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导讲话摘要范文
黄新初同志在全市开展干部作风教育实践活动
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一、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整治本色 目前党员干部中存在的问题:
1、个别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缺乏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精神支柱
2、个别党员干部大局观念淡薄,缺乏保持先进性纯洁的纪律意识
3、个别党员干部勤政意识退乏,缺乏保持先进性纯洁的干事激情
二、认真用好“实事求是”这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
1、强化务实学风,解决实事求是能力不足的问题
2、强化担当精神,解决实事求是责任不强的问题
3、强化创新意识,解决实事求是办法不多的问题
三、始终立足“执政为民”这个决策施政的出发点
1、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做到问需于民
2、尊重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做到问计于民
3、尊重人民群众的评判权利,做到问效于民
四、倍加珍惜“群众路线”这个凝心聚力的传家宝
1、勤走基层,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
2、善于沟通,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
3、满怀感情,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4、化解矛盾,提高引导群众的能力
五、牢牢紧握“求真务实”这个干事兴业的金刚钻-1-
1、纠正落实态度上被动应付的问题,倡导主动作为的实干作风
2、纠正落实速度上拖沓迟缓的问题,倡导紧抓快干的实干作风
3、纠正落实力度上松懈漂浮的问题,倡导一抓到底的实干作风
六、切实守住“廉洁自律”这个拒腐防变的护身符
1、要从“内在”入手,加强党性锤炼
2、要从“外部”着眼,自觉接受监督
3、要从“小节”把关,做到防微杜渐
邓修明同志在全市开展干部作风教育实践活动
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一、把握总体思路,突出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
1、要突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这个主题
2、要强化作风建设这个抓手
3、要围绕构建长效机制这个核心
4、要紧紧抓住促进发展这个根本
5、要加强能力建设这个重点
二、明确主要内容,突出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
1、加强党性修养,实现思想作风建设新突破
2、强化自身修养,实现干部形象新塑造
3、深化思想认识,实现精神状态新提升
4、增强群众观念,实现党群关系新转折
5、夯实基础基础,实现战斗力新提升
6、强化效能建设,实现政务环境新改善
7、着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现文明城市建设新发展
三、抓好总体安排,突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操作性
1、深入学习教育,注重触动思想
2、坚持边整边改,找准整改问题
3、及时总结提高,建立长效机制
四、掌握工作方法,突出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1、自身活动抓深入
2、外部监督有力度
3、统筹结合求实效
4、抓好示范重引领
五、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保障性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2、健全机制,形成合力
3、加强引导,营造氛围
4、加强监督,严格问责
王波同志在全县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
主题的干部作风教育实践活动动员
大会上的讲话
一、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大会精神和新初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开展干部作风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广大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着力推动五大兴市战略又好又快实施
1、要深刻认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与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紧密联系
2、要准确把握开展干部作风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和方向
3、要坚决贯彻市委部署,结合金堂实际创造性开展干部作风教育实践活动
二、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切实找准干部作风中存在的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
1、查思想境界,看是否存在精神懈怠、状态不佳的问题
2、查自身修养,看是否存在学习不力、能力不足的 问题
3、查宗旨意识,看是否存在服务不快、服务不优的问题
4、查工作执行力,看是否存在作风漂浮、责任不强的问题
5、查基层组织,看是否存在基层组织涣散、战斗力不高的问题
6、查效能建设,看是否存在纪律松懈、政令不畅的问题
7、查发展硬环境,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是否存在认识不高、重标轻本的问题
三、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常态化,切实加以整改,确保作风建设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两促进”
1、要突出针对性,认真检查总结,在找准问题上下工夫
2、要突出实效性,坚持整改提高,在推动工作上见成效
3、要突出常态化,加强监督考核,在建立长效机制上动真格
第二篇:市委领导讲话(摘要)
在XXX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青年朋友们、同志们:
5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90年来我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高度评价了90年来各级团组织带领团员青年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辉煌业绩,对广大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会议,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庆祝五四青年节,进一步统一团员青年思想认识行动,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青年智慧力量。刚才,志强、景君、胡浩同志作了发言,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向全市广大共青团员、各界青年和青年工作者致以热烈祝贺和亲切问候!
90年前,在中国革命的伟大洪流中,在伟大五四运动的深刻影响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广大青年投身中国社会伟大变革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20世纪中国革命史和青年运动史上的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党充分认识到青年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此,在党的正确
领导下,中国青年运动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长期奋斗中,谱写了一部壮丽的青春史诗。
XXXX青年始终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90年来,我市共青团组织团结和带领一代又一代青年,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勇挑历史重任,积极建功立业。广大青年发愤图强,拼搏进取,创造了一流成绩。特别是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广大青年以极大的热情和务实精神,推动XXXX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充分证明,共青团不愧是党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不愧是党联系青年的牢固桥梁和纽带,不愧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广大青年是促进XXXX发展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支力量,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
我们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就是要牢牢记取、倍加珍惜极为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迪,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投身人民伟大实践,始终尊重青年主体地位,推动青年运动沿着正确道路蓬勃发展,为社会发展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代青年是无比幸运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的一代”。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我国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XXXX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为广大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提出五点希望。
一、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对人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广大青年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把握人生的正确航向,把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明辨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增长知识才干。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青春年华,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理论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社会历史知识等,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搞好知识储备,增长从事现代化建设的本领。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注重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到群众中吸取智慧,更好地适应
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更好地经受各种严峻的考验,努力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栋梁之才。
三、自觉艰苦奋斗。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奋斗。青年一代要担当起时代重任,成为奋发有为的一代,就必须磨炼顽强的意志,不怕吃苦、肯于吃苦、敢于吃苦,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成长。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不贪图安逸,不好高骛远,把远大抱负与实干精神结合起来,到基层去,到生产建设一线去,到条件差、困难多的地方去,深入了解国情、民情,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合格接班人。
四、勇于开拓创新。加快实现中央对XXXX的定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广大青年的历史责任。要大力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保持一种浩气、勇气、朝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立足本岗、立足实际,讲求科学、创业创造,不断推动各方面创新。要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XXXX开发开放,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科技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宜居城市,激发创新潜能,贡献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五、加强品德修养。青年从来都是开风气之先的力量。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高尚情操,提高自身素质,倡导新风正气,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大局,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的侵蚀,以实际行动引领社会风尚。要大力弘扬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的XXXX精神,踊跃参加“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带头学雷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社会志愿活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
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各级团组织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抓好基层基础工作,更好地履行职能,不断提高共青团工作科学化水平。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团员青年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团员青年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团的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广大团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做到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扎实、自律严格,努力做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团干部。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各级党组织要从战略的高度,加强对共青团的领导,为共青团事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更好地发挥共青团组织的重要作用。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鼓励和支持青年成长,充分调动广大青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青年朋友们、同志们!
伟大的时代赋予青年神圣的使命,党和人民寄予青年殷切希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市委
“XXXXXX”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发扬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勇拼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第三篇:领导讲话精神摘要
领导讲话学习资料一、五个问题:一是税收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部分区域性、行业性的税收漏洞尚未得到有
效控制;二是部分干部执法不规范的现象仍然存在,依法治税的观念需要进一步增强;三是税收业务标准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大推进力度;四是综合治税进展不平衡,效果不够理想;五是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仍不适应当前新的税收形势的需要。
二、五个更加:更加自觉地坚持“两手抓”,更加重视基层基础建设,更加重视工作机制建设,更加注重推行税收业务标准化建设,更加全力抓好工作落实。
三、五个原则:着力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着力把握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着力
把握五个更加的具体内涵;着力把握解放思想的总阀门,狠抓落实;着力把握地税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四、五个坚持:坚持把推进工作创新作为推动工作开展的强大动力;坚持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
为推动工作开展的基本方法;坚持把落实重点机制作为推动开展的主要抓手;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作为推动工作开展的重要平台;坚持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工作开展的根本保证。
五、五项任务:收入任务;征管标准化建设;基层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干部队伍建设。
六、十大机制:健全和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四位一体互动机制、综合治税机制、税收执法监督机
制、干部队伍监督制约机制、干部素质提高长效机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机制、信息化支撑机制、税收服务机制和工作落实机制。
七、规范化管理六规范:队伍管理规范、内务管理规范、税收执法规范、税收管理规范、纳税服务规范、税务形象规范。
八、五个“有利于”:凡是有利于“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这个工作主题的,都要大胆去
探索;凡是有利于维护税法尊严和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都要大胆去推进;凡是有利于强化税收管理、提高征管质量、降低税收成本的,都要大胆去改革;凡是有利于优化纳税服务和经济税收环境、减轻纳税人负担的,都要大胆去尝试;凡是有利于激发队伍活力和提高干部积极性的,都要大胆去创新。
九、“五个抓紧”:一是抓紧贯彻组织收入原则不放松。二是抓紧收入预测和税源监控不放松。三
是抓紧项目跟踪和服务不放松。四是抓紧新政策落实不放松。五是抓紧委托代征代扣代缴不放松。
十、在管理上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管内与管外相结合。二是管条与管块相结合。三是管出与
管进相结合。四是管大与管小相结合。五是管点与管线相结合。
十一、2009年全市地税工作的总体要求
2009年全市地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和完善市局确定的“一个主基调”、“两大主题”、“三基建设”和“十大机制”的总体工作思路,(五个更加):更加自觉地坚持“两手抓”,更加重视基层基础建设,更加重视工作机制建设,更加注重推行税收业务标准化建设,更加全力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各项税收任务,不断推进地税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十二、2009年全市地税工作的主要任务
1、以“保增长”为重点,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2、以推进税收业务标准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征管质量
3、以基层规范化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工作上水平
4、以提高支撑和保障能力为重点,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
5、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十三、四位一体: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
十四、一个主基调:狠抓工作落实
十五、两大主题:深化税收管理,创建地税文化。
十六、三基建设:抓好基层、夯实基础、苦练基本功。
十七、六型:团结型、学习型、能力型、创新型、实干型、廉洁型
十八、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
1、干部队伍存在违法违纪的问题,2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3、带
有行业特点的侵犯纳税人利益的问题,4、作风方面的的问题,5执纪不严的问题。
十九、2009年全县地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局和县委、县政府
工作部署,以抓落实为主线,以减负基层为重点,继续深化税收管理和地税文化创建,更
加突出加强“三基”建设,更加注重推进工作机制和税收业务标准化建设,更加自觉地坚
持“两手抓”,更加突出工作创新,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优化纳税服务,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服务全县“保增长、上项目、调结构、惠民生”的大局做出积
极的贡献。
二十、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全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狠抓税源管理,确保税费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二、狠抓税收业务标准化建设,提高税收征管质量
三、狠抓执法风险预警,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四、全面落实“两个”减负,优化纳税服务
五、强化数据分析应用效果,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六、狠抓制度落实,推进基层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
七、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八、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引领积极健康的干事创业氛围
九、以建立惩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推进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第四篇:领导在第三次廉政工作会上讲话摘要
廉洁从政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履职尽责的根本
李鸿忠在谈到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时指出,实现湖北提档进位,最根本、最主要的是要抓好两个建设,一个是能力建设,一个是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抓得好,风清气正,就能凝聚人心,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共谋发展的合力。党风廉政建设抓不好,风气不正,要想维持现有的发展水平都
很困难,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了。他要求各级政府及部门进一步深化四个方面的认识:
一是廉政建设事关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落实。我们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权力可授可收。各级政府领导和公务员都是人民的公仆,其实质就是人民的“雇员”。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我们尽职尽责地为人民做实事、谋福祉。这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为政不廉,用人民授予的权力做交易,以权谋私,如同人民雇佣一个偷盗之人来管家,既违背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也违反了权利和义务的法则,也就丧失了为政的资格,丧失了作为人民雇员、公仆的资格,必然会受到问责与惩罚。
二是廉政建设事关政府的公信力。廉政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石,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威望,关系到政府工作的成效。人民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判基础就是廉政。政府的执行力和公务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公信力是根本,而廉政又是公信力的基石,基石一旦动摇,就是动摇了根本。只有廉洁从政,人民群众才相信政府、拥护政府。
三是廉政建设事关执行力和能力建设的成败。廉政是执行力和能力建设的首要前提和保证。我们抓执行力、抓能力建设,我们要勇于担当,能干事,干成事,干净干事。如果为政不廉,不干净,执行力和能力建设的第一关就没有守住,其他也就无从谈起。干事需要担当,需要有公信力,无私才能无畏。为政不廉,有私欲,就不可能刚起来、硬起来,勇于担当也就是一句空话。为政不廉、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相当于让一个带病的人去干事,是不可能干成事的。
四是廉政建设事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为政之德。用人民授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和岗位,体现的是一种特殊的人生价值。这种特殊职业和岗位,决定了从政者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具有牺牲奉献精神,要以为人民服务、谋利益、谋福祉为乐,为追求的目标。这是从政之德的主要方面,处于统帅的地位。
公权民授,政府必须接受监督
李鸿忠在谈到强化政府监督时指出,强化政府监督是促进政府改进工作、更好地履行职责的重要保障,是创新廉政建设机制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原动力。他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所有政府工作人员都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监督,切实把党和人民的监督看作是对权力行使必须进行的制度性安排,也是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关心爱护,从而自觉而不是勉强、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监督。他强调:政府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公权民授,必须接受监督。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强化几个观念、理念:一是公器公管,公共监督。权力是公器,授予政府但不属于政府。我们运用人民授予的权力,但这个权力不属于我们,是“公器”,必须在公众的监督之下运行。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公务员,都必须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二是公器限用,不可滥用。要依法依规使用。不依法行政,以权谋私、滥用权力就是违法。三是公器公用,私用即盗。公器私用、为政不廉、以权谋私,损害了人民利益,相当于抢夺了公共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性质同“盗”,必须严惩。
大力推进对政府监督的制度化
李鸿忠在谈到完善监督制度和机制时强调,监督要制度化、多维化。他指出,对政府的监督必须是多方面、多渠道、多维的,这样才会使监督生效,才能有效地推进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反腐保廉。医院手术室无影灯下没有阴影,那是因为灯光是多角度的。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监督必须是多渠道的,多维的。政府在整个权力构架中处于执行的位置,我们既要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接受政协、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民主监督,还要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同时还要加强政府自身内部的审计、监察监督等。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和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监督能把问题暴露于阳光之下,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使问题无处藏身。问题一旦置于阳光之下,就“是非易辨、去从明择”。监督能把问题置于群众的目光之下,所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容易被发现、发觉,人民的利益就能受到保护,就能有效遏制贪腐不廉现象。监督使问题早发现、早暴露、早见光,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促使问题早解决、快解决。这既能保障权力依法运行、阳光操作,也是保护干部、爱护干部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各级政府、各部门、所有公务员都要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按照温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使决策少走弯路,使个人少犯错误,促进廉洁政府的建设。
第五篇:(网文)2012关于教育的领导讲话摘要
领导讲话摘要
严跃森
下载整理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举行 胡锦涛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网北京2010年7月14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7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出席会议。
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温家宝在会议上讲话。李克强主持会议。
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得出了十分重要的结论。一是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二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必须始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四是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五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教学,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胡锦涛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胡锦涛强调,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胡锦涛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5项要求。一是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积极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四是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五是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
胡锦涛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广大教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关心教师身心健康,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要加强学校领导者、管理者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要完善绩效考核,发扬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良好氛围。
胡锦涛指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关键。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是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着力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提出实施方案,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加大投入,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切实把《教育规划纲要》贯彻好、落实好。要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要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引导他们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温家宝在讲话中阐述了中央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考虑和确定的教育工作方针。他特别指出,《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他对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作了全面部署。第一,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要进一步办好义务教育,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逐步实现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均衡配置。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继续扩大奖学金、助学金规模和覆盖面。完善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女在全日制学校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寄宿学校建设和管理,解决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办好特殊教育学校,保障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第二,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要坚持稳步发展和提高质量相结合,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培养人才作为第一职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争取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推动全国城乡学前教育普遍发展,公办民办并举,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问题。第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第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要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更多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和支持教育发展。各级政府都要按教育规律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保障高校依法自主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推进学校民主管理;扩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等方面的自主权;逐步取消各类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克服行政化倾向。倡导教育家办学,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独特办学风格的人民教育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的平等法律地位。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第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办好师范教育,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特别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完善和落实好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绩效工资等政策,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
温家宝强调,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实现教育科学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允许和鼓励各地进行探索和试验,通过改革创新使教育发展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加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需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殷切期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是在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温家宝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深刻领会中央战略部署和任务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科学把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关系,特别是正确处理优先发展和服务全局的关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重在机会公平,把有限教育资源投向最需要领域、最困难群体;正确处理规模和质量的关系,注重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强化政府责任、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支持教育发展;正确处理整体推进和分类指导的关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探索符合实际的教育改革发展途径;正确处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以务实措施实现教育发展目标,满足群众合理期望;正确处理立足国情和面向世界的关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维护稳定的关系,解放思想、勇于探索、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各地区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科学制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抓紧启动重大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
出席会议的领导同志还有:王刚、王乐泉、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刘淇、刘云山、李源潮、汪洋、张高丽、张德江、俞正声、徐才厚、何勇、令计划、王沪宁、路甬祥、梁光烈、马凯、孟建柱、戴秉国、万钢。
中宣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和江苏、福建、山东、湖北、湖南、重庆等10个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有关人民团体负责同志,解放军各总部和武警部队负责同志,各级各类学校和部分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各市(地、州、盟)设分会场。
研究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当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既有紧迫性,又有深远意义。
充分认识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剧,使我国的外部需求急剧减少,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同样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各类人才。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推动教育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上学难、上好学”的问题,这是人民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1985年中央下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1993年,中央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现在,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结合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有必要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制订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制定规划需要把握的指导方针和总体布局我们要制定的规划是指导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体现全局性、宏观性、长远性和战略性。规划主要对2009年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安排。这12年也要分阶段规划,远期的目标和措施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联系起来考虑;近期可以规划得细一些,与教育“十一五”规划相衔接,保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但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许多工作不能等规划全做好了才进行。有些看准了的事情,可以先行试点,试验成功了立即实行。这也是我们这次制定规划的一个特点。
指导思想是制定规划的主线,也是灵魂。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我提出若干方面请大家考虑:第一,要坚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三个面向”归根到底就是要赶上时代的要求,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要立足于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求,从我国教育的实际出发,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这些就要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超前安排。要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紧密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办事。要把教育的改革发展放在我们正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中谋划,充分考虑国家现代化总体布局对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考虑国家未来人口发展和学龄人口的结构变化,使规划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第二,要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我国社会事业改革相对滞后。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规划要成为一个改革创新的规划,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探索。第三,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都是国家意志。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坚持的方针,必须在教育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第四,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充分考虑群众的期盼,把促进教育公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作为规划的重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规划的落脚点。第五,要坚持立足基本国情。既要看到我国经济总体实力在不断壮大,又要正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贫富差距大,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既要看到现代经济和城市人口对教育的较高需求,又要重视农村教育和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情况,还必须充分考虑我国人口众多、现阶段农村人口大规模迁徙和流动的特征。
教育规划要有总体规划,又要有分类规划。总体规划主要是以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核心,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等提出具体要求。分类规划主要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综合考虑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特点,提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政策措施。每个分类规划是总体规划中有特色的一部分,包括对大学、中学、小学、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终身教育、民办教育等发展,都要分门别类地作出专题性的规划,规划要有战略思想和宏观思路,也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增强可操作性。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给予明确的回答。
第一,关于义务教育的问题。要把义务教育办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目前社会反映义务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要找准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我非常赞同教育资金的多样化来源,在全社会崇文重教要利用全社会的资源,这项工作我们也可以列入规划。我们说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他的收益回报社会最好是投资教育。我们讲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指的是人人都有上学的机会。孔夫子说“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就是教育公平。收入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时,但是教育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生。必须注意的是,我们要重视教育资源的公平,但不能把学校办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学校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资金达到570.4亿元。自“两免一补”以后,2007年又大幅度增加奖助学金经费。从高中阶段教育到大学教育,过去全国奖助学金加在一起仅有18亿,2008年将达到200亿元左右,今后还要逐年增加。对义务教育,我理解不单是个免费的问题,它从社会学、教育学上来讲,带有强制的含义,就是具有制度性,既是国家的责任,也是公民的义务。要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把有限的国家财力多用在最困难的孩子们身上。还要研究如何办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问题。
第二,关于农村教育问题。我们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发展农村教育要重视两点:一是要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实行城乡统筹,把农村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必须改善农村的教学条件,包括校舍、设备、远程教育。所有学校的建筑,都要建设最安全的,也就是让群众最放心、让家长最放心、让学生最安心的地方。这就需要加大投入。2007年至2008年,我们用于全国农村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共达268亿元。要认真总结这几年危房改造工程及校舍维修改造机制实施的情况,在落实国家关于扩大内需的重大措施时,要制定和完善中小学校校舍建设的规划。二是要下决心解决农村教育缺乏的问题。农村教师在农村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农村教师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一个是待遇问题,一个是素质问题。当然,这两个问题也是相互联系的。待遇问题,工资、职称、住房这些都应该逐步加以解决和提高。从2009年元月1日起,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这将涉及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037万人,必须及时研究和妥善处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把这项工作认真搞好。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就得号召并有具体政策引导大学生、师范生到农村去任教。有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本来经济社会发展了,农民收入逐步提高了,农村孩子上学的机会多了,但是他们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这有多方面原因,要认真分析研究,关键是要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统筹。很多名人都是苦出身和从农民中来的。农村学校教育条件差,但是农村的孩子们素质并不差,同样能够成才。我们现在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比较低。在这次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当中,要特别重视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
第三,关于职业教育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职业教育很重要,应该搞的更好。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样做有利于缓解当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扩大社会就业。特别是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特点,要重视农民工培训。真正重视职业教育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国家确实把它放在重要位置。就拿奖助学金来讲,我们把最好的待遇给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能够就业,能够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从这一点来说,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职业教育面向的不仅是服务业,还有工业、农业。比如说数控机床的操作,那得需要职业教育的培训。现在我们要注意的是职业教育的规模、学科的设置,需要和社会需求相吻合,因为它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所以又应该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我国的职业教育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问题在什么地方?一方面要转变社会观念。社会上有些人不把职业教育当作正规教育,认为上了职业学校低了一等。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具体的引导办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包括加大职业教育投入,逐步对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免费政策。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合理确定中职和高职的比例,做到合理、适度、协调、可持续。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要认真研究,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第四,关于高等教育问题。从长远看,我们不仅要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满足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要对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引导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高效科技创新、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建成若干国际一流大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
第五,关于教学改革问题。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最近常思考,从自己的经历感受到,有些东西单从老师那里是学不来的,就是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这些,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不在于老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数学家或文学家,而是老师能给学生以启蒙教育,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
要围绕加强素质教育、多出人才,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要认真思考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更多的杰出人才?从而对教育体制、办学模式以及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整体谋划。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文理科差别不要搞得太大,学理工的应该关心社会,提高人文素养;学文科的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知识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第六,关于探索适应各类学校的办学体制问题。教育方针、教育体制、教育布局和教育投入,属于国家行为,应该由国家负责。具体到每个学校如何办好,还是应该由学校负责、校长负责。不同类型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应有所不同,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事业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办。张伯苓是个教育家,他宁可做校长,不当部长。毛主席讲,办好一所学校,关键是校长和教师。要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我们有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更需要大批的教育家,他们同样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要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第七,关于教师的培养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要建设一支献身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规划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要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才来当老师,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创造一种社会氛围,让尊师爱生的传统美德在社全社会蔚然成风。中华民族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老师面前,做学生的不论走到哪里,做出什么业绩,对老师的感激和爱戴之情永远不会改变。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两者必须结合,这和我们的宣传很有关系。按说,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最难忘的应该是老师,特别是启蒙教育的老师。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在艰苦清贫的条件下,恪尽职守,默默耕耘,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我想借这个机会,也给老师提几点希望:一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二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不平凡的。教师应该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习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尊敬的人。三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和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第八,关于教育发展的保障问题。在教育投入上要强调政府的责任。这几年,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增加较快,将来教育投入还要进一步增加。同时也要深入研究怎样使教育资金更加合理使用。要重视教育投入的绩效,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财政的钱要用好,惠及更多的学生和群众。
在制定规划中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不少。只有把这些重大问题研究透彻,找准问题所在,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办法,规划才能看得远,同时又有针对性,有现实感,真正成为管用的规划。
制定教育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难度大、任务重,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要组建跨部门的工作班子,建立强有力的、有广泛代表性的专家咨询队伍。工作班子和咨询专家的挑选要公开透明,体现规划制定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教育是重大民生问题,全社会都很关心。规划的制定要开放,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是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每一类规划和一些重大问题,都可以拿到全社会讨论,在争论中求得共识,得到认同。要使规划的编制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这样,规划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在历史上站得住。
坚定信心 乘势而上 奋力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刘延东
一年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取得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落实。二是一些薄弱环节得到切实加强。三是教育改革有序推进。四是教育公平迈出新的步伐。五是教育投入大幅增加。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各部门、各单位协同推进的结果,是各地党委、政府全力落实的结果,凝聚着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和汗水。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对贯彻落实纲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一是必须坚持高举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是必须坚持服务中心,自觉把教育改革发展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谋划,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服务和贡献求发展。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教育工作的标准,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四是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区情和校情,加强分类指导,增强政策的指导性、针对性和系统性。五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注重顶层设计、试点先行,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不断深化教育体制和教育教学改革。六是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努力营造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七是必须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切实转变作风、提升素质,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这些认识和体会十分重要,对我们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具有重要意义,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持和完善。
当前,我们迎来了教育改革发展前所未有的好时期,能不能把有利条件转化为工作实效,关键取决于我们工作的推进力度和落实程度,取决于我们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
(一)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当前,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需要更多的投入,需要社会更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但更需要教育系统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和魄力。要坚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工作激情。有些事情,抓紧了,几天、几个月就能办成,抓不紧,几年也办不成。在当前贯彻落实纲要的关键时期,必须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不懈怠、不动摇、不折腾,只争朝夕,一件一件地抓好落实,在本届政府任期内抓出明显成效,为到2020年全面实现纲要的各项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统筹谋划,分类指导。对一些关系教育改革发展的系统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比如人口结构变化和流动、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化等对教育的影响,要超前研究部署,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要认真考虑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注重从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上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各地各校情况千差万别,形势任务各不相同,无论是在目标任务、发展模式,还是在工作进度上,都要体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干成事、有实效和群众满意为衡量标准,确保教育改革发展顺利推进。
(三)完善机制,协调配合。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完善合作机制,提高执行力。要完善检查评估机制和督查工作办法,重点督查改革举措是否落实到位、发展项目是否科学合理、资金使用是否规范有效、工程质量是否安全合格。对问题要及时了解、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要高度重视教育立法、普法、执法工作,加大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依法决策的力度,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保障。各地要逐步建立健全向本级人大报告教育工作的制度。要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贯彻纲要的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四)求真务实,奋发有为。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事关学生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心无旁骛,履职尽责,定下来的事情要一抓到底,没有完成的任务要抓紧完成。要精简会议文件,摆脱文山会海,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教育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教育改革试点和教育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切实了解和解决师生和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各级教育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转变职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政策执行能力和水平,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工作效能。
2012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奋力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扎扎实实推进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
---袁贵仁
一、2011年的主要工作。
(一)全面部署学前教育。
(二)全面完成“两基”国检。
(三)深度构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
(四)整体谋划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五)系统构建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新机制。
(六)着手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
(七)初步建立完整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八)健全落实4%目标的政策框架。
(九)有序启动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十)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过去一年中,教育改革发展的其他各个方面工作都得到了有效推进。会同有关部门抓好集中连片特困扶贫攻坚地区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召开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30周年纪念大会,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制定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完成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国家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继续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进“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编制完成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和10个教育规划纲要的专题规划。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工作中还有许多欠缺和不足,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距离:一是进展不平衡,各地各校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认识和推进力度上还有较大差异。二是效果还不显著,一些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三是改革还不深入,一些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待进一步突破。四是保障还不到位,实现4%的目标、提高教师队伍水平等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我们要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不断把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工作推向前进。
二、2012年的重点任务。
2012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2012年教育工作总的考虑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维护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一)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一是切实加强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二是切实加强改进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二)认真做好教育经费科学使用监管工作。
(三)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一是推进重大改革项目。二是加强改革试点指导。三是推广试点成功经验。四是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四)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
(五)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
(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七)全面落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措施。
(八)加快推进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
(九)系统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十)部署实施教育信息化重大工程。
三、做好2012年工作的要求。
今年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对教育系统干部的思维方式、领导能力、工作作风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通过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推动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第一、牢记宗旨,更加注重人民群众关切。第二、因地制宜,更加注重创造性开展工作。第三、改进作风,更加注重深入基层一线。第四、凝心聚力,更加注重舆论宣传工作。第五、稳中求进,更加注重防范风险隐患。
稳中求进是今年工作的总基调,对教育工作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再接再厉,深入推进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认真做好2012年各项工作,以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