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形势与政策5讲.第三讲 “三农”问题历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问题
第三讲 ‚三农‛问题历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问题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历史上历经了数千年的农业文明,直至今天,中国仍有数以亿计的农民耕耘在华夏土地上。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历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问题。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确保农民增收,依然是‚十二五‛
期间我国政府的工作重点。
一、‚十二五‛期间关注‚三农‛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期,鉴于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关注‚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二五‛规划纲要部署‚三农‛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在农业方面,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二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四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
2.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农民增收方面,‚十二五‛规划纲要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二是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三是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健全农业补贴制度,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3.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适应农村人口转移的新形势,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农村特色,保护特色文化风貌,科学编制乡镇村庄规划;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实施安居工程,加强农村邮政设施建设;三是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教育、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四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快推动农村垃圾集中处理。
4.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在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方面,‚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二是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臵、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三是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
(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进一步部署‚三农‛
‚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在各地区各部门和亿万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泛尘和农村经济克服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重要支持。2011年4月6日,农业部审议通过了《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农业农村规划》),对‚十二五‛时期的‚三农‚工作进行进一步部署。
1.‚十二五‛期间‚三农‛新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紧紧围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十二五‛时期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农业农村规划》指出,推进‚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以推进农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目标,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着力夯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显著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新农村建设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十二五‛期间‚三农‛新目标新任务新格局
《农业农村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总体目标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阶段性明显进展,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民生活更加殷实,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发展更加协调。主要任务包括七个方面: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农业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水平、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大力发展农业农村公共服务、完善创新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农村规划》提出,在区域上进一步细化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等主产区‚七区二十三带‛,加快构建农业战略新格局。同时,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农垦经济等五大产业发展进行了布局安排。按照巩固基础、提升能力、保障发展的建设思路,提出了高标准农田、‚菜篮子‛产品供应能力等六个方面建设重点。此外,还从强化多元投入、加强农业补贴补助力度、完善农业奖补机制等八个方面提出了重点措施。
为确保实施《农业农村规划》,要做好如下工作:要加快其他专项规划的编制进程,使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有机衔接,互相支撑;要分解落实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落实;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农业农村规划》,让社会了解《农业农村规划》内容;不断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农业,支持‚三农‛的良好氛围。
二、新生代农民工新动态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并在具备劳动能力后选择外出务工的农业户籍劳动力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教育程度较高,城市工作、户籍农村的特点。新生代农民工和传统农民工相比,具有从求生存到重发展、从农村融人到城镇、从满足温饱到精神追求、从忍气吞声到敢于诉求、从满足低收入到对薪资待遇有所要求等诸多差异。目前,全国新生代农民工大约有l亿人,约占农民丁总量的一半,约占外出1农民工总量的六成多。因此,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的焦点问题并呈现出一些新动态。
(一)就业主要流向依然是东部
新生代农民工的外出务工地电仍以东部地区为主,而选择东部地区的农民工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这样形成了东、西部地区的较大分化。据有关统计,日前新牛代农民工近八成选择在东部地区就业,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比例达到约一成半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在西部就业的比例最低,不足一成。对于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较少的中西部,应该改善用工环境,加强保障,吸引新生代农民工。
(二)初次外出务工年龄降低
目前据统计,新生代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年龄在20岁左右,这与传统农民工初次务工的平均年龄26岁有大幅度的降低。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普遍缺少农业劳动的经历。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对未来的工作没有预期,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导致他们在结束上一份工作后,一段时间内容易落人失业状态,另一方面导致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缺失。
调查显示,与新生代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年龄大幅降低密切相关的另一事实,是农民工子女普遍存在的受教育难问题。2010年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本地农民工8888万人。在这两亿多农民工的背后有7000多万他们的孩子,这其中包括跟随父母在他乡的-1400多万随迁子女;5800多万留守儿童,其中4000多万年龄是在14周岁以下。在8个城镇儿童当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在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则是每3个儿童当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
就目前来看,要想改变这种教育难现状,需要做到两点:一是全面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二是加强职业教育,遏制农民工子女低龄化就业态势。
(三)近半数新生代农民工未获得稳定就业 据统计,近半数新生代农民工以‚短期合同工‛、‚临时雇佣员工‛等形式从业,受雇为‚正式员工‛、成为‚私营企业老板‛、自由职业者以及无业者之和约为半数。
敢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间‚飘移‛,寻找更好的自我价值实现,正成为新生代农民工 这一大群体的特征,也是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尚未成为‚正式员工‛的因素之一。
应该看到,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仍任重道远,必须标本兼治。随着农民工权益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政府部门应该促使农民工真正获得与劳动力等值的工资报酬,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使新生代农民工工作趋于稳定。
(四)大量新生代农民工处于‚空窗期‛
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9年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已婚者仅占200/0;而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当时农民工中80%以上的人已婚。数据对比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一个未婚群体。据最新相关调查显示,65。90/0的新生代农民工有配偶或恋爱对象,其中来自老家和别处的比例分别为48。2%和20。6%。值得关注的是,仍有超过1/3的被访农民工处在‚空窗期‛,有着对精神、情感和家庭归宿的更强需求。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正处于婚恋期、思想彷徨期和情感高依赖期,他们渴望在外出就业的同时,爱情能够有所收获,思想可以交流,困扰能够倾诉。
事实上,在我国城乡二元鸿沟远未填平的同时,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为之奋斗的城专中,正大量出现新的‚二元城市社会‛。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交、生活限于农民工这个群体之内,农民工虽然身处城市,却不能真正地参与到城市社会活动之中。这种二元城市社会,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实现法律赋予他们的各项平等权利。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该完善制度,使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在城市享有均等化社会公共服务,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融人城市的难题,使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职业、生活、情感中有更大的交集。
(五)新生代农民工‚安居‛梦难圆
新生代农民工在居住状况方面和传统农民工相比较有了一些改善。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工作诉求,甚至人生态度等,也与传统农民工有很大的区别,这促使他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更大的需求。但在二元社会体制尚未打破的今天,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也有着类似的社会境遇,面临着一些共同的社会问题,他们仍然不会被城市彻底接纳。他们的居住地仍然在城市的角落,主要分布在郊区或者城中村,居住条件和城市居民有着天壤之别。
相关调查显示,农民工对在务工地改善住房有强烈的期待0 22。9%的人期望政府建设专门的农民工公寓,20。1010的人期望政府放开购买政策性住房的限制,17。1%的人期望单位提供更舒适卫生的集体宿舍,16。3%的人期望单位提供住房补贴,12。6%的人期望单位缴纳住房公积金,11。1%的人期望政府改善外来人口集聚区的生活环境。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改善社会管理的重要目标群体,如何让他们能够‚住有所居‛,已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目前,北京、辽宁等地已经将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规划当中,让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不再是海市蜃楼,使他们的居住条件彻底得到改善。但这是一个长远而艰苦的任务,就目前状况来说,享受良好的居住环境对于现在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依然是个梦,在城市里有‚家‛的归属感依旧是那么遥不可及。
(六)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
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人城市,却又难于融人城市,备感歧视。这实际上是新生代农民工边缘性的体现,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文化、技能的制约,他们在城市中难以获得稳定、高收入的工作,也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主流社会。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人情况与打工区域、收入、受教育程度、年龄等都有显著的关系。在东部地区打工的农民工的城市融人情况更好,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年龄越大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体验也更好。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中国工业产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潜力是巨大的。自2010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民工问题逐渐重视,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生存与发展条件的政策和措施,横亘在新生代农民工进城之路上的障碍在逐渐消退。但要彻底打破这一格局,一方面需要新生代农民工自立自强,用自己的双手奋力拉开城市之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切实保障他们的各项权益,营造公平、公正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全力为他们推开城市之门。
党的十八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出发,对解决好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作出了战略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努力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农业农村大好形势,奋力开拓‚三农‛工作新局面。
三、‚三农‛发展新政策
(一)三农‛工作历史性巨大成就
2012年,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再创历史新高,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再创历史纪录,农村民生又有大的改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稳‛的基础、‚进‛的亮点,也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发展持续向好态势的承接和延续。1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举措,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中华民族农业发展史上写下了绚丽篇章。
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实现大幅增产。在耕地和农业劳动力大量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国际竞争压力空前加大的背景下,粮食生产成功打破丰歉波动的传统周期,2012年达到11791亿斤,比2003年增产3177亿斤,连续9年增产、连续6年超万亿斤,时间之长、幅度之大历史罕见;农业生产成功打破‚粮经消长‛的传统格局,在粮食大幅增产的同时,棉油糖、果菜茶等稳定增长,肉蛋奶、水产品等全面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
农民收入增长创造历史纪录。预计201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比2003年增加5178元,年均增加575元,增幅之大前所未有;年均增长8.6%,增速之快历史少见。尤其可喜的是,农民收入增速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中西部地区增速普遍超过东部地区,多年期盼的城乡和区域收入差距缩小的态势初步呈现。农民衣食住行用全面改善,贫困人口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10年来全国新建改建290万公里农村公路,解决3.96亿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沼气用户3180万户。首次开展农村危房改造,1020万户从中受益。农村用电条件大为改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状况整体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
农村社会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学生开始接受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农民看病就医有了基本保障,农民养老方式正在经历重大转变,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几千年来广大农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工农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公共资源更多向农村配臵,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基本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速度加快,城镇化率超过50%。长期存在的工农城乡相互分离、相互脱节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工业对农业的拉动作用、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农村社会呈现安定祥和新局面。我们着力保护农民权益,注重顺应农民期待,增进农民福祉,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综合改革顺利推进,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治安好转,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可以说,党的十六大以来这10年,是农业发展最快、持续向好的10年,是农民得到实惠最多、各项权利扩大落实的10年,是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统筹城乡发展迈出实质步伐的10年。大家普遍认为,‚三农‛发展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期‛。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推进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和促进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回首10年历程,‚三农‛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10年,非典疫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公共卫生危机突如其来,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干旱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接连发生,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面临的竞争压力骤然加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和农民工大量返乡带来的风险不期而至,农村资源要素约束日益加剧,‚三农‛工作面临的困难之多、压力之重、挑战之大是多年少有的。我们有力有效地应对化解,最大程度降低了不利影响和损失。同时我们紧紧抓住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综合国力、经济实力提升的难得机遇,办了很多事关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大事、关系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好事,很多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为促进农村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注入了强大动力。
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确立了科学的‚三农‛工作指导思想。我们深刻认识‚三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确立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准确把握我国所处历史方位,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科学遵循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明确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全面审视世情国情农情变化,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确立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这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顺势而为推进政策创新,构建了系统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我们全面取消‚农业四税‛,结束了2600多年农民按地亩缴税的历史;实行‚农业四补贴‛,开创了政府直接补贴农民的先河;彻底放开粮食购销,迈出了农业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出台粮食最低收购价、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措施,构建了农业风险化解机制;取消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中西部地区公益性建设项目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实行主产区财政奖补,建立了促进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激励机制;实施林业、草原等生态效益补偿,探索了生态建设保护机制。这一系列增产增效增收协同、生产生活生态兼顾的政策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并对保障‚三农‛长远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坚持不懈推进制度创新,形成了明晰的统筹城乡发展制度框架。我们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尊重农民和地方首创精神,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上,坚持稳定而不折腾,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坚持完善而不跑偏,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坚持创新而不停滞,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基本经营制度拓展到林地和草原。在农村公共事业上,坚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上山下乡、进村入户,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率先在农村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短短几年时间建起了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网。在对待农民工问题上,实现了从多方限制到善待服务、从制度性分隔到制度性接纳的转变,农民工工资报酬、就业服务、子女就学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举家进城落户。城乡居民平等权利进一步体现,实现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系列制度性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有力有序推进工作创新,建立了高效的农业农村发展推进机制。我们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原则,大力创新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牢牢掌握了领导‚三农‛工作的主动权。立足全局谋划‚三农‛,坚持想大事、谋大事、办大事,主动在发展战略中把握‚三农‛工作方向,积极在总体布局中找准‚三农‛工作定位,着力在宏观调控中加强‚三农‛薄弱环节。统筹兼顾抓住关键,既全面部署、面上推进,又突出主题、重点突破,每年都集中力量办几件事关当前、影响长远的大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顺应天时地利发展农业生产,根据社情民意提供公共服务,突出区域特色推进农村建设,针对差异性科学施策,尊重规律性因势利导,把握阶段性循序渐进。加强协同提升合力,强化‚米袋子‛、‚菜篮子‛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涉农部门工作协调机制,畅通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形成上下联动、左右配合、齐抓共管的格局。强化执行狠抓落实,坚持宣传动员先行、典型示范带动、监督检查保障、绩效考核激励等多种方式,提高工作执行力、政策到位率、农民满意度。通过这些创新,‚三农‛发展的社会氛围不断浓厚、工作合力不断增强、政策效应不断释放。1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积累了在发展中人口大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宝贵经验,开辟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历史新纪元,初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三农‛发展新政策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强调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即‚四化同步‛),明确‚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我们党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指导现代化建设的大思路、大战略,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必须清醒看到,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现代化滞后,经济社会体制中最突出的矛盾仍然是城乡二元体制障碍明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最严重的制约仍然是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中央突出强调促进‚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着眼点就是夯实农业基础、补上农业现代化这个短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村发展这个重点难点。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健全‚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切实加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要准确把握几个重大问题。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虽然粮食连年增产,但农产品供求仍然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的状况。这个重大判断,既是对过去一个时期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客观总结,也是对未来我国农产品长期供求趋势的科学把握。尽管这些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带来的需求较快增加,农产品供求关系一直偏紧,部分农产品自给率不断下降,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今后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消费升级和农产品的工业及能源用途拓展,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对质量安全的要求将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多、难度加大,呈现出与以前大不相同的阶段性特征,突出表现为‚双高‛、‚双紧‛。‚双高‛,一是进入高成本阶段。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将持续高位运行,人工费用、土地流转费用呈上升态势,农产品物流成本呈增长态势,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步入上升通道。二是进入高风险阶段。随着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动植物病害呈加重发展态势,农业的自然风险加大。随着农业与国民经济关联加强和对外开放扩大,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国内因素增多,农业的市场风险加大。环境污染和投入品的不当使用,使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加大,加之全社会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手机、互联网的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处臵不当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双紧‛,一是进入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耕地减少、农业用水紧缺问题会更加突出,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等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相当长过程,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将长期存在并日益增强。二是进入青壮年劳动力紧缺阶段。经过长时间、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尽管农业劳动力总量还处于过剩状态,但在一些地方结构性短缺问题已经凸显,青壮年劳动力紧缺状况已经凸现。综合看,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仍然存在着不可低估的风险和隐患,一旦出现大的波折,就会引发物价上涨、危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对此,我们要保持高度警醒。
新时期发展农业生产,关键是要全面强化各项政策,营造有利环境条件,使务农种粮和重农抓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一要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继续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突破资源环境和青壮年劳动力紧缺的约束。二要不断理顺农产品价格。根据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情况,通过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运用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和储备调节机制等措施,保持农产品市场价格稳步提高、并快于成本上升幅度,让农民种粮务农获得合理利润。同时对城乡低收入群众给予补助,确保生活不受大的影响。三要不断增加农业补贴。我国是小规模农业,要让农产品有国际竞争力、农民有务农积极性,增加补贴、强化保护是客观趋势和必由之路。要随着国家财力增长不断扩大农业补贴规模、完善补贴机制,使之成为发展农业的有效政策工具。概括起来,我们就是要用高投入、高价格、高补贴等政策工具,应对高成本、化解高风险、突破瓶颈制约,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同时,也要善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适时适度进出口保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但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能力必须牢靠地建立在我们自己身上。
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农村人口构成、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更加便利,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条件日益成熟,已经到了通过创新农业经营体制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努力方向,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遵循。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必须‚守住一条底线、抓住两个关键‛。‚守住一条底线‛,就是要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限制或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抓住两个关键‛,一是要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既要注重引导一般农户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又要注重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二是要着力发展多元服务主体。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要进一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臵,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一要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各类设施间衔接配套,健全管理、运营和维护机制,逐步提高标准和水平。着力提高农村教师和医生队伍素质,推动城市优质教育、卫生、文化资源向农村覆盖,提高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水平。继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逐步实现城乡制度并轨、水平标准统一。二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下决心解决城乡要素交换机制不健全不合理和农村资金、土地等流失严重的问题。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多措并举解决农民和农村企业贷款难问题。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突破。三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大方向、大趋势,但它涉及城市就业机会、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等多个方面,有些还牵涉现有市民的利益,绝不是改变一下户籍那么简单,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我们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分类指导、有序推进。要调整地区生产力布局,加大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增强其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和容纳能力,实现就地就近市民化;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对暂未落户的也要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四要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让农民进城进得踏踏实实、留乡留得安安稳稳。核心是要在尊重农民进城留乡自主权的前提下,维护好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这三项权利是法律赋予农民的神圣权利,是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根本体现,也是农民进退有据的重要保障,任何人都无权剥夺。
在‚收入倍增‛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在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中,重点和难点是农民增收。尽管这些年农民增收实现了‚九连快‛,但仍低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尽管近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收入差距仍处于历史高位。而且城乡居民收入的统计口径还不相同,如按可支配收入同口径统计,城乡差别还要大。即使2020年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倍增‛,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仍难以完全解决。今后一段时间,农民收入至少应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并力争超过,只有这样才能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得到缓解。为此,要从战略上研究采取综合措施,营造有利的环境条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向农民倾斜,促进农产品价格、农民工工资稳步提高,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和对农民的补贴。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着力扩大非农就业增收空间,壮大县域经济,继续促进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对集体资源和经营性资产收益的分配权。
四、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继续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中央指导农村工作的文件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主题,突出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这一着力点,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这既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又抓住了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既顺应了农业农村发展阶段性变化新趋势,又有利于促进生产关系更加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就是要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再获丰收,确保农民收入增长势头不减弱,继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增进农民福祉;要进一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障碍,大力推进从农业生产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到农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领域的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为此,一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切实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适时启动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农产品临时收储,发挥市场流通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二要继续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按照规划加快农村水、路、电、气、房等建设步伐,抓好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修复,加强农村垃圾、污水、受污染土壤等治理。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深入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三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者,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特别是示范社的政策扶持。稳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征地制度等其他各项改革。继续做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四要继续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适应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的新形势,进一步健全乡村治理机制,强化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保障农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一项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伟大事业,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坚持不懈加强和改进对‚三农‛工作的领导,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能动摇,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不能减弱,农村的改革发展步伐不能放慢,举全党全国之力持之以恒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推动‚三农‛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二篇:“三农”问题的剖析与政策
“三农”问题的剖析与政策
摘要: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好转,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010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果断出台一揽子计划,及时采取加强“三农”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政策;
一、浅析“三农”问题
(一)农业问题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其脆弱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增长曲线始终处于波动之中。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而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产—购—销一体化的体制不顺畅是现代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某些政策倾向和外部环境对农民的利益造成损害时,农民就会采用减少投入、甚至撂荒的方式表示不满,由此导致减产。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二)农村问题
关于农村问题所涉及得面实在是太宽了,包括农业和农民问题也都属于该范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从04年至08年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了解决的方针及措施。从环境保护层面上,明确了加强水利、林业、草木建设,促进生态修复,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从基础政权层面上,明确了发展基层民主,深化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完善政务、村务的公开,实现基层群众自治;从收入分配层面上,明确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从社会保障层面上,明确了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和生活保障制度;等等还有许多问题及其对策。
(三)农民问题
农民的文化素质通常是指其所具备的文化知识水平,反映农民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程度和掌握文化知识量的多少、质的高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民文化素质状况,一般是用全体农民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平均年限——文化程度指数来衡量。从目前国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来看,我国农村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只有0.5%。[1]“农村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实际上下降了。”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坦言,她上世纪90年代去基层考察时,当时村干部中有不少是农业院校毕业的。而现在,全国70多万个行政村中,大部分村干部是初中文化程度,甚至还有文盲、半文盲。[2] 对于农民增收问题,农民的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具体表现在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差距拉大、速度缓慢的特征。在现阶段,农民是否能够增收,增收的速度和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关系到大多数农民的情绪,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威信和执政党地位问题。“天下可忧在民穷,天下可畏在民怨。”农民增收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正因为农民增收难,才使得大量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也就带来许多的农民工问题。[3]
所谓新生代农民工也就是现时的流动新力军,以“蚁簇”的形式活跃于城市各行各业。80后出生的农民工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分界线,他们最大的区别是比他们的父辈的文化水平提高了许多,在思想上有了质的转化,着重追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他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这个群体在社会中的边缘化地位,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合理社会地位,保护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利,例如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等。[4]
二、国家关于“三农”的一系列惠农政策
09年4月份,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下,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8项政策措施。10月份,在秋冬这种关键时节,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研究部署了做好秋冬种工作的15项政策措施,旨在为来年农业稳定发展打牢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全面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加重要、短缺、优质农产品供给,稳定生猪、棉花等产业发展。启动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大力推动粮棉油大宗作物区域化布局、园艺产品集约化生产、畜牧水产规模化养殖。
(二)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出台了中小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吸纳农民工就业的扶持政策,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尽量多地使用农民工,同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二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通过提高最低收购价、增加临时收储等相关的托市政策,保持了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发展,减免流通费用,完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切实让农民从价格上升、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三是大力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增收渠道。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四是进一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三)增加“三农”投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投入7253亿元,增加1373亿元,增长21.8%,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达到1168.7亿元。重点是:大规模开展土地整治,推进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力支持加快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强化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以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重点产区和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支持粮食仓储和现代物流设施建设,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以办好“水电路气房”五件实事为抓手,全面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调整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规划,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增加农村沼气用户,积极推进农村公路改扩建工程,扩大游牧民定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村民生工程投入达到2567亿元。
(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村民生。
国家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作为国家新增投资安排的优先领域,调整规划部署,加快实施进度。中央财政支持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达2723.2亿元。在320个县(市)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出台重点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提高农村低保的标准和补助水平。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补助资金197.3亿元,提高扶贫标准,对4007万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参考文献:
[1]余永德.农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李水山.新形势下农民教育中的焦点问题[J ].农业科技管理,2002 ,(4):49-52.[3]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民收入与劳动人转移[M].北 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4]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民收入与劳动人转移[M].北 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资料出自:
第三篇:浅谈我国经济发展与“三农”问题的关系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
与“三农”问题的关系 2011级市场开发与营销1班Bocker20号
摘要:
21世纪我国面临的诸多挑战中,“三农”问题大概是最严峻的一个。“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有着密切的关联——它的解决将是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保证;可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利于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可加速我国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此外,它的解决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三农”问题;扩大内需;结构调整;城市化农业停滞、农民贫穷、农村落后的“三农”问题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21世纪中国面临的话多挑战中,“三农”问题大概是最严峻的一个。“三农”问题不仅是关系到9亿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也是关系到整个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再次将“三农”问题列为政府今后工作的重点。在这种背景下,探讨“三农”问题与我国各大主要宏观经济间题的关系,为最终解决棘手的“三农”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三农”问题与扩大内需
当前有效需求不足依然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消费需求下降,一太面城市居民消费趋于饱和,另一方面是农村消费市场长期启而不动,潜在消费需求不能转化为现实购买行为。因此,采取措施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已成为当前实现扩大内需的关键一环。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因为“三农”问题是阻碍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收入是制约农民消费的首要因素。
我国农村还处于消费水平与收人水平基本同 步变化的阶段,还没有进人边
Bocker2-
在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结构中,无论产出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不尽合理,而且就业结构转换的速度也滞后于产出结构转换的速度。根据统计资料,从就业结构上看,目前大体上是,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为50%,第二产业为22.5%,第三产业为27.5%,而1991)年则分别为60.1%,21.4%,18.5%。这表明,在十年里,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依然占很大比重,第二产业吸收的就业人数变化不大,而第三产业却有很大的增长。
虽然就综合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来看,我国已经达到国际平均发展水平,然而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离50%仍有较太差距。可见,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急需进行调整和优化,尤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条件,以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最终解决“三农”问题。
三、“三农”问题与我国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
化
(一)解决“三农”问题将为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创造条件。根据国际经验,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步推进的,而我国城市化水平却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也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对我国的发展很不利。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主要是:(1)建国初实行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将城市定位为生产城市,制约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2)是长期以来的城乡分割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3)是农村特殊的工业化道路,即发展乡镇企业“务工不进城”对城市化进程会发生一定的阻潜作用;(4)是对城市化认识上的偏差。
(二)解决“三农”间题和解决我国城市化间题有着高度的相关
性。不论是近期还是长远,解决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人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非农就业,而增加非农就业的主要途径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把更多的农民变为非农民。有关专家指出,我国人多地少,要让大批农民转到城市,使农民的比重由现在的70%降到30%的时候,“三农”问题才真正解决。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
化的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这样一种单一的经济发展政策,Bocker4-
制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毕其工于一役。追根索源,“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民增收、减负的根本保障在于我国经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三农”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又需全盘考虑、审慎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无论对农业本身发展,还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无论对目前的经济结构调整、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应对人世带来的挑战,还是对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及西部大开发战略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Bocker
第四篇:形势与政策论文——谈南海问题及我国对策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之后,各国依据相关规定竞相划定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范围,积极维护国家的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海洋权益,不可避免产生很多海洋划界和资源开发方面的问题。南海海域及其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等,石油储量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地理位置也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我国在南海区域也与周边各国产生领海重叠和权利重合,越、菲、马等国先后单方面的划定自己的领海界限,侵入了我国在南海的主权范围,并采取军事行动侵占了我国南海大量岛礁。
2010年以来,在美国高调介入南海地区事务以及越南推动南海问题多边化与外部化政策的影响下,东盟对南海问题的影响日趋增强,主要南海权益争端国家对中国的态度趋向强硬.南海问题的发展趋势表明,南海争端矛盾的尖锐化、问题解决机制的多边化、区域外强国介入的常态化已经成为中国和平维护南海权益不得不面对的国际环境.而美国与东盟提出的多边谈判和尽早协商通过《南海地区行为准则》的建议短期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从容易解决的争端下手,通过双边谈判首先解决某些具体争端,逐渐消解南海问题的复杂性是中国应对当前南海问题复杂国际因素、和平维护南海权益的必要之举.2011年,南海问题争端再起。越南石油勘探船侵入中国管辖海域与中国海监船发生碰撞,并不时动用军舰非法驱赶中国渔民;菲律宾高调向国际社会宣布,把南海重新命名为‘西菲律宾海’。2012年4月8日,菲律宾海军的巡逻机在南海黄岩岛附近发现了12艘中国渔船。菲海军随后出动了该国最大的军舰“德尔皮拉尔”号,将中国渔船非法堵在黄岩岛潟湖内,试图抓扣在黄岩岛附近作业的中国渔民。国家海洋局随即派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随后中国海监船与菲律宾军舰对峙至今,已超20天。
一直以来,我国解决国际争端主要应用政治方法,谈判和协商方式成为首选,仲裁方法仅限于经济贸易争议。基本上,我国没有采用仲裁裁决和国际法院判决的方法去解决重大的国际争端,尤其是主权争端。随着中国更深一步融入国际社会,我国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政治和法律以及各种非法律手段去解决南海诸岛主权争端及类似的国际争端,力争在搁置主权争议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南海资源,进而构建南中国海国际合作开发机制。而我国一向以来,民族传统继承了‘中庸’思想,却不太表我国能容忍南海诸国任意侵占我国领土,国防部发表声明称中国军队会坚决配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领土之争,古来有之,像近代英国与阿根廷马岛之争,上世纪的一场战争涟漪一直延续到现在仍未停止。最近由于英国在马岛附近发现大量石油,英国不理会阿根廷抗议准备强行钻探,又引起两国激烈争吵。但是英国也完全不会放弃马岛,“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结果是什么呢?古人说: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一个国家才有希望。希望我们国家始终能够保持“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的政风。有人从马岛战争中看出领土争端没有妥协和调和的余地,只有战争,国际争端谁的拳头硬谁是老大,什么国际法庭,什么公理正义都一文不值,中国国内不乏强硬派,只望菲律宾及南海诸国,不要再做出扩大事态的举动,战争是任何人不想的。
中国与周边国家国家搁置争议、积极建立国际合作开发机制,是稳定区域形势,求得共同发展的必要之举。主权绝不能放弃,但力争和平发展环境及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明智之举。二十一世纪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纪,以合作开发机制来实现对南海的有效治理,是一种较优的选择。针对目前中国海洋权益遭到严重侵害的现状和趋势,应抓紧建立一系列海洋权益保护制度,尽快出台海洋国策,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友好关系,尤其是加强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关系,“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以维护地区稳定和经济繁荣为目标,通过谈判解决划界争端,积极促进南海共同开发,立足于现有条件,努力获取这一地区的最大经济利益,以提高国家整体实力。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关于“三农”问题成因及对策的思考
关于“三农”问题成因及对策的思考
班级:材科1102班姓名:余 芳学号:01211010102
32摘要:表现为农业不发达、农村不繁荣、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的存在,有它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复杂性,这已成为了牵动全社会上下的一个无法绕开的经济、政治、社会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人均收入低下、增长缓慢。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其关键在以消灭小农经济,建立现代农业为目标,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三农”问题;小农经济;现代农业
通常所讲的三农问题,是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统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三农问题日渐突出,引起了从学术界到决策层的重视,目前学术理论界对三农问题成因的分析歧见纷呈,故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也就不尽一致。那么,举国关注的“三农”问题,其成因究竟是什么?症结又在哪里?怎样才能解决?本文认为,有必要继续深化对“三农”问题成因的认识,从而为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提供思路,要从机械的照搬他国成功经验转到紧密依托本国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一、我国“三农”问题的起因在于殖民入侵、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回顾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史就会发现,“三农”问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至1840年的鸦片战争。殖民入侵打开了关闭已久的国门,冲击着古老的农业文明。由于自然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顽强抵抗,它的解体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但从此中国的农业经济就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之中,虽然是被动的,甚至是不情愿的。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以及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式工业的兴起,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自然经济的主要特点是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欧美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棉纺织品的输入,首先引起了在五口通商地区农民自给自足生活方式变化。例如著名的棉产地长江三角洲,“松江利在棉布、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编制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包世臣《齐民四术》)。农民耕作的产品不再以自用为主,而主要根据市场需要来安排耕作,农民自身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也不是全部靠自产,而有相当部分取自市场,农产品已商品化。由于对外贸易中间环节过多,出口农作物的价格常常压得很低,农民的贫困化程度在加剧,农村日益破败。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主题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政治革命特别凸显,所以城乡差别、农民生活困苦淡就出了人们的视线。但问题始终存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也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也罢,都是这一问题激化的结果。
建国后,由于特殊的国际环境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种外来的冲击被暂时屏蔽了。但是为了巩固新生的共和国,加速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采取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推行“以农补工”的政策。从1953年开始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以剪刀差、农业税等形式源源不断地抽取农业剩余。据有关专家统计测算:从1954—1978年国家通过剪刀差从农民手中获取资金达5100亿元;而1978—1991年剪刀差累计达12329.5亿元,相当于同期农业生产总值的22%[6]。这样就形成了农村经济实际在增长,但农民农村依然很贫穷的局面。
改革开放后,全球化的浪潮与市场化改革取向一起对中国经济社会形成了更猛烈的冲击,各种生产要素按市场法则自由流动,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资本投资偏好使城镇获得大好发展机遇,迅速发展起来。而高度分散、规模小、周期长、风险高的农业经济很难吸引到更多的生产要素,农民在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却陷入了“温饱陷阱”,涨价后的农产品价格远远赶不上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出现了卖粮难、增产不增收的尴尬情况[7]。由此可见,农民的破产、农业的凋敝、农村的衰落是全球化开始后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冲击的结果。由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特殊性,这一冲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有所不同罢了。因而,现阶段“三农问题”是市场经济在中国展开的必然结果,在本质上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和冲突[8]。
二、现时期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
对于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与冲突,本文认为,切实可行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在以下方面达成共识:
1、顺应历史大势,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基本结论。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现代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它是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巨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推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统农业的分化解体,一方面是现代工业社会的整合生成。随着现代化的启动与推进,城市逐渐取代农村而成为整个社会的重心、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加快现代化进程,积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民族国家的振兴,是几代国民的夙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村的现状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极不协调。与城市改革相比,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落后了许多。农村的三大生产要素中的资本要素和土地要素远没有市场化,劳动力要素市场也不完善。“农民收入增长太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困难”,“农民向城市市民转变迟缓”等问题的背后,都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既然整个社会改革的指向是市场经济,那么,坚持市场化取向,解决“三农”问题,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大方向。
2、借鉴世界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市场化为目标引导小农经济走向现代农业,积极妥善解决“三农”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农村社会面貌也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最贫穷落后的依然是农村和农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我国农村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解决“三农”问题,将是21世纪我国面临的最大也是最艰巨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都曾因一度的忽视农业问题而导致农业衰退、农村凋敝,付出了沉重代价,我们必须引以为戒。正如胡锦涛同志高度概括所指出的,“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应从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着手,以消灭小农经济、建立现代农业为目标,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这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具体来说,在以下方面必须要有实质性的推进和改善:
(1)改革完善农村现有的农地制度和经营制度。家庭承包制作为一项制度
创新,曾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这种能量的释放是一次性的,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中国农业发展的全部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成熟之际,农业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家庭承包制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的再次创新已经刻不容缓,稳妥的办法是完善家庭承包制,深化未尽改革。
(2)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近几年国家各级财政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得到缓解,但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来看,农业的投入仍严重不足。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分散在许多部门,降低了使用效率。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农业基础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所以,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可以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化农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新增的农业投资,应重点投向基础设施领域,搞好大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土壤肥力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现代流通设施,努力发展和完善农产品市场;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新型农产品加工业。
(3)加大农业市场化进程。农业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体制基础和动力源泉。依靠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加上政府的干预,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因此,应尽快采取措施是农业市场化改革有所突破。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的作用是巨大的,如果离开科技的创新,建立现代农业就无从谈起。针对我国目前农业和农民的实际情况,农业科技开发、农业科学研究及推广,应当作为公益性事业,应由政府组织和提供公共投资,让农民免费或低偿使用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服务,尽快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成果,从而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推动农业现代化。
(5)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依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截至2005年,全国5.04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4.10%,其中不识字的占6.87%[13]。因此,必须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造就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大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能力。同时,通过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努力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通过
减免学费、发放补助等形式,扩大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支持力度,着手从农民工中培育一批中高级技工,既可满足制造业发展对中高级技工的需求,又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形成有力的促动。
参考文献:
[1]喻国华.农业经济发展中“三农”难题的对策[J].特区经济,2006(1)
[2]董军.困境与出路:“三农”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09)
[3]任保秋.“三农”问题成因及出路再思考[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3)
[4]陈林.新三农问题之十大关键[J].太平洋学报,2007(10)
[5]陈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3
[6]葛志华.转型之痛:三农问题的由来与终结[J].江海纵横,2007(7)
[7]任保秋.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创新的现实选择[J].理论导刊,2006(12)
[8]赵磊.“三农问题”的市场经济理论解析[J].学术研究,2005(5)
[9]蔡继明.论中国农地制度改革[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0]陈躬林.重建农地自耕农所有制[J].求是学刊,2003(1)
[11]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8
[12]张红宇.对当前农地制度的几点看法与评论[J].农村经济,2005(8)
[13]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