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三讲: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精髓 第三讲: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这种核心地位既体现在实践观的确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方面。在自然观中,它在确认自然界的先进性和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强调实践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基础;在历史观中,它主张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认为历史不过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主要通过实践来解决;在辩证法中,它在确认自然界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同时,认为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否定性的辩证运动,而思维的辩证运动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在认识论中,它把实践作为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认为认识依赖于实践并受实践的检验;在价值论中,它同样把实践作为价值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认为真理与价值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科学的实践观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基本环节,将其各个组成部分连接成一个有几整体。
2、社会生活之所以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二,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唯物史观确认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必须坚持“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的观点。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之中,这是准确把握实际情况,进而正确指导实际工作的必由之路。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再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就在于,旧唯物主义离开认识活动的实践基础去谈反映,因而其反映论只能是消极、直观的反映论。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的观点阐述人的认识活动及其规律,从而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首先,人的认识是具有选择性和建构性的反映活动。
其次,人的认识是抽象、概括事物本质规律的反映活动。再次,人的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
3、“实践、认识、再实践、在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成都。”这就是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总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直线式的,往往充满了曲折以至反复,因而是一个破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认识运动总过程的原理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与“从时间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路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从实践中来,也就是从群众中来;到实践中去,也就是到群众中去。因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是相统一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和领导方法中的创造性运用,它把基于实践的能动的反映论提升为认识路线,又把认识路线转化为群众路线,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任何人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真理认识和把握总是有局限的、相对的、不完全的。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
把握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经过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因而它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也并不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仍然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有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为什么只有社会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既然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那么,要判明主观同客观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如何,只停留在主观范围内是根本无法解决的,认识本身不能自我鉴定,当然也就不能成为检验自己的标准。而客观世界本身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不会也不可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不会也不可能回答人的认识是否同它相符合的问题。所以,认识本身和客观对象都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能够充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和沟通起来的桥梁、纽带,这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的是更好地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以便更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而要切实推进真理的发展,必须按照实践标准的要求,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真理。
二是在同谬误斗争中发展真理。
三是在解放思想中发展真理。
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1、为什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即使理论的需要,也是实践的需要。从理论方面来看,不和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理论认识来源于实践,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且,任何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指导作用,并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其活力与生命力,再好的理论也是没有意义的。从实践方面来看,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2、如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必须善于学习。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自觉地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必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第三讲 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第三讲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思考题:
1.怎样理解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2.谈谈重读《实践论》的体会,论述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的重要意义。
3.怎样在实践中吧改进工作作风落到实处?
延伸阅读: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恩格斯:《反杜林论·哲学》
3.毛泽东:《实践论》
4.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5.习近平:《在武汉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的讲话》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第三讲 答题纸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思考题答题纸 第三讲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单位:姓名:
1.2.3.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第一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考题: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命运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实事求是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怎样做到实事求是?
3.在建设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延伸阅读:
1.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2.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3.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4.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主义社会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第四讲 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第四讲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系统思维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普遍联系与系统思维的关系?
2.怎样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统筹兼顾?
3.为什么必须提高系统思维能力?
延伸阅读: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
2.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3.江泽民:《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