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同济大学工程造价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一、考试时间:90分钟
二、考试形式:开卷
三、考试题型:
填充题、不定项选择题、改错题、名词解释、简述题、计算题
四、复习提纲:
1.概论
(1)建设项目的划分
(2)工程计价特征
2.工程造价的构成(1)概述——图2-1
(2)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各种费用的组成、定义;相似概念的对比、计价程序
(3)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费用组成及计算
(4)工程建设其他费——一般了解
(5)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
3.建设工程定额
(1)工程定额的分类
(2)基础定额——时间定额、产量定额的关系,综合时间(产量)定额,机械时间定额、机械产量定额
(3)预算定额——各消耗量指标的组成,人工、机械幅度差的区别
4.工程计量
(1)概述——工程量的含义,工程计量的内容与依据
(2)清单项目的工程计量——清单内容(组成、编码要求)、计算规则(包括建筑工程(为主)、装饰装修工程(简))
(3)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均须掌握,总结不计建面的、半计建面的5.工程清单计价
(1)投标价的编制——各组成内容的概念
(2)编制实例
6.施工图预算、设计概算、投资估算编制
(1)结合第一章多次性计价,第三章定额
(2)三级概算的含义
(3)预算、概算、估算的用途、主要编制方法
7.施工费用结算与项目决算
(1)计算——备料款的概念、计算;工程款的动态结算
(2)结算与决算的区别,决算的种类、用途
第二篇: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提纲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提纲 第一章
绪论
1.密度;体积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2.孔隙率;空隙率;公式!3.质量吸水率;体积吸水率(=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 4.水饱和度(KB)5.孔隙率影响:强度;抗渗性(K、P);抗冻性(F);导热系数(绝热性能);体积密度;
6.亲水性;憎水性;润湿角; 耐水性(软化系数KP);含水率; 7.导热系数;导热系数影响因素(化,显;P;W);比热容;材料热容量的意义:热容量大,温度稳定 8.强度;强度等级;比强度;强度试验影响因素:试件尺寸、高宽比、表面粗糙度、加荷速度、温度湿度
9.弹性;塑性;韧性;脆性;硬度;磨损;磨耗 10.耐久性的概念与包括的内容
第二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
1.气硬性(水硬性)胶凝材料;生石膏(2);建筑石膏与高强度石膏;建筑石膏的凝结、硬化;
2.生石灰、熟石灰、石灰膏;欠火石灰与过火石灰;陈伏;石灰的凝结、硬化过程;石灰、石膏的特性比较;
3.水玻璃的化学式;水玻璃模数;水玻璃模数与密度(浓度)对水玻璃性质的影响;水玻璃的固化剂;硬化水玻璃的性质:耐酸;耐高温 第三章
水泥 1.硅酸盐水泥生产的原料与主要生产环节
2.硅酸盐水泥的定义;熟料矿物+石膏(4+1);
3.4矿物水化产物、水化特性;石膏的作用(无:速;合适;多:水化硫铝酸钙腐蚀);
4.水泥石组成:凝胶体(2),晶体(3);未水化水泥颗粒;毛细孔;
5.水泥强度影响因素:W/C;时间,温度、湿度;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6)6.水泥的初凝与终凝;细度测定:硅酸盐水泥(比表面)、其他水泥(筛分析法);水泥的安定性:f-CaO, f-MgO,SO3 7.水泥的腐蚀:软水、镁盐、碳酸腐蚀(CH);硫酸盐腐蚀(C3A、Aft);防止腐蚀措施:合适水泥,CH、C3A 少,密实,表面涂层;
8.活性混合材与非活性混合材;活性混合材种类;激发剂(石膏,CH);活性混合材在激发剂作用下的水化;二次反应
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特点;矿渣(耐热好,抗渗差)、火山灰(抗渗好,干裂)、粉煤灰(收缩小,泌水大、早强低);水泥的选择:根据环境与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水泥 10.其他水泥:铝酸盐水泥 第四章
混凝土
1.混凝土的分类与基本要求(强,和,耐,经);
2.骨料:含泥量、泥块含量对混凝土的影响(干缩,强度);含水状态(全干,气干,饱和面干,湿润);坚固性;
3.细骨料:细度模数定义与计算;有害杂质种类与危害;级配区(3)界限0.63mm
4.粗骨料:最大粒径;颗粒级配,针片状;表面粗糙度;强度测定(2);压碎指标小、强度大;骨料分类0.16~5mm 5.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关系:1.5~2
6.混凝土的和易性/工作性:流动性;粘聚性(离析);保水性(泌水)7.混凝土和易性测定方法:坍落度、维勃试验 8.和易性的影响因素:W大、坍落度大;W/C大小影响水泥浆体的稠度、W一定时,在一定范围内W/C变化对坍落度影响不大(恒定用水量法则);合理砂率;骨料方面;水泥品种(标准稠度用水量);时间与温度
9.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fcu测定;100mm(0.95);温度20℃±2℃ 10.fcu,k :C20 11.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fcu=Afc(C/W-B);A、B(骨料);令期;温湿度;密实度;提高强度措施: 12.混凝土的变形:水泥化学收缩;干缩湿胀;温度变形;碳化收缩 13.干缩影响因素:W;W/C;骨料;水泥品种;湿度
14.弹性模量:棱柱体抗压强度40%时的割线模量Eh;
15.弹性模量影响因素:强度、湿度、C少、E大;蒸养混凝土低; 16.徐变;瞬时恢复、徐变恢复、残余变形
17.徐变影响因素:W,W/C大、徐变大;骨料级配好、Dm大、E大,徐变小
18.混凝土的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环境侵蚀、碳化、碱骨料反应 19.抗渗性P(6): W/C;骨料级配、Dm;水泥品种;养护质量;引气剂 20.抗冻性F:W/C;引气剂;含水状态
21.碳化:W/C;C;水泥品种;密实性
22.碳化影响:钢筋锈蚀;开裂;表面硬化
以上11~22题均可以用标准答案微调后解答。
23.初步配合比:fcu=fcu,k+1.645σ;fcu=Afc(C/W-B);联立求解。坍落度-用水量;合理砂率;
24.基准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坍落度小:增大水泥浆量;粘聚性、保水性差:增大砂率;
25.实验室配合比:强度(and/or经济性)的调整:W/C±0.05,选择合理水灰比;
26.施工配合比:砂石含水率:S施=S实(1+a%);含水率a;
27.混凝土减水剂作用机理:降低表面能润湿作用;润滑作用;相同电荷分散作用;减水剂作用效果(3); 28.主要外加剂品种:减水剂(木钙、萘系):早强剂:硫酸钠;引气剂:松香类;缓凝剂:糖蜜;抗冻、阻锈剂:亚硝酸钠
29.轻混凝土(1950):骨料强度测定-筒压强度;附加用水量-1h吸水率;
第五章 砂浆
1.砌筑砂浆组成材料:水泥(胶凝)、石灰(保水);水泥强度与混凝土强度4~5倍; 2.砂浆和易性:稠度-沉入度;保水性-分层度; 3.砂浆强度公式:基底材料吸水时:f底材料不吸水时,fm=Afc(C/W-B)4.砂浆配合比计算。
b
=AKf基mCcQc/1000+B;第六章
砖与石材
1.主要造岩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等;
2.岩石形成与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岩浆岩分类:深成岩、喷出岩、火山岩
4.建筑常用岩石:花岗岩(深)、石灰岩(沉)、大理岩(变)
用途:花岗岩(外)、大理岩(内)5.砖的标准尺寸、1M
3砖512块;外观质量;
强度评定方法:10个试件按变异系数δ大小分类(≤0.21:平+标;>0.21:平+最小值);
6.过火砖与欠火砖;青砖、红砖;内燃砖 7.多孔砖与空心砖
第七章 建筑钢材
1.分类:碳素钢:0.25----0.6;合金钢; 2.按脱氧程度: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按质量:A、B、C、D,E(合金钢)3.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各个阶段特征;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屈强比;颈缩
4.伸长率:δ5>δ10(A5>A10);冲击韧性αk大,抗冲击性强;硫、磷含量高、沸腾钢、温度低及时效,冲击韧性差 5.硬度、冷弯性能、可焊性
6.钢的基本组织:固溶体-铁素体、奥氏体(强度低、塑性好)、化合物-渗碳体(硬而脆)、机械混合物-珠光体(强度高、塑性较好); 7.共析钢(0.8);亚共析钢;过共析钢 8.有害杂质:硫-热脆性、磷-冷脆性;合金元素:锰(强度高、塑性较好);硅(强度高、塑性较好);
9.冷加工强化;冷拉时效(时效强化); 10.碳素钢钢号:Q235-AF;合金钢钢号:a.同碳素钢;b.16Mn2Nb; 11.热轧钢筋(4级); 第八章 木材
1.针叶树、阔叶树;春材、夏材;
2.径切面、弦切面;纵向(顺纹)3.平衡含水率;纤维饱和点;标准含水率;
4.木材物理性质与纤维饱和点关系:纤维饱和点内:水多、强度低、体积收缩; 5.木材强度顺序:顺纹拉最大;横纹拉最小;强度影响因素;
6.木材收缩顺序:纵向(顺纹)最小 7.木材的腐朽(腐朽菌)与防腐 第九章 合成高分子材料
1.聚合物:大量原子彼此以共价键连接的大分子化合物;
2.反应类型:加聚反应(聚..烯;..共聚物、橡胶)、缩聚反应(..树脂)
3.线型聚合物(聚..):弹性高、易热熔、可反复使用;网体型(..树脂):弹性低、加热不熔(只软化)、不可反复使用;
4.塑料的组成:树脂、添加剂; 塑料的分类:热塑性(线型)聚..烯与热固性塑料(网体型)..树脂 5.固化剂:使线型聚合物交联成网体型聚合物;
12.塑料的老化:外界条件作用使聚合物的组成与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性能劣化;
13.塑料老化原因:聚合物分子的交联(线型-网体型)与裂解(分子链断裂)
14.热塑性: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 塑料;聚醋酸乙烯、聚乙烯醇;
15.热固性: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脂树脂;环氧树脂
第十章 沥青与防水材料
1.石油沥青3组分:油分、树脂、地沥青质
2.石油沥青的结构特征:凝胶、溶胶结构;
3.石油沥青的4性质:粘性(针入度);塑性(延度);温度感应性(软化点);大气稳定性(蒸发前后针入度比); 组分与性质关系 4.石油沥青的标准:沥青牌号的划分依据;性质、、、屋面用石油沥青的选择:软化点为主;掺配
5.煤沥青的特点
6.沥青胶、乳化沥青、冷底子油
8.沥青卷材产品:纸胎沥青牌号划分;沥青常用胎体;
SBS改性沥青(寒冷适用);APP改性沥青(炎热适用):三元乙丙(好);再生橡胶改性沥青涂料; 9.密封膏
10.建筑涂料:聚乙烯醇水玻璃106;聚醋酸乙烯;苯-丙乳液;丙烯酸乳液。
第十一章 绝热与吸声材料
1.绝热材料:绝热、导热系数0.23;导热系数影响因素:化学组成与显微结构,闭口小孔孔隙率大、含水率; 2.吸声材料:吸声性;吸声系数;开口孔、孔隙率。
绝热材料、吸声材料的孔隙率与结构区别
绝热材料:闭口小孔、孔隙率大,性能好;
吸声材料:开口、连通小孔、孔隙率大,性能好;
第三篇: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教材第五版)复习提纲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教材第五版)复习提
纲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正确理解、熟练掌握本章内容,求各类函数的极限,尤其是未定式与幂指函数求极限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正确理解、熟练掌握本章内容,各类函数的求导与微分的基本计算
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熟练掌握本章的实际应用,研究函数的性态,证明相关不等式
第四章 不定积分:正确理解概念,会多种积分方法,尤其要用凑微分以及一些需用一定技巧的函数类型
第五章 定积分 :正确理解概念,会多种积分方法,有变限函数参与的各种运算 第六章 定积分的应用:掌握定积分的实际应用
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 :熟练掌握本章的实际应用
高等数学(1)期末复习要求
第一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函数概念
理解函数概念,了解分段函数,熟练掌握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的求法。2.函数的性质
知道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和周期性,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3.初等函数
了解复合函数、初等函数的概念;掌握六类基本初等函数的主要性质和图形。
4.建立函数关系
会列简单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式。5.极限:数列极限、函数极限 知道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的概念。6.极限四则运算
掌握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求极限.7.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了解无穷小量的概念、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之间的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8.两个重要极限
了解两个重要极限,会用两个重要极
限求函数极限。9.函数的连续性
了解函数连续性的定义、函数间断点的概念;
会求函数的连续区间和间断点,并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知道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知道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的几个性质
(最大值、最小值定理和介值定理)。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1.导数概念:导数定义、导数几何意义、函数连续与可导的关系、高阶导数。
理解导数概念;
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曲线的切线和法线方程;知道可导与连续的关系,会求高阶导数概念。2.导数运算
熟记导数基本公式,熟练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的链式法则。
掌握隐函数的求一阶导及二阶导。会求参数表示的函数的一阶导及二阶导
会用对数求导法:解决幂指函数的求导及连乘连除的显函数的求导。
3.微分
理解微分概念(微分用 dy=y'dx 定义)。
熟记微分的基本公式,熟练掌握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
知道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第三章 导数的应用
1.中值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 的叙述。
了解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会用拉格朗日定理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2.洛必塔法则:求“0”、“”型未定0式极限。
掌握用洛比塔法则求“0”、“”型不0
定式极限。3.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函数的单调性判别法,函数极值及其求法。
了解驻点、极值点、极值等概念。了解可导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知道极值点与驻点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用一阶导数求函数单调区间、极值与极值点(包括判别)的方法。
掌握判定极值点的第一充分条件和第二充分条件 4.曲线的凹凸
了解曲线的凹凸、拐点等概念。
会用二阶导数求曲线凹凸区间(包括判别),会求曲线的拐点。
会求曲线的水平渐近线和垂直渐近线。
5.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掌握求解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以几何问题为主。
第四章 不定积分
1.不定积分概念
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概念,了解不定积分的性质、不定积分与导数(微分)的关系。
2.不定积分求法
熟记积分基本公式,熟练掌握第一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掌握第二换元积分法(ax,xa类型)。
会求较简单的有理分式函数(分母为二次多项式)的积分。
第五章 定积分及其求法
1.定积分概念
了解定积分定义、几何意义、定积分的性质。
2. 原函数存在定理
了解原函数存在定理,知道变限函数的定义,会求变限函数的导数。3.定积分的计算
熟练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并熟练地用它计算定积分。
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
2222
分法。
4.广义积分。
了解广义积分收敛性概念,会计算简单的广义积分。5.定积分的应用
会用定积分计算简单的平面曲线围成图形的面积(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绕坐标轴旋转生成的旋转体体积与平行截面面积已知的立体体积,平面曲线的弧长(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
第四篇: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教材第五版)复习提纲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教材第五版)复习
提纲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正确理解、熟练掌握本章内容,求各类函数的极限,尤其是未定式与幂指函数求极限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正确理解、熟练掌握本章内容,各类函数的求导与微分的基本计算
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熟练掌握本章的实际应用,研究函数的性态,证明相关不等式
第四章 不定积分:正确理解概念,会多种积分方法,尤其要用凑微分以及一些需用一定技巧的函数类型
第五章 定积分 :正确理解概念,会多种积分方法,有变限函数参与的各种运算
第六章 定积分的应用:掌握定积分的实际应用
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 :熟练掌握本章的实际应用
·1·
高等数学(1)期末复习要求
第一章函数、极限与连续
函数概念
理解函数概念,了解分段函数,熟练掌握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的求法。
2.函数的性质
知道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和周期性,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3.初等函数
了解复合函数、初等函数的概念;掌握六类基本初等函数的主要性质和图形。
4.建立函数关系
会列简单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式。
5.极限: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知道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的概念。
6.极限四则运算
掌握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求极限.7.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了解无穷小量的概念、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之间的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
8.两个重要极限
了解两个重要极限,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函数极限。
9.函数的连续性
了解函数连续性的定义、函数间断点的概念;
会求函数的连续区间和间断点,并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知道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知道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的几个性质
(最大值、最小值定理和介值定理)。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
1.导数概念:导数定义、导数几何意义、函数连续与可导的关系、高阶导数。
理解导数概念;
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曲线的切线和法线方程;知道可导与连续的关系,会求高阶导数概念。
2.导数运算
熟记导数基本公式,熟练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的链式法则。
掌握隐函数的求一阶导及二阶导。会求参数表示的函数的一阶导及二阶导
会用对数求导法:解决幂指函数的求导及连乘连除的显函数的求导。
3.微分
理解微分概念(微分用 dy=y'dx 定义)。
熟记微分的基本公式,熟练掌握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
知道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第三章 导数的应用
1.中值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
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的叙述。
了解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会用拉格朗日定理证
明简单的不等式。
2.洛必塔法则:求“0”、“”型未0
定式极限。
掌握用洛比塔法则求“0”、“”型0
不定式极限。
3.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函数的单调性判别法,函数极值及其求法。了解驻点、极值点、极值等概念。了解可导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知道极值点与驻点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用一阶导数求函数单调区间、极值与极值点(包括判别)的方法。掌握判定极值点的第一充分条件和第二充分条件
4.曲线的凹凸
了解曲线的凹凸、拐点等概念。会用二阶导数求曲线凹凸区间(包
括判别),会求曲线的拐点。
会求曲线的水平渐近线和垂直渐近线。
5.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掌握求解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以几何问题为主。
第四章不定积分
1.不定积分概念
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概念,了解不定积分的性质、不定积分与导数(微分)的关系。
2.不定积分求法
熟记积分基本公式,熟练掌握第一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掌握第二换元积分法(ax,xa类型)。
会求较简单的有理分式函数(分母为二次多项式)的积分。222
2第五章定积分及其求法
1.定积分概念
了解定积分定义、几何意义、定积分的性质。
2. 原函数存在定理
了解原函数存在定理,知道变限函数的定义,会求变限函数的导数。
3.定积分的计算
熟练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并熟练地用它计算定积分。
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4.广义积分。
了解广义积分收敛性概念,会计算简单的广义积分。
5.定积分的应用
会用定积分计算简单的平面曲线围成图形的面积(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绕坐标轴旋转生成的旋转体体积与平行截面面积已知的立体体积,平面曲线的弧长(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
第五篇:同济大学毛概复习提纲总结
同济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选择题知识点
第一章导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十个结合。p10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回答了哪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四大理论和实践问题。P104、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8、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是在哪一次党的会议上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毛泽东、邓小平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是什么?
2、毛泽东在哪篇文章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进行了科学解释?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5、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2、毛泽东论述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著作是:《〈共产党人〉发刊词》。
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创及其理论的形成。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是什么?
5、中国革命能够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6、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内容是什么?
7、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8、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和相同点。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是:“和平赎买”。
3、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有两大方面,它们的关系是:主体和两翼的关系。其
中主体社会主义工业化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1、毛泽东关于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建设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6、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总结性的科学概括是在:1992年南方谈话。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8、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
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我国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的总概括:从不发达到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的依据: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的物质基础所决定
5、已经实现的小康的基本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7、标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是:党的十三大。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9、关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地位作用的提法:经济建设——兴国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10、党的基本路线关于奋斗目标的提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1、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能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12、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十六大的四大目标发展为五大目标。
第七章改革开放理论
1、改革开放为什么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目的的途径:改革。
3、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改革。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的。
5、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始终坚持的立足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6、我国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7、中国什么时候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2001年12月。
第七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3、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控制力上。
4、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
5、在分配中应当坚持什么价值取向: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要处理好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
6、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7、判断一种所有制结构是否有存在的合理性的标准是: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符合国情。
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9、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要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5、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原则和方针: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主要是解决: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十六届四中全会。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其核心目的是:实现祖国统一。
2、实行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一个中国原则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2、当今世界的潮流:和平、发展、合作。
3、建国以来,我国一贯坚持的外交政策是什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的走向了一条什么道路:和平发展道路。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2、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
3、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执政能力建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党的执政地位的形成: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二部分:主观题重点思考范围
注:
1、以下各题涉及的内容为本次考试主观题考试的主要内容和范围,但试题表述可能与正式考题不近一致。
2、主观题分为三种题型:简述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一、联系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二、结合中国社会收入差距拉大、阶层分化明显的实际,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三、结合社会中诸多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如环境破坏、收入差距扩大、腐败现象等),谈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和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四、根据实践中党政策和实践措施,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等。
五、结合现实中人们关于民主、自由的议论,谈谈你对民主、自由的理解
六、你认为经济全球化和人们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建设先进文化有什么重要性?
七、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生产力发展很快,群众生活显著改善。在一些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的议论和呼声中,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仍然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八、简要回答推动经济又好有快发展的战略举措或措施(特别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经济又好又快的关系)。
九、结合实际论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十、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改革依据、性质、作用和特点的理解。
十一、如何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和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
一、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考虑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第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第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第四,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二、关于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决定》分析了当前文化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
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
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
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三、关于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要方针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
就是“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性质。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
四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五是坚持改革开放,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 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