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每个创业者必须能够回答的11个问题
每个创业者必须能够回答的11个问题
来源: 作者:天天向上
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你会经常问自己问题吗?也许这种不断的自省是需要的。这些问题不仅你需要问你自己,也需要不断地问你的团队。
作为一个17岁就创办了Ciplex的IlyaPozin是一位连续创业者。现在他又创办了一家社交问候卡公司。Ilya总是努力在提升自己领导的企业,他经常会定期问自己和团队大量的问题,来微调他们已经在做的,同时发现为将来增值的方法。
这里,总结了他总是要回答的11个必须的问题。
1.我的业务是可扩展的吗?
创建一个可扩展企业的长期优势是更大的盈利能力和更多的成长机会。你不必为带进更多的收入,而不得不花费更多的钱。
通过计算你的客户的生命周期价值开始,或者一个投射到未来的客户关系的美元价值开始。这一定会告诉你一个客户对于你的企业而言,价值多少。当你把这个作为因素放入客户购买成本时,你能计算出,你的企业基于你目前的产品和战略是否可以升级。
2.什么是我的游客、用户和客户的价值?
这三中受众一句他们的身份而变化。所以要把他们分解。游客是那些不断访问你网站的人。一个用户是一个转换的游客,他已经注册了你的网站,或者下载了一个app。一个客户是从你的企业进行了购买。(也许你不必有所有这三种人)
这是重要的,对于理解多少时间和资源来进行匹配这三种不同的受众是必要的。游客,可能数量是庞大的,相对于用户和客户而言,产生不了收入。客户也许只是你受众的小部分,但是他们产生了一个更大的收入。理解每组人群上的投资回报是关键,它能确保你正在正确地分配时间和资源。
3.我获得的游客、用户和客户的价值低于他们真正的价值吗?
你最近考虑过你客户的购买成本吗?你保本的点是什么?
一些企业,像电子商务网站,转换游客到客户,并且完全跳过了用户阶段。其他企业,像Instagram,转化游客直接为用户,但是没有客户。
4.我能做什么来降低我的购买成本?
寻找方法来不断改善获得用户的成本是你的职责。比如,你的在线营销策略涉及在昂贵的、大量的关键词上竞价。取而代之,要考虑要转变你的方式到更大数量的低容量、少竞争性的关键词
上。你甚至可以考虑其他像Facebook广告的战术。还有重新定位目标。对那些你付费到那儿的游客,在营销是好方法,但是不要在这个过程中转换一个用户和客户。
5.我如何增加我客户的价值?
一旦你理解了你客户的价值,重要的是采取步骤来增加价值。当你不能改变你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基础时,你能通过卖更多地给你的客户,留住他们更久,降低你服务他们的成本来增值。
6.我如何增加转换率?
增加转换率的主要步骤是,思考你的用户在转换漏斗中的哪儿就掉了。是在你的产品描述页面,在你的结账流程,或者别的什么地方?使用分析工具,像Mixpanel和ClickTale的帮助,来清除一旦你的客户上了你的网站,他们的行为如何。你也可以尝试使用A/B测试,通过Optimizely来明白是否你的假设是正确的。
7.你还有哪些其他的营销形式没有考虑?
发现最好的营销战略经常涉及大量的试错,但是这对于注意客户趋势是一个聪明的想法。比如,考虑你的移动营销活动。56%的美国人拥有智能手机,你正在做什么来接触他们?确保你的网站是方便手机查阅的,也包括你的电子邮件营销的市场活动。
8.你在创新吗?
肯定,你建立你的企业是围绕一个具体的想法,而且可能已经找到成功了。但这不意味着你应该停止创新。
拿Blockbuster为例。当DVD产业下滑时,Blockbuster忽视专注在客户随需观赏的增长上,这导致公司失去在这个市场中的立足点。而RedBox和Netflix,这两家公司更多迎合了客户现在想要的趋势。你能做什么确保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去服务不断改变的你的市场的情形呢?
9.我的竞争对手在做什么?
跟踪你的竞争对手会让你游离。你能追踪他们的动作用非常简单的方法,比如用为他们设立Google警报,也能追踪最新的产业新闻。
一个竞争的企业只是为他们的产品发布了一个app吗?也是时候考虑一个app能为你的做些什么。记住,不是和你的竞争者做同样的事情,而是要做的比他们更好。
10.我的团队要怎么做?
如果你的团队不努力,你创业的机会不可能完成的很好。确保他们是投入的,受激励的,自主的,也是在你的目标的轨道上的。如果他们不能,你能做什么移除他们路上的障碍?Ilya在公司
打破企业的等级制度,并且删除设置小时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样在员工想的时候,也有更多自由来工作。
11.我如何能成为一个更好的领导?
你的领导力习惯直接影响你的整个企业。停下来不断问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你在进行微观管理吗?努力和你团队沟通吗?自我评估和问合作伙伴、员工,来进行定期的反馈。扼杀这些问题是早期,否则你在将来会有更大的问题。
我不知道作为企业家或者创业者,你有时间停下来问自己这些问题吗?当你认真面对自己的时候,也是真正可以让自己不在忙碌中迷失的好方法。
第二篇:创业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全世界每年新创办的企业成千上万,但真正能像惠普、微软一样幸存下来并获得长远发展的却寥若晨星。
但对于创业者而言,不能简单地以他所创办的企业的成败来论他个人的得失。因为在企业创建之初,每个创业者都面临大量的问题,要做出大量的决策选择,只要创业者能分析其所处的形势,在面对的机会和问题中分清轻重缓急,做出关于未来的理性抉择,那么企业无论大小长短,对他个人来说都是成功的。要做到这一点,创业者需要反复向自己询问以下三个问题:创业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个目标?是否有能力保证按所选择的战略实现目标?
澄清目标:我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创业者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是密不可分的。创业者创建企业的目的是实现个人目标,所以创业者为企业确定目标之前,必须明确自己的个人目标,而且必须定期问自己这些目标是否发生了变化。许多创业者声称他们创建企业是为了实现独立和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样的目标太模糊了。如果他们认真考虑此事,多数创业者都能确定更具体的目标,例如,获得施展艺术才华的机会,获得试验新技术的机会,过上丰富多彩的生活,或者渴望创建一家体现个人的深层价值观的机构,等等。在经济上,一些创业者想一夜致富;一些创业者希望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现金流量;还有一些创业者则盘算着先建立企业后出售企业,从中获取资本收益。那些希望建立可持续机构的创业者,不会把个人的经济回报作为优先考虑事项,他们可能不顾对方出价多少,都会拒绝其收购提议。
只有当创业者明确了他们个人的创业目的之后,再提出以下三个问题才有意义。
我需要建立什么样的企业?
一般说来,创业者的目标决定了企业的持续性和规模。对于那 2000 些生活型的创业者,他们只想赚取足够的现金来维持某种生活,所以企业规模不需要很大。而寻求获得资本收益的创业者却必须建立足够大的企业架构,保证企业的长期持续经营,从而最终出售企业,或使自己建立的企业能经受住技术换代、雇员和客户的更迭之后仍能不断更新。
企业需要冒什么样的风险以及做出什么牺牲?
创建一家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也就是主要资产并不仅仅是创建者的技能、关系和努力的企业,通常必须冒风险、下长期赌注,需要不断投资,获得可持续优势。而经营小型或生活方式型企业的创业者,面临的风险和压力就不同了,由于公司缺乏长远发展目标,对员工的吸引力也相对较弱,出售的可能性也小,所以要求创业者本人不断地工作、工作。
我能接受风险和牺牲吗?
创业者必须在目标和风险之间权衡取舍。如果创业者明白自己愿意冒什么风险,不愿意冒什么风险,应该会成功。如果创业者发现企业(即使非常成功)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或者发现实现个人目标需要冒更大的风险,做出更多的牺牲,他们就需要重新确定目标。当创业者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时,他们就必须确保自己有适当的战略。
确定战略:我如何实现目标?
许多创业者没有考虑长期战略就开展业务,以抓住短期机会。然而,成功的创业者很快就能实现从战术导向向战略导向的转变,并开始建立关键的能力和资源。
对一家建立不久的年轻公司来说,最基本的问题是制定行之有效的战略,而不是解决招聘问题,设计控制体系,确立上下级关系,或者明确创建者的角色。如果企业的战略基础扎实,即使领导关系不明,领导不力,也照样能幸存,而复杂的控制体系和组织结构却无法弥补战略失误。创业者应该定期对其战略进行以下四种检测。
如果公司战略不能为企业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就不能通过另外三种测试。即使是单枪匹马的创业者,也能从目标明确的战略中获益。----为了充分发挥效用,战略陈述应当简洁,且易为雇员、投资者、客户等主要成员理解,战略陈述还必须将那些看起来诱人但可能耗尽企业资源的活动和投资剔除。如果战略内容过于广泛,企业可以无所不为,则形同虚设。
此战略能否带来足够的利润和增长?
一旦创业者制定了明确的战略,他们就必须确定这些战略是否能使企业盈利,并使企业扩展到一个理想的规模。如果企业无法盈利,且发展不令人满意,这时创业者必须采取根本性措施。他们必须去寻找新行业,或者在本领域内扩大规模或经营范围。
战略是否有持续性?
创业者必须面对的下一个问题是,其战略能否长期满足企业的需要。持续性的问题对那些一直在追赶新技术和法规变化或者其他变革浪潮的创业者尤其重要。弄潮的创业者在开始时会兴旺发达,可是一旦达到高潮,随着市场不平衡状态的消失,许多一度辉煌却从未发展特有能力或未能确立竞争地位的企业会随之消失。弄潮儿必须能够预见市场饱和、竞争激化以及下一轮浪潮。他们必须放弃仿效的做法,而应该采用新的、更持久的企业模式,或者以可观的价格出售自己高增长的企业,而不能幻想其模糊的长期前景。
我的发展目标是太保守还是过头?
在对业务进行界定或者重新界定,并验证其基本正确性之后,创业者应能肯定其增长计划是否合适。不同的企业能够而且应该以不同的速度发展。年轻企业就像自行车运动新手一样,确定适当的速度很重要,太快或太慢都会导致失败。
实施战略:我能实施此战略吗?
创业者必须自问的第三个问题可能是最难回答的,因为它需要进行最坦诚的自我检查:我能实施此战略吗?好点子并不能保证优秀业绩。许多年轻的公司夭折,是因为创业者没能实施其战略。例如,企业可能资金用尽,创业者可能无法实现销售额或者无法完成订单。创业者必须对资源、组织能力及其个人角色三个领域进行检查,以评价其执行战略的能力。
我有合适的资源和关系吗?
缺少优秀雇员往往是成功实施某项战略的首要障碍。在启动阶段,许多企业无法吸引一流的员工,而希望将不合格的雇员转变成优秀员工的创业者最终几乎总是失望。另外,一家年轻的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内部资源,创业者还必须考虑客户和资本来源。企业启动时所拥有的客户,是能最快被企业所吸引的,但并非是其最终需要的。创业者还必须经常寻找更雄厚的资金来源,以建立持久性的企业。
企业有多强大?
企业实施战略的能力取决于其“硬”基础结构(组织结构和体系)和“软”基础结构(文化和规范)。如果业绩不佳,过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控制会使员工窒息。而如果企业增长很快,并获得市场份额,管理机制和控制手段的不足可能更会受到关注。不断发展的企业文化,也对企业战略实施成败产生深刻影响,文化填补了公司规章制度所没有涉及的空缺,决定了雇员个人和组织单位竞争与合作的程度,以及他们对待客户的态度。如果创业者没有停下来考虑文化问题,其公司文化肯定是随意形成,而非设计出来的。这种随意形成的文化可能并不符合企业创建者的目标和战略。
我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吗?
希望经营小企业,并且想亲自完成所有重要任务的创业者,不需要改变其角色。然而,如果创业者想将他创办的企业变成可以独立生存的实体,那么,随着企业经营的扩张,创业者的角色必须改变。他应当从亲自做业务工作发展到教给别人如何做,不断尝试新的工作和责任。例如,一位工程师创业者或许应该学习掌握财务分析的技能。如果创业者认为自己不想改变和学习,不愿意接受挑战和掌握新技能,那最好还是将企业出售转让给其他有志于经营的人。
第三篇:个税问题回答
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
1、一人一税号,避税难度猛增
现在企业都是一个税号终身不变,以后个人也一样其实目前的企业纳税人识别号一样,企业开的发票还是收到的发票,税务通过系统都可以一目了然。税务的征管系统将会非常强大!
2、强大的金税三期大系统
金税三期大系统将依靠第三方力量——金融管理、国土、住建、公安、民政、社会保障、交通运输、工商管理等部门的支持来查税。
3、现金交易会发生巨大变化
税收征管法将进一步修订,未来会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这些都将促进现金交易的规范管理,社会综合配套条件会一步步完善。
4、现金发放工资合理吗?
合理!但是,哪个公司没网银、支付宝?发工资几万几十万的事儿,故意不走银行公户,税务不用去详查,也知道你们想要隐瞒什么。
5、几种不规范的工资申报情形
纳税申报工资低于实发工资,隐瞒个人所得税;非本单位人员,乱拉人头申报工资,虚增企业费用,逃避企业所得税;
6、会计想在工资上做手脚,风险很大
随着第二轮“税务稽查”全面展开,你的所有收入都在税务监控之下!
1.下一步全面推行银行代发工资模式,税务终将会与银行共享信息并比对!
2、工资表上的每一个人员,需要向地税上传姓名及身份证号码,对于多处发放工资的,地税会对该身份证号预警,责成申报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3、确定一处为工资薪金发放单位,其他单位为兼职,按照20%缴纳个人所得税。
4、全部为兼职的,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减除800或者4000以上*20%部分,剩余部分按照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5、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工资、薪金存在任职受雇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基本社会保险、接受企业的日常管理,是被包含的共同主体;而劳务报酬不存在上述情况,是与企业分立并存的并列关系。
6、税务对虚列的工资额抵用成本的,一经查实全部剔除,补交企业所得税并处以数倍罚款。
7、工资金额大于社保申报金额的,工资人数大于社保申报人数的,社保稽核时需要补交并有滞纳金。02 请禁止这七种避税方式!
1、找发票抵税,造成费用异常
比较简单,比如每个月员工找2000元发票去报销,很多会计图省事,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计入什么福利费、差旅费等。如果长期大额处理的话,会造成企业期间费用异常。2故意不用银行发工资
当移动支付成为潮流的时候,公司基本户都有,员工也不少,公司也不在偏远山区。据不完全统计,不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企业,不申报个税、少申报的情况基本都存在。此类企业请注意,再有这样的做法,将会承担后果的。3补贴不申报个税
部分企业把企业的饭补、话补、房补、结婚补贴、生日礼金没有合并工资进行纳税申报 4大量员工零申报
这里一定要强调一个比例问题,一个企业如果和同地区同行业相比,工资在3500以下的明显偏低的话,已经是高风险企业了,此时准备好工资表、银行流水、考勤表吧,已经在稽查名单里面了!5一人一税号,避税难度猛增 工资太高,找个李鬼代发工资。这也是很多企业的伎俩。到底这样操作是否靠谱,请回答:是否有考勤?是否有简历?没有那你还要这样做吗? 6故意混淆劳务和工资申报
尤其是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务工、临时工、第三方员工,很多属于劳务所得进行纳税申报,但是按照工资进行申报了!尤其是营改增之后劳务公司、建筑企业等都要高度重视。
03那么,个税如何合理筹划? 1,分清收入构成
这是缴纳个税之前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首先认定收入性质,比如以年终一次性奖金方法来计税能享受较低税率,值得注意的是,年终一次性奖金一年只能申报一次。
其次是区分需要缴纳个税和不需要缴纳个税的收入。比如差旅费补贴,但要注意的是我国税法规定:凡是以现金形式发放通讯补助、交通费补贴、餐补,视为工资薪金所得,计入计税基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凡是根据经济业务发生实质,并取得合法发票实报实销的,属于企业正常经营费用,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留存有效发票,是个人税务筹划的一个实用小技巧。2,了解扣减政策
在认清收入构成后,就要了解自己所能适用的个税扣减政策,包括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除了住房公积金外,保险也是实现个人税务筹划的重要手段。比如从今年的7月1日起,就允许个人在规定范围内把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的支出,在当月或当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
因为我国个税税率采取是的超额累进制,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时,增加的工资薪金能带给个人可支配收入会越来越少。
附个税工资薪金的19个风险点
风险1:查核企业以组织工作考察、研讨会、境内外免费培训班等形式,对本企业雇员营销业绩进行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是否根据所发生费用全额计入企业雇员应税所得,与当期的工资薪金合并,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
风险2:查核企业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或公杂费中列支的向企业内部职工发放各种与业务推广有关费用或奖励等其他费用,是否与职工当期的工资薪金合并,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风险3:查核企业出资金为企业人员(除个人投资者外)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所有权不属于企业),是否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
风险4:查核企业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成本费用科目中列支,以各种形式或各种明目支付给企业内部员工的,除免税外,是否与当期工资薪金合并,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足额扣缴个人所得税。如暖气费、物业费、护眼费、降温费、洗衣费等其他不得免税的费用。
风险5:查核企业出资购买房屋和其他财产,将所有权登记为企业其他人员(除个人投资者和投资者家庭成员外);企业其他人员(除个人投资者和投资者家庭成员外)向企业借款用于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将所有权登记为企业其他人员,且借款终了后未归还借款的,是否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风险6:查核企业以现金形式发给个人的住房补贴、医疗补助费,除外籍个人以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外,是否按全额计入领取人的当期工资、薪金收入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风险7:查核企业个人因公务用车和通讯制度改革以现金、报销等形式取得的公务用车、通讯补贴收入,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是否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按月发放的,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不按月发放的,分解到所属月份并与该月份“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扣缴个人所得税。
风险8:查核企业向员工支付误餐补助,是否按财政部门规定,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标准的支付误餐费,否则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
风险9:查核企业从超出国家规定的比例或基数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补助,不属于免税的福利费,是否按税法规定并入工资、薪金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
风险10:查核企业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单位职工的人人有份的补贴、补助,不属于免税的福利费的,是否按税法规定并入工资、薪金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
风险11:查核企业为个人购买汽车、住房、电子计算机等不属于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性质的支出等不属于免税的福利费,是否按税法规定并入工资、薪金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
风险12:查核个人在公司(包括关联公司)任职、受雇,同时兼任董事、监事的,是否将董事费、监事费与个人工资收入合并,统一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风险13:查核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各种补贴、津贴,是否准确划分应并入“工资、薪金所得”征税范围扣缴个人所得税,有无将应并入征税的补贴、津贴,作为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补贴、津贴。税法规定的免税补贴、津贴包括: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独生子女补贴;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风险14:查核企业利用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从下属机构经费项目中列支的上级内员工补贴、分红、福利等项目,是否足额按“工资、薪金所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风险15:查核企业再任用已退休人员取得的收入,是否在减除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风险16:查核企业离退休人员除按规定领取离退休工资或养老金外,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各类补贴、奖金、实物,是否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按税法规定减除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风险17:查核企业员工2011年9月1日(含)后取得的所得,是否均按照每月3500元的扣除标准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风险18:查核企业以各种发票报销会议费、邮电费、差旅费等方式套取现金,支付给个人手续费、回扣、奖励、发放交通补贴(如油费)、误餐补助、加班补助、通讯费补贴等,是否计入其工资、薪金所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风险19:查看工资薪金年所得超过12万元以上的员工是否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进行自行纳税申报。
第四篇:创业者必须考虑并解答的问题
如果所有创业者都自觉考虑并解答了这些问题,那事情会变得容易多了。
下面是那些应该解答的问题:
1)你的眼光是什么? * 你的远见是什么? * 你要解决什么问题?对象是谁? * 你将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2)你的市场机会是什么?市场有多大? * 您目标的市场有多大?发展有多快? * 这个市场有多成熟,或多不成熟? * 你是否有资本成为这个市场前两三位?
3)介绍你的产品和服务 * 你的产品或服务是什么? * 解决了用户的什么问题? * 你的产品或服务有什么特别之处?
4)你的用户是谁? * 谁是现在的用户? * 谁是目标的用户? * 理想的用户是什么样的? * 谁会付费? * 介绍一下某个具体用户的例子
5)你的价值主张是什么? * 你给用户提供了什么价值? * 使用/买你的产品,用户的投资回收率是什么? * 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 你是销售维他命,阿司匹林,还是消炎药?(奢侈品,有益的东西,还是必需品?)
6)你如何销售? * 销售程序是什么?周期有多长? * 你的销售和市场方针是什么? * 你当前的销售链是什么?
7)你怎么吸引客户? * 争取每个用户要花费多少钱? * 在不同时期这个费用是否不同?为什么? * 用户的永久价值什么?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8)你的管理团队有谁?* 你的管理团队有谁? * 他们有什么经验? * 欠缺那些环节?有什么计划去弥补?
9)你的收入模式是什么? * 如何赚钱 * 你的收入模式 * 需要怎样才能盈利?
10)你现在进展到哪一步? * 你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技术/产品?团队?财务/营收? * 现在进展情况如何?现状和前景是否更清晰了? * 你将来的计划是什么?
11)你的融资计划是什么? * 已经得到了什么投资? * 希望得到多少投资?比例如何? * 资金用在什么地方? * 资金可以支持多久?到那时公司是否可以发展到一个重要里程碑? * 你还打算吸引多少资金?什么时候?
12)你的竞争对手是谁? * 谁是你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 * 谁有可能和你竞争,谁有可能和你合作? * 你的优势和弱点? * 你有什么特殊之处?
13)你有什么合作伙伴? * 谁是你的销售或技术合作伙伴?当前?未来? * 这些合作伙伴有多可靠?
14)为什么适合有意的投资者? * 和投资者的方向,经验吻合? * 与投资者现有的投资组合有什么互补,或竞争?
15)其它 * 成功的条件里有什么还只是假设? * 有什么突然因素有可能一夜之间改变你的生意?新科技,新市场成员,规则法规的变化? * 你公司的薄弱环节是什么?
第五篇:面试中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面试中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这道问题曾难倒不下百位候选人,回答“任务应该逐级分派,我会拒绝他的要求”和“我会按领导吩咐执行”都不是令人满意的回答。还是重复了千万次提到的观点—答案其实不重要,很多时候没有完全正确的答案,重要的是展示我们的思路v12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智慧。只需做到“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不难回答棘手的问题。
2009 年初,一家公司招聘部门助理,有几位应聘者非常优秀,让我们难以取舍。在复试最后我们问道:“如果第二天就要投标了,部门正安排您用复印机制作标书,突然总裁跑过来要复印很多资料,说也要明天用,只有一台复印机,您会怎么做?”
直接回答“拒绝总裁复印,因为招标对公司很重要,请他自己想方法”或者“先给总裁复印”的都被减分。理由很简单,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是下属的责任,无条件给总裁复印又多半会耽误本部门的工作。
后来,成功应聘这个职位的Lily给出了让大家都比较满意的答案:“我理解部门任务很急,总裁的任务也很急,而且公司只有一台复印机,我没有太多回旋余地对吗?”此一问在明确问题的同时给自己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显示出应聘者的聪明,而接着她又说:“我认为很多事情看起来是对立的,但实际上并非只是二选一。如果是我来处理此事,我会告诉总裁明天要投标的事情,然后请他把要复印的资料留下,说把投标所需的资料复印好后,会尽快帮他复印,第二天一定可以用。如果资料是我不方便看的,我会请总裁把资料交给他的助理,复印机空下来后,我会马上请他的助理来复印。”
Lily 的回答不但解决了矛盾,还分析出第二种情况,体现出全面思维的能力。经过近一年的锻炼,她已经由部门助理升职为总裁助理。
“要不要做总裁直接交给你的任务?”这个问题根据应聘职位的不同,也要区别对待。比如我们应聘初级职位和应聘有管理性质的岗位,处理此类事情的手法有明显区别。
应聘初级职位,只要能回答出:“具体要看是哪些工作,我能否自己完成。总裁安排的任务我会抽时间尽力去做,如果自己力所不能及会向他说明情况并寻求其他同事的帮助”,就可以算轻松过关了,因为他已经体现出了自己的专业素质。但如果应聘的是有团队管理性质的工作,如此作答多半会被认为不太称职。管理者承担的责任和压力远远大于一线员工,要对团队的每个人负责。管理者不可能“随时抽出资源安排多余的工作”,因为这会影响整体的项目进度和其他人的工作。
近几年来,我们听到过的最佳答案来自某研发部门经理候选人,他说:“我会先考虑所管理的团队的资源是否可以满足总裁安排的工作,再作回答。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我会向总裁说明情况,委婉拒绝此任务。可以肯定地说,大多数情况下答案是否定的。我团队中每个人的工作量应该都很满,能随意安排员工完成额外工作,要么是此人工作不饱和,要么就是我工作计划制订得不好。如果团队有资源完成这个任务,在开始此工作的同时,我会请总裁按公司流程通知总监,再由总监安排给
我。公司有自己的流程和规矩,不能随便破坏。”
最后补充一点,如果有普通员工能在回答问题时既从基层考虑,又站在管理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会被认为很有管理潜质。而能否成为管理者,很多时候取决于面试的表现和给招聘方留下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