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中招政治试题常见题型答题常用词句
河南中招政治试题常见题型答题常用词句
分析原因类
1.国家层面:是否违反法律(立法: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执法:执法不够严格,没能做到违法必究);是否违反相关政策;日常管理不够严格
2.社会层面:没能形成xx的良好氛围;宣传不够深入
3.组织层面:(学校、企业、家庭等)思想道德素质不够高
4.公民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法律意识方面
解决问题类
1.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严格落实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依法严厉打击xx行为;不断深化改革,落实各项措施;加强日常管理,依法行政;多策并举、齐抓共管
2.社会层面: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曝光;树立正面典型,积极宣传诚信意识,提高群众道德素质
3.组织层面:自觉遵纪守法,合法经营;树立诚信意识,不断提高道德素质
4.公民层面:增强维权意识,积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积极参与,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违法违规行为;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中学生应该怎么办类
1.树立远大理想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4.诚实守信、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5.树立责任意识,积极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6.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增强责任感)
7.培养亲社会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关爱社会,奉献社会
8.关爱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
9.热心公益、无私奉献、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10.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1.珍惜学习机会和权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12.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服务社会本领
14.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15.积极宣传xx政策(或重要意义),学习了解国家政策
16.积极主动为xx献计献策。
党的建设类(意义)
1.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努力让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
7.发扬求真务实作风
8.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9.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10.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11.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12.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13.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4.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15.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16.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1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精神文明类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无私奉献、助人为乐、艰苦奋斗、高度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热心公益
5.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弘扬社会正气
6.弘扬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
7.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8.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9.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
10.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文化建设类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4.5.6.7.8.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供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
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9.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
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0.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11.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12.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3.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4.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5.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
反腐倡廉类
1.大力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4.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5.维护社会和谐,树立政府公信力
6.增强党群干群关系
7.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
8.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9.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
利益冲突、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职回避等方面法律法规。
10.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国情类
1.发展最快,变化最大
2.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3.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
5.属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6.生产力水平比较低
7.科学文化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
8.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经济体制类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
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3.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4.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5.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
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6.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7.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8.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市场体系类
1.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4.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5.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
6.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政府职能类
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
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2.完善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
3.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
事务的管理。
4.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农业问题类
1.重视“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
2.重视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兴
农
4.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5.发展农村教育,实施科技下乡,提高农民素质
6.兴修农田水利设施,保障农业丰产丰收
7.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粮食种植面积
8.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9.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
10.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城镇化类
1.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2.加强规划、优化结构、合理布局
3.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4.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5.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6.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
7.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法律类
1.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2.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
权。
4.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律意识,维护合法权益
5.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提高辨别是非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教育类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5.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6.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7.实施素质教育
8.改革完善人才评价制度体系
收入分配类
1.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2.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3.4.5.6.7.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着力提高低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
重
8.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9.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避免两极分化
公共安全类
1.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
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2.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
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3.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
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4.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
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生态文明、资源类
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尊重自然、保护大自然、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低碳出行、绿色生活;节约用水、用电
5.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6.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生态经济
7.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8.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9.积极研发、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设备
10.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
11.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
1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13.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14.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5.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二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本站推荐)
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
1、该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从以下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
(1)记叙(2)说明(3)议论(4)描写(5)抒情
2、某句段对人物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或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第一问,从以下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1)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描写(5)心理描写
第二问,一般最后都要从情感、性格上分析(如果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要先说其动作、语言上的特点)。答题格式:生动形象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心情),反映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品质。
3、自然环境(或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般是两点以上:
(1)点明某某季节/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天气;(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的„„心情/品质。
(4)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4、该文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最常见的在前半部分文段,是插叙,答题格式是:
(1)交代了„„背景、情况(要根据文意概括);(2)为下文„„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如果该段是最后一段,则是补叙,答题格式是:(1)补充交代„„情节(要根据文意概括);(2)照应上文,解开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3)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如果在开头第一段,多为倒叙,答题格式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明确:记叙顺序常用三种:
(1)顺叙;(2)倒叙(在开头)(3)插叙
5、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1 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题目;(2)时间或空间的变化;(3)具体的人、事物或某句话;(4)某某人物感情的变化。
作用:贯穿全文,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使文章条理清晰。
6、为什么某某事情叙述得详,某某事情叙述得略? 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照应文题的要详写;
(2)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要详写;(3)读者不太熟悉的要详写。
7、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1)人物(2)时间(3)地点(4)事件起因(5)经过(6)结果
8、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
(1)比喻(2)拟人(3)夸张(4)排比(5)反复(6)对偶(7)反问(8)引用
9、比喻有何作用?
生动形象地写出某某本体的某某特点。
10、该文段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题思路:
(1)对比:通过„„„和„„对比,突出了„„对象„„特征(之情)。(2)衬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陪衬突出„„主要对象„„特征。
(3)欲扬先抑:造成落差,使„„对象„„特征更突出、形象更丰满;更鲜明抒发了„„之情;行文曲折。(4)象征:形象表达„„感情。深刻含蓄,引发联想。(5)设悬念,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情节跌宕起伏。
答题模式:这篇文章采用„„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
11、开头语段有何作用?
(1)开门见山,点明题目;(2)引起下文或总领下文;(3)奠定某某的感情基础;(4)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2、结尾语段有什么作用?(1)照应题目或开头或/上文;(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突出了某某中心;(3)引起读者思考,发人深省。
如果是结尾揭示故事真相,作用则还应加上:(1)揭示故事真相,给读者强烈震撼力;(2)取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13、过渡句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格式: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某某意思,引起下文的某某意思。
14、如何一句话概括该文段意思? 答题思路: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如果不够清楚,可在此基础上添上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结果等;
15、本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以某某为题目,或把题目变成某某好不好,为什么?)从以下角度考虑:(1)是全文的线索;(2)题目点明中心;(3)引起读者阅读兴趣;(4)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季节或/天气或/地点等;(5)点明主要人物及其特点;(6)点明主要事件;(7)题目有双关义;(8)与结尾相互照应等。
16、一个句子成段有什么作用?
(1)突出强调;(2)强烈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
17、设悬念有什么作用?
(1)引起读者注意思考;(2)暗示情节发展;
(3)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4)与下文某句相互照应。
18、排比句的效果或作用是什么?(1)句式整齐,增强气势;
(2)抒发了„„(人物)的„„强烈情感或从不同方面突出了某某内容。
19、该句使用反问的修辞(或句式),作用是什么?
(1)亮明作者或/说话人的„„态度;(2)加强语气;(3)强调某某的感情。
20、如何品味赏析记叙文的语句,或这些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题思路:(1)找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或/表现手法,如果都没有,就找一两个/关键词语;(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性格/或心情或/精神(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物某某的特点)。
答题模式:这个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人物、事物、景物的特点或某种道理),或突出强调了„„,渲染(营造)了„„(氛围),烘托了(衬托了)„„(与中心形象和人物情感有关)。
(1)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本体)比作„„(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描绘或说明)了(本体)„„(怎样的特征或哪些内容),表达了对(本体)„„的感情。(2)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了(事物)„„(怎样)的情态(或样子、特点),突出了„„(表达的内容),表达了„„的感情。(3)排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有力地突出了„„(表达的内容),表达了„„的情感。(4)反问: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肯定(或否定)语气,强调了„„(表达的内容),表达了强烈的„„(什么样的)感情,令人深思,耐人寻味。
21、谈谈对句子的理解。
命题方式:
1、文中„„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2、揣摩句子,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解题思路:“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层意思:(1)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2)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3)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
答题模式:从表面看,本句的意思是„„(表层意思),在„„的语境中,它表明了„„(语境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引申意义)。
22、该句照应了上文哪一句?
(1)往该句上面找;(2)找关键词一样的语句。
23、归纳人物性格与形象。
答题模式:人物性格:结合内容分析
第三篇:2013河南中招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3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学招生考试试卷思想品德
注意事项:
1.本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在试卷上答题。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讨论、交流资料等行为。3.答题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请你选择(共20分)
▲ 单项选择(4小题,每题2分,共8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
母填入题后括号)
1.习近平同志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这【】
A.说明坚持依法治国就能切实维护人民利益B.表明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C.符合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D.要求我们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
2.位居我国领土最南端的三沙市正式成立;我国向联合国提交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化划界案;《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发布;中国海监队在中国钓鱼岛海域开展全方位维权巡航。以上举措【】A.将树立我国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B.昭示我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坚定不移C.表明我国坚持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D.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建设海洋强国
3.2012年是中国科技创造多项历史记录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上天”“入海”,探微寻秘,用科技的力量打开一个个未知之门;这一年,我们创造了彰显中国特色的“精度、高度、深度、广度”,写下了科技领域的中国篇章。这些成就()
A.说明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B.证明我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强国C.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D.其实我们必须优先发展科学技术
4.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于2013年7月1 日起施行。该法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该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上述规定()
A.表明孝敬父母已经成为子女的法定义务B.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C.要求成年子女只需要在精神上慰藉父母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面临的养老问题
多项选择(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者:若有两个正确选项,只选一项者得1.5分;若有三个正确选项,每选一项得1分;若有四个正确选项,选三项者得2分,选一、二项者均得1分)
5.有人秀着“鸟叔”的马步自得其乐,有人把玩着“苹果”追逐时尚,有人追捧某歌手为“星之大侠”,有人为“三国杀”寝食皆忘......面对这种现状,正确选择应是()
A.善于模仿,顺势而为B.明辨是非,择善而行
C.理性思考,绝不盲从D.兴趣多元,跟风弄潮
6.消费安全,事关重大。然而,生活中却时常遭遇:二恶烷广泛存在与洗漱用品及多种日常食品中,不少化妆品中掺有汞和铅,反季节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催熟剂,一次性筷子中含有残存的工业硫磺、石蜡、双氧水和无水焦磷酸钠......这些现象的存在()
A.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B.有悖诚实守信基本要求C.是科技创新的必然结果D.表明消费安全形势严峻
7.邓州“编外雷锋团”数十载传递爱心;周口67岁的“党员奶奶”彭秀英舍生救出车轮下的孩子;商丘市民姜德强奔波几百里给素不相识的人送去救命药;开封77岁的刘传真14年无偿照顾、辅导100多名农民工子女......这些“活雷锋”的事迹()
A.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营造了友善和谐的社会氛围C.展示了中原儿女的良好形象D.传递了社会主义道德正能量
8.“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上述奋斗目标,需要()
A.坚持发展第一要义,奋力实现总体小康B.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C.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增加居民收入D.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二、请你辨析(10分)
三、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0.材料一:寨墙、古桥、老井、青砖、门楼、木雕......近期,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648个村落入选。这些村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都保留有独特的村落布局、精巧的古朴建筑、传承至今的风俗技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
材料二:传统村落承载着文化血脉和历史荣耀。然而,分散在各地的传统村落正面临快速衰落甚至消失的可能,很多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几近失传。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刻不容缓。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评选活动意义何在?(两个方面即可。4分)
(2)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你有哪些设想?(三个方面即可。6分)
11.材料一:汉字是中华文化之基。近年来,CBD、BRT、ATM、POS等许多字母词(英语缩略词)呈迅速扩张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不应该使用英语的地方,字母词也屡见不鲜。特别是城市的一些公共场所经常见到字母词标识,让人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悄然变化,致使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和汉语表达能力有所削弱。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和汉语表达能力势在必行。材料二:从2013年秋季起,河南省中小学将通过开设书法课程和相关课程实施推进书法教育。一至九年级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和书法艺术课为主,每周至少1课时书法课;普通高中要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教育有关的选修课。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请你谈谈提高中小学生汉字书写和汉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两个方面即可。4分)
(2)请就如何提高中小学生汉字书写和汉语表达能力谈谈你的主张。(三个方面即可。6分)
四、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2.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材料二:当前,我国石油、铁矿石等主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全国平均缺水量超过500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只有3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资源能源消耗远高于发达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现象凸显,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加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8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
据悉,你校正在举办“美丽中国,你我共建”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凝练地描绘出未来中国发展的美好愿景。请你谈谈打造“三个空间”有何重要意义?(两个方面即可。4分)(2)“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上述目标应采取哪些举措?(两个方面即可。4分)
(3)美丽中国,人人共建。作为一名中学生,你会落实哪些具体行动?(两个方面即可。2分)
13.材料一:梦想凝聚力量,奋斗成就伟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宏大的,它积淀着中华儿女的世代夙愿;中国梦更是具体的,它洋溢在孩童微笑的脸庞,澎湃在青年滚烫的心中,绽放在老人幸福的眉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材料二:谋跨越求崛起,建小康富人民,兴河南强中原,就是中国梦在河南的具体目标,就是一亿河南人民的中原梦。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突破口,为实现中原梦提供了宝贵的支撑。
有梦想的大中国气吞山河,有梦想的大中原魅力无限。据悉,你校即将开展“追逐中国梦,献力中原梦”系列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实现中国梦,需要确保人民幸福。请阐明理由。(两个方面即可。4分)
(2)实现中原梦,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能够起到哪些积极的助推作用?(两个方面即可。4分)
(3)实现中国梦和中原梦,都需要有志青年的不懈奋斗。请你为此撰写一条主题鲜明、观点正确的励志语。(2分)
2013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思想品德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氛围选择、辨析、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四种题型,全卷共70分。
2.本试卷体现新课程理念,具有开放性,评卷组织单位应根据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和考生答题实际制定出相应的评分细则。
3.评卷时应尊重考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点,鼓励创新。主观性试题用采意给分。
一、选择(共20分)
单项选择1.D2.B3.C4.B
多项选择5.BC6.ABD7.ABCD8.BCD
评分说明:以下各题,考生答案若与参考答案不一致时,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二、辨析(10分)
9.(1)人生当自强。自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搞好学习、健康成长、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或者:自强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培养自强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促进事业成功。或: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做到志存高远,为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而执着追求。)(2分)
(2)白手起家就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艰苦创业精神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是成就任何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是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或者: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3分)
(3)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或: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或:时代青年用于承担历史重任,我们现代化建设事业才会后继有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变成现实,青年人的自身价值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2分)
(4)扎根农村自主创业也能成就辉煌人生。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促进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就是有价值的人生。(或:一个人能够为家乡和社会做贡献,就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铸就辉煌人生,需要我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3分)
评分建议:第(1)层答出自强的重要性和意义即给2分。第(2)层答出艰苦创业或者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和意义即可给3分。第(3)层答出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什么,或者承担历史使命的重要性即可给2分。第(4)层答出什么样的人生是由价值的人生即可给2分,总结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自强补习,艰苦创业即可给1分。
三、观察与思考(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0.(1)(4分)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或:有利于传承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或:有利于保护我国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全社会保护传统村落的自觉性。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或: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等。(2)(6分)制定并完善保护传统村落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资金支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大力发展传统村落文化旅游产业。宣传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性。培养传承传统技艺的人才。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计划,并认真落实。出台保护传统村落的政策。设置传统村落保护标志,建立保护档案。对确定保护的濒危建筑物及时抢救修缮。坚持创新,探索保护传统村落新途径,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破坏传统村落的行为。传统村落遭到破坏之处,应予以及时修复,并追究破坏者的责任。增强保护传统村落的责任感,发现破坏传统村落的行为要予以至或举报,等等。
评分建议:第一问答出任意一方面即可给2分,最高给4分。第二问答出任意一方面即可给2分,最高给6分。11.(1)(4分)有利于帮助中小学生规范使用汉语汉字。有利于捍卫汉语的纯洁性,保护中华文化的基础。(或:有利于防止字母词对汉语的侵蚀。)有利于增强中小学生对汉语汉字的情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或:有利于培养学生高雅生活情趣,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等。(2)(6分)国家要完善推动汉语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力度整治社会用字混乱现象。教育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推动书法课程的实施。(或:教育主管部门要落实并监督检查书法教育开展情况。)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营造重视汉语应用能力培养的社会氛围。学校要认真落实开设书法课程的相关规定,调动学生学习书法课的积极性。(或: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抒发评比和竞赛活动,表彰,奖励优秀学生。)学生要增强学习汉
语的主动性,提高汉字书写和汉语表达能力等等。
评分建议:第一问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给2分,最高给4分。第二问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给2分,最高给6分。
四、活动与探究(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2.(1)(4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或:这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提升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居民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有利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或:有利于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形势。)有利于深入贯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或: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或:有利于落实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等等。
(2)(4分)牢固树立生态红色观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或:对天然林地、草场、实地实行严格保护,对生态环境破坏地区实行退耕还林换草。)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要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完善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执法力度,着力整治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对违法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企业要遵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节能减排。全体公民要增强忧患意识,自觉践行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等等。
(3)(2分)节水、节电、节粮、节约用纸。外出吃饭适量点餐,剩余饭菜打包带回。积极参加植树种草,爱惜花木。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用品。践行绿色出行方式。利用节假日回收废旧电池。少买或不买光盘、磁带等用品。等等。评分建议:第一问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给2分,最高给4分。第二问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给2分,最高给4分。第三问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给1分,最高给2分。
13.(1)(4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或: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或: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或:有利于彰显社会之于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要。(或: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或: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或: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要求和共同期盼。等等。(2)(4分)促进河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助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或:助推河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河南及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开放型经济健康发展。提高河南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河南整体实力的提升。提高河南人民的生活水平,建设幸福河南。(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等等。
(3)(2分)略。示例:青年一代要敢于有梦、用语追梦、勤于圆梦;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唱响自信之歌,立志振兴中华;承担历史使命,实现人生价值;珍惜美好时光,实现远大理想;数理报国之志,唱响青春之歌;奉献青春年华,助跑中原腾飞;民族因梦想兴盛,国家因梦想富强,人生因梦想精彩;让我们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等。
评分建议:第一问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给2分,最高给4分。第二问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给2分,最高给4分。第三问答出任意一条主题鲜明、观点正确的自便励志语即可给2分。
第四篇: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
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
1、该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从以下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1)记叙
(2)说明
(3)议论
(4)描写
(5)抒情
2、某句段对人物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或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第一问,从以下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1)外貌描写
(2)神态描写
(3)动作描写
(4)语言描写
(5)心理描写
第二问,一般最后都要从情感、性格上分析(如果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要先说其动作、语言上的特点)。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写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感情(或某某性格)。
3、自然环境(或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般是两点以上:(1)点明某某季节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天气;(2)渲染某某气氛;
(3)反衬(或烘托)某某人的某某心情/品质。
(4)为下文某某情节发展作铺垫(或预示了下文的某某情节,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4、该文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最常见的在前半部分文段,是插叙,答题格式是:(1)交代了某某背景、情况(要根据文意概括);(2)为下文某某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如果该段是最后一段,则是补叙,答题格式是:(1)补充交代某某情节(要根据文意概括);(2)照应上文,解开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3)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如果在开头第一段,多为倒叙,答题格式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明确:记叙顺序常用三种:(1)顺叙;(2)倒叙(在开头)(3)插叙。
5、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题目;
(2)时间或空间的变化;
(3)具体的人、事物或某句话;(4)某某人物感情的变化。
作用:贯穿全文,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使文章条理清晰。
6、为什么某某事情叙述得详,某某事情叙述得略?
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照应文题的要详写 ;(2)最能体现某某中心思想的要详写;(3)读者不太熟悉的要详写。
7、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1)人物
(2)时间
(3)地点
(4)事件起因
(5)经过
(6)结果
8、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
(1)比喻
(2)拟人
(3)夸张
(4)排比
(5)反复
(6)对偶或对/仗
(7)反问(8)引用
9、比喻有何作用?
生动形象地写出某某本体的某某特点。
10、该文段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对比/、衬托 ;(2)欲扬先抑;(3)象征 ;(4)白描;
(5)铺垫;
(6)设悬念,埋伏笔。
11、开头语段有何作用?
(1)开门见山,点明题目 ;(2)引起下文或总领下文;
(3)奠定某某的感情基础;(4)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2、结尾语段有什么作用?
(1)照应题目或开头或/上文
;(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突出了某某中心 ;(3)引起读者思考,发人深省。
如果是结尾揭示故事真相,作用则还应加上:(1)揭示故事真相,给读者强烈震撼力;(2)取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13、过渡句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格式;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某某意思,引起下文的某某意思。
14、如何一句话概括该文段意思?
答题思路: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如果不够清楚,可在此基础上添上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结果等;
15、本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以某某为题目,或把题目变成某某好不好,为什么?)
从以下角度考虑:(1)是全文的线索;
(2)题目点明中心;
(3)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4)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季节或/天气或/地点等;
(5)点明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6)点明主要事件;
(7)题目有双关义;
(8)与结尾相互照应等。
16、一个句子成段有什么作用?
(1)突出强调 ;(2)强烈抒发某某人的某某思想感情。
17、设悬念有什么作用?
(1)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2)暗示情节发展 ;(3)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与下文某句相互照应。
18、排比句的效果或作用是什么?
(1)句式整齐,增强气势 ;(2)抒发了某某人的某某强烈情感或从不同方面突出了某某内容。
19、该句使用反问的修辞(或句式),作用是什么?
(1)亮明作者或/说话人的某某态度 ;(2)加强语气
;(3)强调某某的感情。20、如何品味赏析记叙文的语句,或这些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题思路:(1)找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或/表现手法,如果都没有,就找一两个/关键词语;
(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性格/或心情或/精神(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物某某的特点)。
21、谈谈对句子的理解。
(1)先找关键词
;(2)把关于这个词的比喻义、语境义、指代义、引申义说出;(3)可从文中找其他类似的说法抄下来。
22、该句照应了上文哪一句?
(1)往该句上面找 ;(2)找关键词一样的语句。
第五篇:语文常见题型及答题公式
语文常见题型及答题公式
诗歌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附: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志”的区别
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例如,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
(三)“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阅读题技巧
(一)、记叙文阅读
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
(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二、文章概括:
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抓要点概括,推动情节发展的要点必须要首尾的关键句必须扣住)
中心思想概括:如:“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表达了作者对 __ 赞美与敬佩之情等,赞美了他(人物性格、精神品质)
三: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
四、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 情感。
排比: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使文章有起伏。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模式:(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2).表现了什么内容(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如:此句运用了,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表达了
五、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3)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六、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
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3、写法上:气氛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
七、评价感悟类
评价:“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感悟:结合主旨、个人生活体验,提出对问题的看法。
启示从原文引出;评价表明态度及理由。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把题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
八、懂得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方法有:①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②侧面(间接)描写:其他的人或事③细节描写④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⑤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九、记叙文语言风格: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十、人称作用:
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的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宽广的活动范围。
六、材料作文应对策略
一、材料作文相关知识
1、材料作文的特点:
(1)读写结合,考生要通过阅读、分析、提炼、联想、表达之后,才能完成写作任务;
(2)自拟题目、不限文体,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写出个性与创意来。
2、材料作文的形式:
(1)文字材料,构思作文。(2)漫画材料,看图写文。(3)读后感等。
二、材料作文应对策略:
1、读懂材料;
2、明确要求。
(一)、给文字材料作文
1、结构:材料+要求(必须与材料有关。看懂材料,确定主旨)。
2、审题和领悟:看清要求(拟题、文体、文字、内容等),确定立意、结构。
3、具体建议:合理使用材料,不避开材料,另起炉灶。
记叙文:分析材料内容,联系相关的人或事。开头:“读了以上材料,我想起了„„”或“在我的生活阅历中,也有这样一个人”。结尾再用恰当的议论将所叙的人或事与材料中的人或事相比较,画龙点睛即可。
写读后感,要读懂材料并准确提炼论点。
围绕一个观点写感受,从“引_议_联_结”四个方面进行写作.读是基础,感是重点!
三、避免作文无谓(不是作文能力差等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
1、保持整洁的文面;不龙飞凤舞、东涂西抹、箭头乱飞、写不下去大笔一圈“不要”。
2、规矩写题。不忘拟题;写在第一行的正中央;不把话题当标题。
3、拒绝三段式。5-8段为宜,段与段详略分明、长短兼顾。
5、规范使用标点。标点符号要占格;不一逗到底;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要占两格,其它标点均占一格。还要注意:顿、逗、分、冒、句、问、叹等标点符号不在一行之首;书名号、引号前半边不在一行之尾。如遇特殊情况,让此标点“委屈”留在行未或移到下行。
写作语文答题公式!
怎样鉴赏高考语文考题中的文学形象
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以人物为主,谓之人物形象;少数叙事性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是以物为主,则称艺术形象。
在抒情性作品中有时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其中主体的景或物便是作者所着意塑造的形象,为了与人物形象有所区别,有时也称这些形象为艺术形象。
鉴赏叙事性作品的人物形象或艺术形象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关注人物(艺术)本质的特征,明白刻画的方法。
想了解人物性格就要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刻画人物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其他还有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等等。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不是目的,高考不会在名词术语上设置问题,准确理解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这往往是高考命题者的用意所在。
2、统观人物(艺术)形象的棱面,分析作品的情节。
叙事作品的情节总是服务于人物的塑造,因而,情节便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史。阅读鉴赏叙事作品的人物形象时,我们要注意:(1)情节设计是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的;(2)深入理解情节发展如何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的;(3)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如何受人物独特个性所决定。
3、透视人物(艺术)形象的背景,赏析事件的环境。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情节发生与展开的场所。成功的人物塑造都有成功的环境描写,成功的环境描写为人物塑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两个方面。社会环境即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它包括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自然环境是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阅读鉴赏叙事性作品时,要认真理解分析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物性格刻画的表现作用。
鉴赏抒情性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如所“托”之“物”、所“借”之“景”,则有以下几种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体形象。
抒情性作品总要通过一定的人、事、物、景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阅读鉴赏时要在具体丰富的材料中,理清作者的思路,从而把握作品的主体形象。例如,2004年上海市的春考卷拿老舍的散文《想北平》命题,其中的第10题是这样的:
第④—⑦段中,作者笔下的北平具有多方面特点,请写出其中两个主要特点:(1)______;
(2)______。(每处不超过10个字)题目中说的“两个主要特点”,其实就是北平这一主体形象的两个特征,依据“第④—⑦段中”,那肯定需要理清这部分的内部层次。
2、赏析表现技巧,感受主体形象。
抒情性作品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比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对比、隐喻、象征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者对主体形象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如2005年广东高考卷以作家肖铁的散文《壶口的黄河》一文命题,其中
两题这样问道:
(16)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17)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考生若能把这两题回答准确,他对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对黄河体现的中国人的精神这一艺术形象的内涵,就会有深刻的感悟。
3、品味作者态度,认同主体形象。
抒情性作品的作者多半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主体形象的看法和评价,阅读鉴赏时,我们除了要细细品味文中最能反映艺术形象特点的语句,还要认真揣摩表明作者思想倾向性的词语和句子。高考试题中的诗歌鉴赏就有过这方面的命题。如2006年全国卷(2)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题目: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下阕前两句显然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最后两句,词人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藉此,读者可以一样地感受那些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农民形象。
考题链接1、2006年江西卷第16题:(原文题目《秋光里的黄金树》)
作者写秋天的落叶,为什么要联系孩子和老人来写?
答案:与对待落叶冷漠而又高傲的人进行对比。表明人类要爱护自然,珍惜自然豪华慷慨的赠予,或突出天真的孩子和睿智的老人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2、2006年辽宁卷第20题:(丰子恺《杨柳》)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答案: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