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企业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准则实用手册
1.《煤矿企业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准则实用手册》
2.《矿山企业设备检修定额、矿山设备检修预算定额》
3.《煤矿工程基价概预算定额与工程建设费用测算技术及计算规则手册》
第二篇:煤矿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动因浅析
煤矿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动因浅析
[摘要]本文以福建省邵武煤矿为例,通过对煤矿成本与费用等因素分析,探讨煤矿企业可行合理的成本构成,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完善煤矿企业成本核算内容,适应改革和发展形势的要求。
一、成本的经济实质
成本作为一个经济价值的范畴,在市场经济中是客观存在的,加强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无论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是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效益都是极为重要的,而要做好成本的管理工作,就必须充分认识成本的经济实质。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总额。成本的经济实质决定成本在经济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表现在:(1)成本是划分生产经营耗费和企业纯收入的依据,在一定的销售收入中,成本越低企业纯收入就越多;(2)成本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指标,企业经营管理中各方面工作的业绩,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成本上反映出来;(3)成本是制定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4)成本还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进行成本核算,提供真实、有用的核算资料,是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因此,成本的经济实质也决定了成本会计反映的首要职能,也就是从经济价值补偿的角度出发,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各种费用的支出,提供实际的成本核算资料。
二、煤矿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特点目前,煤炭行业成本核算是依据1991年能源部制度的成本核算办法,1993年取消了行业会计制度,但是,煤炭成本核算基本框架没有变,还是按照计划经济和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它仅核算煤矿的直接生产成本,导致长期以来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不完整。
(一)通过制造成本来反映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的不足
1.随着矿山开采时间的延续,开采条件在逐步恶化。如开采水平逐年延深,排水、提升系统越来越复杂,地温增高导致通风费用加大等等,使得煤矿企业产量逐年递减,成本却逐年上升。
2.煤炭开采过程中,其作业人员不可避免地受到粉尘的伤害,这一伤害是逐渐的,不可逆转的,这些作业人员的伤害补偿,如果未能在伤害当时进入成本进行核算,将给行业的发展
背上沉重的包袱。
3.煤矿职工收入低,绝大多数没有能力购买住房,回原籍安置也比较困难,所以退休后职工留在矿山的不少。煤矿企业多在深山和边远,其所盖的职工住房随着矿井开采的结束将变得一文不值。因此对煤矿职工的老有所养、安居乐业,这一最基本福利待遇,也应进行核算,作为当期费用进入生产成本。
4.煤矿开采属资源性的开发,80年代后煤炭资源取得必须有偿使用,存在前期勘探费用,而我们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并未计入这一费用。
5.煤矿资源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炭资源必将枯竭,因而企业也将报废关闭,企业需要大量资金用于转产和安置人员,因而存在退出成本,而这些成本企业却不能预提。
6.煤矿存在特困群体救助成本。邵武煤矿经过48年的开采,现有离退休人员、内退人员2000多人,另有伤病亡遗属等困难职工多,生活贫困。作为国有企业,我们积极对困难职工展开困难救助活动,给予发放救助金和慰问金,仅靠提取的福利费根本无法解决,而不足部分也没有在当期成本费用中体现,仅近几年,矿上支付春节慰问金平均每年就达100多万元。
7.煤矿企业存在改制成本。煤矿企业要走向市场竞争,但企业背负的历史包袱比较沉重,要卸掉包袱轻装上阵,就必须对担负的社会职能多的矿山学校、矿山医院和矿山公安分局进行剥离,对矿办企业进行改制。仅2004年一年,矿上对相关单位进行资产剥离和改制成本就开销2000多万元。
以上特点是煤矿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企业,按照目前的成本会计核算办法,以上内容有些并没有进入当期成本核算范围,而是直接进入费用,这与会计核算的谨慎性、配比性原则明显是不相符的,不利于行业的科学发展。
邵武煤矿是经过了48年开采历史的老矿,欠职工的历史老账太多,尚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还在逐项解决,特别是不可避免的、逐渐的、不可逆转的粉尘伤害造成的职业病问题,还有一次性工伤补偿问题等,都在困扰着矿山企业,而这些历史问题,从开矿以来实际就已经形成一种或有负债,而我们所执行的会计制度却未能在吨煤成本中提取这些支出,难以进入当期成本,无法准确体现煤炭生产成本,现在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支出巨大,费用达8000多万元,企业无法承受。
(二)邵武煤矿在闭坑时发生的具体费用(不考虑闭坑预留费用)
1.邵武煤矿闭坑时(2005年2月)对离退休人员进行“三项补贴”参加保险的共有1800多人,仅支付保险费3400多万元。
2.职业病职工1200多人,约占全省煤炭系统四分之一多,新的《工伤法》出台后,要对以上职业病人员进行一次性补偿,2005年已支出1800多万元。
3.职业病的医疗费问题,仅2005年支付工亡家属的抚恤金为120万元及医疗费150万元。
4.职工福利欠账多,建房成本及房补成本大。煤矿企业绝大多数位于偏僻山区,交通极为不便,早年职工福利建房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而随着资源的枯竭,矿井闭坑,这些职工住宅将一文不值,为此企业还将付出职工住房补贴的代价。邵武煤矿虽地处市郊、交通非常便利,但在如此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上,2005年支付职工住房补贴900多万元。
5.企业负担的社会费用加大。随着医保政策的出台,矿山离退休人员多,目前国家财政无力承担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医保费用,而是由企业自己负担,仅我矿为社会负担的离退休人员医保费用就达到1300多万元。
6.人员安置1000多人,支付安置费用达800多万元。
7.离退人员社会化管理费用165万元。
8.环境的恢复费用280万元。
以上这些问题,按《会计法》核算办法都属于当期费用,构成不了企业直接生产成本,而从会计配比性、历史性、可比性原则来说,这些费用应该从企业经营之日起就将要发生的,是构成生产成本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的范围过窄。
三、对煤炭企业成本核算项目构成的设想
正是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的不科学,使得现有的煤炭成本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煤炭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耗费,故提出应增加如下成本核算项目设想:
(一)增加煤炭企业的资源成本,用于分摊取得的采矿权、探矿权、煤田勘探费、资源税及与煤炭资源取得有关的费用。
(二)增加社会福利成本,用于困难救助、困难职工住房支出和矿区医院经费等。医院地处山区,效益不佳,而医院为煤矿职工救死扶伤,每年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维持其生存。(三)积极争取政策,在吨煤成本中提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四)计提矿井建设基金,过去矿井的基本建设都由国家投资,企业无偿使用国家的探矿权和资源权,目前政府已取消这一政策,全部实施有偿使用,矿井的投资基本上靠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解决。矿井的建设投入需要巨额资金,为了使矿井能够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及今后的生产接替,必须按吨煤提取矿井建设基金。
(五)按吨煤预提煤矿企业退出成本,以便支付企业关闭的各项支出和转产安置。
(六)采取加速折旧的办法,以弥补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折旧金额不足的问题。
通过以上实际案例,对煤矿成本与费用等因素分析,一是反映了目前煤炭企业成本的核算范围不完全、煤炭成本核算基本框架不完整;二是要求对煤炭行业会计制度应当进一步修订。这样就可以趋于更完整、更科学地反映煤炭企业生产成本的真实性。
第三篇:煤矿财务管理制度
煤矿财务管理制度(试行)总则 1.1 目的
为有效支撑公司战略,提升资产营运效率,控制经营成本,保障合法 合规经营,防范财务风险,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特制定本制度。1.2 管理原则
(1)聚焦战略,价值管理。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财务支持,根据企 业战略制定财务战略,从财务管理角度促进利润增长,将股东对企业价值的期望转化为公司业绩目标。
(2)融入经营,优质服务。建立高效的财务组织,提升团队和员工能力,创造和革新财务管理运营模式并将财务管理流程有机融入业务流程中,提高财务服务水平,有效支持企业经营。
(3)有效协同,提升效率。确保财务系统与其他专业系统有效协同,实现工作流程无缝对接,提高财务服务效率。
(4)合法合规,控制风险。保障资产安全,监控财务风险,建立事前控制为主的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确保企业可持续地发展。2 组织与职责 2.1 财务部主要职责:
(1)组织公司财务管理体系的规划与建设;
(2)落实国家财务政策,组织制订公司财务制度、流程;(3)组织编制全面预算并监督预算执行过程;(4)投资活动中的财务管理;(5)资金与融资管理及资本优化;(6)成本管理;
(7)确定会计核算标准,完善会计核算体系,组织会计核算活动;(8)收集财务信息,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为经营决策提供专业支持;(9)建立财务监控体系,完善内控体系,防范风险;(10)提升公司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
2.2 公司总经理是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报告的第一责任人。3 财务组织管理
3.1 财务总监是公司第一财务负责人,由董事会聘任。
3.2 财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必须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岗位轮换和亲属回避原则。财会人员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4 财务政策
4.1 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及企业发展战略、业务特性制定财务政策,遵循合规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原则。
4.2 公司财务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每年须组织执行效果评估,并根据评估报告对财务政策进行修改,以保证财务政策不断优化,适应公司财务管理的需要。5 资金与融资管理
5.1 公司在编制经营计划的同时,专门编制融资计划,报董事会批准后执行。
5.2 公司财务部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促使金融机构升级信用评定等级,增加授信额度,降低融资成本。5.3 公司在授信额度内合理使用银行借款,包括票据贴现、贸易融资等,由财务部提出融资申请,经总经理审核,董事长批准后方可与合作银行签订借款合同。
5.4 公司对外提供借款、担保,必须由总经理签字确认,经董事长批准后实施。
5.5 在开展融资工作的同时,必须关注融资风险的形成,特别是在 融资综合成本的控制,融资周期的结构安排,融资还款计划安排等方面做好统筹和协调,以防止公司资金链断裂的潜在风险的发生。6 预算管理
6.1 公司预算管理要遵循事前确立标准,事后分析纠偏;科学预算,提升预算合理性与可执行性;明确权责,严格执行的原则。6.2 公司财务部是预算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审查、调整、实施、监控、分析预算执行情况。
6.3 公司成立预算工作小组和预算评审小组,统一组织公司的预算编制和评审工作。负责制定、审核公司预算工作方案、预算目标、标准,负责审核公司整体预算并报董事会审批。6.5 预算编审
(1)每年10 月初,预算工作小组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资源配置方案、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各种定额、技术标准、上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期经济形势预测等,制定下一《预算编制方案与指引》并下达各矿、各部门组织执行。
(2)每年12 月10 日前,公司预算工作小组完成对各矿、各部门上报的预算草案审核、平衡、修订、汇总工作。
(3)每年12 月15 日前,公司预算工作小组将初审后的公司预算草案报公司预算评审小组。
(4)每年12 月20-25 日,公司预算评审小组将审核、修正、汇 总后的预算报董事会审批,并由预算工作小组根据审批结果与相关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5)每年12 月底前,公司预算工作小组将预算报送董事会,由董事长签发。预算由董事长签字后正式生效,下发执行。6.6 预算执行与评价
(1)每个季度、月度末或者不定期,各级预算管理部门需针对预算 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实时监控所属矿、部门的预算及目标执行情况。(2)每个季度末,公司财务部组织计划预算分析会议,分析预算执行与问题剖析。7 运营中的财务管理 7.1 成本管理
7.1.1 成本管理依据全面计划预算,建立健全成本费用考核指标,围 绕成本费用控制的总目标,由财务部牵头,将具体责任目标横向分 解、纵向落实到最小的经营单元,达到每个岗位责、权、利的紧密结 合。成本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1)成本支出须支持企业战略目标;
(2)公司在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前提下,实行成本费用与预算、绩效挂钩,并进行归口分级管理审批责任到人,严格费用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审批流程,以保证成本费用支出的有效性。7.1.2 成本管理方法须通过完善月度费用预算、项目成本预算,科学 应用弹性预算、零基预算等各种方法进行成本控制,并根据全面计划预算确定的重点,由财务部门牵头,组织制定成本管理的具体方案,实现日常费用的有效压缩,提高成本费用支出的有效性。
7.1.3 各级经营管理部门须持续实施成本管理改进,对成本差异分析所总结的重点成本问题,成立成本专题攻关项目小组,以项目的形式组织跨部门的问题攻关团队,并设立项目改进目标及阶段性成果目标、以保证成本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7.2 固定资产管理
7.2.1 公司须明确固定资产管理职责,责任到人。实施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7.2.2 公司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包括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台帐体系。公司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部门为固定资产的综合管理部门,各专业部门为归口管理部门,各使用单位为使用部门,各管理部门指定资产管理员,落实管理职责。对固定资产台帐,随着固定资产的变动随时联动登记,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7.3 无形资产管理
7.3.1 无形资产管理的范围包括企业商号、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生 产许可证、特许经营权、特行企业资质、租赁权、土地使用权、矿产 资源勘探权和采矿权、商标权、著作权、计算机软件、商誉等。7.3.2 公司须严格关注无形资产的产权界定,跟踪评价无形资产的 使用价值和价值,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无形资产的保护和保密。7.4 客户信用管理
7.4.1 公司信用管理须遵循区别对待、注重实效、严格控制与约束、动态监控与调整、保守秘密的原则。
7.4.2 公司设立客户信用管理岗位,履行客户信用管理职责。对客户信用进行综合评估,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分析客户信用风险、评估其资信等级。
7.4.3 财务部负责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报关相关部门与领导,并跟催销售科及时收回应收账款。7.5 纳税管理
7.5.1 公司纳税管理遵循诚信纳税、筹划在先、风险防范的原则。7.5.2 纳税评估分为整体纳税评估和专项纳税评估,通过纳税评估规 范企业的纳税管理,规避风险,降低成本。7.6 决策支持
7.6.1 公司财务部在职责范围内须为决策层提供及时、全面、前瞻性的财务分析支持。
7.6.2 公司财务部每月5日前,报送经财务总监与总经理审核的财务报表及下月利润预测表。
7.6.3 公司财务部必须每月出具财务分析报告,并根据经营需要提交定期和专题分析报告。
7.6.4 在整合财务和业务信息的基础上,对市场销售、产品开采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考察产量、成本、价格对收入、利润的影响,测算项目投资回报率,进行资产重组和并购的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8 会计管理
8.1 公司财务部,必须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程序,配备财务人员,组织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及时记录、准确核算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按时向联想集团及外部利益相关者披露企业经营信息,持续改进会计基础工作。
8.2 公司总经理必须保障财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负责公司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在授权范围内负责签批财务支出,保证企业财务支出的合法性、合理性。
8.3 公司必须遵循法律法规和企业承诺,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制订财务会计报告管理制度,加强财务会计报告管理,为内部经营决策、外部资本市场、监管机构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
8.4 财务会计报告必须根据真实的交易事项以及完整、准确的账簿记 录等资料,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编制基础、依据、原则和方法编 制,对各会计要素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不得随意改变。8.5 公司财务部及财务人员对公司的经济活动实施会计监督职能。9 内部控制
9.1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9.2 公司须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9.3 内部控制管理须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的原则。须关注环境控制、风险评估、合理控制措施、信息沟通、监督检查的因素。
9.4 内部控制应当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利用信息系统,促进与内部控制流程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9.5 内部控制须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9.6 控制措施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9.7 财务部作为公司内部控制管理部门,须组织建设与维护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根据控制节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手册与流程,检查、监督、评估本企业内部控制的落实效果。
9.8 公司总经理根据法定职权、企业章程和董事会的授权,为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日常运行的第一责任人。
9.9 企业财务负责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维护负有协助与督导责任。
9.10 公司审计部负责监督、检查、审计、评价内部控制工作,并定期向董事会提交内部控制评价报告。10 奖惩 10.1 对严格执行公司财务制度,维护企业利益,为企业价值创造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10.2 对违反公司财务制度,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任人须承担经济赔偿;对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企业商业秘密的,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必要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篇:浅谈企业如何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
浅谈企业如何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谋求经济效益以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始终是现代企业管理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其中成本核算与管理一直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
成本核算与管理是财务核算中的重中之重,做好成本核算与管理,对企业、投资者、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成本是企业产品定价的重要依据。企业在制定产品销售价格时,要综合考虑产品成本、目标利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场价格等因素。产品成本核算不准确,向企业决策层提供了错误的成本信息,会导致产品定价不合理,从而影响企业的总体利益。
2.成本核算与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经营成果及分配。企业的经营成果是由财务收入扣除成本费用所得,财务收入容易核算,一般来说不易出错,而成本核算因为工作量大、技术性强,要准确核算不容易,如加上某些人为的调节的因素,成本核算更是不实。成本数据对利润数据的影响存在一种杠杆效益,单位成本数据的微小变动足以引起利润数据的巨大变化,从而影响着国家税收、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利益。
3.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成本管理中,成本核算准确、及时,成本分析便有了坚实基础,得当的成本分析可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适宜挖掘企业活力,提高企业利润。
二、目前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范围、目的与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差异。传统成本核算与管理主要通过一是规模效益;二是增强与供应商及分销商的谈判能力,以期达到转移成本的目的。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2、成本核算与管理基础薄弱。一是各项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还不健全;二是计量基础工作不到位,水、电、汽等跑、漏现象还很严重;三是生产用料大手大脚;四是在原材料、物资采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质量及浪费问题;五是只重视生产过程成本核算与管理,忽视供应、销售过程成本核算与管理。如物资采购中“暗箱”操作现象严重,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3、分工过细,人浮于事,员工成本意识淡薄,感受不到市场压力,导致企业管理的协调成本过高,不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为企业带来一定的低效率成本,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或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的损耗和失真。
4、在现有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的,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这种成本降低是治标不治本,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状态,局限于企业内部,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使企业未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竞争战略,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法体系,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
5、资金管理中存在资金入不敷出,资金缺口严重,资金被挪用、被 占用,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损失严重等问题,造成资金成本上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企业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许多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采取有助于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方式。
三、加强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成本观念,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现代成本效益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要认识到成本优势的取得绝对不限于成本本身,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要及时、全面向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信息,借以提高员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通过成本分析,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促进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现代企业需要寻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力图从根本上避免成本的发生,为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完善成本会计组织,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组织,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所有部门、单位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懂经营管理,特别是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2、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成本核算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难 度大、覆盖面广、几乎涉及到企业的全体职工及所有部门。企业领导要认识到成本核算数据对经营决策的作用,认识到成本数据对财务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影响以及有可能引起的偷漏税问题。作为第一责任人,法人代表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好本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
(二)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基础工作。
1、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合理制定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物资费用的定额;严格健全计量、检验和物资收发领退制度;健全产品、产量、品种、质量、原材料消耗、工时考勤和设备使用等原始记录;建立企业内部的结算价格体系,对内部各部门使用的材料、产品和相互提供的劳务等都按合理的计划价格结算。
2、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包括材料出、入库单的设置,工时的统计,定额的制订与修订等等。成本核算就是将企业的各项费用根据一定的规则分摊到各个产品中去。材料消耗时填写材料出库单,才能分清什么产品领用了什么材料,所耗材料金额多少;根据工时统计表可以将人工费合理地分摊到各个产品中去,基础性资料不全,成本核算工作便无从谈起。如制定严格的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等。
(三)提高成本控制意识。
1、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错误思想,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究无尽的,人人应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
2、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职工行为规范中引入一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就是要注重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机制强调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励,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约束。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奖励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四)完善成本管理组织的经济责任制。
1、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一个有经营、财会、供应、销售、生产、技术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成本管理小组;各相关部门也要配备兼职人员,开展如统计、考勤、质检、保管、核算、分析等工作。要对成本管理人员经常进行专业培训、知识更新再教育,借以提高成本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开辟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
2、完善成本管理的经济责任制。一是制订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如各项基础管理、成本约束制度等;二是明确各项成本的经济责任,将责任落实到部门或个人;三是实行奖惩兑现。
(五)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成本管理。
产品质量与成本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可以两方面去认识:在一般情况下,高质量的产品是建立在高成本的基础之上的,成本是原因,质量是结果。但有时企业的高成本却是因为产品质量不好造成的,一是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损失和返修的费用会加大产品成本。二是伴随质量低劣出现的产品质量不稳,使得产品售后的维修服务费用增加。因此要树立提高质量就是降低成本的观念,减少废品损失、产品售后的维修服务费用,减少由于商品过时、过季和供过于求造成产品贬值而形成的无形损失。因此,保证合理的产品质量,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产品的成本,在相同产品成本的情况下,保证产品的价格优势,从而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保证合理的产品质量,又能够消除和尽可能减少产品的无形损失及废品损失和返修的费用,那么产品就能以较低的价格投放市场,赢得更多的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因此,在降低成本中必须考虑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产品无形损失。首先是按市场需求开发产品和组织生产;其次是尽量缩短产品在流通领域的待售时间;再次是减少产品在流通领域的待售数量。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对市场需求的灵活而快速的反应机制,具有弹性的生产能力。一旦市场有了需求便迅速进行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把无形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以此来改善成本管理。
成本是价值运动中企业要求的最低补偿,成本核算与管理影响着国家、集体、个人三方的利益分配,同时成本核算与管理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只有不断提高成本核算与管理水平,抓住机遇,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
第五篇:钢结构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成本核算制度(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成本核算工作,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完善公司报价核算体系,为领导决策提供更多依据支撑,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财务部门为成本核算管理的牵头部门,但是成本核算不仅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公司各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成本核算需要采购供应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生产技术部门、生产车间等多部门的配合;成本核算结果需要成本管理部门和各车间班组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以不断提高成本核算水平。
第三条 成本核算制度是公司经营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流程,明确责任,确保制度的贯彻实施。
第二章 各部门在成本核算管理中的主要职责
第四条 成本核算是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各部门应认真组织学习培训,帮助综合管理人员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基础数据记录。
第五条 各部门应根据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下列各项数据记录:
(一)物资部应详实记录材料物资方面的原始数据,要能反映材料的收、发、领、退等物流过程、明确原始配料料耗。主要包括原材料、辅材、备品备件、办公用品、劳保用品。原材料领用要区分材料明细、工程、塔型、领料班组其他材料领用区分班组,明确金额。
(二)人事行政部要提供全体人员工资方面的原始数据,应能反映部门(班组)员工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工时、有关津贴等项记录,水、电、气消耗的原始记录、车班、快递、通信、接待、差旅费用明细表
(三)技术部应做好配料及技术放样方面的原始记录,可以反映产品材料构成、各工艺工作量等项的记录。
(四)生产部统计人员应做好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反映产品从材料投入至验收入库的过程,包含每日出勤人数、出勤工时、投入产出数量、。
(五)设备部应提供设备使用方面的原始记录,反映设备验收、维修时间、调拨、报废的情况,如固定资产验收单、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建工程转固验收单等,并做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帐的登记工作。
(六)安质部应做好安全检查、质量检查的原始记录,包含班组工伤数量、产生费用、各班组返修、报废塔材重量。
(七)财务部需提供能分摊到班组报销费用汇总表、班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汇总表、车间、部门(班组)财务费用占用表。
第五条 各部门应设置兼职管理原始记录的机构和人员,统一规定各类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写、审核、签署、传递、存档等要求,保证原始记录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六条 准确计算成本,客观反映班组实际成本。对于已实际发生的生产成本,必须及时、准确地归集和登记;对于尚需发生的成本,应进行科学、合理地预计。应当划清当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成本的界限。不得以估计成本、预算成本或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第三章 生产班组成本项目
第七条 成本项目包括薪酬、辅助材料领用、备品备件领用、办公用品领用、劳保用品领用、报销费用、报废产品费用、料耗费用、行政性分摊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占用资金财务费用。
(一)薪酬,指计件生产人员的薪酬;
(二)材料领用,包含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办公用品、劳保用品领用的费用。
(三)报销费用,指为达成生产经营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报销费用。
(四)报废产品费用,指各班组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图纸改动造成的报废产品核算的费用。
(五)料耗费用,指各班组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下料、工艺要求等造成的材料消耗费用。
(六)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指班组所辖设备、厂房的折旧费用。
(七)占用资金财务费用,指班组所生产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滞留造成的财务费用。
(八)辅助部门分摊费用,指辅助生产部门为保证主要生产业务进行而发生的费用,按照提供劳务、产品所占的比例分配到班组。
(九)职能部门分摊费用,指为保障生产任务有序进行而参与管理的部门、人员产生的费用,按照参与管理的关联性分配到班组。
第八条 生产各班组的成本费用出辅助部门、职能部门分摊费用外,其余项目由生产统计部门归口统计,薪酬数据来源由人资部门提供,材料领用数据由仓储科提供,报销费用数据由财务部提供,报废产品费用由质检部门提供,料耗数据由生产部自行统计:料耗=当期产成品/(上期材料结存+当期材料领用-当期材料结存),固定资产折旧及财务费用由财务部提供。
第四章 辅助生产部门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第九条 辅助生产部门主要是指为了完成主链条生产任务而提供劳务、产品等辅助工作的部门,公司辅助生产部门有以下几个班组和科室:计划中心、生技室、放样室、机修班、理化中心、质检组、仓储科、转运科。
第十条 辅助生产部门成本费用设如下科目:薪酬、辅助材料领用、备品备件领用、办公用品领用、劳保用品领用、报销费用、折旧费用、财务费用。
第十一条 辅助生产部门成本费用由辅助部门归口统计,薪酬数据来源由人资部门提供,材料领用数据由仓储科提供,报销费用数据由财务部提供,固定资产折旧及财务费用由财务部提供,费用分配按照和主营生产任务链条的相关性、提供的劳务数量、产品数量确定分配比例。
第五章 职能部门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第十二条 职能部门主要是指为了保证生产任务有序进行、维持管理公司生产经营秩序的部门,主要有以下几个部门:总经理工作部、人事行政部、财务部、销售公司、安全科、采购部。
第十二条 职能部门费用设如下科目:薪酬、辅助材料领用、备品备件领用、办公用品领用、劳保用品领用、报销费用、行政性分摊费用、折旧费用、财务费用、水电气费用、车班、快递、接待、通信、差旅、原材料采购、螺栓采购、锌锭采购费用。
第十三条 职能部门成本费用由各职能部门归口统计,薪酬数据来源由人资部门提供,材料领用数据由仓储科提供,报销费用数据由财务部提供,固定资产折旧及财务费用由财务部提供,职能部门成本费用的分配按照参与主营生产任务链条管理的相关性确定分配比例。
第六章 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及节点
第十四条 每月20日扎帐后,物资部、行政办公室、车间班组要协助财务人员按照公司《盘存管理制度》对所辖物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职能部门、辅助部门及时统计完善相关工作数据,并于25日下班前形成各部门月度工作汇总表格(见各职能部门、辅助部门工作例表。)
第十五条 生产部门要指定专人,根据财务、仓储、人事行政、质检、安全提供的数据完成各班组消耗数据报表,包含班组人员薪酬、辅料、备品备件、劳保用品、办公用品、报销、折旧、财务费用、安全损失费用、报废用品费用统计表,手工线、自动线、制管线、板加工组需根据盘存数据计算料耗率,并核算料耗损失费用,核算公式为:料耗率=当期班组产量/(期初材料库存+当期领料-期末材料库存)*100%*当期班组产量*材料价格。(例表1)
第十六条 辅助部门要指定专人,根据财务、仓储、人事行政、质检、安全提供的数据完成各科室消耗数据报表,包含科室人员薪酬、辅料、备品备件、劳保用品、办公用品、报销、折旧、财务费用。(例表2)
第十七条 职能部门要指定专人,根据财务、仓储、人事行政、质检、安全提供的数据完成各科室消耗数据报表,包含科室人员薪酬、辅料、备品备件、劳保用品、办公用品、报销、折旧、财务费用,安质部需提供班组安全费用产生明细,行政人事部提供水电气、车班、快递、接待、通信、差旅等行政费用明细,能分配到具体班组必须分配到班组,采购部门需根据当期原材料、锌锭、螺栓采购的平均价格核算出当期原材料、螺栓、锌锭的使用费用。
第十八条 上述数据统计完成后,由成本核算部门形成辅助部门成本分摊表,职能部门成本分摊表,进而形成各生产班组成本构成表。
第七章 成本分析
第十九条 成本核算部门应当根据成本核算情况,每月编制成本核算报表,提供成本分析报告。成本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为:成本分析的单位、分析的时间范围、分析内容三方面构成。重点以表格数据为基础,对各班组成本进行同比、环比对比,分析材料价格、人工效率、塔型结构对班组成本的影响,并从影响成本诸要素的分析入手,找出影响成本升降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控制成本或降低成本的措施,以供领导决策参考。
第二十条 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议。通过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措施。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由*******成本分析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自发文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