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十一五”将着力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中国“十一五”将着力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2005年11月22日 16:02
华声报消息:据中国财经报报道,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内在一致的。财政部部长助理张少春说,“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建设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第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继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要逐步退出对一般性竞争领域的直接控制,加大对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继续向困难地区、行业和群体倾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公共财政的阳光。同时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稳步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工作,努力使绩效考评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第二,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一是尽快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和公共服务上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当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合理配置各级政府的事权。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责任由地方来承担,具有跨地区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责任,要分清主次,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三是科学建立中央与地方对税收的管理权限,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税收关系。第三,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公共服务的均衡化。一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严格控制专项转移支付的项目和规模,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解决财力不足的问题,完善约束机制的问题。二是要研究调整和完善省以下的财政体系,特别要研究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领域服务的支出权限和管理权限。同时要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探索推进省市管县和乡财县管的改革试点。
第四,完善相关的财政措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是要运用税收的优惠、贴息等公共财政的手段,引导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逐步将粗放性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技术的改进、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来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理顺资源的架构,支持建立和完善稀缺资源的价格机制,建立和完善循环的财政措施,逐步加大清洁生产在内的循环经济。二是加大科技投入,支持自主创新。三是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特别要建立环境要素成本化的机制,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颜晓岩)
第二篇:什么是公共财政体制(定稿)
什么是公共财政体制
公共财政体制是政府经济行为符合效率优先的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制度安排,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不断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公共财政体制的概述
要实现经济效率,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效率装置。实现经济效率要求的效率装置需要两类制度安排:一类是效率市场的制度构建,另一类是规范政府经济行为的政治行政制度构建,两者统一于同一社会经济制度之中,共同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要求。因此社会经济制度是由效率市场制度和政治行政制度共同组成的。由于效率的基本装置是市场,因此效率资源配置的基础也就是市场,即是说市场体制在资源配置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市场体制的核心制度是充分竞争基础上形成的价格制度安排。这个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是:
(1)消费者主权和生产者主权的制度保证;
(2)消费品和经济资源的获得由出价竞争制度保证。
前一特征保证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各自根据自身的偏好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自动实现了双方各自的利益极大化。后一个特征保证了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的帕累托均衡价格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得以形成。因此,市场体制下的价格制度安排确保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优化状态。无数生产者和消费者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下,通过价格竞争的方式得到了资源配置帕累托优化状态这个意外的结果。但是这个意外结果的获得是以产权明晰为前提的,这就是说,只要某个主体能够为市场提供有效的产权保护,市场体制就能够通过价格制度的调节自动地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由于国家天然就具有“暴力潜能”方面的绝对优势,因此,由拥有“暴力潜能”优势的国家为市场提供产权保护就比单个的市场主体分别保护自已的产权效率高,这就是说,国家存在基本作用就是保护产权。“离开了产权,人们很难对国家作出有产的分析”。
公共财政体制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是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生产什么公共商品
二是如何生产公共商品
生产什么公共商品,涉及到社会公众对公共商品的需求,关键是政府提供的公共商品要符合社会公众的集体偏好,实现公共商品资源配置帕累托优化状态。但公共商品的需求偏好不可能像私人商品一样通过货币投票来决定.因为公共商品的生产成本只和社会公众个人支付的价格发生间接的联系——政府征收的收入和对公共商品生产的拨款是分开进行的,社会公众搞不清自己缴纳的收入中间有多少用于国防,有多少用于政府行政管理,又有多少用于司法设施等,社会公众所能感受到的只是自己的财政负担和政府提供的公共商品的满意程度。因此,实际中,如果社
会公众感受到财政负担是合理的,对政府提供的公共商品是满意的,那么公共商品的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率的。
如何生产公共商品涉及到政府公共部门的效率问题,关键是公共部门要以最低成本生产出社会公众需要的公共商品。如果政治家的决策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公共商品的真实偏好,而公共部门“生产”公共商品的过程又是不折不扣完全执行政治家的决策,以成本最低的技术“生产”出公共商品,那么政府提供公共商品就是有效率的。因为它既保证了公共商品资源配置效率,又保证了公共商品生产效率——X效率。
以上两个方面表明,要确保公共商品生产过程有效率,同样需要有对公共部门生产行为激励与约束的制度构建。
公共财政体制制度安排
1、要有确保公共财政体制有效运行的民主政治制度安排。民主政治制度安排是公共财政体制的基石,没有它,公共财政体制只会流于形式,不可能实质运行。因为只有民主政治制度才能确保社会公众对公共商品偏好的充分表达,也才能确保社会公众个人对公共商品的偏好以民主的社会公众可接受的方式集合成为社会公众全体偏好。同时,也只有民主政治制度安排,才能使社会公众集体偏好成为政治家提供公共商品的决策。反之,也只有民主政治制度安排才能使严重决策失误的政治家失去政治地位,从而确保各级政府首脑不唯上,不唯权,而只是对下负责——对选民社会公众负责。否则,公共商品的提供只能反映少数个人偏好基础上的所谓“国家需要”,公共商品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状况不可能根本改变。
2、要有控制政府支出的制度安排。政府支出是为公共商品的生产提供资源,因此政府支出制度安排要能够确保政府支出完全用于市场体制不能有效的公共商品的资源配置。这一方面要求政府职能必须从立宪层次上加以界定,市场和政府的分工必须在宪法条文中划分清楚,政府行政及由此产生的支出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否则属于非法行政和非法支出,其行为人的行为后果属法律制裁之列。政府预算必须成为规范政府支出的法律文件,而不仅仅是政府的收支计划。政府的一切支出必须有社会公众民主基础上选举出的代表组成的立法机关的批准,相应形成政府预算的法律条文,财政部门具体安排政府支出拨款前必须向立法机关提交拨款的明确的法律依据,由立法机关审查通过才能据此拨款。另一方面要求有公共部门使用资源的有效监督的制度安排。要保证公共部门必须按预算批准的用途使用资源,把资源真正用在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商品而不是用于自身的享受上。这就涉及到财政对公共部门使用公共资源的监督以及审计部门对公共部门使用公共资源的审计,作出这方面的制度安排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要有对公共部门“生产”公共商品效率估计的制度安排。公共部门既是“生产”公共商品的职能部门,又是公共商品决策的信息来源,这使得公共部门既可能导致本部门预算规模的扩大,又可能把公共资源更多地用在自身享受而不是用于为社会公众服务,因此,建构对公共部门“生产”公共商品效率评估的制度安排在公共财政体制构建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包括公共部门内部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制度安排,对公共部门提供公共商品绩效评估的制度安排等。
4、要有控制政府收入的制度安排。政府为何要征收收入,从什么地方征收收入,如何征收收入,征收多少收入等都应有立法 机关批准法律依据。这就需要制定《政府收入基本法》,政府收入基本法是约束政府收入行为的根本法律制度安排。只有制定政府收入基本法才能从根本上约束政府公共部门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所谓“三乱”行为。唯有如此,社会公众才能依法缴纳收入而不是依公共部门自己的文件缴纳收入,政府和社会公众分别享受收入基本法规定的权利,承担收入基本规定的责任,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清楚明白。《政府收入基本法》中要规定政府收入制度的立法权、解释权、调整权、征管权、收入使用批准权等,其中立法权、解释权、调整权、收入使用批准权属于立法机关,政府只能享有收入征管权。《政府收入基本法》的制定涉及到每一个社会公民的切身利益,也涉及政府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推行,应当作为公共财政体制制度安排中的重要环节。
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五大着力点
准确界定政府职能,消除“三位”现象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为根本的一条就是界定政府的职能、限定政府的权力、让政府退出市场.当前,之所以还存在着政府职能“错位”、“越位”和“缺位”等现象,﹁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政府究竟应当行使哪些职能还缺乏比较准确的界定。各级政府尤其是多数地方政府仍将发展经济、开辟财源作为政府的首要职责,把公共服务作为第二职责。不少地方政府直接筹划和投资竞争性项目,而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长期不足,缺口很大,越是基层财政,上述表现越突出,矛盾也越尖锐。公共财政还没有从它“错位”、“越位”的领域完全退出,而“缺位”的领域明显进入不足。在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主要具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主要职能。过去政府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方面比较到位,但在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方面还相当滞后。因此,应对我国政府现有的职能事项进行逐一鉴别、筛选,这样既可以消除“错位”,把日益膨胀的机构减下来,激发出政府的活力;又可以消除“越位”,把政府不该管的、不属于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务让位于市场;还可以消除“缺位”,把政府该管的、本属于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情真正管好。只有按照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要求去纠正好“错位”、“越位”和“缺位”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归位。
科学处理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国外经验和国内实践表明,要实现公共财政体制良性循环,必须协调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正确划分事权与财权,依法规范和科学核定收支基础,使财政分配关系建立在责权利相结合的基础之上。
政府间事权的划分是确保国家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政治保证。首先,事权划分是分税制财政体制完善的基本条件。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虽然明确划分了各级政府的财权,增强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但由于各级政府间的事权没有明确调整,事权与财权脱节,缺乏合理的支出范围界定,导致地区之间苦乐不均,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偏低等新的矛盾。其次,事权划分不清易于造成上下级政府之间互相推诿,致使政府的正常公共职能无法行使。所以,正确划分好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是非常必要的。
在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时,应遵循受益原则、行政管理原则、国家利益原则。受益原则简言之就是谁受益、谁管理;谁制造危害、谁负责。行政管理原则就是对于无法用受益范围划分的上下级政府共同承担的经济行政或者社会行政事务,按照行政管理的一定标准来划分。如:凡是属于全国范围内宏观调控的事务,应由中央政府来决定;凡是一个省范围内的宏观调控,应当由省级政府来承担。国家利益原则是从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高度出发,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主权,协调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事权关系的准则。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一旦国家认为有必要,则国家有权将划归地方的事权收回来。同时中央政府与上级政府有权对下级政府的各项具体事务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应根据各种公认的划分标准,尽快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范围,将一些属于中央事权但地方财政承担支出的项目,划为中央财政支出,由中央财政承担;同时,属于地方政府事权范围的一些事务的决策权,中央应尽量少干预、不干预或在出台新的减收增支政策时,充分考虑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对不同地区的不平衡差异进行区别对待。按照社会公共需要确定,政府公共支出范围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调控决不能像计划经济时期的大包大揽,而是按市场规则、适应市场要求办事。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主要来自全体公民交纳的税收,公共支出应主要用于“公共”领域。因此,应该按照社会公共需要来确定公共支出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支出:一是维持性支出,包括国防、财政机关、公检法司、基础教育、科研、卫生保健等支出;二是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价格补贴、补贴支出等;三是公共工程性支出,指大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支出。财政要逐步从建设性支出中退出来,只涉及从事国计民生的大型公益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维持性支出,财政只负责基础性支出,对公益性支出则由社会负担。
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必须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政府机构作为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的载体,应根据行使政府职能的需要加以设置。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是对我国政府管理机构的一次重大挑战。在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时一定要充分体现公共财政理念,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并根据行使政府职能的要求调整和完善政府机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财政体制,然后据此设置行政机构和人员配备,建立起一个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实行新公共管理的行政管理机构,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加强公共服务理念,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构建公共财政体制要求我国财政从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变,要求政府提供的主要产品就是服务,即服务于市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也就是说,公共财政理念的内在实质就是服务性财政,政府的根本职能就是提供优质服务。政府应改变自己的角色,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不直接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政府应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真正交给企业;把社会自我调节的管理和职能交给中介机构;把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交给群众自己依法办理。所有的政府行为都是为社会经济发展间接地提供动力,其目的就是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让企业和居民唱主角。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强立法,建立富有成效的法律调整机制;进一步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切实把政府经济管
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进一步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社会和居民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
第三篇:中国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将出台
中国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将出台
一份设计了中国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研究报告的初稿已经接近完成,并将递交国家发改委讨论。
这份报告提出,将地方盐业分公司行政权和销售权分开,同时允许分公司建立自己的商品品牌,跨区域销售。报告并为盐业向新体制过渡,提供了若干方案。
上述课题受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委托所作,目的是为了起草出台盐业体制改革方案草案。去年5至6月,调研组先后到四川、青海、贵州、上海、江苏、广东、海南等地调研。
盐业体制改革是国家发改委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贺燕丽在3月26日与中国盐业协会的座谈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尽快提出改革的总体方案。
一位参与方案起草的人士称,“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放开。当然企业要有国家发改委签发的相应许可证。”而此前,盐业体制改革相关工作已经开展了两年有余。
分歧
在中国,盐主要分两种,工业用盐和食品盐。根据目前的现状,工业盐对市场完全放开,食用盐则是国家专营。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盐业公司和盐务局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盐业公司既是食盐和两碱工业用盐之外其他工业盐的经营者,同时又是兼有盐业管理行政职能的政府管理部门,是盐政执法者和生产企业的主管部门。
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研究制订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盐业体制改革的重点是食品盐的流通体制改革。改革的主要问题是要改变食盐的流通和管理体制。
报告建议改革模式可以参照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模式进行。
1998年国务院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改革,主要方式为中央与地方的粮食权责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粮食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不参与粮食经营,不干预企业具体的经营活动。实行粮食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同时实行国有粮食企业收储业务与粮食加工经营等附营业务的分离。
改革的分歧因之而来,掌握食盐销售的盐业公司认为放开以后,食盐的质量会下降,作为承载碘营养的载体不易市场化。一旦市场化,边远地区的碘盐供应会成问题;而上游生产企业则强调市场化能解决一切问题。
“我觉得还是目前的专营比较好。”四川省盐业公司自贡分公司办公室万主任说。万主任认为,食盐是关系到国民健康的商品,又是碘营养元素的载体,不能轻易放开。“广东那边已经放开了,地方公司与省公司脱离了关系,结果就是造成私盐的泛滥,无法管理。”万主任还表示,之所以不愿意放开还有人员安置和财政方面的考虑。
按照国家的规定食盐的出厂指导价为每吨400到500元,一级批发价为800元,到了市场的终端时,价格已达到每吨1800到2000元。而被政府放开的工业盐出厂价格每吨仅为200元左右,“从生产工序上来讲,食盐和工业盐的成本基本是一样的,无非就是包装上需要更多点成本。”参与改革方案报告起草的国家发改委人士说。
中国盐业总公司曾提出一个盐业改革的方案,就是要加强专营,把盐业的模式改成类似于烟草专营的模式,将各省的各自为政改成一条线管理。
食盐生产企业则认为,应该放开食盐销售和管理。“食盐的生产是放开的,但是销售必须通过各省的盐业公司。对于生产企业来讲,这等于自己生的儿子给别人使唤,当然不甘心。”上述人士说。
同样认为应该放开的还有下游的用盐企业,如调味品加工企业。北京国美味食品酿造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一位人士说,该企业和北京市盐业公司结算的日晒盐每吨为450元,而这些产自“河北省滦南第一盐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日晒盐,出厂价每吨只需100多元,盐业公司一转手就成了450元。“在盐业公司看来,只要不是通过他们进货的盐就是私盐,而通过他们转手的盐就是‘公盐’”。
方向
“盐业改革,首先是理顺政企关系;其次是改革产销关系,目前大部分地方还是产销分离,而有的地方已经实现产销一体化。”参与改革方案报告起草的上述人士说。
该人士称,关键问题是目标模式的选择。“目前,改革的市场化倾向是肯定的,各方都不反对。但是问题在于:改革的目标模式是怎样的?中间的过渡期设置多长?引入市场机制以后如何操作?是彻底市场化还是有所保留?说到底,就是市场化走多远。”
如果彻底市场化,意味着食盐与普通食品将没有区别。但在中国,食盐和一般食品的显著区别在于,食盐是碘营养的载体。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碘营养覆盖率最好的国家之一。“一旦盐业体制改革滞后,覆盖率下来了,其政治影响是很难承受的。”上述人士说,而这也正是决策部门所担心的,“碘的覆盖指标度和范围,是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目标。”
但反对者认为,市场化肯定影响碘元素的覆盖率。四川省盐业公司自贡分公司营销处陈主任说:“食盐加碘是一般企业做不了的,必须有政府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和资金做这方面的事情。”
支持者认为,市场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可以做得很好。“比如奶粉。实际上,奶粉中的卫生元素要比碘盐要求高得多,企业一样可以做好。”北京国美味食品酿造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人士说。
碘的覆盖只是盐业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他的几个原则包括:改革要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改革要考虑到有旧体制的衔接,不能推倒重来,要稳妥地过渡。改革要有利于形成一个公平的环境,新的体制要有利于各方面的平等竞争。
按照现行的体制,地方各省盐业公司销售的食盐不能擅自跨区域销售,除非有国家发改委的调配计划。如果一个省的食盐拿到另外一个省份去卖就等于私盐。
据称,“改革报告方案将改变各省各自为政的局面,这意味着各省盐业公司的盐可以自由流通。”参与改革方案报告起草的人士说。
参与报告起草的人认为,根据目前的现状,这种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就目前来说,食盐是必须要专营的。因此,需要一个逐步的过渡,报告对过渡的方式提出了几个方案。
至于现有体制和改革目标之间的过渡期,“有人说三年太长,也有人说十年都太短。我们在上报的改革方案中取的是个中间数”,参与改革方案报告起草的人士说。
报告建议改革模式可以参照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模式进行。至于现有体制和改革目标之间的过渡期,参与改革方案报告起草的人士说:“有人说三年太长,也有人说十年都太短。我们在上报的改革方案中取的是个中间数。”
第四篇:完善体制机制
完善体制机制
———三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
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同时,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产生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根源,就是经济体制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
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决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既是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生产力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迫切需要。
应当看到,我国改革仍然处于攻坚阶段。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解决不少难度很大的深层次问题。深化改革,涉及面广,触及深层次利益调整,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攻坚、锐意进取,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大改革力度,着重推进体制创新,争取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上取得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证。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求我们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实行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能源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改革向纵深推进,改革的成效就愈益充分显现,发展的活力愈能得到增强。把深化改革同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不断取得重大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我们就一定能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第五篇: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问题调查报告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问题调查报告
今年10月,我委财政金融体制改革调研组,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赴苏州、泰州、淮安及所属有关县乡,就出口退税、公共财政、乡村债务化解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现就公共财政问题报告如下:
上世纪90年代初,财政管理部门将“公共财政”引
入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税费制度改革的实践,90年代末中央明确提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战略部署。
一、公共财政体系初步建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省已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预算收入结构已演化为以税为主,税费并存的局面,2003年,在我省的财政总收入中,来自税收收入的占82以上;支出结构也已演化为为政府服务提供财力保障的服务型财政,原来由财政承担的企业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职能消失了,原由企事业单位承担的生活服务投入,如学校、医院、幼儿园等转由财政负担。万能型财政正在一步步走向公共财政。
二、完善公共财政所受的制约因素
(一)、在财政收入方面。1993年的税制改革,虽着眼于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仍保留了内外两套不同的税制。外商直接投资在税收、用地、用工方面享有大量的政策优惠。我国大幅度开放国内市场,激发了外商投资中国的热情。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矛盾也在不断积累,地区、城乡以及收入的差距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在平抑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方面的功能还十分有限,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二)、在政府间的关系方面。1993年的分税制改革,主要侧重于调节中央政府与省级地方政府的关系,对于省级以下的各级地方政府职能的界定、收入来源却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各级政府参照分税制模式,形成了财力层层集中,事权逐级下放,财权与事权严重失衡的局面。
(三)改革、发展、稳定对公共财政的影响。一是改革。个人所得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会继续提升。当市场体系已经完善,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时,该税种甚至可能成为最大的税种;在支出方面,包括救济、增加就业技能培训的社会救助支出比重会继续提升。二是发展。为降低商务成本,各种经营性收费和规费将继续降低,;随着外贸依存度的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也将提升,改善资本投入环境的支出,如路、桥、电等的支出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三是稳定。由于改革的深化与经济的发展会引起各个层面的利益再分配,导致各阶层的收入差距扩大,这种扩大容易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为使社会稳定而引起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将是持久的、深刻的。
(四)我省县乡财政体制现状及存在问题。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后,随着县乡经济的发展,财政收支总量不断扩大,我省各地在制定县乡财政体制时基本上都是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现行县乡财政体制对维护县乡政权稳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开展和深化,取消了一些向农民征收的税费,但由于改革不配套,原来靠收费解决的一些支出转为财政负担,加之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过快,县乡财政收支矛盾尖锐。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多年来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逐步暴露,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在财政上反映出来,使县乡财政困难更加突出。一是乡财政运行困难,收支缺口大。二是虚收因素多,收入水份大,部分地区组织收入不合法。三是财政体制不尽合理,乡镇教育体制上划不到位。四是县乡债务包袱重,消化困难,财政风险越来越重。造成县乡财政困难的原因客观上讲是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相对较慢等因素,但同时还存在财权事权划分不清、体制不合理、财政供养人员多等原因。
三、进一步完善我省公共财政的主要思路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就是要通过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从而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统治能力;通过运用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手段,发挥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进一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促进政府实现社会平衡职能。
(一)进一步完善我省公共财政收支体系。在财政收入方面:由于非公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财政收入的增长点会体现在个私经济和外资经济的税收以及个人收入所得税方面,因此应通过强化征收引导税收结构的持续优化。在财政支出方面,要持续扩大以下几个方面的支出:一是三农支出。我省近几年已从多方面增加了三农支出,进一步在力度和支出结构上改进。增加三农支出对农民来讲有增收(如种稻直补,改造危房等)和减支(如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卫生体系的建设)两个方面。
增收的作用是有限的、定向的,减支的作用是非定向的、无限的,因而今后我省要着重于减支。二是持续增加对困难群众和的扶助。我省目前相当多的失地失业农民、农村的五保户、城市中的下岗职工等人群没有得到和或保障标准偏低。这些人群是社会不和谐的源泉。要通过调整财政支出逐步解决这部分群众的生活保障。三是支持落后地区的支出要注意效率。地区差距过大是
我省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障碍。上世纪90年代初省委省政府通过资金、项目、人才的安排来推动苏中、苏北的发展,但收效并不明显,差距还在继续扩大。而真正意义上支持落后地区应是使落后地区获得公平的公共产品份额,即获得公平的教育、卫生、医疗以及有形的公共设施等。
(二)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一是要坚持分税制和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划分县乡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体制调整政策,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效解决当前乡镇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乡镇政权正常运转,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二是要完善转移支付增收节支激励机制,使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相对均等化。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地区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帮助这些地区减轻包袱加快发展。三是加快县乡机构改革,加大人员分流力度,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