筹协调,按照示范性学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督促与协助各教学系部建立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组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协议的签订、挂牌等。
第二十条 产学研办公室、招生就业处协助落实校外实习实训单位,积极推动校企合作,配合学校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毕业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拓宽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渠道的信息。
第二十一条 实训科负责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应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根据专业设置情况,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依据,考虑经费承受能力及学生实习实训质量,尽可能就地就近选定专业对口、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比较充足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第二十二条 实训科必须配有分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负责人,并设立专门的秘书岗位(可兼职)。与合作单位联系落实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
第六章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签约与挂牌
第二十三条 经双方协商达成合作意向,就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合作形式与项目、合作时间等事项协商后,由实训科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教务处审核同意后,与该单位签定合作协议挂牌,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第二十四条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由校长、分管校长代表学校与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协议(一式二份),由学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各执一份。协议原件由学校档案室存档,教务处、实训科、产学研办公室、相关教研组留存合作协议复印件。
第二十五条 协议书内容应包括:1.双方合作目的;2.基地建设目标与受益范围;3.双方权利和义务;4.实习实训师生食宿、学习、交通、酬金等安排;5.协议合作年限;6.实习实训期间意外事故处理;7.实习专业项目及内容;8.其他。第二十六条 学校与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确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张挂“天水农业学校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牌匾,制作规格由学校与基地双方协商确定。
第七章 检查与评估
第二十七条 为促进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规范管理,教务处、实训科将不定期地组织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检查。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基地条件、实习实训效果、特色与创新等方面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不定期的评估、考核,组织开展校外实习实训示范基地、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并给予表彰。
第二十八条 实训科要建立具体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评估考核制度。按照实习实训环境、管理体制、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等方面制定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并对其开展评估工作。
第二十九条 学校要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指导与管理,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协助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解决建设、发展、实习实训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学校授权教务处、实训科负责解释。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教务处、实训科
二○一二四月二十日
第四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学校为保证学生实习实训工作的顺利进行,遵照北京市教委《关于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管理要求》,建有配套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一、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1、专业适用性。基地满足相应专业实践技能训练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提供适合职业能力养成的实习岗位。
2、“互惠互利、双向受益”。学校和基地双方按照统筹规划、互惠互利、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来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3、相对稳定性。各专业尽可能选择专业对口、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比较充足的单位开展合作,并在相对稳定的时间内(3至5年)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4、相对集中性。实训基地要具备同时接收至少10名学生顶岗实习的条件,便于学校、企业实施实习教学管理。
二、学校职责
1、学校招生就业办负责全校各实习实训基地的统筹和协调,协助相关系联系、管理实习实训基地,系负责相关专业实习基地的组织管理和实施等具体工作。
2、各系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负责选择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单位和场地,负责选聘实习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保证学生顶岗实习
期间的日常管理和实习指导等工作运转正常规范。
3、各系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实习企业实际情况,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组织编写校外实习、实训计划,制定实习实训实施方案。
4、各系选派指导教师,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学生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一起,承担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三、合作企业职责
1、企业为学生提供满足专业技能培养需求的工作岗位,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
2.配备业务强、技术精,并具有一定理论水平、责任心强,有相应技术职务的指导教师,以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
3.承担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工作,在学生取得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等个人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基础。
4.指定专人,配合学校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考勤、考核等工作,并负责与学校相关指导教师沟通学生实习情况,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5.为教师提供部分实践岗位,承担“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训任务。
6.提供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
四、指导教师选聘
1、由学校选聘的实习指导教师,与企业选聘的指导教师共同管理。
2.学校要选聘热心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实习实训指导经验,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好的专业教师。
3、企业要选派熟悉实习学生岗位工作,热心负责的技术骨干作为指导教师。
五、建立程序
1.由学校和企业协商,确定实习基地建立意向。
2.在符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条件的基础上,经协商可由学校各系与企业签订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一式两份),由企业和校方各执一份。
第五篇:交通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交通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赵书玲,许伦辉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
摘 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也已成为各个专业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环节。本文以探讨如何建设交通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为目的,明确了校外实习基地的概念和重要性,提出了建设校外基地的必要性和基地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交通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对策。关键词:交通工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Base outside School
of the Traffic Engineering
Shu ling zhao, Lun hui xu(The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angxi ganzhou,341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so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mployers demand more and more of the capabiliti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University students practicing in Training Base outside School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ractical teaching in various professionals.This paper had the purpose of exploring how to build the Training Base outside School of the Traffic Engineering, cleared the Concept and importance of the Training Base outside School, put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the Training Base outside School and the main problems which it will face, Finally, it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Base outside School of the Traffic Engineering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y.Key words: The Traffic Engineering;the Training Base outside School;Construction
0引言
交通领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领域,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交通领域的人才紧缺现象日益凸显。交通工程专业的研究方向是道路交通管理、道路的总体规划、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及公路建设施工等等,这些研究内容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如何让学生把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其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摆在当前高校交通工程专业面前重要的课题。
江西理工大学交通工程专业的定位是赣南交通工程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力争为赣南交通工程领域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知识面广、个人素质优良、具有求实和创新精神的高级技术人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交通工程专业将课堂教学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在建设好校内科研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发展和强化校外的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了较完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赵书玲(1975–),女,河南南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智能交通。基金项目:2008年江西省高等教育校级质量工程项目成果之一.的实践教学体系,改善了实习环境,提高了实习质量,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锻炼机会,使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受到了一次有益的工作实践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1】,现在,结合我们建设实习基地的实践,本文就建设交通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概念和重要性、基地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如何建设交通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等问题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
一 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必要性
(一)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是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需要
在国内,很多高等院校都在学校内建立了实习基地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大部分校内实习基地的设备,实习的方式、内容都不能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着真正意义上的锻炼,不能同时满足不同专业的专业化实习,因此建立、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就必不可少。比如江西理工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在未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时,只能进行简单的校内实习——金属工艺操作实习,有关专业方面的实习内容和实习机会相对而言较少,学生对本专业要求的基本技能掌握的也是甚少。但在与赣州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赣州市公交公司和赣州交警支队等交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之后,交通工程专业 的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专业技能及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都有显著的提高,能够熟练应用专业技能处理实际的专业问题
【3】【2】。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的需要
当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水平过硬的人才队伍,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而这样一支人才队伍的关键是需要一只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教学能力强、科研能力高的师资队伍。部分教师也许理论知识水平过硬,但实践能力不足,这一点在年轻的教师身上表现的更突出一些。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使他们可以利用指导学生校外实习的机会与基地的工程师、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深入交流,提高其学术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其以后的教学工作质量。
【4】
(三)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利于产学研教育模式的深入开展的需要
在世界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一趋势的实现桥梁就是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既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产、学、研教育模式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平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可以缩小校企距离,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参与产学研联盟的建设,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与有关行业和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为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通过产学研结合,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可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及时了解科研前沿发展的动态,掌握最新成果,为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强大的动力。
(四)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高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平台
实习问题实际上是就业问题。各个专业,各个学科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建立实习基地,通过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稳定就业资源,进而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而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个目标。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建立,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了解企业的平台,同时也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的空间,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为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对接”,为学生从“学校人”转变为“社会人”搭建了一个平台,成为了大学生和企业、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当前各个高校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普遍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如何弥补这一缺陷就成为各高等院校、用人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和大学生的头等大事,而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同时满足三方面的要求,高校和相关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让学生到企业实习,使学生提前掌握以后工作需要的工作技能和专业技能,增长才干,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科研资源,积极面向企业开展各种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企业的生产难题,这样才能建立起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良好机制,调动高校和企业共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积极性。
二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习基地实践育人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实习基地的建立已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并且学生对实习基地的实习期望非常高,希望能通过实习基地的实习经历提高自己在应聘工作时的竞争力,实现顺利就业。但是目前部分实习基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其中既有实习基地的原因,也有高校和学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1)实习单位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岗位不多,很多的实习岗位是参观性质的岗位,不能满足学生锻炼能力的需求。(2)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缺少指导老师的全程指导,在实习过程中出现了“放羊式”的学习,学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比较大,不能有效利用实习基地提供的实习机会。(3)部分学生态度不够端正,眼高手低。有些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认为实习只是学校布置的一项作业,敷衍了事。还有部分学生不愿在实习基地提供的基层单位工作,认为大学生是高级知识份子,到基层实习是对人才的一种埋没
【5】。
(二)实习单位参与动力不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习企业愿意接受实习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大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较少,很难直接为企业创造利润,带来效益;而且让学生进厂实习或顶岗劳动过程中,学生不熟悉实际的操作流程,很容易出安全事故,影响生产,造成企业人力、物力和生产成本的增加;而且很多高校在建立了实习基地后忽略了与实习基地的沟通工作,只在送学生去实习的时候才和实习基地联系,这样很难建立起校企合作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的感情,以上这些现象都导致企业和企业相关的技术人员对接待学生实习的热情不高,导致实习单位参与实习基地建设动力不足。
(三)实习基地的数量和岗位不能满足实习要求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致使原本非常有限的实习单位已经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再加上社会比较重视重点大学,企业也更愿意与重点大学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建设大学生实习基地,这使得普通高等院校的实习基地数量少之又少。而且像会计学、情报学、项目投资等可能涉及企业商业机密的专业,企业出于对自己安全生产的考虑几乎不会与高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另外诸如机械工程、电气自动化等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强的专业要求较高的动手能力,而大学里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相脱节及实际的操作成本等问题,企业也不愿意让学生去一线实习,只让学生进行参观,这都导致了高校的实习基地数量和岗位无法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
【6】。
(四)实习基地的管理和建设缺乏经费的支持
在计划经济年代,学生的培养费用由国家拨付,一切按照预定的模式按部就班进行运作。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培养费用大部分由学校拨付,国家只拨给少量的经费,再加上学校扩招所需费用、购买教学仪器设备开销,及学校的实习经费分配不合理,致使部分专业实习经费紧张,连基本的实习费用都不能满足,更别说将实习经费用于实习基地的管理和建设。
三 完善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对策
(一)学校和企业需要规范对实习基地和实习学生的管理
校外实习基地没有达到实践育人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和企业对实习基地的管理与对实习学生的管理不够规范,不够重视。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需要多为实习学生提供一些一线工作岗位,为他们提供尽量多的锻炼机会,同时企业一方面为实习学生配备一线的技术员工并进行岗位培训,指导学生的实习,另一方面要对实习基地和实习学生严格管理,让实习的学生指导并且严格执行实习基地的规章制度,此外学校和老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端正学生的实习态度,使实习学生认真完成实习任务,自觉履行基地的责任和义务【7】。
(二)高校应该加强和实习企业之间的联系
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企业不得不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经营管理和市场开发上,对实习生没有太大的热情是很正常的,所以高等院校在与有关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之后就应该与企业保持沟通和联系,为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培训,让实习企业认识到让学生来实习不仅仅对高校和实习学生有利,让企业意识到学生实习可以给企业带来活力,输入新鲜的血液,同时也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增加动力
【8】
。江西理工大学自从和赣州市公交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之后,积极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为公交公司完成了电子线路图的绘制和16路公交客运量的调查等,拉近了校企之间的距离,开创了一种“互利共赢”的局面。
(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展实习基地和实习岗位
通过与实习基地的接触,可以发现很多单位非常需要学生去实习,为单位招聘新员工做好准备,为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友或者是其他的资源去积极寻找实习单位并且建立实习基地。在会计、情报学、项目投资等专业进行实习时可以与实习基地签订相关保密条约,以保证企业的商业机密不被泄露,从而扩大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的数量。而对于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诸如交通工程、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可以在校内实习基地的日常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免除实习单位出现的后顾之忧。
(四)为实习基地管理和建设提供经费的支持
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和学生的实习过程中,联系、调研、共建研讨和检查等工作都会发生一定的费用,在学校和学院没有经费支持或工作量补助的情况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成本是专业课教师难以承担的,因此学校需要设立实习基地建设专项经费,加大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再者高校需向已建成的实习基地分期分批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促进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实习基地能够为实习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以后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
【9】。
四 结语
校外实习基地是校企双方,利用企业生产和经营资源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而如何建设好交通工程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所有开设交通专业的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西理工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进行探讨,以此来分析和研究交通工程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问题。当然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国家的政策,企业的规模、效益等,需要进一步探讨各种因素与建设交通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关系,以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 卢胜国,杜林.交通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02(24):73-75.[2] 陈群贤.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09,02(120):223-224.[3] 陈振斌,张建珍.交通运输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改革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9,03(36):131-134.[4] 秦津,塔莉.对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18(272):319.[5] 蒋阳飞.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07(262):198-200.[6] 邱悦颜,徐庆军,田英翠.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创新人才[J].黑龙江教育,2009,06(28):58-59.[7] 孙洪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保证生产实习质量[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06(19):45-47.[8] 陈鸣,刘淑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探索与研究[J].学理论,2009,12(112)224-225。
[9] 武杨.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5(75):152-153.[10] 陶知翔,肖惠海.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10):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