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计局局长在全市审计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市委九届二次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2年审计工作情况和审计工作的主要成果,研究审计工作的发展目标和措施,部署2003年审计工作任务,推动审计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经验,探索审计工作新途径
(一)2002年审计工作主要情况
2002年,全市审计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审计署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在治理和整顿经济秩序,促进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完善宏观管理措施,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共审计888个单位,查出违规金额46.11亿元,其中:应上缴财政6.51亿元,已上缴财政5.02亿元,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771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1.03亿元,应做调账处理11.45亿元;指明应纠正金额245.74亿元,为国家增收节支7.62亿元。
1.预算执行审计进一步深化。2002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从促进依法行政和推动财政体制改革的高度,深化预算执行审计。一是拓宽了审计范围。围绕财政改革重点内容,使审计工作与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同步,把预防和纠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把预算管理不规范、政策执行不到位等制度上的漏洞作为审计发现问题予以重点揭示,有力地发挥了审计在促进完善机制、堵塞漏洞、规范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基础上,对5个市级部门开展了部门决算草案审签试点工作,并对5个部门的57个二、三级预算单位进行了延伸审计,对部门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发表了审计意见。在审签工作的组织方式、审签内容的确定等方面取得初步经验。二是扩大了审计覆盖面。此次预算执行审计,共审计和调查了2060多个单位,比上年增加了160个单位,同比增长8%;审查专项资金11项,是历年最多的一次,加大了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力度。三是加强了对体制上、机制上和管理上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市级预算执行审计在查处问题的同时,重点揭示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专项资金分配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促进有关政策和制度的完善。各区县审计局针对本级预算执行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也都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予以重点揭示,服务了宏观决策,得到了政府、人大和社会各界的赞同。
2.经济责任审计逐步规范。2002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继续贯彻中办、国办两个暂行规定和北京市两个暂行办法,不断推进和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取得明显效果。全市共完成380多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在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不断深入过程中,我们重点抓了几项工作:一是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高级研修班,总结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验,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面临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加深对“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十六字方针的理解,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方法等统一了认识。二是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建设。制定了《北京市六委部局联席会议制度》,起草了北京市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方案、审计结果报告统一规范。与此同时,部分区县审计机关、市属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了本地区、本部门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委托制度、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办法等制度,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高质量,防范风险。
3.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断强化。结合北京市承办2008年奥运会,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这一中心工作,扩大了对财政投入较多的基础性、公益性工程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136个。通过审计,对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一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城近郊区征地拆迁工程的审计中,从项目招投标开始坚持全过程跟踪审计。有的区县审计局还在建设项目协调小组发挥作用,随时纠正工程概算编制、基建程序履行、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资金合法、有效使用。东城、宣武、海淀、崇文等单位采取事前要求、事中督促纠正和事后评价相结合,将财政投入资金量大的重点工程项目审计与使用财政资金数额大的建设单位资产负债或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促进了财政资金的规范管理和有效使用。
4.金融审计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受审计署委托,市局和十二个区县局开展了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北京市分行资产、负债、损益的审计。市局开展了对华夏银行、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对我市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企业三项融资担保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在金融审计中,坚持从内控制度入手,抓住资产质量和信贷业务的合规、合法性,摸清家底;纠正了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为防范金融风险,改善金融资产质量发挥了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受审计署委托,市局和部分区县局完成了对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的13个项目的40个执行单位2001年度执行情况审计。
5.企业审计不断探索新路子。2002年全市共对158个企业进行了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2.98亿元。在审计中坚持以企业财务收支为基础,以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真实、合法、效益为重点,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国有企业改革现状相结合,探索企业审计的新路子。通过审计不仅纠正违纪违规,而且对国企改革中存在的企业重组改制后产权不清、注册资金不实、虚列实收资本、增加债权人风险等问题予以揭示。针对近年来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或实行授权经营,发生核减国有权益不规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审计和财政联合发文,从2002年起开展国有资产损失认定审计。通过一年的实践,从审计手段、审计方法、事实认定、证据取得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为规范企业处理资产损失行为,把好国有资产核减关作了有益的探索。受审计署委托,市局和部分区县局对烟草行业进行了审计。
6.审计调查成果显著。2002年为了摸清政府外债的总体规模,分析外债偿还情况及对财政的影响,开展了政府外债审计调查;为了配合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监督环保资金的合法有效使用,开展了财政用于环保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调查;为了维护中方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开展了中外合资企业社会保险资金情况审计调查;为了摸清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福利彩票、体育彩票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情况,对这些资金进行了审计和调查。调查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各区县围绕地区经济发展重点、社会关注热点、难点开展了多项审计调查,为服务区域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审计和调查,上报审计署、市委、市政府信息189篇,其中有130篇被有关刊物采用,市领导批示24篇次;市局上报市委、市政府调研报告10篇,有9篇被采用;上报的审计报告、调查报告有20篇得到市领导批示。各区县审计局上报区县党委、政府的信息有540余篇被采用,90多篇被区县领导批示,为服务政府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7.“人、法、技”建设进步突出。一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党风廉政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增强了广大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执政为民意识,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是加大培训力度。今年全系统有3586人次分别参加市局组织的电子政务、计算机网络、审计准则、外语等26个培训班的学习,参加培训的人次比2001年增长了30%。各业务处、区县局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从专业知识、审计技能、宏观知识等多方面加强了培训,对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起到了保证作用。三是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市局重点抓国家审计准则的贯彻落实,研究起草了《北京市审计机关关于审计组和审计组成员行为规则》和《北京市审计机关关于贯彻〈审计工作底稿准则〉的实施办法(试行)》。各业务处和区县局分别对全员进行了审计准则培训,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朝阳、崇文、门头沟、通州、昌平等单位实行审计质量例会制度、审计组长资格认定制度、审计执法责任制度;制定了通用类和专业类工作底稿40余种,开展审计方案论证、审计项目研讨活动。市局颁布了《北京市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办法》。四是加快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网络建设上,局域网已做到24小时开通,市局和分局可同步上网;试行了与市政府主要部门及各区县的专网传递公文。在软件开发上,完成了档案网上查询系统,着手建立被审计单位资料库和人事管理数据库,办公自动化软件已投入使用。在社保、行政事业和财政审计中重点推广了《金剑审计软件》的应用;外资审计处、东城区审计局等单位试行了远程审计。在硬件配备上,东城、昌平审计局等单位已实现人手一机。
关于在信息化建设问题上,去年我们还有一项很突出的成果而且是被市委、市政府充分认可,我们首都之窗“北京审计”网站在市137个政府网站中被评为优等,在无审批权单位中得第三名。外网这一年进步是非常大的,也是有关区县,市局努力的结果。为此,市政府还要召开专门会议,由我局介绍经验。事实上,对我局表彰有点获得进步奖味道。2001年我局网站被评为倒数第一,去年 我们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
8.内审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强。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市局成立了北京市内部审计协会,协会坚持“管理、服务、宣传、交流”八字方针,积极举办内部审计培训班,组织内审人员境内外考察、业务交流,完成了CIA考试的组织工作。各区县内部审计协会成立准备工作都在积极进行,通州区内审协会已经成立。
9.综合经济监督工作见成效。2002年我市综合经济监督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各部门积极落实我市经济监督工作联席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如:市局与财政局配合推动了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开展了决算审签试点工作;经与财政、监察等部门研究,将重点建设项目审计的覆盖面提高到30%以上,经过各方面努力,已达到预期目标;为了落实市政府“加大社会保障金征缴力度”的要求,对失业保险基金进行了审计。
(二)近几年审计工作的主要成果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全市审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法,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心工作,坚持依法审计,注重提高审计质量,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规范政府部门行政行为,促进廉政建设,服务领导决策,促进改革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成效显著
“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是针对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特点及审计机关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审计工作的基本方针。在贯彻这一方针时,我们将其与贴近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结合在一起,作为全市审计工作的指导原则,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1998-2002年全市共审计4380个单位,查出违规金额227.95亿元,其中应上交财政金额69.77亿元,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3.56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9.88亿元,核减工程造价9.1亿元,指明应纠正金额641.89亿元;为国家增收节支92.31亿元。通过几年的实践,形成了我市审计工作的基本格局,即:以预算执行审计为中心,各专业审计相配合,统筹兼顾,重点突出,不断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力度;同时,以经济责任审计为重点,努力探索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由于这种工作格局的形成,使审计的覆盖面逐年加大,较好的发挥了审计监督的作用。通过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揭示出我市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预算收支安排不规范、预算批复率低、“收支两条线”贯彻落实不到位、部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税收征管存在漏洞、国库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促进有关部门改进工作,加强管理,促使预算编制过粗、刚性不足、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从对2001年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结果看,全市行政管理费的预算批复率已达100%,专项资金的预算批复率已高于80%;全市财政补贴总量已经从1996年的近80亿元降低到30多亿元;市政府重点预算执行单位通过编制部门预算,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财政收支核算逐步规范,违纪问题逐年减少。对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由原来占项目总量的5%左右增加到2002年的30%以上,当年核减工程概算1.65亿元,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
2.围绕政府工作中心,服务宏观决策
针对各级政府非常关注的经济运行中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加强审计调查工作是近年来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据统计,近三年全市共开展230项审计调查,涉及被审计单位2385个。如:为了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自1998年以来几次开展了对养老保险金的审计调查。为市政府采取“扩面征缴”措施提供了决策依据。2000年我们在环保排污费征收管理使用情况审计中,揭示了排污费征收标准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经市领导批示后,有关问题反映到国务院主管部门。现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已经出台办法,提高了排污费征收标准,并对有关费用的使用作了具体规范。对区县政府采购情况的调查,针对采购预算编制不规范、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配套工作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方面提出了审计建议,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采购工作。对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使用问题的调查,揭示了垃圾处理费征收率低、部分费用未使用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收费政策等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
3.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推动审计工作深入发展
几年来,全市审计机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要求,力争每年在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预算执行审计由查清家底到促进预算执行的规范化,由强调审计覆盖面到重点审计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由预算执行结果审计逐步向对部门预算审计和决算审签扩展,审计内容越来越深入,与财政体制改革结合越来越紧密。二是国有企业审计由一般性财务收支到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去年又进行了资产核销认定审计的尝试,促进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审计监督职能的到位。三是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两办”精神,努力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的路子,在实践中摸索出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日常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相结合,国家审计和审计机关指导下内部审计相结合等具体方法,不断完善审计规范,创新审计组织方法。四是在投资审计、环境审计、外资审计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新的方式、方法。这些探索和实践,丰富了审计的内容和方法,规范了审计行为,提升了审计质量,推动了全市审计工作的深入发展。
4.坚持“人法技”建设,为审计工作发展奠定基础
经过市区两级机构改革,改善了审计干部结构,审计队伍更加知识化、年轻化。通过推行双向选择、轮岗交流、竞争上岗等人事制度改革措施,初步形成了竞争激励机制。坚持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以贯彻国家审计准则为中心,全面开展依法审计教育和审计规范化建设。这些工作对于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促进审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起到重要作用。适应全社会技术进步的客观形势,以审计信息化为中心,大力推进审计手段现代化建设。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硬件条件和软件开发有了一定进步,内控制度测试、统计抽样、系统基础审计、远程审计等现代审计方法在审计实践中推广运用取得初步效果。
(三)存在的不足
通过几年的审计实践,全市的审计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特别是按照十六大的总体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审计署的工作要求,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不少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思想观念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旧的观念在一些干部的头脑中仍然存在,阻碍了工作上的创新;二是审计成果质量有待提高,对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开发利用需要加强;三是审计业务基础管理和机关内部管理还比较薄弱;四是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五是审计信息化建设仍需加快,特别是辅助审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应加大力度。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全系统必须予以充分的认识,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回顾2002年工作,总结近几年各项工作取得的四个方面的主要成果,及目前工作中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回顾目的是为了全面总结我们过去几年各方面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即成绩取得在哪几个方面,我们工作经验主要有哪几条,不足有哪几方面。目的是为了全面审视我市审计工作现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保持一种冷静的思考,以便于找准目前工作基点,认清形势,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推动审计工作的不断发展。成绩的取得,特别是前几年工作成绩的归纳、总结了四个方面,是不是准确,是不时完整,是不是符合实际,希望大家在讨论中予以补充、完善。包括分析工作中的不足,分析的是不是贴切,是不是审计系统工作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在讨论过程中研究,目的就是找准工作基点,以便于今后明确方向,采取措施。
二、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转变观念,锐意创新,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规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了我市要提前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提出了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中心,全面提高审计水平的要求。这些工作部署,从宏观上确立了社会经济和审计事业的发展方向,为我市审计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这一发展机遇,我们必须用十六大精神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明确方向。我们要从全市审计工作实际出发,按照以依法实施审计监督为核心,全面加强人、法、技建设,为政府和社会提供高质量服务为工作主线,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在我市审计系统全面实现审计工作规范化、审计成果优质化、审计方法科学化、审计手段现代化、审计队伍职业化,开创我市审计工作的新局面。
在这里提出一个工作主线,提出一个中长期工作目标,关于工作主线用了三句话来表述,第一句以依法实施审计监督为核心,体现了审计工作的天职,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工作职责,也是我们全部审计工作的中心、重心和核心。所以,我们所有工作的开展必须围绕这个工作进行。第二句全面加强人、法、技建设,事实上是为我们核心工作,即依法实施审计监督,从队伍建设、法制建设、技术手段建设上给予足够的保证,给予有力的支持和服务。人、法、技建设不能孤立的去看,不能孤立地说,为建设而建设,我们必须围绕某个核心来做,作为审计机关,我们只能围(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绕依法实施监督,全面加强人、法、技建设。所以说,这里有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一方面是工作的核心,一方面是工作的保证。第三句是为政府和社会提供高质量服务,体现了审计机关全部工作的核心目标。审计机关开展工作是为了纳税人管好钱袋子,为政府有关部门用好钱袋子来实施监督,事实上我们实施的监督,是为政府、为社会提供一种产品,是以各类审计报告为代表的监督服务。既然是一种服务,它内在需求就需要这种服务是高质量的,这也是政府和社会对我们审计机关的工作要求,也是审计机关职责的一种必然的内涵,同时也是国家审计署今年工作报告中提出来的今后工作主线,李金华审计长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要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为核心。
第二篇:在审计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
高宝林
各位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体推进“三不”重要方略,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始终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忠诚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巨大成效,未发生重大违规违纪现象,积极配合纪检工作,向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线索
条,充分发挥了审计在惩治腐败中的“尖兵”和“利剑”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是吕梁“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局之年,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义重大。关于2021年全市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全市审计机关要始终保持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高度警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不懈抓好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为吕梁“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转型发展蹚新路出雏型提供坚强保障。第二、毫不动摇坚持严管严治。
要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梳理廉政风险点,动态更新干部廉政档案,有效防范审计廉政风险;要强化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决策,重大事项请示报告,上级审计机关党组和下级审计机关班子成员集体谈话、述职述廉评议等制度;要推动廉政案例警示教育具体化常态化,研究制定审计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健全完善纠治“四风”长效机制;要坚决杜绝审计干部违规入股企业,搞以权谋私。第三,坚决支持纪检监察工作。各级审计机关党组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执纪问责。一是审计干部要主动接受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监督,严格执行审计“四严禁”“八不准”和各项廉洁纪律,警惕被围猎,也要防止灯下黑。二是全市审计机关党组要带头严格执行审计监督职责,对发现的问题线索,不管涉及到谁、职务有多高,都要毫不含糊坚决支持、全力配合查处,确保审计监督权始终在监督下运行、在法律轨道上推进。三是要健全完善审计成果运用机制。善于运用审计成果,建立健全经常性信息通报,问题线索移送与案件协查、查处结果运用反馈等工作机制。对于审计发现问题和线索,要认真梳理,仔细甄别,及时通报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查等部门,提高审计成果运用效能。
第三篇:2021年在审计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审计局)
2021年在审计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审计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目的就是要鼓励大家继续发扬艰苦奋斗、不畏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力争上游,以不懈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保质保量地完成县委审计委员会和上级审计机关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
前几天,我们对审计局干部职工进行了审计业务知识集中培训和学习,学习过程中大家态度谦逊诚恳,认真听讲,特别是局领导干部和环节干部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先后进行了交流发言,不仅起到了互相取长补短共同促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集中学习,我们对审计发展趋势、发展理念和审计创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相信,在短时期内,我们审计局一定会走出目前审计任务多专业技术人员少的困境,迎来新一轮的曙光,审计职业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羡慕和尊重,我们在座的各位审计人员也必将成为土左县审计事业繁荣昌盛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下面,我就2021年审计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围绕审计工作重心,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审计组接到审计任务后,教育审计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行动,增强集体意识和大局意识。审计局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委员要积极行动起来,各司其责,协助局领导做好各自的工作:组织委员要做好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宣传委员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纪检委员要加强纪检检查工作,党员干部要切实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其他审计人员要服从局领导统一指挥,听从审计组长的工作安排,全局上下同频共振,形成合力,营造一种昂扬向上的审计工作氛围,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不折不扣地完成2021年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审计任务。
二、明确职责,层层压实责任,把审计计划内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领到审计任务后,各股室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不等不靠,及时开展审前调查,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完成各自承担的审计任务。各股室工作人员要服从股室负责人和审计组长的安排指挥,股室负责人和审计组长要服从全局统一指挥,做到工作人员对股室负责人负责,股室负责人对局领导负责,层层把关,压实责任,对审计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审计组长要第一时间向局主要领导汇报,对隐情不报的,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过去我不止一次讲过,根据《审计现场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审计期间,实行审计组长负责制,业务管理、工作纪律、保密以及审计工作的组织实施,审计局赋予了审计组长较多的审计指挥权限,这一权力的授予,不仅是审计现场工作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审计组长肩负着提高审计质量的重任。我希望我们每一位审计人员积极行动起来,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工作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勇挑重担,争创一流,工作中做到既要分工负责,又要协作配合,既能分得开,又能合得拢,同心同德,不负众望,圆满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各项审计任务。
三、严把审计纪律关
如果说完成审计任务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纪律则是完成审计任务的前置条件和必要保证,审计任务能不能按期完成,遵纪守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审计机关在监督别人,同样也要接受别人的监督,这就要求我们的审计人员,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更应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项审计纪律和制度。工作中,既要接受纪检监察的监督检查,又要同时遵守“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八不准”工作纪律的审计行业规范。审计期间,每一位同志都不可能成为“绝对自由人”,每一位同志都要受到党内或党外各种制度的约束,你们的工作场所虽然暂时离开了审计局,但你们仍然是审计局的主要力量,要使我们的同志们明白,我们肩负着为土左县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重任,我们的使命是光荣的,我们的工作是高尚的,我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廉政纪律的各项规定,在“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环境中,才能象白莲一样永远保持纯洁。在这里,我也希望我们在座的全体审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看书学习,既要学审计业务知识,又要学党纪政纪的各项规定,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远离贪腐,远离吃拿卡要,做到业务精素质硬,树立牢固的政治信念,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从我做起。
四、审计期间的工作要求
做好审计工作,单靠个人自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做保障,在遵循各项纪律制度的前提下,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一)审计组组长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主要领导请示报告;
(二)计划每周一上午召开一次审计例会,会上审计组长要汇报上周内的工作进展情况和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并安排本周工作计划,请各审计组长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三)外出现场审计必须到审计局办公室签到,并填写派遣单;根据法治政府对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的要求,到达工作现场后,审计人员要及时向局办公室上传工作照片,办公室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此项工作;
(四)请假制度:审计组审计人员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时,经审计组长同意,提前报主要领导批准,审计期间内原则上一律不准请事假,未经批准擅离职守的,按旷工处理。具体处理办法为:每月事假累计达到x天、病假累计达到xx天,停发当月外勤津贴;全年事假累计达到xx天,按国家规定取消休假补贴;每月旷工达到两天,责令在全局干部大会上作书面检查,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接受处理。本规定从x月x日开始执行,请办公室做好统计工作,每月月底将统计情况上报局领导,分管领导要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期间请销假制度,做好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五)办公室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一线审计人员工作中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审计业务工作。
同志们,今天是审计工作动员会,我们之所以要强调审计工作的纪律和制度,就是因为任何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由纪律和制度作保障。我相信,我们的审计人员,一定会在审计局的统一领导下,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内加动力,外竖形象,团结战斗,攻坚克难,以勇于担当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不辱使命,再创辉煌,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四篇:在全市财政审计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财政审计工作会上的讲话
今天的全市财政审计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同志和**同志分别就财政、审计工作作了很好的报告,我完全同意,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分析研判,准确把握财政审计工作形势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财政审计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既定各项目标任务。从财政工作来看,财政收支超过预期,脱贫攻坚、重点项目、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保障有力,财政支付能力和各项改革迈出新步伐。积极探索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的有效措施,有力应对并有效化解风险,平稳渡过了政策转换期,为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前列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审计工作来看,各级审计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动政策落实、服务精准脱贫、保障项目建设、规范资金使用、防范经济风险、保护生态安全、增进民生福祉、推进重大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及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追赶超越、全面小康,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财政和审计战线上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和亲切问候!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财政工作方面,部分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税收持续下滑,新兴产业对经济的拉动能力尚显不足,财政增收空间较小,收入基础还不牢靠;入选中省财政PPP项目库的项目偏少,市县区联动的财税改革力度还需加强;减税降费力度加大,加之落实民生政策、支持脱贫攻坚和偿还到期债务等刚性支出较多,收支矛盾仍十分突出。审计工作方面,审计工作任务重与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与审计全覆盖要求还有差距;审计质量的提升及屡审屡犯问题还需要下功夫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年的工作中全力予以解决。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实施和追赶超越必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之年,做好财政审计工作面临着大好机遇。从宏观层面来看,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我们争取支持提供了可能。可以说,当前财政审计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财政审计战线广大干部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省关于财政审计工作的最新要求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自觉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顽强拼搏、苦干实干,切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着眼发展全局,确保财政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围绕新时代追赶超越目标任务,确定了全年财政总收入同口径增长
*%、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以上的目标,这是我们必须完成好的硬任务。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着眼大局、创新思路、强化举措、砥砺奋进,确保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一)紧盯财政收支“硬指标”。
一要力促财政增收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加强税收征管,坚持税源、费源、资源“三源齐抓”,强化宏观税负、中观税基、微观税源动态研析,重点加强对骨干税源、外埠企业和重大项目的监控,确保财政收入目标圆满完成。同时,努力由收支型财政向经营型财政转变,全力培育税源、提升绩效、支持发展。二要力促支出规模与支出进度相衔接。围绕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密切关注中省政策、项目、资金投向,积极汇报争取,赢得中省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努力增加可支配财力。同时,要推动资产型财政向资本型财政转变,积极探索用固定资产、自然资源撬动社会资本的有效方式,更好地使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三要力促支持发展和优化结构相统一。加大市内统筹力度,将新增债券等资源更多地向脱贫攻坚任务重、重点水源保护地和政府债务率低的县区倾斜,向良好发展前景的重大项目、优势项目倾斜,努力破解发展瓶颈,增强财源税源后劲。同时,要推动管控型财政向服务型财政转变,转变资金投放方向,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深度融入和支持市县区发展。(二)完成改革创新“硬任务”。
一要深化绩效评价改革。要健全以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绩效管理机制,促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有机融合。各级各部门要配合做好主管领域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确保此项改革顺利推进。二要推进投融资改革。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灵活运用债券转贷、基金、股权、风险补偿、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三要用好用活发展基金。设立县域经济发展基金,支持县域经济做大做强;依托县域经济测评体系和财政发展监测指标,对县域经济和财政发展奖优罚劣。理清产业基金投资与直接股权投资的不同投资方向和方式,集中力量扶持产业发展,让有限的基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完善债务管理“硬机制”。
各级各部门要把政府债务作为地方财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管理。今年,各县区在拿出切实可行的化解政府隐性债务方案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体系,防范可能出现的或有债务和隐性负债。(四)强化服务发展“硬措施”。
发挥好财政资金统筹协调和放大撬动作用,支持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一要全力支持供给侧改革。去产能上,全力争取中省专项奖补资金,保障煤炭行业去产能后续工作需要;去库存上,加强对公共租赁住房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做好出售后收益的财务监督管理;去杠杆上,抓好投融资平台和体系建设,适时设立和整合一批专业基金和子基金;降成本上,打好清理涉企收费、降低交易成本、扩大直供电等“组合拳”,为实体经济松绑减负。补短板上,通过推广PPP模式、支持金融机构债转股、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等措施,补齐融资渠道不畅的短板。二要力促工业稳产升级。落实好新产品展销推介费用补助、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纳税奖励等政策,支持培育“四上企业”,激励企业向集群化、集团化发展。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成长梯队培育工程,增补后续财源税源。持续深化国企改革,着力打造新的增长点。三要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深化“三变”改革,推进小农户深度对接大市场,加强互助合作社(互助合作资金协会)、土地股份合作社等财务管理,加强村级资产管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构建增收脱贫的长效机制。四要全力支持全域旅游。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市目标,支持5A级景区创建。落实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用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五要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全面落实*商回归创业优惠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在主板、新三板上市,持续扩大民间投资。通过专项基金、补助、奖励、贴息、股权投入等多种形式,推行“孵化+创投”模式,力争每县建立一个创新工场或创业孵化基地。
(五)落实保障民生“硬投入”。
一要支持打好脱贫攻坚战。紧盯*贫困人口脱贫退出、*个贫困村退出目标,强化各级政府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管理责任,开展财政、扶贫、审计部门联合监督检查、跟踪问效和专项审计,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二要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组建*亿元绿色循环发展科技投资基金,加大湿地保护投入,支持实施铁腕降霾攻坚行动和水污染防治五年行动计划,支持实施雨污分流项目,加快全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PPP项目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三要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多措并举,明确融资方案,用足用好PPP、棚户区改造政策,统筹财政资金和新增债券,解决资金难题,巩固提升城市创建成果。抓好农村基础这一重点,实施路网通达、饮水安全、电力改造、网络覆盖、环境美化五大工程,确保2018年基本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建设和贫困户危房改造。四要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支持公立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全面取消以药养医。支持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福利院、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建设。进一步提高离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适时调整城乡低保和优抚补助标准,加强对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群体的兜底保障。
三、顺应时代大势,更好发挥审计监督免疫作用
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干部要积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主动担当,全面尽责,为推进经济社会健康较快发展保驾护航。
(一)狠抓政策落实审计监督。
各级审计机关要把推动中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作为审计监督的重中之重,及时反映重大风险隐患,揭示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全力助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要持续开展好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二要紧盯国家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持续加强财税金融、社会民生、资源环境、经济责任等领域审计,确保中省重大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三要持续做好追赶超越目标完成情况和“五新”战略贯彻落实情况审计,以实际行动为新“*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狠抓重点领域审计监督。
一要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情况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内容,在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财政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中予以密切关注。二要围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持续强化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和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跟踪审计,保障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三要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互利双赢。(三)狠抓公共资金审计监督。
一是要强化对重点项目建设、培育现代工业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八大方面工作的审计监督。二是要加强对公共资金分配、国有资源资产管理和领导干部经济权力运行的监督。按照“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持续强化财政资金审计监督力度,促进政府完善预算体系、优化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提高资金绩效。三是要加大对重点事、重点人、重点环节的审计力度。加强对政府重点工程的同步跟踪审计和政府投资项目的结算、决算审计,不断提高投资绩效。(四)狠抓民生资金审计监督。
民生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各级审计部门要发挥好关键作用,当好人民利益的“守护神”。一方面,要加强民生资金审计,严肃查处资金监管不力、工作作风不实、侵害群众利益等违法违规问题,持续加大对医保、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保资金审计,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关注民生政策落实、资金筹集管理使用等情况,畅通“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惠民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五)狠抓审计监督效能提升。
一要进一步强化审计职能、拓展监督范围,让审计监督的触角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努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审计监督网络,做到审计监督全覆盖。二要不断磨砺审计监督刀锋,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和苗头性问题,要按规定及时向同级党委、政府报告,确保科学决策、有效应对;对审计发现的涉及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该处理的及时处理,该移交的及时移交,坚决维护审计刚性和权威。三要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助推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打造,更好促进高效廉洁务实政府建设。四、强化组织保障,不断开创财政审计工作新局面
一是组织领导上要强化。
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要切实承担起主管财政、审计工作的责任,定期召开会议听取财政审计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具体问题,促进财政、审计部门更好发挥职能、开展工作。要善于从全局的角度思考谋划财政审计工作,特别对组织收入、重大支出和公共资金、重大项目审计等,要亲自谋划研究、安排部署、协调调度,促进财政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协调联动上要强化。
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财税、审计知识和有关政策法规,带头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自觉管好财、理好财。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支持、配合财政、审计部门开展工作,严格执行部门预算、主动配合依法治税,及时准确提供审计所需资料数据、自觉接受审计监督。要健全财政资金全程监管和内审内控机制,切实保障资金安全。要积极整改审计发现问题,确保所有问题立行立改、不等不拖、取得实效。纪检、组织、考核等部门要认真听取财政、审计部门工作意见建议,将其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使用、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倒逼各级各部门抓好财政审计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三是队伍建设上要强化。
扎实开展“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主题教育,努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财政、审计人员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优化干部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持续提升工作能力。要严格落实《廉政准则》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始终坚持依法理财、依法审计,自觉抵御各种消极腐败之风的侵蚀,着力塑造为民务实、廉洁奉公、恪尽职守的良好形象。第五篇:审计局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审计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局审计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牢固树立
科学的审计理念,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审计保障海陵经济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努力实现“十二五”期间,审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深化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海陵安全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推动深化改革和完善海陵治理方面迈上新台阶;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审计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自觉把审计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民主法治,促进海陵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继续坚持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基础,加大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的力度,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加强对重大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促进政令畅通,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加大对信息化系统运行情况的审计力度,建立和完善电子审计体系。
——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
——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法律、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关注海陵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安全、民生安全、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揭示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性建议,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四、探索创新审计方式和方法。深入总结审计实践经验,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审计方式和方法。
——着力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整体谋划、系统安排财政审计项目,按照清晰统一的审计目标,对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资源、组织实施和成果利用进行统筹管理,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的层次和水平。
——深化多种审计类型的有效结合。坚持预算执行审计与决算(草案)审签相结合,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金融、企业审计等相结合,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坚持揭露问题与促进整改相结合,审计监督与其他部门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通过结合,协调各种资源和要素,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的总体需求,切实提高审计的效果。
——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全面开展部门决算(草案)审计。
——加强跟踪审计。对关系地区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地区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构建和完善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不断摸索和总结绩效审计经验和方法。
——努力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积极探索符合形势要求和审计工作需要的审计组织方式,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整体效能。
——创新审计方法的信息化实现方式。积极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智能信息处理、知识发现与管理等先进技术,探索内控测评、智能审计、风险评估,以及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多方式结合等审计方法的信息化实现方式。
五、着力加强五项基础建设,夯实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以品格为核心、能力为重点、作风为基础、业绩为导向,全面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全面落实审计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意见》,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审计干部队伍。
——全面推进法治化建设。更加注重依法审计、文明审计,更加注重加强整改、完善制度,更加注重提高素质、严格管理,加强审计规章制度建设,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深入开展普法宣传,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数字化为基础,创新计算机审计的形式和内容,总结推广数字化审计模式,探索形成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审计方式。
——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弘扬审计精神,树立“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价值理念和文明形象,增强审计事业的凝聚力。
六、财政审计。以维护海陵财政安全、促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动完善公共财政和
政府预算体系、增强财政政策有效性、促进依法民主科学理财和提高预算执行效果为目标,以深化预算执行审计为主线,坚持“评价总体、揭露问题、规范管理、推动改革、提高绩效、维护安全”的审计思路,增强财政审计宏观性、整体性、建设性和时效性。
——财政管理审计,围绕海陵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以预算管理和资金分配为重点,注重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提高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推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动预算的统一和完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财政管理的规范性。
——预算执行审计,贯彻“严格查处,立足整改,规范提高,促进发展”的工作原则,探索对部门预算执行整体情况发表审计意见;以社会关注热点问题和重大项目绩效评价为切入点,开展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关注压缩公款出国(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费用降低行政成本政策执行情况,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坚持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促进预算公开的基础工作,推动部门预决算公开、透明,逐步扩大审计覆盖面,提高审计效率。
——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计,揭示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征收、分配、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国有资本投资方向和领域,确保国家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和提高国有经济整体效益。
——地方财政收支审计,以预算执行及决算的真实性、完整性为基础,关注执行统一财税政策情况、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管理和使用情况、财政体制运行情况和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完善政府财政收支审计与党政主要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对政府性债务实行动态化、常态化的审计监督,揭示问题,防范风险。推动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促进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增强透明度,接受人大监督。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围绕促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和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竣工决算审计,积极开展关系地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积极开展特定事项的专项审计调查。进一步加大对征地拆迁、工程招投标、设备材料采购、资金管理使用和工程质量管理等重点环节的审计力度,督促相关单位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提高投资效益,推进廉政建设,促进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农业资金审计,加强对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关系农村生产生活、关系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提高和国家粮食安全等强农惠农资金和项目审计,揭露和查处严重损害农民利益、造成财政资金流失和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农业资金整合,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深化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审计监督,促进基金管理规范、安全,促进各项社会保险政策的落实和制度的完善,推进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健全;关注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推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不断完善;强化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和住房公积金审计,促进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专项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的审计力度,促进相关惠民政策的落实,促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慈善事业的发展。
——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审计,加强对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和效果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保障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应急处置、预防预警、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相关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专项资金审计,加强对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关注政策措施执行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相关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有效落实,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七、企业审计。以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为目标,坚持“强化管理、推动改革、维护安全、促进发展”的审计思路,加快转变审计方式,加强对国有企业资金、权力和责任的审计,推动其转变发展方式、落实宏观政策、加强经营管理、防控重大风险、创新机制制度和推进反腐倡廉。
——全面监督国有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更加关注法人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推动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加大对国有企业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审计力度,加强对重要经营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加强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资金使用、资源利用等相关权力和责任的监督,促进企业健全权力运行机制。
——加强对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战略性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节能减排、产业振兴规划等重大决策部署和宏观政策措施情况的跟踪审计,促进国家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为国有经济实现综合性、系统性和战略性转变发挥作用。
——注重揭示影响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风险,深入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与国家方针政策之间的内在关联,维护企业安全,促进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
——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与企业信息系统的联网,试点实时审计;统一整合和统筹调配审计资源,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审计项目,建立“点(单个企业)、线(行业和上下游产业)、面(国有经济运行)”联动的企业审计模式,提高企业审计的主动性、时效性、宏观性和建设性。
八、资源环境审计。以促进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目标,检查国家资源环境政策法规贯彻落实、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和资源环保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营情况,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发挥审计在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对土地等重要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的审计,揭露和查处违规出让、无序开发、低效利用,破坏浪费资源、国有资源收益流失、危害资源安全等问题,促进资源依法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加强对水、大气、土壤、重金属、固体废弃物、核能利用等污染防治情况的审计,揭露和查处防治规划政策措施不落实,违规处置、排放污染物,防治设施运营不正常,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促进加强污染防治,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加强对节能减排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和相关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揭露和查处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法规不到位、淘汰落后产能进展滞后、严重浪费能源资源等问题,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审计机关内部资源环境审计相关资源的整合,积极构建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有机结合的多元工作格局,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理论与方法,不断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制度与规范。
九、经济责任审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两办规定),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深化发展”的审计思路,以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为重点,进一步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深入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推进海陵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同步审计;逐步扩大海陵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体系。按照两办规定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和规范,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程序及成果运用等;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对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操作流程、审计组织方式和审计方法等;研究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等结果运用制度,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逐步建立起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体系。
——全面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和水平。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和质量控制,进一步完善审计内容和审计组织方式。坚持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加大任中审计力度。探索和推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同步审计的组织方式和审计方法。合理调配和整合审计资源,实现不同审计项目之间的资源共享。依法规范审计评价,做到审计评价与审计内容相统一。
十、审计法治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审计法律规范体系,规范审计行为,推进依法审计。
——积极参与海陵法律法规制定工作,提高立法协调水平,进一步发挥审计机关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
——严格执行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完善审计机关层级监督机制,推动依法审计和文明审计。
——大力推行审计项目审理制度,逐步规范审理工作流程,明确审理工作标准,提高审理工作质量。
——探索建立审计质量岗位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审计质量岗位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开展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
——加大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力度,提升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水平,促进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督促审计干部认真学习和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提高审计干部依法办事和依法审计的意识和能力,推进审计机关严格依法行政,全面履行审计职责。
十一、审计结果利用和审计宣传。加强审计成果综合利用,提升审计成果层次;坚持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特别是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
——坚持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把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内容。
——坚持和完善特定审计事项阶段性审计情况公告、重大案件查处结果公告制度。
——加强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和开发利用,拓宽审计成果利用渠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开发提炼审计成果“精品”和“高端产品”,不断提高审计信息的质量和水平。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工作信息公开,逐步实现审计事务公开。
——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增强审计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协调性。加强对重大审计新闻事项或事件的宣传策划。密切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增强新闻报道的主动性。加强舆情研判,将审计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密切协调。
十二、审计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工作、人才工作方针政策,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审计事业科学发展需要的干部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着力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
——加强审计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意见》,不断优化人才结构,逐步提高法律、工程、环境保护和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专业人员比例,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加大高层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队伍;科学利用外部人才资源,探索建立外聘专家库和专家咨询制度,不断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加强教育培训。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大规模培训审计干部,持续提高审计干部素质;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改进培训方式。
——加强机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注重党建理论研究,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理念教育,以“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争当‘四手’奋发有为”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审计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实、高、新、严、细”的良好作风,促进和谐机关和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机制,加强对廉政风险点的查找与防控,加快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廉政准则》及其实施办法为重点内容,加强廉洁从政教育;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和审计纪律“八不准”规定,加强审计项目廉政监督检查,强化审计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十三、大力推进电子审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提高审计业务信息化水平。完善并推广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积极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总结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和操作制度,建立健全标准规范;组织开展对重要单位的联网审计;积极探索统一组织项目、联网跟踪等审计组织方式。加强综合数据分析队伍建设。
——提高审计管理数字化水平。形成以审计项目计划实施、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成果利用、审计资源调配、机关事务处理为主线的审计管理数字化,创新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管理方式。
——建成审计信息网络及安全保障系统。完善符合海陵信息安全保密要求的审计专网和审计内网;保障视频、数据、语音等网络应用的畅通与安全。
十四、整合审计资源,做好实现科学管理的各项工作。
——提升审计资源的配置效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前期立项调研,发挥好审计项目计划的引领作用。明确审计目标和工作重点,提高审计工作覆盖面。整合审计资源,统筹安排相关审计工作。加强审计外聘人员管理。
——提高审计项目计划的科学性。提高计划编制与下达工作的时效性。合理安排审计项目,细化审计目标、审计范围、所需审计资源和关键时间节点。
——完善审计统计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审计统计指标体系,提升审计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强化审计统计数据有效利用,更好地为审计业务工作和审计机关领导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围绕审计业务工作需要,深入研究审计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和难点问题,实现审计理论研究与审计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规范审计科研管理,提高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建立审计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审计机关预算管理,强化审计成本控制,推进预算公开,努力做到申请计划有概算、正式进点有预算、审计过程有核算、项目结束有决算、成果绩效有评估,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绩效,适时向社会公告审计署绩效报告。
——规范机关后勤管理与服务。巩固和深化机关后勤管理,落实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创建平安机关。厉行勤俭节约,降低机关运行成本,积极改善机关办公条件,提升资产管理水平,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十五、本规划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