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1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中学语文教材的美育沉思
作者:李文胜
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局限,中学生具有敏锐和稳定的审美感知与审美期待、丰富而多变的审美联想与想象,强烈而往往偏激的审美共鸣等特点,中学生对美的理解也往往带有直观性和自发性,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成为中学教育的一大任务。而语文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地实施审美教育?在笔者看来,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语文教师以美的教学基本功贯穿于授课活动中,通过美的教学形式,把教学关系变为师生之间平等的互动关系,营造和谐愉悦教学氛围,以调动学生丰富的记忆和内在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二是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挖掘课文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审美内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欣赏课文中的美,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水平。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后者进行阐释,沉思中学语文教材中所蕴涵的美育内容。
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语文教材中入选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思想性与艺术性、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完美的融合。一般比喻教师是园丁,学生是幼苗,那么语文教材这块美育苗圃尽可以帮助你完成春风风人、春雨雨人的目标。它以其丰满的、充满活力的审美系统为教师实施美育准备了客观条件。
一、丰富内容美
中学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也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既有作者爱憎情感的流露,也有作者真实生命的深刻体验,一幅幅社会美、自然美、情感美的图画呈现在语文教师和学生的面前。
教材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思考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的假、恶、丑的批判和对理想的真、善、美的向往。前者表现为个人和现实的不调和以及冲突所构成的悲剧美,后者表现为个人和现实的和谐美及所构成的喜剧美、质朴诚挚的人情美、人性美。以《窦娥冤》为例,课文节选的部分主要是两段唱词,从内容上来说可以概括为“骂天怨地”和“感天动地”。“骂天怨地”的行为,是紧承诉冤屈而来的。窦娥一屈在行为本身的合法而被指控为犯法,二屈在信赖官府而被官府判刑,也就是说,她的屈是由统治者和具有统治阶级思想的人一手造成的;课文有善与恶的现
实遭际的对比,“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所领统的确实是现实的写照了。由此可见,“骂天怨地”表现的是一种现实情绪,天地是统治者和统治阶级思想、秩序的代名词。窦娥作为一个“善”的个体,她和社会制度的不可调和的冲突对社会制度构成一种否定和批判。“感天动地”则表现为一种理想的情绪,三桩誓愿桩桩的实现,冤屈昭白于人间。天人合一境界的实现,是作者在进步的审美理想驱使下对现实的再创。
高尔基的《海燕》以诗一般的语言步步深入地刻画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和即将来临时的战斗英姿,以辛辣的笔调描写了暴风雨来临之前群鸟的丑态。作家借海燕、群鸟的形象表现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丑恶势力无比鄙视和蔑视的态度。它可谓是一首响彻云霄的生活之歌、斗争之歌。
对现实的审美认识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分量很重的一部分。在教这些篇章的时候,教师稍加引申,不就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我们现行的制度,看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感受生活中的美,并激起他们对丑的憎恶么?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自然总是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延伸而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作者也总是将自身的“情”与“意”凝聚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以自然风光为描写对象的记叙文、散文、游记、诗歌。美丽富饶的天山,雄奇秀美的黄山,“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长江,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等等尽收眼底;森林草原,山地平川,风云雨电,日月星辰等等无不呈现绚丽缤纷的丰姿。作者借这些自然景观或抒发对生命活力的热情赞美,或表现对黑暗现实的深刻思考,或呼唤改变现实的伟大力量,或抒写个性的自由酣畅,字里行间浸润着作者的独特感受,倾注着作者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崇高感情。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自然景物经过作家的审美创造,以单纯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形式取胜的现实自然美更为精致、细腻、完美,更富有感染力。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写了嫩嫩的、绿绿的春草;“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春花;“带着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春草味儿,还有各种野花的香”的春风等,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欣欣向荣春意盎然的春天美景,给学生以美感,使他们领略大自然的美,获得美的享受。教师通过像《春》、《海燕》这些课文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性情,而且可以培
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感情。
需要指出的是,在文章中,社会美与自然美既是独立的个体,同时又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互相补充。在展示自然美时,作者常思考人生的价值,社会的现象,在呈现社会美时,作者又往往借助于自然景物的描绘,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春》、《药》、《荷花淀》都是很好的例子。社会美与自然美所构成的是一个完整而灵动的体系。
二、多变的形式美
任何美的东西都是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的统一,没有美的形式的依托,美的内容便成为空中楼阁。正如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日尔蒙斯基所言:“在艺术中不存在没有得到形式体现即没有给自己找到表达方式的内容。”中学语文教材中,美的内容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必须依赖一定的形式才能得体现。因此,体会、领悟和感受课文的形式美,乃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又一不可缺的重要方面。
课文的形式美包括语言美、结构美、体裁美和表现手法等诸多元素。本文主要谈谈课文的语言美。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因此,对语言美的认识是语言美育的重要目的和内容。同时,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是存在的家。文章所呈现的自然美、社会美都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因此,语言美育又是语文美育的基础。
课文中的语言美育首先体现在准确性上。就是说,语言符号规范,具有科学性,真实地反映社会,用语恰当,切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这是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
其次,体现在生动形象上。写景状物随物赋形,通过语言描绘出形象的轮廓乃至色彩,给人以可感、流动的形象的美感。在语文教学中,可抓住课文中典型的片断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联想来把握住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描写月下荷塘美景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作者运用一系列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出水很高的叶子比作舞女的裙,将荷花比作出浴的美人。更为精彩的是将难以描述的清香以通感的手法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在这寂静的月夜,作者又颇具匠心地描述了微风过后荷塘的动态之美,清香飘来,叶子与花颤动,以及并不曾见的流水,赋予了荷塘的动感。学生通过对这段优美的语
言的理解和审美再创造,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形象、流动的充满美感的画面。
第三,课文中的语言美体现音乐性上。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歌赋大量地使用双声、叠韵、重言复唱等技法,形成了一种音乐旋律,增强了作品抒情感染力,激发了欣赏者的审美情绪。如《木兰辞》中“旦辞爷嫁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间隔及复叠句,使人物动态,心理与欣赏者的审美情绪交织在一起,达到了美的和谐。
综上所述,通过语文教材中优秀文章的审美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生观,同时从美的语言中,引导学生去体会祖国语言的魅力,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语言教师的期待。当然,要实现美育目标,也需要提高我们自身感受美。发现美的审美修养。如果不重视语文施教过程中的美育原则,则对教材中的美学价值是一种遗失,对学生的培养也是一种荒废。
第二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简析古诗词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的古国,历史留给我们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古诗词就是我们优秀文化中的精粹,它就像海洋里一颗明亮纯洁的珍珠,高贵典雅。我们在继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同时,更应使之在新时代发挥其教育感染人的力量。在我国新制定的课程标准中,这样规划了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我认为学生通过古代诗词的学习,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形成完善人格。逐步达到语文学习的目标。
观金戈铁马 壮爱国情怀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辛弃疾和陆游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一生做出了许多铿锵有力气壮山河的诗篇。学生每学习他们的诗作无不壮怀激烈,顿生爱国豪情。辛弃疾幼年时期受到其祖父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二十儿岁时组织起一支千人的队伍参加耿京领导的农名起义军,任掌书记。他一贯主张抗金,始终得不到宋廷的信赖。他一生仕途坎坷,报国无门,一腔衷情,寄至于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表达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陆游是我国又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创作勤奋,一生作诗近万首。他的诗题材广泛,最为突出的是力主抗战,抒发恢复中原愿望的诗。一首《书愤》苍凉悲壮。“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壮志难酬,年岁易老的感慨与悲愤,溢于言表。“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诵大江东去 塑健全人格
诗词是纯洁的文学,优秀的诗词,诉说人间的沧桑,阐释人间哲理。诵读这些诗词,会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加他们的文本阅历,出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苏轼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性情潇洒达观,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诗文。一曲《水调歌头》,感动了多少学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尽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热爱与美好的祝愿。学习这首词会增强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之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首词,由景入情,洋溢着作者对壮美山河的热情礼赞于对历史英雄的思慕和敬仰。透射了自己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学习本词,学生定会激情澎湃,豪情满怀,从而形成努力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些诗文会深藏在学生心中,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增加,会慢慢成为他们精神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对他们的完善人格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
品商隐摩诘 添艺术品位
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浸润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好的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诗句。文笔清新明丽,景色空灵而又雅洁,俨然一幅清山新雨图。品读此诗,感觉无处不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了审美情趣。我国很多古诗文学成就很高,李商隐的《锦瑟》就是其中的一首。“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是李商隐诗中较难索解的一首。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是悼亡之作,有说是恋情之作,有说是咏瑟之作。如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诗中词采感情等方面品味,它应是一首自伤身世之作。李商隐少有文才,因而受知于牛僧儒党人令狐楚父子,藉令狐绹延誉,与开成二年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补弘农尉。后任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书记,并与其女儿成婚,因而开罪于牛党。李商隐被卷入牛李党争漩涡,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夹缝中度过,不断受排挤而终生困顿。这首是把自己身处如梦世事中那种春心难托,壮志难酬,遗珠蕴玉,怀才不遇的复杂人生感受倾吐出来。这首是艺术品位很高。首先是情致深蕴。巧妙运用了象征、比兴、明喻、暗示等各种手法,塑造了许多迷离惝恍的意象,渲染了朦胧隐约的意境,使诗歌具有意境深幽的特色。其次,辞采华美,色调朦胧。特别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蕴含了多少无奈,朦胧了多少酸楚,使无数读者为之叹惋。我们让学生学习古诗词,及时让学生走近经典,与大师对话,感受他们的学识、气度,不断提高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
赏诗歌经典 增学习信心
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精粹。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是就取得了较高成就。《诗经》就是当时是个成就的集大成者。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就选取了两首经典民歌《关雎》、《蒹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名句。这两首诗的意境朦胧,幻想迷离,引人遐想。以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委婉动人。没学到本课学生都无比喜爱。我教的班上有几个学生起初并不是特别喜欢语文,尤其是一提到背诵诗歌就发怵。于是我以这两首诗为突破口,是他们感受到诗歌之美,并耐心指导他们背诵这两首诗的方法。他们当堂就背会了这两首诗。下课后他们欣喜地说,原来背诵诗歌并不难。他们从此建立起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并逐渐喜爱上了语文。总之,古诗词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是潜移默化的。“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学生完全掌握古诗词有时是很辛苦的,但苦是暂时的,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影响是深远的。希望大家都来重视古诗词的教学,都来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
第三篇: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班主任工作有感
宋乐意
摘 要:学生是未来的花朵,学生的成长需要老师的关心,作为班主任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应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尽量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真诚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做学生行为习惯的引路人。转变教育观念,把握住教育学生的时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学生;教育;班主任
记得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个乘务员指责一名乘客不讲卫生,随手把易拉罐扔到公交车的过道上,她弯下腰捡起易拉罐,然后打开车窗,把易拉罐扔到外面。从这则广告我们发现,这位乘务员有卫生意识,但她只顾公交车这个“小家”,却没有顾到像马路这样的公共场所的“大家”。由此,我想到了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在学生的心中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且巨大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身心能不能健康和谐的发展,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从自身做起,做以身作则的班主任
1.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1)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崇尚“严师出高徒”,长期以来,“严师出高徒”被看成是教育的训言。不可否认,历代“严师”确实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如毛主席的国文老师袁老师在毛主席就读湖南第一师范时对他的作文要求相当高。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仍有些教师为保持“严师”形象,对学生整天板着脸,让人无法亲近。这能和学生好好交流吗?其实,“严师”一词是指能严格要求自己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质朴方正,学识深厚,不怒自威,自然为人爱戴。如果你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就要想法缩短你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距离缩短了,交谈起来才会自然、随和,彼此之间才能熟悉和了解。如:平时,可与学生多交流,开开玩笑,就谋事展开讨论,交谈时可以拉着学生的手,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等等。这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和家长差不多,对老师可以说真心话的。
(2)真诚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孟子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人之道也。”真诚常常被当做是人际中的第一准则,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谈心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品质。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敬业爱生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尤其是那些班主任,他们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赢得学生的爱戴!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十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我时常想起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我是一名中学政治教师,还是个班主任,我所教的学生中不乏成绩很差的学生,也不乏行为习惯很差的学生。“你怎么这样愚钝!”“你这种行为真叫我为你羞耻!”
“你这么自私,真叫人讨厌!”诸如此类的话,有时真的要说出来,尽管当时是真实情况的反映却不易直接表露,因为这样,你就伤害了学生的情感,伤害的学生的自尊。如果换成“我觉得你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不赞赏你的这种行为。”“你是否想过你也许过于从自我出发去做事,这样别人能接受吗?”这类婉转的带有启发性的表达,就更为准确、有理性,学生更容易接受。
教师的工作繁忙而且琐碎,也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也有生活上的烦恼。但孩子的心灵是纯真的,同时也是十分敏感的,更是十分脆弱的,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对学生都可能影响重大,而一旦造成不好的影响,可能花上十倍二十倍的心血和时间都难以挽回,所以,教师要用人本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尊重学生,学生必然也会用尊重和良好的表现来回报尊重和爱护自己的老师。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贴近学生,多一丝微笑,少一丝威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莫让教师威严成为师生交往的绊脚石!
2.做学生行为习惯的榜样
(1)言传。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初一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如:我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好的班级礼貌表现、组织纪律、集合、列队、升旗、课间活动和放学排路队等,直观形象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找出自己的不足,比较快、比较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2)身教。常言说:“做人,三分教,七分带。”“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在学生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比如,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当国歌想起时,还有些迟到的学生在走路,这是不严肃的表现。于是,我找机会在班级队伍前走,听到国歌响起时,马上停下来,神情庄重严肃,面向国旗肃立,通过几次身教后,学生明白了,升国旗时不能走动,看到国旗升起时,要原地站立,等国旗升好后才能走动。
卫生习惯是学生最难养成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生产一次性输液管的厂长,因为他的一个不经意动作——随地吐痰,使几千万的合同与他失之交臂。原因是他有一个坏习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自己的一次行动比说十次效果还要好。记得一次语文课下课后,我走出教室,看到地上有一个纸团,想想学生马上就会出来了,应该会捡,再说自己手里又拿着一沓作业本,就直接去了办公室。可等我回来时,走廊上都是在玩的同学,这个纸团还在地上,不过位置移动了一下,当时正想发火,想想算了,于是走过去,弯下腰捡起那个纸团。这些学生以为我有事,当看到我捡起那个纸团都愣住了。我看了他们一眼,说道:“这个纸团的家应该在垃圾桶里,不应该在这里,你们不带它回家,就让我带它回家吧!”此时,我发现好多学生都低下了头,我明白这次身教非常成功。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去春游时,老师让学生不能在车上大声喧嚷、随意吃零食,那么,作为老师,首先就要自己先做到,否则,老师就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3.做学生学习的好伙伴
(1)教师要改变观念。在传统的社会里,教师是作为一个满腹经纶的“知识富翁”而存在,知识“一旦拥有,终身受益。” 长期以来,一直有这样的说法:“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如今社会,我们正处在信息化时代,知识除了以传统的静态的文本形式存在之外,还可以以动态的超文本形式存在;知识可以共享,上网可以学到知识。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即使是学富五车,也很难说他就可以“晓知天下”。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其知识存量显然已不是传统社会下的“一桶水”的意义能涵盖得了的,必须变“一桶水”为“长流水”。教师的专业知识就像一方池塘,如果没有活水不断流入,那它很快就会干。因此,教师必须变革自己的知识观,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和知识的动态观念。
(2)教师要把对知识的需求落实到行动中。首先,教师的学习是在实践共同体背景中进行的情景性学习,教师的学习不仅是人境互动的结果,更是人与人协作、对话的结果。在实践中,教师的自由式的集体备课、说课和评课活动就是其具体形式。其次,教师的学习是基于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学习。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大都来自实践,但我们知道,实践是需要理论来指导,需要理论来丰富,需要理论来深化的,理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再者,教师的学习是过程反思的学习,任何教师自身运用的学习形式,在把握学习内容的同时,需要对学习过程进行教学论的反思,这是教师学习区别于一般学习者学习最重要的特殊性。
太热闹了,简直成了公审大会。再看学生,有的在背书,有的在检讨,也有的痛哭流涕„„因此,在学生心中,去老师办公室决不会有什么好事,“去老师办公室”也因此成了交代问题或受训斥的代名词。由此看来,在办公室教育学生的效果显然不大好,不能起到很好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老师办公室的学生大多会感到紧张,他们巴不得赶快承认错误马上走人,至于老师教育的话,很少能听得进去。这样次数多了,老师会认为这个学生是个问题生,最后会叫这个学生的家长来,本来想很好地教育这个学生,结果让这个学生变得越来越差。有人说,办公条件有限,我们也没有办法?可是,为什么不换个更合适的地方呢?比如,教室的走廊上,学校的操场上,学校的花坛边,放学回家的路上等等,可以与学生边聊天边教育,在这样的场合里谈话,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听得认真,老师态度和蔼,双方都非常放松,就像朋友一样畅所欲言。
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人,因而细节的处理比对“物”要求更高,不能认为“我是为你好”,就可以“居高临下”,就可以“盛气凌人”,殊不知,高年级学生开始有逆反心理、有防御心理,处理好细节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之间在德育实效性上的差别,往往就在一些细节上。别以为细节是平凡、简单的小事,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4.把座位选择权还给学生
纪律问题一直是班主任操心甚至头痛的问题。在很多领导和老师看来纪律是组织和建设班集体的保证,是班主任德育水平的表征,一个班级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纪律,就谈不上班集体的形成。但是,问题在于是什么样的纪律,是自觉的纪律还是被迫的纪律?所谓自觉的纪律,就是指学生将外在的纪律要求转化为学生自我品格修养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在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三年级,老师不在教室,学生能自觉地写作业,自觉地读书,这就是自觉的纪律。要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其过程费事,费时,也费力,以致很多班主任常常用强迫要求替代自觉纪律,甚至连安排座位都是有意安排。结果,许多学生把班级纪律视为对自己自由、人格的限制和束缚。
今年,我教初一,看看学生个头也不小了,说话也越来越有意思了。在开学第一天,我决定尝试一下尽量不由老师安排座位,走进教室,有学生问我:“老师,座位怎样排?”有个别胆子大的学生在小声说,和自己喜欢的同学一起坐。我听了便说:“选自己喜欢的位置,随便坐。”开始,学生诧异地看了我一眼,然后一下欢呼,教室
里沸腾了,最后只有几个学生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我给他们安排了一下。下面轮到我说话了:“这学期座位这样安排,你们满意吗?”学生大声回答:“满意。”接着,我告诉学生:“班集体是我们自己的,座位也是我们自己的。我不想将座位作为惩罚或表扬学生的手段,只要你这样坐开心、高兴,这样坐学习起来有兴趣就好。我相信你们坐在自己喜欢的座位上,一定能管好自己,一定能好好学习。”就这样,新学期新的学习生活开始了。
班主任只有将学生当做教育的主体,把学习、工作中的主动权、选择权、参与权教还给学生,学生才会更自觉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夏连云.做孩子的良师益友[J].教育学刊,2009,(1).[2]郑克俭,王作廷.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专题三)[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傅宏.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操作[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四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浅谈一位农村班主任的工作感悟
班主任工作千丝万缕,要学好农村学校的班主任更需工作做的细微至极。她——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十六个春秋了,十六年来,她为学生骄人的成绩欢呼过;也为学生的粗心毛病伤心过;甚至也和学生吵过﹑闹过,甚至还偷偷的因为学生的不理解掉过眼泪。但她却始终坚信:爱可以融化世界上任何一座冰山。她用她的爱浇灌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真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学习新理念,提升自己,是她最大的感慨。
她,九四年毕业的一名师范生,水平不是太高,还有点内向,但她凡事都是那样积极,她不爱看书,她总是用“执着”办事;她不善言谈,总是闭门造车;她很少与人沟通。总是默默无闻。刚开始工作还算可以,但随着改革的 春风刮进我们这所普通的乡镇中学,她急了,虽然进修了大专,甚至本科,但她发现:原来以为的“执着”不再管用,曾经自以为的好办法,好经验也派不上用场了。但是她没有放弃,而是再寻找,终于在一次与同事的交谈中,她找到了改变的方向。
那是二零零六年的某一天,同事因为她的困惑﹑迷惘,送给了她一本《卡尔• 威特的教育》,这是美国有关家教的书籍,阅读之后,她的眼睛亮了,于是愁眉不展的她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之后,一本本教育书籍让她如饥似渴,甚至夜以继日的拜读.她说:在读过之后才发现自己以前的班主任工作纯粹就是以权压人,根本谈不上智慧。时代变了,自己也得跟着变,学生变了,自己不变是不行的。变,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
从此,那个不爱读书的她不见了,常见她拿书钻研,甚至还不停地做笔记,她说自己脑子笨,就得写,写了也就记住了,她说她不会创新,但她说她可以学习,效仿,效仿之后去实行,不行﹑再学,总会有一条会被她用的得心应手。
尤其是学习了魏书生的《浅谈班主任工作》后,她的思想变了,她不再觉得“执着”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先决条件。愚笨的她将此改为:“有智慧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执着会让它锦上添花的”同时也是魏老师教会了她班主任工作得从小事抓起,小事做到位了,班主任就好管理了。
二、从小事抓起,不断反思,智慧育人。
周弘的《赏识教育》让她在班主任工作的管理中曾有一段时间如鱼得水,但总赏识也不是办法,起初她读的是一本别人给她的盗版书,后来她又找来了正版书籍阅读才搞清楚“赏识是为了更好的批评”,她的困惑才得以解开。
对于学生,尤其是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她更多的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赏识之后,给他指出日后应该努力的方向,让他跳一跳能够得上。
卢勤的《告诉孩子,我能行》等一系列的书籍又让她学会巧妙的帮助同学克服困难,要拥有一颗好的心态。这样遇事就能冷静处理。
在学生的奖品发放上,由最初一个本子只写个“奖”到一个本子上写一段激励的话语、再到班上相应的简笔画,到后来的学生有进步就奖励“白纸”一张,让学生设计图案,选择语句,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动手、积累能力,一举两得,一学期下来,在班里开展“奖品展”;再到现在的一张照片,这是杜郎郎学习回来她所学经验。总之,奖励制度的不断更新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仅如此,她在教育学生上由过去的专制变民主,她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曾记得因为学校给老师们开大会直到下学,会议也未结束,结束后回到教室,人已走了一半,当时她火冒三丈,此时,班长姚志辉急忙站起来说明了理由。当时电闪雷鸣,志辉让跑校生先回了。听了班长的述说,她冷静下来,想想不是没道理。为此她还写了一篇《“顶嘴”是学生成长的表现》在清徐杂志上发表。在文章中,她认为:班长姚志辉能处理好这件事是班干部的成长,应当表扬。从此,她遇事总能用新的理念去教育、管理自己的学生。
曾经在学生出现问题后,她一贯采用的是谈话法,然而学生升入初三后课程进度紧,时间宝贵,有些并不是你说上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有时说上一小时、两小时效果也不见得好。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她用她擅长的书面交流法试着与学生沟通,虽然费时间但效果出奇的好。她认为:有些话,书写交流更有情,更有爱。也许是因为话说的太多,她的咽炎越来越严重以致影响到头痛,而且是经常性的,才导致她不得不想出这一招吧!
进入中考前的半个月,好多优等生思想负担重,夜不成寐,其实她知道:这是有压力,于是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终选了一个恰当时机给这些同学支招,当然,洋洋洒洒三张信纸的沟通是常有的。或理论沟通,或献身说发,或分析,嗨!你还别说,真得很管用。学生包袱放下了,晚上也能入眠了。
这种方法她百试不爽,试想老师能从白忙中抽出与同学沟通,说白了,是给学生写信。说明该学生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他(她)又怎能不被感动呢?为此她也收到了一封封学生的感谢信。
她又是一个常从自身出发,不断反思的班主任,她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做的不妥时,她首先自我反思寻找好的方法。她认为:生气只会伤身,不如找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此时智慧处理又是她拿手好戏。
记得那是二零零七初二的一天,她安排男生墩地,让班内的“捣蛋鬼”姚杰负责。她与姚杰接触的事太多太多,为此也付出了许多,姚杰很感恩,她也想给他机会,让同学们重新认识他,但事与愿违,当她走进教室,傻眼了,地竟一下也没墩,当时她真是气晕了,但她没有生气,而是冷静下来,分析原因后,把男生召集起来,责任到人,按地板格的多少,平均分配,各干各的,结果,不到十分钟地就被搞定。
之后,她不但没怪姚杰,还把姚杰叫到教研组,进行的是自我检讨,怪自己没教给如此处理问题的办法。
当然她在宽容学生的同时更是一视同仁,严而有别,班干部和普通同学一样处理,丝毫不留情面,用她的话叫“对事不对人”。甚至对优等生、班干部的要求更高,为此,班干部们不解,此时,她就用“快马才经得起鞭策”和“墨子和根柱子”的故事教育学生,让学生感觉自己是一匹快马,老师把他们当千里马,而不是老黄牛,自信树立了、目标远大了,也就能更好的理解老师了。
班干部的培养也是她听了魏书生的关于“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之后,将班级工作细化、责任别人,交给班干部方法,智慧的管理班级。
在反思中成长,抓小事,育人是首要任务;学会做人,学生一生受益。
三、班级管理需要与课任、家长密切配合。
农村家长普遍文化素质低,更不用说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了,因而她一边工作一边寻找与家长沟通的好方法,起初她有事常叫家长,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多,她逐渐归纳出:家长得联系,但要会联系。
联系家长的目的不外乎是要教育学生,而不是告状,于是,她将一年一次的家长会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她将过去只谈成绩改为为家长洗脑,让家长也在学习中成长,不要总用陈旧的理念与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沟通。
当然,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在会议召开之前,她到处找资料,一方面是有关家教的,另一方面是学生对父母的要求,在会议中她委婉提出,好多家长受益匪浅,甚至她亲自将《电视报》上的“亲子园地”、“家教栏目”裁下粘贴在一张张八开纸上,长达四五十页之多,复印发放给学生家长,她希望自己得益的事别人也得益。因为学生的成长绝非班主任一个人就能教育好的,父母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什么《赏识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良好关系胜过反复教育》、《听孩子八话说完》、《父母的坏习惯影响孩子的一生》等等。她认为家长若能学习先进理念,并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去管理自己的孩子,那对学校教育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为此,她不仅印发资料,还推荐一些书籍给积极上进的家长。
她因为性格内向,又因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一开始她担任班主任,当课任向她反映班内情况时,总是不能正确理解,此独自伤心、难过、流泪。这样的日子一直伴她度过了十四个春秋,直到去年在与课任的交流、沟通中,愚笨的她才顿悟:课任只是想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别无他意。
于是,她变了,开始积极与课任沟通,有时课任会发牢骚,她不再独自生闷气,而是心平气和的将一些自己学到的新理念委婉的传达给这些老师。于是乎,老师们也受她的影响开始发生改变,学生管理从此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她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村班主任,默默的耕耘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不求回报,只求上进,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智慧育人。她只希望通过学习能在班主任工作中摸索出一条自己工作的好方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默默耕耘,默默奉献,相信她会通过自己的无私的爱的奉献滋润每一个干渴的心灵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浅谈一位农村班主任的工作感悟
单 位:清徐县柳杜乡中学 姓 名:武果青 联系电话:5998063
第五篇: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班主任事迹材料
大荆中学徐红
师爱,好似春雨,润物细无声;犹如春风,恬淡而惬意。然而,更多的情景下是“相关情无限”的诗意;是“沾襟比散丝”的柔情;是“无理而妙”的机智。农村初中的班主任工作琐细而繁重,学生中有部分是住宿生,他们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无巨细,点点滴滴,班主任都得操心。一上班,从星期一至星期五,从清晨至深夜,每天工作一般是十一个小时,繁重的工作虽然很累,但是我认识到:班主任对家长,我们代表着学校,肩上扛着责任;对学生,我们代表着家长,双手履行义务;我们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我可以为教好学生付出一颗爱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作出我的奉献。回想自己的点点滴滴,有如下深刻的感触和认识。
一、用爱去温暖和包容学生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是呀,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爱是教育的“催化剂”,它可以促进学生的转化,可以滋润学生的心田甘露,可以把师生关系转为亲密的朋友关系。正是这样,我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学生,用爱架起了一座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
首先,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经常与学生促膝谈心。在谈心的时候了解学生的思想,了解到学生的困难,也了解到班主任课堂上了解不到的东西,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对学生的爱应是超出母爱,更伟大的爱;因为她要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好的、美的、丑的都要爱得起来;但她又是有原则的,不是迁就放任的爱,而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将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139班有一个学生,家庭特殊,她不爱说话,不善于表现自我。于是我就想设法去亲近她、了解她,在她的作业本上批改之后写上:“其实老师最喜欢你微笑的样子,很可爱很漂亮!”时时处处都使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关爱和重视。但俗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走近一个人的心,解冻非一日之功啊,惟有老师对她们的理解、尊重和真心、真诚的温暖,才可能消解冰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对她的关心、关怀和关爱才成了打开她心灵之门的金钥匙。通过以心换心,以情换情,渐渐地她爱笑了,上课也积极了,也常常悄悄地为班集体做事,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
其次,对学生进行常识教育,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与成长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很不爱干净,整天在泥地里摸爬滚打,一身脏兮兮的,家长用过许多的办法——打过、骂过、哄过都无济于事,一位退休女教师知道这件事后,送給女孩一件非常美丽的连衣裙,这个女孩再也没有在泥地里玩过,因为她怕把这件美丽的连衣裙給弄脏了。实际上,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美丽的连衣裙,那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美。在班级管理中,給学生以适当的赞美往往能收到奇效,无论是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都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辞。
我班有一个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回答问题自信不足,记得在一次数学课上,我让她到黑板上板演一道计算题,移项没有变号,这是她常犯的错误,我没有批评她;而是要其他同学表扬她,同学们有的说她解题格式非常好,有的说字写得整齐,有的说她去括号对了,没想到算错题还受表扬,这位同学很感动,我对她说:“要是下次能把移项变号记住就更棒了!”没想到以后的学习中,她变得比以前更有信心,更认真了,給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为走向社会而打下基础。
就象天底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只要善于寻找就能发现,根据每个同学的特点,为他们创造发展的平台。例如:
张晓茜、黎运聪生得一副好嗓子,在文艺比赛时就让他们为班级表演;徐豪坤有体育的特长,就让他们参加体育运动会,并且成绩喜人;龙晟等有绘画特长的同学,就让他们参加学校绘画组的展示,并且为班级布置出谋划策;李湘擅长演讲,多次让他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主持班里的各项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让学生在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为班级取得了成绩。
二、用智慧去管理班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中学生模仿能力强,自制力差,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容易。老子说过这:“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也说过:“习惯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作为班主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班级工作重中之重。
1、首先树立学生自信、自强,勇于竞争的意识
人活精神。在班级中,经常强调学生抬头、挺胸、收腹、看人用坦诚的目光,每一次活动前,要学生在班里喊口号“相信自己,竭尽全力”,在气势上給自己加油。针对课堂发言声音小,甚至不敢发言的学生,就让他们在班会课上大声朗读,并且反复训练。这些做法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他们会有把事情做好的信念,有敢于竞争,不服输的劲头,有助于他们走向成功。
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有一天上课,我从后门走进教室,几个男生惊讶地问:“老师,你从哪儿冒出来的?”我当时就笑了,说:“我从外星球冒出来的”,还有一次,几个女同学们跟我聊天问我多重,我就开玩笑在跟她们说“三百斤”女孩毫不犹豫地冲口而出“那不成了大肥猪!”周围的学生哄堂大笑。这两件事很小,但却反映了学生说话的无礼性和用词不当。人不学,不知仪,作为班主任,必须告诉学生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否则,他们一直不以为然,长大了很容易在这些小节上吃亏。细节决定成败,于是,我在班会课上讲了这两个笑话,告诉他们,家长和子女、老师和学生应该成为朋友,多沟通,开玩笑也很正常,但是,跟老师和长辈说话,要注意礼貌用语,因为除了“亲”还有个“敬”的问题。
3、把握契机,树立榜样
现在的很多学生自私、不礼貌。举一个例子:学生问老师问题跟翻字典似的,过来就问,问完就走。有一次,学生孙琴问我问题,她说:“老师,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问完之后又说:“谢谢老师!”我当时好高兴,发现这样一个正面典型,不能放过这每么好的教育时机,我马上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我说:“老师一生会教很多学生,我不可能把所有人的名字都记住,但象孙琴这样的有礼貌的学生我永远都
不会忘记,因为谦恭礼貌,懂得感恩的孩子太可爱了!”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风气。这是榜样的作用。偶尔有学生问完问题就走,我把学生叫回来,微笑着说:“谢谢你问我问题了”,他马上就会反应过来说“谢谢老师”。
4、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培养行为习惯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这个小太阳转,因此,他们失去了很多学习、锻炼的的机会,劳动意识很淡薄。为了养成他们的劳动意识,在班里开展了“争当劳动小能手”和“家庭劳动岗”等活动,为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展了“小白鸽在行动”的活动,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如:为了养成学生勤俭节约、自食其力的习惯,每带一个班都坚持开展“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的活动,赚下的钱作为班费开支。
鲜花吐露芳香,收获赞扬,春天绽放绿色,收获生机;教师播种好习惯的种子,就能收获一缕阳光无限的能量。
在从事班主任的工作,我收获到了充实和快乐,当然也感受到了劳累和艰辛,但我依然无怨无悔,既然我选择了教师,我便会义无反顾,一路走下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愿我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象春雨那样默默滋润着“一朵朵希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