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书笔记
`
笔者认为,可以将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5篇,主要是介绍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特征;第二部分包括6-9篇,介绍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发展的动力和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第三部分包括10、11、12三篇,主要是讲在古代官僚政治下,官民两个阶层的生活以及官僚政治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最后,作者论述了新旧官僚政治的推移与转化以及对官僚政治前途的预测。
第一部分
本部分第一篇对官僚政治进行了定义,作者认为官僚政治可以分为社会表现和技术表现,其社会体制上表现为,“官僚政治是政府权力全把握在官僚手中,官僚有权侵夺普通公民自由的那种政治制度”;其技术上表现为讲形式、打官腔,遇事但求形式上能交代,被动的刻板的应付,把责任向上或向下推诿,不负责任,不讲效率,假公济私等。他认为,官僚政治是专制政治的副产物和补充物。“在专制政治出现的瞬间,就必然会使政治权力把握在官僚手中,也就必然会相伴而带来官僚政治。”
为了与中国官僚政治相比较,作者在第二篇引出了西方国家的官僚政治,从世界经验来看,官僚政治是由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历史阶段的产物。专制主义越长,官僚政治越长久,自由经济就越难发展。本篇中作者提到了英法、德俄、美国等大国,并提出“一切现代化了的国家,显然都经历过这种政治形态”(美国除外)。
紧接着,作者开始把我们引入中国官僚政治的主题中,从“诸特殊表象”到深入的“社会经济基础”,并涉及到了官僚内部的利害关系和官制精神。中国的官僚政治是一个历史的表象,作者认为这种特殊表象有三个特点:延续性、包容性和贯彻性。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自秦汉以来,政治形态几乎没什么大的变化,一直受着专制政体——官僚政治的支配,延续性不言而喻。中国古代官僚政治能适应、能运用同时并存的其他社会文化事象,并且在各方面造出与它相配合的社会体制来,它的作用和影响因其包容性而相应增大;官僚政治同中国各种文化现象如伦理、宗教、法律、财产、艺术等各方面发生密切关系,例如中国以父权为中心的家族之和宗法制,儒家学说就为官僚政治提供了一个可利用的传统和文化环境。中国的官僚政治对中国人的思想活动及他们的人生观等各方面全面的支配,并使所有人都把这种政治形态看为最自然最合理的政治形态,这种贯彻性所带来的的功利主义和历史惰性使他们相信除了专制政治之外,不再有其它理想。
至于社会经济基础,中国的专制官僚政体是随中国的封建的地主经济的产生而出现的,它主要是建立在封建的地主经济基础上的,“这种政治经济形态的配合,不但改变了中国封建性质,改变了中国官僚政治形态,且也改变了中国专制君主与官僚间,乃至官僚相互间的社会阶级利害关系”。
中国的官僚阶违既不代表贵族阶级利益,也不可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为他们自己就是统治阶级。中国官僚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官僚的任用,皇帝也要考虑权力的威胁又要真正的选出有才能的人,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中,中国的选官方式历经多次变化自重定格在了科举上,因为科举既可以发挥包容贯彻的性能,又能够为官员的选拔提供一个公平的标准。
第二部分
这部分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发展的动力和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其中包括儒家思想、门阀以及推动官僚政治高度发展的两大杠杆——两税制和科举制。
官僚政治很注意对思想精神的控制与把握。通过这种方式,使统治者对社会财富并不合理的独占创制出合理依据,并运用这种合理性去继续独占更多的社会财富。汉代以来,适应官僚政治的思想精神来自于儒家学说,儒家学说至少有这三项可以利用的内容:天道观念;大一统观念;纲常教义。在实质上,以地主经济为基础,土地得相当自由买卖,农民得相当
自由转动,而原本不能造成世卿世官那样的贵族身份的社会,却藉着知识的统制和长期独占,而无形中帮同把士大夫的身份更特殊化或贵族化了。
关于门阀,中国自秦以来就不再有“生成的”贵族,而是凭借“以学干禄”或“学而优则仕”做成的,但是官僚取得统治地位之后,即使没有完全把当时官制要求的诸般条件丢开,却至少在某种限度,反而借着其中的学识那一项条件的帮助,把“生成的”作用加大了;血统、家世、门弟愈来愈变得重要了。
两税制和科举制是推动官僚政治向着高度成熟发展的巨大动力。封建社会的经济权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田制税法上。两税法以其简单的特点、平等的形式和充当掩饰土地兼并外衣的特性而为官僚政治所青睐。统治者认识到,征税以维持统治的有效办法,不是独占对土地的直接控制,而是承认既有土地私人占有的事实,以改进赋税。两税法的精神是“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同时,均田制因其不适合大一统时代人口流动与控制税源而被弃用。
曹魏以来实行的九品中正制等制度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客观标准的不存在(德行,才能,治绩),同时确立品级的权力由高层官僚把持,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使得社会各阶层缺少了流通,对于官僚阶级的统治来说不是好事情。官僚社会的融通性或韧性,就是要在人事升沉上或在仕途的控制上,让一般所谓“下品”或“寒人”,也有上达的展望,而当社会经济向前发展,文化传播接触较为频繁,有较多人民得到受教育机会的场合,更须把封锁的仕途开放一些,“藉以冲淡官民之间的对立情绪。更须把统制思想与统制仕途的方法打成一片,藉以成就教化与治化的统一功能”。科举制满足了官僚政治的这一需要,科举制的生命也一直由隋唐延续到了晚清。
第三部分
“官僚的封建社会就是官僚与农民构成的社会,或官民对立的社会。”官僚或士宦的政治经济生活形态,能够充分地从相反的方面显示出其对极农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形态的轮廓。在中国,升官与发财总是联系在一起,因为当官可以和商人勾结,官商共同牟利,官官相护,相互贿赂,因此官道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财道,权力可以转化为金钱。而反观农民,尽管他们在法律上所享有的“自由”较多,但是在现实中所遭受的压制非常苛刻。中国的专制官僚政治,是把农民的无知、孤立、被束缚于宗法社会组织和对政治的不关心作为其存在的条件,这也造就了中国农民极强的忍耐性。
“中国社会的长期停滞问题,事实上,无非是中国典型的或特殊的封建组织的长期存续问题;又因为中国特殊的封建组织在政治上是采取集中的专制的官僚的形态。”这种官僚制度把生产力压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无法突破原有的水平,也难以有质的提升。但是地主经济下的中国官僚政治有着很强的包容性与贯彻性,商业也只是依附于官僚政治,制约着中国产生新的社会机能,然而,并不是不允许由它自身孕育出一个新的社会机能。“迟滞发展”并不可理解为永不前进。
第四部分
中国的官僚政治在鸦片战争之后也步入了现代化的阶段,现代化所要求的条件在战争前就已经具备,但是鸦片战争巨大的诱发作用使得原有的障碍更加容易破除,因此鸦片战阵充当了一个转折点。在列强侵略过程中,新兴政治经济力量不断增长,使官僚政治开始转型;但是它所寄托的农村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却始终只有动摇、分解而不曾根本变革,同时又因帝国主义在中国一直需要维系既成统治以保障并扩增其既得利益,所以中国依旧受着官僚政治的支配。
现代化产生了与买办和金融相联系的新官僚政治,是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社会阶级利害关系的变化而相应做出改变的,不是知识分子一时兴起的产物。新官僚政治与旧官僚政治相比,受外国影响较大,更加洋气,更加明目张胆地求利,功利倾向更严重。新官僚政治有强大的官僚资本,但却没有坚实的实业基础,同时又“以政治经济双管齐下的统治方式加速把农村社会赖以维系的旧生产组织、伦常关系从根底子以破坏了”,所以这样的官僚资本只能是新官僚政治的掘墓人。
作者在最后明确表示,“中国的官僚政治,必得在作为其社会基础的封建体制(买办的或官僚的经济组织,最后仍是依存于封建的剥削关系)清除了,必得在作为其它与民对立的社会身分关系洗脱了,从而必得让人民,让一般工农大众,普遍地自觉自动起来,参加并主导着政治革新运动了,那才是它(官僚政治)真正寿终正寝的时候。”也就是说,要破除官僚政治就必须先改变它的制度基础——封建体制。
结论:
在本书中,王亚南先生对中国官僚政治由古至今的发展脉络作了全面的阐述。作者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又以世界眼光对中国官僚政治做出自己独到的分析。就像作者自己所说,“我们在这种场合来研究官僚政治,就似乎格外需要抑止住感情上的冲动”,而要以客观平实的笔调来对问题作出准确的描述。作者先后分析了中国官僚政治存在的基础,发展的过程以及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中国二千多年的官僚政治作了全面的反思。
但是笔者对于作者最后的论述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虽然中国的官僚政治是封建体制下专制政治的产物,但是即使作为其社会基础的封建体制清除了,有了先生所举的那些条件,官僚政治也不一定会消失。愚以为官僚政治固然是政治经济的产物,可它的消失不是一场政治运动和清洗就能够解决的。植根于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官僚政治,因其包容性(先生在本书中提到过)而扎根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要改变官僚政治不仅要肃清它的政治经济基础,更需要漫长的过程来消化它对整个中国社会的侵蚀。王亚南先生认为需要封建体制的彻底瓦解与民众完全的自觉两个条件。但是从欧美的政治来看,可见官僚政治的社会基础并非所谓的“封建制”一种而已,其当会依赖新的社会基础而加以转变。
先生毕竟生活在那样一个混论的年代,即使这样先生的论断仍然是具有强大的说服性的。不仅如此,在官僚政治之风仍然存在的今天,这部作品仍具有极大的借鉴和反思意义。
第二篇:课题研究读书笔记
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摘录
前言:心理学与教育科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就目
前而言,我们教育学科的研究存在着与时不俱进的现状。究其原因,研究方法的不足是很大的一个原因,这与我们长期以来对研究方法本身的重视、探讨不够有着直接的关系。读了董奇博士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我从中得到了很多的体会。本书是以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完整过程为主线,通过全面、系统的阐述,让读者对心理与教育研究有了整体的认知。鉴于笔者的工作实际,现将本书中的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这一块进行读书摘录,毕竟这是我们研究的重心所在。
索引:董奇著;《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第1版。
原文摘要:
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是本书的核心内容,着重介绍和探讨心里与教育科学研
究中收集数据的各种方法。从第七章至第十章分别介绍研究中最常用的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和测验法等方法,着重讨论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观察法:
1、概念: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观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如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行为表现等)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2、特点:
第一、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收集资料的活动。
第二、观察室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这使得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者能够考察对象在日常现实生活、学习等活动中的真实、典型的和一般的心理行为表现。
第三、观察的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实现象,具有直接性。
第四、观察是在一定的心理与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其结果的解释也是以有关理论为前提的。
第五、观察总是借助于一定的观察工具。
3、观察法的类型:
(1)、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2)、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3)、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
(4)、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5)、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价观察。
4、观察法的设计:
(1)明确观察目的;(2)、确定观察内容;(3)、选择观察策略;(4)、制定观察记录表;(5)、训练观察人员。
5、观察策略:
(1)、参与观察策略;(2)、时间取样观察策略;(3)、事件取样观察策略;
(4)、行为核查表策略。
在观察策略的实施中,作者又从概念、使用条件、实施步骤和评价等方面给予详尽的分析。
6、观察法的优点及局限性:
优点:
(1)、可以在现象或行为发生的当时进行现场观察;
(2)、能够得到不能直接报告或报告可能失实的材料;
(3)、在研究对象不配合的情况下,访谈、问卷法等实施有很大困难,这时可用观察法收集资料;
(4)、采用特殊设计(单向透视玻璃),或在特殊环境(参与观察情景)中,观察者的隐蔽性可是其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观察被试行为与活动,并由此得到其他方法不能得到的这是资料;
(5)、其他研究方法多以被研究者自陈的方式进行,他们所收集的资料可能会因被研究者本身的偏见或观察错误或期待效应二受影响,降低信度。
局限性:
(1)、观察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观察者本人的能力水平、心理因素影响;
(2)、许多心里与教育科学研究所希望观察的行为经常是不能预先测知的,因此采用现场观察有时难以凑效;
(3)、有些观察活动可能会影响被观察者的正常行为,导致观察结果失真;
(4)、观察法的运用需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较多的时间;
(5)、观察设计的要求较高,表现在观察法的信度和效度较难保证。
二、访谈法:
1、概念: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2、特点:
(1)、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
(2)、访谈法具有特定的科学目的和一整套设计、编制和实施原则。
3、访谈法的类型:
(1)、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
(2)、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3)、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
(4)、个人访谈和集体访谈。
4、访谈法的设计:
(1)、详细说明访谈的目的与变量;(2)、访谈问题形势的设计;(3)、具体访谈问题的编制;(4)、访谈问题反应方式的选择;(5)、访谈与访谈设计的修订;
(6)、访谈人员的选择。
5、访谈法实施过程与技巧:
(1)、访谈前的准备工作;(2)、接近访谈对象;(3)、对付拒绝的技巧;(4)、谈话与提问的技巧;(5)、追问的技巧;(6)、访谈的记录;(7)、访谈结束与再次访谈;(8)、访谈结果的整理。
6、访谈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
(1)、有利于心理、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2)、能灵活地有针对
性地开展资料收集工作;(3)、可以保证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4)、访谈法的适用范围广。
局限性:
(1)、访谈法的准确可靠性会受到研究者素质的影响。(2)、某些问题不宜进行访谈;(3)、与其他方法比,访谈法费时、费力、费财;(4)、访谈法获得的资料难以量化。
三、问卷法:
1、概念:
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2、特点:
(1)、问卷法的标准化程度一般较高,是严格按照统一设计和固定结构的问卷进行的研究。
(2)、问卷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资料。
在我们的实际研究中,问卷法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它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发挥特殊重要的作用。
3、问卷法的类型:
(1)、结构问卷和无结构问卷;
(2)、发送问卷、访问问卷和邮寄问卷;
4、问卷的一般结构与设计步骤:
一般结构:(1)、题目、前言和指导语;(2)、问题和答案;(3)、结束语。设计步骤:(1)、准备;(2)、初步设计;(3)、试用和修改。
此外,问题的选择与设计也是问卷的重心所在。
5、问卷法的实施:
(1)、被试的选取;(2)、分发问卷;(3)、回收问卷;(4)、结果处理与分析。
6、问卷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
(1)、问卷内容客观统一、处理分析方便;(2)、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
(3)、匿名性强,回答真实;(4)、样本大;(5)、研究间接化,相互作用效应小。
基于问卷法的优点,在目前心里与教育科学研究中,问卷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将是我在进行课题研究中着重运用的方法。
局限性:
(1)、灵活性不强;(2)、指导性低;(3)、深入性不够。
四、测验法:
1、概念:
测验法就是通过心理与教育测验来研究心理与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即用一套标准化题目,按规定程序,通过测量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资料。
2、特点:
(1)、间接性;(2)、相对性;(3)、客观性。
3、测验法的类型:
(1)、按测验的功能分:有能力测验、学绩测验和人格测验;
(2)、按测验的方式分: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3)、按测验的材料分: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
(4)、按测验的目的分: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
(5)、按测验的运用分:教育测验、职业测验和临床测验。
4、测验的编制:
(1)、拟定测验编制计划;(2)、编选测验项目;(3)、试测和分析;(4)、编排制表;(5)、建立常模;(6)、鉴定测验。
5、国内常用心理与教育测验:
(1)、能力测验:中国比内测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和瑞文测验;
(2)、人格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量表。
6、测验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
(1)、测验法的量表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准确可靠;
(2)、测验法是一种定量化程度很高的方法,施测容易控制,结果处理方便;
(3)、测验法是一种方便省力的方法;
(4)、测验法有建立好的常模。可以直接进行对比研究;
(5)、测验法的研究类型很多,可适应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
局限性:
(1)、测验法难以进行定性分析;(2)、测验法难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使用灵活性差;(3)、测验法对研究者有较高要求;(4)、测验法难以排除一些非人为因素的干扰。
作者观点:
在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这一模块中,作者集中介绍了数据收集常用的方法,通过对各种研究方法的详尽说明,目的是呈现给读者以研究的广角度认知,在本书中作者介绍的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和测验法各有独自的特点,并通过各种理论性分析,让读者有了深层的认知。作者更着重强调,在实际运用中要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才能将研究作用最大化。
本人观点:
通过对本书的研读学习,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收集方法认知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加深。个人认为本书着重从理论上来阐述研究的收集方法,让读者在理论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的一线工作者研究主要以心里与教育科学实际为重心,在研读本书的过程中,发现作者关于实际应用的例子相对来说偏少,这是本人通过研读留下的最大的遗憾。
总结:
在研读学习《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方法》之后,对于研究的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对本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本书自始至终以心理与教育研究为主线,全面系统的介绍了研究的方方面面,让读者在理论上得以升华;
2、本书的理论性强,通过严谨的专业术语和深度的细节剖析,形成了一整串知识链,环环相扣,对读者的学习有了正确引导;
3、特别是详尽的学习研究的收集方法之后,发现作者在各种方法的阐述上有着明显的专业素养,对实际研究的导向作用是相对明显的。
因此,在研习本书之后,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认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下面的课题研究中,我将以现今学习的理论知识为导向,调整课题研究的方法,做到科学研究,结合工作的实际让我的研究工作能够顺利的完成。
第三篇:房地产开发及研究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房地产估价的基本原则:1)独立,客观,公正原则。2)合法原则:合法产权,合法使用,合法处分。3)最高最佳使用原则。最佳用途,最佳规模,最佳集约度,符合法律上 的许可,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可行,价值最大化标准4)谨慎原则5)替代原则6)估价时点原则。其中,独立,客观,公正原则是房地产估价的最高行为准则。独立:是要求房地产估价时不应该受外界不合理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客观:要求房地产估价师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估价,尽可能地减少主观意志,好恶,情感和偏见对估价过程和估价结论的影响。公正:是要求在进行房地产估价时,房地产估价机构和估价人员必须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不偏袒任何一方,特别是有意无意的偏袒委托方。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要求房地产估价应以估价对象的合法权益为前提进行,所谓合法,就是指不仅要符合国家的宪法,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估价对象所在地的地方性法规。还要符合国务院及其各个部门颁发的相关决定。部门规章和政策及技术规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发的司法解释,以及估价对象的规划设计条件,土地使用权合同规定等。最高最佳使用原则:最高最佳使用原则要求房地产估价在合法的前提下,应以估价对象的最高最佳使用为前提估价。最高最佳使用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标准:①法律上许可②技术上可能③经济上可行④价值最大化。最高最佳使用具体包括三个方面:①最佳用途②最佳规模③最佳集约度。估价时点原则:估价时点原则要求房地产估价结果是估价目的决定的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时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估价时点原则强调的是估价结论具有很强的时间相关性和时效性。在房地产估价时统一规定:如果一些款项的发生时点与估价时点不一致,应当折算为估价时点的现值。替代原则:替代原则要求房地产估价结果不得明显偏离类似房地产在同等条件下正常价格。谨慎原则:谨慎原则是评估房地产抵押价值时应当遵守的原则,它要求在存在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作出估价相关判断时,应当遵守必要的谨慎原则,充分估计抵押房地产在抵押权实现时可能受到的限制,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不高估假定未设定优先受偿权利下的价值,也不低谷房地产估价师知悉的法定优先受偿款。
市场比较法:理论依据:替代原理。适用对象:交易性房地产。适用条件:大量类似房地产交易实例。市场比较法:搜集交易实例(内容:用途,交易目的,交易情况,成交价格,付款方式,房地产状况(事物,权益,区位状况))——→存入交易实例库——→分析估价对象——→选取可比实例——→建立价格可比基础——→交易情况修正——→交易日期调整——→区域因素修正——→个别因素修正——→求取比准价格——→求取最终比准价格。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1)市场比较法的概念和理论依据2)市场比较法适用的对象和条件。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内容:搜集交易实例——→选取可比实例——→建立价格可比基础——→进行交易情况修正——→进行交易日期修正——→进行区域因素修正——→进行个别因素修正——→求出比准价格。
收益法:理论依据:预期收益原理。适用对象:有收益或潜在收益的房地产,适用条件:收益可计量性,连续性,稳定性,资本化率可确定性。风险的可衡量性。操作步骤:搜集有关房地产收入和费用的资料,——→估算潜在毛收入——→估算运营费用——→估算净收益——→选用适当的资本化率——→选用适宜的收益法计算公式求出收益价格。
成本法:房地产价格的构成:土地取得成本,开发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投资利息,销售税费,开发利润。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成本法的概念机理论依据。成本法,又称成本逼近法,是指求取估价对象房地产在估价时点的重置价格或重建价格,扣除折旧,以此估算估价对象房地产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成本法的适用对象和条件:新近开发建设,可以从新开发建设的现有房地产,正在开发建设的房地产,都可以采用成本估价法。成本法的局限性:运用成本法估价要注意的是,现实中的房地产价格特别是具体一宗房地产的价格,直接取决于其效用而非花费成本,成本的增加一定要对其效用的增大有所作用才能构成价格。假设开发法:理论依据:预期收益原理和地租理论。适用对象:具有投资开发或再开发潜力的房地产。适用条件:透明,稳定的房地产业政策。完善的房地产法规体系。清晰的,全面的房地产投资与交易的税费。清单和稳定的税费政策。完整的,动态的和现代化的房地产信息资料库,公开的,长期的和合理的土地供应计划。操作步骤:调查待开发的房地产基本情况——→选择最佳的开发利用方式——→估计开发经营期——→预测开发完后的房地产价值——→测算开发成本,管理费用,投资利息,销售费用,销售税费,开发利润及投资者购买待开发房地产应负担的税费——→进行具体计算,求出待开发房地产的价值。
2011,11,30
所阅读资料信息:
资料名:《房地产估价理论与实务,第二版》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主编:祝平衡,吴老二
第四篇: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一、《乡土中国》相关介绍
(一)作者
费孝通,1910年11月出生于江苏吴江。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人类学系;1936年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人类社会学,师从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938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4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于民主爱国运动;1958年曾被打为右派,罢免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职务。1945年至1952年任西南联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期间著成《乡土中国》。200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二)书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初版与1947年。一共由12篇文章组成。
本书原是费孝通1947年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开《乡土社会学》一课的讲义,辑录而成书。书中,作者语言通俗简介,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二、乡土中国文化特点
(一)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社会。人民自古与泥土为伴,靠种地谋生。“以农为生的人,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泥土是搬不动的,因而形成了乡土社会生活的地方性。所谓地方性,即是说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独立的社会圈子;而区域内却是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这种熟悉表现为对人无缘由的信任和对自然规律的灵活运用。
(二)乡土社会的结构是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以‘已’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种社会结构具有四个特点。第一,关系越远人情越薄。第二,公私相对,比如世界与国家、国家与家庭这两对关系中,判断国家是公是私的结论就会截然不同。第三,克己而不克群。第四,维系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因所施对象与自己的亲疏远近而不同。
(三)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乡土社会靠“礼”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礼,不同于“文明、慈善”等的含义,而是一种成规。乡土社会的地方性成就了人们对事物的熟悉,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生活习惯自然就形成了经验、形成了传统。靠传统过活是灵验的,“照着做就有福,不照着做就出毛病”,于是人们就从心底产生了对传统的敬畏,这敬畏使传统得以延续。不同于法律和道德靠社会舆论的外力推行,传统的推行方式是依靠内力,依靠人们心里对传统的信服。传播礼的理想方式是教化,即通过长期的教育把外在的规则内化为习惯。知礼是责任,小辈如果在行为上出了不合规差错,那么长辈一定也犯了教化不到位的错误。古语所说的“子不教,父之过”大抵就是这个道理。在乡土社会,称得上德高望重的人必对礼知之甚多。而乡土社会用来解决矛盾的方式,即评理,就是通过德高望重的“长老”对纠纷双方教育一番,说的大家都心服口服,不再纠纷。
(四)乡土社会奉行长老统治
社会继替,是指社会成员的新陈代谢,是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乡土社会因其地方性,可被看作是变化极缓慢的静态社会。
长老统治是来源于社会继替的一种权力。每个人都来人间走一遭,要学礼。学习并非天性,需不怕困、不惮烦,因而要有外力加以强制。这种外力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力,是教化性的、爸爸式的权利,即长老统治。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长老统治的一个实例。
三、联想及思考
用《乡土中国》中所述的文化特点,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可以解释我国的农民工现象。
(一)户籍问题
中国农民工流动呈现出大雁迁徙似的特点——平时在外打工,农忙时节和春节回到原籍。我们发现老一辈的农民工很难在打工的城市扎根,新一代农民工又因为户籍问题得不到解决,一样难以做到彻底的迁移。
农民工流动之所以呈现出这种特点,究其文化原因,是由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所决定的。农民自古靠土地为生,即使在现今的社会现实中一部分人弃农打工,但存他们骨子里的对土地的眷恋和务农的本性是难以改变的。所以在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不仅要简单的思考户籍开放与否的合理性,也要从文化层面进行考虑,从而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欠薪问题
在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农民工因未签订劳动合同而导致的欠薪问题尤为严重。一般而言,我们将其归咎为农民工法律意识薄弱,提出解决措施时,“增强农民工法律意识”这一项必不可少。
然而从文化角度而言,农民工正是出于对他人的信任,从而默许了劳动合同缺失的事实。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未能及时转换对周边人的判断,仍旧保持着“对人熟悉”的认知惯性。他们将原本质朴的信任带入到商业化的劳资关系中,因而产生了难以解决的欠薪问题。但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增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实际上就颠覆了他们一贯信任的处事习惯。这必定会对乡土社会的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如何在保护乡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值得我们思考。
第五篇:乡土中国读书笔记[范文模版]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对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我在大学的时候有过短暂的接触,当时只是随手地翻了几页,在脑海里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在研究生阶段,看过导师给的一些重要的阅读书目之后,又又一次地发现了这本书,从图书馆借来,看完之后,对于这本书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本书跟平常的社会调查报告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虽然说是概念,但从费孝通先生的论述来看,他是从具体的农村生活细节出发,不是简单地泛泛而谈,而是在具体事物里核实的。
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的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浓浓的乡土气息,没有了让人望而却步,晦涩难懂的理论术语,读过之后却有一种豁然开朗感。这就是费先生的高明之处,他的语言在当今的我们看来也是那么轻松易懂,原因在于这种乡土气息早已与我们的文化交织融合,不能分离,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结构如何变化,中国还是乡土中国。
文章分多个章节进行了论述,以下主要是我从每个章节里所得的体会和感想: 第一、乡土本色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人们生在土里长在土里。土地是中国基层社会的根本。农民的土气是因为土地的不流动而发生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局是常态。乡土社会的特征是人与人之间的孤立与隔膜,简单的农耕活动不需要复杂的分工与合作。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有地方性的,区域间接触上,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生于斯,死于斯,对于乡土社会里的人来所,终老还乡是最终的归属。这是一个没有陌生的社会,社会的稳定来自于人们心里彼此的熟悉。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些没有来由的信任就是规矩,使人们”从心“世代习来的。
第二、文字下乡
乡下人的”愚“并不是智力上的缺陷,而是其生活环境所造成的,乡土社会是通过彼此的“熟悉”建立起来的。在此中,言辞不一定达意,熟人间的交流是靠眉宇之间的传情达意。文字非得下乡?非也。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了了。这种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麦子和韭菜、不会爬树、不会抓鱼一样,没什么值得取笑的。作者进而探讨了语言的产生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会,由于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丰富快捷。文字既不是乡土社会的基础,本来就不是乡土社会的本性。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庙堂性的,都是为了祭祀崇拜和记录帝王事件,所以不是乡土社会的必要。因此文字发明了几千年,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民依旧目不识丁。当然当代的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农民必须要识字了,因为要科学种田、操纵机器。但是实际上我的母亲初中毕业,但是由于农民的生活基本没有文字,长年没有阅读和书写,因此现在已经忘的差不多了,读我的家信都很吃力。这无疑是费老观点的例证,说明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农民的生活还是带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痕迹——地方性和口语化
第三、家族
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是氏族,是一个事业单位,赋有经济,政治,宗教等各种功能,是具有绵延性的。西方的家庭,夫妻是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在此费老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西方贵族家族的模式而更多的是现代西方的家庭模式?我们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是纵轴。为了事业单位的效率,就得牺牲感情,讲求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夫妻间得相敬如宾,女子要有“三从四德”,亲子间要讲究负责和服从。乡土的中国社会是同性聚集的社会,同性之间寻求感情安慰,而守着老婆的男人却被看作是没有出息。中国人在两性感情上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这种社会圈局中养成的性格。
第四、男女有别
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的文化模式,讲究稳定。它不必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聚顶好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心理上的契洽是没有必要的。这也便是中国乡土同性社会特征的一个原因。费老还用歧视性的话语描述了同性恋的可能。这样求稳的社会使得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安于现状,并不像把理想改变现实。这是亚普罗是的文化模式,是个安稳的社会。
第五、礼治秩序
乡土社会秩序维持是靠“礼治”实现的。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时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依靠国家的权利来推行的,礼靠的事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传统让人有一种敬畏感。礼便是使人们在被教化的过程中产生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教化的根本目的是让人主动服礼,而个人克己复礼而向外推演。在国家,君主通过执行种种复杂仪式,为百姓做出标榜以示天下,由上及下教化百姓,用传统的道德的威慑和宗教式的崇拜力量来统治百姓。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第六、无讼
费老推论,既然是礼治社会,那么礼就不仅仅是礼貌,不懂礼就简直是个道德问题,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规矩。中国乡土社会的理想是没有法律和政治的,因为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来的规矩进行,政府的统治以教化为主,“苛政猛于虎”;来到这个世界的新生儿自有父母教化他们适应这些规矩。这就实现了“无为而治”的理想。在这本书中费老阐释了奉行个人平等主义、个人权利本位的法治理念与乡土社会“礼治”传统的冲突。因此“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近二十年来司法改革的成功与曲折,司法公信力所遭遇的危机,或可部分从中寻找一些答案。
第七、无为政治
费老阐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模式:注重社会冲突方面的横暴权力和注重社会合作的同意权利。横暴权力也是指独裁,其权力的根本驱使乃是利益。然则中国自古是古老的农业国,其社会分散归并为一家一户,其经济基础虚弱不便于构架横暴权力。在乡土社会中的基层实行类似“同意权利”的社会契约,然而社会分工极少,在这种自给自足,经济条件的限制下,中国社会逐渐承认了一种趋于稳定的无为政治。“无为”亦所谓求稳,人生老病死求的是颐养天年,在中国的乡土社会,这种家庭内各自的微循环所带来的安逸感抚慰了几千年的国人。
第八、长老统治
“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给乡土中国及当代农村带来的不安于焦躁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重新认识传统同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第十一章中,费老谈及了不同于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的另一关于权力的观点。这加深了对中国基础社会的理解,是社会继承中的教化学的权力。众所周知,每个社会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相应的也有不同的文化习俗与社会制度,每个人对之的了解诚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时候教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这样的权力在亲子关系中无疑是最明显的,家长对孩子的干预可谓是方方面面,担不可称之为横暴权力,因为这样的权力中对利益的追求显然是其次的。因此,教化的权力是文化的,教导是社会普遍认同的规范。教化的权力在成人中也是适用的,但条件无疑更加苛刻,稳定的文化传统是有效地保障。人们对于比自己年长的人,要抱着更尊重的态度。文化的稳定,人们可以从长者那里学到经验,作为指导,党文化不稳定时长者的经验便变得不那么适用于自身的情况,尊卑长幼也并不显得如此重要,这 无疑与乡土中国不符。因此,费老将这种既非民主又不是专制的教化权力称为“长老统治”。
第九、名实的分离
社会变迁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当社会变迁的时候,会出现惶恐和不安。而社会中的”文化英雄“能够提出办法,支配跟着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新的权利形式——“时势权利。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个英雄代表了一种新的诉求,一种新的尝试。作为一个时代的风向标,他连接了愚昧过去与大众幻想中的未来,充满了希冀。顺着这个概念,费老讲到了苏联的“独裁”,试图用“时势权利”来解读这种新的社会关系。我认为,时势权利应该是作为一种类似于过渡权利的东西。当一种权力形式已经无力维持社会的稳定,矛盾激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就是社会变迁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时势权利”,然而当一种新的社会关系趋于稳定时,“时势权利”就应当被另一种权力所替代,而不能称作是“时势权利”了。
以上九个方面就是在我读完《乡土中国》后,同时又看了一些有关费孝通先生以及这本书的介绍后所产生的感想,理解地较为浅显,以后还会对这本书进行进一步地研读,相信在多读、精读之后,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