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施“三个创新”提高审议水平
实施“三个创新”提高审议水平
如何更好地提高审议质量,行使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福建省上杭县人大常委会在履行监督职权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开展审议监督的经验,实施“三个创新”,提高审议监督的水平和质量,保证了人大常委会监督职权的有效行使。
监督调查创新。一是科学确定方案。在议题调查前,常委会有针对性地制订详细的方案,对参加调查的人员、时间、目的和措施等内容要求,都一一明确,以使每位参加调查的人员都有任务、有责任和有压力。二是抓好培训。调查时间确定后,先组织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弄清要调查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达到的效果。三是开展调查。常委会会议议题确定后,常委会组成人员或有关委、室在会前围绕议题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及多形式的调查研究,广泛搜集有关资料和数据,尽可能直接听取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及要求,掌握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抓住本质,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审议方式创新。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创新审议形式,实行常委会分组审议制度,有效解决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怕得罪人、在会上不敢说或不愿说真话的问题。审议时,要求与审议议题相关的政府部门增派一名领导参加分组审议,听取分组审议意见,回答询问。同时,实行中心发言人制度。各审议小组确定一名常委会组成人员作记录并在常委会会议上作中心发言,对会议审议起好导向作用。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也明确要求:“在常委会会议上,应围绕会议议题积极参与审议,踊跃发表意见,审议发言要畅所欲言,突出主题,实事求是,简明扼要,并对议题明确表示态度。”
跟踪监督创新。常委会审议后,形成的审议意见要归纳整理成文,送达“一府两院”。抓紧办理落实,明确办理时限。常委会各委办及时了解办理工作情况,加大督办力度,采取检查、调查等形式,督促承办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将办理情况书面报告常委会。同时,制订常委会跟踪督查工作制度,对常委会作出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专项跟踪检查。建立了“两次审议”制度,即在每年年终召开专题的“一府两院”及政府部门落实人大审议意见情况通报会。对落实整改情况不满意的,实行“两次审议”;对不认真办理的承办部门,提出批评意见,或进行跟踪视察,督促其尽快办理;对拒不办理的部门,按照法定程序采用质询等刚性手段。“两次审议”制度使“一府两院”真正感受到了来自人大监督的压力,常委会的审议意见也得到了及时全面和有效的落实。
第二篇:三个着力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突出三个重点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着力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懂法知法才能严格执行依法行政法律法规;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才能加快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依法行政工作程序规范,才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是着力培养行政案例分析能力,提升科学执法水平。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的教学生动直接地提高了业务知识水平;专家指导、学员交流积极促进了积案难案工作的开展。
三是着力探索提高执法水平对策,形成特色理论成果。实地调查了解全区依法行政水平的现状、存在不足,集大家之长,积极为黄州区跨越发展建言献策。
培训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培训期间有9名学员做了交流发言,学员们一致反映,教学计划安排周密,教师讲课精心认真,学有所获。一是对行政法律法规和黄州区的区情民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二是进一步增强了依法依规处理相关问题的意识;三是充分认识到自身社会管理服务为工作中的使命,增强了依法行政提高业务素质的自觉性。
第三篇:三个做好、三个收集、三个提高和三个创新
三个做好、三个收集、三个提高和三个创新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和交流我的工作心得和体会,这里非常感谢我的X任科长,他们不仅教给了我很多业务知识,还教给了我很多工作方法和处事办法。还有向一直以来给予我支持、帮助的领导和同志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我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都离不开大家的关心,你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
我非常喜爱党政办公室这份工作,它让我感到充实而具有挑战性,在熟悉业务知识的同时,掌握了一些工作方法,也加强了自身的能力锻炼,结交了一些朋友,让我受益非浅、收获良多。
接着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工作体会:
一、加强学习,做到学以致用。随着乡镇事业的发展,业务不断拓展了许多新的内容。我深知面对新形势,对个人的要求更高了、更严了,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才能胜任这份工作。我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三个做好”:
一是努力做好“学文、写文和用文”。我认为学文是前提,写文是基础,用文是目的。学文主要是学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省、市、区文件的精神,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在学文中我注意把握文章的核心、中心部分,这样万变不离其中。写文时,可以采取四个步骤,先确定标题和中心思想、然后列提纲、再充实内容、最后修改成文。用文是难点,要把文字变成实际工作,灵活掌握,活学活用,就要把握好关键词,避免出错。
二是坚持做好工作笔记,温故而知新。这几年来,我养成了每天记工作笔记的习惯,目前已记了六、七本。我每天把工作的事宜、接触的人、工作体会都记录其中,早上上班时回顾一下前一天的工作情况,整理一下当天的工作思路,这样工作起来就比较有头绪,也为日后查阅提供了方便。
三是做好相互学习交流,业余时间加强补习。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我经常向有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和有业务专长的同事们学习请教,和年轻同志们交流工作方法和心得,并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公文写作、电脑操作,已基本掌握公文的一般写法,能熟练使用Excel表格等计算机操作,从而使自己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能力加强。
二、注重积累,保证工作质量。乡镇的工作涉及面广,为了使乡镇多项互不联系的工作顺利开展,我注重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做实,不断积累工作方法,从而保证工作质量。具体措施是“三个收集”:
一是收集乡镇档案资料,完善档案管理。刚到乡镇时,分管领导说:“小X啊,你要把档案管好啊。”责任重于泰山,我首先规范了收、发文制度,收文记在记录本前面,发文记在记录本后面,便于查档。然后将乡镇的文件、资料、报表、简报等档案按工作内容、分类归档,并附上卷内目录和封面装订,有的常用档案装订后复印不方便,就按时间顺序存放在档案盒中。整理后的档案资料完整、存放整齐、查找方便。
二是收集各类号码,方便工作。我们乡镇的工作要经常联系区里多个部门、兄弟城区、区里很多委办局、街镇乡、社区和村委会,为了便于工作,我经常收集办公电话、传真号码、相关人员的手机号码,记录在电话本中或者打印后装订在电话册中,收集各个网址和相关人员的QQ号,这样联系起来又方便又快捷。
三是收集各类报刊杂志,为写作时提供样本和素材。我们乡镇订阅了《社区》、《乡镇论坛》这样的专业杂志,加上《中国乡镇》、《民风》,以前订过的《中国社会报》等报刊杂志,我都按年限装订起来,便于查阅;除此之外在其他报纸上看到有关乡镇业务的领导讲话、报告、区情文章、快讯等,我也分类后剪贴到剪报集中,这些素材写文章时都可以借鉴、参考。
三、能力锻炼,强化协调力度。我们乡镇事杂、会多,面对市、区各部门、街镇乡、村委会、社区的机会较多,如何能在其中发挥牵头作用,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是我一直在思考、一直想完善的方面。我记得刚到单位的时候,最怕记人、怕认错人,所以平常做个有心人,见了面或是接电话,边想边记他(她)的姓名、单位和职务,这样接触起来就不会生疏。人熟悉了,办事的礼节、交谈的内容、各方面的协调能力,又是我需要学习和锻炼的方面。我努力做到“三个提高”:
一是提高“办文、办会、办事”的能力。办文就是办理以区委、区政府或乡镇名义下发的文件,起草文件时要注重不同文头的排版,注意主题词、抄送单位的写法,送审文件时要注意申报、审批的程序,待领导批了后,要到区委办、区政府办或乡镇办公室拿文头、文号,再复印、装订、盖章后发文。办会就是做开会的具体事宜,首先要拿出会议方案,等领导审批后,起草、下发会议通知,布置会场、签到、发会议资料、做好会议记录,会后写会议简报或会议纪要。办会的重点是落实会议通知,确保参会人员到齐,每次发通知特别是发传真时,要记下发的时间、收传真人的姓氏,这样的话在会场上好落实通知的人员。办事就是处理特殊事情,包括接待上访的群众、到基层去调研、到市区去洽谈事情、陪同市区领导检查等等。办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带上相关的文件资料、电话本等,办事时我注意大方得体、细心周到,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记录,从中获取信息、吸取经验,从而进一步了解区情、民情。如XX迎检工作,事情多、时间紧、任务重,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分工协作,不打乱战,分头准备迎检资料、落实陪检人员、布置会场、安排行车路线、通知抽检单位等等,事情琐碎但样样重要,也充分锻炼了我、激励了我。
二是提高上传下达的工作能力。我记得科长曾经对我说过:“我们乡镇事情多,平常的工作要靠市里、区里各单位和街镇乡同志们的支持,要同他们搞好关系、加强联系。”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真诚待人,乐心为基层群众提供咨询和服务,并且每次把市里布置的工作转到街镇乡时,尽量把工作弄细一些、全一些,减少今后基层的工作量。每当给市里或街镇乡社会事务办打电话,我总是先问候再说事情,尽量几件事情一起说,或利用开会、办事时一并提出,高效率处理。通过和市区、各单位、街镇乡的同志们加强联系、加强沟通,已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合作伙伴关系。
三是提高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能力。乡镇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乡镇工作的内容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感到除了要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方法以外,要加强实践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变迁,才能获取推动工作发展的力量源泉。每当有到基层去的机会,无论是面对社区工作者,还是普通居民;无论是农村村官,还是普通村民,我都会认真地倾听他们意见,并做好笔记,努力做到想群众之所想、忙群众之所需,从而进一步了解社情民意,增加社会阅历,磨练个人意志,提高工作能力。
面对新形势下的乡镇工作,我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和艰巨,我也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如工作标准没有经常更新拔高,大胆创新的精神还需加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力度不够,偶尔有些急躁情绪,工作节奏把握不够。我一定冷静思考、正视差距、虚心学习、不断改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简单来说就是“三个创新”:
一是思路创新,高效率、高标准开展工作。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经常用新的思维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出新思想、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要在学好本乡镇业务的同时,学习其它乡镇知识、相关法规,同时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工作标准,以适应工作的更新和发展。
二是写作创新,争取拿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文章。平常写文章,感觉大都是按照固定模式在写,官话、套话多,读起来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毫无特色。下一步我想强化写作锻炼,平常多收集素材,注重用朴素的语言、真切的内容、真实的感受来反映我们的工作,以及基层群众的期望,争取写出几篇给领导决策有所借鉴、给工作有所帮助、给基层有所用途的文章,有机会向报刊杂志投稿。
三是精神创新,永葆工作中的生机和活力。我们的事业是在不断开拓进取的过程中发展和前进的,要牢固树立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决心在工作上吃苦耐劳,敢于挑战,始终保持那么一股热情、一股干劲,并不断总结和完善自我,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出色地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大胆地投身到实践中去,为推进乡镇事业的新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发言,不足之处,请大家多批评指教,希望大家一如继往地关心、帮助我!谢谢大家!
第四篇:紧紧把握三个环节 提高人大会议审议质量
紧紧把握三个环节 提高会议审议质量
凤凰县人大常委会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六日
提高常委会议质量,是有效行使地方国家权力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要提高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必须牢牢把握如下三个环节。
一、把握会前准备环节,是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的基础
(一)科学选题。通过召开主任会议,讨论确定常委会会议的建议议程。在选定会议议题时,把握“三个依据”,坚持“三条原则”,近年来先后听取并审议凤凰历史文化各城保护条例执行情况、财政预算执行及财政收支情况、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旅游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内容的报告,与县委中心工作联系紧密,充分发挥了常委会议的作用。
(二)组织常委会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注重为组成人员学法用法创造条件,在每次常委会会议之前,都要结合议题内容,集中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一些基本法律以及重要经济法律法规,组织专题辅导,不断提高会议审议的水平。推行会前学法制度,坚持在常委会议举行之前,有针对性地举办法制讲座,结
合审议议题,邀请法律专业人士讲授法律知识。据统计,共举办法制讲座10余次,涉及法律法规20余部,向常委会组成人员提供相应法律法规资料500多册,有效地提高了审议质量。
(三)深入调查研究。结合议题内容,组织相关的调研活动,力求体现调研的广度和深度。一是在调研力量的组织上,体现出广泛性。既有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参加,又有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参加,还要求政府职能部门派人协助调查。二是在调研内容选择上,体现针对性。围绕常委会会议议题内容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重点解剖。三是在调研方法上,坚持“三个结合”。在调查对象上干部与群众相结合,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调查客体选择上“好”与“差”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既报喜又报忧;在调查材料处理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出合乎实际的正确结论。
二、把握会中审议环节,是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的关键
(一)遵循程序,依法审议。一方面在程序上要依法。审议方式及表决办法等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通过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制度如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人事任免表决制度等,使工作程序日益规范。另一方面在审议时要用法。在审议有关工作报告、议案和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时,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法规为准绳,看是否符合有关实体法和程序法;是否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是
否依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一是审议发言做到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充分发表意见。组成人员配合默契,踊跃发言,各有侧重,突出重点,紧扣主题,准确、精练地表达意见,对报告内容客观评价,坚持实事求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不仅要指出问题,还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二是充分讨论,集思广益,在民主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大家发表的意见,应以讨论的方式、协调的办法和必要的表决形式,集中为会议的定论意见,最后由主任或主任委托的副主任综合各组成人员的多数意见,当会提出《原则审议意见》。三是既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办事。对有的同志的意见,虽然未被采纳,也应从另外角度有所解释,给予应有的尊重,给人以宽松和自如的感觉,不允许有任何歧视现象发生,使会议充满和谐气氛,以加强组成人员之间的团结。
(三)结合审议,进行视察及询问等监督活动。对议题的审议意见比较集中,但又不够深入的内容,要通过询问、视察等监督形式,进一步增进了解,提升审议质量。在每次常委会议上,都安排与议题相关的“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听取委员们的审议发言,接受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询问,这样有利于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议题相关工作加深了解,又能让“一府两院”的同志了解人大关注哪些问题,从而使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加强沟
通,形成共识,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同时,根据会议议题的有关内容,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会中视察,以增强常委会组成人员对相关工作的感性认识。几年来,通过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议期间开展城镇建设、农业科技、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高中校园建设等专题视察活动,使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发言更加踊跃,所提的意见建议也更能切中要害,符合实际。
三、把握会后督办环节,是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的保证
(一)规范运作程序,形成较为科学的审议意见。每次常委会会议,政府和“两院”虽然都有负责人列席,但仅听取委员们的口头意见,客观上会造成“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的状况,审议意见的作用难免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一些重要意见“说完就了”的状况。有鉴于此,按照合法、准确、具体、可行的原则,在常委会会议上形成原则审议意见的基础上,会后综合整理出具体意见,由常委会负责同志审定把关,形成正式的审议意见。
(二)建立反馈制度,促进审议意见办理落实。制定出台了《审议意见处理办法》,使审议意见的反馈落实有了规范的制度保障,1、《办法》对审议意见办理落实反馈单位作了明确规定。凡“一府两院”直接汇报的,由其办公室负责反馈;政府委托有关部门汇报的由有关部门向政府汇报请示后,以政府办公室的名义进行反馈。
2、《办法》对反馈时间作了限定。审议意见的办理
反馈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个月。对一些办理难度较大的审议意见,可以适当延长其反馈时间。
3、《办法》规定了反馈形式。审议意见的办理结果应以书面形式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必要时还可以直接向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报告。
4、《办法》提出了反馈要求。“一府两院”要实事求是地反馈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因某种原因对审议意见某些条款不能落实或需要延期落实的,应作出情况说明。通过实施《审议意见处理办法》,使每次常委会议的审议意见落实反馈及时快捷,办理质量不断提高,避免了“一府两院”对审议意见应付差事及敷衍塞责。
(三)开展跟踪监督,扩大审议成果。跟踪检查监督是人大常委会会议监督的一个重要环节,缺少这一环,就很可能使审议意见的办理反馈变成文来文往的形式主义,从而直接影响会议监督的力度和实效。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对一些重要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都以人大相关工委为主体,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督促落实。既通过各单位书面反馈情况了解各单位对审议意见办理的方案,又通过实打实的跟踪检查,了解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和单位,通过综合运用视察、询问、质询等手段,促进了审议意见真正落到实处。
第五篇:创新社区服务 提高和谐水平
创新社区服务 提高和谐水平
红光社区位于樊城区大庆东路与丹江路结合部,地处繁华闹市中心,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区企事业单位及家属院共24个,辖区人口4795户11613人。社区党委下设9个支部,党员251人。近年来,近年来,红光社区以社会管理创新为主线,牢固树立“把服务做成文化”的工作理念,以“站点建设规范化、社区管理精细化、服务形式多样化、社区自治民主化”为目标,不断加大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治安良好、人际和谐、和谐向上的新型社区逐步形成。社区先后被授予“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计生协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湖北省充分就业社区”、“2005-2007湖北省文明社区”、“2010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北省第一批廉政文化进社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社区党委书记孟建玲同志2010年被湖北省省委组织部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同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区建设先进个人。
一、社区开展工作情况
(一)强化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为民服务能力
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优美便利办事和服务环境,社区加大了社区建设力度。一是强化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措资金,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一栋1200多平方米的三层办公楼,并设立了高标准的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民情维权及议事厅、市民学校、医疗保障站,配备了社区电教室、文化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警务室等,并做好规章制度、办公桌椅、资料档案、服务手册、社区标识等配套设施建设,有效地解决了社区阵地建设薄弱的问题,得到了社区居民群众的好评。二是抓好服务窗口建设。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拓宽社区服务渠道,我们构建了治安、教育、卫生、医疗保健、医疗救助、弱势群体帮扶、文化、计生、物业、家政等社区服务体系,着力打造“15分钟社区服务圈”。2010年社区在原来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成立了社区公共服务站,设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计生与卫生、城市管理、民政救助、劳动保障、社区事务等六大类窗口,并将社区工作分为六大类80项服务项目。开通社区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电话,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470余人(次),办实事48件。三是倡导“服务是文化”的理念。为了更加突出服务这一主题,团结和带领社区群众,齐心协力,整体联动,共建美好和谐社区大家园,一次性投入10余万元,按照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原则,用一个色调、一个风格重新更新了社区党建、政务公开、城管、计生、综治等宣传牌,改造了服务大厅和多功能会议室,安装了电子显示屏,“把服务做成文化,把温暖送给大家”、“ 天天是我们的服务时间,处处是我们的服务地点,人人是我们的服务对象”等社区服务理念和格言张贴上墙,努力营造良好的、浓厚的服务文化氛围,让居民群众时时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处处享受到社区周到的服务。四是抓好社区“便民超市”建设。一方面以扶助社区困难家庭、老弱病残弱势群体为目的,采取社会捐赠、慈善机构捐赠相结合的方式,筹措“爱心”物资,以灵活的服务时间方便了困难弱势群众。截止目前,“红光爱心超市”共接受社会捐赠价值20000余元的物质,免费为困难群众发放了价值15000余元的粮油等生活必需品,解决了困难弱势群众的日常生活困难。另一方面在超市内设有日光灯、手钳等应急物品,以便于居民在遇到紧急情况下,可临时向便民服务超市借用。
(二)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2010年,我们依托公共服务站实现了“上与政府部门业务对口、职能对接;下与社区居民服务对口、需求对接;中间与辖区单位共建对口、管理对接”的基本目标,社区坚持“三定三通”管理模式,切实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站规范化建设。一是定岗位责任,实现服务直通。社区在“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和力量,合理设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和卫生、劳动就业和医疗保障、民政和社会福利、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管理、综合公共服务管理等六大公共服务窗口,实现一岗一责或一岗多责。二是定工作流程,实现民情直通。通过社区服务大厅、社区网站、社区警务信息网、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使居民群众对社区服务事项、服务程序一目了然,采取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受理、限时办结、定期回访的办法,实现了居民“只进一个门,办成所有事”。三是定奖惩措施,实现评价直通。根据《社区公共服务站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社区把公共服务站工作人员的报酬拿出一部分作为浮动部分,通过服务对象评价、网络评价、抽样评价等形式,对工作人员的绩效进行测评、考核,兑现奖惩。社区公共服务站建立以来,居民普遍感受到社区服务更加便利,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对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着眼于社区事务的精细化治理,社区结合实际不断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着力打造互通共融的社区管理网和综治网。一是推行“片网结合”,科学划分网格。按照地域相邻的原则,依托居民小区、巷道和居民数、单元数、社区面积等实际情况,将社区划分为四大责任片区13个网格,按照400人左右设置一个网格,整合社区事务进网格、物业管理进网格,实现了管理全覆盖。二是依托“两实信息”,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利用“两实”信息终端平台,制作社区网格化管理平面图和立体图,直观反映网格、单位、楼栋、党组织、党员、居民以及物业管理机构、志愿者服务队、治安巡逻队分布状况。对党组织和党员、计划生育、户籍管理、民政优抚、劳动就业等信息,建立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实行“一格三员”,配强管理队伍。每个网格安排一名政策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管理员;每个楼栋或庭院推选一名楼栋长,由楼栋长、志愿者和物业管理员等共同担任信息员;社区包片干部担任指导员,“三员”共同治理网格内的社区事务。四是整合网格资源,强化综合治理。着眼于民情掌握准、化解矛盾快,在社区开通了民情直达车,设立“说事室”,建立了“要上访找书记,有困难找党员”制度,做到接待热情、处置及时、处理公正、反馈迅速,确保居民说事必果。在4个片区,每个片区选聘1名治安巡逻员,及时把重大事项上报驻社区民警,并力所能及的做好思想工作,调处矛盾纠纷。在13个网格中,每名网格管理员负责逐户建立民情档案,并协同社区干部和网格信息员扎实做好群众工作,承担联系群众、掌握民情、改善民生、解决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等职责,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
(三)强化个性化社区服务,促进社区的整体文明
社区服务对象涵盖广泛,为了提高社区服务的满意度,我们着眼于不同群体不同的生活需求,强化工作创新,有针对性地推行个性化、特色化服务,社区居民享受满意服务的过程中,对社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明显增强。
关爱困难弱势群体,构建社区保障服务体系。为了更好的解决困难弱势群体的各种困难,社区成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通过低保救助、就业培训、社会帮扶等多种方式开展服务。对暂住人口子女入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及时与辖区单位联系,方便其子女就近就地入学,解决其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让其享受到社区居民的同等待遇,做社区的主人。对下岗妇女就业难问题,在市、区妇联的支持下,成立了好姐妹家政服务站,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就业咨询、岗位中介、劳务输出等服务,主动搭建下岗失业妇女培训转移平台,促进妇女再就业。家政服务站开业来,已培训襄樊市、区下岗失业妇女850人次,推荐上岗520人次,其中有150人次被成功推荐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为了营造良好成长环境,社区针对辖区青少年玩无场所,学无地方的情况,专门建立了80平方米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每个星期接待青少年30余人次;请专家对3名心理不健康的儿童进行了心理矫正。
关心老年人生活,营造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进一步帮助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社区率先在全市开展了居家养老试点工作,采取政府和个人购买服务、志愿者参与等多种形式为老年人提供以保健康复,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入户服务和法律援助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为13位“低保独居老人”提供了洗衣、陪聊等服务;为73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经常性提供健身、棋牌等服务。
二、社区建设发展方向及打算(一)文明指数进一步提高
为了使社区文明指数进一步提高,社区要发挥社区特色,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加,真正形成“居于社区,奉献社区”的氛围。
邻里文化深入开展。结合社区邻里节开展,增强居民的家园建设意识,使居民的互帮互助意识蔚然成风。
社区文化深入开展。采取政府搭台、居民唱戏的办法,组织社区艺术团利用重大节日、庆典开展文艺汇演、知识抢答、自编自演《三句半》、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陶冶居民情操,融洽社区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
(二)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1、红光现有人口4795户11613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790人,80岁以上的老人67人,重点优抚老人9人,低保老人69人,低保独居老人26人。为了使老年群体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社区应加大居家养老服务站及养老中心建设,为辖区内老年群体提供养老及日间照料工作。
2、社区现在残疾人63名,其中已有44名纳入低保管理。进一步解决残疾人及家庭困难,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社区加大阳光家园计划的实施,使辖区内残疾人能享受到日间照料、读书看报、文化娱乐、助餐、康复训练、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服务。
3、加大未年人教育,关爱青少年成长。社区将建立由社区、学校、家庭形成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在社区内建立青少年之家,使社区内青少年玩有场所、学有地方。并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定期聘请专家进入社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加强青春期心理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社区设立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对存在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矫治服务。
4、目前全社区登记下岗人员2670人,社区将加大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消除零就业家庭,解决下岗职工家庭困难。更好服务辖区非公经济组织,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向非公经济组织推荐下岗职工。
(三)民主参与决策权进一步提高
社区居民有对社区各项工作、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社区将进一步利用“民主议事会”、“居民议事会”,了解居民群众所需、所求,倾听居民对社区发展、公共事业等相关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设,及时掌握社区民意,并建立居委会辖区各层次的社区服务评议小组,利用“荐言会”、“恳谈会”、“测评会”等形式,让社区居民直接参与评议本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并以此作为社区服务工作改进和提高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