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编辑工作中几件小事看编辑之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从编辑工作中几件小事看编辑之乐
作者:刘东信
来源:《编辑之友》2011年第02期
有人说编辑工作是枯燥的,整天就是组稿、审稿、加工、校对、复核这些事情,还要把差错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期刊还得按时出版。另外,从事编辑工作的人还要处理好和领导及同事的关系,不仅身累而且心累,烦都能烦死,何来快乐?说编辑工作有快乐不是自欺欺人?不可否认,一些出版社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为求生存和发展要求编辑全身心地投人工作,导致编辑压力过大,无暇体会快乐。笔者在这里讲一些自己从事编辑工作几年来,遇到的几件令人快乐的小事,与同行们共勉。这些事都是我勉励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
一
刚毕业到编辑部的时候,我看到以前出版的学报许多文章后面都有不少的空白部分,一是觉得有点浪费,二是空太多在版面上也有点不协调。再浏览其他的一部分类似期刊后,发现有的期刊在空白部分登一些下期的摘要、通知或更正启事等。我就把这个事情跟领导汇报了一下,并说可以在自己负责的那一期上尝试补白一些摘要什么的,领导没有同意,说你的解决了,其他各期岂不是不一致。我又找了其他几个编辑聊起这个事,并说我平常喜欢收集一些科技新闻,浏览一些科普杂志之类的,他们负责的那期空白部分我来找材料,刊登一些跟他们的栏目相关的校内或校外的科技资讯,不仅能填补空白部分,也能丰富活跃版面,让我们这类科技学术刊物内容也有一点多样性和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且,每期的空白部分并不多,我利用业余时间就可以收集这些资料,他们安排好版面后,把空白部分给我看一下,我会根据版面大小选择编校好的合适的内容,不耽误他们的工作和时间。大家听了我的建议后,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领导说先试试看。就这样,自己利用业余时间翻译或采编的最新资讯,如学校的学术会议通知、发表在国外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获奖人物的介绍、一些有趣的科技趣闻、科技史料等放到补白的部分。以往编出的杂志自己是不多看的,现在也不时翻翻,毕竟还是有一点可读性趣味性的地方。我还经常和其他编辑在一块讨论要放的最新的东西和版式设计,毕竟这块自留地是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可以自由发挥的地方。现在,各期编辑都自己负责自己那一块空白地了,大家不知不觉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编委看了我们的杂志后,也反映我们的这种改变有点意思,使刊物不再沉闷,更有活力了,有些专业的资讯对他们了解一些行内信息还是有帮助的。想想自己刚到编辑部做的这点事情能得到大家的接受和认可,自己也变得更加喜欢这个工作了。
二
2009年圣诞节前收到一份英国寄来的信件,我很奇怪,我没有朋友在英国啊!打开一看,是一个作者寄来了一张圣诞贺卡,里面除了祝我圣诞快乐,还感谢我对她的帮助。老实说,平常收到贺卡的机会不多,挺惊喜的。应该说这个作者我是比较有印象的,因为她的文章请不同的专家审了好几次,也修改了好几次,可谓一波三折。按照我们编辑部的规范,如果两个审稿
专家中一个认为该篇文章不宜发表的话,基本上就等于要退稿了(俗话说的“被枪毙了”)。她的文章在一审中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但她对否定的意见逐条给予了答复,承认了专家提出的一些意见,但也对专家的另一些意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给出了依据,并希望编辑给予申辩的机会。我们平常遇到的作者很少有这样据理力争的,作者的这种态度提醒了我,仔细看了她的原稿并检索网上的相关文章后,我发现这是一篇还不错的文章,就是写作上还有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审稿人的有些意见可能是误解,但审稿人的意见也不能忽视。本着尊重作者和审稿人的原则,我及时把她的修改稿和答复意见通过邮件传给了这位审稿人,并把另一个专家的审稿意见和查阅到的相关文献也发了过去,毕竟任何说明都是要有依据的。这位审稿人审阅后认为为了使结果更严谨,还是要补充一些相关数据,如果编辑部坚持要发的话也可以。但这个作者快面临毕业了,可能也没有这个心思再作实验,并说要到国外读博士了。我找到了这个作者,首先告诉她,一是编辑部不可能不顾审稿人合理的意见刊登文章,这是对审稿人的不尊重的行为;二是像她这种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文章起死回生的例子并不多,不应该放弃;三是如果她到国外还要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即使我匆忙给她发了这篇文章,等以后她成名了,有人发现她早期的这篇文章有问题,对她的声誉也是不利的。在我的劝说下,她还是花了一个月时间补充了实验和相关数据,编辑部再请那位审稿人审核后通过了。审稿人事后发来邮件,说一篇稿子自己审了几遍虽不轻松,但看到了编辑和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他本人意见的重视,让他觉得审稿这个工作还是很有意义,同时,勉励编辑要将好的做法坚持下去。从事编辑工作几年,第一次受到审稿人的鼓励,这给了我许多做好编辑工作的动力和信心。同时这件事情也给了我一些启示:一是我们的审稿程序有漏洞,有一个审稿人不通过就枪毙稿子,有一棒子打死的嫌疑,编辑部应该完善审稿程序,应对这种情况;二是编辑按编辑部规定做虽然没有错,但并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还是应该给予作者合理的申辩机会,作者的观点不一定都错,审稿人的意见也不一定都对,编辑要做的就是做好作者和审稿人之间信息的沟通和传递工作。三
自己以前毕业的实验室的师弟要毕业了,导师叫他把稿子交到我这边,看看能不能早点发表?虽然以前在一个实验室做过实验,但看了稿子后,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一是英文写作上的问题,有些句子不通,整篇文章说明问题的逻辑也有问题:二是在前言部分的一些表述照抄了原文,这个问题就有点大了。我把这些意见都反馈给他了,虽然我也可以找两个熟人审稿帮他过关,但本质上来说这样是害他。跟师弟沟通后,师弟也理解了我,按照我的建议修改了文章,我看了以后觉得还可以,建议他不要投我们学报了,可以试试投到更好的杂志。最近师弟从香港博士毕业回国了,跟我说起这个事,说当初我帮他修改的那篇文章很快被接收了,发的期刊也不错,他博士的老板看到后,邀请他到香港读博士。最近回国一是来感谢,二是有两个单位想去,请我帮助参谋参谋。能得到师弟的理解和信任,我也很欣喜,由于我平时也比较关注一些国内生物学研究的前沿,就跟他聊起了最近Naturc和Scicnce上跟他专业相关的文章,并把我了解的国内这个领域比较有实力和潜力的机构列举了一下,师弟最终也听取了我的建议,到一个刚建立的干细胞研究中心去工作了。有时候想想,虽然自己不再从事专业领域的研究工作了,但看到师弟师妹们能继续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偶尔还能想到我,我还能继续跟他们讨论一些专业问题,也颇感欣慰了。
四
从事编辑工作,我还遇到其他一些有趣和快乐的事情,譬如:外出学习时学到一些想学的知识,同时还结识了一些朋友,彼此就专业问题和编辑工作中的问题相互交流,也得到一些前辈的指点,日后还经常通过网络交流一些心得和体会,当然也谈论一些彼此编辑部的话题;根据自己的兴趣,平时收集了一些编辑相关的资料阅读、写作一些专业相关的文章并被录用了;自己设计的栏目成功地邀请到栏目主持人并组织到稿件,该栏目被许多作者关注并有持续的投稿;自己或所在的刊物获得行业协会的奖项,被邀请参加一些专业的学术会议,认识不少专家并与之愉快地交流,了解了一些平常不曾留意的研究动向等。
从自己身旁的这些点滴小事中,我也有一些思索:年轻编辑应该怎样成长?是让别人给你准备好条件和环境还是自己创造条件和机会;主动学习并适应编辑的生活和节奏,或是被动地应付每日枯燥的工作?
积极的心态能让我们在困难中发现机会,消极的心态只好让好的机会溜走并被时刻为机会准备着的人抓住,最后的结果将会大不同。既然我们要一直从事编辑这一行业,与其消极被动、浑浑噩噩的去熬,不如承担起责任,每天尝试让自己做一点事情,在平时的工作中为自己的期刊、为作者、为读者、为同事想多一点,想远一点,不仅能从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并能收获快乐。最后,我以新东方学校的一句口号和同行共勉: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第二篇:科技编辑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科技编辑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作者:张卉竹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6期
摘 要:如何在变化中更好地发展传统出版业,寻求创新和突破,是每一个出版人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多年科技编辑工作经验为基础,总结了出版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供同行们参考借鉴。
关键词:科技编辑 体会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253-02
编辑活动是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活动,它以书籍等物化的精神产品为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编辑是文化创造的参与者,近些年,编辑职业的确定逐步走向制度化轨道。它在净化出版队伍、提高编辑职业准入门槛的同时,也正式确认了编辑的职业身份。作为众多编辑类别中一个不能忽视的群体,科技编辑具有特殊的职业特性,在具体的职业实践中也常常面临一些特殊的问题,有着自身特殊的职业体会和思考。编辑行业发生的变化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媒行业发展迅速,日渐强势。对于编辑工作,许多人漠视由于时代发展所导致的编辑职业发生的深刻变化,仍然用固有的眼光去看待它。
美国人罗格斯在《编辑人的世界》一书中说:“今天的编辑和老一辈编辑不同的是,他们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既要精通书籍制作、行销、谈判、促销、广告、新闻发布、会计、销售、心理学、政治、外交等等,还必须有绝佳的—— 编辑技巧。”也就是说,今天的编辑将介入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之中,例如,选题策划、组稿、书稿编校加工、印刷材料确定、印制厂的选择、成本核算、图书营销、书款回收等。工作涉及的内容更加宽泛,客观上工作量也加大了不少。
如今的编辑不仅要在书稿编辑加工工作面前成为杂家,面对出版项目的整个加工过程,都要有所掌控,承担责任,这样,就要求编辑们必须成长为面面俱到的行家。职业水平的普遍提高,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新技术与传统手段相结合使出版工作有了一定改进
(1)新技术手段的应用
从技术层面上来看,由于个人计算机及文字处理软件的广泛应用,作为出版物产品的各种原始文档和图片都可以在计算机上来进行创建、修改、校对、存储、复制,并通过互联网传
递,同时知识的海量聚合又需要对其进行高度结构化,读者需求的可定制还必须确保知识服务的有效性。所有这些必须通过协同知识创作、编辑和服务等出版要素,建立标准、共享和开放的数字出版流程来实现。
作为信息时代的编辑人员,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了解和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在出版岗位上,可以说,不能操作计算机,基本上无法开展工作。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大大简化了编辑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校对软件的应用给编辑们带来了一定的便利。计算机排版中的错误有时可以在编辑人员手中事先解决,或者在排版现场指导加以解决,减少了中间环节和人力物力的浪费。与作者读者的沟通,较之以往也有了很明显的变化,更加快捷和简便有效。过去必须通过邮寄信件、电话传真、出差见面等形式解决的问题,如今通过网络电话会议就可达到同样的效果。设计图和稿件可通过网络直接传递,方便快捷。读者也可通过网站平台或博客、微博等通讯工具与编辑们进行互动。科技的迅猛发展,给出版业同样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2)新技术应用中的漏洞
新技术的应用也在编辑工作中显示了不确定性。完全依靠校对软件解决不了全部的问题,还需要编辑人员原始的加工方式才能保证书稿的质量。排版软件系统的不兼容也给排版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文件转换引起的漏版、错版、乱码时有发生。科技稿件的排版基本还要重新进行。针对计算机软件出现的各种现象,在排版过程中关键的环节,一定要坚持纸质稿件修改,避免发生质量问题。科技书稿应尽量避免接收电子稿件,以作者审核过的纸质打印稿件为准,以保证公式、复杂字母变量、角标和生僻符号的准确显示。
综合考虑,新技术的应用需要适度进行,传统出版步骤决不能完全废弃。科技书稿编辑加工要在纸质稿件上进行,坚持三审三校的编辑流程。传统和新技术两者相结合起来,更能加快出版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创新是灵魂,质量是根本
竞争在各个领域都是正常存在的,在出版领域中尤其如此。每一次去出版物销售场所调研,看着容积不断扩大的销售大厅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一排一排书架上密密麻麻摆放的各式各样、不同题材的书籍,编辑们不由地感觉到一种压力和责任。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确是摆在每家出版机构面前的一道难题。工艺要创新,版式要创新,内容要创新,谁让我们处在这么一个创新变革的时代呢?大家绞尽脑汁,都想做出让读者耳目一新的精品来。出版物市场品种众多,已经达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可是,大部分产品是高度同质化,读者几乎看不出其中的差别,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出版物和出版企业在读者心目中形象模糊,经营业绩平平。要在目标读者群中形成明确和突出的定位,需要从选题策划阶段就贯彻定位思维。在选题策划时,要从读者的需要来确定选题内容、结构和写作方式、内容容量,并对出版载体、装帧、价格和营销传播等作出整体考虑,以便在出版物推出时能够以独特的定位吸
引读者。除了市场定位,编辑出版策划的过程也非常重要,尤其出版内容的提炼要突出亮点,善于设计能吸引眼球的灵魂语言,达到最大的营销效果和最佳的策划效果。
任何具体的评价指标都是有局限的,科技出版物的评价体系同样如此,尽管这些制度的设计是相对客观公正的,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作为科技出版物编辑来说,应该可以操之在“我”,不应为了获得更多的荣誉和利益,仅仅局限在如何提高出版物的影响力、引文率、基金产文率这些外在指标上。尽管这些指标与出版物的质量有一定联系,但还是要把重点放在内容的创新上,甚至为了创新而牺牲一些外在的东西。完成这样的创新,需要勇气,需要坚守,更需要一种担当精神,在浮躁的风气背景下,这种坚守实属不易,但这正是科技编辑的神圣使命。
在创新的前提下,质量是永远不能忘记的根本。好的书籍,永远有一项最重要的衡量指标,那就是质量,它也是编辑们立身的根本。无论是科技图书编辑,还是科技期刊编辑,都要求打下扎实的编加功底,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遵循前辈们的教诲。在出版机构良好的“传帮带”氛围下,老编辑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对中青年编辑进行悉心指导和毫无保留的帮助,年轻编辑由于自己缺乏经验出错而被前辈一一讲解并纠正时,对自己的失误应找出根源,虚心改正。这样才能在引导下步入正轨,随着工作量的增加,不断积累经验,从容面对工作。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应该是个人的一种精神文化生活,读那些富有内涵的文字,是进入到这些文字所承载的文化传统中进行思考的行为,就阅读而言,出版业是关键。出版必须坚守出版物的质量内涵,坚守自身的文化品格。例如时下一些出版机构迎合大众的兴趣和需求,出版一些社会热点通俗类出版物,固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一哄而上的局面造成了浅出版意识的泛滥。科技编辑更应该认真研究读者心理,研究在保证出版内涵的前提下,搭乘新媒介,占领新市场。这样并不意味着固守传统出版模式,而是要在其基础之上寻求改革创新。
科技编辑在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当发挥一定的作用。在数字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身上又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编辑要在做深、做精出版物内容,提升文化内涵的同时,顺应新媒体发展和新读者群的喜好,把精品出版放在不同的传播介质上,多在媒介载体和读者心理上下功夫,拓展阅读的空间。诚信是底线,读者是“上帝”,作者是“财富”
无论做任何事情,诚信都是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应有的道德底线,是做人最根本的原则。对于出版人—— 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来说,更应时时刻刻谨记。读者资源是出版人的“上帝”,出版人所作的一切耕耘最终都是为了“上帝”服务。作者资源是编辑们最宝贵的财富源泉,没有他们,出版活动便不能进行。而编辑是作者和读者实现沟通的桥梁,也是必不可少,与双方面打交道,编辑必须拿出自己的真诚和热情来。人类都有情感,编辑抱着负责任的态度坚持无私地付出,读者和作者总会被打动。只要大家都是真诚的,将心比心,作者和读者都会成为编辑忠实的朋友。
科学研究队伍里可谓是群英荟萃,何况科技编辑经常与之打交道的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编辑面对的作者群体决定了其角色的尴尬。对作者的来稿,无论是审稿还是编校环节,如何做出判定,如何取舍,对很多编辑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勉为其难的问题,不得不求助于审稿专家,精通专业问题的行家。某些科技编辑怯于同一些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打交道,如果碰到态度狂妄自大的作者,编辑就更加产生畏难情绪,一些基本的编辑规范问题得不到作者的首肯,更谈不上学术问题的交流。科技编辑在很大程度上只不过充当了审稿专家和作者之间的桥梁作用,有时充当的角色相当被动。为了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科技编辑一定要经常充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在做好“中间人”的同时,科技编辑必须在审稿专家和作者群体的夹缝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感。科技编辑向“学者化”方向发展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不能忽视最终仍应归结到编辑的本位,做好本职工作。既要谦虚谨慎,虚心学习,又要坚持正确的己见,树立自己的主体意识。科技编辑不能仅仅满足于8小时的日常工作,在工作之余要不断加强专业方面的学习,厚积薄发,增强自己的专业底气,把编辑作为事业来做。在面对权威作者和审稿专家的某些意见,有问题要敢于质疑和挑战,有分歧时要寻根究底弄清楚、搞明白,而不是一推了事,听之任之,一切都要以真理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在编辑成长的这条道路上,遇到高水平的作者,应该庆幸。初出茅庐时从他们身上一定会学到不少东西,业务熟练后也应该互相帮助。在交往的过程中,当作者感受到编辑的态度是真诚的,真正为作者和读者着想,做事勤勉而到位,他们会非常友善又积极地配合出版工作。在这种良性互动过程中,编辑也常常被作者们高尚的人格魅力打动,做事的同时也向他们学习做人,获益匪浅。一般情况下,作者中的许多人后来都会成为编辑的良师益友。在作者资源库基础较为雄厚的同时,科技编辑有可能搭建平台,促进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从另一方面进一步为科技发展发挥作用。
科技出版物限于本身属性,显然难以走市场的道路,发行量不能实现大幅攀升,这几乎成了所有业内人士的共识。在某种惰性思想的制约下,部分科技编辑仅仅满足于为作者服务,按时发稿,不犯政治错误,不出现明显的硬伤等,他们没有从读者、主要是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去考虑,导致科技出版物质量止步不前。因此,科技编辑要时刻着眼于改革和创新,既服务于作者,同时又要具备读者意识,走专业出版和精品出版的道路,在选稿和编校过程中发扬老一辈编辑学家的编辑精神,一篇一篇地去抠,一字一句地去推敲,并从中找到服务科技的乐趣和热情。
编辑部的工作,作者和读者的工作更为繁琐。大到文章优劣,小到出版物邮寄,事无巨细,都是读者关注的焦点,常常会打电话询问。和读者打交道,第一重要的是态度,要抱着平等尊重的心态耐心地对待,其次要尽量给读者满意的答复,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有时读者也是潜在作者,受理咨询电话代表着出版机构的对外窗口,只有认真处理读者意见,才能真正维护好出版机构的形象,吸引更多的读者和作者。团队协力,态度积极,打造品牌
好的团队,能够提升每一个成员的士气,更加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氛围非常好的团队,大家平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工作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如果编辑部人手少,工作量很大,但为把出版工作做好,齐心协力,不计较个人得失,来了工作加班加点,每个人都抢着多干一些,帮助他人。出现了问题,大家及时讨论商量,找出最优化的解决方案。这样,编辑部的工作会逐步显现成效,出版物的质量、效益、知名度等各方面会得到很显著的提高。“团队协力,态度积极,品牌打造”。有了前两条团队和态度作为铺垫,品牌的打造就变得指日可待了。展望未来
未来中国科技出版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走国际化的道路。国外出版机构往往采用与国内、国外出版机构合作,实现作者国际化、审稿国际化、发行国际化和读者国际化的运营方式。中国出版机构也会逐渐向着这样的方向发展,在获得最优质资源的同时,获得更为广泛的读者群,不断深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国内网络出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出版机构积极与数据商合作,借助自建网络平台加速发展,开放存取出版业获得了蓬勃发展。目前来讲,我国科技出版物网络出版的现状是分散经营,各自为政,国际影响力小。应在网络出版环境影响下,进一步推动科技图书和期刊的数字资源的集团化和产业化运作。一方面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另一方面也改变与数据商利益分配不均的境况。
在计算机软件功能飞速进步的时代,智能软件的应用也将会深入到出版领域。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计算机智能识别能力的提高,计算机软件能够大幅度提高出版效率,缩减出版流程和周期,减轻编辑们在稿件文字工作方面的压力,将编辑从繁重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主要的精力投入高级策划和国际策略的具体实施当中去。
成长赋予了我们力量,使我们有了足够的自信。我们完全有理由自豪地大声讲出宣言:做一流出版,当一流出版人。这已不再仅仅是梦想,而是近在眼前的目标。制定了合理可实施的战略方针,只要依据章程,有条不紊地按计划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就有迹可循。脚踏实地向着目标迈进,会感觉无比踏实和温暖。
第三篇:编辑工作中的注意力经济策略
编辑工作中的注意力经济策略
注意力,是指人们对某个或某些主题的关注。注意力经济,“是指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目标顾客的关注并激发其购买行为的一种经营战略和经营行为[1]。”
虽说出版行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编辑生产的商品也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但就出版物的社会价值,只有当它被读者购买与阅读时才能实现这一点来看,风靡世界商界的注意力经济,以及企业所实施的注意力经济策略,值得编辑借鉴。
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外部事物是极其纷繁复杂的,人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周围所有的事物同时予以注意,只是选择其中一部分予以注意。引起注意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如刺激物的强度、对比关系、运动变化、新异性等,都是引起人们注意的重要因素;另一类是个体的主观状态,凡是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兴趣的事物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编辑要吸引读者,激发其购买行为,也就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满足读者的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吸引读者的强烈注意。
提供引起注意的出版物
1.在刺激的强度上做文章。心理学认为,刺激的强度是引起注意的重要原因。编辑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就要在刺激的强度上做文章。
一般来说,在一定限度内,刺激物强度越大,引起的兴奋就越强。心理学上把刺激本身的强度称为绝对强度,把一刺激与它刺激相比较表现出来的强度称为相对强度。由于出版物的页码多少、版面大小有一定限制,编辑要在有限的版面内,为读者提供强度尽可能大的刺激,重要的是编辑要在适宜绝对强度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相对强度。以报纸为例,报纸版面左上方是读者视线最先聚焦的地方,最重要的信息放在这里,称头条位置,编辑应运用技巧突出这里内容的重要性。比如,给头条配图片,加大栏宽,以醒目色彩形成套色大标题等多种方法提高其绝对强度,或使头条与其他版面在大小、方向、曲直、明暗等一个或若干方面有明显不同,使之形成视觉中心,突出头条。一份报纸能否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版面对读者视觉的冲击,合理地、别具一格地安排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能使报纸在几米开外就抓住读者的眼睛[2]。同样,期刊、图书编辑,如能对期刊的封面、图书的包装,在颜色、布局、版式设计上“操心”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的运用,也照样能抓住读者眼睛。例如,《女友》每期封面不仅将要目醒目地选列出来,还把装饰字母“LOVE”固定在一个位置,使人站在书摊货架之外一眼就能看到它的独特风韵。它的版面设计向画刊靠拢,多是一些表现真情的新闻和美术照片,不仅增大了读者的视觉信息量,还注入了审美情趣和阅读舒适感;内文处理突出地使用“编辑华笔”,即刊头语、栏头语、题头语、文头语等,以提示、诠释、说明、广告等方式,明确主题,扩展思路,强化宣传导向[3]。编辑通过突出亮点,增加刺激的强度,使核心信息、核心部位据于读者的视觉中心,该突出的突出,该“抢眼”的“抢眼”,先声夺人,吸引读者的眼球自然不在话下。
2.在刺激的新异性上下功夫。刺激的新异性也是吸引读者注意的重要条件。心理学认为,当新异刺激出现时,人会产生应答性反应,将感受器转向这一刺激。编辑要使读者的眼光转向自己的出版物,就要在刺激的新异性上下功夫。
怎样下功夫?心理学上把新异性分为“刺激是人所未经验过的”和“经验过的刺激以新异的方式重新组合”两种,我们认为,编辑要做的一是在题材上,言别人之未言,在形式上开风气之先,比如独家报道、专访。只要是“独一无二”或是“反映时代新潮流”的内容,就能吸引读者的视觉,触动读者的心坎。相反,如果大家都是一种思维模式,你上我也上,同类选题就会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但挤不过去,甚至可能从桥上跌下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多我转”是以选题的新异性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十六字诀。至于形式上,中国近代著名的出版家张元济领导的商务印书馆,“一本教科书几个月内,一版再版,行销十余万册”,“商务教科书营业之盛,冠于全国”[4]。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其原因则是他“开风气之先”的小学国语教科书的生字加注音字母,采用语体文,全用新式标点符号的创新。1933年,赵家璧良友图书印刷公司推出的《良友文学丛书》轰动文坛,除了内容多是鲁迅、茅盾、巴金等一流作家的作品外,形式上别出心裁地提出“用软布面精装,外加套色彩印包封,上印作者像”,这种创国内出版界之新的举动,也是以新异吸引读者注意力取得成功的范例。
当然,选题的独一无二,形式的别出心裁,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但一味地追新求异,也未必是高明之举。因为,人们的需求是丰富多彩的,市场开发的潜力也是没有穷尽的,要成功地分割市场,做大要做的这块“蛋糕”,编辑还需要在旧题材、旧内容上挖掘新异,表现新异,或“总把新桃换旧符”,或“喜将新瓶装陈酒”。比如,面对一个突发的重大事件,撇开网络、电台、电视不说,报纸可以及时报道,以内容新鲜吸引读者,期刊、图书可以深度报道、理性分析,以占有材料丰富、分析透彻赢得读者。只要在形式新鲜、理念先进上动脑筋,也照样能抓住读者的目光,引起读者的注意。拿《资本论》《共产党宣言》为例,作为革命导师的经典著作,在今天仍有一定的读者市场自不必说。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的日益加剧,很多读者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阅读纯文字的“大部头”。
江西某出版社的编辑,审时度势,及时推出《画说〈资本论〉》,一炮打响后,又相继出版了《画说〈共产党宣言〉》,也非常畅销。这种以图画代替文字的创新,把理论知识含量较深的内容用简单而活泼的形式传达给读者,借图片的视觉优势制造新异效果,引人瞩目,吸引了读者注意力。
提供符合读者需求的出版物
1.在读者的健康需要上提供全方位服务。心理学认为,凡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兴趣的事物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需要决定行为,需要越强烈,需要者为满足需要而采取的行动越有力而执著。古罗马的名言是:“人所不需要的东西,也就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不要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而要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要使读者心甘情愿地“掏腰包”,编辑要想方设法满足读者的需要。当然,对编辑来说,读者决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消费者,出版物作为提升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特殊商品,编辑想方设法要满足的读者需要,自然是健康需要。
大众读者的阅读需要可分心理的、情感的、技能的、知识的等很多方面,编辑要做的是针对读者的不同需要提供全方位的周到服务。比如,在策划选题内容时,中信出版社看到了社会转型时期全球化的社会问题:变化中的心理问题,由此而引进了《谁动了我的奶酪》,成了变化中感受困惑和失败的人的最爱。《读者》杂志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宗旨:把精英文化和平民文化相结合,在人文关怀中追求真善美,营造温馨的情感阅读氛围。这是它成功的地方——满足了老百姓的情感阅读需求。都市中的年轻阅读群喜欢那些包含在青春迷惘、动荡、挣扎和追求等因素的作品,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我为歌狂》《蛋白质女孩》《61?7》等系列时尚作品受到了他们的青睐。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登上健康列车》一书以贴近大众的理念创造了出色的业绩[5]。再比如,在选题定位时,《涉世之初》选择的是即将和初参加工
作、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风韵》的定位仅仅是30—40岁事业有成的都市丽人;《孩子》则定位在0—12岁儿童的素质教育上,如此等等。编辑不仅在满足大众读者群的普遍阅读需要上服务周到,还要根据读者年龄、性别、职业、经济状况等细分读者的阅读需要,在满足小众化的个性阅读需要上也不含糊。往细处想,往精处做,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要,这就是赢得注意力,乃至赢得市场的秘诀。
2.在符合读者的兴趣上有所作为。兴趣与需要属于人的个体倾向性,它能促使受众集中注意,对受传过程中的选择、审辨、加工等心理活动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编辑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并使其产生购买行为,除了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以外,还要在符合读者的兴趣上有所作为。
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个体对活动的过程感兴趣,是因事物的本身引人入胜而产生的兴趣。间接兴趣是指个体对事物本身并无兴趣,但对与该事物相联系的结果发生的兴趣。毫无疑问,编辑如果以读者的直接兴趣为出发点,把选题定位在读者感兴趣的事物上,单凭事物本身引人入胜的特点,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此,聪明的编辑首先要做的是以读者的直接兴趣为卖点,满足特殊读者的特殊需求。就像《集邮》《足球俱乐部》《今古传奇》《科幻世界》《幽默大师》等,就像琼瑶的言情小说、金庸的武打小说等,有读者的直接兴趣作保障,前者跻身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后者一版再版,也就不足为怪了。其次是引领读者的关注点,吸引读者的间接兴趣,往大处做,往旺处做。比如,借助电影和电视连续剧的效应,进行同名图书的开发,像《哈利·波特》系列、《大宅门》、《黑冰》等的热销。借助读者认可的知名品牌,进行系列产品的经营,像《故事会》发挥其400万订户的市场优势,在读者需求的延长线上做文章,将《故事会》中的好作品汇编出版了《故事会系列丛书》,每期发行量达50多万册[6]。借助读者对毛主席的怀念,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图书市场再掀“毛泽东热潮”。借助读者怀旧情绪的升温,“老照片”“老房子”等“老”字系列图书走红。这些足以说明符合读者兴趣,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读者的兴趣越浓厚,出版物的“人气”就越旺。
总之,不管是在出版物外在形式的新颖上,或是内在质量的创新上,不管是在编辑理念、营销手段的出奇制胜上,或是在满足读者需要和兴趣的别具一格上,只要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并让读者产生购买欲望和行为的策略,都应是编辑工作中的注意力经济策略。
参考文献
[1]周吉友 . 注意力经济与图书营销. 出版广角,2003(1)
[2] 范艳军. 编辑工作与受众注意.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4)
[3]王维钧. 现代期刊编辑论丛.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
[4]蒋维乔.创办初期之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 北京:中华书局,1959
[5]李丹颖.以人为本 用心关注.出版参考,2003(4)
[6]汤伏祥. 当前期刊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出版,2003(8)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
第四篇:12月份文案编辑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12月份文案编辑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一、文章中存在的问题:
1.文章的撰写深度和理解深度均有待提高,文章要做精,可以适当添加给读者的意见。
2.对台州招聘网企业活动的敏锐度不高。3.语言的转换能力不足。
4.活动策划类、活动执行类、活动流程类的文章版式要正规和正确。
5.作为1名文案编辑,对关键词的提炼还有待加强,思维不要被表面的字眼所束缚。
6.文章本身的表述逻辑还算清晰,但文章本身的吸引里要加强。7.举例类文章增多。
二、网站资讯存在的问题:
1.TZZP网站后台资讯模块在浏览过程中只能用指定浏览器,其他浏览器点不进去。
2.资讯中后台显示顶格但发布之后文章第一段会自动空两格。
3.后台图片无论是设置居中还是居右,发布后网页显示图片统一靠左,整体排版不是很美观。
三、微信资讯存在的问题
1.微信资讯文章没有按日期排列,新更新的文章显示不了,已跟技术部协商处理办法。
2.圣诞推送中图片编辑位置有误,浪费一次发布机会,第二次发布正文图片出现重叠现象,也浪费一次发布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外在形象,下次会注意,正确不发生类似的错误。
3.在推送微信大转盘获奖通知的过程中因PC端与手机端的排版不同而导致在手机端显示出现问题。
第五篇:从记者角度——看记者与编辑的关系及其协调总结
从记者角度——看记者与编辑的关系及其协调
摘要:
记者和编辑是新闻行业中的两个重要岗位,两者之间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新闻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本文拟从记者的角度,探讨如何建立两者之间良好的协作关系,以及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记者;编辑;关系;矛盾;新闻工作
报纸的编辑出版工作是一种集体性的创造活动,从事这种创造活动的往往是由新闻机构的“编辑”与“记者”两个群体共同完成。记者在前期工作中主要完成了新闻的采写,这是记者的职责。记者通过新闻嗅觉,找到能够反映生活和社会现象的新闻来源,并赶往现场,做文字或者视频的采访和报道。而编辑的职责是,编辑在得到记者的新闻初稿之后,总揽全局,按照舆论导向,对记者的采写文字进行整理、修改之后排版。报道在经领导审核之后得以发表。
在上级领导制定新闻报道方针之后,记者按照这一方针寻找新闻线索,从各种渠道获取新闻的信息并写作,之后由编辑对记者的采访稿件进行修改。报纸的发表就是在这样一种复杂而庞大的创作集体中,依靠不断的信息交流和思想碰撞,经过不断的比较、论证和修正才最终完成的[1]。无疑,编辑是整个报纸的核心层次中比较重要的人物,而记者是外围力量中比较重要的人物。可以通俗一点地说明,报纸在采编的过程中,正是由编辑和记者构成了报纸编采工作的总体系统。
因此可见,报纸编写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系统的各个环节互相协调,才能写出好的报道,办出好的报纸。因此,建立编辑和记者之间良好的关系,是报纸成功与否的关键之所在。
一、记者与编辑工作的联系及其异同
记者与编辑虽然在名义上是两个不同的工作类别,但是不同的名称下,两者还是存在着一定联系的。
首先,在新闻内容的传播上,两者存在着“平行”与“递进”两种关系。所谓“平行”就是指在工作上两者都是为寻求有价值的新闻进行客观地报道和评论,因此在传播信息时,双方由于共同的出发点,使得记者通过编辑传达他们要表达的内容,同时编辑也通过记者的文字表达自己的理解。所谓“递进”就是两者在处理新闻时,记者是收集信息,而编辑则是在收集的同时完成整理并发布。
其次,在工作上,双方也是相辅相成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简而言之,记者需要编辑的整改,通过编辑来发出他们的声音;而编辑如果没有记者的帮助和协同,根本无法很好地完成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版面。
总之,记者与编辑工作是新闻行业中带有基础性、根本性的两个重要岗位,它们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两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特点。
(一)、相似之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早期的中国新闻机构中记者与编辑是没有严格分工的,正所谓采编合一。只不过在近代,随着新闻机构的发展,记者与编辑才出现了一定意义的区分。因此,我们仍然可以找出两者之间比较显著的相同之处。
1.记者与编辑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位于一线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对新闻的追求和理解是基本一致的,他们追求的是具有新闻价值的真实的新闻事件,而他们对于社会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也是一致的,就是做好社会的“把关人”和“守望者”[2]。2.目前,我国大多数报社都采取编采合一的内部管理体制,记者与编辑往往是一人身兼两职,有的时候编辑就是记者,记者就是编辑,两者有时候是统一的,都需要有较好的文字编写能力。
(二)、不同之处:工作内容与环境
随着近代新闻机构的发展,编辑和记者逐渐出现了一定意义上的职责上的划分,而正是这些不同之处造成了记者与编辑之间的一些冲突现象。归纳起来其不同之处可分为以下几点:
1.记者是以新闻的采集为主要工作,通常是自己或者接上级交代采访任务后寻找新闻线索,并赶到第一线进行实际的采访工作后将所采访到的内容进行文字整理;而编辑则是在得到记者的文字稿件之后进行审核和整理工作。编辑主要的工作是“全局”,而记者的主要工作则是“局部”。
2.二者之间的工作地点与时间也有一定的差别。记者的工作时间比较自由,工作地点主要是外部;而编辑往往是先得到记者的稿件后才能开始版面上的编辑工作,因此工作时间往往比记者固定,多数情况下因为稿件数量较多,还要加班,而工作地点也比较固定。因此,工作时间上两者之间容易引起冲突。
二、记者与编辑之间的协作与矛盾
记者与编辑在工作上存在着种种的联系,这些联系中既有相似也有差异。而这些相似和差异也就导致了两者在工作上出现了一定的协作和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
(一)、记者与编辑的协作
新闻报道的真正完成,最主要靠编辑和记者的协作和配合。记者的稿件要经过编辑的手才可能和读者见面。也就是说,不经过编辑,记者的作品是不能够完成的。而不经过记者的前期采集,编辑拿不到记者的稿件也就无法完成新闻的编辑工作,因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记者与编辑经常进行沟通,彼此交换意见,将二者相似的地方进行巩固与促进,拉近彼此的距离,才能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最终达到完美协作的目的。这样的交流沟通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编辑和记者都应该是长于文字写作的,两者应该就文字措辞与描述进行交流,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结果。
记者与编辑的协作,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新闻报道的有效完成,而这种协作的方法还有许多,但是最有效的还是两者的互相交流。
在某种层面上来说,记者与编辑的协作关系更像是一种博弈,如何获得双赢的结果是双方需要争取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说,一篇报道既要符合编辑的需要,登到报纸上后记者也满意,这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以上海石化新闻中心为例,平时的新闻工作量较大,而编辑和记者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新闻采集和文字编辑工作。为了能够较有效率地完成工作,编辑与记者只有双方都严格遵守企业的制度、行业的规范和道德原则,才能在二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从而保证编辑、记者协调一致地工作。
(二)、记者与编辑的矛盾
1.记者与编辑的第一大矛盾是供需矛盾。
记者是提供方,而编辑是需求方。记者写出来的稿件,如果正好是版面需要的,那么记者的稿件就能被顺利刊登;如果是版面所不需要的,那么记者的稿件就会面临“枪毙”的命运;如果不是版面所急需的,那么记者的稿件就会被积压下来;如果是版面能用的,但是有不少“毛病”的,那么记者的稿件就会被修改后才会刊登。
在版面上,编辑对记者的稿件有“生杀大权”,特别是主编、总编等。在上海石化新闻中心的报纸部,由于一周出4期报纸,工作节奏较快,报纸部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很紧张,有时候为了等记者的某篇稿件,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审稿,常常是加班加点赶制报纸,有时时间紧迫,而记者正好不在现场,或联系不便,一般来说容不得反复讨论,只能由编辑掌握集中权。记者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否则将陷于更加被动的局面。[3] 2.记者和编辑之间的另一矛盾是局部与全局的矛盾。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记者往往站在局部上写报道,而编辑站在全局上看报道。记者采访报道的新闻事实,大多数发生在具体某单位的某事件上,虽然记者也要研究全局问题,但是也只是用全局的精神来解剖局部问题,所以,记者的工作是以局部为基础的。而编辑并不是着眼于新闻事件本身,而在于报道对于全局的指导性。编辑先从一篇篇记者的稿件为局部研究点,然后再回到全局角度上来审核稿件。因此记者和编辑的矛盾,实质上就是局部和全局的矛盾。
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解释“全局和局部”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只能通过个性而存在;任何个性都具有共性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但是,矛盾的个性并不就是等于矛盾的共性[4]。因此,从记者局部出发的报道中,往往含有“个性”特点,而这样的“个性”报道有时却又不含有编辑版面需要的“共性”。局部和全局之间有统一的一面,也有不统一的一面。
这样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编辑全局性的思想往往靠来自记者局部的报道来体现,而来自记者局部的报道有时可以体现编辑部的报道意图,有时则不能充分体现编辑部的报道意图。(2)记者采访报道的“个性”方面的新闻,也是“共性”方面存在的新闻。有时记者找不到真正符合编辑意图的新闻,于是,就把旧东西改头换面来应付,而这样的新闻,编辑肯定不满意。(3)因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全局存在的问题,并不在一切局部都同样存在,也就是说,有时,编辑的要求和记者的采访情况相矛盾。
三、从记者的角度——析记者与编辑矛盾的解决之道
在抓住了记者与编辑之间的主要矛盾之后,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些矛盾。
(一)提高版面意识——解决供需矛盾
一个令人满意的供需关系应该是,记者所采集的新闻稿件与编辑的需求一致。记者提供的稿件,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能被编辑采纳,并完完整整地使用到编辑的版面上去。记者和编辑都希望版面都能够尽善尽美,能够呈现一个符合受众需求的版面。双方都应该将眼前的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解决版面的供求关系。
从记者角度来讲,记者要有全面的版面意识[5]。记者写的报道是给读者看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为版面写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记者应该了解报纸的总体指导思想和近期报道思想;记者应该了解版面编辑的需求方向;记者应该关注版面的最新变化和最新动向;记者应该高度注意版面所需要的数量、质量、种类、时机等。不关心版面而只埋头自己写作的记者肯定写不出好报道,这样的报道写出来也没有读者愿意看。
(二)提高“大局观”——解决局部与全局矛盾
首先,记者要有一定的“大局观”,学会审时度势。记者要从整个传播系统的高度看待记者和编辑的关系,要从新闻工作是“个体创造,整体完成”这样的特点来看待这一关系。虽然记者的岗位特点,决定了记者站在局部,但记者绝不应该局限于此,记者应该突破局限,明确记者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版面服务。记者的局部要服从编辑的全局要求,记者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把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都拔到全局的水平[6]。
其次,虽然局部和全局是有区别的,但是两者之间有内在的联系。这就决定了记者和编辑之间的沟通。比如,记者发现新闻线索时,先不要着急采写,而是先和编辑联系,看看编辑对这条线索有什么看法、是否感兴趣、报道重点是什么等等,这样记者写出来的稿件把握性就更大。
第三,记者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记者与编辑最常出现的矛盾就是,编辑将稿子退回要求记者重新修改,记者辛辛苦苦写的大段文字,被拦腰删去一大截。对于记者而言,并不能因为这样而怨恨不已,恰恰相反,这正是编辑尊重记者劳动成果的敬业的表现,比起不提修改意见也不退回,就让一篇稿子无疾而终,编辑退回稿件并提出意见,本身就是对记者劳动的一种尊重,是对报纸版面负责的敬业行为。那么记者就应本着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则,在尊重编辑意见的同时,对新闻稿精益求精。记者可以有与编辑不相同的观点,但是并不代表记者可以随意抱怨编辑,双方要能够合理有效的讨论,只有这样,双方才能解决分歧,并共同创作出更好的新闻[7]。
最后,编辑应体谅记者在外采访的艰辛,记者同样也要体察编辑的辛苦,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失误。在上海石化新闻中心,编辑人员的工作是辛苦而又繁重的,但他们没有怨言,就像“孺子牛”一样默默地奉献,他们经常是报社中第一个到的,他们的整个工作流程,包括策划、选稿、改稿、编审,直到最后一个步骤完成他们才回家。作为记者,我们要能够理解编辑的职业责任,以及他自身的压力。编辑每天都要处理许许多多的稿件,有时会因为稿件紧急,出现一些纰漏,记者也应该正确看待这些失误,毕竟人无完人,指正这些错误是必要的,但是不要因为一些事务,而对编辑不服气,甚至冷嘲热讽,这些不利于报纸内部团结的行为都是应尽力避免的。
当然,从记者单方面进行协调显然是不够的。从编辑的角度来说,要向记者灌输一定的版面意识,也就是让记者在采写的过程中了解到编辑的版面意图,以及一些宣传的主导思想,根据这些内容,让记者“有的放矢”,能更好地提高报纸编辑效率,而这些也是建立在双方互相尊重彼此的工作,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信息交流的基础上的。以上海石化新闻中心采写的社区新闻为例,前不久在城市沙滩举办的2013年国际排联沙滩排球赛世界巡回赛大满贯赛,编辑最好能在记者采访前,与记者沟通,让记者了解版面重点是沙排赛,记者在采写中需要有全局意识,既要写比赛现场见闻,也要写现场突发 5
新闻,这样出来的版面更加吸引人。记者也应针对编辑所提要求来采写,以免做无用功。
总之,要在新闻媒体机构之间建立一种好的良性的记者与编辑的关系,通过他们之间的共性增加凝聚力,通过企业的制度和行业的规范和道德意识制约他们的工作行为,使他们都在自己应在的工作轨道上运行;同样也要运用一切能运用的手段减少他们之中的矛盾。在某种意义上,这并不仅仅是记者与编辑之间的事情,媒体机构上层管理者应该创造好的氛围,来引导记者与编辑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 [2] 戴元光,《传播学通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3] 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 [4]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5] 田志友,王薇薇,《采写编实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09月 [6] 焦国章,《新闻编辑学教程》,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05月 [7] 杰克•海顿(美),《怎样当好新闻记者》,新华出版社,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