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官员财产隐秘才是社会隐患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官员财产隐秘才是社会隐患
【导读】管公开官员财产呼吁了多年,也讨论了多年,但坦白地说,最近推动官员财产公开的这股声浪比以往更大。无论是高层传达出反腐决心与意志,还是地方试点官员财产公开范围扩大,或是官员财产公开的共识与氛围正在形成,都给公众带来了信心。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传达出的反腐决心与意志,正在引领新的一轮反腐浪潮。最近公开官员财产引发舆论热议。据悉,浙江慈溪纪委常委杨智峰曾表示,推行官员财产彻底公示,也要考虑社会接受度问题,他承认目前收入差距较大,会顾虑官员财产网上彻底公示后引起社会反弹,带来不稳定(1月28日《潇湘晨报》)。
尽管公开官员财产呼吁了多年,也讨论了多年,但坦白地说,最近推动官员财产公开的这股声浪比以往更大。无论是高层传达出反腐决心与意志,还是地方试点官员财产公开范围扩大,或是官员财产公开的共识与氛围正在形成,都给公众带来了信心。不过,就公开进度、公开程度而言,还与公众期待有很大差距。
比如,目前试点地区多是县级地方,公开对象多是科级官员,公开方式多是内部公开。可见,关于官员财产申报公开这项改革,目前还是在“浅水区摸石头”。这样的改革力度显然不能让公众满意。尤其是在“表哥”、“房叔”、“房姐”等事件曝光后,公众对于官员财产公开的期望更高,也更迫切。
究竟是等着“网友曝”,还是主动公开官员财产?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三思的问题。如果坐等“网友曝”之后再去调查官员财产,显然是很被动的。唯有主动公开官员财产,才能把“权力关进笼子”。
在公开官员财产这个问题上,慈溪纪委常委杨智峰称,彻底公示财产或引起社会不稳定。这样的认识笔者以为似乎没有厘清楚官员财产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即认为彻底公开官员财产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其实,事实恰恰相反,如果不彻底公开官员财产,才是社会不稳定的隐患之一。
道理很简单,如果不彻底公开官员财产,官员的贪腐机会就会继续存在,社会对权力的监督成本很大而效果很差。官员贪腐就会影响到政治、经济、民生等方方面面。十八大报告就明确指出,腐败问题解决不好甚至将亡党亡国——可谓是一针见血。显然,“亡党亡国”远远比社会不稳定严重得多。
我们要意识到,官员财产不公开就为腐败提供了温床,而腐败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最大隐患。所以,我们有必要就官员财产公开达成基本共识,尤其是各级纪检部门官员有必要形成共识。
杨智峰所说的“官员财产彻底公示”,应该有三层含义:一是彻底让所有官员财产公开;二是让每个官员财产完全公开;三是让官员财产彻底对外公开。这里显然涉及尺度和界线问题。从“香港只有40个重要公务员职位是要向社会公开财产情况”、“香港把保护隐私作为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基本原则”等情况来看,官员财产确实不是彻底公开。
考虑到操作问题和官员接受问题,公开官员财产必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立即彻底公开。但我们要认识到,内地和香港情况有些不同,由于监督权力的体制机制比不上香港,所以,内地公开官员财产的程度最终应该要比香港更彻底,如此,才能把权力关进严实的笼子里,不给大小权力腐败的机会。
如果我们像香港一样只公开少数高官财产,恐怕基层官员腐败难以遏制。众所周知,基层官员腐败同样严峻。所以,即使目前做不到彻底公开官员财产,也要把彻底公开作为最终目标,即做到三个彻底——彻底公开所有官员财产,让必须公开的财产彻底公开,面向社会彻底公开而不是内部公开。
只有去官员财产隐秘化,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即使如杨智峰所说,公开官员财产会引起社会反弹,带来不稳定,但笔者以为,这只是一种阵痛,我们必须经历这种阵痛。
第二篇: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官员财产公示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官员财产公示
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政府对新任科级干部实行财产申报,在其进行任职前公示时,将其申报的个人财产情况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公示的财产涉及房产、汽车、工资以及债务等方面的数字材料。
关于官员财产公示,但凡有些风吹草动,总能吸引到许多人的围观。连云港市灌云县政府对新任科级干部实行个人财产申报并予以公开的做法,便又不出意外的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于一个县级政府的如此做法,笔者认为,虽然此举走在了许多同级政府的前面,但是,这不过是一场毫无亮点和特色,也不具备任何复制价值的临时举动。虽然是事是好事,但很难在官员财产公示的审美疲劳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此之前,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湖南浏阳和四川宜宾等多个地区都搞过此类财产公示。较之于以上四个地区的财产公示政策,灌云县仅对新任科级干部财产进行公示的做法,并没有多少创新。在公示官员的人数、级别和财产的范围等多个维度之中,都显得很像是“小脚女人”。而看惯了地方政府各行其是的做法,我们也不可能指望在现在这个环境和体制之下,灌云县财产公示能够取得最终的成功。
质疑灌云县财产公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一者,灌云县财产公示能够坚持多长时间,是一年,还是两年,还是永久;二者,灌云县到什么时候,公示的范围才能扩大到全体公职干部,包括当地的为数不多的处级干部,包括有“土皇帝”之称的县委书记;三者,谁来监督官员所公开财产的准确性,房产信息未透明,官员有几套房完全靠自己申报,可信度又有几何„„笔者并非质疑灌云县财产公示的诚意,而是说,对于一个地方政府而言,如果对于本地官员财产公示没有一整套制度设计甚至是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仅仅靠地方领导的心血来潮,必然没有多少持久力和公信力。
官员财产公示,当然需要“单兵突进”,但客观来讲则更需要“整体推移”。官员财产公示阻力重重,有些时候,“单兵突进”的效果并不能保证,因此,我们更需要关于官员财产公示方面的顶层设计。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正在珠海横琴新区、广州南沙新区和韶关始兴县搞试点,这让公众看到了官员财产公示的信心。但必须要承认,如果没有大的魄力和勇气除去坚冰,之后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改革将会更加“积重难返”。而只有尽早地将权力关进笼子,权力才不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站在这个角度,灌云县财产公示并无多少标本意义。相反,只能证明地方政府在财产公示领域的“死循环”。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看到有一些“兴致所致”的地方政府,在官员的一声命令之下,搞了一些不完整、不完全的官员财产公开。许多看客也会欣喜一番,发出“公示总比没有公示强”、“让一部分人先公示,再让所有人公示”之类的赞许之声„„可是,官员财产公示并非儿戏,既需要严丝合缝的制度设计,又需要“壮士断腕”和“挥泪斩马谡”的勇气和魄力。那些不能保证长久的财产公示,也难免陷入“作秀”的质疑声中。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官员财产申报立法需要勇气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官员财产申报立法需要勇气
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行官员财产申报立法,不仅能满足公众期待、凝聚民心民意,更能化解执政风险、增强执政基础。
作为全球公认的“阳光法案”,官员财产申报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建议有关部门抓紧研究综合性反腐败立法问题,并将修改完善反腐败方面的单行法律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其中建立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律制度再度受到关注。
这是一项考验决心与勇气的立法。虽然早已被视作契合民主法治的反腐利器,虽然民间对此早已形成强烈的共识和诉求,虽然有全国人大代表连续七次在全国两会上提交立法议案,但中国官员财产申报立法却始终不见“胎动”。即便是上述信息,也未透露出明晰的立法“时间表”与“路线图”。
屈指算来,财产申报开始列入立法规划议事日程至今已有18年时间。实际上,从条件不成熟论到与隐私权冲突论再到适时建议论,暗藏在官僚利益集团之中的种种借口,早已被公共舆论撕去“伪善的画皮”。任何国家,财产申报对官员都不是什么好事情,立法不可能等到官员自觉接受、“达成共识”的那一刻。尤其在腐败高发的关键时期,期待出现那种所谓的“条件成熟”无疑是自欺欺人。在官员财产申报上,我们缺的不是立法条件和技术,恰是决心与魄力。
早在240多年前,瑞典公民就可随时查看各级官员的纳税清单。188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想一想那时的社会状况,条件就成熟吗?迄今为止,世界上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官员财产申报立法,在立法方式、申报对象、范围、程序、审查、监督、惩处问责等方面,积攒了大量丰富、可资借鉴的经验。而在国内,从2009年新疆阿勒泰宣布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到广东选择两个县区试点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相关的地方探索也已有4年时间。经过如此漫长的酝酿与探索,官员财产申报立法也应该到了“见分晓”的时候。
当前,社会对反腐的期望值不断攀升,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行官员财产申报立法,不仅能满足公众期待、凝聚民心民意,更能化解执政风险、增强执政基础。在党的十八大期间,有不少代表提及官员财产申报,多位高级官员还公开表态,“如果中央决定,愿意公开自己的财产状况”。这释放出良好的信号,同时也说明:只要高层对这项立法下定决心,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
第四篇: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在内网公示官员财产也是进步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在内网公示官员财产也是进步春节后,广东省韶关始兴县的公务员将可通过内网查阅当地526名官员的家庭财产信息。26日,广东省人大代表、韶关市委书记郑振涛首次向媒体透露“始兴试点”的内容,纳入公示的财产包括工资、房产、投资等六大类。(1月27日《新快报》)
近些天来,有关广东省官员财产公开的新闻很给力。先是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范松青呼吁广州推行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公开,并率先公开了本人的家庭财产。随后,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佛山市市长刘悦伦也表示愿意公开财产。
现在,韶关始兴县将在春节后,把当地官员家庭财产信息公布上网。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自1987年在国内首次提出至今26载。据不完全统计,历年来我国已有27个市、县进行官员财产公开的试点。但这些试点如星星之火,此起彼熄,最终都没能成燎原之势,很多试点热闹一阵后就改弦更张,退步到原来的只申报不公开。与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江苏淮安等一批试点的地方相比,韶关始兴县此次财产公示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首先,公示对象范围大。财产公示难以推行的最大阻力来源于官员,从全国已试行财产公示的地方来看,有的从新考录、提职的公职人员开始实施。比如,江苏淮安公示对象限定为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拟提拔的乡(科)级以上干部。也有的地方,选取一些腐败高发、易发的领域先试点。而始兴县从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均将参与其中,这意味着,始兴从县委书记到副局长,都在公示之列。公示范围之广远超过其它试点区域。
其次,公示财产的范围更宽泛。先前,江苏省淮安市公开房产、车辆、投资、存款、债务等五类财产情况,而始兴县的财产公示将涵盖工资、奖金、津补贴、投资、房产和汽车六大类。这样宽泛规定的最大好处在于,谁想隐瞒收入与财产,会变得十分艰难。
当然,始兴县财产公示的遗憾也显而易见。公示内容只能在单位内网上看见,不能让公众来监督。尽管如此,始兴县的财产公示也应当说是自全国开展财产公示试点以来,公示力度最大的,由此所传导出来的力量,会推动与倒逼财产公示向纵深发展。
此次广东省财产公示试点,除韶关市始兴县,还有珠海市横琴新区和广州市南沙新区两个新成员。财产公示,即便迈出一小步,也是制度上的大跨越。公众期望广东省这三地财产公示的“排头兵”排除万难,勇于探索。社会各界包括普通老百姓,更应从道义与舆论上,力挺改革先驱者,而不是冷嘲热讽,让改革者心痛,而不变革者在一旁说三道四,故意使反劲。
第五篇:公务员面试热点:官员财产申报
一、背景链接
七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主要规定了适用对象、报告内容、报告的程序、综合汇总、查阅及调查核实的权限和程序以及违反规定的处理等,要求处级以上干部个人及其配偶和子女进行财产和重大事项申报。
近几年,几乎每一次贪腐案件被曝光,都会引起人民群众一片感慨。为什么贪官们的赃款会这么多?持续时间会这么长?能不能在贪官们伸出手前就查处?这样,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性也会少很多。对此,政府把解决方案之一锁定在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上。
财产申报可以实现官员由被动接受监督向主动接受监督的转变。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官员在心理上会时刻感到自己处在监督之下,会在金钱、财物面前主动避免诱惑,自觉抑制非法收入,提升官员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源于240多年前瑞典首创的官员财产透明制。据称,全世界已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这项制度。在国外,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被称为“阳光法案”或“终端反腐”。相比之下,我国在财产申报制度上起步较晚,配套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问题:****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规定指出,领导干部应当报告个人收入、房产、投资等事项,你如何看待这一规定。
二、答题框架
点题: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一种高效而低成本的廉政机制,可以大大节省政府为反腐倡廉而建立庞大的监督、调查和执行机构所带来的高额行政费用。实行政务公开,也需要对官员的财产收入一并公开。可以说,在我国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大势所趋,应当积极推行。
破题:领导干部财产申报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强化人民群众对官员的监督,有利于净化党风、净化社会风气,提高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觉悟。问题是,倘若信息申报的真实性没有保证,官员财产申报的落实效果就很难达到。
对策:一个好的制度,如果不注重实际功效和效果,肯定行不通、走不远。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一定要在申报、公开、监督、问责四个环节上下功夫,做到如实申报、真正公开、有效监督、严格问责。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强调规定的规范性,加强管理力度;培养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和廉洁奉公的思想品质;拓宽人民群众对官员监督的渠道,强化监督管理;加大惩罚力度,对违反犯罪者要严肃处理。
提升:总之,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规范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加强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使领导干部能够更好的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