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计划
2013年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计划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院领导:
根据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要求,2012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需要在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9月安排进行自然地理学(主要为地质地貌学)的综合野外实习,实习地点选择为太行山南段的林州林虑山区域,实习时间为一周,拟实习计划安排如下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1、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和掌握有关自然地理野外调查仪器和工具(罗盘、海拔仪、地质锤、GPS、放大镜、小刀、瓷板、锤子、土壤环刀、铲、钻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调查全过程的程序与方法,包括资料的搜集、野外观测记录、标本与样品的采集、资料的综合分析整理等。
2、培养学生阅读地质图、地貌类型图、土壤类型图,通过分析了解林虑山区域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和土壤生物的分布规律;掌握南太行山的主要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和地质发展历史,了解河流的发育过程,了解外营力作用下的地形发育特点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等对地貌形成的影响。了解区域资源和灾害类型及分布概况。
3、培养学生学会野外仔细观察林虑山区主要岩石、矿物、构造的主要特征,重要自然地理、地质现象,并准确、完整记录所观测到的现象、特征和数据,标本与样品的采集方法,学会初步分析有关现象、特征形成的原因; 掌握确定地壳运动的一般方法和地质历史变化。
4、初步了解太行山植被类型和代表性植物的种属,观察植物生态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学习掌握植物群落调查的样方方法和记录项目;观察太行山植物群落演替规律,观察记录太行山山地自然垂直带谱的分布。
5、了解土壤剖面的选择和观测及对土壤组成、结构等特征的形状描述和化学性质的简易测定。
6、掌握地质路线调查、矿物岩石标本的采集、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掌握土壤剖面的选择标准和土壤性状的分析描述项目;了解植物样方法的调查方法和调查记录项目
7、从综合内容上,重在华北平原-林州盆地-太行山麓水平地带性野外观察:主要考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暖温带半湿润森林草原-褐土、暖温带灌木草原-山地土壤(淋溶褐色土)等水平地带性规律。
8、认识太行山区主要自然地理过程,了解林州盆地、云台山的形成历史和现代环境,掌握第四纪沉积、流水峡谷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林州盆地和太行山麓洪积扇的时代和成因,认识黄河阶地的形态与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9、了解人类扰动下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了解水利工程的环境效应
二、具体实习内容
1、实地考察了解南太行山山区域地质地貌概况;野外正确辩别三大类岩石(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侵入岩与喷出岩及其中主要矿物类型;正确使用罗盘等设备识别和确定南太行山典型岩层、构造及其产状要素、接触关系;根据实习调查资料,分析太行山地壳运动的一般特征;
2、认识太行山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特征;太行山峡谷水系发育与变迁,地貌与岩性、断裂的关系,观察地貌的分异与分布规律;观测山区河流沉积物特征;调查以石板沟、漳河、红旗渠附近的河流地貌类型及其特征;调查太行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冰川地貌类型、特征及其分布
3、考察本地区植被类型及组成、结构动态、分布规律;考察植物分布与岩性的关系,观察山地与平原(低地与高地)、阳坡与阴坡植被特征,分析植物生态和环境的关系。
4、观测当地的土壤剖面,第四纪黄土剖面观察,采集和处理土壤取样;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结构特征和PH值;根据土壤剖面分析土壤的成土过程。
三、实习日程安排与观察内容
第一天 安阳——林州市----蜜蜂山
1.中奥陶统(O2)石灰岩及其标准化石—珠角石化石。
2.长岩侵入体、闪长岩。
3.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及其变质带的硅卡岩化、石灰化、大理石化,变质矿物石榴子石、变质赤铁矿—镜铁矿。
4.丘陵地貌及岩溶作用(地表水对石灰岩的侵蚀作用),岩石的球状风化。
第二天 林州——石板沟——弓上水库——河涧河谷
1.观测太古界震旦系及早古生界各统地层和岩性;观测第四纪沉积物和新构造运动所形成的河谷阶地等。
2.测定岩层的产状。
3.观测褶皱、断层、节理等地质构造。
4.观测河谷地貌、河漫滩、阶地及曲流。
5.观测第四纪沉积物和河谷阶地
第三天 林州——桃园渡口——黄花山谷
1.观测辉长岩和辉绿岩侵入体。
2.侵入体与上覆地层的侵入接触关系及其热水溶液形成的蛇纹石化大理石、花岗岩伟晶岩脉。
3.混合岩化作用及其太古界云母片岩。
3.冲沟地貌、嶂谷地貌、山麓洪积扇以及洪积裙。
第四天 林州——漳河河谷——红旗渠博物馆
1.花岗片麻岩及混合岩化作用。
2.震旦系和前震旦系地层的沉积接触关系及构造底砾岩。
3.中山地貌、河谷地貌和漳河河谷类型及发育规律。
4.太行山土壤类型及其发育。
5.地层垂直剖面、植被垂直分布。
6.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和植被的综合考察
第五天 林州——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临淇淇河河流地貌
1,溶洞等岩溶地貌。
2.淇河谷地、河谷地貌。
3.森林植被。
第六、七天室内整理实习资料,编写实习报告及图件.四、领导与组织安排
(一)成立系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在系实习领导小组之下,组成2009级地理科学地理专业自然地理综合实习队,实习由带队院领导1-2人,专业教师5-6人,统一指挥,各负其责。
1、负责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内容要求、时间安排,协调各相关部门
2、选定具体的实习地点,做好人员分组等工作
3、沿途实习内容讲解
4、学生的分组、指导、管理
5、对学生交回的实习报告必须认真批改,并在班上进行分析讲评。
(二)实习学生分组,每组8-10人设组长1名;
实习生分组有班长负责解决,以男女上搭配,便于实习协作为宜。参加本次实习的学生为地理科学专业2009级本科学生,共计90人,编为2个队。每队设学生队长1名,副队长2名,负责资料、图件和设备物质的集中领取、保管和分发以及协助带队老师工作,其下分10个小组,每组8~9人不等,设正、副组长各一名,负责本小组人员专业学习的督促,当天实习记录的检查和实习纪律的落实。
五、考核办法
考核成绩由三部分构成:野外学习态度与表现表现20%,野外记录10%,实习报告70%。
六、实习经费预算
1、学生费用
(1)车费、住宿费、实习材料费、实习地点的门票费等
共合计:元
2、教师费用
(1)车费、住宿费、参观门票费、生活补助等
共合计:元
七、野外实习安全措施
实习期间,师生自觉遵守《安阳师院教学实习社会实践规程》的有关规定,并按有关守则自觉完成实习任务。除《规程》所列各项外,特针对此次实习,提出如下要求。
1、全体师生统一行动,不准任何人私离队伍。
2、严格纪律要求,有急事须向指导教师书面请假,待批准后才能离开,并按规定返回。无特殊情况不准请假。
3、选择车况良好的国营企业车辆(火车、汽车)乘坐。
4、时刻注意安全,不准学生到任何有危险的地方。
5、不准学生租用任何非集体所用的其他交通工具。
6、不准游泳,不准酗酒,注意防火防盗及饮食卫生。
7、充分预备旅行常备药物。
8、按老师安排进行食宿,遵守作息制度。
9、尊重当地居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能与当地人发生矛盾冲突。
10、遵守实习考察计划,全体按时返校。
自然地理教研室 2013-9-15
第二篇: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姓名:邢建玮
年级:2011级
专业:地理科学
学号:201139010135
指导教师:陈智文张立峰李筱琳 时间:2013年9月1日
第三篇: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概述
本次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活动是在2010—2011学年大二地理课程的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等课程学习完成后,于2011-7-10—2011-7-14,在陈智文老师和张立峰老师的带领下,和全体09级地理科学同学,在四平周边地区,主要针对土壤和植物的实习活动,涉及气象、地貌、地质、生物等诸多自然地理要素。因此本报告主要是对土壤和植物的叙述,把其他要素归结到土壤中描述分析。
第一章
植物地理学
每一种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区域,每一地区都有能反映它本身的物种。本次植物地理学实习主要是认识了一些物种,包括它们的生长环境和各种特征。
植物种类的划分,主要是以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来划分的。我们来认识一个物种,提取遗传物质分析,是不现实的。因此只能根据植物的各种特征来识别,包括生活型和生长型以及味道等。下面就列出一些本次认识的植物物种:
1、抱茎苦菜——菊科(头状花)
2、萝藦——藤本(白浆可以治皮肤病)
3、水蜡球——本犀科
4、金银花——忍冬科(花有白有黄)
5、玫瑰——蔷薇科(果树属于蔷薇科)
6、车轴草——豆科
7、早熟禾——禾本科
8、车前草——车前科
9、飞蓬——菊科
10、地肤——黎科
11、刺柏——柏科
12、大丁草——菊科
13、糖槭——槭树科
14、色木槭——槭树科
15、火炬树——槭树科
16、蛇床子——伞形科
17、鸭跖草——鸭跖科
18、树锦鸡——豆科
19、铁苋——苋科 20、马齿苋——苋科
21、灰菜——黎科
22、旋花——旋花科
23、芍药——毛茛科
24、荷包牡丹——罂粟科
25、龙葵——茄科
26、葎草——桑科
27、苘麻——锦葵科
28、梓树——紫葳科(又称臭梧桐)
29、地丁——菊科(分紫花地丁和百花地丁)30、杏树——蔷薇科
31、豚草——菊科
32、扁蓄蓼——蓼科
33、鸡眼草——豆科
34、北京毛桃——蔷薇科
35、垂榆——榆科
36、羊蹄叶——蓼科
37、侧柏——柏科
38、飞廉——菊科
39、益母草——唇形科 40、萎陵菜——蔷薇科
41、鼠掌老鹳草——芸香科
42、蓟——菊科(大刺菜)
43、毛脉山莴苣——菊科
44、狗尾草——禾木科
45、独行菜——十字花科(早春草)
46、丁香——木犀科
47、狼尾花——报春花科(酸)
48、蒲公英——世界属
49、辣蓼铁线莲——毛茛科
棉团铁线莲——毛茛科
50、地榆——蔷薇科(俗名:黄瓜香)
51、菟丝子——豆科
52、山榆——榆科
53、鸢尾——鸢尾科
马莲——鸢尾科
54、兔儿伞——菊科
55、鸦葱——菊科(花心不可吃,余可吃)
56、蒙古栎——壳斗科(柞树)
57、山里红——蔷薇科
58、毛榛——桦木科
59、猪毛菜——黎科 60、歪头菜——豆科
61、问茎——问茎科(节节草)62、玉兰——百合科 63、驴耳风毛菊——菊科 64、鹅绒委陵菜——蔷薇科 65、细叶百合——百合科 66、苘白——百合科
67、尾叶香茶菜——唇形科 68、酸浆——蓼科
69、绢柳——杨柳科(在相对阴湿的环境中生存)70、金叶马兰—— 71、胡枝子——豆科 72、榆叶梅——蔷薇科 73、串红——唇形科 74、兔丝子——豆科
第二章
土壤地理学
第一节
土壤的形成过程
土壤不同于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土层。土壤形成过程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或空间条件下,土体中进行的物质与能量迁移转化的总体过程,它也是地球表层系统物质能量迁移转化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都是从母岩发育而来的,大致可分为原始阶段、中年阶段和老年阶段。
土壤剖面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称为土壤剖面。分为自然剖面和认为剖面。自然剖面指不是为了研究土壤而做出的剖面。土壤剖面一般可分为以下几层:
• O层——凋落物层:指以分解的或未分解的有机
质为主的土层。
• A层——腐殖质层:形成于表层或位于O层之下的矿质发生层。土层中主要由腐
殖质构成。
• E层——淋溶层: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
失的土层。
• B层——淀积层:土壤物质积累的层次。• C层——母质层。• R层——母岩层。
第二节
主要的土壤类型
一、丘陵上的灰棕壤
1.转山湖水库(灰棕壤土壤剖面)
地点:转山湖水库岔路口到石岭公路2000m处; 气候:温带半湿润向湿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生物:针阔混交林;
母岩和母质:主要是花岗岩,还有紫色和白色泥岩的入侵; 地形:丘陵上的平亢地。2.转山湖水库(灰棕壤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O层枯枝落叶层,3~5cm厚;A层腐殖质层0~45cm,根系比较多,颜色是灰黑色;B层淀积层45cm~75cm,根系比较少,颜色呈灰棕色;C层母质层75cm以下,颜色呈黄褐色,无根系。
二、山前台地上的黑土
1.条子河九队(黑土土壤剖面)
地点:四平外环路红钢到大房身乡道条子河九队路右侧100米; 气候: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生物:原生植被为森林草原,现已开垦为农田; 母岩和母质:砂岩夹紫红色泥岩; 地形:山前台地,漫岗地。2.条子河九队(黑土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主要是A-B-C构型:A层腐殖质层0~30-40cm,颜色是灰黑色,有大量根系,具有团粒状结构,土壤质地偏粘。由于地上植被是森林草原植被,所以有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共同归还,因此层次比较厚;B层淀积层30-40~60-70cm,淡褐色,根系较少,块状结构;C层母质层60-70cm以下,白色砂岩夹紫红色泥岩。该土壤剖面通体无碳酸盐反应,说明不仅可溶性的的钠盐、钾盐被淋失了,相对活跃的钙盐和镁盐也全部淋失。3.巨丰砖厂(黑土土壤剖面)地点:四平外环路上的巨丰砖场; 气候: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生物:原始植被为森林草原,现已开垦为农田;母岩和母质:黄土状亚粘土,呈蒜瓣状; 地形:山前台地,漫岗地。
土壤剖面:主要是A-B-C构型:A层腐殖质层0~40cm,颜色是灰黑色,有少量根系,具有团粒状结构,土壤质地偏粘。由于地上植被是 7 森林草原植被,所以有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共同归还,因此层次比较厚;B层淀积层40~70cm,灰黄色,根系较少,并且含有少量的铁锰结核,块状结构;C层母质层70cm以下,淡黄色。该土壤剖面通体无碳酸盐反应,说明不仅可溶性的的钠盐、钾盐被淋失了,相对活跃的钙盐和镁盐也全部淋失。
三、平原上的黑钙土
1.地点: 303国道四平到昌图县八面城的满家桥右侧200m; 气候: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生物:原生植被是典型的草原植被,以羊草(碱草)为主,羊草叶量多,营养丰富,羊草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湿润的砂壤质栗钙土和黑钙土,多生于开阔的平原,起伏的低山丘陵,河滩及盐碱地等,它的根茎穿透侵占能力很强,是很好的水土保持作物。现已开垦为农田;母岩和母质:黄土状沉积物(灰黄色亚砂土); 地形:平原。
2.成土过程:腐殖质累积过程和钙积过程。
腐殖质累积过程:钙积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具有暗色表层,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气候夏季温暖多雨,所以草本植物夏季生长繁茂,冬季寒冷干燥,土壤冻结,微生物活动微弱,死亡的草本植物得不到充分的分解,年复一年腐殖质积累于土壤中,使土壤表层的颜色越来越黑,形成明显的暗色表层。
钙积过程:该地区由于降水不是很充足,蒸发作用又强。易溶性的钠盐、钾盐被淋洗,而钙、镁等盐类只能部分淋失,部分残留于土 8 体中,并在土体的中下部相成一个碳酸钙和碳酸镁相对富集的钙积层。
3.土壤剖面:具有典型的A-B-C三层。A层腐殖质层0~50cm,颜色呈灰黑色,有大量根系,团块状结构,无碳酸盐反应;B层钙积层50cm~92cm,颜色灰黄色,有少量根系,有碳酸盐反应,说明该层有碳酸盐的累积,土壤属比较紧实的块状结构;C层母质层92cm以下,黄土状亚砂土。
黑钙土有明显的钙积层,而黑土(巨丰砖厂的黑头通体无碳酸盐反应)没有钙积层,这也是黑钙土和黑土之间比较明显的区别之一。四.叶赫白浆土
1.时间:2011年7月11日
13:30 地点:转山湖水库大坝下300米 天气:少云、微风
气候:温带半湿润向湿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生物:五花草塘
植被:草本植物高大茂盛,种类丰富,有单、双子叶之分
母质:泥灰岩风化物 母岩:泥灰岩 地形:一级阶地
2.成土过程:随着河流改道,细粒物质上沉积粗粒物质,粗粒物质下形成隔水层,降水形成地下径流,为还原环境,高价铁、锰元素被还原,颜色变浅形成白浆层。白浆层隔水性好,耕性差。3.土壤剖面:具有典型的A-E-B-C四层
A层腐殖质层:0~20cm左右,颜色呈灰黑色,有大量根系
形成年代晚,时间短,植物根系浅;
E层白浆层:
10cm~50cm,颜色灰白色,有少量根系;
B层淀积层:
50cm~ 90cm,比较紧实,呈块状结构; C层母质层:
河流冲积物形成,有分选不好的石块 五.森林草原土壤的区别
森林土壤的地表植被主要以木本植物为主,木本植物每年只要少部分有机物以枯枝落叶的方式归还于土壤表层,形成枯枝落叶层,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腐殖质层随深度锐减,即土壤腐殖质的表聚分布型。
草原土壤的地表植被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而草本植物每年其植株的主体部分死亡都归还于土壤,其中以死亡根系为主,这些根系多集中在0~~30或50cm的土体上部,这样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腐殖质层随深度逐渐递减,级土壤腐殖质的舌状分布型。
六. 沙地樟子松
地点:303国道四平至郑家屯段辽宁省昌图县付家镇附近的付家林场,由平原过渡到沙地。
辽宁省昌图县国营樟子松母林林场是我国唯一一片在沙土上生长的樟子松母林,始建于1971年,面积4500亩,樟子松的庞大根系利于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林下是低矮的草本植物,因为该地降水量少,而且土壤质地呈砂性,所以土壤保水能力差,不利于高草的生长。
第三章
结束语
通过本次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活动,丰富和完善了自然地理学的知识内容;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各自然地理要素是怎样发生作用的;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亲近了同学们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学习自然地理的重要性和怎样更好地学好自然地理。
本次实习活动收获颇多,但仍有一些不足。首先是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不够牢固和透彻,其次是野外实地学习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理论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希望我们以后能够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
第四篇: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年级:2012级2班 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学号:1241212 姓名:李庭乐
实习指导教师:张立峰 李筱琳 李蒙 2014年9月2日
第一章 土壤地理学实习
这次土壤地理实习的路线是从丘陵地区到山前台地再到平原地区。具体是先到四平的叶赫地区再到四平市区外环路最后到辽宁省的昌图县地区。
山前丘陵——山前苔地——平原
第一节 土壤的形成过程
土壤的形成是在地质物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共同作用下形成的。1.物质大循环:
裸露在地表的坚硬的岩石,在阳光的照射和大气降水的淋湿下,进行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其结果导致岩石由大变小,由粗变细。其形态和化学结构发生变化。风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大量营养元素,在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作用下,汇入附近的江、河、湖、泊。甚至是海洋当中,慢慢形成沉积岩,然后沉积岩在地球内应力的作用下,再次出露海面,再接受阳光照射和降水淋湿等循环过程。这样完成了地质物质大循环。2.生物小循环:
上述地物质大循环结果使坚硬的岩石变成疏松多孔的母质。在疏松多孔的母质中,先出现的是细菌,然后是低等生物,如苔藓、地衣。低等生物的出现使母质出现养分,慢慢的,高等植物出现,而高等植物的出现,最终促使母质逐渐转化为土壤。这个过程叫生物小循环。
第二节 丘陵上的灰棕壤
时间:2014年8月21日
上午11:05 阴天 地点:转山湖水库岔路口到石岭公路2000m处 1.成土因素
气候:温带半湿润向湿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生物:针阔混交林(油松或黑松)地形:丘陵上的平亢地
母岩和母质:花岗岩且有紫色和白色泥岩入侵 2成土过程
以黏化过程为主是指在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原生矿物大量分解形成次生黏土矿物,在降水条件下,黏粒向土壤中下层移动并逐渐淀积起来。3.土体构型(O-A-B-C)O层:枯枝落叶层,厚度3-5cm A层:腐殖质层,厚度0-25cm;呈灰黑色;根系较多;以砂质为主,通透性好;土壤结构团粒状结构
B层:淀积层,厚度35-55cm;灰棕色;根系较少;土壤结构团粒状结构
C层:母质层,50cm以下;呈黄褐色;无根系
第三节 山前台地上的黑土
1、巨丰砖厂
时间:2014年8月22日
上午09:20
晴 地点:四平外环路上的巨丰砖厂(1)成土因素
气候: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生物:森林草原草原植物,现已开垦为农田 地形:山前台地
母岩和母质:黄土状的亚黏土(2)成土过程
一是强烈的腐殖质累积过程,主要在夏季高温多雨,微生物活动强烈,土壤中有机质在微生物累积下释放大量N、P、K等元素,放大量的氧气,为植物矿质化过程。冬季是以有机质腐殖化过程,冬季寒冷漫长,微生物活动微弱,有机质不能彻底分解,而以腐殖质形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累积土壤中,从而形成暗色表层。二是彻底脱钙过程:由于黑土分布区降水比较充足,不仅可以使土壤中Na和盐淋失掉,相对来说,比较活跃的Ca盐和Mg盐也淋失掉,所以黑土无钙积层,钙积层是区分黑土黑钙土重要标志。
(3)土体构型(A-B-C)
A层:腐殖质层,厚度0-40cm;呈灰黑色;根系较多;土壤质地壤质偏粘重;土壤结构团粒状结构;腐殖质层较厚是因为黑土属草原土壤,黑土原属于温带草原向温带森林过渡的土壤 B层:淀积层,厚度40-70cm;灰黄色;根系较少;有少量铁锰结构;土壤结构为块状结构
C层:母质层,黄土状的亚黏土;厚度75cm以下;呈黄褐色;无根系颜色为淡黄色,该土壤剖面通体无碳酸盐反应,说明不仅可溶性的钠盐,钾盐被淋失了,相对活跃的钙盐和镁盐也全部淋失。
2、条子河九队
时间:2014年8月22日
上午10:35
晴
地点:四平外环路上红钢到大房身乡道条子河九队中路右侧100米(1)成土因素
气候: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生物:森林草原植物,现已开垦为农田 地形:山前台地,漫岗地 母岩和母质:砂岩夹紫红色泥岩(2)土体构型(A-B-C)
A层:腐殖质层,厚度0——30-40cm;呈灰黑色;根系较多;土壤质地壤质偏粘重;土壤结构团粒状结构;腐殖质层较厚是因为黑土属草原土壤,黑土原属于温带草原向温带森林过渡的土壤 B层:淀积层,厚度30-40——60-70cm;灰黄色;根系较少;有少量铁锰结构;土壤为块状结构
C层:母质层,砂岩夹紫红色泥岩;60-70cm以下;白色砂岩夹紫红色泥岩,该土壤剖面通体无碳酸盐反应,说明不仅可溶性的钠盐、钾盐被淋失了,相对活跃的钙盐和镁盐也全部淋失。
第四节平原上的黑钙土
时间:2014年8月23日
上午10:05
阴 地点:四平至双辽的303国道满家桥右侧200米(1)成土因素
气候: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生物:厚生植被是典型的草原植被,以羊草为主,羊草叶量多,营养丰富,羊草为禾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湿润的砂壤质聚钙土和黑钙土,多生于开阔的草原,起伏的低山丘陵,河滩和盐碱地等,它的根茎穿透侵占能力很强,是很好的水土保持作物。
地形:平原
母岩和母质:黄土状亚砂土(2)成土过程
一是强烈的腐殖质累积过程
二是明显的钙积过程,该地区由于降水不是很充足,蒸发作用又强。有限的降水只能将土壤当中易溶性的钠盐、钾盐被淋洗,而相对活跃的钙、镁等盐类只能部分淋失,部分残留于土体中,并在土体的中下部相成一个碳酸钙和碳酸镁相对富集的钙积层。
(3)土体构型(A-B-C)
A层:腐殖质层,厚度0-50cm;呈灰黑色;根系较多;土壤质地壤质偏砂;通透性较好;土壤结构团粒状结构;通体无碳酸盐反应
B层:钙积层,厚度50-92cm;灰黄色;根系较少;土壤结构比较紧实的块状结构;该层次有明显的碳酸盐反应 C层:母质层,黄土状亚砂土
92cm以下
第五节 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腐殖质分布情况的对比
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腐殖质分布情况比较: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相对于土壤中腐殖质的积累作用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腐殖质的含量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情况是不同的。木本植物主要是依靠地表凋落物归还,枝落叶归还,而草本植物是地表凋落物是地下根系共同归还。森林土壤中腐殖质主要是以枯枝落叶的方式归还于土壤层,土壤腐殖质层深度锐减,即土壤腐殖质的表聚分布型,而草本植物每年其植株的主体部分死亡后都归还于土壤,既有地上部分归还又有地下部分归还,根系归还的部分集中在0-30厘米或50厘米的土体中上部,这样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腐殖质层随深度逐渐递减,即土壤腐殖质的舌状分布型。
第六节 沙地樟子松
时间:2014年8月23日
上午11:30
晴
地点:303国道四平至郑家屯段辽宁省昌图县付家镇附近的付家林场,有平原过渡到沙地。
樟子松人工母树林简介
樟子松人工母树林始建于1971年,坐落在付家林场种了林分场,距付家屯四公里,位于平齐铁路的黑城子乘降所至付家屯火车站之间的铁路两侧,规划十一个大区,三十三个小区,面积4500亩。截止2000年来保存28-34年生母树,77.716株加权平均树高9.45米。胸径为23.40厘米,最大树高已达12.43,胸径为30.60厘米。母树林于1978年初结实,到1999年末累计采制种子8000千克,除了解决本县本场育苗用种外,多年来没支援本省其它市县以及新疆、内蒙古、吉林等省区累计4150千克。
第七节 叶赫白浆土
时间:2014年8月20日
下午14:00
晴 地点:转山湖书库大坝下300米(1)成土因素
气候:温带半湿润和湿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白浆土通常在温带形成。生物:五花草塘
植物种类多,草量大 母质和母岩:河流相的沉积物
地形:一级阶地,阶地两侧的山上位泥岩和细粒砂岩。(2)成土过程:
白浆化过程:在河流边缘水的流速慢,细粒物质沉积下来,淀积成一个粘土层,后来地壳下沉,河流改道,在其上沉淀下来粗粒物质,而其下面形成的粘土层在降水后阻挡水分下渗,很容易形成还原环境,在还原条件下土壤中的铁、锰被还原,形成低价态的铁锰,它们具有流动性,当水分过多时,一部分低价态铁锰以侧渗方式流出,高价太铁锰被低价态还原,形成白浆层。
(3)土体构型(A-E-B-C),A层是腐殖质层0-20厘米左右,颜色呈灰黑色,有大量根系,E层是白浆层20-50厘米,颜色灰白色,有少量的根系,B层是淀积层50-90厘米土壤比较紧实的块状结构,C层母质层90厘米以下,黄土状亚粘土。
第八节 山门水库天然次森林
山门的植被是天然的次生林,地表植被主要由乔木、灌木和草本植被构成,种类比较多,枯枝落叶层比较厚,生物归还量大。植被和昌图县付家镇附近的付家林场,对比,种类比较繁多,因此降水降落到地表前,可以分别被乔木、灌木和草本植被所截流,所以侵蚀性较弱,保水能力较强。
第九节 母质因素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母质对土壤土质形成的作用
(1)母质的机械组成直接影响到土壤的机械组成,矿物组成及其化学成分;从而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物质与能量的迁移转化过程。
(2)非均质的母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较均质母质更为复杂,它不仅直接导致土体的机械组成和化学组成的不均一性,而且还会造成地表水分运行状况与物质能量迁移的不均一性。
(3)母岩种类,母质的矿物与化学组成,不仅直接影响到土壤的矿物 元素组成的物理化学特性,而且对土壤形成发育的方向和速率也有决定性的影响。
第十节 团粒结构土壤为什么适于农业生产
(1)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孔隙的比例较为适宜,且在土壤中的分布均匀。
(2)在土壤团粒之间为非毛管孔隙,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而在土壤团粒内部则为毛管孔隙,使土壤具有良好吸水,蓄水与保肥性能,这样较好的解决了土壤水分与空气同时存在的矛盾。
(3)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这是因为团粒结构表面的有机质在好气微生物作用下,有利于养分的释放和供应;同时,在团粒结构内部有机质则以嫌气性分解为主,分解过程相对缓慢,这有利于养分的保存。(4)具有团里结构的土壤具有粘着性,粘结性和可塑性均较小,这也有利于耕作。
第二章 植物地理学实习
第一节 吉林师范大学校内植物
时间:2014年8月20日 下午
晴 地点:吉林师范大学校内
实习内容:植物地理实习植物种类识别 序号
植物种类
别名
所属科种 01.02.大刺菜
蓟
菊科
水稗草
稗
禾本科(粮食作物,粮食作物大部分属于禾本科)03.苋菜
苋科(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的功效)04.05.06.07.08.09.10.11.12.铁苋
血见愁
大戟科
金银花
忍冬
忍冬科
车轴草
香车叶草
茜草科(三叶草,牧草作物)
刺柏
松科、柏科
丁香
洋丁香
木犀科
榆叶梅
蔷薇科
槭树
槭树科
龙葵
天茄子
茄科
鸭跖草
鸭跖草 13.14.15.16.17.鼠长老鹳草
牤牛菌科
狗尾花
禾本科
树锦鸡儿
小黄刺条
豆科(大灌木或小乔木)
火炬树
鹿角漆
漆树科
梓树
臭梧桐
紫薇科
18.葎草
19.萝藦
20.灰菜
21.苟麻
22.羊蹄叶
23.苦菜
24.地锦
25.叉分蓼
26.飞蓬
27.紫花地丁
28.北京毛桃
29.狐尾草
30.豚草
草)31.地肤
32.马齿苋
五爪龙
桑科(草质藤本,具有倒钩)
天浆壳
萝藦科
粉仔菜
藜科
青麻
锦葵科(双子叶)
廖科
山苦荬
菊科
爬山虎
葡萄科
酸浆
蓼科(多年生草本)小白酒草
菊科(一年生草本,可入药)
蓳菜科
蔷薇科
绿羽毛
小儿仙草科
三列叶
菊科(外来入侵物种,属于有害杂 地麦
藜科 长命菜
苋科
第二节 山门水库地区植物
时间: 2014年 8月21日 上午 晴 地点:山门水库
实习内容:植物种类的鉴别
序号
植物种类
别名
所属科种 01.02.03.萎陵菜
蔷薇科(多年生草本,圆柱形)
翻白草
鹅绒萎陵菜
莓叶萎陵菜
水杨梅
豚草
三列叶
菊科(外来入侵物种,属于有害杂草)04.苏子
唇型科(叶子有浓型香味)(判断依据:1,有花;
2,茎四棱;
3:,有香味)05.06.07.08.09.10.11.12.13.14.羊尾花
胡枝子
胡枝条
豆科
全叶马兰
黄花三草
菊科
菟丝子
豆科
蒙叶栎
柞栎
壳斗科
马莲
马兰花
鸢尾科
蝙蝠葛
山豆根
放己科(多年生藤本)
山里红
蔷薇科(果树)
牛蒡
东洋参
菊科(二年生草本)
悬钩子
山莓
蔷薇科 15.16.17.18.19.花絮柳
蔷薇科
鸢尾
鸢尾科 茜草
血见愁
茜草
玉竹
铃铛菜
百合科
地榆
山地瓜
蔷薇科
第五篇:野外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野外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一、综合实习概述
此次滇西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提前查找了有关于此次实习的具体内容,比如,实习过程中的地貌与河流的名称、位置及形成原因,实习当地的少数民族的历史、习俗、服饰、历法,实习地的人口、农村聚落的类型等。
野外工作:
2014年4月8日,早8点,我们从学校出发。9点半时到达滇池,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对滇池的形成、形状、面积大小、容水量、水质及水质的治理等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老师也介绍了西山的形成演化、属地质断裂带等内容。10点半出发去大理。
4月9日,早8点,我们到了大理的洱海公园。近10点,我们在洱海海东下车,听老师讲解洱海的形成、面积、水质等,及大理冲击扇的形成。11点多,到达南诏风情岛、金棱岛、银棱岛、双廊古镇。下午1点,我们抵达大理蝴蝶泉。下午3点,抵达喜洲,参观了侯家民居,并对白族的民俗,居所、歌舞、三道茶有了深刻的了解。
4月10日,早8点,我们来到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并爬了苍山。深入了解到大理的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
4月11日,早上出发,中午时抵达潞江坝,老师讲了怒江的形成构造运动,汛期,经纬度、海拔、气候等。下午3点,抵达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了解了高黎贡山植被的垂直结构,气候及国家保护动植物。之后出发去腾冲。
4月12日,早9点,来到腾冲的火山观测点,了解了火山地貌。下午1点半认识了柱状节理和黑鱼河的清澈。
4月13日,早8点半抵达腾冲热海,了解了地热。11点半了解了腾冲的玉石文化。下午1点半,抵达和顺古镇,领略到古镇浓厚的文化底蕴。
4月14日,早8点离开腾冲,晚上抵达楚雄。
4月15日,早8点,来到彝族十月太阳历公园,了解到彝族的历法及文化。之后,出发抵达玉溪师院。后期通过对实习中的记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整理成报告。
此次实习,在时间上比较匆忙,到最后有些同学体力不支,无法更好的了解到实习地的特色,实在遗憾。
二、专题实习报告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考察发展分析
摘 要:对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的考察的目的是让彝族保持自身的民族文化,而不被汉化。通过对彝族历法及文化的了解,并查找的资料,总结归纳出彝族的历史发展状况、民风民俗、宗教信仰、民族节日等,分析得出彝族为自身文化的发展做出努力,即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持文化的原始味道。
关键词:云南省楚雄州;彝族;文化;民风民俗保护 1 基本概况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为第七大少数民族,云南第一大少数民族。在汉族文化逐渐渗透到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今天,彝族的历史文化、服饰、习俗、建筑和生活等正慢慢的淡化、汉化。所以,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好民族文化,使其保持着特有的民俗,并延续下去。
1.1 彝族历史文化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部族。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彝族民族特色 2.1 民族服饰
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服饰的特点:
(1)反映了黑之尊、黄之美的审美观;
(2)反映了彝族“顾头”的生活习惯和荣誉意识;(3)男子服饰多体现其英勇善战的气概;
(4)服饰图案纹样体现了彝族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2.2 风俗习惯 2.2.1 食俗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2.2.2 跳菜
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
2.3 建筑特色
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是土掌房。土掌房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使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平顶的制作具备晒场的功能。楚雄州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2.4 彝族历法
历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在我国的彝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的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按照古老的彝族太阳历,一年中要过两次年。彝族太阳历将一年分为10个月。每月以鼠日为一个月起头,12属相循环3次,在猪日终结为月末,每月36天。一年360天,剩下五或六天为过年日,不计算在10个月之内。大年在每年夏至日,过三天。第一天为接祖日,第二天为祭祖日,第三天是送祖日。小年在冬至日,只过两天,一天接祖,一天送祖,闰年加祭祖日过三天。
彝族十月太阳历以12届相轮回纪日,3个属相周期为一个时段(月),即36日为一月,30个属相周为一年。1年10个月,360日,10个月终了,另加5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闰日),为366天。
十月太阳历广场十根文景雕塑图腾神柱,以祖先神柱为中心,正南方向两根是天神柱和火神柱;正北为葫芦神柱、太阳神柱、虎神柱;西方依次是龙神柱、鹰神柱和羊神柱。十根图腾神柱是按照彝族古老的立杆观测太阳运动以定季节的原理。由天文学家参与测定设计的,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观测效果非常精确。
2.5 宗教信仰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
2.6 民族节日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彝族现状发展分析 3.1 存在问题及现状分析
彝族在保持自身的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汉族的文化,比如传统节日的融合,彝族人接受了汉族的春节,汉族人也接受了彝族的火把节等。还有语言的汉化,很多彝族人,不知道如何讲彝族语言,缺少对彝族民风民俗的了解,甚至没有了彝族的名字,只有汉族名字。
彝族的文化及语言,正逐渐的被淡化、改变,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不加以保护,便会流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3.2 解决途径
对接受汉族文化的彝族人同时开设彝族文化课程,使其从小既能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也不会容易将本族的文化抛弃。
举办彝族的大型活动,号召彝族人参与其中,不忘本,并让其他民族了解彝族的文化。
加强本地的彝族文化旅游,将彝族文化特色加入旅游服务中,可以以比较稳定的形式传递下去。
3.3 发展前景
由于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为第七大少数民族,云南第一大少数民族。
云南楚雄州,具有良好发展彝族文化的环境,使其永久流传。参考文献: [1]
彝
族
[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AnWtR_wngormu6DBD2FtQmogLpPuqoCoP8cvtjEvg1P9Jtqhla012f8MbVZZwE3.[2]云南民族民间艺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3]余秉彝.楚雄彝族人口[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