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宪法作业
宪法试题
一、简答
1、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
答:(1)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它表现在:第一,享受权利的主体十分广泛;第二,宪法确认并保障的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十分广泛;第三,随着人权观念和人权保护的发展,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范围还进一步扩大。
(2)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它表现在:第一,公民在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履行上一律平等;第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平等地受到司法保护。
(3)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它表现在:第一,事实求是,以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实际水平为基础,确定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内容;第二,规定法律和物质保障。
(4)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它表现在:第一,公民既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公民的某些宪法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如劳动权和受教育权;第三,权利和义务在整体上相互促进;第四,权利享有上附有限制条件,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2、简述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与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主要区别 答: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单位或自治单位组织的单一主权国家;联邦制国家是由两个或多个成员国组成的复合制国家。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法律体系不同,前者全国只有一部宪法,由统一的中央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法律;后者除联邦宪法外,各成员国还有各自宪法。
(2)国家机构组成不同,前者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一套完整的司法系统;后者除联邦立法机关、政府和司法系统外,各成员国还设有各自的立法、政府、司法系统。
(3)中央和地方权利划分不同,前者地方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地方政府权力由中央政府授予,地方行政区域单位和自治单位没有脱离中央而独立的权利;后者在保证联邦行使国家的立法、外交、军事、财政等主要国家权力的同时,又规定各成员国享有较大范围的自治权。
(4)对外关系不同,前者对外上是一个主体,公民具有统一国籍;后者允许成员国享有一定外交权,公民具有联邦国籍和成员国国籍。
3、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答: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我国选举制度具有以下基本原则:
(1)普遍选举权原则,指凡达到选举年龄的公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外,皆取得选举资格,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 1
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平等选举权原则,指享有选举权的公民,其选举权的效力是平等的,每一选民在同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在我国全国、省、市一级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4)秘密选举原则,指选举人在选举时在选票上只注明是否同意被选举人而不记自己的姓名,并亲自将所注选票投入票箱的选举办法。我国选举法规定,各级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办法,对于少数文盲或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人,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
4、简述我国国家主席的职权
答: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国家主席的具体职权主要有四个方面:
(1)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法律在全国人大或常委会通过后,由国家主席予以颁布施行;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发布特赦令、戒严令、动员令、宣布战争状态等。
(2)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和驻外全权代表。
(3)外交权,指国家主席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宣布批准或废除国际条约和重要协定。
(4)荣典权,指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代表国家向那些对国家有重大功勋的人授予奖章和光荣称号。
二、论述
1、论述我国宪法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含义
答:
(一)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指人们内心保有宗教观和进行宗教活动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与思想自由具有同质性,表明了个人内心信念不受外部或即他人干涉的状态。宗教自由包含两个基本涵义:一是公民对宗教教义的信仰不受干涉,即信仰自由;二是信教公民举行和参加宗教仪式不受干涉,即礼拜自由。
(二)我国古代历史上既没有西方意义上的争取宗教自由的斗争,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迫害,中国古代社会整体上从未成为一个宗教国家,宗教在我国只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存在和个人信仰。出于对我国宗教信仰的历史和现状之认识,国家对宗教信仰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尊重和保障个人信仰和礼拜自由;二是宗教团体不仅要与国家、政治、法律和教育相分离,而且要独立于外部宗教势力。
(三)由于我国既不是宗教国家也未出现宗教迫害,宗教信仰成为法律问题是发因于外部宗教对我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故我国宪法规定宗教信仰自由有着较为宽容的社会基础。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有四个具体涵义:
1、公民有信仰自由,包括按自己意愿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信仰此宗教或彼宗教的自由、信仰宗教内此教派或彼教派的自由、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或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参加礼拜或不参加礼拜的自由。
2、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教或不信教,不得歧视信教或不信教的公民。此规定阐明了宗教与国家分离的原则,也说明了宗教信仰属于我国公民个人私事的性质,使宗教和国家分离是国家的义务。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此规定是宗教信仰自由的排除情况,即信教者在享有信教权利同时必须遵守的义务
4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这是我国宪法的独有规定,是总结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侵略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我国宗教界可以同各国宗教团体进行互访和友好往来,开展宗教学术文化交流,但不允许国际上的宗教势力干涉、控制、支配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
2、试述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和任务
答:
(一)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二)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性建立的人民联合的形式。
(三)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和任务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有变化发展的:
1、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中国人民的任务是集中一切爱国者抗击日本侵略者,所以当时的统一战线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它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者参加的特种形式的阶级联盟,其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的新中国。
3、建国初期,我国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劳动人民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之间的联盟,其任务是建立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和平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四)现阶段,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关头,爱国统一战线代表了更广泛的政治联盟,它以共产党领导为组成原则,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含了两个联盟:一是以大陆范围内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组成的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联盟;二是广泛团结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拥护祖国统一为基础的联盟。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
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三、维护世界和平、争取建立良好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
第二篇:宪法作业
一、中西宪法概念的差异比较?
答:
1、中西界定方法上的差异。中国学者倾向于首先从理性的角度对宪法的本质进行抽象的思辩和概括。在逻辑方法上则倾向于运用演绎推理法,并且,在宪法的概念中往往还注入鲜明的意识形态含义。而西方学者倾向于从经验的角度,用实证的方法,在逻辑方法上更倾向于归纳推理法。
2、中西宪法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差异。从理性的角度,运用本体论和演绎推理的方法对宪法本质进行抽象的思辩,并在宪法概念中渗入意识形态的要素。比较容易导致宪法概念内涵大,外延小的情况。从经验的角度,用实证的方法和规纳推理的逻辑方法,从现象、内容和外部特征的方法来界定宪法的含义。并在宪法概念中排除意识形态的含义。则比较容易导致概念内涵小、外延大的情况。
3、中西宪法概念总体成分的差异。原因:从中西宪法概念内涵成分的总体对比可以看出中西宪法学者对宪法功用价值侧重的不同。中国宪法概念内涵主要强调宪法的阶级属性和根本法属性,这表明中国宪法学者更侧重对宪法的本质的界定,也即更侧重对宪法的定性研究,因而具有更大的抽象性和较强的理论性;西方宪法概念内涵主要强调宪法对国家政体和对人民同政府之间关系的规定,这表明西方宪法学者更侧重对宪法表层功用的阐示,因而具有更强的具体性、明确性和操作性。
二、现代宪法的分类有哪些?
答;
1、以政体为标准可将宪法分为君主宪法和共和宪法,议会内阁制宪法、总统制宪法、委员制宪法和五权宪法;
2、以国家区域结构形式为标准可将宪法分为单一宪法和联邦宪法,分权宪法和集权宪法;
3、以国家代表机关的组成为标准,宪法可分为一院制宪法、两院制宪法和三院制宪法;
4、以构成宪法文件的多寡为标准,可以分为单一文件宪法和复式文件宪法;
5、以宪法制定的来源为标准,宪法可以分为创制性宪法和模仿性宪法,或称原始性宪法和派生性宪法。
三、影响宪法修改频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
1、社会现实的变化速度。
2、制宪目的与制宪内容。
3、宪法结构的弹性程度。
4、利益集团的对比关系。
5、国家结构形式。
6、宪法修改程序的严格程度、繁简程度。
四、何为政治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了哪些政治权利?
答:政治权利又称参政权或政治参加的权利,是人们 参与政治活动的一切权利的自由的总称。它包括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和游行的自由。
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度的差异比较?
1、在组成人员上的差异。
2、在组织机构上差异。
3、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地位的差异。
4、在职权上的差异。
六、我国当前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程序是什么?
1、直接选举的选举程序。(1)组织机构的确立。(2)选区划分。(3)选民登记。(4)提出代表候选人和确定。(5)代表候选介绍。(6)组织投票。(7)确定当选(8)补选。
2、间接选举的选举程序。(1)人大常委会主持选举。(2)代表候选人的提出。(3)确立正式代表候选人。(4)确定当选。
论述题:
一、试论我国当前人民代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这一制度的内容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本身的产生、组织、职权和行使职权程序等一系列规定;二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的关系,以及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的关系等一系列规定。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人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当前人大制度也存在的一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代表制度上。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组成全国和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要监督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等,但人大代表本身有相当一部分,却是来自于行政机关,审判,检察机关的官员。全国人大由主席团来主持会议,但主席团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家领导人,他们主导了会议。所以,人大开会,成了国家领导人自己监督自己,在代表团中,成了地方领导人自己监督自己,整个人大的监督功能就落空了。二是在职权发挥上。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利的法律效力难以确定。例如在常委会不生产书面的法律文件的情况下,委员发表意见其法律效力如何。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结论是否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是否必须作为司法判决或者行政决定的依据,是否存在着取代行政决定和司法判决的可能。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通过“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其生产的法律后果是什么。这些问题在现行法律中都无法找到答案。首先,宪法赋予人大的许多权力因为没有法律具体规定而无法操作,并且人大行使的权力涉及太多的非法律因素,因此造成现在人大“作为不多”或者“作为有限”的局面。其次,就行使同一项权力,各地人大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采取不同的做法,因此行使权力的过程不统一,最后产生的法律效果可能也会不一样,影响了人大行使权力的严肃性。三是在人大与党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领导一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大也要坚持党的领导,党又接受人大的监督。但在我国,大多数的人大代表都是党员干部,这就使党既充当“裁判员”,又充当“运动员”,从而使人民代表大会在发扬民主,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工作难以推进。四是在组织制度上。从全国人大代表到地方人大代表,其数量多,各人大代表的素质层次不齐,从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难以全面行使。同时,人大党委会中组成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这些影响都直接影响到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使。
二、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1)理顺党和国家、党和人大的关系。
(2)完善人大自身的组织建设。A、提高代表素质、减少代表数量、设置专职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到地方人大代表,数量多,代表的素质层次不齐,这直接影响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使效果。B、提高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C、完善我国人民代表的选举制度。我国人大代表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方式,间接选举使得代表代表民意的可能性下降,尤其是县级人大选出地市级人大代表,地市级人大代表选出省级人大代表,省级人大代表选出全国人大代表,越往上,多层次。同时,从中央到地方人大代表人数多,各人代表综合素质层次不齐,使人民民主权利难以真正发挥,在以后人大工作可以扩大直接选举,引进竞选机制,以推动民主权利的行使。
(3)加强人大工作制度的建设。A、延长人大会期。B、人大代表投票秘密进行,必要时方可分开投票。C、建立人大工作制度中的立法听证制度和其它听证制度。D、设立立法助理,提高代表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
(4)完善人大其它制度。A、权力机关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立法应完善,并设置专门机构。B、人民对人大的监督也应完善。(代表接见制、视察制等)C、提高民众民主意识和发展基层直接民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
(5)建立对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的监督体系。A、会议公开原则。B、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罢免制度。
三、试析我国当前人大选举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选举制度当前存在的主要缺陷
1、从价值层面来看,主要有:
(1)强化选举的形式而淡化选举的民主实质。(2)选举程序正义的缺失使选举无味。
2、从制度层面来看,主要有:(1)选民登记变成“登记选民”。(2)竞选机制缺乏。(3)接受委托人数过多、设立秘密划票处未作规定、流动票箱使用未作限制。(4)监督救济机制不完善。
3、从操作层面来看,主要有:(1)选区划分上的随意性。(2)硬性规定代表构成比例不合理。(3)预留代表名额没有法律依据。(4)推荐和确定候选人的程序不够透明(5)投票过程不够规范
四、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完善我国当前的人大选举制度?(1)扩大直接选举范围。
(2)减少代表数量,实行代表专职化。(3)实行按居住状况划分选区。(4)改革选民登记方式。(5)完善代表候选人提名方式。(6)适度引入竞争机制。(7)完善代表监督机制。(8)规范投票过程。(9)完善选举监督机制。
五、我国当前行政区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我国当前行政区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行政区划单位名称混乱;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有待于进一步加以规范.1、现行省制存在明显缺陷:第一、省级行政区界犬牙交错,破坏了自然经济区域的完整。第二、现行省的数量偏少,各省行政幅度相差悬殊。第三、直辖市偏少,且分布不均匀。第四、少数省城的位置太偏。
2、市管县利少弊多:第一、各市管县的数量,多寡不一,且与经济的强弱不一致。第二、增加了行政层级,产生了新的条块分割。第三、模糊了城乡概念,给统计工作带来了麻烦和混乱。第四、市管县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市辖区偏小、管理功能萎缩。乡镇管理幅度小,成本高。
对策:分省,撤地,扩县,虚乡.规范名称和地名
六、结合我国当前宪法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谈谈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模式?
1、必须适合现有中国政治制度和中国国情(1)普通法院审查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2)宪法委员会模式比宪法法院模式更适合中国国情
2、修改《宪法》,制定《宪法委员会组织法》(1)机构的产生和人员的组成(2)职权的设定
(3)审查的模式: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具体审查和抽象审查(4)违宪审查的启动及审查程序(5)违宪的效力
3、建立和完善违宪制裁措施
(1)法律、法规及其它规范性文件违宪责任的设定(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宪责任的设定
1、宪法的功能和作用有哪些?
宪法的作用亦称宪法的功能、宪法的职能,是指宪法对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行为,以及社会现实生活的能动影响,是国家意志实现的具体表现。宪法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确认和巩固作用、限制和规范作用、指引和协调作用、评价和宣传作用四大方面。(l)宪法对统治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确认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②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防止权力滥用,这正是宪法民主性的体现。
(2)宪法对法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促进法制的完备和健全;②促进法制的统一。(3)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宪法确立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内容;②宪法为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规定了必要的保障。
(4)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表现在:①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②改革国家的政治体制。(5)宪法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为:①确认、保护和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②确认其他制度,为经济建设服务;③在宪法的指引下和范围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2、宪法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其和一般法律的产生有哪些不一样的原因?
宪法产生的原因: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宪法产生的经济原因;
2、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实现对社会的统治,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是宪法产生的政治原因;
3、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与人权等宪政思想观念的提出和深入人心,是宪法产生的思想原因;
4、法律部门的增多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是宪法产生的法律原因。
宪法的产生需要特定的经济、政治、思想和法律原因,而一般法律只是随着国家的产生和特定法律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可以说,宪法的产生条件比其他法律更严格,因而比一般法律出现得晚。
3、宪法修改的原因有哪些?其和一般法律的修改在原因方面有何不同?
宪法修改的原因主要有:
1、使宪法的规定适应社会实际的发展和变化;
2、弥补宪法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漏洞。
其他法律修改原因除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以及弥补自身漏洞外,还可能是因为与宪法或上位法相抵触。
4、我国宪法解释的现状和不足。
1982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具有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从我国宪法解释的实践来看,我国目前宪法解释工作开展得很不得力,这与我国现行宪法中关于宪法解释内涵的规定不清晰,没有形成制度化的规定直接有关。
不足:
1、现行宪法只在第67条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按照什么原则、方式和程序来解释宪法则没有明确规定;哪些事项属于宪法解释的范围与权限,也没有明确规定。
2、实务中宪法解释随机性突出,宪法中未规定有宪法解释权的机构也进行宪法解释工作。
3、宪法解释的效力不确定
4、宪法解释的理论研究工作落后
5、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方式有几种,我国当前的保障方式有何弊端?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方式有两种:
1、绝对保障方式:对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其他法规范不能加以任意限制或规定例外的情形;
2、相对保障方式:允许其他法规范对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加以直接有效的限制或客观上存在这种可能性的方式。我国倾向于相对保障方式。弊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践中对宪法实施监督存在一定技术上的困难,未形成现实制度,且我国没有宪法诉讼制度,不能对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直接追究法律责任。
6、何为政治权利?规定政治权利有何重大意义? 政治权利又称参政权或政治参加的权利,是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一切权利和自由的总称。政治权利其实就是民主权利。意义:公民的政治权利,构成了实现人民主权原理及其各种具体的民主制度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同时又反过来体现了人民主权原理及其各种具体的民主制度的必然要求。在此意义上,公民的政治权利可称之为“主权上的权利”;另一方面,公民的政治权利在整个基本权利的体系中也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诸如精神、文化活动的自由、人身的自由以及社会经济权利等基本权利,大多为实体意义上基本权利。为了确保国家保障这些权利,公民就有必要通过行使能动的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意志的形成或法律秩序的创造,为此,在宪法学上,政治权利又被视为具有一定程序意义的基本权利,或一种为实现其他基本权利而存在的基本权利。
7、如何理解平等权?平等权的形态?如何界定合理差别?
人在人种、性别、出生、天资以及能力等方面可能存在先天性的差别,要消灭这些差别,实现人的绝对平等,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尽管这样,任何人都具有人格尊严,在自由人格的形成这一点上必须享有平等的权利。这是近代平等观念产生的因由,在宪法规范上表述为“人在法律上平等”。宪法所确立的平等原理,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其主要缺陷在于完全舍去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差异,仅仅保障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即机会均等。这种平等的基本点仅仅在于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特权制度,要求人们参加自由竞争,保障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的起点上的机会均等。这是对封建社会以及前近代特权社会的一种巨大的进步,然而仅仅保障这种形式上的平等,一方面虽然通过所谓公平的自由竞争有可能使一部分人实现了与他人在现实意义上的平等,另一方面却反而促使了社会强者与社会弱者、富裕与贫穷之间的两极分化。平等权分为形式上的平等和实质上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又称为机会的平等或机会均等,是近代宪法所确立的平等原理,其在终极的意义上指的是宪法对各个人所保障的、各自在其人格的形成和实现过程中的机会上的平等。实质上的平等是现代宪法对形式上的平等原理进行修正和补足的原理,指的是为了纠正由于保障形式上的平等所招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依据各个人的不同属性采取分别不同的方式,对作为各个人的人格发展所必须的前提条件进行实质意义上的平等保障。
合理差别指的是根据实质上的平等原则,在合理程度上所采取的具有合理依据的差别。
1、由于年龄上的差异所采取的责任、权利等方面上的合理差别;
2、依据人的生理差异所采取的合理差别;
3、依据民族的差异所采取的合理差别;
4、依据经济上的能力以及所得的差异所采取的纳税负担上的轻重的合理差别;
5、对从事特定职业的权利主体的特殊义务的加重和特定权利的限制。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差异比较及各自的利弊。
(一)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共性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的共性在于:它们都属于代议制度,因而都具有代议制度的共性,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它们的运行都首先必须预设一个前提:两权分离,即代议机构只享有政治权力的使用或代理权,而不拥有所有或委托权,后者只能为多数人所拥有;(2)机构组成人员均由选举产生;(3)会议均为主要的工作活动方式;(4)机构均以立法和监督为主要职责;
(5)一般都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代议机构组成人员的权利、义务、职责、待遇、保障、惩戒等等,以保证代议机构工作的正常运转;
(6)机构均设有委员会之类的内部机构,以适应社会分工的广泛发展和国家事务管理日益复杂化的需要。
(二)关于人大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有重大区别,西方议会制度的特征主要有:
(1)西方国家议会的本质特征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是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统治、保持资本主义社会活力的助推器;
(2)西方国家议会的主要特征是分权与制衡,议会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只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掌握立法权;
(3)西方国家的议员大多是职业政客;
(4)西方国家议会政治是一种金钱政治,它信奉“金钱是政治的母乳”;(5)西方国家的议会政治与政党政治融为一体。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征主要有:
(1)全国人大是代表人民进行国家管理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我国目前,人民通过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代表机关来管理国家,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重要的途径。
(2)全国人大是“议行合一”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各个国家机关在共同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分工合作,发挥宪法赋予的职责。
(3)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之中,他们是非专职性的,但具有广泛联系各地区、各行业群众的优势。(4)全国人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大的领导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9、我国选举制度当前存在哪些不足?你认为应该如何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 我国选举制度的不足:
1、代表联名提名权受到很大限制,候选人介绍简单、不透明。
2、虽然宪法和法律规定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受选民监督。但人民代表和选民之间缺乏有
效的机制使这一规定落到实处。
3、参选率居高不下,但选民厌选情绪日渐浓重。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进一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目前,中国公民的文化素质已经普遍提高,进一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以推进选举的民主化进程已势在必行。
2、改进和健全候选人的提名办法。在选举中,充分尊重选民和代表的意志;对各政党、各人民团体推荐代表候选人应规定一定比例,适当限制各政党、各人民团体的提名数;切实保障选民或代表10人以上联名推荐的候选人同各政党、各人民团体提名推荐的候选人在法律地位上平等;坚持实行差额选举。
3、将人民代表的必备素质法律化、制度化,并坚持按照人民代表的素质要求,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
4、改进和完善代表候选人的介绍办法。即主持选举的机构和推荐者在介绍代表候选人情况时,一定要客观、全面、公正,让选民或代表对代表候选人的素质构成进行全面了解,以便对最佳素质代表人选作出准确选择;将竞争机制引入选举过程,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竞选制度。
5、健全对人民代表的监督机制,即建立人民代表的述职制度;增加人民代表大会的透明度;建立监督代表的专门机构,并将选民对代表的监督方式、罢免条件和程序制度化、法律化。
6、除了继续坚持按地区选举的制度外,还可以探索辅之以按界别选举与其他方式产生部分代表的办法,使民主的选举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10、我国行政区划的现状是什么?有无不妥之处?原因何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如下: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次太多。目前我国的行政区划是以四级制为主的模式。四级制的建立使我国成为行政层次最多的国家之一。行政层次过多会大大增加信息的损耗,降低信息传递速度,不利于上下沟通。同时,行政层次的增加代表机构和人员的增加,使地方财政的负担加重。
2、一级行政单位(省级)数量过少,且规模大小悬殊。我国一级行政单位34个,明显偏少。同时,省级行政单位规模大小悬殊,这也是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3、市管县体制的弊端。全国除海南及港澳台以外其余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全部或部分实行了市管县体制。市管县增加了行政层次,使中国城市化水分太大,很多“市民”只是被剥夺土地的农民。而且,在市管县体制下,一些地级市为了维持本级政府的运转,或为了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利用其强势地位不断截留省级下放的权力,使市卡县、市刮县的现象普遍存在,实际上拉大了城乡差距。
11、我国当前监督宪法实施的机构是什么?其存在哪些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一)宪法自身的保障。表现在:一是宪法明确规定它是国家的根本法;二是明确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般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宪法是一切机关、组织和公民个人的根本行为准则;三是明确规定了修改宪法的特别程序。
(二)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是全国人大及全国人大常委会。
(三)审查方式,采用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相结合的方式。
(四)违宪制裁,采用撤销违宪法律,不批准违宪法案。
三、加强和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一)目前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不足之处:
1、缺乏专门、专业、经常性的监督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宪法实施的职责不能真
正落实到实处。
2、监督方式单一,且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另外,即使如此,监督宪法实施的工作未真正开展起来。
3、违宪制裁措施的制裁性、处罚性力度不足,且处罚方法简单,使宪法监督缺乏应有的权威。造成“不怕宪法,只怕违法”的情况发生。
4、缺乏切实可行的、保障宪法实施的实体和程序性法律规定,以至于违宪的概念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至今为止宪法监督机关尚没有正式处理和公布过一起严格意义上的违宪案件。针如何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机制? 对上述不足,提出如下建议:
1、引进新形势下的先进模式,针对中国国情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
2、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完善宪法监督实施方面的法律。
3、加强对违宪责任者的制裁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宪法责任,直至承担刑事责任。
4、加强对政治团体活动合宪性的审查工作,确保其在宪法的范围内活动。
12、目前世界各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模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利弊?
1、司法机关负责监督实施
优点:
1、使宪法的实施置于法院的经常和有效的监督之下;
2、法院的诉讼活动具有严格的程序规则,由法院审查违宪,使宪法争议的解决具有了有效的司法程序的保障;
3、普通公民可以成为宪法诉讼的主体,有利于公民宪法权利的保障;
4、有利于强化宪法至上的观念。缺陷:
1、对违宪案件采用不告不理原则,法院审查只能是事后审查,具有被动性;
2、法院无权撤销违宪的法律,只能在审理具体案件时消极的不适用和不执行违宪的法律。
2、立法机关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
优点:有利于维护法制的权威和统一,能有效防止和避免违宪。
缺陷:
1、法律由立法机关制定,其自身不存在利害关系,因此难以发现违宪问题;
2、立法机关必然袒护自身的违宪之处;
3、立法机关人多语杂,意见难以一致,又容易被政党所控制和操纵。
3、专门的监督机关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
专门机制监督是指在普通法院或者立法机关之外另设一定的机构负责违宪审查的模式。主要是设立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
优点:
1、把宪法争议分离出来,有利于及时、有效的解决宪法争议案件,同时,专门机构的组成人员在素质上也能满足违宪审查的要求;
2、能够比较好的协调违宪审查的政治性与司法性的关系;
3、在审查方式上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缺陷:不易界定宪法诉讼和普通诉讼的区别,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具体案件中的违宪问题无能为力。
第三篇:宪法期末作业
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活动自由?出版自由
2.非法拆阅邮件或窃听公民电话等通讯内容的行为侵犯了公民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权利?通信秘密
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劳动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劳动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社会权的范围?文化活动自由
5.公民吴某(27岁)原籍东北某省,后去广东A市务工,因业务突出,深受单位和同事好评,2002年A市人大换届时,吴某被推选为人大代表候选人。该事件中,涉及吴某的哪一项公民基本权利?选举权
6.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第45条第1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请问下列选项中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根据宪法和法律,全国人大有权罢免下列选项中的哪一职务的人员?国务院秘书长
9.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各政党、人民团体可以单独或者联合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者代表10人以上可以推荐候选人
10.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选项中哪一职位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国家副主席
多选题
11.从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看,人格尊严主要包括下列选项的哪些主要内容?公民的姓名权、公民的肖像权、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公民的荣誉权
1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含义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些内容?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平等地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和守法上都一律平等
13.总结世界上民主国家的理论和实践,民主选举应该遵循的根本原则一般包括以下几项: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选举自由的原则
14.我国现行《宪法》所称的爱国统一战线由以下哪几项组成?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15.根据我国《宪法》,下列主体中,可以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有哪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简答
16.我国法律对集会游行示威的限制。
(一)主体的限制。公民不得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第十五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组织或者参加违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责、义务的集会、游行、示威。(第十六条)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未经主管机关批准不得参加中国公民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
(二)地点的限制。《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在下列场所周边距离十米至三百米内,不得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批准的除外
(三)时间的限制。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时间限于早六时至晚十时,经当地人民政府决定或者批准的除外。
(四)方式的限制。和平与合法。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7.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含义。直接民主,是指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制度,它强调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
间接民主,又称代议制民主,是指公民通过选举出来的“官员”来代表公民的利益实行统治的制度,它强调人民通过其代表来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
18.政党的职能和作用。政党的职能:组织动员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具有的最大限度地发现、集合、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实现以本阶级为基础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目标服务的政治品质和政治技能.价值导向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当具有的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提供价值导向的政治品质与技能。桥梁中介职能。即指政党所
应具有的把社会公众和国家政权有机联系起来的政治品质与政治技能。人才保障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当具有的通过人才供给和组织体系的力量,保障国家政权运转方向与本党价值取向相一致的政治品质和政治技能。利益协调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当具有的将社会构成的各方面、国家系统的各个部分的具体利益诉求从根本上统一到国家基本价值取向的政治品质和政治技能。发展稳定职能。即指政党所应具有的维持政治秩序、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政治品质与政治技能。
政党的作用:争取和教育群众。政党的首要作用就是争取本阶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包括争取更多的同盟者。集中阶级意志。政治统治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所进行的统治。政党是争取和实现政治统治的工具。它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集中它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意志。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政权从来就是各种政治派别发挥政治作用的基本领域。
19.立法机关的职权1.立法权。这是议会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2.财政权。主要是指议会有审议财政法案以决定国家财政和对政府财政进行监督的权力。3.监督权。主要是指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监督。另外,无论是责任内阁制国家还是总统制国家,议会都拥有弹劾权。最后,议会对高级官员的任命以及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条约等都有一定的决定权或者相当大的影响力。
20.作为广义的财产征收,应当具备的几个要件。作为广义的财产征收,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财产。传统上财产仅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后者例如知识产权。20世纪以来,德国、美国等国将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也是为财产,并获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例如,社会福利、廉价住房、免费教育、经营许可、公共职位等。
公共利益的目的。任何财产都负有社会义务,其使用应为公共利益服务。国家只能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才能征收或征用私人财产。一般来说,只有经过选择的、重大的且特别的公共利益而非所有的公共利益都可以成为征收的理由。
财产权人遭受的损害是一种特别难以忍受的损害,而非普遍性的损害。即“特别损害赔偿或补偿”。公民的财产应当按照国家的税法规定予以纳税,这是普遍性的损害,不同于财产征收,后者是一种特别的损害。因此纳税是不会得到国家的补偿的,是公民应该履行的普遍义务;而财产征收则是超出了普遍损害之外的增加的损害,需要赔偿。
应当遵循正当法律程序。按照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政府对私有财产进行的征收、征用,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程序,否则是违法的。
对财产的限制或剥夺与其所要达到的公共利益的目的之间应当符合比例原则。并非任何情况下公共利益都必须优先于个人利益。公共利益有大有小,只有为了较大的公共利益,才能牺牲或侵害到较小的私人利益。政府给予公正的补偿。政府给予被证人公正的补偿,不仅是财产征收合法的不可缺少的要件,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21.立法机关的多数决制度。答:多数议决原则已经成为代表机关议事程序中的一项基本定律。但是,“多数”一词的意义并不确定。在不同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的问题,往往对“多数”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民主社会中的“稳定的多数”与“变动的多数”
首先,占多大比例?一般而言,多数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超过半数”,即简单多数或普通多数;但也有可能指一群内最多的一部分,而不论是否超过半数,即相对多数或比较多数。在一些特殊问题上,普通多数所保护的范围可能不够大,于是要求2/
3、3/
4、甚至4/5的赞成票方能作出决定,这就是特别多数,或绝对多数。其次,是什么范围的多数?世界各国议会机关对议案的表决主要有三种计票标准:
是“出席且参加表决人数“的多数。出席而不参加表决(如放弃或者投空白票)的不计算在内。
是“全体出席人数“的多数。即以全体出席人员为计票标准,而不论其是否参加了表决。
是“全体成员“的多数。不论是否出席或参加表决。
第四篇:党校宪法作业
简答题:
一、中西宪法概念的差异比较?
答:
1、中西界定方法上的差异。中国学者倾向于首先从理性的角度对宪法的本质进行抽象的思辩和概括。在逻辑方法上则倾向于运用演绎推理法,并且,在宪法的概念中往往还注入鲜明的意识形态含义。而西方学者倾向于从经验的角度,用实证的方法,在逻辑方法上更倾向于归纳推理法。
2、中西宪法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差异。从理性的角度,运用本体论和演绎推理的方法对宪法本质进行抽象的思辩,并在宪法概念中渗入意识形态的要素。比较容易导致宪法概念内涵大,外延小的情况。从经验的角度,用实证的方法和规纳推理的逻辑方法,从现象、内容和外部特征的方法来界定宪法的含义。并在宪法概念中排除意识形态的含义。则比较容易导致概念内涵小、外延大的情况。
3、中西宪法概念总体成分的差异。
二、现代宪法的分类有哪些?
答;
1、以政体为标准可将宪法分为君主宪法和共和宪法,议会内阁制宪法、总统制宪法、委员制宪法和五权宪法;
2、以国家区域结构形式为标准可将宪法分为单一宪法和联邦宪法,分权宪法和集权宪法;
3、以国家代表机关的组成为标准,宪法可分为一院制宪法、两院制宪法和三院制宪法;
4、以构成宪法文件的多寡为标准,可以分为单一文件宪法和复式文件宪法;
5、以宪法制定的来源为标准,宪法可以分为创制性宪法和模仿性宪法,或称原始性宪法和派生性宪法。
三、影响宪法修改频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
1、社会现实的变化速度。
2、制宪目的与制宪内容。
3、宪法结构的弹性程度。
4、利益集团的对比关系。
5、国家结构形式。
6、宪法修改程序的严格程度、繁简程度。
四、何为政治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了哪些政治权利? 答:政治权利又称参政权或政治参加的权利,是人们 参与政治活动的一切权利的自由的总称。它包括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和游行的自由。
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度的差异比较?
1、在组成人员上的差异。
2、在组织机构上差异。
3、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地位的差异。
4、在职权上的差异。
六、我国当前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程序是什么?
1、直接选举的选举程序。(1)组织机构的确立。(2)选区划分。(3)选民登记。(4)提出代表候选人和确定。(5)代表候选介绍。(6)组织投票。(7)确定当选(8)补选。
2、间接选举的选举程序。(1)人大常委会主持选举。(2)代表候选人的提出。(3)确立正式代表候选人。(4)确定当选。论述题:
一、试论我国当前人民代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这一制度的内容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本身的产生、组织、职权和行使职权程序等一系列规定;二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的关系,以及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的关系等一系列规定。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人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当前人大制度也存在的一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代表制度上。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组成全国和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要监督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等,但人大代表本身有相当一部分,却是来自于行政机关,审判,检察机关的官员。全国人大由主席团来主持会议,但主席团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家领导人,他们主导了会议。所以,人大开会,成了国家领导人自己监督自己,在代表团中,成了地方领导人自己监督自己,整个人大的监督功能就落空了。二是在职权发挥上。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利的法律效力难以确定。例如在常委会不生产书面的法律文件的情况下,委员发表意见其法律效力如何。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结论是否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是否必须作为司法判决或者行政决定的依据,是否存在着取代行政决定和司法判决的可能。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通过“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其生产的法律后果是什么。这些问题在现行法律中都无法找到答案。首先,宪法赋予人大的许多权力因为没有法律具体规定而无法操作,并且人大行使的权力涉及太多的非法律因素,因此造成现在人大“作为不多”或者“作为有限”的局面。其次,就行使同一项权力,各地人大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采取不同的做法,因此行使权力的过程不统一,最后产生的法律效果可能也会不一样,影响了人大行使权力的严肃性。三是在人大与党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领导一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大也要坚持党的领导,党又接受人大的监督。但在我国,大多数的人大代表都是党员干部,这就使党既充当“裁判员”,又充当“运动员”,从而使人民代表大会在发扬民主,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工作难以推进。四是在组织制度上。从全国人大代表到地方人大代表,其数量多,各人大代表的素质层次不齐,从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难以全面行使。同时,人大党委会中组成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这些影响都直接影响到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使。
二、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1)理顺党和国家、党和人大的关系。(2)完善人大自身的组织建设。A、提高代表素质、减少代表数量、设置专职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到地方人大代表,数量多,代表的素质层次不齐,这直接影响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使效果。B、提高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C、完善我国人民代表的选举制度。我国人大代表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方式,间接选举使得代表代表民意的可能性下降,尤其是县级人大选出地市级人大代表,地市级人大代表选出省级人大代表,省级人大代表选出全国人大代表,越往上,多层次。同时,从中央到地方人大代表人数多,各人代表综合素质层次不齐,使人民民主权利难以真正发挥,在以后人大工作可以扩大直接选举,引进竞选机制,以推动民主权利的行使。(3)加强人大工作制度的建设。A、延长人大会期。B、人大代表投票秘密进行,必要时方可分开投票。C、建立人大工作制度中的立法听证制度和其它听证制度。D、设立立法助理,提高代表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4)完善人大其它制度。A、权力机关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立法应完善,并设置专门机构。B、人民对人大的监督也应完善。(代表接见制、视察制等)C、提高民众民主意识和发展基层直接民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5)建立对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的监督体系。A、会议公开原则。B、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罢免制度。
第五篇:宪法作业1
古代宪法概念变迁之中西比较
王定华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武汉430079)摘要: 古代宪法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研究领域, 然而古代宪法又是一个现代宪法的宝藏发源地。古代宪法概念变迁过程大致可从两个角度来看: 首先, 从纵向上, 其经历了历史渐进的变化;其次, 从横向上,还存在一个无法忽视的东西方比较, 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应是中西比较。基于时代的不同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古代东西方宪法概念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和意义。本文正是从这种纵横两方面的比较, 追根溯源, 来寻找东西方古代宪法概念的内在联系和差异, 从而为解读现代宪法的正式含义提供可靠的参考。关键词: 古代宪法概念;宪法概念变迁;宪法属性
中图分类号: D921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王定华(1980-), 男, 湖北十堰人,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5 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第14 卷第4 期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 年12 月
Vol.14 No.4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December 2007
一、西方古代宪法概念的变迁
宪法在资本主义兴起和资本主义国家成为现实以前, 都可以划分为古代宪法的范畴。这个阶段应当在西方包括古希腊时代, 古罗马时代和中世纪时期;在中国就是清末以前时期。“宪法”一词在英语中为Constitution, 法语为laConstitution, 德语为Verfassung。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汉语中的宪法一词对应的英语单词有两个: Constitution和Constitution law。[1] Constitution 应译为“宪法”,而Constitution law应译为“宪法性法律”, 二者在涵义上存在差异, 不可混同。Constitution 常指成文宪法;而Constitution law 常常包括了成文宪法典在内, 其外延大于成文宪法。比如英国的宪法是以Constitution law的形式存在的, 没有一部完整的Constitution, 而美国不仅有Constitution 就包含在Constitution law之中。
汉语之中的“宪法”一词是来自于英语的。考察英语和拉丁文的渊源关系, 其词源来源于拉丁文中的Constitutio , 原意是组织规定确立和结构之意。
宪法理论的产生是萌芽于法学的繁荣发展的过程之中。根据现有的资料和考古所发掘的资料, 当时古希腊以习惯法为主体的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法律的繁荣发达带来了良好的法学研究氛围。古希腊的法学家在当时既具有法学家的素养,还具有政治家的眼光, 同时大多数还是哲学家。这种多重身份的结合使他们对宪法的思考常常从政治角度出发, 并运用了哲学家的思辩。他们中的亚里士多德便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这一时期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年-前322 年)是对宪法研究最有影响的思想家, 他也是最早提出宪法概念的法学家。他在《各国宪法》之中首次使用“宪法”这一概念。在对古希腊158 个城邦共和国的比较研究之后, 他在《政治学》一书中, 根据法律的作用和性质, 将法律分成两类: 一类为基本法律, 另一类为非基本法律。他这里所说的基本法律便是指宪法, 即规定国家政权的基本结构与权限, 统治人数的多寡, 以及公民在城邦中的法律地位, 即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宪法是实现全体国民幸福(即权利和自由)的基本法。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政体(宪法)为城邦一切政治组织的依据, 其中尤其着重于政治所由以决定的‘最高治权’的组织。”..法律实际是、也应该是根据政体(宪法)来制定的, 当然不能叫政体来适应法律。政体可以说是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 由以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权的安排, 也由以订立城邦及其全体各分子所企求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宪法的论述主要是从内容和法律地位及效力两方面入手的。他认为, 宪法是根本大法立法与国权运作之指导原则。所谓的宪法就是指在内容上确认政体和调整城邦与城邦全体各分子关系(即公民基本权利义务), 在地位和效力上具有最高性的基本法律。这种宪法是一种国家权利义务分配权和国家组织基础意义上的宪法。他的关于“订立城邦及其全体各分子所企求的目的”的论述, 实际上是从国家权利义务分配的角度来论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在功能理念上这还是一种统治管理理论上的宪法, 并不是统治契约意义上的宪法。即权利义务的分配主要有统治者自上而下的进行, 被统治者在契约意义上的制定宪法的可能性并不大。与现代的宪法概念相比, 在宪法内容上, 亚里士多德的宪法概念已经将调整国家与国民之间权利义务关系作为宪法的重要规范内容;在宪法属性上, 亚里士多德的宪法概念也已经具备了很多重要的属性, 即宪法的根本法属性和最高法属性。这也是亚里士多德宪法概念之中最鲜明的宪法特性。即使在今天, 这同样也是绝大多数宪法学者所不能否认的宪法概念两大部分。
发展到古罗马时期, 被称为“宪法(constitio)”的,是指那些由皇帝发布的谕令, 包括“告示”、“训示”、“批复”和“裁决”四种形式, 以区别市民会议和元老院通过的普通法律文件。内容主要涉及公共行政和宗教事务, 性质属于机构法和组织法。除了在称谓上有一些不同外, 普通的法律, 罗马的行政长官即可变更, 但关系到国家根本组织的法律, 则需由护民长官参加。由查士丁尼皇帝钦定的、并被赋予法律效力的《法学总论》的序言中, 曾四次使用“宪令”一词, 就是在上述意义上使用的。可见古罗马时期的宪法基本上继承了古希腊关于宪法的理论。宪法在这里仍然是统治者管理意义上的基本法律, 权利义务的分配仍然是一种单向的自上而下的分配模式。在内容上仍然是涉及国家调整对象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宪法属性上, 仍然被赋予至高无上的权威, 效力具有最高性。只是在制定主体上, 专指皇帝发布的的谕令;在修改程序上规定了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修改程序。
中世纪的欧洲是西方社会最灰暗的时期, 基督教处于万宗归流的地位。神学处于最高和根本地位, 其他的一切社会学科包括法学在内, 都合并到神学之中, 成为神学的科目。中世纪的宪法专指用来调整和确认封建主和教会关系以及各项特权的法律。如英王亨利二世于1164 年颁布的限制教皇和教会特权的法令, 就称之为《克拉伦敦宪法》(the constitution ofclarendon)英王约翰颁布于1215 年颁布的规定英王与英国贵族, 诸侯和僧侣关系的法律就称之为《大宪章》(magana carta)等等。这些法律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不是国家根本法。由于神学处于最高地位,法学基本上沦为神学的附庸, 宪法在属性上最高地位和根本地位消失了。从中世纪起,“宪法”已失去了诏令的意义。但是调整内容上增加了国家与其属民关系部分。[3](p57)这个时候的宪法基本含义是一般的法律、规则和章程, 与一般法律无甚区别, 不再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属性和地位上的最高性。
宪法发展到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 由于迫切摆脱神学桎梏的人文精神的蓬勃发展, 宪法回到了其应有的位置并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这一时期里,君主的势力, 每受各地方封建诸侯或各城市团体的限制。如1162 年的《克拉伦敦宪法》就是基督教的西部派同以英王为代表的王室利益发生矛盾的过程中产生的, 主要内容是限制教会法庭的权限, 体现教会与政权之间的妥协;1215 年的《自由大宪章》是英王约翰在贵族的逼迫和压力之下签署的文件, 主要是限制王权以及保障教会、领主的特权和骑士、市民的某些利益。14 世纪法国自然法学家就曾把一些公认的传统和原则, 诸如国王未经三级会议的同意不得开征新税, 国王不得修改沙烈可王位继承法, 国王不得割让国家的领土, 国王的立法权受自然法、上帝法及国家根本法的限制等等称之为国家根本法(los loisfondamentales du royaumo)或组织法(les lois constitutivos)或宪法(los lois constitutionnollos)。英国法学家福特斯库在《英国法赞美论》中也倡导君主立宪政治的思想。[4] 总之, 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宪法概念相比, 这一时期的“宪法”已增添了权势集团受到限制的含义。俨然这一时期的宪法更大意义上是被认为君主立宪的最高规则。但是中世纪的这种限制权力的内涵不同于今天现代宪法概念中的限制权力。此时的权力限制得范围主要是局限于在统治者内部, 即在王权和教会权力之间进行权力的划分。普通的公民阶层是被排斥在这个权力分配活动之外, 无法参与到规则制定之中的。这种宪法具有统治者内部契约意义上的基本法。不过从宪法概念调整内容的发展轨迹来看, 这不啻于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因为它揭示了这样一个理念, 即王权并不是至高无上的, 通过宪法可以对其加以限制。这样一种限权思想的发展, 到了我们今天便发展成了宪法调整内容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即限制国家权力。宪法概念的发展越来越接近现代宪法概念的含义。
通过考察古代西方关于宪法概念之演进, 可以发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宪法已经有了较为确定的客观内容, 即以国家的政权结构为核心, 以构成国家政权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关键”[5]。至于发展到中世纪宪法概念发生的重大变化, 都说明了古代宪法与现代宪法概念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这便是宪法概念的历史传承性。
二、中国古代宪法概念的存在及演变特点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之中, 存在着大量的关于宪和宪令的记载。主要集中在如:(1)《尚书·说命下》:“监于先王成宪, 其永无愆。”其意为, 根据先王的旨意制定典章、法度, 将永无过错。“宪”即典章, 法度。这里的宪多指以前的国君所确立的国家制度;《左传》:“此君之宪令。”即君所言即为宪令。(2)《中庸·第十三章》:“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意为孔子遵循周文王武王的先制, 制定社会的规则;(3)《国语晋语九》“中行母子伐狄”:“赏善罚奸, 国之宪法。”将善和奸这种根本道德规范或根本的法律规范指为宪法;(4)《管子·七法》“在一体之治:, 故能出号令, 明宪法矣。”其意为国家只有统一进行治理, 才能发号令, 使天下人明白法律。(5)《周礼·秋官小司寇》:“宪, 刑禁。”汉郑玄注曰:“宪表也, 谓悬之也。”(6)《康熙字典》释“宪”曰:“悬法以示人曰宪, 从害省, 从心从目, 观于法象,使人晓然知不善之害, 接于目, 怵于心, 凛乎不可犯也。”此处强调宪法凛然不可侵犯, 实际上也是把宪法提到了最高法地位;等等, 凡此种种关于宪法的论述,并不鲜见于中国古代书籍的记载, 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
但是, 我们大多数学者都认为, 中国古代“宪”字与“法”字含义相同, 即宪法就是一般法律。“宪法”一词在我国古代虽然已经使用, 但中国古代并无宪法,宪法在我国成为专有名词, 起自晚清, 是近代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和法制的结果。正是从那以后在变法图强的改良理念支配下, 中国的变革者才开始“仿行立宪”, 引入西方宪法理论。而对于如此之多的卷帙浩繁的记载, 众多学者并不因此就认为中国古代有宪法。但是这种观点是否恰当, 有无失偏颇之处。且让我们作以下论证。
一般观点认为, 宪法是关于政府的构成或组织方式, 特别是最高权力的配置的。这是宪法功能之一, 也是宪法存在的最重要的特点。宪法存在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社会存在宪法观念。这种观念就是人民主权和权利保障观念, 即法国《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中所说的:“凡分权未确立和权利没有保障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现代西方的许多观点都把宪法和宪政国家结合在一起, 如美国的潘恩, 在他看来,“宪法不是政府的行为, 而是人民构建政府的行为, 没有宪法的政府是没有权利的权力”;“宪法先于政府, 政府是宪法的产物。” 根据哈佛大学著名的政府科学教授CharlesHowardMcIlwain 的分析, 潘恩的话蓄含以下要点:
1、人民的政府和人民的宪法有别, 不能将宪法和政府混为一谈;
2、宪法界定从而也限制政府的权力;
3、超出限制的政府权力是没有权利的权力;
4、哪个国家宪法与政府的界限没有遵守, 哪个国家就没有宪法, 就是专制。潘恩的观点反映的是以美国立宪为理想模式的人民自觉构建政府的政治建构理性主义。同时新宪法观实质上也体现了新的主权观念。通俗地说, 宪法不是长出来的, 而是做成的, 是人民缔结的契约。依陈端洪教授的观点,“宪法观念建立在对权力结构性意识的基础上”、“宪法观念形成的前提是社会公民的主体意识”。[6]所以大家都能接受没有宪法存在的英国却是一个宪法国家, 而对于有众多关于宪法论述的古代中国却认为是无宪法的国家。
但是在以上的反对意见中, 我们要注意, 法国《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中所说的:“凡分权未确立和权利没有保障的社会就没有宪法。”此处所指的宪法应是类似于美国学者潘恩的宪法观, 即宪法必须是人民缔结的条约, 宪法必须有人民的职权意识。对这种观点,我们必须明白, 它所指的宪法, 主要是从实质意义上说的, 即这个国家是否存在宪法酝酿产生的基础---宪政精神。如果没有这种基础, 既是有宪法和宪法条文的存在, 他也不被视为宪法国家。但是这是当时的出于资产阶级革命口号的需要。时至今日, 也并不是西方学者都将是否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宪法观念作为判断国家是否存在宪法概念的标准。否则,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以前的古罗马及中世纪的宪法发展不是不被视为近代和现代宪法的前身但是事实上是早在西方实质意义上的宪法观念产生之前, 宪法概念就早已存在, 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因此, 我们不能沿用固有的观念, 将是否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宪法作为判断是否存在宪法概念的标准。今天我们自己认为中国古代不存在宪法, 也没有宪法概念, 这是由来已久“仿行立宪”所形成的固有观念。而通过对中国古文献的考察, 我们不难发现, 中国古代的“宪”、“宪章”和“宪法”等概念还是包含有合理的宪法概念成分。比如,“《国语》中的‘赏善罚奸, 国之宪法’。这里的‘宪法’有别于现代宪法是肯定的。但是“宪法”在这里不是指一般法律或者刑律, 不管最终在规范的表现形式上如何。它指的就是国家的根本法,或者说根本的政治则, 国家必须遵循之。《国语》的这句话规定了国家的道德使命, 如果国家赏奸罚善,国家就没有宪法了。这里的根本法是从实质意义上说的, 不是形式意义。”[7]其他的类似概念还包含有“根本规范、”“基本准则”或“根本制度”等含义在内, 内容上倾向于规定有关社会生活秩序和统治秩序中有关国制、根本道德及根本价值观念之中攸关统治阶级重大利益的部分。
当然, 需要注意的是, 这些宪法概念多是从形式意义上来说的, 它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内容, 即它不符合美国学者潘恩和法国《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中所主张的宪法内容。但是本文采用通行的做法, 认为宪法概念就是形式意义上的概念, 而不将是否具有实质意义上的的宪法观念作为认定宪法的标准。依这种观点, 中国古代宪法的概念只是关于政府的构成或组织方式, 特别是最高权力的配置。它主要是希望将它所规定的内容抬升到比一般法律更高的地位。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这不是宪法, 进而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宪法的概念。
但是, 我们还要注意, 中国古代对宪法概念认识并没有像西方古代那样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古代宪法概念的演变具有不同于西方古代宪法概念的特征。中国古代宪法从一开始产生都是处于断断续续的发展过程之中, 在晚清“仿行立宪”以前, 这种发展就是一种水平的发展, 没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大起大落, 宪法理论的论述历史传承性也较弱。往往没有像西方那样形成有关宪法认识的理论沉淀。同时, 中国古代的宪法概念并不是今天严格意义上的宪法概念, 宪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规则, 它是隐含在其他的法律规则之中。宪法往往被作为普通法律来对待。另外, 关于宪法的论述大部分都是服务于统治者“以法治国”的政治决策的需要。在宪法属性上, 将处于根本地位和最高地位的法律规则称之为“宪法”, 强调宪法效力上的最高性: 在内容上, 国家与国民关系不是宪法调整的主要内容, 对国民权利义务的规定也不是宪法必备的内容。再者, 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古代宪法只是统治者的统治手段和调控社会的工具, 其对象是被统治和调控的广大社会民众。总之,宪法工具化色彩在中国古代根深蒂固。
很多学者都认为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与近代宪法相似之物, 在探讨宪法的历史时忽略中国的历史。本文认为不妥, 据历史记载, 亚洲最早翻译并使用宪法一词的是日本。日本在比较了各种词汇表达后毅然采用宪法这一早就在中国存在的词, 而不用其他词, 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 词源上的“宪”在中国也在发展, 到了近代开始认可宪的含义。古代的宪法虽说同样没有统一的形式, 但它具有最高法律地位的思想在当时已经确立了。今天宪法含义仍体现出与古代宪法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可以说, 中国在引入西方宪法概念之前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宪法及宪法概念的论述。
三、中西古代宪法概念变迁之比较结论
当然, 在中西的古代宪法理论之中, 关于宪法概念的论述存在以宪法的本质来加以区分的多种类型,主要包括神志论, 全民意志论, 意志调和论和阶级意志论。本文只是仅仅采用了几种各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学说, 用以揭示宪法概念变迁的轨迹。通过对中西古代宪法概念变迁之比较,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古代西方关于宪法概念的认识也比古代中国的认识更为深刻和全面。就内容上来说, 史书记载中的“中国古代对‘宪法’的理解与亚里士多德的阐述更为接近, 均有‘有关国家根本制度的法律规范’的含义”, 然而古代西方自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宪法的基本观点之后, 宪法概念就一直在该基础上不断发展, 调整内容自中世纪已增加了国家与国民关系法的含义。另外一个鲜明的对比是, 西方宪法发展到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 宪法的限权思想表现的相当鲜明, 而古代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却鲜见与史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与中西历史文化和政治体制是分不开的。中国古代关于宪法的识更多的是保持在如何将法为统治阶级所用, 更好的体现儒学中关于“以法治国”的理念, 表现浓厚的法律工具化色彩。而西方社会从古希腊时代起, 就主要兴起城邦共和国制度和平民社会, 在这种政治土壤中发展出来的宪法理论, 更多的是体现王权与贵族或者是教会权力之间的相互妥协和契约。因此, 从内容和精神内涵上来说, 中国古代关于的宪法属性的认识更接近于古希腊时期关于宪法的认识。
(二)古代中西方很少存在文化上的交流, 关于宪法上的交流更是难见于史书记载, 然而在彼此相互独立的情况之下, 东西方对宪法概念的认识却有着重大的重合之处。通过对上述古代中西有关宪法的论述和记载比较可以得知: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 被冠以“宪法”的法律或是法律规范等等, 在内容上, 都把有关国体政体及社会道德之中有关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部分作为自己不可缺少的调整对象, 如亚里士多德的“订立城邦及其全体各分子所企求的目的”、《国语晋语九》的“中行母子伐狄”:“赏善罚奸, 国之宪法”;在属性上, 都强调宪法具有根本法属性和最高法属性,强调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 如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宪法)为城邦一切政治组织的依据”、《康熙字典》“(宪法)凛乎不可犯也。”等等。因此, 宪法的根本法属性和最高法属性可以被视作宪法产生之初的共同属性, 即称为宪法的原始属性。
(三)古代宪法概念与近现代宪法概念整体相比,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内容上, 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城邦的职能组织”, 还是《尚书·说命下》:“监于先王成宪, 其永无愆。”都无疑说明了, 古代宪法倾向于将规范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与国民关系作为重点调整对象, 即其类似于今天的国家政权机关组织法。而现代宪法不仅包括古代宪法的规范内容,调整范围有大大的扩大。包括国家根本制度, 公民权利和义务, 政权组织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和国家机关等等, 范围相当广泛。
2、宪法属性上, 古代宪法无一例外的强调宪法的最高性和根本性, 如亚里士多德把宪法列为“‘最高治权’的组织”, 古罗马皇帝把自己的谕令作为宪法, 古代中国《左传》:“此君之宪令。”把君所言称为宪法。这在宪法的地位上与现代绝大多数宪法的内涵是一致的。不过现代宪法除了强调这两种属性外, 还有广泛性, 原则性, 纲领性, 概括性, 相对稳定性和无具体惩罚性等。[10](p15)
3、限权思想上, 古代宪法对宪法的限制权力的功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尤其是在西方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对王权进行限制几乎成了宪法不可或缺的主要功能之一。如中世纪末期的英国大法官科克(s.edward coke,1551-1634)就曾力主排斥王权对司法权的干预。但这种认识与今天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古代宪法的限权观念主要是一种划分权力的思想, 典型体现如欧洲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在王权与贵族或教会权力之间的进行权力分配。由于古代强调王权的至上性, 因此对王权的划分, 实际上就是对王权的限制。当行使至高无上的权力的主体被国家取代时, 这种限制便自然转化成为现代宪法中对国家权力的限制。
(四)古代宪法最大的不足在于, 古代宪法较少涉及宪法调整对象内在关系方面上, 如国民权利义务关系。欧洲自古罗马时期在宪法内容中才有这方面的内容, 但所占比重一直并不大, 而古代中国史书中几乎就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而现代宪法无一不将国家与国民权利义务作为最重要的内容。这是古今宪法最鲜明的区别之一。古代宪法的共性在于普遍一味强调宪法最高性和根本性两方面的属性, 体现了古代宪法的工具性色彩。把法作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 着重强调属民守法上的义务, 对属民的权利却关注较少。另外, 古代宪法大多是停留在纸面上的, 对宪法的论述也主要是理论上的不断修缮, 宪法实践性不是很强也是古代宪法的特征。古代西方自苏格拉底时期起, 就讲究游学, 即将自己的各种治学治国理念到各处加以宣讲。这种治学方式使得他们的学说大部分成为一种停留在学理上的争论, 很难成为实践中的法律条文。而古代中国向来是重乎礼而轻于法的, 因此关于宪法的实践也很难成为现实。
四、古代宪法概念研究的意义
古代宪法概念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宪法的纵向发展来看, 宪法经历了从古代宪法、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的变迁, 三者之间既有历史的延续性, 又有内涵上的差异性或发展。这种内在的联系是我们认真研究宪法所不容忽视的。因而探讨宪法概念的真义, 古代宪法是一个也不容跨越的阶段。
宪法概念是宪法学研究的基础性和起始性问题之一, 因此也是研究宪法概念的关键和核心。但是长期以来, 宪法学者对宪法的概念一直没有一个明确而统一的界定。传统的宪法概念屡屡被突破或否定, 新的不同见解纷纷产生, 对宪法概念的探讨从没有停止过。“宪法概念的混乱, 有时构成宪法的危机, 甚至影响政治秩序的稳定。”[12](p49)我们认识到, 古代宪法概念是宪法的原始起源, 也是近代宪法概念和现代宪法概念得以发展的立足点。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取得一致意见的。我们要准确的理解宪法概念以及对宪法作更深入的研究, 首先有必要追溯到古代宪法概念所曾经具有的涵义。现今, 当传统的宪法概念不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的时候, 我们就应该检讨一下我们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是否出了问题。因此, 宪法概念应该回归宪法的本质: 确立国家权力的实现形式, 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而宪法研究也应回归宪法本义的呼声不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途径。
新的宪法概念将对宪法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产生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强化宪法基础理论的研究, 将宪法学科与其他学科明显的区分开来, 形成宪法自身独有的学科体系。因此, 古代宪法概念的研究将是这一成果的启动器。另外, 对古代宪法概念的研究还有利于较科学的解决目前宪法学领域一些长期争论不休或虽有结论但其可靠性很值得怀疑的重大理论问题。另外, 特别是在今天提倡建设法治国家, 要求宪法至上的时代, 宪法概念的不明确往往会影响法治工程的基础性工作, 同时很大程度上影响宪法学科的体系和研究方法。概念构成宪法学研究的基石, 也构成与外国宪法学者顺利交流的前提。一种有明确概念范畴形成的思想体系, 更容易得到传播, 更容易被准确把握。所谓知古而已明今, 知己而已知彼, 通过在实践中比较我们才能更有机会接近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