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政策学实习报告
一、绪论
1.1 任务与目的课程实习是大学教育一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两年半以来,我以做一名高素质的优秀淮工大学生为目标,全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在实习期间,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深受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照顾和关怀,认真负责,做好各项工作,完成任务要求,做一名合格的公务人员。
1.2 实习安排
1.2.1 总体实习安排
实习单位是学校老师联系的,我们都绝对无条件地听从带队老师的安排。老师们帮我们联系了几个单位,如计生委、市国土资源局、工商行政管理分局、环保局、司法局、劳动局、城管局等等。各单位分配的人数不等,是事先就已经安排好的,这次不是我们自己选单位再协调,而是老师按学号依次排下来的。
1.2.2 本人实习的安排
听从带队老师和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安排,我被分在连云港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处,而和我同组的董晓凤同学则分在市国土局办公室。我所在部门共有三个人:闫振标处长,左晓梅主任,王其谦主任,我很有幸地与这些重要级领导成为同事。实习一个星期结束之后,我大体了解执法监察处是个什么样的部门。执法监察处对执行和遵守国家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拟定执法监督和违法案件查处的规定;监督检查土地规划、农地转用、土地和矿产资源资产处置及土地使用权交易等行为;依法组织查处重大土地违法案件;承担行政案件应诉工作。实习生活
实习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每天都有一些挑战,但也是枯燥乏味的,每天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同。
2.1 实习内容
2.1.1 具体工作
(1)法律法规。实习的第一天我就只是看看一些他们自己精选的法律条文,从中我学到了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基本农田的一些知识点,因为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比较关心这个,所以就可以记住了有关农田的信息。
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应该说,基本农田是为了满足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耕地最低需求量。对基本农田进行保护,主要包括两方面:①基本农田数量保护。a.基本农田保护区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占用。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b.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补充划入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占用单位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负责开垦与所占基本农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c.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经批准占用的基本农田、满一年未使用而又可耕种并收获的,由原耕种的单位或个人恢复耕种,也可由用地的单位组织耕种;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经国务院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交由原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重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承包经营基本农田的单位或个人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可以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②基本农田质量保护。a.利用基本农田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保持和培肥地力。国家提倡和鼓励农业生产者对其经营的基本农田施用有机肥料,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b.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基本农田地力分等定级办法,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基本农田地力分等定级,并建立档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定期评定基本农田地力等级。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逐步建立基本农田地力与施肥效益长期定位监测网点,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基本农田地力变化状况报告以及相应的地力保护措施。c.凡是向基本农田保护区提供肥料或城市垃圾、污泥的,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基本农田环境污染事故的,当事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2)调查报告。实习第二天,闫处长说要锻炼锻炼我就要求我写一份调查报告,是关于连云港市围海造地现状的调查报告,后来还被闫处长交给了上级领导。我一听要我写报告就懵了,对围海造地我完全没概念,还好闫处长拷贝了一份电子文献给我。写调查报告对我而言并不难,之前因学业要求练过笔,但我晚上回到宿舍之后还特地翻阅了《社会学研究方法》,查看了一下文献研究方法和调查报告格式。从文献资料中,我了解到围海造田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与大陆海岸相连,二是孤悬浅海中形成人工岛。围海造田的主体工程是拦潮堤坝,堤坝高程、堤坝结构和断面形式跟地形地质条件、最高潮位和浪高、爬高等因素决定,在通海口的堤坝处修筑挡潮闸门,以防潮水倒灌,并排出沥涝水盐,蓄积淡水。而连云港围海造地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一是港口堵塞严重,连云港海港的入海口是黄海,泥沙淤积比较严重,围海造地使得港口堵塞更加严重;其二是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我们在开发利用沿海滩涂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尽量做到不破坏生物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之地。这两点我在报告中都有提出。
我们在开发利用某一资源的时候,既要看到当前利益,还要注重长远利益,要将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相结合,这是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真理。
(3)台帐。很巧的是实习的第二周他们得接受省政府组织的基本农田检查,对连云港市进行耕地保护履行情况考核,考核XX年、2010年度违法使用耕地和基本农田案件查处清单和卷宗,我也积极参与了此项活动。为了迎接检查,我帮闫处长作了两本台帐,是连云港市XX年、2010年度违法用地情况统计台帐,这个工作很简单,但却很繁杂,因为需要统计连云港市八个县区的违法用的情况,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分析和排除,看得我眼花缭乱。在刚开始做台帐时,总有种做不完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流逝,台帐基本成形,数据也基本填上,我仿佛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越来越顺利,越来越接近成功,整整一天的时间,我终于全部完成了。后来晚上回去又做了很多修改,设置了台帐的字体、字号、单元格格式等等。
两本台帐耗费了我太多精力,但看到它们一一被打印出来后,我内心是骄傲的,充满了自信。第二天把台帐交给闫处长做最后的修改,他毫不吝啬大加赞赏我,为表示感谢,他还送了本庆祝中国60华诞的油册给我,我内心那个激动啊。同时,我也见识到了无纸办公的强大功能,以前需花几天甚至一星期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几小时或者一天就能完成,而且错误率远远降低。现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都已实行无纸办公,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体现了现代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越来越高。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这也鼓励了我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努力扩展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
台帐做完后,就得发给各县对账,以便在检查中不会出现不吻合的账目。整个检查过程,从准备到迎接到结束,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政策或命令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目标和功能,一旦被制定或发布出来后,不管它有多么完善无缺,有多么重要,若不认真地付诸实践(行动),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没有任何意义。上级制定政策,发布命令通知,下级就得付诸行动,给它一定的意义,行动以其政策或命令为出发点贯穿整个过程。
2.1.2 无纸办公
这测实习让我见识到了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各自的强大功能,一个办公室必不可少的配备除了计算机外,这三样工具是缺一不可的。
(1)打印机。这是我第一次触碰到打印机,以前在学习办公自动化时,老师因学校没条件让我们做实验,所以我就只能从书本上获得关于打印机的一些知识,现在我终于有机会使用打印机了。我询问市国土局技术部的一位老师有关打印机的使用方法,在他的帮助下我现在会使用了。一般来说首先安装打印机的驱动程序,然后在关机状态下连接打印机,启动计算机后应该可以自动识别打印机就可以使用了。那位老师还告诉我打印机一般都是在word中使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做一下打印机测试和核准。
(2)复印机。复印机是我在上大学后才见到的,自己也没机会使用过,这次实习让我学会了使用复印机。第一次使用时难免有些紧张,就怕弄坏了,我虚心请教办公室的陈姐叫我使用复印机。她告诉我复印机每次工作之前,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预热,一旦预热好后,就能持续工作了。如果要复印多分相同材料时,最好先将复印机工作模式设置为连续复印状态,并根据复印份数的多少,设置好连续复印的页数,以后直接执行控制面板上的“复印”命令,复印机就能自动地将所有份数自动复印出来,这样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能节省操作时间,这种连续复印的功能,特别适合复印大量相同文稿的时候。同时陈姐还跟我讲解键面的各种按钮和触屏上的按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还告诉我一些其他的注意点。
(3)传真机。传真机完全是自己自学学会的。王主任经常使用传真机,我就在旁边“偷学”,再问问晓凤有关实际操作方法(她在办公室实习,办公室的侍秘书教她使用传真机,这是她实习工作必须掌握的),我学会了发送和接收传真。发送传真时,把要发的文件放进纸入口,听到“嘀”一声,然后拨对方的号码,让对方给信号,如果对方是自动给信号,就直接听到信号音,在对方给了信号后,听到信号音,按下“开始”键,挂机开始发送,对方同步接收打印出来。接收传真分两种:一种是自动接收,一种是手动接收。自动接收时,打开“自动”按键灯,对方拨过来后自动给信号,接收打印;手动接收时,在传真机响铃后,听到对方信号请求时,按下“开始”键,挂机,接收并打印。传真机的传真号码就是电话号码,很简单的操作,却发挥了很强大的作用。
2.2 实习心得及感想
这两的星期的实习,是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个上班族的乐趣,同时,它使我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实际公共政策问题,是空泛的政策理论变为真正的政策运行。两个星期的实习,现在回想起来,短短的实习生活,自我感觉可以说不错,真的很不错。记得我刚来市国土局执法监察处的第一天,我的指导老师向其他同事介绍我这个新成员,他们很热情地用微笑欢迎我的加入。我感到很激动,他们的热情让我大受鼓舞,我暗暗想,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定要好好表现,跟领导们好好相处,认真完成实习工作,不辜负他们对我的热情!时间过得真快,实习生活已经结束,我刚刚适应那里的生活就要走了,心里很舍不得,舍不得办公室的同事,舍不得办公室鱼缸里的小鱼,舍不得这种生活,总之舍不得实习的一切。时间虽然很短,可是这段时间却很令人难忘,对我们人生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两个星期的实习使我的工作经验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我时刻不忘超越自己,面对实习工作的满腔热情,将鼓舞着我不断前进。我相信,通过继续努力,我今后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公务人员。这是我在这段实习期间的一点深切体会,这段时间的经历对我们将来的工作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启示。
2.3 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这整个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但都被我一一解决了。其中最困难的就是台帐。为迎接检查,我做了两本台帐,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困难重重。首先我不明白土地用途后的数字是什么意思,也不清楚哪些内容需要保留,还有也不清楚备注这一栏的内容该复制哪一个旧数据本上的等等,这些问题搞得一个头两个大。我只好先将问题一条一条记录下来,汇总后就虚心请教办公室同事,在他们的耐心讲解后,我终于弄清楚了,解决了我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让我很顺利地完成台帐。其次,我发现课堂上学的电脑知识在工作上有点使不上劲来,excel还是不能够灵活运用,很多功能不会使用也不知该怎么做才能达到九台帐的效果。但我并没有气馁,自己在那儿慢慢摸索,再打电话问问同学,终于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之下,我做的台帐格式与旧台帐一模一样。进一个台帐我就出现了这么多问题,但却在解决问题之后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实习建议
实习结束之后,我对各方面都比较满意,但还是想提点意见,我从学校、实习单位和自己个人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3.1学校方面
学校是我们实习的强大后盾,要大力支持学生的实习活动,不但精神上要支持,更要在物质上提供支持。因为有过一次课程实习,我知道学校的实习补贴只有20元,而且发放的速度超慢,作为利益的接受者,我们都很关心补贴何时发放,能否及时发放,能否把补贴金额往上涨涨。我知道学校每年实习的人数数目都很庞大,增加补贴有点困难,但20元实在太少了,不够我们的来回车费。增加补贴,及时发放补贴,这都是实习生的心声,希望学校能接受我的建议,更加全面地支持我们的实习活动。
3.2 实习单位方面
了解了其他同学的实习情况后,我对实习单位有以下方面的建议。实习单位就相当于一个真实的模拟工作环境,得公平、公正地对待我们这些实习生,别把我们还当学生看,要将我们当平起平坐的同事看待。除了端茶递水、打扫卫生、收拾桌面等这种我们应该做的事之外,让我们做的工作不要只局限于看看报纸、喝喝茶、跑跑腿送文件这种简单而又无聊毫无实质意义的工作,也不要把我们当成免费的劳动力,所以我们大部分同学在实习生活中并无所获,搞得实习不像实习,倒像是来度假休闲的,这又造成我们实习日记不知写什么,报告也无内容写。还有一种现象是上班晚下班早,这也是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说的“你可以晚点来没关系,也可以早点走,反正没什么事干”,于是我们就成了晚出早归的上班族。我们强烈要求实习单位能正确看待我们还在大学的实习生,能让我们做些实质性的工作,让我们能实有所获,不要让我们对实习起厌恶之心,真诚地帮助我们顺利地完成实习!
3.3 个人方面
从我们个人来讲,首先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和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遵守领导的安排,必须按照规定,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中途不能退缩,有些同学会以太累太苦或实在无聊等等理由想中途退出,这些情况都是不允许的,因为这既对自己产生不利的影响,又玷污了学校的名誉。其次大学生应有的道德素质、正义感不可少,要尊重学习单位同志,正确并合理处理好与单位的人际关系。再次是个人态度问题,实习毕竟不是在学校,跟学校是不一样的,我们还要让实习单位的人考核。若因个人态度问题而得罪了他们,我们这次实习就白费了,而且下次也没有去这个单位实习的机会了。这不仅仅关系到我们个人,还牵涉到整个学校,也许以后他们就不愿要我们学校的实习生了。所以碰到事情我们要冷静处理。最后我们还要注意,课程实习要求我们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第二篇:公共政策实习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
实习报 告
专业年级 姓名学号实习类型《公共政策学》课程实习实习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实习时间2010.6.23—2010.7.6指导老师成绩
2010年7月16日
课程实习报告
1实习目的与意义
为了加强我们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掌握办公室处理日常的行政事务,熟悉整个企事业单位工作流程,丰富实际管理知识,锻炼我们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福州前景彩印纸品有限公司进行两周的实习生活。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使所学理论知识得到验证,培养灵活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并且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增长和扩充知识面,增加对社会的接触,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为以后在工作中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同时为在毕业后能快速地融入社会打下了基础。2实习时间
2010.6.23—2010.7.6
3实习单位概况
福州前景彩印纸品有限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专业从事包装盒,手提纸袋,杂志,画册,挂历,海报等彩色印刷纸制品加工制作业务,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凭着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和一整套先进的管理制度,以及良好的信誉,多年来深受广大业界人士的好评和认可。
公司目前拥有4500平方标准厂房,130多名员工,环境优雅的办公室,现代化的设计室,新进口日本小森L540对开五色机、四开四色、台湾双色印刷机,配套设备有全自动晒版机、上光机、压光机、覆膜机、全自动裱褙机、半自动褙卡机、全自动糊盒机、模切机、烫金机、压纹机、自动冲标机等,形成从彩色印刷到后道产品加工及成品销售的一条龙生产线。诚心为顾客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公司本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念,逐年加大员工福利待遇和文化生活设施的投入,积极为员工办理合作医疗、工伤等各种劳动保险,在暑假这段期间,考虑到天气炎热问题,购进许多空调,为员工宿舍提供免费的服务,做到人性化的管理。
4实习过程
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到福州前景彩印纸品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
6月23日我们在总经理的安排下我们参观了公司的车间和操作的流程,同时把我们分配各个部门,而我被分配到行政部;6月24-6月28日,我帮助行政助理整理劳动合同、工作计划、通告等档案,并帮助他们打印复印材料及起草传送文件;6月29-7月3日,协助他们做好招聘工作和入职培训。在这实习的过程中,基本上达到实习的目的,理解和熟悉整个企事业单位工作流程,学会用公共政策的视角发现和分析企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5实习内容
在这周实习期间,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协助行政部人员做好的各项人事及日常行政工作。在这实习过程中,我初步地了解公司行政部门的具体业务知识,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管理中去,同时拓展了所学的专业知识。现在我就总结一下我具体的实习内容:
5.1整理归集档案
由于这段时间公司在扩大招工,要增加一些新的合同和人事档案,再加上以前的档案随意堆放在档案柜里,缺乏很好的分类和归集,间接造成一些文件的难以查找,所以我的第一次任务是协助行政部人员整理大批量的文件。整理文件看似小事,但其中也蕴含着很多的学问,对文件的排序、装订、拆图钉和编码都能让我们学到很多书本永远无法体会的知识和经验。
5.2协助招聘工作
由于这家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里面部门的设置和规模无法跟一些大型的公司相比,所以行政部在负责一些日常工作的同时也要承担起招聘员工的责任。我主要是帮助行政人员接一些应聘者的来电,指导应聘者填写一些履历表,并将通过初试者送往各部门经理处进行复试,然后开试工单通知复试通过者过来试工,并做好登记。最后,协助行政部人员做好新员工入职培训工作。在此期间,我旁听了几次面试,这让我了解到面试官需要了解的东西以及自己欠缺的地方,为我以后的面试做好准备。
5.3起草和传送文件
行政部作为这家公司的中枢机构,负责统揽全局和做好各部门的沟通工作,其主要是通过发放一些通知,决策,计划等来做到上通下达,统揽全局。我主要帮助行政部人员起草一些通知计划和对一些文字进行把关,并将上级决定的各个
文件送到各个部门经理的手里,并做好签收工作。同时,我还和行政人员一起参加公司的“周管理例会”,感受和理解了企业开会的气氛和形式,并帮助他们做好会议记录。
5.4打印复印文件
办公室总是有大量的文字需要处理,一般遇到这种事情,我就要求主动代劳。在这实习期间我帮助行政人员打了很多东西,为他们减轻了很多的负担,感觉心里还是蛮高兴的。在打完字后,我就帮他们把这些材料打印下来,需要复印的便拿起复印。值得一提的是,以前在书上只学到如何复印的理论知识,到现在才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掌握这门技术。
6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6.1劳动合同的问题
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我发现里面有很多员工的劳动合同已经过期了,但仍在这边工作,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续签,这不利于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同时,里面有很多劳动合同都是一式两份存在公司的档案里,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很明显,员工缺乏者这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
我觉得劳动者应培养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应该要及时与一些需要续签员工进行续签,进行制度化管理,保护员工的权益。
6.2处罚问题
在办公室的文件夹里面存放着很多是关于对员工的处罚通报,根据统计,每天几乎有员工因为操作失误或交接失误造成材料损失和浪费而受到罚款的处罚,但为什么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时常发生呢?
我觉得主要从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处罚的力度不够,扣了金额太少未能引起员工的重视。第二,对员工专业素质能力的培训不够,造成员工容易在自己的岗位出错。第三,员工的责任心不够,在生产车间里面,一些机器用久后容易出现移位或零件掉失,员工没有做到及时检查和维修,容易造成操作失误而引起材料浪费。我觉得用人单位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整治,就会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
6.3安全隐患问题
在值班时发现办公室电脑插座电源未关闭存在,造成电源的浪费和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员工在车间里随意堆放东西,有些堵住正常的通道,有些堆得摇摇欲坠,更甚者竟然有人在车间旁边吸烟,作为印刷厂,里面堆放的都是易燃物,要是遇到一些火之类的东西是很容易引起火灾的。
我觉得公司应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并加强对安全隐患的管理。员工在下班时要及时把电源拔离方可离开;值班人员在值班时应到生产各现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与处理;对于一些在车间旁边吸烟的员工要给予严重的处罚;在进行“5S”检查时应该把这些因素作为评比的标准之一。
6.4权限与责任问题
在值班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纠纷问题,主要是因为业务员在没有经过生管部门的同意和确认情况下,直接更改生产产品的流程单,而引起生产主管的不满。
我觉得应该要明确权限和责任问题,业务员不能直接在生产流程单上进行更改,应及时上报生产主管,让其进行更改,一经发现越权现象就要按照公司规定给予处分。同时,要明确生产流程单的更改由生管部开单员统一负责,遇到数量涂改必须“大写”标明与签字确认,若涂改处较多且与订单内容不符合应予作废重新开单,不可太过于随意。
7实习心得
第一,学会分清主次,做事要有条理。作为一名行政人员,面对的工作通常都是一些很琐碎的事情。比如每天都要收发文件,整理材料等,手头上也很有多件事情需要完成。这时候我们需要学会分清主次,把所有事情的主次顺序排好,并把重要的事情放在首位,先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的问题,再解决次要的问题,做到有条理性地做事。
第二,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作为一名行政人员,处于一种沟通上下级的中枢神经,要忍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所以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缓解压力和面对挫折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树立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应该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我们变
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同时我们要学会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善于化压力为动力,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重新争取成功,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我们遭遇挫折时绝不能就此放弃,犯错误领导责骂时不能赌气就辞职。
第三,学会沟通,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无论身处在怎样的环境里,我们都应该和身边的人搞好关系,不轻易交恶,但要真诚地待人。敌人是很容易树立的,朋友也是要诚心才能相交的。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也许某些人只是公司合作的来往伙伴或是走走过场,但是,无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人,微笑,真诚,是留给别人最好的印象。而且,同在一个办公环境里,和同事相处得融洽,会让自己的工作发挥得更出色。当我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网,那么,许多的事情处理起来会相对容易的多,即使是自己一个人的独立工作,也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你协助你,这会让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加出色,同时也在这个团队里共同成长。
第四,要为自己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责任。很多的时候,我们难免会犯错误,更何况作为实习期间的实习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犯错误更是家常便饭的事,做错了,不要试图去掩盖,那只会让你错得更彻底。公司的前辈们会容许我们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绝对不容许我们为了这个错误做出更错误的决定。所以一旦错误已经发生,不要惊慌,静下心来想想应该怎样去补救,尽量把损失降到减少到最低,并且要主动地承担责任,作一个真正的承担者。
第五,学会保密。办公室人员因工作关系要经常接触领导和一些重要文件,参加一些重要会议,了解到一些重要的决定。凡是单位的决策都比其他人员先知晓一步,这就要求行政人员必须有高度的保密意识,一项决定在没有公布之前,都要学会保密,如不注意提前泄露,就可能给工作造成损失。行政人员在工作中要做到,知道的不要乱说,不该知道的不要打听,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巴,切实做到知情不泄密,谨言慎行。
第三篇:公共政策报告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
Public Policy Analysis Report
专业班级: 公共事业11-2班
成 员: 武凯丽 刘菲 赵超岭
臧电动 周鑫
2014年11月8日 中国移动公司市场化道路问题的研究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移动通讯公司的简介„„„„„„„„„„„„„.3 第二章 电信重组前中国移动的现状及特点„„„„„„„„„„3 第一节 中国移动所处的环境状况„„„„„„„„„„„„4 第二节 中国移动的优势基础„„„„„„„„„„„„„„5 第三章 电信重组后中国移动的竞争优势及特点„„„„„„„„6 第一节 品牌策略分析„„„„„„„„„„„„„„„„„8 第二节 价格和渠道策略分析„„„„„„„„„„„„„„9 第三节 多元整合营销传播„„„„„„„„„„„„„„„10 第四章 中国移动市场化道路未来面临问题及挑战„„„„„„„12 参考文献„„„„„„„„„„„„„„„„„„„„„„„„ 14
摘要
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鉴于通信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信运营商在通信业中又处于核心地位,所以电信运营商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信息产业至关重要。随着电信运营商之间竞争的加剧,研究电信运营企业的竞争优势获取是非常必要的和重要的。现在,我国有六家电信运营商,它们分别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中国铁道通信信息有限公司和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在这六家运营商中,中国移动可谓业绩卓著。在《财富》500强的最新排名中,中国移动攀升至224位;《商业周刊》最近发布全球公司市值排名,中国移动上升到36位,成为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公司,在全球电信公司中处于前列。那么中国移动是如何脱颖而出,走的又是怎样的一条市场化道路呢?
一、中国移动公司的简介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元。中国移动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国内31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目前,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是我国在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
二、电信重组前中国移动
根据中国移动通信公司通信市场发展的时间顺序,并以中国联通有限公司为参照,分析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市场化道路。第一阶段为电信重组以前,主要分析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第二阶段是从电信分营迄今,将在分析产业环境和竞争形势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品牌策略、价格和渠道策略以及多元整合营销模式。第三阶段通过介绍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新战略,分析这种新战略的合理性,提出这种新战略将会为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未来竞争优势 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节
中国移动市场化道路所处的环境状况
中国电信企业在经历了政企合一,邮电合营时期后,在90年代进行了政企分离,邮电分营,市场开放,电信重组等一系列的电信改革后,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中国电信行业从原来的政企合一发展到了竞争时代,出现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多家公司的竞争状况。
邮电业务迅猛发展,为移动通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行业环境。下表是1991年到2000年期间邮电业务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比较图。
1991年-2000年邮电业务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比较图
从1991年到2000年,邮电业务总量迅猛发展,年增长率最低的年份是1991年,增长率为31.4%,同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是最高的年份是9.3%。年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1993年,增长率为59%,同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是最高的年份是13.5%。
第二节
中国移动在市场化道路的优势基础
1、原有用户规模庞大,为中国移动的网络运行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电信运营业的一个普遍特点是要求运营企业达到一定用户规模才能盈利,移动通信运营也不例外。一个移动通信基础网络要达到运营的要求,起码的要求是必须能覆盖一定的地域范围、有一定的用户容量。中国移动即2000年的用户6284万户,而同期的中国联通的用户数只有1864万户,差距一目了然。
2、业务发展较好,收入情况良好。
2000年,中国移动业务总量完成1616.3亿元,比上年增长33.7%;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完成13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7.5%;中国联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379.8亿元,比上年增长42.6%。
3、总资产规模大,资金充足,全员劳动生产率较高,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中国移动资产总额达到3274亿元,资产负债率降低到26.1%。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55生产率74.6万元,比上年增长28.9%。而中国联通总资产约1862亿元。劳动2万元。
4、公司的固有客户大部分为高端客户,客户忠诚度高,离网率低。
早在1997年以前,移动电话还是一种高收入阶层和政府官员使用的奢侈品。这些客户的特点是消费能力强,客户忠诚度高,一般不会因为话费的变动而轻易更改自己的号码,所以离网率低。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移动的单位用户平均收入仍然较高的原因之一。
5、中国移动利用在位优势为联通设置了种种壁垒,这种壁垒反映在互连互通,价格战等等方面。
下表简单明了的展示了1999年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
从表中可以看到,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是中国电信业的两大巨头,而中国电信的基本业务是固定电话、电话卡、数据业务,而中国移动则是基于手机终端的移动通信业务,尽管手机和固定电话业务有着替代的关系,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中国移动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是中国联通。可以看出,中国移动相对中国联通的优势十分明显。
二、电信重组后中国移动
1999年2月,国务院通过电信重组方案。1999年12月,国务院批复组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00年4月20日公司成立,从此以后,中国移动乘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春风,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严格管理,不断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下面表格说明了从2000年至2005年的电信通信水平的增长速度。
可以看到,移动的用户数从2000年的8526万增长到2005年的3.9亿多,大约 增长了3.6倍。而固定电话数从2000年的1.76亿万增长到2005年的3.5亿多,只增长98%,并且移动通信的用户数在2003年首次超过固定电话的用户数;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靠移动电话用户数的增长所带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邮电业务基本情况(2006年1月)最新数据表明,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5299.1亿,同比增长25.8%;而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9879.9万户,同比增长17.4%。可以预见,虽然移动电话用户增长速度趋于缓慢,但其增长速度高于固定电话的趋势将会长期存在。
中国移动在中国经济的大好形势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们认为中国移动出色的营销水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其目标客户市场细分、品牌和产品定位、整合营销传播等营销策略值得广大企业学习。下面将全面剖析中国移动在市场化道路的的营销策略。
第一节品牌策略分析
根据美国营销协会的界定,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标志、象征、设计或是它们的合而为一,旨在鉴定一个卖主或一群卖主的物品与服务,并将它们与竞争者的物品与服务区别开来。由此可见,品牌的基本特征,一是象征或标志,二是品牌物品及服务与竞争者的物品及服务有明显区别。对于消费者,品牌首先是一种象征,在消费者心目中造成深刻印象,进而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对于企业而言,品牌至关重要,它是企业确保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通信产品包括核心产品、实际产品和外延产品三大层次。其中,核心产品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时所追求的利益,即顾客的核心需求。实际产品是指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即向市场提供的实体和服务的形象。外延产品则指顾客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包括提供信贷、免费送货、保证、安装以及售后服务等。下面看一下中国移动通信产品的三个层次:
中国移动提供的核心产品是信息传递和搬移,实际产品体现为通信质量、通信设备和通信方式,外延产品主要表现在服务上,如服务承诺、交易方式、客户服务、跟踪服务等方面。
中国电信市场竞争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价格竞争。在这一阶段里企业争相压低成本、以期通过降低价格的策略去吸引顾客,打败对手,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第二阶段是质量竞争。经过第一阶段的竞争,通信企业认识到价格竞争 8 只会导致更多的利润流失,结局只能是两败俱伤,不利于市场的稳定。经过多次价格竞争的搏斗,他们趋向质量竞争,以清晰的通话质量、更大范围的健全的网络覆盖面、良好的服务形象去争取顾客。第三阶段是品牌竞争。这时的移动通信企业在质量方面虽然有一些差异,但是产品的功能、品质、服务日益同质化,这就需要靠附加的情感联系来区分不同的品牌。因为只要掌握了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情感需求,就能左右他们的消费。建立品牌个性就是建立一种象征,它能代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的想法、追求和精神;取得消费者共鸣,产生一种认同感,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也就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增强了消费者购买的理由,增进品牌竞争力、忠诚度、美誉度,从而使得品牌得到发展、提升。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中国移动做了较好的品牌规划,目前己形成了“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三大全国统一的主导产品品牌,分别涵盖高端用户、流动性较强的用户和收益潜力大的潜在中高端用户;中国移动将“全球通”和“神州行”与“动感地带”并列起来,作为中国移动的三大客户品牌。这样一来,中国移动完成了客户品牌对整个市场由高端到低端的完整覆盖。如图:
第二节 价格和渠道策略分析
1、价格策略分析
中国移动采用多种定价方式,有价格歧视策略,竞争基准定价法,心理定价法,网内网外差别差价,等 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价格歧视”定价策略。
所谓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具体到中国移动的“价格歧视”策略,即针对不同话费支出的客户制定差异性的资费调整政策。如针对“全球通”用户,主要运用“套餐”的方式进行优惠,并且在“全球通”用户内还要根据贡献度大 小而制定不同的费率;针对“神州行”用户,主要运用“亲情号码”的方式局部降价;针对“动感地带”用户,实行新业务捆绑策略来提高客户的使用价值;针对区域用户,实行限制业务功能来限制中高端用户的转网。并且对同一类型的客户又根据特征和需求量大小的不同进一步细分,如轻松听、叠加套餐、多种包月方式等等。
2、分销渠道策略
分销渠道(distribution channel)指与为顾客和商业客户的使用和消费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相关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机构。使用渠道的原因是,他们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将商品提供给目标市场。
在渠道策略方面,中国移动广泛依靠营业厅自办、社会渠道代办或合办、客户经理“一对一”三种模式发展新的用户并用来维系老用户。一方面依托电信重组前遗留下来的自有渠道,努力发挥其销售功能和示范功能,同时加大对自有渠道的新投资,体现自身服务领先的战略追求;另一方面也动用社会力量积极发展社会代经销渠道或合作,延伸产品的覆盖范围和市场控制力。在社会渠道的管理上,中国移动努力统一企业,严格管理,力争以差异化的地区性产品来刺激最终市场,进而启动渠道的积极性,与竞争对手展开对渠道的争夺。
第三节 多元整合营销传播
除了上面提到的品牌、价格和渠道策略外,中国移动还特别重视整合营销传播。整合营销传播是综合、协调的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传递本质上一致的信息,以达到宣传目的的一种行销手段。
1、广告营销
在广告策略上,中国移动实施整合营销传播,强调“沟通从心开始”强化自身“移动通信专家”的定位。如分布在各城市的户外广告牌;电视、电台、网络、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上的形象传播和产品传播。将公司理念、核心价值观、品牌形象、品牌主张、资费套餐等信息迅速传达给了目标消费群体。影响最大的当数“动感地带”品牌传播时,邀请当时人气最旺的周杰伦做品牌代言人,这在青少年最关心的娱乐界无疑是爆炸性的新闻。此举迅速拉近了“动感地带”与青少年群体的距离,极大提升了“动感地带”的品牌形象。2、个人营销和直接营销
除了大规模的广告营销外,,中国移动还十分重视以大客户经理和终端营业员为代表的个人营销传播,以.直邮与短信为代表的直接营销传播,同时根据不同目标客户的特定展开相应的针对性传播,如校园营销计划,主要是通过一些校园内的相关活动或举办相应的全国大型赛事,如街舞大赛、彩信暗语大赛等等;VPI卡计划,针对商务人士的活动特点,与一些高尔夫俱乐部!机场!高档休闲场所等联合促销。3、公共关系营销
无论是“携手小天王”新闻发布会,还是”2003动感地带M一ZONE”中国大学生街舞挑战赛、结盟麦当劳,或是冠名赞助“第十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等公关活动,“动感地带”都深入了青少年这一目标人群,并让这一目标消费群体亲身参与到他们所关心和热衷的这些活动中来"通过在这些活动中的亲身体验,使青少年群体产生年轻人的集体归属感,潜移默化的推广了“动感地带”作为“年轻人的通讯自治区”的品牌文化;在地震、“非典”等社会危机中,中国移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为抗击“非典”助力;帮助地震灾去重建家园;移动客户发“88580”短信献爱心等等。
4、事件营销
中国移动曾经借助几个典型事件来推广全球通:如2001年10月5日全球通成功营救八名“千里之行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大学生;2002年全球通国际漫游成功营救了乘坐128人中国游客的越南游船;139使4名驾车摄影爱好者于长白山脱险;2003年2月18日定位服务紧急解救遇险船只。其实,这都是“关键时刻,信赖全球通”行销传播的一系列生动案例,以事件来证明“全球通”的优势,以事件来征服潜在消费着,因为事例最有说服力。
5、客户关系营销
在客户关系管理上,中国移动视客户为企业的资产,通过创新不断培养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如采取营销策略联盟,联系社会上与移动用户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店或休闲消费场所,强强联手,开展联盟互动活动,在联盟店中均可享受到优质、低价(打折)的便利(M一ZONE与麦当劳!VPI卡与一些高档消费和娱乐休闲场所等);成立和开展用户俱乐部活动,定期在用户中开展各种有益活动。11 如对资信好的用户,可授予移动公司荣誉员工的称号,组织他们参观移动通信公司,以增强他们对公司的认同感,开展诸如“短消息发送大赛0”、“彩信发送大赛”、“移动百宝箱设计大赛”、“M-ZONE应用大赛”等活动,吸引年轻用户参加,以引导时尚潮流。同时积极配合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以在公众中树立物超所值、关心生活的良好企业形象,对月均话费超过一定额度的个人大客户以及重点集团客户采取一对一营销服务,专门的大客户经理定期上门回访,推荐新业务,提供新的资费优惠政策等。在其心目中树立起移动服务超值享受的感受。
总之,中国移动营销策略的系统性较强,表现在营销政策有着较强的主动性、连续性和对不同用户的营销政策平衡较好等,较为注重社会公共关系管理,不惜大量运用赠机方式增强对重要党政机构的影响力,力图形成“示范效应”和“口碑效应”。中国移动还通过对客户行为的深刻研究,根据不同客户的行为规律进行,开展极具个性化的营销沟通,最终实现“精确制导”、“智能沟通”的整合营销传播境界。
三、中国移动市场化道路未来面临问题及挑战
企业要想建立竞争优势,必须深刻分析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中国移动的“新跨越战略”是在分析未来产业环境的基础上提出的,所以在此有必要分析一下中国移动未来将会面临的问题挑战。
1、社会政治方面:国家在“十一五计划”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目标,'g这些目标的实现要求国有企业承担必要的社会政治职责,做优秀的企业公民。
2、国内经济环境方面:GDP将保持7.5%左右的高速增长,由粗放型向效益型方向转变,信息化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3、移动用户需求方面:整体议价能力增强,要求通信资费的进一步降低;对服务和增值业务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语音和非语音价值分化;规模化和个性化并存。企业用户潜力增大,融合服务需求增大;通信信息服务的市场需求依然较为旺盛。
4、行业监管方面:伴随着电信业的快速发展,整个监管制度尚未完全建 立,呈现出监管落后于市场发展的局面。这种局面会伴随入世和电信法的出台而逐渐得到改观。行业监管进入后保护期阶段,开放和法制并存;再次行业重组正在积极酝酿中,电信强国方针逐步确立。
5、同业竞争者方面:其它运营商不仅会更进一步的客户群体的细分,而 且对企业内部效率的要求会更高,目的是追求更长的用户生命周期;国内运营商以价值链重构、服务理念转变、业务定位调整为中心的转型,积极推进国际化。电信行业值链重构、服务理念转变、业务定位调整为中心的转型,积极推进国际化。电信行业重组和3G牌照的发放,使其它运营商获得挑战中国移动现有行业主导地位的机会,新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即将出现,竞争日趋激烈;产业链各环节渗透扩展,以MNS、SKYEP为代表的新型运营商和无线宽带接入、虚拟运营等“短线”运营商正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对现有运营商形成冲击。
6、投资者方面:投资者继续看好电信业发展,但是更加实际,既关注企业长期战略回报,又关注短期资本回报,并月_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代理人的控制和资本内控,以便维护投资人利益。
7、业务趋势:移动话音替代固定话音;VOPI和mVoIP替代传统话音;数据业务替代话音业务。
8、企业购并重组重新成为建立竞争实力的手段之一:以效率为目标的企业内部重组成为重要战略举措;以资源整合、竞争为目的的行业重组成为中国电信行业的战略性任务。
9、政府推进“走去出”战略为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但在在“走去出”的时候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同时在经验、机制、人才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参考文献
[1]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2] 韩伯棠 张平淡《炙战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 [3] 刘红等,《电信竞争与入世对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4] 周光斌蔡翔,《电信政策与管制》,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5] 张书晰刘娟,《营销管理》,金城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6] 竺培芬胡运等,《整合营销传播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7] 郭雅,《中国电信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吉林摄影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8] 菲利普.科特勒等,《市场营销教程:第六版》,华夏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
[9] 陆长荣陆长生,《现代品牌战略运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
第四篇:公共政策分析报告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
2015年,10家印刷公司产出利润增长较快,主营业务高度集中,各公司经营情况差异明显。部分印刷公司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成为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
整体情况:全年实现营收269.17亿元
2015年,10家印刷公司产出利润增长较快,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9.17亿元,较2014增加16.53亿元,增长6.54%;净利润26.33亿元,较2014增加3.96亿元,增长17.70%。各公司经营差异化明显,康得新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取得了40%以上的增长,其净利润占10家印刷公司净利润总和的53.51%;珠海中富、陕西金叶、鸿博股份营业收入、净利润大幅下滑,净利润下滑比例在50%以上。珠海中富所在饮料包装市场需求不振,竞争激烈,公司营业收入下滑20.92%,净利润大幅下滑257.14%,全年亏损6636万元,成为报告期唯一亏损的印刷公司。
分业务经营情况:技术创新成赢利关键
主业高度集中,各公司差异明显。
印刷公司主业高度集中于各自印刷包装细分业务及相关衍生业务,主业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在60%以上。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各公司大多采取收缩战略,营业收入呈现向各自主业集中的趋势,7家公司主业营业收入占比提升。
印刷公司各自细分业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跨越出版物印刷、饮料、橡胶和塑料制品、高分子材料、烟标、彩票、电子发票等多个业务领域,经营环境差异性大。各公司主业营业收入变化差异明显,毛利率基本稳定,波动在5个百分点以内。
以技术创新驱动公司发展。
报告期内,部分印刷公司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技术创新成为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
康得新前期技术研发投入获得回报,光学膜项目全面投产,光学膜业务营业收入大幅增长65.85%,占主营业务收入77.85%,成为拉动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超过4亿元,大幅增长58.9%,在高分子材料、碳材料、柔性材料以及裸眼3D、大屏触控、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全息显示等新兴显示技术领域均已领先全球。
劲嘉股份报告期内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新申请专利150项,新获得专利授权135项。通过发挥在新产品开发及设计方面的优势,公司克服国家卷烟行业结构升级、同行业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报告期包装印刷业务营业收入增长超20%,毛利率水平超过40%,拉动公司营业收入整体增长17.09%,净利润增长24.10%。
东港股份持续推进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当期对智能卡、射频识别(RIFD)电子标签、电子发票、彩票销售系统等多个项目进行了技术研发,研发投入合计7437万元,增长20.77%,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5.92%,推动公司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印刷业务毛利率水平维持在40%的高位。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实现了13.05%和27.81%的增长。
第五篇:公共政策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政策科学产生时间、三大阶段、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1.初级阶段:1951年(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政治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标志着公共政策学的诞生。该书首次提出并界定了“政策科学”这一概念,指出“政策科学是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解决那些结构和关系都很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工具。”2.第二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代表人物德洛尔著《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适用》、《政策科学构想》,主要贡献:①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一些误区②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大力主张将这种方法引进公共政策学③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④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质和实践性。3.学科的近期发展阶段的进展:①课题选择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②方法论上的非科学化趋向③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的成立和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
公共政策学的特点:创立者拉斯韦尔揭示了公共政策学的特点(界定):①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②其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③它是一门时间和空间都极敏感的学问④它具有跨学科的性质⑤它是一门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⑥它是一门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
公共政策学在第二个发展阶段上取得的成就:①方法论的多样性②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的转变③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
④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历史条件:①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相对于具体科学和传统思维方式来说,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思维方式②决策科学的形成③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行为科学的宗旨就是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以利于达到群体和组织预期的目的④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影响:公共政策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正面作用;吸收学者参政,实行政策咨询。其结果,政策分析、政策咨询、政策评估开始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应运而生,催化了公共政策学的诞生。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第二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的定义: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
公共政策学的内涵:
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2、按照理性的原则来衡量,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3、这门学科在内容上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征。
4、具有
鲜明的功利性。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也就是由公共组织、主要是公共权力组
织制定的政策。
公共政策构成要素:
1、政策主体系统。
2、政策支持系统。
3、反馈系统。
公共政策学的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的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3、政策
一般
公共政策学概念的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边际概念
公共政策学中广为传播的模型主要有:
1、理性主义模型。
2、渐进主义模型。
3、规范最佳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
4、政治系统模型。
5、机构一制度模型。
6、集团模型。
7、精英模型。考 试 大
上下来去决策模型 是基于中国经验的决策模型
构建决策模型须借助于两种资源:第一是理论,特别是认识论和历史理论;
第二是公共政策的经验认识
科学的第一品格是理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相一致,而且这种一致须经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复、重复进行的检验都能够得到证实。第二个品格在于它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第三个品格是其理论结构具有逻辑完备性和逻辑一致性。第四个品格
在于它注重简单性原则。
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含义、构成与功能
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所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的、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其内涵包括:第一,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第二,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第三,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第四,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第五,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第六,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公共政策的横向结构是由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三种形式构成。
公共政策的纵向结构是由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构成。
公共政策的内容构成: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涵盖与被涵盖、衍生与被衍生、统摄与被统摄的关系。
元政策:又叫总政策,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
基本政策:是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
部门政策:为在某一个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
为准则。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政治性、阶级性、权威性、普遍性、预见性、目标取
向性、稳定性与变动性
政策与理论的关系: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理论的内容影响和决定政策的内容,理论依据不同造成政策的基本差别。理论的正确与
否,决定政策的成败。
政策与实践的关系:政策是实践经验的原则化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实践须以政策为出发点并贯穿其整个过程。
政策、实践、理论三者的关系:理论和政策同属观念形态,其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社会实践。但政策比理论更接近于实践,对实践的依赖更直接,与实践衔接更紧密。政策的理念依据是理论,政策的事实依据是客观事物,而认识客观事
物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公共政策的四种功能:管制功能,调控功能,引导功能,分配功能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一是大众传媒影响决策者的价值取向;二是大众传媒影响受众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对现实政策情形的认识;三是大众传媒有助于决策者迅速了解政策执行情况与后果,及时做出延续、调整还是终结某项政策的决定;四是大众传媒可通过影响政策对象的价值取向及其对现实世界的了解与认识,使他们通过选举投票、施加压力、游行示威、直接或间接抵制来持或反对
某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第四章 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的逻辑流程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1)主体:直接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领袖人物。间接主体:在野党、利益集团、选民。2)客体:(a)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与政策问题(b)目标群体。
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1)信息子系统: 2)咨询子系统:俗称“思想库”“智囊”,是决策子系统的辅助系统。功能和作用:(a)提供预测研究;(b)帮助决策子系统发现问题,确定政策目标;(c)政策方案的设计、评估和论证。(d)其他政策相关问题的咨询;(e)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验和评估。
决策子系统:是中枢系统。基本特征:权威性和主导性。功能和作用:(a)确认政策问题;(b)明确政策目标;(c)组织政策方案设计;(d)负责备选方案的选择和最终确定。
执行子系统的功能:(a)为政策方案的顺利实施,做准备;(b)有效地实施政策方案,包括指挥、沟通、协调等方面的活动;(c)总结执行情况。
评估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a)检验公共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b)提供政策持续、修正、调整或终止的重要依据;(c)有效地配置政策资源。
监控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a)根据公共政策的目标,确立具体的监控标准或指标,作为实施监控的依据;(b)对执行子系统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控;(c)
反馈执行情况。
反馈子系统的功能:(a)为决策子系统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依据;(b)客观、准确、灵敏、迅速地向决策子系统反映政策运行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使后者能够根据所得信息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并做出适时的调整和补充。(c)反馈子系统传输的信息也是对政策实施有效控制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最佳手段。
公共政策系统的环境: 1)国情与国策; 2)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3)国际环境(国际格局、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国际趋势)特点:(a)高度复杂性(b)巨大差异性(c)历史变异性。
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国家职能与公共政策:1)国家机构决定公共政策的结构及效力范围(a)国家纵向组织机构规定公共政策的层次;(b)国家横向组织机构决定公共政策的效力范围。2)国家权力、国家职能的二重性决定公共政策的二重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3)国家权力、国家职能制约着公共政策的种类和数量。
国家能力、治理能力、政府能力与公共政策:1)国家能力决定公共政策的质量。2)治理能力对公共政策的挑战。3)政府能力是制定、执行公共政策的基础。
政治体制、国家结构、政府体制与公共政策: 1)政治体制与公共政策:(a)政治体制规定了公共政策主体的范围。(b)政治体制决定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程度。(c)政治体制决定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程度。(d)政治体制影响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水平。2)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3)政府体制与公共政策
4)公共决策体制及其类型
5)决策者的素质与公共政策
政治结构与公共政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
公民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 1)作为政策对象的公民。2)作为政策主体的公民
公民影响公共决策的途径:(a)以国家主权者的身份,对某些重大问题,如宪法的修订等,采取全民公决的投票方式,直接进行决定。(b)用间接的方式,即通过公民自己选出的代表或制定、修改执行公共政策。(c)使用各种威胁和抗拒的方式反对某些政策,或表达制定新政策的要求。(d)通过参加利益集团,借助集团的力量去影响政策。(e)对政府通过并实施的政策采取合作或不合作的态度,去影响政策结果。(f)某些公民还可以通过其知识活动为决策过程提供思想指导。(g)某些公民通过政治活动对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1)公共利益的聚合与综合: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现实利益与未来利益;形式利益与内容利益。2)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
政策周期包括:政策制定、执行、监控、评估、终结。
公共政策运行的逻辑流程:1)政策问题的形成——政策问题、政策议程、政策分析 2)政策决定——政策选择、政策决定、政策宣示 3)政策实施——政
策执行、政策结果、政策修正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政策过程的理性化2)政策过程的专业化3)政策过程的科学化4)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和公共选择的民主规则。
第五章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
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与公共政策问题: 公共问题范围最大.公共政策问题范围
最小.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 :1.客观的社会事实;2.问题的察觉;3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4.团体与组织活动;5.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1.关联性;2.主观性和人为性;3.历史性与动态性.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因素:1从国内和国际的视角看;2.从客观和主观的视角
看.公共问题的分析方法:(1).边界分析法,是一种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包括饱和抽样,诱导性提问和边界估计.(2).多角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系统的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政策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问题办法的分析方法,包括个人角度,组织角度,技术角度.(3).类别分析法,是科学研究的常规方法之一,通常要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包括五项原则,即实质的相关性,穷尽性,相互排斥性,一致性和层次分明性.(4).原因层次分析法,将政策问题的原因划分成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行原因.(5).类比分析法,是旨在从类似的问题确认中推导出某种问题的成因,特质与类别的一种分析方法,包括人的类比,直接类比,符号类比和想象类比.(6).头脑风暴法,是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人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政策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包括组建团体,意见产出,意见评估和意见排序几个阶段.(7).假设分析法,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理论假设创造性的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包括确定厉害关系人,呈现假设,评
比假设,汇集假设,综合假设几个阶段.政策议程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它包括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区别:系统议程:指政治系统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本质上是由较抽象的项目组成,概念和范围都很模糊;仅是整个政策过程中的问题发生或提出阶段;所体现出来的都是众说纷纭的特点。政府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本质上是由一些较具体的项目组成;处于政策问题认定的最后阶段;主旨在于最终认定与政策问题有
关的种种事实.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1)该问题必须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受到密切注意;(2)至少也必须为社会大众所察觉,大多数人均认为有采取某种行动的必要;(3)这些问题必须是人们共同认为属于政府权限范围内的事物,且应于适当注意的.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首先,与上述条件相对应的反向条件;其次,社群的价值规范和制度程序上的限制;最后,与对该问题的表达方式和技巧有一定关系.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 1)外在创始模型;(2)动员模型;(3)内在创始模型.第六章 公共政策的制定
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特征:(1)问题的针对性
(2)未来的预期性.:
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1)紧扣政策目标.(2)规划多重方案(3)方案彼此独立(4)方案要有创新(5)方案切实可行.政策方案评估与择优的标准:(1)有利于元政策的实现;(2)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有关政策的目标;(3)消耗的政策资源尽可能的少;(4)实现政策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的小;(5)政策实施的副作用尽可能的小.预测性评估的步骤 :方案调查 — 详细研究 — 进一步的分析— 试验性证实。预测性评估的依据理论假说,价值体系和分析方法.预测性评估的方法 德尔菲法 , 时间序列分析法 , 投入-产出分析法
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和原则 :意义:1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2.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方法:1.实事求是2.面向未来
3.系统协调4.明确具体5.伦理考量
政策合法化:是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政策内容的合法化:是政策目标协调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是整个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统一协调的具体保障.决策过程的合法化:法定的决策程序在政策合法化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政策的法律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
为法律的过程,也称政策立法。
行政系统决策程序 :法制部门的审查、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提出议案、审议议案、通过议案、公布政策
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把政策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也
就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政策执行的作用:1.政策执行是解决政策问题、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2.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志3.政策执行结果是后续决策的基
本依据
政策执行的原则:1.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2.既要创造性地实施政策,又要正确地把握政策界限。
怎样确保政策的合理变通:
1.把握政策的基本精神。2.摸清实际情况。3.上情、下情有机结合。
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根据信息反馈
对先行政策方案所做的补充或修正。
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作用和意义 :1.再决策有利于纠正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2.再决策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执行取得更好效果。3.再决策有利于后续政策的科
学制定。
政策执行手段种类及作用 : 1.行政手段,该手段容易做到协调统一,令行禁止;特别是解决一些特殊的、紧迫的、爆发性的问题,保证政策的顺利实行。2.法律手段,只有运用该手段,才能消除阻碍政策目标实现的各种干扰,保障政策执行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有利于政策的顺利实施。3.经济手段,运用改手段能充分调动人们执行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政策的效力,使目标得以实现。4.思想引导手段,使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自觉地采取某种行为,即节
省人力物力且效果牢固而持久。
政策执行偏差地表现形式:
1.象征式政策执行2.附加式政策执行3.残缺式政策执行4.替代式政策执行5.观望式政策执行6.照搬式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主观原因: 1)执行者的认识缺陷;2)执行者的利益驱使;3)执行者的管理缺陷;4)执行准备不充分;
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客观原因 :1)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2)政策质量低劣;3)政策环境的变化;4)利益集团的压力;5)政治资源的不足;6)缺乏
健全的监督机制。
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1)政策问题的性质;2)政策问题的质量;3)执行机关的效能;4)政策对象的情况;5)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
政策问题的性质影响有效执行的因素主要表现再哪些方面:1)问题本身所涉及的范围;2)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3)问题产生需要调解的行为量的大小。
衡量政策质量高低主要因素:1)政策的可行性程度;2)政策的合理性程度;
3)政策的合法化程度。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和组织。
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应怎样:1)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2)积极的意向和工作态度;3)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4)较高的管理水平。
公共政策对象:政策执行主体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影响和作用的承受者。
公共政策对象具有一下特点:1)政策规定性;2)一定的能动性;3)受动
性;4)主观差异性。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心理环境。
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政策评估: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考察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的效率、效能、效益及价值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
目标的程度。
政策评估的作用:1)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2)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依据;3)政策评估是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的认识基础;4)政策评估是进行政策教育的重要方法;5)政策评估是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由之
路。
公共政策评估分类:从活动形式上分正式评估、非正式评估。从评估机构在活动中的地位分内部评估、外部评估。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分事
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
政策效果的内涵包括:1)政策预定目标的完成程度;2)政策非预期影响;3)与政策行为相关的环境的变化;4)投入政策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政策评估三个阶段: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实施阶段和评估总结阶段。
政策评估既要设立价值标准,也须设立实事标准。
政策评估实事标准包括:1)政策效率;2)政策效能;3)政策效益;4)回
应的充分性;5)执行力。
政策评估价值标准包括: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健康发展;3)社
会公正。
政策评估系统五个要素:评估者、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
法。
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 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2)政策影响的广泛性;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重叠;4)政策主体有关方面人员的抵制;5)评估者主观动机上的错误;6)政策信息系统不完备;7)政策评估所需经费或取
不易;8)决策目标的意识形态性。
过程对比法:评估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不同阶段的政策效果进行对比检测的一种方法。其特点: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评估采取前后的分析方法。
前后分析方法包括:“始-终”、“始-中”对比及“有-无”对比。“始-终”对比分析进一步划分为:1)“前-后”对比法;2)“投射-实施后”对比法;3)“控
制对象-试验对象”对比法;
价值分析:是对政策方案进行功能――成本的比较研究,力图最低的政策成本,获取政策方案的最大功能。
价值分析法的内涵: 1)价值分析法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或取政策方案所能达到的最大功能;2)价值分析的核心内容是功能分析。3)价值分析的主要手段是充分调动政策研究、制定、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尽可能地提高政策的价值功能。
公共政策监控:是政策监督和政策控制的和称,它由政策监督和政策控制等
功能活动所组成。
政策监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提高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使预定的政策效果最大化。
政策监控的主要表现形式:1)立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2)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3)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4)政党对政策的监控。5)利益集团对政党的监控。6)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对政策的监控。
政策监督是指政策监控主体以一定的制度、法规为依据,对政策系统的运行包括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与总结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的行为。
政策监督由那几个方面构成: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和各民主党派;2)各级行政机关的主管部门或综合管理部门;3)纪检、检查部门;4)审计、统计
部门;5)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等。
政策监督的内容:1)对政策制定的监督;2)对政策执行活动的监督;3)
对政策评估活动的监督。
公共政策控制是指政策监控者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
正行为。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可以比较预期政策绩效与实际政策绩效之间的差距并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制定纠偏措施务求接近于达到乃至完全达到既定政策目
标。
第九章 公共政策的持续、终结与周期
政策均衡及其特征:政策均衡指的是所有的政策要素、政策关系维持一定的最好情况的状态,政策供给适应政策需求,人们对既定的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处于一种满足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政策。其特征有如下几点:①政策均衡意味着社会力量对比的势均力敌。②政策均衡意味着政策具有高度的合法性。③政策均衡意味着政策体系内外的协调均衡④政策均衡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政策的持续及其原因:政策持续泛指一个处于均衡状态的现行政策由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行。政策持续的具体原因有如下几点:①公共政策所指向的问题仍未解决。②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均衡。③目标具有长期性。④执政者的长期稳定。
政策调整的含义:政策调整是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对实施中的政策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补充、删减和修正。原因:①决策者的价值取向。②政策环境。③政策资源。内容:基本内容有政策补充、政策修正、政策终结。具体内容有主体调整、客体调整、目标调整、方案调整及关系调整。政策调整的本质特征是渐进
性的。
政策终结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结不但意味着旧政策的结束,而且象征着新政策的开始。导致政策终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经过评估认为政策的目标已经实现,政策问题也已得到解决,政策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应该予以终止;二是经过评估发现政策存在的失误或局限使其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果继续执行将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必须予以终止。类型有功能、组织、政策、计划。方式有替代、合并、分解、缩减。政策终结的作用:①政策终结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②政策终结有利于提高政策绩效。③政策终结可以避免政策僵化。④政策终结可以促进政策优化。策略:①重视说服工作,消除抵触情绪。②注意因势利导,营造有利气氛。③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支持力量。④废旧、立新并举,缓和终结压力。⑤通过试探试点,避免矛盾激化。⑥终
结必要部分,减少终结代价。
影响政策终结的力量与因素:影响政策终结的力量和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政策终结的力量包括反对政策者、明智领导者、锐意改革者和政策评估者。二是阻碍政策终结的力量包括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受益者。
政策周期是指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以及作为它们之间互动结果的政策过程所经过的一个循环。它以政策过程的完成阶段即政策的调整或终结为标志,往往是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三种类型为①阶段性政策周期,是指政策经过制定-执行-评估-监控-终结这几个阶段后形成了一个周期;还表明新政策是原有政策的延续,是为了适应新情况对原政策加以修改或调整,从而形成政策的一个新周期,实现新老政策的交替循环。②功能性政策周期,主要针对政策的执行阶段而言,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执行的政策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阶段,执行的政策的主流起着积极作用,但支流已经在发生副作用;第三阶段,政策的主流开始发挥副作用,可能有部分支流起着积极作用;第四阶段,执行的整个政策都在发挥着副作用,说明这时的政策应该予以终结而代之以新政策。③反复性政策周期,反复性政策周期是就一系列政策循环而言,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同样或相似的政策过程有规律的反复出现。反复性政策周期的存在从客观上说是由于政策主题或客体的周期性更迭变化。
政策周期研究的意义:(1)政策周期研究是完善政策科学学科理论体系的需要。(2)政策周期研究是促进公共政策决策科学化的需要。(3)政策周期研究是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的需要。(4)政策周期研究是保障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需要。
第十章 公共政策的分析和预测
政策研究组织的特征:1.从组织功能看,以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这是其首要特征.2.从人员及其知识结构来看,是由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学者和前政治活动家,高级公务员组成的智囊型的群体.3.从体制构成来看,实行学科分类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4.从组织运行来看,坚持研究.教学.开发.三位一体.5.从价值追求和道德要求来看,尤其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6.从组织环境来看,必须尽可能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宗旨: 改进政策制定,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最终目标.1.帮助决策者发现问题.确定目标2.为决策者拟制评估备选方案.3.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测和反馈.4.构建分析模型和相关理论,发现公共政策过程中诸因素这间的因果联系或相
关性.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类型:就其性质分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三种类型.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体制:一是直线型,二是职能型,三是直线参谋型.四是双重领
导型.公共政策组织的作用:最主要的职能和作用是为决策者或掌权者服务,一方面是直接填补掌权者的职责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是间接起到政府职能作用,为政府机构的有效运行服务.具体作用如下:1.为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2.提供新的思想和观念.3.提供有关政策结果的信息.4.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5.可以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来传播其思想和观点.政策分析是指政策分析人员和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实施问题的解决,是在公共政策领域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社会过程.意义:1.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2.减少决策失误.3.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4.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政策分析的要素:问题.目标.方案.模型.评估标准.实施效果.环境.信息八个标准.政策分析的原则:民主化,系统性,协调性,多样
性,分合,预期性六大原则.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要处理好应然与必然,宏观与微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现实与未来这四大基本关系.系统分析的定义:是一种根据公共政策客观具有的系统特征,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以及系统与环境等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求得优化的整体目标的现货决策分析方法.特征:把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有内在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即系统;重视所给定系统与外部系统以及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忽视对非计量因素的研究.内容: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政策系统的目标分析和政策系统的结构分析三个方面.作用:帮助分析人员从整体性的角度理解政策系统;促使分析人员注意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层次特点;使人们能够预测未来,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引导分析人员从不同角度看待政策分析中的问题;有助于分析人员从目的到手段的全面调查.现代定性分析方法的种类:价值分析,可行性分析,超理性分析,创造性分析,辨
证分析方法五种.可行性分析的内容:1.经济上的可行性;2.政治上的可行性;3.行政上的可行性;4.法律上的可行性;5.技术上的可行性.公共政策预测的含义:就是公共政策研究人员运用预测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已有的信息对未来各个领域和各个阶段政策的需求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未来产生影响的过程.公共政策预测的必要性:1.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误;2.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3.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环境条件.公共政策预测的分类:1.按时间尺度,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2.按方法不同,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3.按功能和性质不同,分为目标性预测和探索性预测;4.按涉及范围,分为宏观,中观,微观政策预测.预测的方法:.1趋势外推法;2.专家评估法;3.模型预测法;4.动态分析法.公共政策咨询指的是咨询人员根据政策主体或对象的需要,以专门的知识,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和评估,客观地,独立地提供最佳的或几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为咨询者提供服务的活动.包括决策咨询和政策信息咨询.其作用是:1.帮助决策者准确地判断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2.帮助决策者科学地择定政策方案,并对政策方案的实施进行监控.3.有效地保证政策效果,减少
政策失误.决策咨询的必要性:1.充当决策者参谋和助手.2.充分发挥各种专家的作用,统观全局,增强政策应变能力.3.适应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决策的需要.4.公共决策民主化的需要.功能:研究咨询,参与决策,政策协调,培训人才的功能.特点:综合性,法制化,公共性,时效性,相对独立性五个特点.信息咨询的原则:准确全面,客观公正,最小努力,优势放大原则.功能:社会大脑功能.信息传播功能.决策支持功能.程序:主要包括政策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利
用和反馈五大步骤。考试大收集整理
1、简述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内容?
答:(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政策思想。如管仲提出的“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如孟轲提出的“民贵君轻”、“政在得民”。(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如李悝主张的“尽地力”、“善平籴”。(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如商鞅认为“国待农耕而富,主待农战而尊”。(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如唐甄认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如老聃认为“道
常无为,而无不为”。
2、简述凯恩斯主义对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影响?
答: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及其被奉为政府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对公共政策学的产生有如下影响:(1)公共政策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正面作用。(2)尽管许多国家的政府官僚系统乘势不断扩充,但是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专门知识仍然大大地超出他们的知识领域,解决的办法一是吸收学者参与,二是实
行政策咨询。
3、简述拉斯韦尔对公共政策学的界定?
答:(1)公共政策学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2)其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3)它是一门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敏感的学问。(4)它具有跨学科的性质。(5)它是一门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6)它是一门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
4、简述阿尔蒙德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
答: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在两个方面对公共政策学做出了突出贡献:(1)它把政治系统过程、政治过程、政府过程、政策过程作为一个同一的过程来进行分析,从而使政策研究与政治学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有利于克服政策研究中的纯技术、纯操作主义倾向。(2)它把公共政策看作政治系统输出的产品,并将公共政策的功能概括为四种类型,即提取性功能、分配性功能、管制性功能
和象征性功能。
5、简述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
答:改革开放后,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成为全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1)提出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2)党和政府各级领导部门及国务院各部委局都建立了从事政策研究的专门机构。(3)到90年代,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大学的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率先在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公共政策学单科或系列课程。
6、简述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所作的贡献?
答:(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一些误区;(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性性质和
实践性。
7、简述韦伯对公共政策研究的贡献?
答:(1)他强烈地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甚至将社会科学称做文化科学。(2)韦伯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两个基本因素:动机和目标。(3)他提出了官僚制理想模型,并通过对官僚制组织结构的设计而探讨了合乎理性的、科学的决策模型。(4)韦伯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的建树,主要就是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主张价值无涉。
8、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答:(1)它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公共政策学是与个人选择相关联的学问,归根结底,它须以民主的政治体制为前提。(2)它的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公共政策学追求政策的“合乎理性”,使用数学公式和实证性“数据”,以科学的方法论作为研究、分析的工具。(3)它是一门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敏感的学问,当选择某一模型进行政策分析时,这个模型须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明确的记录。(4)它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它融会了其他社会科学,具有新的学科体系。(5)它是一门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6)它是一门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
9、公共政策学的内涵是什么?
答:(1)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2)按照理性的原则来衡量,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3)研究内容包括国家、政府、政党每一项职能活动的行为规则、行动路线和行动方案。(4)研究活动具有鲜明功利性,十分看重研究工作对公共权力机关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为研究目的。
10、研究政策系统应予重视哪几个突出问题?
答:(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