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安徽地域文化期末复习指导1(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05:0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6月安徽地域文化期末复习指导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6月安徽地域文化期末复习指导1》。

第一篇:2011年6月安徽地域文化期末复习指导1

2011年6月安徽地域文化期末复习指导

《安徽地域文化》期末复习指导

安徽电大文法部 张秋婵

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科的学生或其它专业本科、专科的选修生。

二、考核要求

考核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一般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一般了解是要求学生对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有初步的认识;掌握是要求学生在对一些知识点了解的基础上,能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重点掌握要求学生在对教材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课外的阅读、参观、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其中一些文化现象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论述。

三、计分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30%,期末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70%。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采用平时作业的形式,每学期四次,作业题目由省电大统一安排。期末考核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考试由省电大统一命题,考卷的卷面分数为一百分,考试时间为九十分钟。试题类型主要包括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和考察论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四类。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

第一章安徽文化概说

一般了解:安徽建置沿革情况,包括安徽建省前的建置情况、安徽建省经过、安徽建省后的建置。掌握:安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文化的基本概念、地域文化的概念、安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重点掌握:安徽文化的基本特点。安徽的三大文化圈:淮河文化圈、皖江文化圈、徽州文化圈。

第二章安徽的学术文化

一般了解:老子及其思想、庄子及其思想、宋明理学、戴震及其皖派经学。掌握:朱熹与新安理学、新文化运动。

第三章安徽的科技文化

一般了解:安徽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包括农田水利与农学成就、矿冶制瓷与纺织技术成就、天文学与数学成就、医学与物理学成就。

第四章安徽教育文化

一般了解:皖地的教育活动,包括两汉皖地尊儒兴学活动、魏晋安徽私学的兴起、宋元明清安徽书院的兴起和发展、近代安徽教育的变革。掌握:皖籍教育家嵇康的教育思想、朱熹的教育思想、戴震的教育思想、胡适的教育活动及思想。重点掌握:皖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第五章安徽的文学

一般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安徽文学概况、唐五代时期安徽文学概况、两宋时期安徽文学概况、元明清时期安徽文学概况、现代安徽文学概况。掌握:“三曹”的诗文创作、梅尧臣的文学成就、胡适与他的《尝试集》、“现代通俗小说大师”

——张恨水。重点掌握:清代桐城文派的辉煌与成就、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

第六章安徽的艺术

一般了解:安徽的戏曲艺术概况、舞蹈艺术概况、绘画艺术概况和建筑艺术概况。掌握:安徽文房四宝特点。重点掌握:贵池傩戏、徽剧、黄梅戏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徽派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

第七章安徽的宗教文化

一般了解:安徽的道教文化,原始道教的产生、道教的流传与兴盛;安徽的佛教文化,佛教基本常识、安徽佛教发展史。掌握:道教与齐云山、佛教与九华山。

第八章安徽的民俗文化

一般了解:安徽民俗文化的区域划分。掌握:各地岁时节庆、庆生祝寿、婚嫁、丧葬等习俗。重点掌握:安徽民俗文化的基本特点。

第九章 独特的徽商文化

一般了解:徽商兴起的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掌握:徽商经营的主要行业盐业、典当业、茶叶业、木材业的基本情况。重点掌握:徽商的主要特点和徽商精神。

第十章安徽的山水旅游文化

一般了解:安徽的名山秀水:天柱山、琅琊山、采石矶、敬亭山、小孤山;巢湖、太平湖、万佛湖。掌握:安徽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寿县、亳州、歙县、绩溪的概貌。重点掌握:安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黄山、屯溪老街、三河古镇。

第三部分复习资源

一、文字教材

课程主教材《安徽文化概要》(王德寿主编)是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

二、直播课堂

进入方式:进入安徽电大网站——点击“影音在线”——在影片分类中选择公共课——点击《安徽地域文化》。直播课堂共十二讲,对各章的学习重点难点进行了梳理、讲解。

三、网络辅导

在安徽电大在线平台(http:///)有本课程的课程说明、教学大纲、实施方案、教学辅导、直播课堂、电子教案、作业辅导、期末复习、往届试卷、徽风皖韵等相关栏目,涵括了本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在“期末复习”一栏中,有本课程的所有期末复习相关资料,供同学们下载学习。

四、需要指出的是,期末考试试题第四项“考察论析题”中,第二小题,专科的同学是“对自己家乡的某种文化习俗做一详细介绍”,本科的同学是“对自己所在地区的某一文化习俗做一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这是需要同学们提前准备的,安徽各地任一文化习俗都可,但要有地域特点。

安徽地域文化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分。)

1、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康熙批准了由吏部汇奏并经御前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政革意见,其中,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认为是安徽建省标志。

2、安徽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在安徽大地上形成了三个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即淮河文化圈、皖江文化圈、徽州文化圈,它们共同构成了安徽文化。

3、道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学派之一,春秋末年的老子初步创立了道家思想体系,战国中期的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术的集大成者。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所著的《老子》一书中。《老子》共五千多字,故也称五千言,被后来的道教奉为经典,老子本人亦被尊为教祖。

4、清末,废科举,行新学,安徽的文化教育仍位于全国前列。早在清同治十一年(1872),安庆就曾办有尚文小学堂;安徽第一所高等学堂——安徽省求是书院,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85),比清政府正式颁布学堂章程还早4年。

5、在安徽贵池秋浦县,李白居住了数年之久,写下了大量作品,其中有著名组诗《秋浦歌》十七首。除了李白外,唐代还有多位名诗人在安徽进行过文学创作,例如曾任滁州刺史的韦应物,在此地的著名作品有《滁州西涧》、《游西山》等;白居易曾在宣州写下《窗中列远岫》、《送侯权秀才序》等作品;曾任和州刺史的刘禹锡,在此地的著名作品有《陋室铭》、《和州刺史厅壁记》等。

6、阮大铖,明末著名诗人、戏曲家。其人品行恶劣,在青史上素有骂名,但在文学上却很有成就。有传奇多部,今存《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牟尼合》四种,合称《 石巢四种 》。其中又以前二种名气最大。阮大铖的戏剧作品,曲工词丽、情节热闹,尤擅用误会与巧合法制造喜剧效果,在中国古典喜剧的创作上堪称楷模。

7、醉翁亭坐落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因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 醉翁亭记 》一文而闻

名遐迩。文中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家喻户晓。

9、安徽的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东南第一山”之誉。

10、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安徽境内最大的湖泊。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淮河文化圈

新安理学

书院

宣城画派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安徽文化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2、如何正确看待庄子的人生哲学?

四、考察论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你认为安徽最有魅力的河流或湖泊是哪一个,为什么?

2、对自己所在地区的某一文化习俗做一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篇:地域文化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地域文化》名词解释

1.上宅文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平谷盆地发现了主要代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上宅文化遗址和北埝头遗址,统称“上宅文化”。上宅遗址位于平谷盆地东部韩庄乡上宅村西北的一块台地上,北靠燕山,南临泃河。遗址中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十分丰富,包括石器、陶器共三千多件,可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艺术品三大类。据测定,上宅遗址的绝对年代距今约7000~6000年间,属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在此之前,北京地区缺少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分期序列,上宅遗址的发现填补了这个空白,并为研究北京地区新时代中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同时,从出土器物的形制、纹饰和制作方法上看,上宅文化与东北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以及中原的磁山文化既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差别。它的发现,表明在距今七千年左右,北京小平原就已显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开始了不同文化的融合。

2.雪山二期文化:1961年考古工作者在军都山旁的雪山村发现了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被命名为“雪山文化”。雪山二期文化距今约四千多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主要的文化遗存包括半地穴式房址三座以及数量较多的陶器和石器。陶器中第一次出现了泥质黑陶,采用较先进的办制法制作,器壁很薄。石器以磨制为主,数量最多的是石斧,也有镞、刮削器一类的细石器。从出土陶器的制作、纹饰、器形以及石器种类分析,雪山二期文化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有一定关系,因为黑陶和磨制石器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这表明这一期北京地区的原始文化越来越受到中原原始文化的影响。

3.古燕国:古燕国在历史上专指夏商王朝时北京地区部族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和后来西周分封的燕国不是同一政权,它是一个在本地自然发展建立起来的奴隶制国家,因此史学界通常称之为“古燕国”。关于古燕国的历史情况,甲骨文和文献资料都有所记载。商代甲骨文中“燕”字写作“妟”,并有“妟来”和“妇妟”等卜辞。文献资料中出现这个古燕国始于西周初年,《史记·周本纪》云:“封召公奭于燕”,这说明召公受封之地,原来就叫“燕”,这里应该就是古燕国的所在地。

4.子之之乱:公元前320年,燕王哙继位。面对复杂的内外形势,他幻想通过非常手段达到使燕国迅速强大的目的。公元前318年他任用一个叫子之的人为相国。子之利用燕王哙希望改革的时机,诱使燕王哙“禅让”,最终取得了燕国的王位,还劝说燕王哙把朝中俸禄在三百石以上官吏的玺印收回,交给子之调遣,使子之完全掌握了燕国大权。这一举动在燕国造成人心混乱,特别是遭到太子平和大将军被等人的反对。公元前314年,在齐国的支持下,太子平和市被发动兵变,率军围攻王宫,但一时未能攻克。正当燕国内乱之时,齐国举兵进攻燕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攻占燕都,占据燕国大半疆域,燕国差不多已名存实亡了。

5.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755年至763年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起兵反对唐王朝的叛乱。755年阴历十一月,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安史之乱爆发;756年正月,安禄山建国大燕,同年六月攻陷长安,唐玄宗出奔入蜀,七月唐肃宗继位。不久,安禄山集团发生内讧。757年正月安庆绪杀安禄山,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761年史朝义杀史思明,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安史之乱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安史之乱使社会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摧残,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藩镇割据的局面从此形成。

6.文天祥:文天祥(1236年-1283年),汉族,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庐陵(今江西吉水)人,南宋民族英雄。宋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官至右丞相。1278年抗元失败,在五坡岭被俘,次年十月押至大都。忽必烈多次使人劝降,均遭文天祥严词拒绝。文天祥被关押在大都北兵马司土牢内,渡过了4年狱囚生活。他在狱中书写了大量诗词,并与旧作编辑成册,取名《指南录》,表明自己如磁针一样心向南宋。他写的《正气歌》,抒发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一直广为后人传诵。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八,元世祖忽必烈在皇宫亲自劝降文天祥,并许以宰相的高位。文天祥不为所动,宁死不屈,第二天从容赴义,其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

7.两都之战: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正月忽必烈死后,最高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皇位的斗争接连不断,直至发展到公开的内战。文宗在位时就发生了“两都之战”。1328年(泰定五年)七月,泰定帝避暑时死于上都开平。消息传来,留守大都的权臣燕铁木儿发动兵变,遣使迎接前帝武宗(1311年已死)的次子图帖睦尔入京即帝位,是为元文宗。而上都的随驾诸臣,则拥立泰定帝9岁的幼子阿速吉八继位。于是为争皇位,大都、上都之间展开激战。上都兵分四路进攻大都,燕帖木儿分兵抗击,战场就在大都周边地区。经过一个多月的鏖战,文宗与燕帖木儿虽最终取得胜利,但双方混战也使大都周围遭到严重破坏,京东一带甚至出现“野无居民”的惨象。

8.辛酉政变: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英、法公使以《北京条约》为据,率先进驻北京。接着,俄、美等国也纷纷在东交民巷建造公使馆。外国公使驻京以后,对北京政局第一个重大的影响是支持那拉氏和奕訢发动辛酉政变。1861年(咸丰十一年)8月,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抑郁而亡,临终前诏立其6岁的儿子载淳即位,委任肃顺等人辅佐政务。在最高权力转移过程中,慈禧(西太后)为了实现垂帘听政的野心,与慈安(东太后)和在京留守的奕訢结成同盟,在10月底回京途中发动宫廷政变,—举除掉了咸丰帝遗诏所封的怡亲王载垣、户部尚书肃顺、郑亲王端华、兵部尚书穆荫等八个赞襄政务顾命大臣,废除原定的“祺祥”年号,改年号为“同治”,史称“祺祥政变”或“辛酉政变”(1861年,干支纪年为“辛酉”)。

9.张勋复辟:1917年初,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与国务总理段祺瑞在是否对德宣战的问题上发生激烈矛盾,形成所谓的“府院之争”。张勋以调停为名,借机带兵入京,拥溥仪复帝位。1917年6月14日,张勋率三千余名辫子军入京。7月1日,与康有为带领三百余名遗老遗少进入紫金城,拥立12岁的溥仪恢复帝位。宣布即日起改中华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张勋、康有为的复辟丑剧根本不得民心。消息传出后立即遇到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反对。1917年7月12日,段祺瑞于是组成讨逆军讨伐,辫子军战败,张勋逃入东交民巷荷兰使馆。溥仪再次宣告退位,复辟仅12天破产。张勋复辟虽然历时仅仅十二天,但却是中华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这场复辟直接导致段祺瑞的复出和皖系、直系两大军阀的崛起,更将民国以来的两大法统(孙中山和袁世凯)统统彻底打翻。此次复辟之后,北洋集团的利益分化更加明显,复辟后段祺瑞与冯国璋之间的兵戎相见,使得自民国成立以来的“总统府”“国务院”之间的争执最终付诸武力。

10.紫禁城:北京明清故宫又叫紫禁城,四周有高大的城墙和护城河。自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后,至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过了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统治和居住。直到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出宫,才结束了作为帝王禁城的历史,并于1925年成立了故宫博物院。故宫建筑布局继承了古代帝王宫殿前朝后寝的传统格局,分作“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东西分列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日常朝会召见群臣和举行庆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两旁分列东西六宫,其后又有御花园,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妃、皇子们居住、游乐、礼敬神佛之处。在中轴线的两侧,慈宁宫、寿安宫、皇极殿、养心殿等是专为皇太后、太上皇等养老的宫殿。整个禁城的建筑,金碧辉煌,灿烂绚丽。明清北京故宫是三千年王城帝京规划理论完整保存的孑存实例,同时也是北京帝都规划的中心,全国最高权力的集中点。

11.颐和园:颐和园在北京的西郊,是我国现在保存规模宏大而又完整的一处古代封建帝王的宫苑。颐和园所处地点被封建帝王占作宫苑,是从800年前的金代开始的。金章宗曾经在这里建立行宫,是西山八院之一的“金水院”,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大部分组成。到了公元1750年,清代乾隆帝在圆静寺的基础上,修建了一个大报恩延寿寺为他的母亲祝寿,才把瓮山改名万寿山。并且把金海大加疏浚,改名昆明湖,整个园林名叫清漪园。经过公元1860年侵略军的破坏,清漪园的木构建筑己荡然无存。公元1888年慈禧太后为了满足她的奢侈享乐生活,不顾国家的垂危和列强的侵略,挪用海军建设费和其他款项3000多万两,在清漪园的旧有基础上进行修复,改名颐和园。现存园林就是这次修复的。颐和园的布局,大体可以分做东宫门和东山、前山、后山、昆明湖几个部分。颐和园的园林建筑,继承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传统特点和造园手法,并且有所发展,其园林艺术有很高的成就。

12.午门:午门是北京城门中等级最高、文化含量最厚重的城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平面呈倒“凹”形,这是中国帝王宫城城门的典型特征。午门下面建有高大的城台,城台上是城楼,正中为重檐庑殿顶,九开间,红墙身黄琉璃瓦,门前左设嘉量,右设日晷,为古代建筑最高等级规制。午门还被称为“五凤楼”或“朱雀门”,这也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宫城正门,它是朱鸟的象征,也是南方神的象征。此外,午门还是“天子五门”形制中最核心的一座城门,对应《周礼》“天子五门”中的“应门”,它是皇权的象征,是颁朔、宣旨的地方,有治理天下的意境。13.垂花门: 四合院内外宅之间的沟通是靠二门实现的,二门也叫垂花门。垂花门起着沟通内外院的作用,一般都建在三层或五层的青石台阶上,垂花门的两侧则为磨砖对缝精致的砖墙。垂花门建在四合院的主轴线上,与院中十字甬路、正房一样,同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线上,内宅的抄手游廊、十字甬路均以垂花门为中轴而左右分开。垂花门的建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北方四合院中多为一殿一卷式,所谓一殿一卷是指垂花门的屋顶是由一个尖型顶与一个卷棚顶组合而成,外形很像英文字母M。垂花门外边像一座华丽的门楼。从院内看却似一座亭榭建筑的方形小屋。四扇绿色的木屏门因为经常关着,恰似一面墙,成为外宅、内宅之间的又一道影壁,除红白喜事、贵客光临这样的大事,这道屏门平日是不开的,人们过往出入都走侧面。

14.三里河:三里河是明清时期北京城的重要排水通道。自从金代开凿了东西方向的闸河与金口河以后,河道以南的“三海大河”故道就被切断了水源,给今天的崇文区留下了众多曲曲弯弯的干河道。明代正统年间修浚护城濠的时候,为了雨季泄洪,利用这些古河道,在正阳门东护城河的低洼处向南开通了一道泄水渠,叫做三里河。这条三里河的主干,自今天的西打磨厂、北晓顺胡同斜向东南,经过今天的南北桥湾胡同,然后注入金鱼池,再入龙须沟。乾隆年间,这些水道中还都通水。到了清末,除了金鱼池以外,其他地方只能从街巷的名称看出旧日水道的走向了。

15.戚继光: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精通练兵,治械等。1550年秋,蒙古俺答儿,戚继光被任命总旗牌督防京城九门,直接参与守卫京师的军事行动。明中期海防松弛,日本商人、武士等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1555年,戚继光调任浙江,抵抗倭寇。他从地方招募农民、矿工严格训练,其部作战英勇、纪律严明,被称“戚家军”,扫平浙江倭寇后,戚与俞大猷配合继续给倭寇沉重打击,是我国民族英雄。1567年,为了挽救明王朝统治危机,加强北方防御力量,戚继光被调北上守边。戚继光担任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军务总管,他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着手整顿军纪,进行战术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同时加修边墙,从1569年起,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在东自山海关西至居庸关一段长城线上加修敌台1017座。戚继光镇守蓟州十六年,北京游牧民族不敢犯塞,对于保障塞内人民生产、生活,对于保卫京师安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6.南洪北孔:指清代昆曲创作的两个高峰,即洪昇的代表作《长生殿》和孔尚任的代表作《桃花扇》。作为我国历史剧的双璧,它们对后世戏剧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长生殿》歌颂了李杨生死不渝的爱情,揭露了安史之乱的原因乃是统治者内部的争斗及统治者的奢侈糜烂生活。不仅包含着深刻的意蕴,而且具有高超的艺术造诣。《桃花扇》“借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表现了善恶、正邪、清浊、美丑之间的殊死搏斗,全面评价了南明兴亡的历史。内容宏阔,结构庞大,脉络清晰,浑然一体,“通体布局,无懈可击”。

17.徽班:所谓徽班,就是指兴起于安徽一带,开始主要演唱吹腔、拨子及由这两种腔调衍变出来的二黄腔调的戏班。徽班艺人除主唱吹腔、拨子、二簧外,也唱昆曲、柳枝腔、罗罗腔、梆子腔,从而使徽班成为演唱众多声腔的综合戏班。徽班大多由徽商组建,特别是与盐商的关系尤为密切,在进入北京之前,便出类拔萃于南方舞台,成为南方戏曲中心扬州的劲旅和冠军。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清高宗弘历八旬寿诞,颇负盛名的徽班在清廷驻守南方的封疆大吏和盐务官员的征聘之下,纷纷进京参加为弘历祝寿的盛大庆典活动。率先进入北京的是三庆班,随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等班,谓之“四大徽班”。徽班从南方戏剧中心扬州流播到北方戏剧中心北京,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便站稳了脚跟,争取了广大观众,并取得了迅速发展,从而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雄厚而坚实的基础,成为京剧的摇篮。18.满汉全席:“满汉全席”是宫廷菜的代表,全称又叫“满汉燕翅烧烤全席”,在康熙五年(1666年)逐渐形成了“满汉全席”的格局,并风行了三个多世纪。是一种民族特色浓郁的巨型宴席,它既带有宫廷菜肴的特色,又展示了地方风味之精华,是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堪称北京饮食文化乃至中国饮食文化之最。满汉全席以北京、山东、江浙菜为主。后来闽粤等地的菜肴也依次出现在巨型宴席之上。南菜54道:30道江浙菜,12道福建菜,12道广东菜。北菜54道:12道满族菜,12道北京菜,30道山东菜。目前,北京仿膳饭庄、颐和园听鹂馆饭店、大三元酒家等饭店制作满汉全席,但已经作了一些的简化和改进。19.盂兰盆节:又称“盂兰盆会”、“自咨日”、“佛的欢喜日”。盂兰盆意为“解倒悬”。七月十五日,是僧众结夏安居结束的日子。安居结夏为期三个月,在此期间僧众不外出,都在寺庙里修行。在七月十五结夏安居结束日,僧众要对自己的修行进行总结,并且彼此之间互相切磋修行的心得,寺庙内都要举行隆重的法会,所以这天也称“自咨日”或“佛的欢喜日”。据《盂兰盆经》记载: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日举行超度历代宗亲的法会,即诵念《盂兰盆经》并举行相应的仪式,可以解除亲人倒悬之苦厄。救济的方法就是在七月十五日,将百味饭食安放在盂兰盆中,供养十方僧众,以此功德不但可以解救历代宗亲的苦难,还可以使在世的父母平安长寿。盂兰盆节,是佛教的重大节日之一,寺庙中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法会。

20.北京庙会文化:庙会活动起源于宗教祭祀,历史悠久,各大城市都有。北京“京城寺庙民众性的宗教祭祀活动,大约自元代起,形成定期集会规模,经明代的繁衍发展,到清中叶形成鼎盛局面”。北京的庙会活动与其他城市相比不但多,而且规模大。从历史上看,北京的庙会不仅是宗教祭祀的场所,而且是京城百姓的贸易场所。当寺庙开庙时,许多商贩就来摆摊售货,久而久而久之庙会就成为购物的集市。不同的庙会有不同的集市。在北京的庙会上可以买到吃穿用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北京的庙会文化丰富多彩,它不仅为京城百姓提供了购物的方便,而且也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在庙会上可以看到民间艺人耍狮舞龙和跑旱船等表演。

21.上书李鸿章 :李鸿章是香港书院名誉赞助人,也是洋务运动的倡导人,在清政府里面,他也属于改革派人物。当时人们幻想李鸿章能够依仗他在清廷的地位,用渐进的方式实行新政,推行改良。出于这种思考,孙中山决定先上书李鸿章。1894年1月底,孙中山回到家乡翠亨村,埋头十多天,写出了《上李鸿章书》,2月份便和陆皓东一同北上。6月到达天津,见到了罗丰禄,罗丰禄表示愿意帮助他们向李鸿章报告,并将“上书”一同呈上。当时正是甲午战争一触即发之际,李鸿章正在芦台督师练兵,顾不上这类接见,更不会去考虑改革政治了。孙中山没有办法见到李鸿章知道和平改革的希望完全破灭了,下决心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上李鸿章书》是孙中山的一篇极为重要的著作,其主要思想后来成为概括了孙中山的思想体系的“三民主义”和“实业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篇:安徽地域文化教学辅导

安徽地域文化教学辅导

第五章 安徽的艺术

学习目的:

安徽的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各种艺术形式发展生机蓬勃,流派纷呈,名家迭出。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安徽艺术发展的历史,各种艺术形式的代表样式、主要特点、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从而对安徽的戏曲艺术、舞蹈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文房四宝艺术有立体的认识。学习要求:

1、从戏曲艺术、舞蹈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文房四宝艺术五个方面,了解安徽艺术发展的基本情况。

2、了解安徽戏曲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

3、通过本章的学习,在掌握各种艺术形式基本特点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欣赏各种艺术作品。学习建议:

1、结合教材自学和课外延伸阅读,了解安徽艺术发展的基本情况。

2、艺术形式表现的更多的是动态的、直观的、立体的样式,建议学生走出课堂,去观摩戏曲、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各项艺术作品,体会安徽艺术的独特韵味。

3、如果有可能的话,结合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安徽艺术之旅”游,通过实地考察,感受安徽文化艺术的底蕴。

一般了解:安徽的戏曲艺术概况、舞蹈艺术概况、绘画艺术概况和建筑艺术概况。

一、戏曲艺术

1、安徽目连戏

目连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剧种,它主要搬演佛门弟子目连僧入冥间救母的故事。安徽目连戏又叫“大戏”,主要流行于当时的徽州、池州、宁国、太平四府地域。安徽目连戏具有较为固定、戏文典雅的剧目,正统而丰富的唱腔,神奇而夸张的脸谱,行当俱全,还有讲求排场的一套演出规矩,唱腔为联曲体制。安徽目连戏一开始受到弋阳腔、青阳腔的影响,主要是用高腔形式在演唱,后来又兼唱部分昆曲、乱弹、徽戏,流传的时间很长,影响很大,在戏曲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目连戏由于宣扬佛教行善劝世,大多是崇信佛教的信徒行善还愿时演出,故俗称“还愿戏”。现在安徽、浙江、江西、江苏、福建等地乡间也还有目连戏的演出,安徽目连戏流传时间长、辐射面积广、影响大,又因山区较偏僻闭塞,宗族关系复杂,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原生态的目连戏面貌。

2、泗州戏

泗州戏是开放在泗洪大地上的一朵绚丽多彩的艺术之花,它土生土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据泗州戏老艺人回忆,泗州戏是由当地姓丘、葛、张的三位艺人,吸收民间太平调等创新而成,故泗州戏演员旧时都称“丘门腿”,意谓丘姓门下学艺的,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泗州戏剧目丰富,如传统剧目《大出观》、《三踡寒桥》、《樊梨花点兵》、《走娘家》、《拾棉花》、《喝面叶》等长期盛演不衰。

泗州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非常鲜明。男腔粗犷、爽朗、高亢、嘹亮,女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有拉魂的魅力,故而被称之为“拉魂腔”。泗州戏的唱腔曲调源于当地的民歌小调及农民生活、劳动的音调。如赶牛耕地、妇女哭腔等,并吸收了花鼓、琴书等民间艺术形式的音调加以改造发展。泗州戏的花腔调门很多,同一种调门,演员可以自由发挥,各人唱法互不相同,同一演员唱同一段唱词时都难以规范和定型,“怡心调”是泗州戏的最大特点。

二、舞蹈艺术

安徽民间舞蹈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不同风格,即所谓“风谣歌舞,各附其俗”。风格特色大致可分为五个不同色彩区:淮北及淮河两岸的舞蹈风格粗犷炽热,注重技巧。代表性舞蹈有《花鼓灯》、《火老虎》、《大鼓镲》等;皖西山区舞蹈风格明快,节奏跳跃,载歌载舞,代表性舞蹈有《鸽鸫理窝》、《十把小扇》、《十二月梳》等;安庆及长江两岸舞蹈风格秀丽文静,代表性舞蹈有《十二条手巾》、《十二月花神》、《抛球舞》等;江南地区舞蹈风格古老刚健、节奏深沉缓慢,代表性舞蹈有《傩舞》、《游太阳》、《得胜鼓》等;皖东南地区舞蹈风格柔美,表现情感细腻,代表性舞蹈有《双条鼓》、《秧歌灯》、《打对子》等。据统计,安徽省民族民间舞蹈共有六百五十余个,独具特色的约有一百余个。代表性的安徽民间舞蹈有花鼓灯、龙舞、狮子舞、傩舞、巫舞等。

1、花鼓灯

花鼓灯流行于颍上县、凤台县、怀远县、淮南市、蚌埠市为中心的淮河流域。花鼓灯的角色分两大类:男角称“鼓架子”,女角称“兰花”。花鼓灯包含有舞、歌、锣鼓演奏和有简单情节的小戏曲四大部分,每个部分都可以单独表演。

舞蹈是花鼓灯的主要构成部分,舞蹈中包括“大场”、“小场”、“盘鼓”。大场,又称大花场,是集体表演的情绪舞。大场表演是由伞把子带领,变换各种图形,表达出热烈欢快的情绪,每变换一种或几种图形,便由慢到快,直到奔跑,所以叫跑大场。小场,又称小花场,是鼓架子和兰花双人或三人即兴表演的抒情舞。

花鼓灯艺术具有自娱性和表演性相结合的特点,既是供他人欣赏、娱乐的艺术品种,也是表演者个人抒发感情、自我娱乐的手段。在灯场上往往是表演者如痴如狂,围观者如醉如迷,可以说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2、龙舞

龙舞遍及全省,形式之多,居民间舞蹈之冠,春节、春会、喜庆吉日都要舞龙以助兴。龙舞多在体内点燃烛火,在灯会上夜晚演出,所以常称为龙灯。龙舞的品种就制作材料划分,有纸龙、布龙、草龙、板龙、灯龙。就形式上分,有各节不相连的断龙,有多人共舞的长龙,也有单人表演的手龙。休宁县有一种板龙,习惯上是“一丁一龙”,即村子里每个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为一丁,每一丁自制一节龙身,表演时龙头在前,经过各家门口,各家的“丁”就将自备的龙身接上去,于是越接越长,直至最后一丁接完,再接上龙尾,遍村游舞。不看舞的技巧和花样,只看它的气势。绩溪县有一种手龙,由一人两手持之表演,有时三、四人,人持一龙,另有人手持绣球,共同表演。手龙小巧灵活,表演者可以运用翻、腾、扑、跳等武术技巧,同时两手把龙绕在身上,盘旋飞舞,龙虽小则活力强。

3、狮子舞

狮子舞遍及全省城乡,名目繁多,形式各异。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把狮子视为神物,以舞狮来祓除不祥;一类是把狮子作为吉祥物,舞狮子一方面供人欣赏取乐,一方面给人带来吉祥和幸福;还有一类是专为娱乐,人们遇有大喜大庆的喜事和重大节日,跳起狮子舞以示快乐和欢庆。

狮子舞的形式多种多样,它所表现的狮子的性格也是千差万别。《狮子灯》表现狮子的勇猛、狂燥,使人望而生畏;《青狮玩烛》表现狮子温驯可爱,情趣横溢;《九狮一吼》表现狮子的群际关系;《手狮》是一人舞一狮,四只狮子形成 一组,技巧难度高,结构严谨。

4、凤阳花鼓

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南宋时期就有记载,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增加乐器伴奏。凤阳花鼓又称“花鼓小锣”、“双条鼓”等。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右;鼓条为两根一尺五左右的细竹棍。表演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两根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由此得名。“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一支凤阳歌”,唱的就是这种情形。凤阳花鼓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根据清代的记载,凤阳花鼓“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凤阳花鼓这种流浪卖艺的民间歌舞表演,现在被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保留下来。凤阳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形式活泼多样,气氛热烈欢快,成为劳动人民民间喜庆丰收、欢度节日的一种民间歌舞表演形式。

三、绘画艺术概况

1、国画

新安画派:元代,程政以新安大好山水入画,开新安画派先声。明嘉靖年间,丁瓒绘画以米友仁、倪瓒为宗,画风清淡简练,为新安画派形成奠定了基础。稍后的程嘉燧、李永昌,绘画也崇尚倪瓒,枯笔皴擦,简而深厚,开始形成新安画派风格。清初,渐江、查士标、孙逸、汪之瑞“海阳四家”,多以峻岭奇松、悬崖峭石、疏流寒柯入画,富有山林野逸、轩爽清秀的韵味,突出了新安画派的特异风格。他们主张师法自然,寄情笔墨,大胆创新,给明末清初画坛带来新的生机。明万历至清乾隆间,新安画派画家有七十余人,除上述代表外,主要还有程邃、程正揆、戴本孝、吴山涛、汪家珍等。清中叶以后,汪朴、何文煜、程鸣、黄镇、江蓉、吴之辚、雪庄、莲溪、虚谷等,在师承新安画派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姑熟画派,又称“芜湖画派”。明末清初芜湖画家萧云从继承和发扬元代黄、王、倪、吴“雅洁淡逸”的风貌,强调水墨在绘画上的表现作用,在运笔、用墨、设色等方面集众家之长。他擅长山水画,也工人物画,人物画《离骚图》发展了李公麟的白描人物技法。萧云从绘画影响很大,从学者多,在芜湖一带形成“姑熟画派”。姑熟画派中,萧一芸“参以唐、沈技法,用笔清逸”,算是能推陈出新、自成面貌的画家。另外还有陈延、韩铸、孙据德、方兆曾、释海涛、潘士球、王履瑞在当时也很有影响。清代画家中学萧云从的很多,其中当涂人黄钺所作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各有特色,是“姑熟派”的传人。

宣城画派,指以梅清为首的梅氏诸画家。在绘画艺术上,梅清自谓多学元代,得力于倪瓒、沈周笔意,“不薄今人爱古人”,但他“师古”而不“泥古”,而是融入“我法”,认为“古人在我”,注重笔墨韵味和“文人画”的传统,反对死临硬摹、食古不化。梅清擅长山水、松石,尤其好画黄山,他自称“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矣。”黄山的奇峰异石,飞瀑流泉,云海变化,松树的千姿百态,无不收入笔底。他笔下的黄山多以气势取胜,行笔流动豪放,运墨酣畅淋漓,取景奇险,用线盘曲,富有运动之态,如《西海门图》、《天都峰图》、《莲花峰图》以及现收藏于天津博物馆的《西海千峰图》等,山峦风云变幻,松多奇苍,给人苍茫、凝重的感觉。梅氏画家中,较为著名的还有梅清的从子梅磊、梅磊之子梅南,从孙梅翀、侄孙梅庚、梅种、梅蔚等,其中尤以梅庚名气最大。梅庚的小幅山水,多数是疏点林木,纯用浓墨钩斫山石,略加淡墨皴染。虽不施点苔,亦妙趣横生。梅家之外,半山和尚也是宣城画派的重要角色,画风静而内沉。半山和梅清诗画互酬,共同形成宣城画派风格。

龙城画派:在“扬州八怪”崛起的乾嘉年间,萧县出现了一批“重传统、重笔墨、重生活”的乡土书画家。其时,高手林立,群星灿烂,形成以龙城为活动中心的书画研讨体系,人们誉之为“龙城画派”。此画派问鼎徐淮,声闻遐迩。代表人物有工于画竹的王为翰,善写山水的刘本铭,精于花鸟绘画的张太平和能书善画的吴作章、吴柳庵。清末,龙城画派更加壮大。路荫南所作平远山水,以书法入画。薛铎擅画人物和风雨柳。侯子安以重彩入于水墨,多写淮北风光。欧阳小南擅小写意花卉,笔墨秀中藏拙。宝池和尚善画水墨牡丹、枇杷、兰草等,用笔简古,质朴典雅。

2、版画

中国版画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画像石,砖刻。虽是一种建筑物上具有装饰性的艺术品,由于它以刀代笔,刻纸拓印,因此近似版画,皖北地区的汉墓中就发现了这种古刻画像。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刻本书出现,木刻版画产生。明朝是中国版画的黄金时期,福建的建阳版画、江苏的金陵版画、安徽的新安版画并列为版画三大流派。

新安版画又名徽州版画,肇端于墨模镂刻。明代徽州版画以歙县虬村黄姓为中心,从明万历到清初,黄姓有三百多人以刻书为业,其中三分之一从事版画镌刻。明末流寓南京的胡正言印制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为徽派版画的最高成就。

徽派版画以白描手法造型,精雕细缕,富丽精工,典雅静穆,抒情气息浓厚。常多诗文、书画、印章相结合,技法上舍弃大面积的黑白对比,以线条的精细、典直、起落、繁简、疏密,来表现事物的远近、体积、空间和质量的关系。并运用虚实相生、动静对照、繁简互衬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徽派版画是画家、刻工、印刷通力合作的产物。徽派版画的刻工,本身往往便是画家。明代徽籍著名画家丁云鹏、吴廷羽、郑重、黄应澄等,都曾亲手为版刻绘画。画家们熟悉刻刀驰骋所得来的韵味,刻工们领会彩笔纵横所确定的意境,根据不同的内容、风格、画面来确定刀法的运用。

3、雕塑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是一种可触感的艺术。雕塑的形式,一般分浮雕和圆雕两类,品种有玉雕、石雕、砖雕、牙雕、骨雕、竹刻、泥塑、陶瓷塑、面塑等。

徽州三雕,指砖雕、石雕、木雕,其中尤以砖雕历史悠久,别具特色。砖雕主要用于门楼、门罩、飞檐和柱础等上面。明代砖雕以浮雕为主,间以浅刻和阴刻线,风格古朴。到清代,砖雕艺术日臻成熟,多综合使用圆雕、透雕、浮雕技巧,所表现的画面也日趋繁复,立体感很强,层次丰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徽州明清砖雕的题材有花鸟、人物、戏曲、生活场影和吉祥题材等。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郭子仪上寿”、“百子图”等,都是明清徽州砖雕的代表作品,显示出很高的雕刻技艺。徽州石雕质地细致坚硬,苍劲的石牌坊、风采动人的石狮子、古朴典雅的抱鼓石、珑剔透的石雕窗、富于诗情画意的石栏杆、造型万变的石鼓等,随处可见。徽州石雕强调装饰性,栏板雕刻中留下《双龙》、《八骏》、《石鹿》等上乘之作。徽州石雕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一种以浅浮雕、线雕为主的独特风格。徽州木雕主要用于建筑和家具两大方面,由圆雕、浮雕、透雕所构成。徽州木雕受版画影响,初期只是在版刻基础上逐步加深雕刻度和层次感,到明代初具规模。作品表现为奔放沉雄,粗犷憨拙的风格。清嘉庆以后,木雕艺术格调趋于细腻繁琐。内容上注重情节性,构图与透视重视变化,圆雕形式日臻丰富,章法布局吸取中国绘画的一些艺术手法,产生不少杰作。徽州木雕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装饰美三方面特点。

四、建筑艺术

1、歙县城古建筑

徽派建筑的代表首推歙县城的古建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由府城、县城两部分组合而成。歙县府城始筑于隋末(约617年),唐中和二年(882)扩建成现规模,宋元两代经过大修。现存城墙残壁约1500米,东、南两谯楼,西门月城等。

南谯楼始建于隋末,为吴王汪华的王府外子城的正门门楼,北宋末年整修。该楼虽经历代维修,但都按原样整修,因此,保留有隋唐作法和遗风:门楼明显地有汉阙的形态,屋顶坡度平缓,不起翘,檐柱生起(“生起”是中国古建筑术语,指自中心起到两侧,柱逐渐升高,使屋檐成为优美曲线)。唐以前城台均为土夯筑,常以斜倚墙壁的“永定柱”加固。当今宋以前门楼实物已无存,其他木构建筑也仅余唐五台山佛光寺和南禅寺两例,南谯楼因此有很高的建筑史学价值。

东谯楼,又名阳和门,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现存式样为清朝同治末年大修时留下的,文物价值远低于南谯楼,但它位于南谯楼附近,将其与南谯楼对比,“隋唐风格”与“明清风格”便凸显出来。东谯楼飞檐翘角,屋顶坡度很急。歙县城中斗山街、大北街、中山巷,基本保存着明清风貌。斗山街,因依斗山而得名。街巷南北延伸,全长五百米。两侧多为清代徽商、仕官的宅第,如杨家大厅、许家厅、汪中怡宅、潘婉香宅等。斗山街临街面都是山墙,马头墙高低错落,石板路,精刻的门罩,保留着徽派街巷深沉幽雅的风貌。

2、黟县明清古民居

西递村位于黟县东隅东源乡。该村建于北宋皇佑年间(1049-1054),鼎盛于清代中叶。因村中溪水向西流,原名西溪、西川。后村中设驿站“递铺”,易名西递。村中尚存胡文光剌史坊和清代民居一百二十二幢。坐落于村口的胡文光剌史坊,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三间四柱五楼仿木结构,通体用质地坚腻的石料“黟县青”,雕饰精美古朴,以高浮雕配以漏窗,层次丰富。民居均为砖木石结构楼房,马头墙、小青瓦,门楼砖雕多为八仙、财神、寿星、松鹤、花鸟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屋前或屋后多有小庭院,鹅卵石铺地,筑以鱼池、花台和假山,形态各异的漏窗丰富了景观。其中走马楼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实际上是一种楼阁式长廊,用于登临观赏。为当时宰相曹振镛到西递会亲而赶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正厅为四合院二楼结构,厅左侧利用隙地建有临街彩楼,飞檐翘角,窗扉栏杆玲珑剔透;履福堂,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它陈设典雅,四壁楹联、画轴,充满书卷气;桃李园,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三间二进二楼,为秀才胡允明教书授业的私塾;敬爱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清代重建,是保存完整的大型古祠;西园,清道光年间(1821-1850)知府胡文照宅园,精巧幽深,为徽派庭院经典。西递村从多角度展示了清代民间建筑艺术特征,被誉为“清代中叶民居博物馆”。

宏村位于黟县城北际联乡。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建村,鼎盛于明清。村内尚存明代建筑一幢,清代建筑一百三十二幢。其中承志堂,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府第。它围绕九个天井,布置了厅堂、书房、厢房、回廊等。承志堂的艺术价值首推它的木雕:细腻流畅的雕工,显示了清末木雕工艺水平;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是以龙凤为主题的宫廷雕刻所缺少的。代表作品有“宴官图”、“渔樵耕读”、“百子闹元宵”、“三国演义戏文”等。此外,南湖书院、桃园居观景楼、树人堂、德义堂、碧园等民居庭院,也各具特色。宏村称绝之处,还在于独具匠心的牛形村落的规划。全村以月沼为中心,正街贯穿,南附南湖,一条近一米宽的清澈水渠流经各户,使得“浣汲未妨溪路边,家家门前有清泉”,形成完善的人工水系。水系为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调节了气温,也极大地美化了环境。从作为村落景观核心要素的月沼、南湖,到村民家中开掘的鱼池、庭院,都得益于这一水系。

3、九华山佛教建筑群

九华山位于皖南的青阳县境内,唐开元(713-741)末年,新罗国王近属金乔觉来华,卓锡九华,圆寂后被奉为地藏菩萨膜拜,开辟了九华山以地藏为主的道场圣地。九华山现存五十六座明清禅寺,大多集聚在九华街及附近,成为九华山间佛国城。

化城寺位于九华街,始建于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怀度于此筑室为庵,始创九华佛寺。唐至德年间(756-757),释地藏金乔觉曾居此苦修,唐建中(780-783)初正式辟为地藏道场,朝廷赐“化城寺”匾额。寺多次毁于兵燹,又经御赐修缮。现存四进大殿中,除后进藏经楼为明万历年间(l573-1619)遗构,山门、大雄宝殿皆清末依原样重建,大体保留了明代建筑风貌。

肉身宝殿,简称肉身殿,书写为“月身宝殿”,佛教寺院,坐落在九华山神光岭。这座“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的殿宇,一千多年来虽有兴废,但迄今仍气魄非凡,矗立于山峦之上。宝殿由81级石阶直通,方形平面,轴线对称,边长约17米,四周环以回廊石柱,殿高约20米,重檐歇山顶,覆盖铁瓦。殿内雕梁画栋,汉白玉铺地,汉白玉佛台。正八边形平面的七级木质浮图居中,两侧有十王塑像侍立。塔基须弥座亦为汉白玉质,底层供奉有地藏王大佛像,塔身每层各设8个神龛,塔顶饰华盖。殿后有半月形瑶台,立铁鼎,香烟缭绕,称“布金之地”。

百岁宫,坐落在九华山东峰摩空岭之巅。寺院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它由大雄宝殿和楼殿组成,上下关联,左右贯通,为一整体。大殿为三开间,宽17.4米,进深16.7米,高16.7米;殿内设大佛龛,供奉装金的无瑕和尚肉身。梁栋雕饰精美,正顶为方形藻井,古色古香。楼殿就地形而建,上下3-5层,设三进天井。

九华山佛寺,外观大都取民居形式,百岁宫可算此类佛寺的代表。除了外观可感受到的朴素美,因地制宜,植根于地域文化,和当地风土人情水乳交融,这些特点,在百岁宫中也得以印证:它高踞危岩绝壁之上,在云雾飘渺中若隐若现;它横看成岭侧成峰,仿佛从山上长出,与自然浑成,整个寺院就山势一气呵成。

4、明中都皇故城

明中都有宫城、皇城、外城三道,平面均略呈方形。内为宫城,周长3702米,砖筑,设有四门;中为皇城,周长7670米,砖石修垒,亦设四门;外城周长约30公里,大部分为土埂,无濠,原设十二门,罢建中都后革去三门。规划以宫城为中心,南北中轴线纵贯全城。正殿居中轴线中心,沿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着中书省、大都督府、太庙、社稷坛、文华殿、武英殿等官署与礼制建筑;城南云济街上,东西对称分列着国子监、功臣庙、钟楼等,今仅存鼓楼台基为旧物。鼓楼台基长61.5米,宽34.3米,高17.5米,台基三道门出口处,均砌白玉石洞券,其型制新颖,规模及工艺均居明清钟鼓楼之冠。现鼓楼基座以上建筑,为近期重建。明中都罢建以来,屡遭兵燹、毁坏,今仅存午门、西华门、大殿等残迹,以及一段一公里长的城墙。

明中都建设,显示出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历经千载摸索已是相当成熟。在明中都,我们强烈感受到了中国城市规划中皇城居中,南北中轴线纵深序列布局、礼制格局等思想。明代,中国古建筑木作、瓦石作、雕作等技艺,也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午门须弥座及宫阙遗存的汉白玉浮雕,雕镌着龙、凤、花卉、珍禽、异兽,无不技法圆熟、形神兼备;后宫遗址上还残存着大殿的蟠龙石础,栩栩如生;废墟上还可见到五彩琉璃瓦砾。明中都另一重要建筑史学意义在于,它继承和发展了宋元传统,为其后的明代北京城改建扩建提供了蓝本。

5、古军事建筑

安徽古建筑中,还拥有一批有着特殊用途的古建筑,那就是古军事建筑。这是因为淮河、长江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安徽历史上常处在对峙政权的交界线。频繁的战事,使得城墙、楼台、地道等防御类型建筑摆到突出位置。寿县古城墙,建于南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是国内现存唯一的宋城;毫州古运兵道,传为曹操隐兵道;合肥教弩台,始于曹魏筑台练强弩,以御孙吴水军,是罕见的军事用途高台建筑实物。掌握:安徽文房四宝特点

一、安徽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是我国独特的传统书写绘画工具,被称之为“文房四宝”。它在传播中华民族文明,发扬祖国文化传统方面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文房四宝”作为专有名词流传,就是来源于徽州城(今歙县徽城镇)筑建的“四宝堂”。安徽是文房四宝的故乡,是文房四宝珍品集中生产的省份。它制作工艺精湛,品种丰富多采,风格独特别致,早已闻名遐迩,誉满中外。

1、宣笔

在林林总总的笔类制品中,毛笔可算是中国独有的品类了。传统的毛笔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

唐代时,安徽宣州泾县便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所制之笔,因产于宣州,故名为宣笔,随后被列为贡品和御用笔。宣笔在选材和制作上都极为讲究。唐宋以来传世之笔,原料达几十种之多,但大都以兔毫为主,掺以上好的鹿毫、羊毫。其中紫毫是兔毫中上乘者,弹性极佳,世人珍之。宣笔不仅选料精审,且工艺要求严格。制笔过程从原料到成笔,要经过选料、修笔、装套、刻字等道工序,层层把关,一丝不苟。故而宣笔具有毛质精纯耐用,运笔刚柔适意,笔颖尖圆得体,装璜典雅古朴这四大特点。

2、徽墨

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人民对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东方历代大量珍贵的著名书画作品,不仅因此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并且皎如日星,光耀千古。由于墨的特殊性能,可以淡装浓抹,刚柔相济,得心应手,因之成为历代艺术家们发抒聪明才智的主要工具之一,也是世界美术史上树立中国画特殊风格的重要因素。

徽墨生产始于唐代末朝。那时由于战乱,著名墨工奚超、奚廷珪一家由河北易水来到皖南山区。他们以皖南古松为原料,又改进了捣松、和胶等技术,制成了“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经久不退,香味浓郁”的佳墨。南唐后主李煜,闻之十分赏识,不但委任廷珪为墨务官,还赐其全家“国姓”,从此李墨风靡天下,李延珪成了古今制墨家的宗师。到了明清时期,徽墨的制作进入盛世阶段。墨的图案绘刻和漆匣的装潢制作,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其中龙香剂墨,天琛墨,仙桃核墨,紫薇恒星图墨,鱼戏莲墨,西湖十景墨,地球墨等均为绝世之作,使徽墨形成了“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奉肌腻理”的特点。这时期的徽墨按原料不同还可分为松烟、油烟、漆烟和超漆烟等品种,其中最名贵的是超漆烟等高级油烟墨,这类墨散发出紫玉光泽,用于书法色泽黝而能润;用于绘画浓而不滞,淡而不灰,层次分明,故受到历代书画家的推崇。

3、宣纸

宣纸是写字绘画的一种专用纸,因产于宣州府(今安徽泾县),故称宣纸。据文献记载,宣纸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宣纸用料以青檀树皮纤维为主要原料。宋、元以后又用桑、麻、竹、楮等十余种原料为宣纸的用料。其特点是质地细薄、绵韧、洁白、紧密,不蛀不腐,搓折无损,润墨性强,尤以耐老化、拉力强及不变色而被称为“纸中之王”、“千年寿纸”,是古今中外书画艺术的珍贵载体。宣纸在书画中能够表现出笔墨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能使画面别开生趣。

4、歙砚

歙砚出产于安徽省的歙县,又称“龙尾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享有“龙尾歙砚为天下冠”的美誉。歙砚质地精良,色泽优美,石质细腻,湿润莹洁,纹理缜密,抚之如柔肤,扣之似金石。具有“出墨快,不伤笔毫,墨水不干”的特点。歙石从纹色上区分有如下几大类:罗纹、眉子、金星和银星。

在雕刻装饰上,歙砚也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歙砚在雕刻上,具有徽派石雕风格,其图案,多取黄山胜境,新安风光,小桥流水或神话传说,名人逸事等。花纹浑厚朴实,美观大方,线条挺秀,刀法刚健,花式多变,尤其以实用朴素著称于世。

重点掌握:贵池傩戏、徽剧、黄梅戏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徽派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

1、贵池傩戏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贵池傩戏是安徽古老稀有剧种之一,它是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贵池傩戏一般只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祭祀时择日演唱,演员和观众都是本宗族成员。贵池傩戏演出为三段体,即傩仪、傩舞——正戏——傩舞、吉祥词。也就是在正戏的前后,必须有“请神”和“送神”仪式,如“迎神下架”、“送神上架”、“请阳神”、“朝庙”等。贵池傩戏演出剧目有两类:一类是以舞蹈为主,以“悦神”为目的的傩舞与吉祥词。傩舞由《舞伞》、《打赤鸟》、《魁星点斗》、《舞古老钱》、《舞回回》、《舞滚灯》、《舞判》、《舞芭蕉扇》等十余种。吉祥词由《新年斋》、《问土地》、《问社公》和《散花》等。另一类是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的正戏(又称“本戏”),剧目有《刘文龙赶考》、《孟姜女》、《张文显》、《摇钱记》、《陈州放粮》、《花关索》和《薛仁贵征东》等。另有《包文拯犁田》、《黄太尉》、《斩泾》、《姜子牙钓鱼》等剧目已失传。

由于贵池傩戏是在宗族内部代代沿袭,互不交流,加之活动范围和演出时间都很有限,不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还保留着傩戏形成初期的原始面貌,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它对研究中国古代戏曲、民俗文化、社会风尚、宗教演变都有一定的价值。

2、徽剧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徽剧是我国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约在明代中叶以后形成于安徽徽州、太平、青阳、石台一带。徽剧兴起之后,逐渐向外流传。清乾隆年间,徽剧名艺人高朗亭、郝天寿等,把徽剧带到扬州演出。乾隆五十五年,高朗亭又带到了北京,引起“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进京。从此,徽剧广泛流传,影响了全国。徽剧的传统剧目很多,富有徽剧特色的剧目有《水淹七军》、《义虎报》、《齐王点马》、《巧姻缘》、《借靴》、《龙凤扇》、《三挡》、《醉打三门》等。徽剧的唱腔多姿多彩,既有高雅的高腔、昆腔,优美的昆弋腔,活泼的吹腔,潇洒的四平,又有悲怆、激越的拔子,节奏明快的西皮、二黄,富有乡土气息的花腔小调。徽剧的武功表演,分为平台和高台两种。平台武功如“独脚单提”、“叉腿单提”、“跑马壳子”、“飞叉”、“刀门”等,都是惊险的表演。高台武功演员要从七张桌子相叠的高处翻下,另外还有许多绝技如顶碗、矮子步、辫子功等。徽剧在表演上还追求身段、亮相的雕塑美,像《三挡》中秦琼的走霸,“金鸡独立”、“童子拜观音”、“犀牛望月”等身段都十分精美。

3、黄梅戏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黄梅戏因发源于湖北黄梅县而名,又称“黄梅调”,古称“采茶戏”。采茶戏,约形成于清康熙中叶,由黄梅人逃水荒带至皖西南,传入安庆一带,首先进入农村灯会,由一丑一旦演唱一些时兴小曲。采茶戏受到青阳腔高腔滚调的影响,变高腔的专用曲调为通用曲调,再将曲牌体的长短句唱词改为通俗的说唱体,即以七言、十言演唱,通称“二高腔”。“二高腔”受说唱体偶句唱词的影响,唱腔艺术发展较快,加上改用安庆官话,更带来了黄梅调声调的巨变。后又吸收江南民歌小调,赋予唱腔独特韵味,具有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黄梅戏传统剧目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说。“大本”即正本戏,“小出”谓花腔小戏。花腔戏,大都为农村生活小戏,角色多为一丑一旦,或加一小生。代表剧目有《打猪草》、《闹花灯》等。

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有了更大的发展,逐渐在全国广为流传,甚至饮誉海外,成为我国享有盛名的戏曲大剧种之一。提到黄梅戏艺术,就不能不提起为黄梅戏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一批老艺术家,如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等。其中,尤其以严凤英最为突出,至今,人们只要提起黄梅戏,就会提起《天仙配》,只要提起《天仙配》,就会提起七仙女的扮演者严凤英。试想,在今天的中国,有多少人会唱严凤英那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呢!黄梅戏人才不断涌现,黄新德、马兰、吴琼、韩再芬、蒋建国、吴亚玲、周源源、陈小芳、李文、黄宗毅、周莉、杨俊、张辉、陈小成、胡玉洁、余顺、周珊、钱涛等一大批演员现在已经成了舞台上的中坚力量。

4、徽派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

徽派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徽派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

西递位于黟县东南,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整个村落呈船形,四周群山环抱,两条清溪穿村而过,村中街巷沿溪而设,均用青石铺地,整个村落空间自然和谐、动静相宜、错落有致,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建筑色调朴素淡雅,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等。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也非常雅致,门罩、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家具,都在无声地展示着古徽州砖、木、石雕精湛技艺。像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还有精美的木雕花纹,绚丽的彩绘、壁画,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思考与练习:

1、安徽戏曲繁华满地,五彩纷呈。安徽目连戏、贵池傩戏、徽剧、庐剧、黄梅戏、皖南花鼓戏、泗州戏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其中你喜欢的一种戏曲艺术的基本情况。

2、结合所学到的知识,对你看过的某一部戏曲作品进行赏析。

3、安徽历史上著名的画派有哪些?介绍其中一种画派的发展情况,以及代表画家和代表作品。

4、徽派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结合实例具体说明。

5、安徽的文房四宝指的是哪四样宝贝?他们各自“宝”在什么地方?

第四篇:安徽地域文化教学辅导第九章

安徽地域文化教学辅导

第九章 安徽的山水旅游文化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安徽山水旅游文化有个大致的认识,对安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以及历史文化名城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增进学生对安徽自然风光与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学习要求:

1、了解安徽各旅游胜地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概貌。

2、了解安徽著名山水、古迹、历史名城中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

3、掌握安徽山水旅游文化中的常识性知识。学习建议:

1、通读本章教材内容;

2、注意对安徽代表性名胜古迹的深入学习与了解,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3、可以结合实地游览,进一步增加认识。

一般了解:安徽的名山秀水:天柱山、琅琊山、采石矶、敬亭山、小孤山;巢湖、太平湖、万佛湖;太极洞、龙泉洞、茅仙洞与花山谜窟。

天柱山:天柱山位于安庆潜山县境内,其主峰海拔1488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之称。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登临封天柱山为“南岳”。因为皇帝祭岳,故又称为万岁山。隋唐以后,南岳才是衡山。天柱山还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有着“江淮第一山”之称,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1、天柱山风光

天柱山属花岗岩峰丛地貌,地质遗迹丰富,是全球瞩目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重要地段。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其中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伟壮丽,气势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镌有“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

2、天柱山文化

天柱山风景奇秀,历史上如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多位文化名人都曾登临此山,留下了不朽的诗句。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江上望皖公山》诗中云:“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白居易也写道“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天柱山的宗教文化与佛教、道教都有关联。如道家把全中国的奇山归纳为36洞天、72福地。天柱山就是第14洞天、57福地。东汉方士左慈就曾在此传教。佛教禅宗也与天柱山颇有渊源,三祖寺是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之一。

巢湖: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安徽境内最大的湖泊。面积约820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巢湖,宛如“一面宝镜”镶嵌在江淮大地。

1、巢湖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巢湖之美,在于她的湖光山色,在于她深厚的文化以及众多的风景名胜。湖中有姑山、姥山两大岛屿,被誉为“两颗宝石”。中庙傍湖凌空而建,号称“湖天第一胜景”。湖四周有半汤、香泉、汤池三大温泉,有太湖山、鸡笼山、冶父山、天井山四个国家森林公园,还有仙人、紫薇、王乔、华阳、伯山五大溶洞,各具特色。天然组合的美景,点缀着巢湖沿岸,共同组成了一幅绝妙的立体山水画。

2、巢湖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巢湖还是个盆地。一天夜里,一个老妇焦姥梦见龙王对她说:“如果哪天城东的石鱼目赤,城将陷为大湖。”果然不久的一天,焦姥见东门石鱼目赤,于是她和她的女儿玉姑急忙奔走呼号,让百姓避难。忽然一声巨响,洪水横流,巢州下陷为湖。焦姥母女来不及躲避,被湖水淹没。后来母女二人化作了湖中的两座山。后人为纪念她们,就将这两座山取名为姥山和姑山。

掌握:安徽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寿县、亳州、歙县、绩溪的概貌。安徽的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安徽历史悠久,文化精深,其中安庆、寿县、亳州、歙县、绩溪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还有九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蒙城、涡阳、桐城、和县、贵池、黟县、凤阳、潜山、宣州。安庆: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称。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1平方公里,辖7县3区。安徽省名中的“安”便取自安庆。

(一)安庆的历史文化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薛家岗和张四墩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就由此而来。南宋时始名“安庆” 含“平安吉庆”之意,别名“宜城”。

从清乾隆到民国年间,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是历史上 “大乔小乔”、“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发生地,是统治中国文坛近三百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是京剧鼻祖程长庚为代表的徽班成长的摇篮,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

(二)安庆的自然人文景观

安庆山川秀美,物产丰饶。这里有一柱擎天、雄奇灵秀的天柱山;有佛教圣地司空山;有“海门天柱”的小孤山;有“南国小长城”白崖寨;有“海上蓬莱”浮山,还有大龙山、鹞落坪、妙道山、薛家岗、花亭湖等数十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安庆江边的迎江寺振风塔,塔影横江。城内的“世太史第”、“探花第”、“太平天国英王府”等古建筑,保持了典型的明清建筑风貌;还有黄梅戏艺术中心、邓石如碑馆、黄梅阁、徽派盆景园、黄镇纪念馆等人文建筑,无不体现出安庆的文化气息。

(三)安庆的特产

安庆的特产很多,像岳西翠兰、胡玉美蚕豆酱、怀宁贡糕、桐城丰糕、江毛水饺等都在全国享有知名度,还有望江挑花、潜山舒席、宿松蜡染等传统工艺品也令人爱不释手。

重点掌握:安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黄山、屯溪老街、三河古镇。

一、黄山

1、黄山的自然风光 黄山自然景色秀丽绝伦,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后又加上冬雪并称五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2、渊源流长的宗教文化

黄山与道教和佛教均有密切关系。道教中有关轩辕黄帝和容成子、浮丘公来黄山炼丹、得道升天的故事,流传千年。黄山之名及众多峰名也与道教有关,如轩辕、浮丘、炼丹、仙人、望仙诸峰。道教在黄山建立较早的道观有浮丘观、九龙观等。佛教早在南朝刘宋间就传入黄山,历代先后修建寺庙近百座。其中,祥符寺、慈光寺、翠微寺和掷钵禅院,号称黄山“四大丛林”。

3、人文艺术

黄山伟大的自然美,使无数文学家和艺术家为之陶醉,留下了千万的艺术作品。散文中,徐霞客的《游黄山日记》,袁牧的《游黄山记》,叶圣陶的《黄山三天》,丰子恺的《上天都》等是体现黄山绝美风姿的佳作。在绘画方面有专门体现黄山奇美的黄山画派。寺庙亭台这些建筑艺术也为黄山增色,在黄山景区,寺院亭阁,碑碣石刻就有200多处,也是黄山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屯溪老街坐落在黄山市的中心地段,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它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三代徽派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整个老街古色古香,被誉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街道狭窄幽深,街上的路面是清一色的褐红色麻石板。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错落有序,全为砖木结构,粉墙黛瓦。徽派木雕、金字招牌、朱阁重檐,古朴典雅,技艺精湛。屋与屋之间是高高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的群体美。整条街道,蜿蜒伸展,首尾不能相望,是我国古代街衢的典型走向。古老的徽州文化在老街闪现着耀眼的光彩。三三河古镇

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合肥古镇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其间而得名。三河城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光。三河城原是巢湖中的高地,古名鹊渚、鹊尾、鹊岸等。唐宋以后,这里成为鱼米之乡。三河城于是就形成一个以米市为主的繁华商埠。明清时三河成为巢湖西岸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有“买不尽的三河”之说。三河城的古街也十分有特色。古街从古码头起,沿小南河向南绵亘约3公里。路面全是青石板铺成,古朴雅致,经历千百年风吹雨打,石面光滑润泽。老街两旁连片的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皖中少见的明清建筑群。白色的马头墙,小青瓦敷盖的双坡屋顶。梁柱上的雕花彩绘,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于门楣上的八角玲珑的挂灯,门前石礅旁的青苔,无不透溢着浓郁的古风神韵。

历史上三河古镇不光是商家云集之地,还是著名的古战场。镇上现存的文物古迹除古街外,还有太平军城墙遗址、城隍庙、古碑、三县桥等。

三河美食也十分出名,属徽派菜系,像“三河酥鸭”、“三河米饺”、“三河马蹄酥”、“三河茶干”、“三河米酒”等无不显示出水乡特有的风味。

思考与练习:

1、黄山为何会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2、简述九华山、齐云山的宗教文化。

3、你认为安徽最有魅力的河流或湖泊是哪一个,为什么?

4、你是怎样理解花山谜窟之“谜”的?

5、在安徽著名的古建筑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它有什么独特之处?

6、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各有怎样的人文特色?

7、屯溪老街和三河老街相比有什么同与异?

8、我省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各有哪些?请选择其一进行详细介绍。

第五篇:地域文化复习1

一、单项选择

1、我国唯一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火洗礼的城市是()。A.北京 B.上海 C.青岛 D.天津

2、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在青岛地域集群而居的原始居民是()。A.东夷族 B.羌族 C.汉族 D.不其族

3、从现在出土的文物来看,()时代,青岛一带已有人类聚居生活。A.旧石器 B.新石器 C.铁器 D.青铜器

4、青岛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化遗址是(),这充分说明早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青岛文化便开始萌芽了。

A.三里河文化遗址 B.岳石文化遗址 C.齐长城文化遗址 D.琅琊台文化遗址

5、即墨因地居()而得名。A.不其县 B.琅琊郡 C.齐国 D.墨河

6、即墨故城始建于()时期,古址在今平度市东南大朱毛村附近。A.秦国 B.汉朝 C.春秋战国 D.夏朝

7、“朱毛城,临淄土”、“秦砖汉瓦”。这里的“朱毛城”指的是()。A.即墨故城 B.平度 C.莱西 D.城阳

8、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十分繁荣,是著名的大城市,齐国第二大城市是()。A.青州 B.胶州 C.不其县 D.即墨

9、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建长城的是()。A.秦国 B.燕国 C.齐国 D.赵国

10、创建于春秋初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比秦始皇的万里长城还要早470多年,堪称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长城巨防指的是()。A.燕长城 B.齐长城 C.赵长城 D.楚长城 11、2011年是青岛建置()周年纪念。A.100 B.110 C.120 D.130

12、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廷终于决定调登州镇总兵()率部4个营2000余人移驻青岛。A.盛宣怀 B.章高元 C.许景澄 D.刘铭传 13、1897年11月,德国政府经与俄国密谋以后,以()为借口,出兵青岛。A.登陆演习B.停泊军舰 C.租借胶澳 D.巨野教案 14、1898年3月6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翁同和与德使海靖签订了(),将胶州湾口南北两面租与德国99年,共10条款。

A.《胶澳租界条约》 B.《租地合同》 C.《潮平合同》 D.《边界合同》

15、德国把()作为在远东的唯一基地,所以锐意经营,企图与香港、上海相抗衡。A.济南 B.天津 C.大连 D.青岛 16、1913年以恭亲王溥伟为首在青岛发动了封建复辟,因泄密流产,史称()。A.“辛酉政变” B.“戊戌变法” C.“癸丑复辟” D.“洋务运动”

17、德国侵占青岛以后,在青岛设立(),俗称“提督”,为地方最高长官。A.总统 B.总督 C.总理 D.总兵

18、在殖民统治下,青岛市区划分为了青岛区、鲍岛区,其中()最初只准中国人进入而不准建房居住,A.青岛区 B.鲍岛区 C.李村区 D.四方区 19、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对德宣战为借口进攻青岛。A.法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20、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以与德军交战为借口,从山东半岛北侧的()登陆,借机侵占了胶东大片地区及胶济铁路沿线。A.烟台 B.威海 C.仰口湾 D.龙口 21、1938年1月10日日军侵占青岛后,随即网罗中华民族败类,拼凑傀儡政权,并于1月17日成立了伪()。

A.“青岛市治安秘书处” B.“青岛市治安总务处” C.“青岛市治安警察部” D.“青岛市治安维持会”

22、日本在青岛先后推行了7次所谓(),残酷镇压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A.“强化治安教育” B.“强化治安军训” C.“强化治安运动” D.“三光政策” 23、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青岛随处于()联合统治之下。A.美、蒋 B.日、蒋 C.德、蒋 D.国、共

24、在解放青岛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决定对青岛实施()方针。美政府决定撤离青岛。A.“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 B.“围而不打” C.“攻坚战和运动战” D.“堡垒战” 25、1949年()青岛解放,青岛结束了三代帝国主义压迫奴役的历史,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A.6月2日 B.6月3日 C.6月4日 D.6月5日 26、1958年4月10日,青岛郊区第一个人民公社在()正式成立。A.城阳 B.四方 C.李村 D.沧口

27、“文化大革命”十年,青岛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还不及三年调整时期的(),给人们留下了沉痛的教训。

A.三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五分之一 D.五分之二 28、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来。A.政治建设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思想建设

29、()年,青岛“七五”计划主要指标胜利完成,青岛所辖5县已全部撤县设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城市群。

A.1990 B.1991 C.1992 D.1993 30、()年2月,青岛被批准为副省级城市。A.1991 B.1992 C.1993 D.1994

31、青岛地区保存比较完整的唯一的一座汉代古城遗址是()。A.北阡遗址 B.向阳遗址 C.牧马遗址 D.古城顶遗址

32、位于城阳区夏庄镇源头村东,青岛现存最早的佛教寺院是()。A.湛山寺 B.法海寺 C.华严寺 D.于姑庵

33、位于崂山东部海滨那罗延山西南麓,崂山风景区现存唯一佛寺是()。A.湛山寺 B.法海寺 C.华严寺 D.蔚竹庵

34、始建于明代,每年正月十六日即每年第一个大潮日举办庙会的地方在()附近。A.蔚竹庵 B.于姑庵 C.遇真庵 D.海云庵

35、位于平度市南关,始建于明代,为平度境内最重要的古代建筑是()。A.关帝庙 B.城隍庙 C.龙王庙 D.崇德宫

36、位于青岛市南区太平山南麓,建成较晚,被称为中国最年轻佛寺之一的是()。A.湛山寺 B.法海寺 C.华严寺 D.海云庵

37、青岛地区唯一保存至今的县衙旧址,保留了清代的建筑风格,它是()。A.城阳县衙旧址 B.琅琊县衙旧址 C.即墨县衙旧址 D.平度县衙旧址

38、位于平度市东关胜利路中端,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素有“鲁东名阁”美称的是()。A.回澜阁 B.千佛阁 C.崇德宫 D.童真宫

39、中共青岛支部遗址位于()海岸路18号,这是在青岛党的创建时期领导机关主要活动地点。A.市南区 B.市北区 C.四方区 D.李沧区 40、一座造型相当别致精细的欧洲古堡式建筑,用花岗石砌成,墙面图案以精美鹅卵石拼嵌,它描述的是()。

A.总督府官邸 B.总督府 C.花石楼 D.胶澳帝国法院

41、周至元有诗赞曰:“凌空乱溅沫,疑是玉龙飞。白挂虹千仞,青山环一围。抛来珠落落,舞处雪霏霏。游客贪清赏,斜阳不忍归。” 描写的景观是()。

A.“那罗佛窟” B.“岩瀑潮音” C.“龙潭喷雨” D.“蔚竹鸣泉”

42、清代高密文人孙风云有诗赞曰:“拾级不辞劳,松篁涨晚涛。岚光拔地峻,海色逼天高。绝顶霞粘屐,精庭雪晕袍。三壶皆似削,俯势瞰灵鳌。” 描写的景观是()。A.“云洞蟠松” B.“明霞散绮” C.“九水明漪” D.“太清水月”

43、清代文人林绍言有诗赞曰:“相约访仙界,今宵宿太清。烟澄山月小,夜静海潮平。微雨五更冷,新秋一叶惊。悄然成独坐,细数晓钟声。” 描写的景观是()。

A.“岩瀑潮音” B.“巨峰旭照” C.“蔚竹鸣泉” D.“太清水月”

44、明代高僧憨山有诗赞曰:“混沌何年凿,神功此地开。势吞沧海尽,潮压万山回。洞宇今何在,仙人去不来。蓬莱应浪藉,身世重堪哀。” 描写的景观是()。

A.“狮岭横云” B.“华楼叠石” C.“海峤仙墩” D.“那罗佛窟”

45、清代即墨文人黄玉瑚有诗赞曰:“荒山留佛骨,卓锡何年至?那罗延窟存,东来识大意。” 描写的景观是()。

A.“巨峰旭照” B.“那罗佛窟” C.“明霞散绮” D.“岩瀑潮音”

46、蓝水有诗赞曰:“白云深处白云洞,日日洞口白云封。惊看云中龙出没,一株洞 后百年松。” 描写的景观是()。

A.“狮岭横云” B.“蔚竹鸣泉” C.“龙潭喷雨” D.“云洞蟠松”

47、明代即墨文人黄宗臣有《宿狮子峰》诗:“石上开樽有浊醪,海天东望月轮高。夜声时到秋山寺,半是风声半是涛。” 描写的景观是()。

A.“海峤仙墩” B.“狮岭横云” C.“九水明漪” D.“巨峰旭照”

48、清代平度文人白永修有诗赞曰:“摩霄卓立碧芙蓉,天开名山第一峰。岚气蒸成金液水,海霞飞满石门秋。” 描写的景观是()。

A.“岩瀑潮音” B.“太清水月” C.“那罗佛窟” D.“华楼叠石”

49、清代即墨文人黄□有诗赞曰:“怪石嶙峋路可封,一川九曲出盘龙。溪边疑有胡麻饭,身在桃源第几重。” 描写的景观是()。

A.“巨峰旭照” B.“龙潭喷雨” C.“九水明漪” D.“明霞散绮”

50、清代山东抚军崔应阶有诗赞曰:“何处千崖万壑雷,高峰云静石门开。盘空舞雪飞泉落,扑面银花细雨来。碧水澄潭湛洗涤,青松白石任徘徊。支筇未尽游观兴,樵唱遥从天际回。” 描写的景观是()。A.“太清水月” B.“海峤仙墩” C.“那罗佛窟” D.“岩瀑潮音”

51、流入胶州湾的河流最大的是()。A.墨水河 B.大沽河 C.石桥河 D.李村河

52、胶州湾的潮汐为典型的()。A.半日潮 B.一日潮 C.二日潮 D.三日潮

53、青岛的海岛绝大多数距离陆地不超过20公里,最远的是()。A.斋堂岛 B.小麦岛 C.女儿岛 D.千里岩岛

54、在全国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有“中国第三高岛”之称的是()。A.灵山岛 B.竹岔岛 C.小管岛 D.狮子岛

55、位于青岛栈桥下南方5海里,薛家岛村东8.5公里海面上的岛是()。A.田横岛 B.车岛 C.竹岔岛 D.兔子岛

56、青岛港始建于()年。A.1891 B.1892 C.1893 D.1894

57、海洋经济是青岛的特色经济,以海洋天然活性物质开发为代表的()产业,则属于“特色中的特色”。A.海洋种苗 B.海洋药物 C.海洋养殖 D.海洋运输 58、2008年8月9日,第()届奥运会帆船比赛在青岛拉开了帷幕。A.26 B.27 C.28 D.29

59、中国帆船运动的发源地和培养帆船运动专业人才的摇篮是()。A.大连 B.秦皇岛 C.青岛 D.上海 60、1953年,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国家级航海运动基地()创建。A.青岛航海俱乐部 B.大连航海俱乐部 C.上海航海俱乐部 D.厦门航海俱乐部 61、1952年礼贤中学改为山东省青岛第()中学。A.二 B.六 C.七 D.九

62、青岛历史上第一所大学是()。

A.德华大学 B.私立青岛大学 C.国立山东大学 D.国立青岛大学 123、德华大学在青岛只存在了短短的()年。A.三 B.五 C.七 D.九 64、1924年10月25日,()举行开学典礼,青岛终于拥有了一座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大学。A.私立青岛大学 B.国立青岛大学 C.私立山东大学 D.国立山东大学 65、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就任国立青岛大学的校长。A.闻一多 B.康有为 C.杨振声 D.蔡元培 66、1958年,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而留在青岛的海洋系、水产系等教学部门成为今天()的前身。A.青岛大学 B.青岛广播电视大学 C.青岛科技大学 D.中国海洋大学 67、2010年3月,山东大学开始筹建青岛校区,位于青岛即墨市的()。A.温泉镇 B.鳌山卫镇 C.田横镇 D.蓝村镇 68、1897年,德国侵占胶州湾时,()痛心疾首,上书光绪,陈言变法图强的紧迫性,这就是著名的《上清帝第五书》。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蔡元培

69、赞誉青岛“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中国第一”的文化名人是()。A.康有为 B.王统照 C.老舍 D.臧克家 70、20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一位在青岛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文化名人是()A.闻一多 B.沈从文 C.胡信之 D.吴伯箫

71、“左联”青岛小组出版的唯一刊物是(),主要成员是土生土长在青岛的作家。A.《汽笛》 B.《乡情》 C.《奇迹》 D.《烙印》

72、青岛文化名人雕塑园,又称百花苑公园,它始建于()年。A.1990 B.1991 C.1992 D.1993 73、中国第一位小提琴教授、著名音乐教育家()1907年出生于青岛。A.李德伦 B.吕思清 C.谭抒真 D.王洵 74、中国第一把小提琴制作者是()。A.班兆功 B.王玫 C.方堃 D.王邦直 75、2005年9月,作为青岛市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的青岛大剧院奠基,并已于()年全部竣工。A.2006 B.2007 C.2008 D.2009 76、2010年3月12日,中国电影交易中心落户于()。

A.“青岛·崂山” B.“青岛·金沙滩” C.“青岛·城阳” D.“青岛·大剧院” 77、1989年,胶南被文化部命名为()。

A.“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B.“中国绘画之乡” C.“中国民间绘画之乡” D.“中国近代民间绘画之乡”

78、在崂山山区居民中备受喜爱而久演不衰的地方剧种当推()。A.茂腔 B.柳腔 C.秦腔 D.豫剧

79、莱西鼓吹乐历史上之发展繁荣和兴盛,其技艺最精、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时期是在()。A.明朝 B.清朝 C.清末民初 D.新中国成立后 80、胶州八角鼓起源于清朝()年间。A.康熙 B.乾隆 C.雍正 D.光绪 81、1999年7月,青岛市隆重推出了(),这是中国唯一以海洋为主题的节日,体现了青岛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

A.“中国青岛海洋节” B.“青岛国际啤酒节”

C.“中国青岛崂山旅游文化节” D.“中国青岛凤凰岛文化旅游节” 82、中国青岛海洋节创办伊始,其宗旨就是()。A.拥抱海洋世纪,共铸蓝色辉煌 B.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C.唤起全社会的人们都来关心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 D.实现人类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83、被誉为“亚洲第一沙滩”,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是()。A.栈桥浴场沙滩 B.石老人浴场沙滩 C.金沙滩 D.银沙滩

84、青岛崂山旅游文化节在()年开始兴起,它是以崂山地区的地域优势和物产特色为基础,整合了崂山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A.2002 B.2006 C.2008 D.2004 85、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管理。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技术

86、海尔集团创立于()年,现已发展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A.1981 B.1982 C.1983 D.1984 87、海尔文化中的海尔哲学是()。

A.中正之道 B.以人为本 C.最大服务消费者 D.利润最大化

88、从最初的青岛无线电二厂到青岛电视机厂,现在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指的是()。

A.海尔集团 B.海信集团 C.青啤集团 D.澳柯玛集团 89、海信文化中的企业品格是()。

A.诚实正直 B.建百年海信 C.创国际名牌 D.提高质量

90、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特大型企业,其前身是国营青岛啤酒厂,始建于()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

A.1900 B.1901 C.1902 D.1903 91、“鲁迅公园”四个金色大字,是()的手迹,背面刻有“蓬壶胜览”四个金色大字,为当代碑帖鉴赏家郑世芬1932年手书。

A.康有为 B.闻一多 C.鲁迅 D.老舍

92、被人们称誉为“陆上龙宫”的旅游景点是指()。A.军事博物馆 B.青岛海产博物馆 C.天后宫 D.极地海洋世界

93、“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眺望十里长,清风淡云何处觅,并作江南一山乡”。此诗描写的景点是()。A.小鱼山 B.观象山 C.信号山 D.太平山

94、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所言:“恐怕在东亚,没有一处海水浴场能赶得上青岛。”这里的海水浴场指的是()。A.第一海水浴场 B.第二海水浴场 C.第三海水浴场 D.第六海水浴场

95、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处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面貌的综合性博物馆是()。A.青岛市海军博物馆 B.上海市海军博物馆 C.大连市海军博物馆 D.中国军事博物馆

96、青岛市存在的历史最长、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的综合性公园是()。A.栈桥公园 B.鲁迅公园 C.小鱼山公园 D.中山公园 97、青岛奥帆中心位于青岛市东部新区()。A.青岛湾畔 B.汇泉湾畔 C.浮山湾畔 D.崂山湾畔 98、1996年评为中华之最,被授予“中国第一座海豚表演馆”的称号的是()。 A.大连海豚馆 B.青岛海豚馆 C.上海海豚馆 D.宁波海豚馆

99、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是青岛市于()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位于石老人村西侧海域的黄金地带。

A.1990 B.1991 C.1992 D.1993 100、青岛市东部新市区最繁华的一条城市道路是()。A.香港路 B.金水路 C.福州路 D.山东路

下载2011年6月安徽地域文化期末复习指导1(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6月安徽地域文化期末复习指导1(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域文化复习模拟题

    地域文化新为复习模拟题 题型为判断正误题、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 一、判断题 1.1999年12月9日,重庆大足石刻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东......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期末复习指南答案

    2013年7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 一、填空题 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 )和( 丘陵 )。 2.贵州气候属于......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期末复习指南答案

    2013年1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 期末复习指南 一、填空题 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 )和( 丘陵 )。......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的期末复习习题答案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的期末复习习题答案 2010年12月18日 教务科 (一)填空题 1.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赤水河)。(P9) 2.在贵州的各类土壤......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的期末复习习题答案.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的期末复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赤水河。(P9 2.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黄壤......

    地域文化(模版)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 一、填空题 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 )和()。 2.贵州气候属于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湖湘文化》期末复习指导(讲稿)

    《湖湘文化》期末复习指导(讲稿) 《湖湘文化》是湖南电大开放教育的一门文化通识课程,所选用的教材是《湖湘文化通论》。主要是以专题的形式来介绍湖湘文化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历......

    2013年1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期末复习指南答案

    2013年1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 期末复习指南 “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教育厅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大专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贵州电大新教学计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