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宦游的文化情结

时间:2019-05-12 08:3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宦游的文化情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宦游的文化情结》。

第一篇: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宦游的文化情结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宦游的文化情结

摘要

文章对“宦游”这一中国旅游文化中的特殊现象的定义、特点、类型以及其出现的思想根源分析了“宦游”对中国旅游文学的影响,肯定了古代宦游文人性格中坚韧和积极乐观的方面。

关键词:宦游 旅游文化 诗歌

从《诗经》中的远游思念到《离骚》中屈原的故国之思,从李白的“不知何处是故乡”到刘禹锡、柳宗元的“二十三年弃置身”。那份离乡的哀怨就一直萦绕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从马致远的“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刘长卿的“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再到李商隐的“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这份哀怨愈加直白明显。

中国历来讲究安土重迁,然而当古代文人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后,他们注定有朝一日将毫不犹豫地远走高飞,去历练,去宦游。他们游学、做官、升迁或者被贬流放„„历经沧桑,从此,故乡成为他们永远的牵挂,庙堂之高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他们伤感、哀怨、游移„„然而,他们的一生,最终将由他们的诗词记录,让世人来见证那段有他们参与的历史。

何谓宦游?由先秦的游说之旅复兴流变而来的宦游是指士人为谋取一官半职,离乡去国;或奔赴京都;或直谒宫门,毛遂自荐;或拜谒权贵,借力晋身;或广交朋友,沽名钓誉所形成的旅游。我国古代的宦游历史悠久,有官吏依赖就又关于宦游的记载。《诗经》所云:“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实命不同。”古代宦游目的明确,虽为游历,但是中心目标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许多文人士大夫的游记文学中,往往以优美的文字描述自然风光,游赏之乐,但在其结尾处往往明确的表明心中抱负或借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渴求被重用的心情。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

为什么宦游?什么样的信念使着这些多愁善感的文人倔强的抑制自己还乡的冲动,是什么样的力量阻挡着他们回乡的车船?正如高适在《送蹇秀才赴临光朓》中所云:“帐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犹思阳谷去,若厌陇山高,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料君终自致,勋生在临朓。”又如李白曾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或许还如辛弃疾说的那样:“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为天下需要每一个读书人的才华和力量去治理,为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可以供人瞻仰的名字。在他们心中,自然分得清个人愁苦与天下兴亡孰轻孰重,可是,他们又是如此多情。家乡的温情,父母的叮咛,还有妻儿的期盼,尤其当他们遇到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他们被打击,被贬谪,被流放„„所有他们的经历,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得他们的“宦游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力度放异彩的一支艺术之花,而那些他们用生命谱成的无韵离骚则为中国记录了点滴。

宦游的产生是中国传统儒家学说“经时济世,学以致用”、“格物致知”和道家“无为”、“逍遥游”思想共同的结果。孔子在《论语》中谈到士子应该“学而优则仕”,提倡士子积极入世,为辅佐君主,匡扶社稷做贡献。同时,孔子本人历时十余年率弟子游历齐、魏、郑、曹、宋、陈等多个国家,对后世的文人宦游起到了重大的影响。道家学说提倡“无为”、“逍遥游”的观点。道家思想认为旅游是不带任何功利意味的游戏游乐,旅游者应该以从中得到精神上的自由和满足为目的。这一观点,对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宦游活动影响也十分深远。当他们仕途失意的时候,往往寄情于山水之间,他们会追求率性自由,参悟人生真谛,化解心中的郁闷无奈。正如苏轼在《赤壁赋》中写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带着这种心境,他才能在黄州的人生低谷时唱出“羽化而登仙”“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样昂扬的调子。可以说,文人的这些羁旅诗歌不仅是他们人生的写照,更是当时所处时代的投影。

可以说,中国的古代文学因为文人宦游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历代名人的宦游使得此后旅游主体以及旅游观念有了变化和更新。人们开始承认旅游具有个人审美和调适的功能,具有文化色彩的文人宦游还发展了游览艺术和旅游审美意识。旅游文学愈加丰富多彩,如王维“空山新雨后”、“山色有无中”的虚实写法,“声喧乱石中,色静深山里”的动静写法,“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的光色的细致体察和描述。旅游文学推动着旅游业的发展,而这些名篇游记更是将名山明水推向大众。

纵观中国的旅游文学,因宦游而成的羁旅的诗歌创作,其情真,其意深。常常是文人由眼前所见抒发感想,又在对于人生亲历、思考之后转向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时间与空间,人生归宿与国家政治,眼前之景与故国之思,满腹情愫扭结升华,构成一片特有的历史气象。宦游文学也反映着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的民族心理、在家与国之间漂流的中国文人,尽管有不尽的忧愁,有不尽的痛苦,但是他们为了心中的信念自觉抑制思乡之痛,忍受流离之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对其产生敬意。

第二篇:中国古代文人的十大经典名句

中国古代文人的十大经典名句

孔子的十大经典名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德不孤,必有邻。

6、礼之用,和为贵。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老子的十大经典名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治大国,若烹小鲜。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李白的十大经典名句:

1、最大气悲凉的景色描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最狂傲不羁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最无奈的诗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复出。

5、最脍炙人口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6、最为经典成语的诗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7、最细腻的景物描写: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8、最惊心动魄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最催人泪下的诗句: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0、最熟悉最经典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十大经典名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蜀相》

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8、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9、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偶题》

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苏轼的十大经典名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8、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9、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0、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王安石的十大经典名句:

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4、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

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6、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7、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咏石榴花》

8、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甘露歌》

9、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商鞅》

10、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北山》

陆游的十大经典名句: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

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7、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九月一日,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8、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

9、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1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李清照的十大经典名句: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五陵春》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4、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

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如梦令》

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9、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10、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曹雪芹的十大经典名句:

1、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2、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3、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4、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5、其静若何?红梅绽雪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6、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7、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8、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9、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10、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第三篇: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美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美

中国古代诗词歌赋成就辉煌,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块神奇瑰宝,是美学欣赏的一个重要对象,它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它在艺术上的成就,同时还在于它在思想上对于后世的影响。王国维曾说过:“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此四子的文学才气是与他们高尚的人格分不开的,人格美对于作家的创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中国最早对于人格美提出要求的要数孔子与孟子两大圣人了。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与“礼”,这两大思想都涵盖了对人格美的要求。在《论语》中,有忠、恕、仁、孝、理、知、信、义等思想主张,这种种思想,都闪耀着一种人格美的光辉。其中“仁”是人格美的重要思想,其他是人格美的不同体现。他要求美以‘仁’为内容,点明了美在内容方面的本质特征。

孟子在继承孔子美学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论述了人格美这个问题,高扬了人格美的意义和价值。孟子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指出人的道德、操行能像声、色、味一样引起人们普遍的愉快感受,从而使人格精神成为新的审美对象。

孟子认为人格美的内涵就在于它所体现的仁义道德。孟子把个体人格的美和道德上的善联系起来,他认为个体从追求善的自觉努力中能够升华至对人格美的追求,体现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担当精神和博大的胸怀。个体为了实现善,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奋发蓬勃的精神状态,要“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不懈的修养与意志的磨练。“浩然之气”的主要内容是不动心。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个体必须拥有坚强的意志,上升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才能养成“浩然之气”。

基于儒家思想孔孟提出的人格美学说,中国几千年的文人都践行着培养自己人格美的箴言,用人格美书写作品美。

谈到具有伟大人格美的作家就不能不谈屈原。屈原发展了儒家美学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精神。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屈原毕生坚持“内美”和“好修”。他具有精神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在《离骚》中他自我评价曰:“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精神美”和“外在美”是屈原所看中人格美的两个方面,并认为二者是互相依存的。

“精神美”是指道德品质的修养和锤炼。首先体现在他的“清洁”,这是他人格的核心素质。在《离骚》中,屈原称“伏清白以死直兮”,他愿为清白正直去死。其次是他的强烈责任感,他说:“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始终以楚国的兴衰存亡为念,即使君王疏远他,他仍“九死未悔”地承担着自己的道德责任。最后是一种执着的精神,面对“众皆竟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的现实环境,他义无反顾“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不懈奋斗,甚至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

除了精神美外,他认为还应具有“外修美”,这从他在作品中经常用“香草美人”做比喻就可以看得出来。这种精神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反映了屈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追求完美人格的精神。屈原的人格具有悲壮的美和巨大的感召力,他向当代和后代昭示着:美的人格不会随着肉体的消失而泯灭,它能唤起麻木灵魂的警醒和自觉,培养人们高尚纯洁的品格和爱国主义情感。陶渊明的人格美也十分突出,他的特点是“真”。首先体现在他的出仕上,在《饮酒》中他提到“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他迫于饥寒,只得放下犁头去求官。这既显示出他本性的“真”,也看得出他的坦诚,毫不避讳。其次,陶渊明的“真”表现在他对功名的漠视以及他的愤世嫉俗,与腐朽的统治阶级毅然决裂。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陶渊明深感自己过去没有认清社会,他由衷地感到脱离官场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仕途中展开的围绕功名富贵的追逐所形成的虚伪、欺诈、明争暗斗等恶习与陶渊明的率真的本性是相冲突的。正是陶渊明这样率真的本性,使得他的作品清新脱俗,开创了新的田园诗派,对后世影响颇深。陶渊明的一生是“真”的一生。

杜甫伟大的人格美也是众所周知的,他的现实主义诗中处处透露出他心怀国家,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回首我们读过的杜诗,我们曾被“国破山河在”的豪气所萦绕,我们也曾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责任所倾倒,我们既为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忧民意识所敬佩,我们更为那“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忧国意识所落泪„„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因为从他的诗歌中能读到那个时代的使命感,这与他自身洋溢着的使命感是分不开的,杜甫的伟大人格铸就了他的伟大诗篇。

王国维所提到的最后一位文学天才——苏轼,他也具有美好的人格。他的人格美首先表现在他的为人耿直,坚持己见,不随波逐流而又超脱的处世精神上。苏轼的一生充满了坎坷,被新旧两党都排除在外,这与他耿直的人格是分不开的。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一生从未消极颓废,而是坦然面对人生,因此他的人格美还表现在善于以旷达的胸怀、达人的修养、哲人的睿智来对待逆境中的苦难生活。如《定**》中他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面对“穿林打叶”的风雨,苏轼从容不迫,无所畏惧,正是他乐观面对残酷人生的真实写照。苏轼的人格美还表现在发扬“仁者爱人”的精神上,以博爱的胸怀热爱所有的人,因此他的为官总是赢得百姓赞誉。苏轼将优雅、乐观的人格美带进文学创作,使得他的诗、词、文不仅有深沉博大的理性思考,而且有超旷飘逸、豪放爽朗、清雄刚健的风神气骨。

在儒家文化的培育下,中国古代的文人无不具有伟大的人格美,正是内在的人格美渗透到作品中,才使得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不仅文辞美妙,更是感情至深、思想至醇。文人的人格美给了作品以血肉,形成了别样的风骨。后世读到的不仅仅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文人们跳动的内心。这样有灵魂的诗,怎能不打动人,怎能不流芳千古呢?

第四篇:中国古代经典文化

《中国古代经典文化•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一、教学要点

1.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

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3.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熟读、背诵一些片段。

二、课前预习内容

一文言基础知识 A.语音

盍(hã)诲(huì)裘(qíu)敝(bì)肱(gōng)少(shào)者怀之 智者乐(yaî)山,仁者乐(yaî)水 知者乐(lâ),仁者寿。B.通假字

①可谓好学而已(已:通“矣”)

②知者乐,仁者寿(“知”通“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通“智”)也。C.重点字词

①就有道而正焉(正:使自己的道德行为得到修正,使动用法)

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动用法,使„„安逸;使„„信任自己,使„„得到关怀和爱护)

③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勤快)回虽不敏(敏:聪敏、聪明)

④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有上天的旨意、自然的秉赋、人生的责任与义务等多层含义)⑤是智也(是:代词,这)⑥盍各言其志(盍:何不)

⑦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炫耀;施:表白)⑧天下归仁焉(归:称许,赞许)

⑨小人长戚戚(长:总是,常常;戚戚:忧愁,哀伤)⑩一日克己复礼(一日:一旦,表示假设关系)D.本课中所涉及的成语与格言。

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③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⑤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⑥克己复礼

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E.重点虚词:

主要是“于”、“而”、“之”、“且”,请学生针对原文,选择例句自己归纳其用法。

二学生根据注释,依此翻译节选各则,并思考每一则所反映的儒家的思想是什么,体会孔子思想的博大与深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代有名的宰相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更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二)检查学生预习内容。

(三)孔子、《论语》简介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四)文本内容讲析; 1.“学而”篇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读解】: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孔子认为好学,要学业精通,就必须勤奋。学会居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提倡的那样。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要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娶(嫁?)美女(帅哥?)买房买车”。

这也是现实的,能拿在手里的;但这并不是说孔夫子古板、落后,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究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究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又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我们并不是要把两方面对立起来,而是要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而烦恼。

2.“为政”篇

原文:“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子曰:“由(子路)!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句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读解】:这一则讲的是人的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几个阶段,真可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地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在不断的学习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孔子学习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孔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

后一则强调了要正确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自知之明。

3.“公冶长”篇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子路说:“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轻]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抱怨)。”颜渊说:“(我)想的不是夸耀自己的好处(伐:夸耀),不夸大自己的功劳(施:表白)。”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平辈的人(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年轻人,使他们归依我。”(安、信、怀:都作使动词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安:安逸。怀:归依)

解读:本章写的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以言“志”为题,讨论怎样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为具体内容简短的一段对话。

提出对处理“老、中、轻”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4.“雍也”篇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先生说:“知道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以之为乐。” 先生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读解】: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孔子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为明证。后一段话,充满了辩证法,也是孔子对人的个性的深刻体悟,很能给人启迪。“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缺少,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智者或者仁者,但是作为目标来追求,人生就会更加有意义。5.“述而”篇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读解】: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6.“颜渊”篇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仁。孔子说:“抑制自己,履行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归向仁。实行仁,全凭自己,难道凭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的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颜回虽然迟钝,也要求实行这些话。”

【读解】:这一则,孔子论述“仁”,强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侧重强调了个人的修身。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从这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老师所学的信服,也可以看出师生关系的和谐。应该说,讲究自我表现约束,用一定的社会规范来调适自己的行为与语言,提高个人修养,使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这种思想是值得提倡的。7.“季氏”篇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依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情:少年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要戒除的是女色;等到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争斗;等到老了的时候,血气已经衰落了,要戒除的是贪欲。”

【读解】:这一则,孔子从人生的三个阶段,强调了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少年戒女色,壮年要成熟稳重,做事情要凭借理智,要三思而后行;老年要淡泊,不可以贪婪。应该说,孔子说这些的出发点,还是“礼” 的规范。这则对我们今天加强个人修养,很有启迪意义。

(此环节教学预设说明:翻译可以交给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拨;然后对于各则语录所反映的思想,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也参与到其中,形成师生探讨互动的课堂气氛!)

(五)学习《论语》意义。

1.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

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

虽然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学说成了被打倒的对象,但是儒家某些思想仍然在我们的生活里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尽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们这个东方古老的国家不断渗透,国人中受其影响甚众,但国学作为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学不断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要了解和研究的对象,今年就有许多国家兴办了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宣扬国学,宣扬儒家文化,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逐渐兴起,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确是靠了边,试问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国学了解多少?如果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扬国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传承,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象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样灭亡,就是因为文化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重提国学教育,宣扬儒家文化,就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虽然今天我们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和著作作为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了解,相信通过了解,我们一定有所收获。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几则你最喜爱的论语。2.抄写熟记词语并翻译全文。3.预习《老子五章》。下列翻译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附答案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â)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晋灵公不君教案6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经典文化研读——晋灵公不君》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识记文中的名句。

2.理解赵盾、晋灵公、董狐以及武士们等形象。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教学重点:《晋灵公不君》的学习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春秋时的晋国有一个大臣叫赵盾,他明明没有参与谋杀国王晋灵公的叛逆行动,满朝文武都可以证明他的清白,但是晋国的史官董狐却在朝堂之上,在文武朝臣面前,竟理直气壮地告诉大家:“作为史官,我已经写下‘晋赵盾弑其君’。”此言一出,赵盾有冤难言,文武百官也爱莫能助,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要看看这千古奇冤倒底是怎么加回事。本文文学常识简介

1.介绍《春秋》与《左传》。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内容简约,只是大事年表式记载。(见教材P28)

《左传》(《春秋》三传之一):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叙事有“详而博”的特点,富有戏剧性的情节,有具体的人物活动,这种叙述风格成为后世楷模。

对“晋灵公不君”在《春秋》只一笔带过,但在《左传》中,同样写这个史事件,就写得有情节,有人物,情节有因有果,人物有血有肉。2.文中所写事件涉及到哪些人?

一君(晋灵公),四臣(谏臣赵盾、士季、叛臣赵穿、史臣董狐),三甲士(xx,提弥明;灵辄)

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

二、初步感知全文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请一些学生读相关段落,师板书字词)难认字:

蹯 翳 食之 箪 橐 与为公介 为法受恶 自诒伊 通假字

①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辟-避

②宣子田于首山 田-畋

③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竟-境

④反不讨贼 反-返

⑤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阙-缺

⑥我之怀矣,自诒伊戚 诒-贻 2.齐读全文。

三、结合注释自读课文,重点词语解释1.不君,不行君道。厚敛,加重赋税。以,连词,当译作来。2.'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而:连词,可译作来。

3.'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宰夫,厨子。过朝,经过朝廷。4.'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中'莫之继也'怎样解释?

提示:没有人继续您进谏了。'莫之继也'即'莫继之也'。莫:否定性的无定代词,'没有谁'。之:代词,指赵盾,等于说'您'。'之'在这里做'继'的宾语。

5.'君能补过,衮不废矣。补过,补救过失。衮,衮袍。这里指君位。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提示:善事里没有哪个能比这个更大的了。

7.'公患之,使鉏麑(chú nń)贼之' 患:厌恶。之:代骤谏。贼之:杀赵盾。这里的'之'代赵盾。8.'晋侯饮(yìn)赵盾酒' 饮:给酒喝。意动用法。9.'公嗾夫獒焉'中的'嗾'、'夫'、'獒'的意思各是什么?

提示:嗾(sǒu):呼唤狗的声音。夫:指示代词。那个。獒(áo):猛犬。10.'斗且出'中的'且'的解释?

提示:且,连词,一边„„一边。11.'提弥明死之'中'死之'的解释?

提示:死之:为之死,即为赵盾而死。

12.'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中的'免之'的解释?

提示:免之,使赵盾免于受害。13.'赵盾弑其君'中'弑'的解释?

提示:弑,古代下杀上,如臣杀君,子杀父,都叫弑。14.古今异义词

“宣子骤谏”的“骤”、“鉏麑贼之”的“贼”、“见灵辄饿”的“饿”、“书法不隐”的“书法”,等等。

第二课时 学生书面翻译全文,教师指导检查。

《晋 灵 公 不君》译文

【原文】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译文】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有一次厨子炖熊掌没有炖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

【原文】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齐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译文】晋灵公仍旧不改。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暗杀他。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便撞死在槐树上。

【原文】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译文】秋九月,晋灵公赐给赵盾酒喝,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攻杀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情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不合乎礼仪。”接着扶赵 盾下堂。晋灵公唤出那条猛犬向赵盾扑去。提弥明徒手搏击猛犬,把它打死了。赵盾说:“不用人而使唤狗,即使凶猛,又顶得了什么?”一面搏斗,一面退出宫门。提弥明为赵盾殉难。

【原文】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译文】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赵盾要他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饿汉呀。”问名字和住处,他没有告诉就走了。——接着赵盾也逃亡了。

【原文】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译文】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逃出国境的山界就回来了。太史(董狐)记载说:“赵盾弑其君。”并且把这条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太史回答说:“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叛贼,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赵盾说:“唉!《诗经》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大概是说我吧!”

【原文】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译文】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为了记事的原则而承受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掉罪名了。”

第三课时

一、理解课文(结合练习一、二进行)1.内容梗概

孔子在《春秋》里写道'晋赵盾弑其君夷皋',按《春秋》的义例,凡是被杀的国君称名,是因为国君无道,这里称晋灵公夷皋的名,就是贬斥晋灵公无道。'晋灵公不君'一文,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定了贬斥晋灵公的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

晋灵公厚敛雕墙,违反儒家薄赋敛,轻徭役,藏富于民的思想。以弹子射人以为乐,杀宰夫,不敬大臣。赵盾因晋灵公荒淫无道,苦谏其勤政爱民,触怒灵公,因而险遭灵公谋害。后来,赵盾的弟弟赵穿谋杀了晋灵公,迎回赵盾执掌大权。

晋国的太史董狐写下'赵盾弑其君',让朝中大臣都知道。赵盾对董狐说:'弑君者是赵穿,不是我的罪。'董狐说:'你是相国,君主被害时你没有离开晋国,还是晋国之臣,后来又没有讨伐杀死国君的罪人,弑君的不是你是谁?'赵盾慨叹自己念着祖国,反自找忧患。孔子评论说:董狐是好史官,赵盾是好大臣。赵盾因史官的纪史原则而受到了弑君的恶名。赵盾要是越出了国境,这一罪名就可免了。2.晋灵公之“不君”反映在哪几件事上

(1)“厚敛以雕墙”,即向人民征收了很重的赋税来装饰宫墙。

(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即从高台上射弹,看大臣们如何躲避弹丸,以此取乐。

(3)“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即厨师蒸熊掌没蒸熟,晋灵公就把他给杀了。杀了以后,还让女人拿着畚箕走过朝堂。

(4)“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嗾夫獒焉”。即不听赵盾等大臣的劝谏,反而屡次想杀掉赵盾,甚至不惜动用猛犬。以上这些事,说明晋灵公贪婪、荒唐、残暴,完全不行君道。

3.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哪些事情体现?

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从以下事情上可以看出来:(1)“盛服将朝”,“坐而假寐”,“不忘恭敬”。

(2)看到晋灵公随意杀人,非常忧心。多次劝谏晋灵公,希望晋灵公有所悔改,成为一个好的君主。(3)体贴下情。看到灵辄饿病了,就给他吃的;听说他要省下食物给家人,就给他家人也准备了一份丰盛的食品。(4)虽然“为法受恶”,但充分尊重史官的记载。4.如何理解赵盾的“为法受恶”?

法即“书法”,也就是记事的原则。晋国太史董狐的记事原则是不隐晦事实真相,评价事实的标准是当时被普遍认可的礼(宗法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孔子认为赵盾是国之良臣,对他寄予同情,却又认为他背负“弑君”的罪名是“为法受恶”,并不算冤枉。

《左传》中对很多事情都是用“礼”和“非礼”来评价的。在董狐和孔子看来,赵盾按臣道,做到了'敬'。他尊敬国君,对国君最忠,这表现在他的直言敢谏。赵盾对晋灵公滥杀宰夫是谏诤了,且由此引起晋灵公谋害。这不能说不是直言敢谏,尽了忠君之职。所谓'敬',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敬业,对工作重视认真。赵盾在职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为了上朝,他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敬业,所以鉏麑这个杀手,也不能不感叹说,赵盾是'不忘恭敬'。在这里赵盾确是做到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了。

赵盾对老百姓是其养民也惠了,当其打猎遇到灵辄饿得很时,就给了他吃的,知道其家中还有老母,舍不得吃时,就叫他吃完,又带上一袋饭和肉回家。这不能不说养民是恩惠的。

从以上种种表现看,赵盾确乎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

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所以记做“赵盾弑其君”是合乎礼法的。

但是,这种“为法受恶”模糊了事实真相,给后世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没有《左传》为《春秋》所做的解释,那我们所能见到的历史就是“晋赵盾弑其君夷皋”。这显然不是历史的真相。

二、文章主旨

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突现了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三个典型事例,把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做了形象化的说明。

三、讲解“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成语释义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据说孔子编写《春秋》,在语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达平面上,自能见其“微言大义”,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

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

所谓“不露山水”,实指不显露那些不宜明说或不愿直说本意的语句,宜与名家画山水一样,“妙在含糊,方见作乎”,或旁敲侧击,或含义模糊,或闪烁其词,或含蓄委婉,或意在言外,或从旁烘托,或虚掩伪饰,或上下暗示,总之不露本意。当然也有涉及本意的,则往往从轻从宽,或隐隐约约,未见庐山真面日,或扑粉涂脂,顿使恶语变美言。

四、总结春秋笔法在本文的艺术体现 1.情节曲折,跌宕多姿。

紧张动人的情节赋予本文以强烈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其中士季与赵盾商议进谏所预示的危险,鉏麑行刺一段对鉏麑心理矛盾的刻画,提弥明搏獒场面之惊险,赵盾身背弑君之名的无力辩解等等,这些情节的叙述和描写,有悬念,有虚实,有动感。或令人惊悚,动人心魄;或诱人体味,发人深省。环环相接,此起彼伏,耐人寻味。确有变化莫测,情趣横生之妙。此种曲折踪跌宕,还体现在叙事笔法的灵动上,正如清人文章学家章学诚在《章氏遗书》中所概括的:'盖其为法则有以顺叙者,以逆叙者,以类叙者,以次叙者,以牵连而叙者,断续者,错综叙者,假议论以叙者,夹议论而叙者,先叙后断,先断 后叙,且叙且断,以叙作断。预提于前,补缀于后。两事合一,一事合两,对叙插叙,明叙暗叙,颠叙倒叙,回环叙,离合变化,奇正相生,如孙吴用兵,扁仓用药。神妙不测,几于化工。其法莫备于《左氏》。'细读本文,虽不能一一对号,但也要窥其一斑,领略其叙述的笔走龙蛇,变化万千之一了。2.材料丰富,主旨表现力极强。

唐人刘知己《史通》评《左传》说:'著述罕闻,古今卓绝'。清人章学诚也说《左传》'叙事之文其变无穷„„'如本文写晋灵公的荒淫无道,一是写他厚敛以雕墙极度荒淫,一是写他的残暴,有对宫外百姓的'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有对宫内宰夫的'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这样的材料实属'罕闻',把晋灵公的昏聩、残暴与狰狞彰显而出,表现力极强。3.叙事'详而博',增强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是非的可判断性

本文所叙之事概括说来仅是《春秋》所述'晋赵盾弑其君夷皋'一句,但此事之来龙去脉,即赵盾为何弑其君,该不该弑其君,晋灵公又怎样被弑,究竟是不是赵盾所弑等等,仅凭此一句很难弄得明白。本文细细道来,讲述得明明白白,让读者知晓了事情的全过程。这是其'详';文中不仅叙述了晋灵公的种种荒淫无道的行径,叙述了赵盾与士季进谏的经过,讲了晋灵公如何遣使鉏麑暗杀赵盾以及借宴请之机谋杀赵盾,还叙述了赵盾因何背负弑君之名等等。这是其'博'。一'详'一'博',不仅大大增强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是非的可判断性,而且把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具象地表现了出来。

《晋灵公不君》教案

学习目标 1. 熟读全文

2. 掌握主要名词及重点词语的含义

3. 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并全面理解本文所反映的儒家思想观念 4. 掌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5.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内容概要

1.内容梗概及文章主旨

孔子在《春秋》里写道'晋赵盾弑其君夷皋',按《春秋》的义例,凡是被杀的国君称名,是因为国君无道,这里称晋灵公夷皋的名,就是贬斥晋灵公无道。'晋灵公不君'一文,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定了贬斥晋灵公的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晋灵公厚敛雕墙,违反儒家薄赋敛,轻徭役,藏富于民的思想。以弹子射人以为乐,杀宰夫,不敬大臣。赵盾因晋灵公荒淫无道,苦谏其勤政爱民,触怒灵公,因而险遭灵公谋害。后来,赵盾的弟弟赵穿谋杀了晋灵公,迎回赵盾执掌大权。晋国的太史董狐写下'赵盾弑其君',让朝中大臣都知道。赵盾对董狐说:'弑君者是赵穿,不是我的罪。'董狐说:'你是相国,君主被害时你没有离开晋国,还是晋国之臣,后来又没有讨伐杀死国君的罪人,弑君的不是你是谁?'赵盾慨叹自己念着祖国,反自找忧患。孔子评论说:董狐是好史官,赵盾是好大臣。赵盾因史官的纪史原则而受到了弑君的恶名。赵盾要是越出了国境,这一罪名就可免了。

本文的主旨: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突现了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三个典型事例,把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做了形象化的说明。

2.重点:

(1)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章叙事的'详而博的特点,(3)材料的富有魅力;情节的曲折,跌宕多姿(4)体会语言的简明,人物的传神。

重难点提示

一、文学常识简介

1.《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

2.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3.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

二、重点词语解释

1.不君,不行君道。厚敛,加重赋税。以,连词,当译作来。2.'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而:连词,可译作来。

3.'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宰夫,厨子。过朝,经过朝廷。4.'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中'莫之继也'怎样解释?

提示:没有人继续您进谏了。'莫之继也'即'莫继之也'。莫:否定性的无定代词,'没有谁'。之:代词,指赵盾,等于说'您'。'之'在这里做'继'的宾语。5.'君能补过,衮不废矣。补过,补救过失。衮,衮袍。这里指君位。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提示:善事里没有哪个能比这个更大的了。

7.'公患之,使鉏麑(chú nń)贼之' 患:厌恶。之:代骤谏。贼之:杀赵盾。这里的'之'代赵盾。8.'晋侯饮(yìn)赵盾酒' 饮:给酒喝。意动用法。

9.'公嗾夫獒焉'中的'嗾'、'夫'、'獒'的意思各是什么?

提示:嗾(sǒu):呼唤狗的声音。夫:指示代词。那个。獒(áo):猛犬。10.'斗且出'中的'且'的解释? 提示:且,连词,一边„„一边。

11.'提弥明死之'中'死之'的解释? 提示:死之:为之死,即为赵盾而死。

12.'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中的'免之'的解释? 提示:免之,使赵盾免于受害。

13、田:本义是田猎,后转为农业。《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兎走触株,折颈而死。”《孟子》“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左传》“宣子田于首山。”

甲骨文:“王大令众人协田”;“王其田于昼,禽大豚”。《说文》:“田,陈也。树谷曰田。从囗十,千百(阡陌)之制也。”

14、饿:《说文》“饥也,”“饥,饿也。” 《正字通》“饿,饥甚。”《论语》“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本篇“灵辄饿”。《孟子》“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韩非子》“家有常业,虽饥不饿。”李绅《悯农诗》“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仓颉篇》“饥,馁也,腹中空也。”

饥、饑为二字,说文“饑,谷不熟为饑。”“蔬不熟为饥。”

15、宦《说文》士也。当为家奴。

16、介:本义是“夾”。《左传》“天祸郑国,使介居二大国之间。”《汉书》“道里辽远,人物介绝。”《周颂•思文》“无此疆尔介。” 后来写作“界”。《豳风•七月》“以介眉寿。”《礼记•檀弓》“子服景伯为介。”《左传》“楚公子围聘于郑„„伍举为介。”《左传》“以求介于大国”。《汉书》“欲介使者权诛嘉等。”

《礼记•聘义》“介绍而传命。”

《水经注》“又有孤石,介立大湖中。” 《后汉书•朱晖传》“乡党讥其介”。《国语•吴语》:“受而介福。” 《孟子》“不以三公易其介。” 《书经•泰誓》“若有一介臣。” 《礼记•曲礼》“介者不拜”。

《大戴礼记》“介虫三百六十,而龟为之长。”

《战国策》:“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17、“亡”,本义逃亡,逃跑。

《左传》“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

也。”

《史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又: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左传》“亡不越竟(境)。”

《庄子》“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

身。吾是以亡足。’” 《左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

亡。”

18、“越”,本义越过。本篇“惜也,越竟乃免”。柳宗元《断刑论》“必使为善者不越月逾时而得其赏。”《齐晋案之战》:“射其左,越于车下。”

19、“讨”,本义声讨。本篇:“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泰始皇本纪》“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商君书•更法》“讨正法之本。” 20.'赵盾弑其君' 中'弑'的解释?

提示:弑,古代下杀上,如臣杀君,子杀父,都叫弑。

三、关于课文的几个问题(难点)

1.《晋灵公不君》一文从哪几个方面集中写出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的? 提示:

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突现了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第一部分以典型的事例写晋灵公的苛政、奢侈,及虚言接受士季的劝谏。第二部分写晋灵公不但不改正错误,反而对劝谏他的赵盾连续下毒手。第三部分写灵公被赵穿所杀,赵盾身背弑君之名。2.以儒家的观点如何认识《晋灵公不君》中赵盾这个人物? 提示:

赵盾按臣道,做到了'敬'。他尊敬国君,对国君最忠,这表现在他的直言敢谏。赵盾对晋灵公滥杀宰夫是谏诤了,且由此引起晋灵公谋害。这不能说不是直言敢谏,尽了忠君之职。所谓'敬',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敬业,对工作重视认真。赵盾在职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为了上朝,他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敬业,所以鉏麑这个杀手,也不能不感叹说,赵盾是'不忘恭敬'。在这里赵盾确是做到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了。

赵盾对老百姓是其养民也惠了吗?是的!当其打猎遇到灵辄饿得很时,就给了他吃的,知道其家中还有老母,舍不得吃时,就叫他吃完,又带上一袋饭和肉回家。这不能不说养民是恩惠的。从以上种种表现看,赵盾确乎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3.例说明本文的材料富有魅力。提示:

唐人刘知己《史通》评《左传》说:'著述罕闻,古今卓绝'。清人章学诚也说《左传》'叙事之文其变无穷„„'如本文写晋灵公的荒淫无道,一是写他厚敛以雕墙极度荒淫,一是写他的残暴,有对宫外百姓的'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有对宫内宰夫的'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这样的材料实属'罕闻',把晋灵公的昏聩、残暴与狰狞彰显而出,表现力极强。4.举例说明本文的叙事'详而博'。提示:

本文所叙之事概括说来仅是《春秋》所述'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一句,但此事之来龙去脉,即赵盾为何弑其君,该不该弑其君,晋灵公又怎样被弑,究竟是不是赵盾所弑等等,仅凭此一句很难弄得明白。本文细细道来,讲述得明明白白,让读者知晓了事情的全过程。这是其'详';文中不仅叙述了晋灵公的种种荒淫无道的行径,叙述了赵盾与士季进谏的经过,讲了晋灵公如何遣使鉏麑暗杀赵盾以及借宴请之机谋杀赵盾,还叙述了赵盾因何背负弑君之名等等。这是其'博'。一'详'一'博',不仅大大增强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是非的可判断性,而且把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具象地表现了出来。

5.举例说明本文情节曲折,跌宕多姿的艺术特色。提示:

紧张动人的情节赋予本文以强烈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其中士季与赵盾商议进谏所预示的危险,鉏麑行刺一段对鉏麑心理矛盾的刻画,提弥明搏獒场面之惊险,赵盾身背弑君之名的无力辩解等等,这些情节的叙述和描写,有悬念,有虚实,有动感。或令人惊悚,动人心魄;或诱人体味,发人深省。环环相接,此起彼伏,耐人寻味。确有变化莫测,情趣横生之妙。此种曲折踪跌宕,还体现在叙事笔法的灵动上,正如清人文章学家章学诚在《章氏遗书》中所概括的:'盖其为法则有以顺叙者,以逆叙者,以类叙者,以次叙者,以牵连而叙者,断续者,错综叙者,假议论以叙者,夹议论而叙者,先叙后断,先断后叙,且叙且断,以叙作断。预提于前,补缀于后。两事合一,一事合两,对叙插叙,明叙暗叙,颠叙倒叙,回环叙,离合变化,奇正相生,如孙吴用兵,扁仓用药。神妙不测,几于化工。其法莫备于《左氏》。'细读本文,虽不能一一对号,但也要窥其一斑,领略其叙述的笔走龙蛇,变化万千之一了。

四、古文翻译 译文:

晋灵公不行君道,重敛赋税来粉饰宫墙。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以取乐)。(一次),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杀了厨师,(把尸体解了)放在篓中,让宫女抬着经过朝庭送出去。晋国大臣赵盾、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向宫女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赵盾和士季)打算进宫规劝晋灵公。士季说:'我俩要是一同进行规劝,他若不肯接受,就没有人再去进谏了。'士季前进三次到了檐下,灵公才理睬了他。灵公抢先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诗经》上说'事情不难有个好开头,但很难能有个好结尾。'像《诗经》所说的,能够真正改正错误的人太少了。您若能改正错误贯彻始终,就连整个晋国也可以永远安固了,岂只是群臣能有所依赖。《诗经》上又说:'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说的就是周宣王能接受大臣规劝改正错误。您能够补救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晋灵公(虽然说改)还是没改。赵盾又多次进谏。晋灵公对赵盾的劝谏非常反感,于是就派鉏麑去刺杀赵盾。一天早晨,鉏麑潜入(赵府),(见赵盾)卧室的门已经开了。赵盾已经穿戴好朝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坐在那里闭目养神。鉏麑退了出去,自言自语地感慨:'(他在家里还)不忘恭敬国君,真是晋国百姓的好官。我杀了百姓的好官,就是不忠;放弃国君的命令,就是不信。在不忠不信中占一,还不如死了好。'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秋季九月,晋灵公请赵盾(进宫)饮酒,暗中埋伏下武士打算在宴席上杀害他。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觉了这件事,快步走上殿堂说:'做臣子的陪侍国君饮宴,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节了。'于是提弥明扶着赵盾走下殿来。灵公忙唤猛犬追咬赵盾。提弥明徒手同猛犬搏斗了一阵把它打死。赵盾(愤愤地)说:'废弃忠良豢养恶犬,恶犬虽然凶猛有什么用!'(提弥明保护着赵盾,)一边打一边往外走,结果提弥明为伏兵所杀。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休息在桑树浓密的荫凉处。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饿得很,赵盾问他生了什么病,灵辄答道:'我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赵盾送给他东西吃,灵辄却留一半不肯吃。问他这是为了什么,灵辄说:'我在外谋差事已经三年了,还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很近,请允许我把这一半带给她吃。'赵盾让他把食物全吃了,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一些肉,装在口袋里让灵辄带回去。后来灵辄做了灵公的武士,(在这次事件中,)灵辄把兵器倒过头来挡住其他武士,掩护赵盾脱了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回答说:'我就是饿倒在桑林里的人。'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什么也没告诉就走了,于是逃亡了。宣公二年九月二十七日,赵盾的同族赵穿在桃园地方杀掉了晋灵公。赵盾往外国避难尚未走出晋国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就回来了。晋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杀死了他的国君晋灵公。'把这一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解释说:'不是这样。'董狐说:'你是晋国的正卿,逃亡而不过国境,回朝以后又不讨伐杀死国君的罪人,那么不是你杀的是谁杀的?'赵盾叹息说:'唉!'我怀念祖国反而自找忧患',这两句诗大概说的是我啊!' 孔子评论说:'董狐,是古代一位好的史官,记事的原则是直书而不隐讳;赵盾,是古代一位好的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受到了弑君的恶名。太可惜了,赵盾如果走出国境,就会避免弑君的罪名了。'

五、分析

熟读全文,试分析文章如何体现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观念的? 提示(要点):

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是:君像个君样,要按君道去做,臣像个臣样,要按臣道去做,父子也一样。

2.晋灵公不君,是说晋灵公不行君道。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屠杀宰夫,不但知错不改,还暗杀、谋害忠臣,哪里像个国君呢?

3.赵盾身为臣子,他对晋灵公滥杀宰夫直言敢谏,尽了忠君之职。赵盾在职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他盛服待朝,'不忘恭敬'。从赵盾对待饿坏了的灵辄来看,又做到了养民也惠了。赵盾的确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

4.写灵辄虽然着墨不多,却写出了一个才子的形象。灵辄按子道而行,三天没吃饭,都快饿死了,当得到一点吃的,还不忘留下一半带给母亲。这可谓是大孝。

5.董狐认为是赵盾弑君。这看起来不公,但文章结尾为赵盾婉惜说:'为法受恶,惜也。'这里所说的这个'法'就是儒家的君臣之道啊!最后,《春秋》是阐述孔子政治理想的,《左传》号称是解释《春秋》的。《春秋》说赵盾弑君就是要求一个臣子要'忠之至',忠到极致才成。也就是说赵盾忠的还不够,责备他呀!这是名分所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确是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出儒家君臣父子的思想观念。译文:

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有一次厨子燉熊掌没有燉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

晋灵公仍旧不改。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暗杀他。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便撞死在槐树上。

秋九月,晋灵公赐给赵盾酒喝,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攻杀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情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不合乎礼仪。”接着扶赵盾下堂。晋灵公唤出那条猛犬向赵盾扑去。提弥明徒手搏击猛犬,把它打死了。赵盾说:“不用人而使唤狗,即使凶猛,又顶得了什么?”一面搏斗,一面退出宫门。提弥明为赵盾殉难。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赵盾要他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 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饿汉呀。”问名字和住处,他没有告诉就走了。──接着赵盾也逃亡了。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逃出国境的山界就回来了。太史(董狐)记载说:“赵盾弑其君。”并且把这条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太史回答说:“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叛贼,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赵盾说:“唉!《诗经》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大概是说我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为了记事的原则而承受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掉罪名了。”

第五篇:(提纲)中国古代诗人的山水情结

中国古代诗人的山水情结

摘要:诗歌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诗是其中发展较为充分的一种,古代诗人寄情山水,对山水怀有特殊的情结,吟咏山水的诗作也是层出不穷,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宝贵诗作传颂至今。本文由山水诗的定义及特点等内涵入手,结合实例分析了我国古代诗人对山水不同的情节,然后论述了山水诗的不同变现形式,最后从历史、社会、文化及诗人自身的生活经历四个方面分析了古代诗人纵情山水的原因。

关键词:诗人;山水情结;影响因素 引言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神奇的大自然,风光秀丽,景色优美,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也为人类的艺术文化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古代诗人游历山水时,往往被大自然激发起创作的灵感,感情丰富的诗人对山水似乎怀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他们不光赞美神奇的自然山水风光,更重要的是透过山水进行思考,或抒发人生哲理,或叙述对生活的感悟,或寄寓复杂的感情。由于古代诗人的自身经历不同,再加上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情况各异和主流文化导向的影响,不同的诗人对相同的物象也会有不同的感悟,他们以其丰富的感情经历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山水情节的诗作,在浩淼的诗作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山水诗的内涵

(一)山水诗的定义

山水诗是谢灵运开创的,主要以描写山水风景为创作目的的诗歌题材,兴起于南北朝时期。其中的山水可以是纯自然的山水,也可以是经过人工修饰的山水。诗中描绘自然山水,使山水诗成为一个审美意象,而且注重借景抒情,借山水传达诗人真正的情愫。鉴赏山水诗作既要能够绘山水之景,更要品山水之情。我国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他们风格迥异,但都有很高的成就。

(二)山水诗的特点

首先,山水诗中的山与水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的山和水是山水诗的主体,是诗人主要的描写对象。它可以经过人工的装饰但是必须真实的存在,这样才能够保证描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不会脱离现实的基础,从而使得整首诗具有活的灵魂。

其次,主从关系明确。虽然山水诗都会寄托诗人的情感在其中,但是这并不说明山水诗中山水的描写是为了情感表达而服务的,相反的是作者的情感是在山水的基础上自然流露出来的。山水诗中完美的将山水独立于了情感表达之外,保证了山水不是情感的陪衬、渲染品。

再次,寓情于景。虽然山水诗中很少甚至不会出现直接的情感表达,但是我们依旧可以从诗中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这就是寓情于景手法的运用。这就要求诗人在山水景物的选择上要既要符合读者的审美观念,同时还要注意景物之间的合理组合、和谐统一。

最后,综合性。山水诗不仅仅应该包括“山”,也应该包括“水”。以山和水为主要描写对象,在不影响其主要地位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加一些人物、花草等其它景象。

二、中国古代诗人不同的山水情节

(一)赏景言志、寓情于景

早从开创山水诗的谢灵运开始,中国的山水诗就就赋予了言志的作用,诗人借助对自然景色的描述,抒发个人感情,表达不便名言的志向。一般叙事、写景和抒情言志三个方面,是山水诗最早的形式。鲍照在《南史•颜延之传》中赞扬谢灵运的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从他的名句“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耀。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中都能看出这种赏景言志的写作风格。

(二)归隐山林的隐士情怀

中国古代山水诗人的山水情节与诗人自身的隐士情怀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正式隐士情怀促使他们纵情于山水之间。陶渊明《饮酒》一诗中写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钟情山水,乐在其中的心境展现的淋漓尽致了,他远离尘世的庸俗,隐逸山水间,他天性就是热爱自然,不受约束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怎么能受人摆布,阿谀奉承呢?最终他终于能“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也成就了一代隐士。从陶渊明的诗中我们感受到强烈的隐士情怀,这也成为了陶渊明山水诗最大的特点。

(三)飘逸洒脱的浪漫主义风格 古代诗人往往借山水诗表现自我,寄托情感,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这一风格以李白为典型代表。李白的山水诗,保持了他的浪漫主义精神,热烈的夸张、想象,富于表现力的文字,饱满的感情使他的诗充满了张力,即使他一生坎坷,仕途处处失意,仍不乏积极向上的创作激情。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他人生得意的时候还是落寞不得志的时候他都会选择山水作为自己的感情寄托。既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样对黑暗仕途的感慨,也有“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无欲无求的自我开导,更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豪迈气魄。

(四)诗画交融,哲理丰富

山水诗与山水画同为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一种表达自身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因此其目的、表现手法等等都有很多相似之处。“秋居中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出使边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从王维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画完美交融的山水诗表达风格。

三、山水诗的表现形式

(一)山水诗的取景

山水诗的取景直接决定着一首诗的成败,是诗人写作的基础。在取景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人们普遍的审美观念,又要注重其蕴含的感情。

首先,在审美观方面包括了山水景物的色彩、线条。色彩指的是青、黄、碧、绿、白等颜色,这些表示颜色的词汇能够为整首诗营造一个特定的基调,例如,杜甫诗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黄、翠、白、青这四个色彩构成了一副暖色调,该组合给人一种轻松、欢快的感觉。线条指的是山水的整体外形,例如李白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完美的展现出了瀑布的线条,瀑布落下的磅礴气势形象的展现到了读者的面前。

其次,山水诗的情感大多不会直接的抒发出来,多通过其景物色彩、线条的搭配隐含到了山水的描写之中。

(二)山水诗的描写特点 中国古代山水诗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例如夸张、比喻、对比等修辞方法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一片广阔荒凉的景象,从而营造出了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再如他的诗诗意、画意和禅意共存,读这样的诗,画面感强,淡淡的诗意流淌,深处又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宋代大诗人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三)山水的意境

意境是山水诗的生命,诗人感情的表达都体现在了山水诗所营造的意境之中。由上文可以看出不同的诗人善于营造不同的意境。例如,李白的“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充分的表现出了诗人的飘逸与洒脱,营造了一种无为无求、纵情山水间的意境。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意境的营造与山水诗的构图是分不开的,就如一幅寓意深刻的山水画离不开完美的构图一样。例如《过故人庄》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画面构图由近及远,具有很强的层次感。可以从不同角度把事物描述的更详细、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更多的想象空间。

四、中国古代诗人纵情山水的原因

中国古代诗人对山水诗情有独钟,留下了大量的佳作。了解诗人们纵情山水的种种原因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其创作动机以及他们在诗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为了追溯他们纵情于山水的种种原因,下文对其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可以分为历史原因、社会原因、个人原因以及诗人自身原因。

(一)历史原因

纵观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诗人所创作的山水诗所表达出的意境也有所不同,这也间接的体现出了不同历史时期诗人纵情山水的原因。例如:

李白生活在唐朝最为繁荣鼎盛的时期,在这个历史条件下他纵情于山水更多的是为了自身的身心的娱乐,从李白的诗中随处可以看到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可以说李白的诗中充分表现出了宏伟意象、意境开阔的盛唐气象。其诗句中有“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高山随着广阔平原的到来而逐渐隐去,万里长江最终汇入大海,如此大气魄、大气象也只有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李白能够写出来。可以说是这个时代使得李白纵情于了山水之中,赋予了李白无线的创作动力,同时也成就了李白。

杜甫生活在唐朝末期,这一时期唐朝逐渐由盛转衰。面对日益衰弱的大唐,杜甫倍感朝廷腐败、空有一腔热血却无法挽救国家与水火之中。因此他选择了纵情山水,只有将自己的情怀寄托在山水之间才能够表达出自己报国无门的抑郁之情。

(二)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主要指的是诗人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而流连于山水之中难以自拔,细细体味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相通之处。例如:

东晋时期的谢灵运是我国山水诗的鼻祖,这一时期社会上推崇玄学之风盛行,谢灵运也深受影响,导致了他虽出身名门、才华横溢却无心仕途。谢灵运为了能够尽情的畅游与山水之中曾多次谢绝朝廷的起用,甚至在任职期间依然浪迹与山水之间。最终为了能够皈依佛道、超脱尘世他选择了在山水之中做一名隐士。

盛唐时期的李白同样是受到了社会风气的影响而钟情于山水。李白故乡位于现今的四川市,那里当时道家学说盛行,寻仙求道的观念存在于每一个人思想之中。李白自幼便接受道家文化的熏陶,坚信在山水之间可以找到得道成仙的路径,从他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以及“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等诗句中便可以看出他试图在山水中找到成仙之路的美好愿望。

(三)个人原因

诗人的人生境遇、心理感受、感情变化也是他们纵情于山水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诗人是处于自身对山水的热爱、有的诗人是对现实不满而选择将自身感情寄托在山水之中,而有的诗人则是被逼无奈的要远离尘世、隐居于山水之间。例如:

陶渊明一生可以说是仕途平坦、前途无可限量,然而由于他不满达官贵族把持政权的黑暗现状,在他最为辉煌的时期选择了归隐田间,整日与山水为伴。从他宁愿“躬耕自资”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我们便可以看出陶渊明对封建腐朽统治的不满以及不愿与其同流合污的精神。此外,从他的《桃花源记》中我们还可以发现陶渊明希望在山水之间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人间乐园的美好愿望。

王维纵情山水的原因与陶渊明有明显的不同,他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自身对于山水的喜爱。从他的“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便可以看出诗人非常享受闲居于山水之间的安逸恬淡的感觉。

除此之外,李白、白居易、苏轼等著名诗人更多的是因为被贬的路程中通过对山水的描写打发自身的寂寞、转移自己的心情、发泄内心的不满、借景抒情。例如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名为描写蜀道的险峻,实为宣泄自身对官场的不满。因此山水诗是诗人被残酷的现实逼迫着从山水中寻找安慰的必然的产物。

(四)文化原因

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文人墨客在面对统治阶级的黑暗统治或者是残酷的现实面前,首先想到便是妥协,此时儒家宣扬的“隐逸观”便推动着这些诗人寄情与自然山水之中。因此可以说中国古代诗人的山水情节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山水更加空灵,也更加精致。

除了儒家的隐逸观之外,佛教的玄学思想以及道家的得到成仙思想都对诗人的山水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上文中提到的谢灵运就是在玄学的文化背景下培养自身的山水情节的,李白则是在道家学说盛行的文化背景下培养起了自身浓厚的山水情节。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传统文化思想,蕴含着深厚的道法自然、敬畏自然的观念,使得诗人对大自然的山水充满这敬畏。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的山水诗人因为种种原因对神奇的山水情有独钟,他们热爱自然,领悟自然的美,又善于反思,寓情于景,诗作背后传达出的内涵更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在诗作鉴赏时,不仅要注重外在的山水之美,也不能忽视诗人的情思,正是诗人的山水情结构成了美的特征,极具审美的价值,其审美的意义也将长存。

下载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宦游的文化情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宦游的文化情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考中医 之中国文人的医学情结

    中国文人的医学情结摘要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自然离不开人的参与,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中医,其发展演化与历代文人更是有着千丝万......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

    摘 要: 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习惯风俗,礼制是礼的制度化,古礼的内容包括典章制度和人们日常的行为、仪节和举止规范, 礼又可分为古代政治礼仪和古代生活礼仪,礼具有文治和教化......

    浅谈中国古代礼仪文化

    浅谈中国古代礼仪文化 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习惯风俗, 礼制是礼的制度化, 古礼的内容包括典章制度和人们日常的行为、仪节和举止规范, 礼又可分为古代政治礼仪和古代生活礼仪,......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点 1.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 2......

    中国古代孝文化

    中国古代孝文化 孝,千百年来是中国社会维系着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一直信仰:百善孝为先。孝文化也影响着我们整个华夏民族数千年。 孝随着古代时......

    中国古代丧葬文化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一、中国古代丧葬礼俗的分类与内容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丧礼是一种“凶礼”,丧礼历来都是中国礼制中的重要成份,官方或民间都十分重视。传统丧葬仪礼的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

    试谈古代文人画家的兰花情结分析

    淡雅幽香数兰花——试谈中国古代文人画家的兰花情结 摘要:兰花作为传统国画题材中“四君子”之一,是中国花鸟绘画的座上常客。兰花虽为一种植物,然对于文人画家来说,兰,却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