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直播官员述职能强化官民信任(写写帮推荐)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直播官员述职能强化官民信任
12月20日,温州市政府各部门的一把手完成了一场特殊的“”:在200多名官员同事、专家学者、媒体记者以及普通市民的注视之下,在多媒体直播的镜头和麦克风面前,汇报一年来的工作总结。由于这场汇报和官员们的考核成绩直接挂钩,不少官员感到了很大压力。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场直播工作汇报是行政改革的一个新尝试,多少会让人感到不习惯。但从官员的角度说,这种形式的信息公开,却不该被视为一种负担。
首先,在“执政为民”的理念之下,官员对民众的述职,政务信息的透明化,保护民众的知情权,扩大民众政治参与,是为人民利益着想的举措,体现了“权为民所用”的理念,本身即是官员们应尽的工作职责。其次,公开述职的考核功能,能够让民众对政府部门进行合理的外界监督,对执政者进行正面激励,提高他们的行动力,刹住人浮于事的官僚主义风气。再次,公开述职最重要的功能,不仅仅是一个年度考核的“科目”,而是能在执政官员和民众之间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建立官员和民众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渠道。民众通过官员的述职,了解政府部门的工作,能够促使他们与政府官员的进一步互动,为政策的制定和施行提供建议和回馈。政府通过述职前后的互动,倾听民意,了解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和困难,从而发现自身工作不足,吸收民间智慧,改进施政过程中的缺陷,推出更合理和更有效的政策方案。有时,由于对施政过程缺乏了解,难免有民众会对官员进行不合理的批评,甚至不冷静的责骂。政府官员也可以趁着这个沟通的机会,及时了解民意,解释政府的难处和面临的政策难题。
当代社会利益多元化,群体需求多样化,给公共管理的推行和公共政策的制定提出了非常精细而复杂的要求。政府官员既不能一意孤行,把自己关在政府大楼里闭门造车,也不能完全被一时的舆论左右,以“顺应民意”为由推出低效的、治标不治本的政策。因此,良善的施政必须在官民之间相互信任的良好氛围下,通过真诚而细致的沟通和协商,才能顺利进行。官员走到聚光灯下,通过直播的方式向民众陈述自己努力的成果,展现的是政府对民众利益的重视,对官民沟通的诚挚期盼。这是建立互信的重要一步。从这个角度说,聆听官员汇报的现场观众,以及在互联网、电视台和电台追踪直播的人们,并不是官员的“考官”,而是官员的“同道”,是“参谋”。既然大家的目标都一致,都是要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城市,那就好好坐下来,以平等的身份交流吧。
因此,公开述职其实并不是一个负担,而是政府官员的一次机会:一次展现工作成绩的机会,一次鞭策自己的机会,一次倾听民众意见的机会,一次查补政策缺漏的机会。通过这个机会,官员在制定政策和计划时有更全面的信息,更成熟的参考,在执行政策时能得到更多民众的了解和支持。最终改善民众生活,赢得民众信任,这才是公开述职的意义所在。对于现在的官员来说,这场述职可能仅仅是“特殊事件”。但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正是通过政务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府,让“特殊”变为“一般”,将官员的“不习惯”变成“习惯”,乃至变成“享受”。
第二篇: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官员财产公示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官员财产公示
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政府对新任科级干部实行财产申报,在其进行任职前公示时,将其申报的个人财产情况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公示的财产涉及房产、汽车、工资以及债务等方面的数字材料。
关于官员财产公示,但凡有些风吹草动,总能吸引到许多人的围观。连云港市灌云县政府对新任科级干部实行个人财产申报并予以公开的做法,便又不出意外的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于一个县级政府的如此做法,笔者认为,虽然此举走在了许多同级政府的前面,但是,这不过是一场毫无亮点和特色,也不具备任何复制价值的临时举动。虽然是事是好事,但很难在官员财产公示的审美疲劳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此之前,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湖南浏阳和四川宜宾等多个地区都搞过此类财产公示。较之于以上四个地区的财产公示政策,灌云县仅对新任科级干部财产进行公示的做法,并没有多少创新。在公示官员的人数、级别和财产的范围等多个维度之中,都显得很像是“小脚女人”。而看惯了地方政府各行其是的做法,我们也不可能指望在现在这个环境和体制之下,灌云县财产公示能够取得最终的成功。
质疑灌云县财产公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一者,灌云县财产公示能够坚持多长时间,是一年,还是两年,还是永久;二者,灌云县到什么时候,公示的范围才能扩大到全体公职干部,包括当地的为数不多的处级干部,包括有“土皇帝”之称的县委书记;三者,谁来监督官员所公开财产的准确性,房产信息未透明,官员有几套房完全靠自己申报,可信度又有几何„„笔者并非质疑灌云县财产公示的诚意,而是说,对于一个地方政府而言,如果对于本地官员财产公示没有一整套制度设计甚至是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仅仅靠地方领导的心血来潮,必然没有多少持久力和公信力。
官员财产公示,当然需要“单兵突进”,但客观来讲则更需要“整体推移”。官员财产公示阻力重重,有些时候,“单兵突进”的效果并不能保证,因此,我们更需要关于官员财产公示方面的顶层设计。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正在珠海横琴新区、广州南沙新区和韶关始兴县搞试点,这让公众看到了官员财产公示的信心。但必须要承认,如果没有大的魄力和勇气除去坚冰,之后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改革将会更加“积重难返”。而只有尽早地将权力关进笼子,权力才不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站在这个角度,灌云县财产公示并无多少标本意义。相反,只能证明地方政府在财产公示领域的“死循环”。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看到有一些“兴致所致”的地方政府,在官员的一声命令之下,搞了一些不完整、不完全的官员财产公开。许多看客也会欣喜一番,发出“公示总比没有公示强”、“让一部分人先公示,再让所有人公示”之类的赞许之声„„可是,官员财产公示并非儿戏,既需要严丝合缝的制度设计,又需要“壮士断腕”和“挥泪斩马谡”的勇气和魄力。那些不能保证长久的财产公示,也难免陷入“作秀”的质疑声中。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直播述职的看点不在官员流汗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直播述职的看点不在官员流汗12月20日开始,温州市直属27个部门的一把手针对当前工作和明年的规划进行了总结汇报,整个过程持续了两天,全程现场直播。温州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因温州金融改革一度成为媒体竞相追逐的对象,一向能从容应对的他,在发言时一反常态,脸上不停地直掉大汗珠。年终岁尾,正值上级对下级进行包括班子建设在内各项工作检查验收的“考核”季。温州市对直属27个部门进行班子集体亮相、一把手公开述职、“考核组”现场打分、媒体同步直播的公开考评,无疑让看惯了走马观花、吃喝送礼式“宴收”的人们眼前一亮。官员们完全没有了往年的轻松与惬意,述职时的“满头大汗”,凸显其紧张与忧虑的心理压力。面对此情此景,有网友调侃:官员台上出汗,百姓心中有盼。
不过,官员流汗只是一个花絮。年终考核不仅是对单位工作的考评,更应是对官员人品官德的考核。据此我们可以把官员在台上的“满头大汗”比作洗尘除垢的“汗蒸”。已习惯于抛头露面、留影留声的一把手缘何“满头大汗”,尽管不乏惧于场面宏大、忧于官帽去留的局促与紧张,但人们据此还是读出了部分官员不踏实、不自信、不习惯的为政软肋,即述职者缺乏对单位工作有“实招”、有“硬货”、有“看点”的胸有成竹,没有对上级负责和对百姓负责一致性的履职习惯,缺少直面质疑、接受评判的心理准备。由此看来,温州市的此次“公考”,应该是对官员工作扎实、作风务实、述职诚实的一次活生生教育。
述职官员满头大汗的“汗蒸”,让人联想到日前媒体披露的某副县长,为陪同上级检查验收的领导而一天洗8次温泉澡的案例,如果他们的工作检查如温州市公开透明,官员还会有时间和兴致畅浴温泉?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温州市的做法值得借鉴。
第四篇: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电视问政官员就满头大汗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电视问政官员就满头大汗12月20日开始,温州市直属27个部门的一把手针对当前工作和明年的规划进行了总结汇报,整个过程持续了两天,全程现场直播。温州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因温州金融改革一度成为媒体竞相追逐的对象,一向能从容应对的他,在发言时一反常态,脸上不停地直掉大汗珠。(12月24日《东莞时报》)
年终述职年年有,为何一改成电视直播,部分干部就“满头大汗”了呢?除了情绪性紧张之外,一是温州这次的述职不是走过场,而是动真格,占考核的40%,排名末位将被淘汰,直接关系到这些一把手的“乌纱帽”;二是温州的述职不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游戏,评委不仅有分管领导,还有专家学者,更有媒体群众代表,不好糊弄了;三是电视直播,完全公开化,有了“诚实”的压力不好撒谎,有了“监督”的压力不好推诿,需慎之又慎。
过去,一些领导干部与群众距离疏远,“夏有空调、冬有暖气”,难得满头大汗一次。群众熟悉的不是鲜活真实的干部形象,而是不苟言笑、刻板威严的神秘形象,导致的结果就是干部似乎权威十足,群众得仰视官员,一些领导干部也自我封闭、自我神化,把来自于群众的权力变成了对群众的恩赐。
近年来,在大众传媒的帮助下,领导干部要上电视接受问政,要在评委面前公开述职,要在微博上与网友互动,要去跟网友面对面,领导干部的神秘感正在一层一层祛除,他们也会和平民百姓一样,急得或者紧张得满头大汗,也害怕公开的监督,也可以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是好事,祛除了领导干部的神秘感,他们就必须像平民百姓一样,平时多流汗,才不会在述职的时候“满头大汗”。
第五篇: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官员如何面对公众闲话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官员如何面对公众闲话1月16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玉浦称自己即将卸任,成为普通老百姓。刘玉浦认为,“表哥”、“房妹”等事件绝对是好事,是媒体、网络的监督到位。现在好多人不敢戴表,甚至有人说穿得太好怕人家说闲话,其实只要是用自己工资买的,就不怕人说。(1月17日《南方都市报》)
因为有了网络,才让许多“表哥”、“房妹”背后的贪官显出了原形。但是如果将“好多人不敢戴表”的原罪归于网络,则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公众从来不仇官、不仇富,公众仇视的只是贪腐。官员“戴表”即使一时遭遇闲话,但只要“我本将心照明月”,明月不会总是照沟渠的。
其实,公众评价一个领导干部,绝不会只看其外表形象。明朝有个江苏巡抚叫刘应麟,为官清廉,严于律己,体恤百性,卸任时留诗总结自己和警示来者:“来时行李去时装,午夜青天一炫香。描得海图留幕府,不将山水带回乡。”社会公众看待官员,固然欣赏“来时一挑轻担”,但也绝不会置“去时车载船装”不理!纪检部门监督官员,也绝不能只看“廉洁”、“节俭”、“朴实”的表象,还应透过表象看本质,勿让烟雨遮望眼!
公众之所以会对“表哥”、“房妹”等说闲话,并不是毫无根据,而是基于自己所得信息推理后的理性质疑。即使官员都不戴手表了,质疑的闲话也不会消失,只要有任何的蛛丝马迹,就会勾起公众的合理怀疑。但是如果官员的信息和财产都透明了,已经具有了很强的公信力,即使面对“表哥”、“房妹”,如果没有破绽,公众也不会轻易“闲话”出口。
长期以来,领导干部信息和财产透明只是公众一头的热情,不透明被视为对领导干部的一种保护,但在实际上沦为对贪官的保护。网络让绝大多数清白的官员也成为舆论的受害者,成为不透明的受害者;对清白的官员来说,不应该停留在“不怕人说”、“不戴手表”上,而是应该加入呼吁透明或者率先透明的行列中来。面对公众的闲话,领导干部不能“鸵鸟”到底。哪个官员先迈出了这一步,这个时代就会记住他,公众也会给予他最诚挚的回报,他面对的也必然是一个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