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结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会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失去了本意。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两者的实质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结合”是它们的灵魂和精髓。当然,其前提和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原因,那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结果。在这个意义上,两者之间有着因果联系和关系。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精髓和根本点的原因
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邓小平把实事求是提高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精髓的地位,这是一个新概括、新贡献。这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邓小平指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依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邓小平以极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重新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了一整套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理论观点。特别是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判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整个邓小平理论的深刻的哲学基础。
其次,邓小平理论也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总结和概括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的必然结果。邓小平在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新路时,从不停留在已有的本本和别国现成的经验。他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到现实中总结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原则,进行无畏的理论创新。他得心应手地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法宝,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向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态度和非凡胆略,发动和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不仅全面捍卫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路线,使之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和理论的历史起点,也是它的逻辑起点。
最后,邓小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出发点和根本点的一系列哲学观点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有许多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他自己的一些最基本的哲学观点: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外,还有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共同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有机结合;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内因外因联系思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等。
二、以实事求是态度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从来就是实事求是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邓小平所说:“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解放思想带来了马克思主义路线的回归,带来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复兴。不仅如此,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意义还在于,它使全党全社会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在人民中释放出曾被束缚的巨大精神能量,焕发起了空前的创造热情和活力。把恢复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列为邓小平理论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是其中的根本性、基础性的部分,是完全恰当的。它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增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精神体现,也是邓小平理论不断发展的时代风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三个口号之间在理论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并不是、也不应该是没有层次的平列关系。其中实事求是始终是最深刻、最重要的,是基础、核心和本质,是三者统一的根据和标准。
邓小平理论和历史经验都告诉我们: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不解放思想就难以做到实事求是,在任何时候,要保持实事求是都必须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冲破狭隘僵化思想的牢笼;但如果不以实事求是为目标和归宿,那么所谓解放思想则会偏离方向,有可能变成脱离实际的空想或不负责任的胡言乱语、胡作非为。这也是邓小平理论坚决反对的。
“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客观结果,就是说,切实地做到实事求是,就会产生与时俱进、甚至领导历史潮流的客观效果。只有实事求是地提出和解决问题,才能脚踏实地地与时俱进。
总之,我们在理解和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时,始终不能忘记要以实事求是为根据来把握它们的统一。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各种问题,保持我们的事业始终富于生机和活力,始终沿着健康发展的轨道前进。
三、靠实事求是解决问题,把握方向
实事求是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作为一位伟大战略家和实践家,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理解和要求决不仅仅是理念上的,更是实践的。他强调实事求是就是要“解决问题”――切实解决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就是要求真务实――求社会主义之真,务四个现代化之实。
邓小平所说的“实际问题”,从来都是指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关的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切实地、卓有成效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历史经验证明,特别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和重大现实问题上,是否自觉地坚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切实地解决问题,也就是能否同形形色色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及其影响划清界限的标志所在,是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用实事求是来解决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问题,无疑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道路问题。正是在决定“社会主义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抓住并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最重大的根本问题,敢于和善于从实际出发,以异常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做出了最切实的、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战略思考,从而取得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成果――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整套理论、纲领、战略、策略。邓小平理论是全面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总体性思想成果。它在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最重大根本问题上的贡献,在国际共运史上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构成邓小平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即邓小平在若干重大问题上所提出的具体结论和战略决策中,同样表现出实事求是所蕴涵的巨大活力和创造力源泉。这样的范例举不胜举,如“一国两制”大政策就是。我国卓有成效地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实践经验,不仅证明了“一国两制”政策的英明正确和巨大威力,也始终证明着:只有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坚决、彻底、一贯地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找到正确有效地解决重大疑难问题的方式和出路。
四、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及时总结经验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从来都是开拓创新者的精神法宝,它既非消极保守者所能具有和掌握,也非哗众取宠者所能仿效和比拟。邓小平在倡导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时,从来都把它看作是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创造性事业所应有的精神状态,看作是党和人民干大事时须臾不可缺少的大气派、大手笔。
他指出,“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是“天翻地覆的事业,是伟大的实验,是一场革命”,因此首先就要认清我们所干的事业的性质,才能有决心、有信心,才会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去干好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我们在确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意识到会有这样的风险。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我们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动摇的,一直要干下去,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
搞改革开放“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大”的前提是有决心、有信心;表现则是看准了目标,就要敢于决断,抓住时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应该解决的问题要加快解决,要用快刀斩乱麻的办法解决,不能拖。当断不断,要误事。看准了的,积极方面的,有利于发展事业的,抓着就可以干。” “步子稳”的前提,是清醒地看到改革是一个没有先例、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照搬的创造性过程,经验完全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因此,我们当前的实践带有探索和试验的性质,必须始终以科学的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态度去对待;而做到“步子稳”的保证,则是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一切政策,在实践中接受检验,“走一步,看一步”,边做边总结,及时调整,不断地巩固和提高。
以科学实验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事业,就是在雄心壮志中保持头脑冷静,在下大决心时留有余地,就是把革命的胆识与科学的精神自觉地结合在一起。邓小平在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时,提倡“走一步,看一步”,其中不仅包括了要“看”,也包括允许有人怀疑,允许有不同态度,尊重不同意见,让事实说话,让历史来裁判。这种胸怀大度的自信和宽容,也正是彻底求真务实态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容许不同意见,让历史来裁判,不仅仅是为了以理服人,也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总结经验,既包括正面的、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失败的、不成功的经验,既包括我们自己的经验,也包括别人的经验。
这种把历史和实践的正反面经验都当作“宝贵财富”的襟怀,正是一个彻底唯物主义者的襟怀,是成就思想巨人的襟怀。凭借这样的襟怀,就不愁面对世界上的各种难题,就不怕做不出前所未有的创造。
第二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论文关键词:“七一”讲话 总结历史 基本经验
论文摘要:学习江泽氏同志的“七一”讲话,浑刘领套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脸要把握奸这样几十问题:历史证明,中国井产觉是善于罔先进理论武蓑自己的中华民藏和中国甩利益的忠实代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阡相结合,是永远常青的科学方法{解放思想,宾事求是,既是中国共产党永禳青年活力的法宝,也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空钥匙;马克思主是不断发展的料学,创新是我们党和我们民簌不断进步的更魂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屋建瓴、气势磅礴,内涵丰富、孱想深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指导性,是一篇划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讲话对党的8O年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作出了高度的概括总结,指出: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异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一、历史证明,中固共产党是善于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众所周知,在2o世纪这个人类历史上空前动荡剧变的时期,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所史任务:一十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与此相一致,2O世纪的中国历史,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努力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宴践而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理论是一面旗帜中国共产竞从l921年7月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崴帜上。但是,马克思主义毕竟是产生于欧洲资车主义国家的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对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条件下的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不可能提供解决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各种复采问题的现成答寨。中国共产党人勇敢地承担起了把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转化工作,致力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台,并且在结台的历史长河中与完成近代的阿大历史任务枷吻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华民族求得了昆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邓小平理论导l下,我们的国家正在稳步地完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困此t历史雄辩她证明,口国其产党是善于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的伟大政党,是中国人毛利益的忠实代表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台,是永远常青的科学方法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的路,既是在我国胜利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途径.又是正确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必然选择对此,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都作出了精彩的表述。毛泽末指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u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客观耍际产生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获得证明的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真理”他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车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著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江泽民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l弋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t指导我们党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了一十叉一个胜利。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它不断汲取和融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t开辟自己的发展之路。同时,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台,这是我们最为宝贵的经验。这一经验昭示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从精神实质上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联系当前的形势、任务和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联系本部门、本地区,本单垃的实际和自己的工作实际、思想实际,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邓小平理论。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法宝,也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金钥匙
江泽民同志在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足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科学总结.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宴践的经验总结。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其产党人,正是因为逐步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本本”的迷信,并经过延安整风运动极大地解放了思想,在全党确立起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成功地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中国自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台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杜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之后,在十一届三中全尝召开前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党的思想路线曾严重背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轨道。对此,邓小平尖锐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为了拯救党和国家,邓小平倡导和支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党重新确立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党才得以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教训,重新认识了国情和国际形势.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固此.历史证明,解放思想、宴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宴际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法宝,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金钥匙,我们必须倍加珍惜这极为宝贵的历史经验,永远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
四、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创新是我们党和我们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颐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选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他写召:“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扮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也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发出的号召。
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体系,只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突破创新,它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坚定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列主义的理论精髓而不是理论条文,在坚持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图创新.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棱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其有的高贵品格。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开辟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条成功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欢历史性飞跃,结出了两大理论硕果,指导中国人民求得了民族解放,走上了繁荣富强。因此,创新对我们党、对我们民族,都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政党,会田暄化呆板而失去活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以江泽民同志为桉心的党中央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帆,根据目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总结改革开放的新经验,在理论上怍出了一系列新的创造,形成许多新的思想和观点例如: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新概括;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挤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关于“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的新概括等等。特剐是前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剥益、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党想,都以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世纪之交所作出的重大理论创缸固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坚持学习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创新精神,学习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这一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善于不断创新,在创新和创造中推动中国化马列主义理论的发展,不断开拓工作的新局面。只有如此t才能不断突破旧的观念、旧的体制等的柬缚,为广大人民群众从事创新性的现代化变革事业创造优良的环境,极大地释放和调动人民群众从事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篇: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学院:人居学院
班级:建环11
学号:2110701022
姓名:张建鹏
一.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殊品格,它决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决不是终极的真理,而是发展的学说。因此,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指导着各国的革命和建设,另一方面它又在指导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发展。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从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二.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实际;必要性;成果。
三.正文: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并没有结束真理的发展,而是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与近代以来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密切相关,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寻找救国出路而作出的必然选择,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正确选择。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中找到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具体答案,也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而只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否则,中国革命仍然是不可能胜利的。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是,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在于它是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是在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的理论,其发展的深刻内涵,就在于各国共产党人把它的基本原理与时代变化的特征相结合,与处在变化了的时代中的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新的回答,得出新的科学的结论,从而不断出现用“新内容、新思维、新语言”写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
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
想的理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正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要求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尽管在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上,党内曾经出现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错误态度,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在总体上始终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才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重要成果,又以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时候的中国实际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国际环境之中。因为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这个世界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处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和这个世界紧密相连。与此相应的是,任何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地发生和存在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从属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中国从属于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当代中国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处在开放的世界之中,中国的经济必然成为整个世界经济或者说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中彰显特色,焕发青春等等。因此,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
中国实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十分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东方文明,有着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历史遗产,代表着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它渗透在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已经成为今天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和中国具体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其结果,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本身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从而具有了“中国作风”、“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并且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历史文化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而推进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二、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三、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梳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继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同时又使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使中国真正走上一条复兴之路、富强之路。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列宁选集
[4]邓小平文选.[5]课本。
第四篇:1辨析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1.辨析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正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的、观点来指导革命、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并且在总结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并进一步根据实践的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社会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3.如何理解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指导方针?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经济规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美元的条件下,我们党提出的指导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和具体体现,是应对当前国内、国际环境的需要,是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自觉用以指导实践,适时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于我们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4.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一是要从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创新成果准确鲜明而又富有新意的科学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综合了这些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并第一次阐明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三个一”,就成为鲜明的、贯通的、完整的统一体。
二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三个方面的新的伟大觉醒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就表明,党在新时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通过思想理论上三个方面了不起的伟大觉醒实现的。
三是要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从一以贯之的创造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结合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又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就告诉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既是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这个角度来说的,又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中所体现的创造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结合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这个角度来说的,更重要的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新的实践中所体现的巨大威力这个角度来说的。因此,毫无疑问,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5.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性质;改革是一场革命;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不可缺少的条件;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三步走发展战略”、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一国两制”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完成等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广阔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这是这一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它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6.邓小平完整的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在什么时候?
邓小平完整的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在1992年南巡谈话中,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一文中:“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此前也阐述过社会主义的本质,也都没有上述这么完整、准确。南巡谈话中是对以前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
7.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发展生产力 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8.你认为我国下一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
我认为依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为农业是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农业的基础地位依然脆弱。城乡差距依然非常大。新农村的建设有其现实的必然性。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扩大消费需求的最大潜力在农村,因此,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民的持续增收,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9.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框架是怎么构建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但是,怎样才能巩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呢?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1993年11月召开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蓝图作出全面规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新体制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加国家的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0.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什么?
市场机制的是“看不见得手”他的作用实质是调节市场。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开发挥作用。还配合“竞争机制”等机制。在我国,市场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作用是配合我国宏观调控,稳定市场,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11.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第二,就区别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12.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是什么?
立足点: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原因:(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革命和建设的立足点。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的独立自主权利,决不做外国的附庸,决不吞下外国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2)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依靠别人,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3)强调自力更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资金来发展民族经济,可以激励全国人民的智慧,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把人民团结起来,就比较容易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放弃自力更生,就会丧失独立自主的权利。(4)从发达国家取得外援(包括资金和先进技术)要付出代价。他们当中有那么一些人还是老殖民主义者的头脑,总想卡住我们的脖子,不让我们得到发展。有些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总是以“援助”为幌子对别国内政和经济生活乱加指责、干涉,甚至搞“西化”、“分化”破坏活动,企图搞垮、搞乱受援国。所以,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诫我们,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绝对不能动摇的,这是我们的基本立足点。
第五篇: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最新]2021春期国开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考试(大作业)资料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6月2日。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有机统一并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马克思主义还包含其他许多知识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法学、文化学、新闻学、军事学等,并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我们可以从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中,来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