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访董奇

时间:2019-05-12 08:4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访董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访董奇》。

第一篇: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访董奇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访董奇

祝晓风

董奇,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心 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自我监控与智力》、《儿童创造力发展》等著作。目前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与教育、教师心理健康与促进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记者: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您目前研究的一个主要领域。现在有的报道说我国儿童有心理健康问题 的占到30%甚至更多。请您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董奇(以下简称董):从我们的研究及国内的有关研究看,目前在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上确实存在着某些心 理与行为问题;但其中的许多问题是一些发展性的问题,是处于转型的社会的巨大变动所带来的。现在孩子所 面对的问题有许多是从前的孩子不会遇到的,而适应这种变化,不仅是他们面临的发展任务,而且也是成人面 临的发展任务,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认识。

这个观点可能与一些报道所说的结论不同。我认为很有必要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分析,分析研究结论是如何 得出的,研究过程本身是否客观、科学。如果说我国儿童青少年30%甚至更多的心理健康有问题,那么标准是 什么?只有首先将标准问题予以澄清,它是属于什么程度、什么层次、什么范围、什么性质的问题,才能客观 地揭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问题状况。

记者:您的意思是说,已有的研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董: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这样。目前,在心理健康的研究中,许多基本概念尚未达成共识,具体评价标准亦 不统一,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因此,研究者在得出结论时应特别慎重。有的在定标准时显得不够 慎重,在此情况下得出的结论也就值得思考。如果这样的结论再由媒体传播,则可能产生某些不恰当的影响。

记者:在引进、使用国外研究工具方面,是否也有值得注意的问题呢?

董:是的。由于心理健康及其标准与文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引进、使用国外研究工具时,尤其要慎重。比如,我国孩子在受到表扬或对自己进行评价时往往会说“我做得不太好”或“我做得还很不够”,但这并 不意味着说这话的孩子缺乏自信,而是一种文化习俗的反映。所以,我们在引进、使用国外研究工具时首先应 当对其进行修订,并要特别注意检验其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建立、发展适宜于我国 文化背景的评价工具。

记者: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构成上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有着大量的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受到 广泛关注。请您谈谈对他们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状况的看法。

董:独生子女大量出现,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我们曾对中小学、大学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进行过研究。根据我们的研究,独生子女在总体上并不比非独生子女差,反而在一些方面,比如智力、学业成就、自信、自 我概念等方面优于非独生子女,并且较少焦虑、恐惧、抑郁等内向型心理问题。独生子女在上述方面发展较优 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在于其家庭通常可以集中人力、物力的投入,对孩子成长教育可能更重视,因而使之具 有可能获得更好发展的环境。家庭资源的集中投入,对于成长在发展中国家的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显得特别重 要。

客观地看,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没有兄弟姐妹,这是否意味着它必然会对儿童心理 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呢?在我国,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很长,我国独生子女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其特殊性,例如,同学间的交往可以部分地弥补兄弟姐妹的缺乏。此外,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例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独 生子女已开始成为多数,在这

种情况下,非独生子女反而处于一定压力之下,这些都可能对孩子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有兄弟姐妹未必对孩子都是积极影响。从目前儿童心理学的一些研究结果看,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间也常会发生一些矛盾冲突,争吵、打架的情况也不少见。

从另一角度分析,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某些问题,“独生”未必是主要的因素,很多则是当前社会变化和 家长教育方式变化的反映,而并非因为仅仅只有一个孩子。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有些研究在没有对照组的情况 下,也得出独生子女任性、懒惰、不能吃苦等等结论,这样下结论其科学性是值得考虑的。

记者:现在离婚现象日益增多,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请您谈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 问题。如果从孩子发展的角度考虑,父母离婚好还是不离婚好?

董:该不该离婚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多方面的社会问题,也是当事人双方的事情。我们主要研究探讨的三 个问题是:第一,离异家庭子女和完整家庭子女相比,其心理健康水平如何?第二,离异家庭子女群体中发展 存在多大差异,其原因是什么?第三,怎样帮助离异家庭子女适应家庭的变化、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我们的研究和国内外其他一些研究都表明,在学习、情感、某些行为、自信等方面,离异家庭子女总体上 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这只是总体平均数的差异。事实上也有许多离异家庭子女是发展良好的,也有不少完 整家庭子女的发展一般或存在问题。内部差异显著,其原因何在?离婚这件事本身对孩子有什么影响?我们在 研究中发现离婚家庭中家庭冲突的平均水平高于完整家庭,而家庭冲突则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最关键的因素。举例来讲,如果夫妇双方从30岁吵到50岁,即使他们不离婚,持续的家庭冲突对他们孩子的负面影响有可能 会大于较早离婚的家庭。反过来,有的父母很明智,他们吵架时从不当着孩子的面,他们的离婚过程对孩子来 讲也是平和的,而且离婚之后可能较好地处理几方关系,这样对孩子的不利影响就大大减低了。

记者:您认为媒体在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应当怎样做?

董:作为引导大众思考与行为的媒体在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应当高度重视、注意如何积极地引导 大众、传播科学观念。有些报道虽然出于良好的动机和愿望(比如不希望离婚率上升),但其效果未必都良好,有时甚至还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效果。过分渲染离异家庭子女所面临的困扰及部分离异家庭子女的不良发展可 能导致一种带偏见的“社会刻板印象”,使得社会、人们甚至离异家庭子女本人倾向于认定父母离异是对孩子 的毁灭性打击,离异家庭孩子一定发展不良。其结果可能给离异家庭子女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不良的社会成 长环境,误导他们悲叹命运、怨恨父母、不满社会,进而可能影响其将来的适应社会。事实上,有许多离异家 庭的子女发展良好,在“逆境”中自强自立,不怨天尤人,媒体应予以关注。帮助离异家庭子女振作自强,引 导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发展负责,使他们认识到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与奋斗,而非依赖父母,也是极 为重要的。

第二篇: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社会各界密切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现如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腐朽文化也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加快了腐蚀青少年的步伐。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

一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障碍问题

青少年心理问题中最常见,也是严重的要数青少年抑郁征,因为由其导致的自杀冲动可给家庭、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调查中发现约有35%的学生反映他们经常在一段时间内体验到心情不愉快、高兴不起来、烦闷 ;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脑子变钝、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减退;对学习失去了动力、人变得“懒”甚至厌学;对成绩下降变得无所谓或对什么都无所谓;以及失眠、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甚至感到活着没意义、产生轻生的念头。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典型的青少年抑郁征特征。

青少年这个特殊时期是人生的 “最困难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教育,令家长、老师、社会头痛,这些都与其生理、心理特点有关。这些问题的产生应该是由于性意识觉醒之后青少年的生理需求与社会行为规范的矛盾所致。性困惑的由来往往是青少年对自身性发育、性成熟的生理道德的约束和对性教育的神秘化。而这些难以启齿的“成长烦恼”问题常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冲突。经常会使他们处于一种矛盾状态——又渴望交往又害怕交往,又愿意交往又不知如何交往,甚至把异性交往认为“罪错”。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身体发展快,到青春期生长迅速,加上性成熟,内分泌旺盛,性烦恼,性烦躁,往往通过“不受教”、“不听话”,“对着干”等极端方式表现出来。(二)学习压力问题

对于不少青少年而言,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而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是个不争的事实。数、理、化、语、数、外、政、史、地、生门门是主课,这些功课的学习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另外大量的考试、竞赛、“隐避”的方式进行排名次、排座位等,这些都给那些成绩一般,想好而又无力取得更好成绩的大部分学生带来无穷的压力。我们发现因为学习压力大

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屡见不鲜。他们的思想压力常来源于他们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不恰当的比较,不能接受自己的现状,过分注重结果,而体会不到学习的兴趣。而我们整个社会、整个学校都在这种比较的氛围中,要学生、家长真正做到放弃比较,恰当的接纳自己的确不易。考试焦虑、厌学及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记忆力问题等,是青少年及家长十分“头痛”的常见问题。(三)人际交往的压力问题

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的年轻人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他们要求独立,希望能够摆脱依赖父母的生活,渴望走出家庭,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缺乏信心,害怕挫折。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自尊心又极强的青少年,很容易在集体中感到压抑感和孤独感,被这种心理阴影笼罩而不能自拔,甚至酿成大错.青少年期虽然心身发展较快,但此时他们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同时青少年好奇心及模仿性强。使他们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易养成不良习惯和沾染不良嗜好。(四)不良信息的影响问题

互联网将分散于世界各地的信息联结起来,构成信息交换和分享文明的大平台,它增加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吸收信息和知识的渠道,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在帮助青少年开阔视野,接受前卫观念,关注世界前沿问题的同时,也传播着一些颓废、黄色下流甚至反动的垃圾信息,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消极网络文化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不文明的内容已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致使青少年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淡化。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建议

(一)政府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要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计划之中

政府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要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考核办法要切实可行,有指导意义;要建立健全学校的学生心理工作班子,加大心理工作在教育中的份量;要抓紧心理教师的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建立一支责任心强、工作效能高的心理工作队伍;要针对普遍性心理问题,设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案,争取在现有条件下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能。

(三)要积极探索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要阵地,影响家长重视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完善课程体系、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缓解学校心理健康专业教师严重缺乏的矛盾。现实教学中学校往往把心理健康课看成所谓的“副课”,随便找一个“闲人”来带,并经常有“正课”老师进行挤占,实际在中小学教学中“名存实亡”,极难保证教学质量。要通过课程研讨、优质课观摩、课例评比等形式促进课程研究,尽快形成具有我区地方特色的课程模式。同时学校还要充分利用家长会、黑板报、墙报、广播、班团队活动等多种形式,以及课堂渗透的方式,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浓厚的心育氛围,使学生得到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四)从实际出发,解决师资问题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有的虽然有心理教师,但因为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业务水平很不理想。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一方面,人事部门要大力引进专业人员,配备到基层学校;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心育骨干教师队伍。师训和相关业务部门要组织各级培训,全面提高心理健康师资水平。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他们往往是学校的业务骨干,熟悉教育规律,懂得教育技能,并有很强的学生工作经验,但需要对他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专业指导,使之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第三篇:演讲比赛: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当你看到身边一个又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你是为青少年不良道德行为扼腕痛惜还是为越来越多的病态心灵捶胸哀叹!老师们,国家有那么多教育未成年人的法律,地方有那么多保护青少年的法规,而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出走、自杀,甚至犯罪?老师们,你为什么不走进孩子的心灵,聆听他们的心声呢?我至今还为没有和一个孩子沟通而内疚。那是一个叫张育先的孩子,家里很穷,父亲也不管他。我把他带到我的教工宿舍,每个周末与我同吃同住,我义务为他辅导,把工资给他作了学费。几个月后,张育先变得守纪律了,变得爱学习了。我多么庆幸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然而,一个午间,我意外地发现张育先的课桌里放着一包烟。我来不及思考,当众给了他一耳光。同志们,我错了吗?我违背教师的职业道德了吗?同志们,可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我把你当弟弟,你竟然欺骗我!旁边一个学生这时轻声对我说:“曹老师,那包烟是他送给你的!”当我拿起那包烟,当我发现烟盒上赫然贴着一张标签“送给好大哥曹老师”时,我的脚开始颤抖,我的心开始忏悔。同志们,我逃脱得了学校的处分,但能逃脱伤害一颗无辜心灵的自责吗?我至今忘不了去年五一期间我班学生周勇离家出走的事件。周勇出走那天,留给他父亲一封信:“爸爸,我恨你,因为你吸毒,你逼走了妈妈,因为你经常打我骂我,我害怕回家。”我忘不了五月五号那个深夜,唐校长与十几名老师在大街小巷,在网吧剧场,在江堤公园四处奔走。我忘不了周勇父亲在黑夜里一声声凄冷的嚎哭“儿啊――”。五月八号,我在班里召开了紧急班会。我首先进行了全班心理调查:假如你考试不理想,你父母打了你,你怎么想?老师们,你猜我们的学生怎样看待他们的亲生父母?有的说“父母侵犯了我的人权”,有的说“他们不尊重我”,有的说“打就打呗,我吃他的喝他的,没办法”……总之,全班60人,在几个人的渲泄下,表示理解父母的竟然不到1/4。我惶恐地请周勇父亲给孩子们讲话。当孩子们看到周勇父亲差点跪下来乞求学生告诉他儿子的下落,当孩子们明白十八中的老师们几个晚上苦苦寻找,有的孩子哭了,有的孩子埋下了头,最后有一个孩子坦白周勇住在他家里。我开始醒悟:我们要用真爱与孩子们对话,我们要用智慧与孩子们交流啊!老师们,“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们可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啊!假如我们了解学生!我们会发现:为一个篮球误判责骂裁判的孩子也有那么一点可贵的集体荣誉感,时常盗取他人文具的孩子也能为特困生捐献一毛钱,一向冷漠自负的孩子也会为自己的成绩流泪……△△△ 假如我们尊重学生!难道我们会在男女生亲密嬉戏时,一本正经地宣讲“男女生交往要有分寸”;难道我们会在两个孩子因误会打架时,大声吼着“回去把你家长叫来”…… 假如我们关心学生!我们就应该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多给学生一些温暖……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莱特说:“当孩子对我说话的时候,我总是蹲下身子,耐心聆听他的心跳。”同志们,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抚慰孩子心灵的创伤,塑造孩子健康的灵魂吧!

第四篇: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知道,青少年正值青春期,他们生理上急剧变化,心理动荡发展,学业上紧张繁重,他们所面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变化的压力相当大。加之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偏差,应试教育的压力以及不良的社会风气、文化的负面影响,在物质生活上日趋丰富的今天,学生精神世界却走上另一种不健康的轨道。当今青少年心理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学习方面

有调查显示:中学生在学习方面有症状者为54.46%,症状明显者为23%,其主要表现为厌学,学习压力过大,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比如,①厌学问题,②学习压力问题,③学习困难问题,④注意力不集中问题,⑤考试焦虑症等等。

2、人际关系方面

中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在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友伴关系和对异性的看法等方面。调查中显示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心理问题占42%。①师生关系问题主要表现是,部分教师缺乏平等意识,教育方法有失妥当。②在亲子关系上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教育方法不当,父母与子女缺乏沟通,影响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③友伴关系上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学生不善于与同学交往,人际关系紧张等等。

3、“自我”方面

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己,并悦纳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客观的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需要、他们既不自卑,也不盲目自信;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看到自己的长处更能容纳自己的不足,并寻求方法改进。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能正确的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学自我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自我评价问题,调查显示,59.2%的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一般女生对自己的评价普遍偏低,男生对自己的评价过高,低年级的学生自我评价高于高年级的学生,成绩优秀学生的自我评价高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自我评价上出问题,于是不少学生自尊心、自信心上出现问题。②自我体验问题,心理健康的学生对于新事物,新任务充满了兴趣和尝试的渴望。乐于接触他人和新鲜事物,具有饱满的热情,情绪稳定。调查显示,不少学生情绪不稳定,情绪情感激荡,消极体验过多。③自制力问题。心理健康的人意志坚定,自制力强,耐挫力强。调查表明,中学生普遍缺乏自制力,意志较薄弱。面对中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切实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必须弄清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通过研究,我认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下列因素相关。

1、学校因素

学校生活中有许多因素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应试教育”颇有市场,学校“重智轻心”现象仍存在,学生学习负担太重,压力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所必须的时间和空间。

2、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生存的最重要的场所。在家庭因素中,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气氛和家庭结构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①家庭教育方式,当前,独生子女增多,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活动空间、生存状态与非独生子女迥然不同。如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造成自我中心、依赖性强、缺乏自立、独立性差、交往能力、责任感和挫折承受力差。家庭教育方式过分苛刻、严格,对孩子要求过高,会造成学生偏激、固执、孤僻、自卑。②家庭气氛,民主宽松和睦的家庭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家长专制,家庭关系紧张,容易造成学生孤僻、自卑、缺乏自信、性格怪异。③家庭结构,完美的家庭结构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前社会转型,家庭结构极不稳定,父母离异后的单亲家庭或重组后的家庭结构都会使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造成学生胆怯、对立,使他们冷漠、自卑、不适、偏激、缺乏责任感。

3、社会因素

社会变革时期,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一方面原有的社会利益平衡关系被冲破,难免出现社会的局部失衡和心理失范;另一方面各种消极因素也可能应运而生。这些消极因素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处于心理转型的青少年。

4、学生自身因素

青少年正值心理学家们所谓的“危机岁月”,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阶段。一方面这个阶段是他们理想、信念迅速变化的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萌芽趋于形成的时期。另一方面,又是心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展的青春期,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必然是两极分化严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处理好幼稚向成熟、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的各种矛盾,使之渐趋成熟化。如果处理不好,必然会使青少年心理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我们都清楚,个体的发展,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更是如此。二者相互之间的联系配合越密切,学生的心理健康就越有保障。因此,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同样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的角色,有着学校教育所缺少的独特优势,家庭可以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

首先,父母与子女亲密的血缘关系和子女对于父母无条件的依赖和信任,使得家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天然的权威性和深厚的影响力。其次,与学校相比,家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突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性相比,家庭的有关教育更加情感化、生活化,一般来说主要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进行的。最后,亲子关系的亲密程度使得家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最充分的针对性,家长最能够了解自己的孩子,又有教育机会和时间上的便利,在满足子女需求、提供帮助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方面都可以有突出的针对性,能够具体和直接地贴近学生的真实状态,从而便于取得实效。

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作为和孩子接触最多,接触最密切的家长,就需要配合学校教育,不失时机的引导孩子,关注、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孩子有困难的时候,和孩子站在同一跑道上,帮孩子度过难关。当然,作为教育的主力军,教师更应该站在教育的前沿,正确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引导学生走上知识和能力全方位发展的多行道。

第五篇: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要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在于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所以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心理素质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然而目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必须引起全社会重视。

一、目前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青少年负面情绪问题比较明显

所谓负面情绪就是对身体有害的、干扰身体平衡运作的情绪,如自卑、抑郁逆反等[1]。

1.自卑、抑郁情绪的恶化

自卑表现在有意识的掩饰自己的缺点,害怕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美国心理学家艾丽斯(A·Ellis1962)的ABC理论认为这些负面情绪如自卑抑郁焦虑都是由个体事物的某些不合理的期望和要求造成的。自己对自己期望过高,因而对别人的评价特别敏感,也容易胡思乱想,把别人一些无关紧要的言行或与自己无关的事都能联系到自身,总认为别人会轻视自己不承认自己。这样他们就会刻意掩饰自己缺点,同时也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其他人沟通,进而导致抑郁情绪产生。

2.逆反心理严重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而采取的与常理相违背的态度和言行,随着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就特别想摆脱别人的管束。同时这个时期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形成的时候,自我意识较强[2]。自身对外界认识有较强自我认定,对别人的看法和见解难以接受,对父母和老师的教育都极力想摆脱。

(二)青少年意志力薄弱

意志力薄弱是指做事不够自信,没有坚持下去的恒心,容易被诱惑。

1.不能承受学习压力

青少年这个时期正处于学习知识的阶段,学习意识薄弱,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退宿;学习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期待过高,学生精神压力压力大。这种情绪往复循环,使他们对学习无奈,害怕学习,学习动力不足,丧失学习信心,严重发展为旷课、逃学、辍学,离开 学校,缺少知识的熏陶,就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2.抵制不了诱惑力

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信息传播带来很大的平台,增加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这一代吸取信息知识的渠道,缩短人际交往之间的时间和空间,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给青少年开阔视野的同时,也传播着一些颓废、黄色下流甚至反动的垃圾信息,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消极网络文化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不文明的内容已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在这眼花缭乱的的信息时代,受不了诱惑,抵制不了诱惑力。就被这种信息污染,颓废、不上进就成为青少年的最主要的心理特征,照此发展下去,就会将他们带上犯罪的道路。

(三)青少年的人际关系问题处理不好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共同生活中过程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1.与家人朋友的关系疏远

与朋友的关系问题,青少年这个敏感时期,因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就会导致一些错误的想法产生。如好朋友不信任自己,认为朋友不能为自己两肋插刀,而怀疑友谊的不真诚,觉得没有人可以信任。从而开始独来独往,不愿与身边的人沟通。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与沟通,或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给子女造成心灵伤害。有的孩子和父母经常吵闹,不乐意与父母沟通,然而看到父母疲倦的面容又觉得父母可怜,每天在这种矛盾之中生活,面对这种矛盾,对于孩子父母都不会静下心里来沟通,而让这种矛盾继续恶化。这种吵闹,使家庭整日笼罩在硝烟,使孩子不愿在家里呆,整天往外边跑,心里烦闷。同时有些家庭父母有不良行为,如赌博,带给子女的不安全感,开始对父母产生厌恶。

2.师生关系紧张

主要表现在老师对学生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以及老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压抑心理。老师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希望得到老师关心。然而有些老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予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和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会很失望。更有胜者,老师缺乏师尊,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心 理遭受严重创伤。这种情况下,学生对老师开始产生一种抵抗心理,消极情绪产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二、造成这种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堂课,家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人的行为习惯、生活作风和教育方式直接给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生长环境要是先天不良,缺乏父母的爱护和教育,就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障碍。

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当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问题。宠爱型: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青少年这个敏感时期,父母要过分溺爱,孩子就会形成遇事退缩,依赖性强,自制力和自信心比较差;放任型:父母属于完全放任型的,很少管教约束,给子女造成不呢能明辨是非,缺乏教养,性格孤僻冷漠。

家庭的结构的缺失,如(离异、单亲、分居)不同程度都会给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带来较大影响。现在的青少年犯罪中,有较大一部分是因为家庭父母离异,在这种家庭中,孩子缺少教育,缺少家人的关爱,造成家长孩子之间关系紧张,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怀疑、冷漠、反抗、孤僻就成了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而演变成自卑,自暴自弃不健康心理。

家庭生活环境环境,主要包括家庭气氛和外在的生活条件环境也会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气氛就是在日常的相互关系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行为,和睦融合的家庭气氛会给孩子安全感,有利于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相反争吵不断,牢骚满腹的家庭气氛带给孩子孤僻、冷漠、焦虑不良情绪,进而损害了青少年心理健康[3]。

(二)学校教育方式

学校的学习压力,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及老师的个人素质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重大影响。

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精神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之间密切相关[4]。学校片面追求学生的升学率,以学生成绩好坏来论定学生的人格以及各方面素质,这种错误的判定给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学习压力大,学生应对不了这种压力,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这样的恶性循环,影响到学生的不只是压力问题,甚至会造成学生在社会生 活和人格完善的障碍,这些突出表现在:学生为学习成绩而困扰,打破正常的生活习惯;学校对学生的学习安排不合理,课程太多根本不会正视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了反面影响,这些极端问题就诱发了心理问题。

老师的教学方式和个人素质对学生的心理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言传身教、个人素质高低对学生影响很重要,首先老师必须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平等对待学生,所有学生应当一视同仁,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样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反之,教育理念偏差,只注重知识的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消极被动的心理,紧张、焦虑、恐惧抑郁不愿于老师、同学沟通;其次老师教育方式简单,例如变相体罚,致使学生精神压力增大,自尊心受挫,从而使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

(三)社会、社区反面信息影响

社会经济秩序,社区的文化、社会关系和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永久性,社会、社区生活中各种不健康思想,行为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一些负面信息也随之出现,青少年的对社会认识出现了扭曲,社会认知观念出现偏差,例如贪污腐化,金钱美色,是个别青少年产生消极的认定趋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官二代、富二代,这种认知的形成对青少年的教育产生了逆反心理。

社区的文化环境、人际交往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极大影响,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在社区内塑造自己的形象,使自己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角色,在适应社区生活的同时,也受到社区内各种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社区复杂的环境、消极文化因素给青少年带来百害而无一利的影响。良好的社区环境以及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会对青少年带来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反之,要是邻里矛盾恶化,社区生活毫无秩序,那样给青少年带来的是懒惰涣散的生活作风,这样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根本得不到解决。

三、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

(一)社区为家长孩子建立和谐的交流平台

1.社区照顾

社区照顾是社区对青少年的全面关怀,不仅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完善的社区环境和充分的活动设施,而且可以对父母对青少年的监护进行监督。(1)如果发现父母的某些行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就可以采取社区干预,可以把受影响的孩子组织在一起,进行“心理照顾”,以社区的名义找问题少年的父母沟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到错误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改变自己的恶性行为以及教育方法[5];(2)可以在社区内开展一些亲子活动,通过活动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认识到亲情的可贵以及父母良苦用心,消除心理困惑,保持健康良好的的心理状态。

2.社区外展工作的实施

(1)社区可以成立一个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遭遇到的问题和目前烦恼做一个调查,及时沟通并和他们做朋友,及时解决他们内心的困惑,开展心理求助热线(免费),帮助问题少年与家人朋友沟通,(2)社区可以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力度,社区宣传栏可以留一部分专门宣传心理健康问题,让家长孩子都能认识到健康的心理状态会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二)学校教育采取的相关措施

1.建立“家庭学校学生联系卡”

(1)学校为学生建立联系卡,加强学校与家庭沟通,一方面学校可以定时向家长反应学生学校的各种表现,有利于家长老师学生一线沟通,能及时认识问题,解决问题;(2)学校可以邀请家长来学校参加学生在校的各种活动,全面了解青少年的健康学习问题。

2.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课

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内容、方式、方法归纳为,通过引入故事,启发学生的联想,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经验。(1)组织学生针对当前学生关心的问题心理困惑问题,开展讨论,利用录像、录音、电影多媒体手段,真实的再现某些语言描述场景,感受和谐之美,感受心态起伏,营造与主题相映衬的生动气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活动,增进相互沟通,情感交流,形成的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平等关系;(2)让学生扮演活动中某一人物角色,按角色思考、行动体验人物角色思想,心理感情[6]。进而增进自我意识减轻或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组织游戏,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在各种不安情趣中变得坦然,在竞赛中找到自己的观点,充分放松,表现自我。

(三)社会更应该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1.政府加大投资心理健康医疗事业

(1)各地政府提供投资建立一个有规模上档次的心理医疗卫生中 心,招聘专业的人才,一方面,可以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业务,另一方面,可以培训专业化人才,定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人才,而且还可以创办“心理卫生”科普杂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全民那个素质。(2)城市内可以把各种青少年经常爱去但没什么积极作用的娱乐场所改为规模大,项目比较齐备的公益场所。

2.优化社会环境

(1)要在全社会创设宽松的成长环境,尊重青少年个体特点和发展需求;要逐步建立有效的青少年心理援救体制,有针对性的指导青少年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如何自我调适;(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特别是心理辅导或咨询人员的资格认证体系。

青少年问题行为必须引起社会的重视,尤其是家长和老师更应 该把纠正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作为己任,不要消极地等待青少年问题行为,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关心他们,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及时科学的引导和矫正,让他们健康成长,使其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刘直铄.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行为问题的矫正.本科毕业论文.2012.3 [2]黎少游,朱旭.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人格因素.医学与社会.2006 [3]石有梅.《关注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吉林教育2006 [4] 张海霞,张涛.《论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教育与教学研究期刊.2010.02.20 [5] 王婵.《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1.19 [6]彭厚德.《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10.04.01

下载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访董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访董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范文合集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早恋 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年龄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中学生谈恋爱,属于早恋行为,是不提倡的。 青少年早恋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金乡三中焦维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都属于未成年人,他们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思维活跃,乐于交往,求知欲和好奇心强。但由于生活经验不足......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动分析

    李家村: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为唤起学校、家庭及社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帮助青少年消除不良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和维......

    浅议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最终5篇)

    浅议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1.请就心理健康和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儿童青少年面临着升学、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而他们本身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这段时期往往容......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知多少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知多少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信息,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3亿多人中,据保守估计,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达3000万。突出表现为人际......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知多少.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知多少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信息 , 我国 18岁以 下未成年人 3亿多人中 , 据保守估计 , 有各类学习、 情绪、 行为障 碍者达 3000万。突......

    关注青少年(推荐)

    关注青少年,关注心理健康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中学生在教育者的心目中历来被重视,社会的发展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