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量工作的定期审核与评审制度
计量工作的定期审核与评审制度
为验证本公司计量管理制度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确保计量管理制度有效运行,企业计量管理领导小组应制定本企业计量定期审核与年度审核计划。
一、审核前的准备工作
1、由计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指定人员制定并组织实施计量管理工作审核方案;企业分管负责人负责审批审核计划和报告,确认重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负责编制审核检查表,进行现场审核,收集审核证据。审核组由2人或2人以上企业计量工作人员组成。
2、企业计量管理部门负责计量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纠正 / 预防措施的验证。计量管理部门制定计量管理工作年度审核方案,报企业分管领导批准后实施,计量工作审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3、审核前,审核员应根据审核准则编制审核检查表,准备好审核所需要的文件和表格(现场审核记录表,不合格报告和纠正措施等表格)。内审组长提前向审核部门发出审核计划(审核计划日程表),其内容包括:受审核的部门、日期与时间安排;审核的目的、范围、审核准则及相关的文件;内审组成员及其分工。
二、审核实施
1、现场审核前,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相关计量管理人员参加的首次会议,说明审核的目的、范围、审核准则以及审核的方式与方法。
2、现场审核依据企业计量管理制度进行,通过交谈、抽查记录,现场观察等方式收集审核证据,检查计量管理工作的运行状况。如现场审核发现不合格事实时,审核人员应请该部门负责人确认,并做好现场审核记录。
3、现场审核结束时,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由相关计量管理人员参加末次会议,宣布不合格的报告和观察项报告和审核结论。
4、审核组长根据审核结论编写审核报告,对产生不合格的责任部门应对开具的不合格报告进行确认纠正。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经企业分管领导确认后组织实施。计量管理人员针对到期提交的纠正措施及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第二篇: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评审制度
**************有限责任公司 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评审制度
一、目的
为了对本公司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定期评审,确保预案的持续使用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对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
三、职责
(一)公司总经理负责预案评审活动。
(二)安全科科长负责组织准备预案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整 改措施跟踪检查的组织和报告工作。
(三)公司各科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准备并提供与本部门有关 的评审所需资料,并负责落实评审提出的整改措施。
四、工作程序
(一)预案评审活动以召开“评审会议”的形式进行,参与会议 的范围可包括公司级有关领导、各科室负责人及其他有关人员。
(二)评审会议每一年召开一次,当公司内部机构发生重大变化 或发生重大事故时,总经理可决定临时召开预案评审会议。
(三)预案评审的内容可包括;
1、应急救援预案的贯彻实施情况及其适宜性;
2、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3、应急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
4、应急救援队伍的任务和演练;
5、预防事故的措施;
6、事件的处理。
根据需要可以对其中的单项内容进行评审。
(四)安全科长负责收集员评审资料,提出预案评审会议中需要 解决的问题,报总经理审核。
(五)办公室根据议题要求,确定预案评审会议的议程、时间和
参加部门,由安全科长通知与会部门。
(六)总经理主持预案评审会议,对评审内容作出评价,提出整 改措施或建议。
(七)安全科长负责预案评审会议的记录及评审报告编制。
(八)各相关部门接到评审报告后,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整改措 施。
(九)安全科长对整改措施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证。
(十)由安全科长保存预案评审的有关记录。
第三篇: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评审制度
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评审制度
一、目的 为了对本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定期评审,确保预案的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
三、职责
1)公司总经理负责预案评审活动。
2)安技经理负责组织准备预案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整改措施跟踪检查的组织和报告工作。
3)公司各科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准备并提供与本部门有关的评审所需资料,并负责落实评审提出的整改措施。
四、工作程序
1)预案评审活动以召开“评审会议”的形式进行,参与会议的范围可包括公司级有关领导、各科室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
2)评审会议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当公司内部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重大事故时,总经理可决定临时召开预案评审会议。
3)预案评审的范围可涉及到公司的所有作业活动或者其中部分活动。
4)预案评审的内容可包括:
a.应急救援预案的贯彻实施情况及其适宜性; b.危险目标的数量及其分布情况;
c.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d.应急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
e.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 f.预防事故的措施;
g.事故的处理;
h.工程抢险、抢修;
i.现场医疗救护;
j.紧急安全疏散;
k.社会支援。
根据需要可以对其中的单项内容进行评审。
5)安全科长负责收集预案评审资料,提出预案评审会议中需解决的问题,报副经理审核。
6)办公室根据议题要求,确定预案评审会议的议程、时间和参加部门,由安全科长通知与会部门。
7)总经理主持预案评审会议,对评审内容作出评价,提出整改措施或建议。
8)安全科长负责预案评审会议的记录及评审报告的编制,管理评审报告经总经理审批后分发到各相关部门。
9)各相关部门接到评审报告后,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整改措施,视需要按规定修改有关文件。
10)安全科长对整改措施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证。
11)由安全科长保存预案评审的有关记录。
第四篇: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
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学校要切实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坚决扭转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对各学段作业进一步明确要求,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共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自主管理作业,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1.作业布置
①
每学期教研组内教师应该开展作业专题研究活动,对教材上的作业进行具体研究,确定学期内的作业范围、作业要求等基本内容。
②
教师将作业分为“必做作业”“选做作业”,作业布置应根据学生的学情,为学生精心选择作业,保证基础性和时效性,杜绝机械重复的作业。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和学习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为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创设不同作业空间。
③
作业形式应该多样化,要根据学科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探索作业形式,将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课外实践作业等,学生采用书面、社会实践等形式完成。
④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学生的课堂作业要适量适度,一般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十分钟左右的作业时间,尽量保证课堂作业在课内时间完成。其中数学作业应该一天一练,语文作业一课一练,大作文每学期
6—8篇。其它学科按照本学科学期教学计划,由任课教师自己设计,原则上作业次数与所上课时数等同。
⑤
各学科教师要协调好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其中语数外大科教师尤其要控制自己的作业量在十五分钟内,整体作业量控制在一小时四十分钟左右。
⑥
严禁教师将书写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2.作业书写
①
学生统一用
0.5
碳素笔(或钢笔、圆珠笔,不得用红笔)等书写作业。
②
教师应该根据作业的特点规定相应的书写格式,作业书写应该强调格式规范,书写整洁,作业本干净卫生。
③
班级任课教师要经常性举办优秀作业展示,口头表扬优秀作业,公开讲评作文,学校教务处每学期都将对全校学生作业进行大检查,并评选出优秀作业。
3.作业批改
①
提倡学生作业全批和面批制。通过面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改。教师对学困生的作业进行当面批改,当面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对作业进行更正,加强教师对学生作业情况的及时指导。
②
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一般采用“等级、分数与激励性语言”相结合的形式;教师在等级、分数评价基础上,应该用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引导学生,特别是习作(作文、日记等)、美术等一些创作性的作业,教师应该从多方面来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指导与激励作用。
③
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
1)
批改时一律用红笔,要求一题一批,对正确的作业采用打“√“等形式。对于学生作业中特别精彩的地方,可采用其他符号或者语言进行提示鼓励。同时教师对具有创造性、独特性的作业应该以鼓励和引导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2)
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一般在错误的地方用波浪线或圈点等形式指出来,一般不采用”x“来指出错误的地方;对于书写明显书写错误的地方,教师应该在学生错误的地方使用问号,同时使用标注或将正确的答案书写表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3)
对于学生作业中错误的地方,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及时订正,提倡使用错题本。教师及时对学生订正的作业进行批改或检查。
4)
对习作的批改提倡有眉批、尾批。对习作中优美语句用“≈”标出,批改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在批改中既有对学生习作格式、语言等方面的评价,也有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鼓励性评价。
5)
学生之间可以在老师主持和组织下相互评价作业。教师应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作业做出再评价,同时对学生的评价做出再评价。学生作文一学期相互批改不超过两次。
6)
作业应该及时批改,作文一般在一周内批改完成外,其他作业一般在当天批改。
7)
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关记录,特别是对有独创性和有普遍性错误的地方做好记录,作为讲解和辅导的依据。
1)
教师对学生作业管理的执行情况由教务处依照绩效考核细则进行监督管理。
2)
作业主要指学生的课堂作业以及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本制度自公布之日开始执行。
中学作业量总量审核鉴定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
为加强并优化学校作业管理,探索减负增效新举措,科
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可持续发
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制定本制度。
1.作业布置与实施。
作业要立足学生学习活动整体考
虑,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觉
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
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作业布置数量要适当,难易
要适度,配置要有梯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状况、实
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加强作业总量监控。
班级设立作业监督员,每天晚放
学前向班主任汇报;班主任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审查
与统筹协调本班作业总量,同时做好班级每日作业总量汇
总,每周提交年级备案。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
小时,七、八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
1.5
小时,九年
级每天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
小时。
2.学校各年级学科教研组长对作业质量进行把关,审查
难易程度和配置梯度。
教务处每学期检查各年级作业布置、完成的质量及批改情况,定期开展有关作业情况的问卷调
查,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要存档备
查。
4.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构建学校作业管理制度,抓规
范要求,从制度上规范教师和学生作业的行为,建立作业审
查每日备案制度、常规检查制度、批改讲评制度等,从作业的数量、针对性、批改反馈等方面进行制度化规范。形成以
班主任为总协调人的班级各学科作业协商机制,确保学生每天的作业能做到学科平衡、总量控制、合理分配,并注重学
生对作业的反馈。
5.强化督查,完善评价。
学校将作业质量、作业批改、作业负担等情况作为考核教师师德师风和教学效果的考核
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主动接受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的监督,对作业工作不规范的教师及时督促整改;对在作业设
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予以
表扬,对工作不力,弄虚作假,甚至继续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教师,将在校内进行批评教育,并视实际情况予以师德考
核降级处理。
第五篇:计量制度(参考)
计 量 管 理 制 度
计量管理文件目录
编号文件名称
第一部分计量管理方针、目标
第二部分计量组织机构人员职责
第三部分计量器具的分类和管理
第四部分计量器具的采购、入库、流转制度
第五部分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第六部分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第七部分计量器具的标志管理
第八部分产品计量检测管理制度
第九部分量具失准处理
第十部分内部监督检查制度
第十一部分计量检测记录的管理
第一部分 计量管理方针、目标
一、计量管理方针
1、加强计量基础建设
2、改善经营管理
3、提高经济效益
4、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二、计量管理目标
完善计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计量管理水平,保证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100%,为经营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
第二部分 计量组织机构人员职责
一、计量管理方针
1、加强计量基础建设
2、改善经营管理
3、提高经济效益
4、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二、计量管理目标
完善计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计量管理水平,保证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100%,为经营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
第二部分 计量组织机构人员职责
一、计量组织机构
质检部计量室是公司主管计量工作的职能部门,在质检部长的领导下,分管全公司计量工作。计量组织机构图:
二、生产经理计量职责
1、在总经理领导下,主管公司计量管理工作。
2、领导公司各部门和全体员工贯彻实施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各项计量规章制度,保证完成企业计量工作任务。
3、审批计量管理文件,批准计量工作发展和工作计划,对公司重大计量工作问题作出决策。
4、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计量保证体系,任命体系人员及配备相应的资源。
三、质管部计量职责
1、在主管经理领导下,负责公司日常计量管理工作。
2、贯彻实施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各项计量规章制度,对公司内部进行计量监督管理,处理计量纠纷。
3、组建计量管理体系,指导监督各部门计量工作,制定计量管理规章制度,制定计量工作发展和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4、组织开展生产经营过程的各项计量检测。
5、组织计量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员工的计量法制观念和计量技术素质。
四、计量管理人员职责
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制定实施办法和管理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
2、负责计量文件的编写、修改或改版。
3、统一管理公司的计量器具和设施,组织对生产经营用计量器具的配备。
4、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将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向质监部门申报,制定周期检定计划,负责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工作。
5、监督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计量检测数据。
五、车间、班组计量员职责
1、宣传计量法律、法规和公司计量管理制度,协助质管部对车间或班组计量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2、制定计量工作计划,监督所属部门、班组完成计量工作任务。
3、督促所属部门、班组使用合格计量器具,正确使用计量器具,按要求做好各项检测记录,保证计量数据准确可靠,落实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保养。
4、根据需要提出添置、更新计量器具计划。
5、掌握计量工作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部分 计量器具的分类和管理
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和主要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常用计量器具低值易耗的特点,将本公司计量器具划分为A、B、C三类实施管理。
一、计量器具的分类
(一)A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1、生产工艺过程中和质量检测中关键参数用的计量器具;
2、精密测试中准确度高或使用频繁而量值可靠性差的计量器具;
3、进出厂物料核算用计量器具;
4、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范围的计量器具。
(二)B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1、生产工艺过程中非关键参数用的计量器具;
2、产品质量的一般参数检测用计量器具;
3、二、三级能源计量用计量器具;
4、企业内部物料管理用计量器具。
(三)C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1、低值易耗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2、一般工具用计量器具;
3、在使用过程中对计量数据无精确要求的计量器具;
4、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明令允许一次性检定的计量器具。
二、计量器具管理
(一)A类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1、A类计量器具中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严格按国家计量行政部门的检定管理办法,执行强检。属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按有关的检定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和检定周期定期进行检定;
2、对准确度高、量值易变、使用频繁的计量器具列作抽查重点,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3、A类计量器具的配置数量,应能确保计量器具按期检定,检定与维修期间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4、A类计量器具原则上由质管部统一控制管理。
(二)B类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1、对列入B类管理范围的计量器具,如符合国家检定规程要求的应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
2、对无检定规程但需要效准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效准;
3、B类计量器具的配备数量,应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三)C类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1、一般工具用计量器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实行一次性检定和有效期管理使用;
2、对准确度无严格要求,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耗计量器具和工具类计量器具可在使用前安排一次性检定;
3、对C类计量器具要进行监督管理,如不定期的抽查和以比对的方式对其进行校对。
第四部分 计量器具的采购、入库、流转制度
本制度对公司计量器具的采购、验收、贮存、发放、报废实施控制,以防止计量器具的滥用、误用及损坏。
一、计量器具的采购、入库
1、各部门根据预期使用的要求提出计量器具采购计划,经质管部审核报公司批准执行。
2、采购部门负责计量器具的采购,采购人员应按采购计划,购买有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和商品合格证的计量器具,并经计量人员验收后方能入库,并做好入库登记。
二、计量器具的流转
1、凡新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登记编号,建立管理帐卡、纳入周期检定管理,建立技术档案。
2、因任务调整而不用的计量器具,经计量人员核实后贴上停用证,予以封存,封存后禁止使用,若要重新使用,则须办理启用手续并经重新检定合格后方能恢复使用。
3、凡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经过修理并且修复后检定合格方可使用,维修要有记录。
4、确定不能维修的计量器具,由计量人员提出报废并填写报废单,经质管部审核报公司批准后方可办理报废手续。
5、报废后的计量器具,要统一处理贴上报废标记,严禁使用。
第五部分 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的要求,以保证本公司所有计量器具得以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
一、计量器具的使用
1、计量器具使用操作人员应熟悉计量器具的性质、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专用检测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方能上岗操作。
3、在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是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在检定周期内、检定合格标志清晰、铅封完整。
4、常用的玻璃温度计、密度计等容易损毁的计量器具应设备有品。
二、计量器具的维护、保养
1、计量器具发生故障,要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计量员。
2、因故障停止使用的计量器具应帖上停用标志以防止误用,停用标志使用红色。
3、计量器具应由符合资计质要求的维修单位进行维修,维修后要经过计量检定合格才能使用,维修过程要做好记录。
4、各种计量器具要严格按照技术说明书的要求,在规定的条件下妥善使用和放置。定期检查、清洗,保证计量器具的安全、整洁、配备附件完好、合格证齐全。
5、凡主观因素造成的计量器具损坏或丢失,直接责任人负责赔偿。
第六部分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1、为保证全部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的合理准确制定本制度。
2、计量管理人员负责建立全部计量器具台帐,台帐的项目必须明细。
3、计量管理人员负责编制周期检定计划表,负责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工作。
4、凡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由计量管理人员统一登记造册,向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番禺分局申报,并到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周期检定。
5、列入A类、B类的计量器具,应明确计量检定(校准)周期,按周期到计量检定机构进行计量检定(校准)。
6、计量人员按月检查周期检定实施情况,统计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受检率和合格率。
第七部分 计量器具的标志管理
1、企业内工作计量器具按国家、地方和部门检定规程检定合格的,采用绿色合格证标记。
2、对没有计量检定规程,但按有关规定进行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采用准用标记。
3、对停用的计量器具,采用红色停用证标记。
4、对封存的计量器具,采用封存标记。
5、对报废的计量器具,采用报废标记。
6、所有标记应注明计量器具编号,有效期或停用日期。
第八部分 产品计量检测管理制度
1、质管部协同各部门组织开展生产经营过程的各项计量检测。
2、根据生产工艺文件和产品标准要求配备符合使用要术的计量器具和开展计量检测。
3、根据生产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需要配备相应的计量器具和开展计量检测。
4、暂没有条件开展检测的项目应与有条件的检验部门签订合同委托进行检测。
5、明确各类计量检测的部门、人员,明确实施计量检测的依据和要求,对重要的检测数据,必须规定检测方法。
6、各项检测要按要求做好记录。
7、质管部定期对计量检测的实施情况,检测数据的原始记录,以及检测数据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告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
第九部分量具失准处理
5.8.1一旦发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计量员应协同使用部门立即评定以前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5.8.2由计量员发出“校准失效追溯报告书”对不合格量具及所测产品进行追踪处理。不合格量具停止使用。
5.8.3该计量器具所测的产品列为“可疑材料或产品”,并改用合格的其它同类计量器具测量或验证。若测量结果不合格,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对该计量器具则进行调整、维修、降级或报废处理。
5.8.4当确认不合格时,追溯到产品合格批为止,如该批产品已发往用户,由销售部与顾客进行沟通,在让步的基础上接收或由公司负责交换。
第十部分 内部监督检查制度
1、质检部每年制定计量监督检查计划,对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检查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必须作好详细记录,并要求被检查部门实施纠正措施。
3、对被检查部门的纠正措施情况进行验证,确保不合格项目纠正完毕并达到预期效果。
4、定期对计量保证体系进行内部审核,监督检查计量体系要素的运行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根据审核结果对不符合项实施纠正措施,保证计量体系的正常运行和不断完善提高。
第十一部分 计量检测记录的管理
1、各部门应指派专员负责本部门业务范围内记录的管理,并按规定负责记录的收集、经整理后装订成册,立账登记,便于归档检索。
2、记录人员要按指定份数和格式用墨水笔或圆珠笔书写,字迹清晰。
3、记录所写的字体必须规范,计量单位必须是法定计量单位。
4、记录必须真实、可靠,不能随意涂改,数据的修改应盖上修改人印章或签字。
5、记录必须有记录人签名或盖章,对记录内容真实性负责。
6、记录的存放要有适宜的环境,防止霉变损坏,方便存取。
7、记录保存期限为3年。
8、超过保存期的记录,经审核确认无用经批准后方可进行销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