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与审计的关系
会计与审计的关系
一、概念
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著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们所学的会计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其职能主要是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过程,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为管理经济提供必要的财务资料,并参与决策,谋求最佳的经济效益。
审计: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独立性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特征;审计的基本职能不仅是监督,而且是经济监督,是以第三者身份所实施的监督。审计的主体是从事审计工作的专职机构或专职的人员,是独立的第三者,如国家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这就是说审计对象不仅包括会计信息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还包括其他经济信息及其所反映的其他经济活动。审计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审查和评价,也即是搜集证据,查明事实,对照标准,做出好坏优劣的判断。审计的主要目标,不仅要审查评价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且还要审查评价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2条对审计所下的定义是:“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二、相同点
1、审计和会计都必须借助会计方法和会计技巧
一定很难想象,如果连记账、试算平衡、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编制财务报表等基本会计方法都不懂得的人,如何胜任财务的审计工作。会计运用各种会计方法去完成会计工作,而财务审计则运用会计方法去复核和审查会计工作。因而可以正确的使用会计方法,同时也是操作审计和会计的工具。
2、财务审计与会计的工作对象都是会计资料
《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是由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构成企业会计工作的对象是一系列的会计资料。而财务审计的直接对象是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同样
要审查相关的由原始凭证到账册反映的经济和会计数据,所以审计和会计的工作对象都是会计资料。但随着审计的发展,审计的工作对象已有很大变化。
3、工作范围同样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中国企业和单位的会计工作,必须遵照《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规定。而这就必须按这些会计法例的规范,在企业内制定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以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运作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无误,防止或及时发现有关人员的舞弊、贪污及其他违纪、违法活动,从而保证企业各项资产的完整和安全。而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同样要涉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财务会计相同的是,财务审计人员关心并进行研究、评价的也主要是与企业会计信息形成和输出相关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
4、同样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不仅是反映已发生的经济活动,还要对这些经济活动进行是否符合会计制度和企业经营目标的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中极重要的一环,是企业的主动监督。而财务审计工作,也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管理制度,检查企业的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这是被动的监督,实际是对企业财务会计监督的内容进行再监督,监督的范围更加广泛。
5、同样要求提高经济效益
在一定程度上说,会计核算的监督是第一监督(主要是事前监督),而审计监督是第二监督(主要是事后监督,要求纠正,不过为了更好的维护企业利益,加强管理,相伴而来的出现了事中审计和事前审计)。在这些监督工作过程中,对已发现的经济业务及其涉及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所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及时向企业管理部门提出改进意见,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不同点
审计是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检查,评价,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我国的审计包括三种类型,即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有关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经济监督活动.内部审计是指部门、单位内部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内部审查和评价的活动.社会审计是指依法成立的社会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公证,评价的服务活动.审计与会计是两种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社会活动.审计与会计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审计主要是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财务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查和评价.审计需要以会计资料为前提和基础,离开了财务会计资料,审计工作很难进行.会计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在审计产生之初,审计人员主要从审查会计资料入手,对会计资料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审查.我国古代有审计是“听其会计”之说,西方国家的“audit”一词也有“听审”的涵义.从审计的产生
可以看出,审计和会计不是一回事,审计也不是从会计中派生出来的.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审计的一种手段和方式.随着审计的发展,审计和会计的区别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
(1)产生的基础不同,会计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适应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核算和分析的需要而产生的;审计是因经济监督的需要,即为了确定经营者或其他受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的。
(2)性质不同,会计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生产经营或管理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审计则处于具体的经营管理之外,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具有外在性和独立性。
(3)对象不同,会计的对象主要是资金运动过程,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活动。
(4)方法和程序不同,会计方法体系由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三部分组成,包括了记账、算账、报账、用账、查账等内容,其中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方法,其目的是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必须的资料和信息。审计方法体系由规划方法、实施方法、管理方法等组成,而实施方法主要是为了确定审计事项、收集审计证据、对照标准评价,提出审计报告与决定,使用资料检查法、实物检查法、审计调查法、审计分析法、审计抽样法等,其目的是为了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全面评价提供证据而采取的必要方法。
(5)职能不同,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过程的记录、计算、反映和监督;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此外还包括评价和公证;会计虽说也具有监督职能,但这种监督是一种自我监督行为,主要通过会计检查来实现,针对会计业务活动本身,而审计,既包含了检查会计账目,又包括了对计算行为及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分析、检验,即含审核稽查计算之意;会计检查只是各个单位财会部门的附带职能,而审计是独立于财会部分之外的专职监督检查;会计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检查范围、深度、方式均受到限制,而审计的目的在于证实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审计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实现审计目的的手段之一,但不是惟一的手段。
(6)重要性含义不同,会计的重要性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审计的重要性是指鉴证对象信息中存在错报的严重程度,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预期使用者依据鉴证对象信息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比如,会计的重要性是体现在对某些不重要的费用比如购买了些办公用品,我不认定为固定资产,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了;审计的重要性体现在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的某项错报,是不是会对预期使用者的决策方面造成影响而言的,主要是职业判断,比如一个企业的收入是1000万,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50万的错报会影响决策,如果出现了100万的错报,那么注册会计师就认为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四、结论
从上面探讨的关于会计与审计各自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可以看出,虽然审计与会计的工作对象、共同目标等方面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企业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经济效益而工作,但是在本质方面还是不同的。会计与审计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对企业发展极其重要的两方面工作,会计方面要认真的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按时精确的做
出财务报告,才能利于企业所有者、决策者根据其进行企业的管理,发展。而审计主要以会计资料作为主要的工作依据,对其做出审查和评价,在充分独立的情况下客观公允的发表审计意见。只有两方面各司其职,客观仔细的完成各自的工作,才能给企业的迅速发展提供基础保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二篇:会计中的重要性与审计中的重要性的关系
会计中的重要性与审计中的重要性的关系
重要性是会计和审计理论与实践中基础和基本原则。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和审计意见的形成,对减少会计和审计的工作量,对提高会计工作和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受到国际会计及审计界广泛重视。对其在会计和审计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会计中的重要性概念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考虑到一定周围环境,会计报表中存在的一项错误或漏报的会计性息,可能使一个有理性报表使用者受其影响而改变其决策的程度。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对重要性的定义是: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会影响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所做的经济决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在取决于发生遗漏或错报的特定环境下所做出判断的项目或错误的大小。我国1992年底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并未对重要性作出明确的定义,仅规定:对于会计主题的经济业务,应根据不同重要性程度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就是说,多于那些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对重要的交易或事项,应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力求准确,并在报告中重点说明;对于那些次要的会计事项,则要适当的简化会计核算手续,采用简便的处理方法,简要反映。
(二)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IAPC)1987年10月公布的《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指出:重要性涉及财务资料误报(包括遗漏)的数量或性质,不论是个别的还是合计的,根据周围的环境,作为这种误报的结果将会对人们依据这些资料做出尽可能合理的判断或决策产生的影响。我国1996年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规定: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重要性可以看做是会计报表中出现错报、漏报能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会计报表全面反映的整体理解的临界点;超出该临界点,就会影响其做出正确判断或决策
第三篇: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
(一)会计责任。
会计责任,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其所编制和提供的会计报表所应承担的责任。会计责任的基本内容包括: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提交审计的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和完整。
(二)审计责任
审计责任是指审计者在承办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时所应履行的职责。往往因其未尽职责而导致工作失误并造成审计委托人及社会利害关系人的重大经济损失而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第八条的规定,审计责任在于“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
在独立审计领域里关于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的界定有三个基本点:
一是审计人员执业时是否遵循了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如果他遵循了则就尽责了,也就不应承担法律责任。
二是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只是对已审计报表的可靠程度做出合理保证,而不是完全绝对的保证。
三是审计人员只是对已审会计报表做出保证并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而不是对委托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及其经营效率、效果做出承诺并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
(三)两者关系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是一对联系紧密的概念,两者归属于不同的责任主体,彼此不可替代、减轻或免除,但会计责任常常影响审计责任。
第四篇:对审计与会计关系的认识
对审计与会计关系的认识 会计与审计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与经济监督的重要工具。会计与审计既相互联系,又存在明显区别,通过审计可以纠正和防止错弊,有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完成,使会计制度得到持续改进和完善。应提高对审计再监督的认识程度、明确会计和审计监督的职权关系,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防止人为扭曲会计及审计职能现象的出现,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会计与审计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与审计的关联性:会计和审计的产生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审计本身是从会计中逐步分离出来的,并独立与其他管理活动之外的,二者联系密切,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首先,两者的处理对象都是会计资料,包括各种会计报表、会计凭证、会计账薄;第二,两者均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有关;第三,两者均能促使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第四,两者均是围绕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作用的。
2、工作目标的统一性:不论是会计单位,还是审计单位,在工作中,都要以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为依据,向有关方面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维护国家的各项财经纪律,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3、审计主要是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财务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查和评价。离开了财务会计资料,审计工作很难进行,二者相辅相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4、会计是经济活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从广义上讲,会计是对各种票据的填开、货币资金的往来、有价证券的购买使用和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保管等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它既包括各单位会计部门专设出纳机构的各项票据、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等业务处理,票据、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的整理和保管,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的核算等各项工作,也包括各单位业务部门的货币资金收付、保管等方面的工作。
5、审计,既包含了检查会计账目,又包括了对计算行为及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分析、检验,即含审核稽查计算之意。会计检查只是各个单位财会部门的附带职能,而审计是独立于财会部分之外的专职监督检查,会计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检查范围、深度、方式均受到限制。而审计的目的在于证实财政、财务收支或其他经营结果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评价。在审计产生之初,审计人员主要从审查会计资料人手,对会计资料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审查。审计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实现审计目的的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手段。
简言之,会计就是具体的实务操作,审计是检查会计实务操作的正确性。
第五篇:审计与会计
审计是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机构和人员,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检查、评价、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
审计本质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这一表述既符合审计产生的目的,也符合我国宪法关于建立国家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制度的规定精神。
审计本质具有两方面涵义:
其一:指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经济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其二:指审计具有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最本质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关键所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鉴定和经济评价的职能。
审计与会计是两种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社会活动。
审计与会计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审计主要是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财务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查和评价。审计需要以会计资料为前提和基础,离开了财务会计资料,审计工作很难进行。
2、会计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在审计产生之初,审计人员主要从审查会计资料入手,对会计资料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审查。我国古代有审计是“听其会计”之说,西方国家的“audit”一词也有“听审”的涵义。从审计的产生可以看出,审计和会计不是一回事,审计也不是从会计中派生出来的。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审计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审计和会计的区别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产生的前提不同。会计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适应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核算和分析的需要而产生的;审计是因经济监督的需要,即为了确定经营者或其他受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的。
2、两者性质不同。会计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生产经营或管理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审计则处于具体的经营管理之外,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具有外在性和独立性。
3、两者对象不同。会计的对象主要是资金运动过程,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活动。
4、是方法程序不同。
(1)会计方法体系由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三部分组成,包括了记账、算账、报账、用账、查账等内容,其中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方法,其目的是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必须的资料和信息。
(2)审计方法体系由规划方法、实施方法、管理方法等组成,而实施方法主要是为了确定审计事项、收集审计证据、对照标准评价,提出审计报告与决定,使用资料检查法、实物检查法、审计调查法、审计分析法、审计抽样法等,其目的是为了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全面评价提供证据而采取的必要方法。
5、职能不同。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过程的记录、计算、反映和监督;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此外还包括评价和公证。
(2)会计虽说也具有监督职能,但这种监督是一种自我监督行为,主要通过会计检查来实现,针对会计业务活动本身,而审计,既包含了检查会计账目,又包括了对计算行为及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分析、检验,即含审核稽查计算之意;
(3)会计检查只是各个单位财会部门的附带职能,而审计是独立于财会部分之外的专职监督检查;会计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检查范围、深度、方式均受到限制,而审计的目的在于证实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审计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实现审计目的的手段之一,但不是惟一的手段。
简单的说,会计就是具体的实务操作;审计是检查会计实务操作正确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