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在我国经历了十余年平稳的社会转型期之后,又遭遇到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和机遇并存。而根据新浪网站做的关于2006年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06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仅有20.08%的受调查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高达42.96%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有28.87%的毕业生明确表示“现在就业困难很大,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另外,有8.09%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对能否就业可能会表现出很大程度上的担忧。客观原因 学校政府
三、解决方案那么我们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跟实践有什么关系呢?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那么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 Page ? * * 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解决方案 现实意义自1999年开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正式大规模扩招,到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已经走向社会,并在后来的几年里,高校毕业生持续保持大幅度的增长。据统计,2003年的毕业生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2004年的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2005年达到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
达到21.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再加上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和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的再就业,以及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毕业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就异常严峻了。主观原因 文字内容 实践能力差 创新能力弱 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对就业了解较少准备不充分 人文素养差 知识面狭窄 高不成、低不就 现象十分常见 主观原因 文字内容 实践能力差 创新能力弱 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对就业了解较少准备不充分 人文素养差 知识面狭窄 高不成、低不就 现象十分常见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前苏联办学模式的影响,一直以培养现成专家为目标,专业划分过细,学科环境单一,基本上是文理分开,学文的人不懂科学技术,学理工的缺乏人文素养。尤其是在教育思想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倾向,致使一部分理工农医学生只埋头于专业教科书,知识面狭窄,缺乏应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过分“专业化”,只强调技术教育,其严重后果就是加剧了大学教育中的单一技术化和非教养化,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滑坡。主观原因 文字内容 实践能力差 创新能力弱 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对就业了解较少准备不充分 人文素养差 知识面狭窄 高不成、低不就 现象十分常见长期以来,由于种种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政策,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导致教育侧重于选拔精英,考试分数成了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自然倾向于向学生灌输认知性,培养认知性能力。虽然教改的重要内容是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但事实上收效不大。大学教育应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现
今的大学生往往为了学分和考试,忽略了这方面的能力培养。且大学教育仍将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方面,课程繁重,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教师教学评估等方面,都偏重于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主观原因 文字内容 实践能力差 创新能力弱 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对就业了解较少准备不充分 人文素养差 知识面狭窄 高不成、低不就 现象十分常见 在我国教育的大形势下,许多 学校学习有大的变革,学校的学习氛围很宽松,很多在校大学生根本就没有认真的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而是把时间花费在电脑游戏等其他事情上。在校大学生由于还没有被马上推到就业的境地上,所以还有很多可以选择思考的时间,都是抱着一种“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态度,对学习不是很上心。到真正毕业时,才发现有太多的东西没学或没学好。在后来企业对就职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考核时,他们根本不能完成的整个过程。许多要找工作的毕业生对将要去求职的公司根本不了解,或者了解甚少,对企业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在面试前,准备不充分。对企业的情况知之甚少,匆匆忙忙赶到面试地点。这对企业来说,他们显然不会希望这样的人到他们公司工作。主观原因 文字内容 实践能力差 创新能力弱 专业知识掌握不牢 对就业了解较少准备不充分 人文素养差 知识面狭窄 高不成、低不就 现象十分常见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追求高质量的物质享受,一味追求高薪和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外企仍然是毕业生心目中最青睐的就业单位。在地域选择上,仍然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大部分人认为到基层或西部工作会限制自己的发展,中小城市的就业机会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毕业生怕吃苦,不乐意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这样的后果就是到最后,好的工作没签上,而收入相对较少的不愿意去。自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近几年来一直在增大扩招比例,大学毕业生年年增多。部分高校盲目增设新的专业和院系。导致本来就不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再加上专业新,就业就更成问题了。还有的学校把资金主要用于扩建校区,减少了对自己优势专业的投资。这样使得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训减少,毕业生的质量一年不如一年。另外,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上远远滞后于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毕业生顺利就业。现在大学生毕业后寻找工作犹如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目标盲目,不了解单位的招聘信息情况,单位也不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学生找不到合适的用人单位,单位也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同时现在就业市场往往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战,有人事部门举办的就业人才市场,有教育部门举办的就业人才市场,还有劳动部门举办的人才市场。这就造成了单位和毕业生的重复性“奔跑”,浪费了时间,也没有招到合适的人或找到合适的单位。这一切很大都与政府相应的信息服务和宏观的调控不到位有关。客观原因用实践的观点来分析解决这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实践的观点是指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我们必须坚持
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大学生就业,是从认识的积累走向认识的实践第一步(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正确性)。大学生的意识(即知识结构)与社会、工作的需要有严重断层。实践是改造物质世界,这其中能否把正确的意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很重要。在校大学生应该意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利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原理培养实践能力,加强创新的培养。用实践的观点择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理论知识是前人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经历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大部分都是正确的理论。这些理论知识对于我们以后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基础指导作用。因此,在校大学生应该把握好学习机会,学好理论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为将来的实践做好足够的理论储备,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大学生应该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在有很好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能仅拘于书本和课堂,要有目的地参加一些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图书馆、实验室等)加强自己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假期和平时的课余时间来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如实习,实训,志愿者活动等,使自己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高认识,增强动手能力。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获取与就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日后就业打下基础。在拥有雄厚的竞争实力和足够的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要转变观念,灵活择业,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自觉到基层工作,在那里我们的理论知识可以得到更好、更宽广的应用与
发挥。而当前有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方或者行业就业,都追求高待遇、好条件的单位工作。这显然是一个误区。因为在与广大基层群众的交流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去检验我们的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因此我们有必要用实践的观点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到基层去,从基层做起,Page ? * *
第二篇:从供求角度来探讨大学生就业问题
从供求角度来探讨大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教育水平和程度也随之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大学教育,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就日渐严峻。就业问题的造就因素的是多样复杂的,在这我们从微观经济学的供求关系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按照市场经济原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在一个方面实质上是供求关系问题也就是教育供求均衡问题。教育供求均衡是指教育供求双方的愿望都得到了满足,教育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平衡。供求关系基本平衡,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就比较顺利;供求关系失衡,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就比较困难。
从几何意义上来说,当教育供给曲线与教育需求曲线 相交时,教育市场是均衡的。在这个均衡点上,教育活动正常稳定,人尽其才。从教育供求的总体来看,教育供求均衡主要表现为:教育机会供给与个人需求的均衡;教育产品供给与社会用人单位需求的均衡。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当教育供给与需求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教育供求矛盾。教育供求失衡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数量失衡、质量失衡、结构性失衡和区域性失衡。
从市场角度来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当高等教育处在“精英教育”阶段时,大学生的供给小于社会需求,是大学生的“卖”方市场。但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供给紧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也由供不应求转为供求平衡,直至供大于求。
就这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此出现了。
总结:从供求关系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可以发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转轨的初始阶段。大学毕业生的一些传统就业观念仍然存在并影响就业,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配置要求产生矛盾,这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在体制和观念上的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管理运行机制。
第三篇:高瞻远瞩,脚踏实地——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
高瞻远瞩,脚踏实地
——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黄莹 李洋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备受热议的话题。自十年前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至今,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基数逐年增长。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问题也越发突出。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高校进一步扩招,而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留在大学校园这个“避风港”继续深造。虽然今年的就业形势明显好转,可是两三年之后为了规避就业风险而留校深造的学生将面临就业,届时的就业问题将比2008年更为突出。
我国的人才战略没有错误,这个年代是需要受过高等教育人才的年代,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量依然相当大,而且人才缺口依然明显。但是这就矛盾了。一方面是大学生的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企业的招聘难。这是为什么呢?
就业形势显忧患
我们先来看部分数据:数据显示,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因为“扩招”才有了跨越式发展。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108万,1999年的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三年分别是25%、17%、10%,到2005年,招生人数已高达530万,短短六年就跃居为世界第二。与此同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额也在“翻番”:199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是72508人,2002年就跃升为20.26万人。同1998年相比,增加了近三倍。到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已经走向社会,并在以后几年,高校毕业生持续保持大幅度的增长。据统计,1998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约为108万,2009年毕业生人数增加到610万,大学毕业生人数在过去的10年里翻了两番多。同时再加上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的再就业,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变得异常严峻。
而根据新浪网站做的关于2006年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06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仅有20.08%的受调查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高达42.96%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有28.87%的毕业生明确表示“现在就业困难很大,对找到
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另外,有8.09%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对能否就业可能会表现出很大程度上的担忧。
实践能力占主导
由此可以看到,我国正由精英化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带来的问题是,高等教育的质量会因为学生基数的增多而有所下降。其中最让人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实践能力。
毕业生数量之庞大,而企业却无法招到合适的人才,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关键。社会生活是需要面对这样那样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是课本理论知识能解决的。一个缺乏实际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就好比一个金鸡蛋,外表看来赏心悦目,让人爱不释手,可是鸡蛋终究是鸡蛋,碰到石头它照样破裂。这就是当代毕业生共通的现象:饱读四书五经满腹经纶,可是来到企业面对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一筹莫展,只能轻摇叹气哀生活之繁琐怨工作之愁苦。
实践能力对学生有多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会计师就是一个越老越值钱的职业。这里说的“老”不是年龄的“老”,而是经验上的“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学经济的学生在大二就开始寻找实习的机会。对于我们工科院校,实践能力更是反映一个学生真实能力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学生学习非常优秀,但是连怎样上螺丝,怎样使用车床加工都不懂,将来毕业后他将很难成为优秀的机械设计师,甚至会成为同事的笑话。这样的“人才”恐怕也只能沦落为“人裁”。
我院向来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严谨的学风、充足的经费、优质的师资、一流的设备、完善的管理、完备的育人理论、专注的钻研精神、与企业的多年合作经验、工科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基地的建设等等都是学生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培养与发展的后盾与保障。也因为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被社会广泛认可,所以我院毕业生向来备受企业青睐,多年来保持非常高的就业率就是最好的证明。
学生就业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的问题。社会的用人准则是否反映给院校、学校是否着眼社会培养学生、学生是否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是当今学生就业问题的核心。下面将从院校和学生两个角度来探讨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顾全大局,高瞻远瞩
第一、根据社会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固然培育人才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和需求,但是其实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学术界有这么多常青树,难道他们以前的求学就是为了现在才发挥作用?诚然不是。现在是未来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好了未来的发展与变化自然就掌握在手里。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院需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设置合理的课程以满足学生个人和社会企业的需要。比如我们机械学院的金工实习课程,就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实际生产经验的重要课程。很难想象从来没有接触过金工的工科学生如何立足于社会。
第二、积极号召学生参加各类课业活动。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最直接最有效而且与学生最贴近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各类课业活动。像每两年一届的“挑战杯”机械创新大赛,需要学生利用好自身已有的知识,有时候还要自行补充额外的知识,然后运用到实际当中,动用自己聪颖的脑袋发挥大胆的想象力设计出既符合要求又充满个性的参赛作品,然后利用自己的双手还有学院提供的一切可利用的机床设备和资源将设计方案落实完成成品。在这过程之中还要想办法解决所有遇到的实际问题。参加这一类课业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可谓一举多得。
第三、提供充足的实习场地和机会。学生就业面临的毕竟是社会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让学生尽早认识社会,认识实际生产,是使学生转变思想实现质的飞跃的捷径。多年来与沈阳机床等企业的合作使我们累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企业也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场地和机会。每年暑期实习回来,同学们都表示获益良多,尤其是从现实中看到了许多课本上的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在了解了实际生产的流程之后学生会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和实践工作。
第四、建立完整的实践育人理论。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一个不懂兵法的将军打仗,三道板斧对敌人三十六计,能赢吗?我们既不能纸上谈兵,也不能乱点沙场。要打有准备的仗。这就是理论的重要性。我们学院每年暑期实习归来都会总结,而且形成实践论文集《七月阳光》出版,多年来的总结使我院的实践育人理论与体系日渐完备,为指导学生实践实习提供理论支持。
结合自身,脚踏实地
首先,脚踏实地,认真学习课内知识。用理论支撑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构架起知识结构的框架,也为将来的实习实践打好理论基础。
其次,主动出击,努力寻找实习机会。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实习很重要,它不是食物的佐料,而是厨师的烹饪技术。大学生实习的好处自然不用多说。今年的毕业生当中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本身学习成绩优秀,连续三年获得奖学金,在此基础上还担任学生会副主席职务,自身条件十分出众。与此同时,他结合自身情况,利用假期时间主动联系企业争取到实习的机会,最终在临近毕业跻身社会时,他成为了一汽大众、一汽轿车、上海大众等大企业炙手可热的抢签对象。成为了应届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这在工科学生当中并不多见。
最后,由表及里,完成思想转变。许多学生找不到好工作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优秀,而是他们思想上没有做好准备。只有当思想从校园延伸至社会,逐步培养竞争意识、择业意识和实习意识,形成成熟的思想转变,才能化被动为主动,身体力行,水到渠成。
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一个严峻而长远的社会问题,其解决需要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涉及到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而最直接高效的方法在于各高效的正确引导以及学生的主动配合。机械学院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域的先锋,长期致力于大学生就业新方法、新出路的研究与探索,竭诚与社会各方紧密配合,共同努力。
第四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90年代末开始的大学扩招造成大学生毕业过剩,就业压力增大;今年的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字:经济原因 社会原因 自身原因 政府方面 社会方面 大学生方面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与世界接轨,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总设计认识到教育对国家未来发展其重要作用。“百年大业,教育为本”短短的八个字却体现出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21世纪的今天,国家为了提高全民的素质,各个高等大学开始扩招人数。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越来越多,随之就出现大学生难就业的问题。用马克思主义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相互联系的。大学生就业难相继就会引发社会其他的问题。
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阶段,因此,大部分的学生可以接受高等的教育。国家公民的素质的教育质量也相继提高。然而事物的普遍联系,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需要更多的就业岗位。有的大学生就轻而易举的找到工作,有的大学生就难以找到工作。为何会出现这种形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分析有三种原因。1.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3.自身原因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
看清问题是必要的,然而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最关键的。既然知道了原因,那就要求相应方面共同努力,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就要求以下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1.政府方面
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同时减轻能扩大就业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税负,大力支持和发展我国的服务业、中小企业、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第四,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五,健全市场法制建设维护企业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努力规范就业市场;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2.社会方面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也许他们也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也面临过就业的问题,也许这些大学生就是他们的师弟师妹,他们难道就不念同门之情,就不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来报答自己的母校。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各高校均成立以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就业工作领导组织,内设专门的办事处室。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广泛搜集信息,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建立实训基地和内部常设市场。3.大学生方面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有关部门和学校依据以上的问题不短完善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遇。大学生自身也要理智的评估自身价值,理智的悬着就业岗位。为社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确的看待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才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才会得到有效地解决。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材 《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 衣俊卿等 李文成等
第五篇:从经济学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从经济学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是全国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突出的经济问题,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就业不足的困扰。在我国,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引起的经济结构调整的展开和改革的深化,就业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特点问题和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其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则是最受人们关注的。
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上称之为“毕业漂族”。其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复习考研者,第二类是边看边干者,第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而社会上主要关注的就是第三类人,他们没有考研的打算,仍将户口、档案放在学校里,虽然有就业的意愿但难以就业,他们约占“毕业漂族”的50%。其中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多次求职,但仍找不到工作,心理受到较大的打击,市场就业能力相对不强,心理较脆弱,而其数量在今后还会成倍增加,需要特别关注。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首先是一个供求关系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在市场上可以看做是商品,而当供求平衡,或者是供给量小于需求量时,都不会出现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大学教育也逐渐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对我国的人才市场是极大的冲击。如今,我们的市场正处于大量大学毕业生堆积,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而且情况还在日趋严重,因此如今的就业形势仍然是十分的严峻的。
其次,这还与我国的经济结构息息相关。经济学的奥肯定律认为:当GDP多增长3%时,失业率下降1%。这虽然是从美国经济分析得出的结果,但却适用于所有国家,即GDP的变动与失业率呈负相关。由此看来,中国每年GDP增长速度那么快,按理来说应该就业形势应该逐渐缓和才是,但事实却正好相反,这就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主要是由投资拉动的,而且制造业在我国可谓是一枝独秀,因此就出现了“民工短缺,大学生富裕”的畸形发展。
最后,就是大学生自己的问题了。从大学生本身来说,大学生本身的就业观念出现错误,还有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就应该比普通工人的工作优秀,放不下姿态来找工作,总是好高骛远,也就难怪很难找到工作,同时大学生还缺乏求职经验,比如部分大学生在面试时容易紧张,不够自信,说话支支吾吾,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企图弄虚作假、蒙混过关,但往往很快被企业单位揭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痛苦,久而久之就会打击大学生的积极性,这对就业市场是很不利的。
想要改变如今的就业难形势,要从两方面同时进行。从国家的宏观调控方面,应该深化经济结构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化服务类产业,同时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放缓大学扩招的脚步,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一些专业类技工之类的人才;当代大学生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各方面的能力,如:求职技巧,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等,丰富自己专业之外的其他知识,为今后求职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当然,如果能创业就再好不过了,这就不单是有了自己的工作,还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我相信,大学生就业以后不会再是如此闹心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