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家具产业和人造板行业发展情况汇报(精选)

时间:2019-05-12 08:4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家具产业和人造板行业发展情况汇报(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家具产业和人造板行业发展情况汇报(精选)》。

第一篇:市家具产业和人造板行业发展情况汇报(精选)

文章标题:市家具产业和人造板行业发展情况汇报

xx市人民政府

一、家具产业概况

我市的家具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了集家具生产、加工、包装、产业配套一条龙的产业格局,成为支撑xx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据统计,全市现有木材加工企业782家。2006年,全市家具产业实现工业产值9.54亿

元,实现税收500万元(不含油漆、木工机械等家具配套生产企业的税收200万元),出口创汇100万元。去年以来,针对家具产业规模偏小、龙头企业少、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我市大胆创新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实现家具产业“四化”的工作目标,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市市情、极具特色的家具产业发展之路,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一是产业升级加快。主要体现在“三个转变”,即原材料以本地实木为主向进口原材料和板式、皮式和其他材料转变,生产布局由公路沿线分散加工向园区集中加工转变,产业结构由过去以生产为主向既生产又批发经销转变。二是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2006年,老家具市场改建工程和光明家具城(第一期)工程相继竣工开业,家具市场新增建筑面积94500平方米,新增店铺929间,xx国际家具城已成为省内最大的家具专业市场,成为本市家具企业及临近省市许多家具企业展示、销售家具产品的集散地和批发中心。另外,家居博览中心、光明家具城(第二期)、亚琦家具市场和家具配套市场三个高规格的市场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xx家具市场的品位。三是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通过全面的清理整顿,进一步规范了家具行业生产秩序;制定了《家具行业标准化生产工作方案》,为我市实施家具生产文章版权归好范文 wenmi114.com作者所有!标准化创造了条件;原材料突破了本省禁伐阔叶林的瓶颈制约,把目光投向进口国外的优质木材上。今年初,xx鸿兴泰实业有限公司已成功进口了首批180立方米俄罗斯木材,不仅拓宽了家具原材料来源渠道,还提高了原材料品质,改善了木材市场品种结构,有利于推动家具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家具暨木工展览会,大大提高了xx家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人造板行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的人造板行业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的新阶段。全市人造板生产企业42家,其中生产木胶合板企业5家,生产细木工板企业20家,生产中纤板企业2家,生产刨花板企业9家,生产指接拼板企业6家。人造板企业生产规模较大的有华亿化工有限公司、众兴人造板厂、恒达木业、华洲人造板厂、兴达装璜板厂、赣森人造板厂。整个人造板行业年产量25万立方米,产值达3亿元,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产品除满足本地需要外,主要销往广东的东莞、深圳及其它省市。

但我市人造板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是:

1、企业规模较小。我市大部分人造板生产企业主要是近几年引进的新上项目,还有就是由原来从事实木家具生产的企业转产,处于企业发展初期,规模普遍偏小,龙头企业少。

2、产品档次、质量参差不齐。受市场环境影响,一些人造板企业为迎合市场只有从工艺、原材料等方面压缩以降低生产成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数属低附加值产品。

3、原材料来源紧张。因本地木材资源的日益减少,加上禁伐阔叶林政策的实施,导致我市木材原料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三、2007年家具产业发展思路

2007年,将是我市家具企业转型、产业总体水平大步提升的关键之年。我市将重点针对家具产业和人造板行业龙头企业少、规模偏小、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坚持“标准化、环保型”的科学发展思路,以提升家具产业和人造板行业发展水平为主攻方向,加大扶持、引导力度,致力完善产业发展的硬、软环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培育龙头企业、完善配套市场建设、引入人才、创建品牌、规范管理为重点,加速产业内部整合和企业规模扩张,促进企业不断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逐步实现我市家具产业和人造板行业新“四化”(即生产园区化、工艺标准化、企业规模化、营销品牌化)。2007年,我市家具产业(含人造板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2亿元,新增税收200万元,年出口创汇200万美元。为实现上述目标,主要措施是:

(一)加强产业领导,抓好产业发展布局

由市家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全市家具产业发展的产业组领导和协调服务工作,并强化行业管理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的职能,充分发挥其“引导、规范、监管、服务”的作用,认真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指导、制度建设、行政管理、协调服务、产业调研、信息统计与发布、对外交流等工作。一是努力协调与上级职能部门的关系,争取对xx家具产业实施政策倾斜,放宽木材加工许可条件,特别是对高效利用木材原料、符

合环保要求的人造板生产企业予以办理木材加工许可证,为我市家具产业发展松绑。二是重点规划好康唐线、赣丰线家具产业带和麻双、十八塘、龙华、浮石、龙回五千亩原料林基地,种植桉树、皇竹草等品种,逐步增强木材自我供给能力。

(二)调整产业结构,加速企业规模扩张

一是规范。由产业领导小组牵头,继续对全市家具生产经营企业

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对无证无照的家具生产企业予以取缔;对一些规模小、能耗大、工艺落后的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生产标准和环保要求的木材加工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到期未整改或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坚决予以取缔。

二是引导。通过给予企业资金信贷、生产用地、政策优惠、配套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一方面引导、扶持木材加工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调整产品结构,减少木材消耗,提升产品档次,改变我市家具产业以生产实木家具为主的格局,加快向板式家具、真皮沙发、玻璃家具、藤制家具、金属材料家具等多元化、中高档次方向发展,从而扩大人造板的需求,带动人造板档次的提升;另一方面鼓励本地木材加工企业通过资源整合,走小小联合、靠强靠大发展之路,促使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推进企业规模迅速扩张。

三是招商。咬定江浙一带特别是广东的顺德、水藤等家具业发达地区,大力实施产业招商。重点引进一些实力雄厚、投资规模较大的板式家具等非实木家具企业,以及人造板、油漆、白胶、皮件加工、小五金等家具配套生产企业,在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完善我市家具产业发展体系。

(三)提升产品质量,创建xx家具品牌

1、着力推进木材加工生产标准化。一是加强木材加工技术标准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工作。通过“质量月”、产业培训等宣传、咨询和培训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木材加工行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企业的标准生产意识和质量意识。二是引进家具产业的检验检测、计量、培训等机构,为我市实施《木家具通过技术条件》(GB/T3324—1995)、《家具使用说明书》(GB5296·6—2004)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今年将着力争取建立竹木产品质量检验xx检测中心。三是鼓励木材加工生产企业积极参与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提高我市木材加工产品质量,提升我市木材加工行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2、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一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自创品牌。对其商标新评为省著名商标、国家弛名商标称号的我市家具企业,由市财政给予一定的奖励。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xx家具”这一名牌的知名度。通过继续举办xx家具暨木工机械产品展销会,加强xx国际家具城网站建设等方面的宣传,扩大“xx家具”在省内外的影响。

(四)加快园区建设,打造产业发展平台

加快镜坝、太窝、唐江、龙华家具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加大引导力度和招商力度,引导更多的市内外家具生产企业(特别是人造板生产企业)进入园区,建设标准厂房,引进先进设备,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全力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同时,积极争取引进一两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家具制造企业入驻园区,使家具生产基地尽快为xx国际家具城提供强大的产品后盾。

(五)推进市场建设,完善家具销售平台

一是整合规范木材资源市场。吸取去年成功引进俄罗斯木材的成功经验,继续拓宽境外木材来源渠道,尽量减少本地木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年内争取从俄罗斯引进木材40000立方米,并打通东南亚木材的流入渠道,争取从东南亚国家引进木材20000立方米。二是进一步做大做旺家具市场。年内完成占地45亩xx家居博览中心和占地15亩的家具精品市场(二期),加快推进占地120亩的竹木大市场。三是完善市场功能,提升市场档次。抓好xx国际家具城停车场建设,解决货物停放和装车难的问题;强化市场物业管理,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树立诚信意识,打造信用市场。

(六)建设服务体系,强化行业协会作用

进一步完善家具行业协会的硬件建设,充实人员,充分发挥家具行业协会的行业管理和自我管理工作,抓好行业自律、人员培训、产业推介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要加大家具设计的研发投入,成立家具产品研发中心,加大自主品牌研发力度,加强管理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及中介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为我市家具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技术保障。

《市家具产业和人造板行业发展情况汇报》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家具产业和人造板行业发展情况汇报。

第二篇:XX市产业发展汇报材料

全力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2006年4月2日

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突出战略主导产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围绕奶牛、清真牛羊肉、优质粮食、设施瓜菜、酿酒葡萄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扶持滩羊、滩鸡、小弓棚西瓜、高酸苹果等区域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使之逐步成为新兴主导产业。

一、以***优质奶牛核心区为抓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奶牛扩栏增量

为了进一步巩固奶产业优势地位,扩大已有成果,按照我市“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根据奶牛自然增量及市场宏观走势,确定了2006年奶牛存栏突破13万头,市区达到11万头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确定了以***优质奶牛核心区为抓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奶牛扩栏增量。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核心区进行现场办公,解决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核心区管委会与水务、科技、土地、供电、交通、园林等部门全力配合、积极协调,争项目、筹资金,加快建设。今年第一季度已完成投资4570万元,硬化道路5.1公里,打机井2眼,铺设供水管道3公里,建供水房及泵房2处,安装排水管道3.6公里,植树1.3万株,栽植草坪1.8万平方米,架设10千伏高压线路7.4公里,变压器7台及完成主干道两侧的公用路灯。奶牛良种繁育中心已建成生产牛舍6栋;疫病诊疗中心已建成综合服务楼、病牛隔离观察棚舍等设施,购置设备60套;信息管理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养殖区已建成标准化牛舍100栋,入园奶牛2310头。

二、以奶牛出户入园上挤奶台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奶牛养殖的综合效益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奶产业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已建成奶牛科技示范性园区83个,入园奶牛3.1万头,入园率达到35%。但奶牛养殖综合效益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的问题日益突出,许多深层次的制约矛盾已不容回避。为此,今年市委、政府借助自治区的优惠政策,将“奶牛出户入园上挤奶台”作为奶产业提质上档的新突破口,全面实现手工挤奶向机械化挤奶转变,切实推动我市奶产业发展。2006年总的计划是新建机械化挤奶站70座,使全市挤奶台总数达到140座,确保奶牛养殖园区、规模养殖户、奶牛专业村全部实现机械化挤奶,奶牛存栏比率达到65%以上。按照分区域建设、分段实施、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70座挤奶台全部以协议的形式落实到企业、经纪人、合作社等建设单位,并已有33座开工建设,其余正在筹备阶段。

三、借助地理优势,积极发展壮大葡萄产业

**山东麓中部冲击地带被国家农业部划为最适宜酿酒葡萄种植地区,这说明我市有发展酿酒葡萄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为我市酿酒葡萄产业的壮大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市2005年酿酒葡萄种植已达到4.6万亩,御马公司拥有先进的葡萄工艺和设备,年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今年,我们将加大对企业与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无偿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规范专业合作组织与产业协会,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开拓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项目覆盖给酿酒葡萄产业减负助推,力争2006年基地规模再扩大1.8万亩。

四、以做亮品牌为切入点,努力做大滩羊、滩鸡产业

今年以来,我们深入抓好滩羊的保种、选育工作,优化滩羊品种,达到优质优价。全面做好滩羊品牌的宣传、管理、使用、保护工作,重点扶持壮大滩羊产品深加工企业,进一步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进程。在巩固滩羊品牌的基础上,加快 “**滩鸡”商标的申报注册。抓好滩鸡育雏、养殖、加工、防疫等环节的工作,实现滩羊、滩鸡的无公害生产。年内争取**滩羊饲养量达到120万只,出栏率达到55%,滩鸡饲养量达到300万只,并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加快出栏周转,提高综合效益。

五、加快以孙家滩地区为主的高酸苹果产业发展,使之成为我市的又一新兴产业

今年,为探索我市旱作区农业经济发展新思路,农民增收新举措,我们启动了以***移民开发为主的高酸苹果基地建设,这是针对近年来国际浓缩果汁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我市适宜的气候条件所提出的。以**市为中心的**苹果产区被全国果汁加工企业誉为中国最佳高酸苹果生产地,超过 50万亩的土地非常适宜高酸苹果种植。并且种植高酸苹果不仅节水,还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今年我市将制定并出台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建设以**地区为主的5000亩高酸苹果基地。预计“十一五”期间,全市将新建10万亩高酸苹果基地。到2020年,总规模将达到35万亩,年生产优质高酸苹果10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高酸苹果生产基地之一。

六、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推广覆膜种植技术,扩大小弓棚西瓜面积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农业生产工作已全面展开。目前是小弓棚西瓜种植的最佳时机,市区各级农技人员正积极行动,采取抓大户、抓培训、扩基地、树典型、带群体的措施,充分发挥“**”小弓棚西瓜的品牌效应,在市区**、**等乡镇种植小弓棚西瓜9400亩。同时,从技术上加强***旱作区抗旱保墒,推广覆膜种植技术,在3万亩秋覆膜的基础上,扩大2万亩春覆膜种植,为全年旱作区农业丰收奠定基础。

第三篇:产业发展汇报

拉萨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及邛崃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拉萨旅游业经过30年的发展,从一个新兴产业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外汇收入提高就业比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拉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旅游系统按照“环境立市、文化兴市、产业强市、民生安市、法制稳市”的发展战略,以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扎实工作、在应对挑战中创先争优,在推进创新中破解难题,在抢抓机遇中加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拉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拉萨旅游业发展现状

旅游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已初步形成了六要素相配套的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旅游接待连续保持20%以上的增幅:2006年、2007年接待游客量分别达到170、274万人次,2008年受“3.14”事件、汶川大地震和世界金融海啸的严重影响,游客接待量下降至136万人次。为了尽快恢复旅游产业的复苏,拉萨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旅游业逐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2009年实现游客接待量达320万人次,到2011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14.43万

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4.43%,实现旅游总收入51.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36%,旅游收入占全市GDP比重24.41%,2012年拉萨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50.8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6.53%,实现旅游收入65.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12%,超额完成了工作任务,2013年截至目前,2013年,截止目前,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3.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7亿元。全年预计将实现旅游接待量780万人次,旅游收入82亿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20%和25%。

(一)宏观环境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拉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带领全市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精神,先后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拉萨旅游业发展的决定》等系列文件,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并高规格成立了拉萨旅游产业发展协调委员会,督导各县(区)、各部门全力推动旅游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也从2009年的400万增加到了2012年设立800万元,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旅游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江苏、北京两省旅游局也多措并举助推拉萨旅游业发展,形成了以项目援助为重点、资金援助为保障、智力援助为根本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援藏工作格局。

(二)旅游基础设施稳步提升

以“吃、住、行、游、购、娱”为核心的旅游基础接待设施在拉萨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旅游服务中心项目基本完

工,娘热、夺底等5个乡村旅游规划完成终审,11个旅游信息查询终端交付使用,累计完成建设投资2.2939亿元,铁路、公路和旅游景区(点)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景观改造工程全部完成,香格里拉大酒店、圣地天堂洲际大饭店、飞天国际大酒店等项目加快推进,积极配合中国西藏文化产业创意园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工作,“十二五”期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投资8400万元,将有效推动全市旅游硬件服务设施的整体上档升级。目前,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11家。AAAAA级1家(布达拉宫),AAAA级4家(大昭寺、罗布林卡、博物馆、娘热民俗风情园),AAA级1家(堆龙旭日牧区生态民俗园),AA级3家(仓姑寺、德仲温泉、思金拉措湖),A级2家(卓玛拉康、夺底乡维巴村)。共有星级宾馆、饭店及社会旅馆690家,民营企业占60%以上。星级宾馆、饭店共132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15家、三星级 48家、二星级26家、一星级 8家。星级家庭旅馆33家,其中金星22家、银星6家、铜星5家。社会旅馆558家。星级宾馆、饭店共客房24427间、床位45853张。

(三)旅游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

根据拉萨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和完善旅游工作协调机制的工作要求,在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上先行先试,从深化旅游景区管理机制建设着手,推行“三权分离”管理机制,起草了《拉萨旅游景区开发经营管理办法》和纳木措景区管理委员会、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委员会组建方案,为逐步实现景区开发经营管理工作规范

化奠定了基础。深化旅游诚信服务机制建设,建立旅游常态化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设立旅游团队“绿色通道”备案制度,在全市135个便民警务站和大昭寺设立272名旅游服务督导员,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深化行业管理机制建设,成立旅馆业协会、旅行社协会和旅游购物协会,实现行业监管自律化。

(四)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以诚信旅游建设工作为抓手,推动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守法经营,引导游客理性消费,建立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2011年,首次召开了全市旅游质监工作会议,强化了市县两级旅游执法职能,采用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基层旅游质监人员开展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基本构建了市县两级联动的旅游执法机制。建立诚信旅游服务监督机制,在拉萨135个便民警务站和大昭寺设立旅游服务督导员开展旅游指南和咨询服务工作,组织旅游、公安、卫生、工商、税务等部门开展旅游联合执法活动,截至目前,共查处违规导游46个,发现违规旅行社21家,发现非法拉客人员38名,与公安部门共同抓获倒卖布达拉宫门票人员22名,有效地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据市场抽样调查显示,98.2%的游客对拉萨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表示满意,73%的游客有意重游西藏。

(五)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积极参加由国家旅游局牵头举办的系列国际国内旅游展览会(交易会),并联合七地区在“珠三角”和“长三角”重要客源地开展冬游西藏巡回促销。第七届纳木措徒步大会

反应强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台等主流媒体聚焦拉萨、宣传拉萨、推介拉萨,纳木措徒步大会的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吸引力持续增强。为全面提升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拉萨投资近400万元拍摄的“美丽家园〃幸福拉萨”宣传片继续开展冬季补拍工作,藏历新年、越冬候鸟和魅力冰湖等自然人文景观顺利完成拍摄。拉萨旅游局制定的《2013年拉萨旅游宣传促销计划》,明确了推动旅游与体育等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任务,将举办纳木措徒步大会、户外高峰论坛、名人登山活动、摄影大赛四项活动。

(六)民生项目进一步实施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和“民族团结月”活动,党员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解决群众存在困难和问题,2012年,全年累计筹到扶贫款达80000元。按照“四业”办公室的安排部署,举办农牧民技能培训班,培训农牧民1140人。以全国旅游援藏工作座谈会在拉萨召开为契机,深化与北京、江苏的技能培训合作,组织维巴村“两委”班子成员和致富带头人共7人,前往北京市考察乡村旅游项目,邀请江苏省旅游学院教师赴拉萨开展技能培训,共培训乡村旅游管理人员40人。2012年,全市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带动就业达到12324人,创收1亿余元。

(七)乡村旅游建设项目进一步发展

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建设,2013年截至目前,热振唐古风甲玛标段已经开工。墨竹工卡县德仲温泉项目、堆龙德庆县邱桑温泉项目已完成初审,等待环评施工。思金拉措、直贡替寺景区项目已完成评审,等待资金开工。达普天文台

项目、次角林沟集散广场建设项目等上级部门审批。2013年财政资金项目主要包括堆龙德庆县游客接待中心、当雄赛马场建设项目、曲水才纳乡民俗旅游村建设项目,目前正在等待自治区旅游局审批。以上13个项目的建设,将有效开发拉萨乡村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景区所在地的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业协调发展。

在拉萨旅游业不断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分析拉萨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六大矛盾依然存在:“市场高速增长与可进入性受限的矛盾”、“旺季一票难求与淡季门可罗雀的矛盾”、“核心景区超载与市郊旅游滞后的矛盾”、“高国际认知度与低国际化水平的矛盾”、“转型升级需求与资金人才制约的矛盾”、“圣洁城市形象与混乱市场环境的矛盾”。如何解决好上述矛盾成为我市旅游工作的主要任务。

二、邛崃旅游业发展建议

(一)以旅游项目国际化为载体,推进硬件建设国际化

1、加强旅游规划工作。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掌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找准邛崃文化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和唯一性,准确定位。科学编制旅游开发专项规划,注重同相关规划的衔接,着力将旅游项目纳入国家、省、成都市重点项目中。加强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的动态管理,建立定期公布项目进度和退出制度。重视旅游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为投资者和项目搭建交流平台。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认真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切实落实好以南丝路文化、文君文化、红色文化、邛酒文化、邛窑文化、以及邛羌文化为主的旅游项目策划、包装、打造,重点推进天台山、平乐、大同等景区

开发建设,建设我市西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功能区,抢抓机遇,化危为机,助推我市“丝路首城”建设步伐。

2、创新产品开发,在产业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以及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切实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相互促进。重点做好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继续做好南丝路文化节、文君文化节,创新开展邛酒文化节、邛茶文化节等特色活动,促进一三产业的融合,提升整体形象,树立先进典型。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政府主导发展乡村旅游的力度,重点打造旅游示范乡(镇)村(居)的建设,以发展旅游带动相关产业。

3、创新发展模式,在要素均衡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推动旅游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完善集散、咨询、引导、救援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做好邛崃市游客集散中心和天台山、平乐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鼓励扶持特色旅游乡村建设,重点完善旅游景区点和旅游基础设施,着力提高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以“文化+产品+盈利点”为开发思路,丰富旅游产品建设,积极打造“南丝路水上走廊”、世界名酒文化走廊、“天府新区水源工程输水干渠景观走廊”,推进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建设,积极打造夺底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基地。要继续以培育五星(A)级、提升四星(A)级、壮大三星(A)级为抓手,特别是在星级乡村农家乐(酒店)的评定上要实现质的飞跃,不断增强邛崃旅游的吸引力。

(二)以旅游营销国际化为窗口,推进整体旅游形象国际化

加强形象宣传和产品推介。加强与央视等主流媒体的深

度合作,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分众传媒、大型旅行社门店等平台,加大邛崃旅游形象品牌宣传,积极争取在《中国旅游报》、《国家地理杂志》开办旅游专版,扩大宣传,提升知名度,进一步树立邛崃旅游整体形象。以节庆活动为载体,整合资源,营造氛围,举办特色鲜明、轰动效应强的节庆活动,推出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创新旅游营销机制,努力做活淡季市场,着力拉动旅游消费需求。积极宣传、策划、营销能代表邛崃特色的大型实景剧(如创作、拍摄以茶马古道,司马相如、卓文君为题材的舞台剧),使之成为国内旅游演艺的精品工程和邛崃旅游的新亮点。

(三)以旅游管理国际化作为保障,推进旅游服务国际化

以我国第一部《旅游法》颁布为契机,以提升服务质量和企业素质为重点,强化诚信建设工作,规划出台《邛崃旅游服务标准化实施细则》、《旅游企业服务质量基本标准实施细则》,加大旅游技能和管理型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全面提升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和品牌意识。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旅行社经营和旅饭店管理,开展联合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黑社”、“黑店”等不法行为,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诚信旅游管理平台和诚信企业信息库,推动诚信旅游建设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及时发布季度、半年和满意度调查报告,督促企业加强管理,改进服务,提升质量。

1、创新培训机制,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加强旅游培训工作。加大“乡土旅游人才”的引导和培

训工作,进一步完善旅游管理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培养和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建议建立邛崃旅游专家顾问团,借助“外脑”为邛崃游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重点转变服务理念,强化对旅游一线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服务人员整体素质。

2、创新工作机制,在自身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大力整合土地、林地、景区景点、文化等资源要素,促进资源的转让和交易,进一步完善政府主管、企业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旅游产业开发模式,建立适应旅游功能区建设的管理模式,建立统一、协调的长效工作机制,把各项工作的执行落实到位。加强行风建设,落实行风建设工作责任制,完善旅游行政管理和行政监察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开展旅游行风明察暗访和旅游市场检查,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员职能和作用,切实解决好损害游客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

第四篇:南康家具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南康市家具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截止到2010年10月31日,南康家具企业达5670家,比去年新增629家,同比增长13.9%;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达15.5亿元,同比增长244.4%;实现工业总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43.9%;实现工业增加值10.9亿元,同比增长34.6%;实现销售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42.3%;实现税收2500万元,同比增长25%。办理木材放行78.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9.4%.,其中进口橡胶木42.6万方,同比增长40.6%;直接和间接从事家具产业的人员达20万人。在5000多家企业中,生产成品的家具企业有2200多家,年产值超亿元的有2家,家具产业已成为南康的“富市产业”、“富民产业”。

2、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南康家具产品结构品种齐全,种类繁多,主要有实木、板式、皮(布)艺、藤制、玻璃、五金六大类,已成为江西省最大的床俱、皮件布艺沙发、床垫和办公转椅的生产基地。同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打造“南康家具”区域品牌,积极扶持鼓励企业创品牌。目前,南康本地家具企业有效注册商标226个,其中:江西省著名商标5个,赣州市知名商标15个。

3、产业平台初具规模。家具市场方面,建成国际家私

城、家居博览中心、光明家具城等市场,集中连片占地面积达500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店铺5000多间。引进北京北方投资集团投资10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的泓泰家具大市场,目前已开工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在今年年底前可峻工并交付使用。规划在建的市场还有家具城中心市场、家具板材市场等项目。生产基地方面,成功申报了5000亩家具产业基地项目,首期1334亩已开工建设,土地平整和市政工程进展顺利,明年初可供企业入园;二期3000多亩用地指标也已经获得批准,正在组织征地拆迁。在龙回、蓉江、镜坝、太窝、龙岭、东山、唐江等家具企业集中的乡镇规划返乡农民工家具创业园9个,规划建设面积达4200亩。物流方面,有专门的家具物流企业217家,主要运输线路612条,覆盖了除西藏和港澳台等的全国大部分地区,为家具产品流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便利。

4、行业服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组织机构健全,市级层面有南康市家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调度产业发展工作;工作机构有家具产业促进局和市场办、基地办、物流办以及家具研发中心,专门负责家具产业综合管理服务和市场、基地、物流的规划建设管理与研发、服务等工作;行业自律管理有家具行业协会和物流协会,经常性开展合作交流和维权等服务。同时,专门设立家具市场治安巡逻中队、城管执法中队和物流执法队,为家具市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

力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已经成为制约南康家具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由于用地指标有限,工业开发用地紧张,用地价格高涨,南康大部分家具企业无法进入工业园区,主要从城郊和圩镇的农户手中临时租赁荒山荒坡、余坪建厂,形成“有路的地方就有厂”的现状,分散在全市各地,(其中龙回、蓉江、镜坝、太窝、龙岭、东山、唐江等7个乡镇街道占了90%),既造成了土地资源的破坏与浪费,又增加了国土、规划、环保、消防等行政管理难度,还大大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因为没有土地,企业要扩大规模就要在多个地方租赁办厂,管理成本高、难度大,极大的制约了企业做大做强。

2、企业规模小,缺少龙头骨干企业。由于家具行业准入门槛低,缺乏有效的管理引导措施,大量的民间资金进入家具行业,产生了大量的小家具厂。在2000多家家具成品企业中,产值过亿的仅2家,大部分企业的年产值均在100—300万元,用工20人左右,年纳税不足万元。企业规模小,导致产业整体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低;没有龙头骨干企业,整个产业没有标杆,没有形象,在外界的印象还是低质、低价。

3、产品档次较低,没有叫得响的家具品牌。南康有2000多家家具成品企业,主打产品是实木床、实木餐台椅和皮革布艺沙发等几大类,但只有5个省级著名商标,15个赣州市

知名商标,没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只有个别家具企业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和研发人员,多数企业不具备研发、原创能力,广泛采取仿制、贴牌等形式,原材料单一,款式雷同,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和新产品,销售难,利润低,又导致了相互压价,甚至偷工减料,质量下滑等问题,在外地市场只能是“地摊货”。

4、业主整体素质不高,战略意识不强。南康家具企业大部分是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他们虽然在打工时学到了一些实用知识和技术,但缺少系统知识培训,缺少先进制造技术知识,资金投入有限,法制观念不强,风险意识不高,没有战略意识,企业管理粗放,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存在同样的问题,制约了企业和产业发展。

5、市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高。南康家具市场始建于2001年,沿国道而建,逐步往两边(重点往北)推进。受历史条件制约,市场区域内路道、站场等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滞后,造成市场外部环境秩序混乱;市场内部由于店铺产权业主分散,承租经营户密度大、素质低,物业管理水平落后等原因,市场的运营管理较差,形象的讲就象“农贸市场、大排档”。泓泰家具市场建成开业后将可以大大改善南康家具市场的外在形象。

6、缺少营销渠道,物流行业发展不规范。南康大部分家具生产企业只专注抓好生产,没有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更没有现代化的营销网络,主要依靠市场门市等客上门,甚至

依靠物流拓展业务,大大增加了“代收货款”的风险,极易引发货款纠纷。南康家具物流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使南康家具通达四方。但这些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管理落后,鱼龙混杂。尤其是代收货款现象一直是困扰南康家具企业、主管部门乃至市委、市政府的一大“心病”,是影响南康的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没有专业的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分散在家具城周边,既不利于监管,又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混乱。

三、几点建议

1、在省、市层面统筹家具产业发展。把南康家具产业发展纳入全省、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全局进行统筹调度,在土地、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在产业布局中,明确南康为全省家具产业中心,把家具产业发展重点项目集中安排在南康,其它市(县、区)不再新批家具产业项目。在省、市的招商活动中,每年安排一次南康家具产业专项招商活动。鼓励各市(县、区)和驻外招商机构引进家具企业落户南康,对落户南康的家具产业外来投资项目享受江西省招商引资各类优惠政策。

2、对南康家具产业建设用地给予倾斜。每年安排1000亩用地指标专门用于解决南康家具企业的用地问题。规划建设5000—10000亩的龙回家具加工区和镜坝家具加工区,主要承接广东、浙江转移和本地家具企业退城进园;规划建设1000亩的家具物流园区,加快推进物流行业规范发展。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南康家具的知名度。把南康家具区域品牌宣传列入省、赣州市级宣传推广工作重点,加大在中央、省、市媒体的广告投放和宣传力度,扩大南康家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议省、市财政每年拨出5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南康家具产业的宣传。

4、建立家具研发机构。建议批准成立“南康家具研究开发院”,为赣州市直管的副县级事业单位,采取市校合作等形式,积极引进人才,就南康家具产业的设计、质量、创新、品牌等进行常年科学研发,指导南康家具产业做大做强、科学发展。建议省、市财政在建立机构、引进研发人才等方面给予500万元的资金支持。

5、加强培训,提高业主素质。加强与省、市高校的合作交流,对南康家具企业主实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家具业主的综合素质。如有选择性地安排一部分家具业主到南京林业大学、江西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进行学习培训。建议由省、市财政每年下拨专项培训经费200万元用于提高南康家具业主素质的培训。

6、举办参加家具博览会。由江西省或赣州市政府主办,南康市政府承办,每年举办一届全国性的大型家具博览会。同时,积极组织家具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家具展会,展示南康家具,拓宽销售渠道。建议由省、市财政每年下拨专项经费500万元用于支持举办和参加家具博览会。

第五篇:南康家具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南康家具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市政协调研组)

一、南康家具产业基本情况

(一)南康市家具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南康家具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历经20多年发展,产业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加工由粗到精、结构从单一到多元化,已初步形成了集加工制造、销售流通、专业配套、家具基地等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

目前,全市家具企业达5690家,从业人员20万人。家具企业获省著名商标5个,获赣州市知名商标15个。专业市场占地面积800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成为江西省目前规模最大的家具市场。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3亿元、销售收入40.85亿元、税收3250万元,南康家具产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南康家具市场2003年被人民日报社市场信息中心授予“中国(首选)十佳家具批发市场”荣誉称号,2006年江西省轻工行业管理办公室授予我市“江西省家具产业基地”,2010年《中国家具报道》授予家具产业园“中国家具行业创新金牌奖”称号,2011年南康市人民政府与中

国家具协会、江西省家具协会签约共建“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基地”。

家具产业作为劳动密集性产业,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富民产业。2010年,南康从事家具及其相关配套产业的人员25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

3、全市劳动力的1/2;从业人员月均工资超过3000元,技术工人月薪达6000元以上,一大批家具业主在生产经营中致富,年经营收入最高的达1000多万元。家具产业还是拉动南康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辐射带动作用非常大。直接带动了油漆化工、五金配件、木工机械、包装印刷等相关行业发展,促进了物流运输、广告宣传、餐饮娱乐、休闲旅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发展。2010年,南康商贸物流总值达15.83亿元,餐饮住宿总额达2.58亿元;全市各类银行机构存款余额12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6.8亿元,人均存款1万多元;私家车超万辆,居赣州市前列。家具产业间接推进了南康城市化进程,南康城市化率年均增长2.5个百分点,主城区总面积已达25.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7.3万人,达到中等城市规模,目前南康城市化率达4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南康家具产业的发展,为促进南康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拉动作用。

(二)南康家具产业发展的优势

1、产业集群优势。

南康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境内有两条高速、两条铁路、两条省道、一个机场,形成“四纵四横一空”的立体交通网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南康家具已初步形成了家具产业集群。目前,南康家具企业将近6000家,家具及相关从业者达20多万人,预计今年工业总产值将超过120亿元。因此,不论从企业数量、规模、还是生产产能,南康家具在中国中部地区的家具产业区都位列前茅,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聚集规模。随着5000亩产业园和乡镇返乡农民工家具创业园的建设,家具产业集群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2、产业配套优势。

以家具企业发展为基础,配套产业发展迅速。木工机械、油漆化工、五金配件、物流运输、包装印刷等行业都已趋成熟。其中南康大澳涂料有限公司的“大澳”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南康金东门化工有限公司的“东门”商标获江西省著名商标称号,配套产业逐步走向品牌化发展道路。目前,南康家具生产所需的各个环节和工序已经形成链条,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包装、市场、物流都全面配套,这种完善的配套服务,使南康家具产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了产品竞争力。除家具生产企业外,专门与家具企业配套的各相关行业企业达到

600多家,全国各地知名家具配套企业在南康均设有门市,配套产业产值超过30亿元。

3、专业市场优势。

南康从2000年就开始建设功能齐全的家具市场,是在全国最早建设专业家具市场的城市之一。主要建有国际家具城、国际家居博览中心、江西省名优家具汇展中心、光明家具市场、床具中心、国际家居配套市场、亚琦家具市场等专业市场,集中连片面积达800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围绕“建一流专业市场”的目标,南康认真做好家具市场修建性详规,市场规划面积达6平方公里。根据详规,预计在2015年将建成专业家具市场11个,建筑面积170万平方米,位居江西省专业市场第一,迈入全国家具市场前列。

4、生产基地优势。

南康家具企业数量多,主要分布在龙岭、东山、蓉江、龙回、镜坝、唐江等乡(镇、街道)家具产业生产基地,基地面积20000亩以上,企业数量占全市家具企业的80%以上。经过近几年的科学规划和大力开发,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为了促进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市委、市政府从2009年开始规划5000亩家具产业园,目前一期工程1300多亩有望在今年内建设完工并引企入园。同时,还在东山、蓉江、镜坝等

7个乡(镇、街道)建设11个返乡农民工家具创业园,开发建设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

5、产业人才优势。

南康自古以来就是“木匠之乡”,拥有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敢闯敢干的优秀企业家和大量家具制造的熟练技术工人。南康家具产业与广东等地家具产业中心的联系交流非常紧密,众多技术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从沿海等地回乡创办家具企业,为南康家具产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了信息资源和人才保障。近两年来,南康通过各种方式培训家具人才,每年累计培训家具业主和中层管理人员2000多人次,极大的提高了家具产业人才的素质和眼界,为南康家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原动力。

6、政策保障优势。

南康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在年初出台家具产业发展工作意见,从土地、金融、财政补贴等各个方面引导企业做强做大做品牌。特别是2009年以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连续两次亲临南康亲自调研南康家具产业的发展,并作出指示,要求相关部门全力支持南康家具产业做强做大。全省各相关部门也积极响应,纷纷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南康家具产业发展。我市更是在宣传和推广南康家具上予以大力支持,如

2010年由政府投资480多万元在中央二套做南康家具区域品牌广告,出资主办了六届家具博览会等,这些扶持政策确保了南康家具产业的持续强劲发展。

二、南康家具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具品质质量急需提升。南康家具曾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家具品质需求的提高,南康家具被打上了“低价低质”的铬印。其实南康家具的发展陷入了一个怪圈,低质→低价→低利润→无营销渠道的支持→无产品研发的支持→无品牌的支撑→低质,因此近几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家具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目标,引导南康家具从中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发展,防止家具行业重蹈服装行业的覆辙。重质量、注品质,这是南康家具突出重围的唯一良计。

2、家具企业用地困难。近几年随着南康家具生产扩张步伐的加快,部分家具企业因规模扩张面临用地不足的困境,这也导致很多乡镇不同程度乱搭乱建的行为,家具企业用地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市家具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规模的重要因素。

3、产品研发缺乏支撑。目前我市家具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以贴牌为主,只有蓝天木业、文华家瑞等少数几家厂家

设立了家具研发机构,其中原因主要是涉及到资金问题,产品的研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多数的家具厂家没有额外的资金支撑产品研发,这也是我市家具行业缺乏品牌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尽管我市家具生产的总量大,但只能“南康制造”,而无法升级到“南康创造”的根本原因。

4、家具品牌建设滞后。我市6000多个家具企业,其中省著名商标5个,赣州知名商标15个,商标注册登记528个,商标注册数与家具企业总数相比只占10%。南康家具企业普遍是作坊式经营,规模小,实力弱,不注重家具品牌的宣传和投入,导致我市家具行业近些年始终在中低档市场徘徊,南康家具品牌在全国家具市场的名头不够响亮。

5、家具营销渠道不畅。南康家具发展初期主要以生产半成品为主,近三、四年才逐步往成品家具发展,由于缺乏现代的营销手段,南康家具主要以“价”取胜,以超低的价格占领全国家具市场的份额,由于生产的家具利润低,客观上决定了家具厂家不可能有更大的投入去开辟新的营销渠道,如到外地开设卖场、参加展会等,家具企业只有坐等客商、守株待免,家具营销渠道的不畅是制约我市家具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6、家具企业融资难。我市家具企业的从业者相当一部分是“洗脚上岸”的农民,由于创办初期没有多少创业资

金,导致家具企业始终徘徊在家庭作坊的工艺水平,企业无法在扩大规模、研发、销售上投入更多的资金,直接制约家具企业做强做大。

7、家具行业经营理念落后。我市家具企业业主素质普遍较低,在家具的生产经营中仍脱离不了传统思维,如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未建立质量体系认证标准等,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缺乏系统规划和长远规则,最终导致产品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8、家具行业缺乏核心人才。尽管南康被誉为“木匠之乡”,但占绝对数的却是传统手工艺人,目前我市家具行业尤其缺乏企业管理、产品研发和营销的核心类人才,南康家具要向外拓展,急需加速核心人才库的培育,只有解决好核心人才的问题,南康家具产业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三、家具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措施(一)完善产业发展规划。

1、完善家具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坚持科学发展、有序发展,把南康家具产业发展定位为全国一流家具专业市场和“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基地”,细化中长期规划建设目标。

2、做好家具产业专项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主动对接国家、省及赣州市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将我市家具列入赣州市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实现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二)搭建产业发展平台。

3、围绕打造“创新创业、集约高效、绿色生态”家具产业示范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重点推进以5000亩家具产业园为主体的家具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龙回、东山、镜坝、蓉江、太窝、龙岭、唐江等11个返乡农民工家具创业园建设,逐步形成以“1个产业园、11个创业园”为重点的产业发展集聚平台。

4、制定科学完善的产业配套建设实施方案,做好沿海家具产业梯度转移项目的对接,科学规划好与家具行业相配套的油漆、五金、包装等项目建设。引导家具企业进入家具产业园和家具配套企业进入返乡农民工家具创业园开展生产。

5、兴建赣州国际会展中心,在家具市场周边(5公里外)投资建设一个高标准的会展中心,每年定期举办家具会展,作为南康家具的对外展销平台。

(三)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和引进。

6、加大家具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家具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抓紧做好道路交通设施和家具产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一批家具产业重点项目的竣工投产和达产达标;加快推进一批家具产业新建重点项目的实施,以重大项目带动促进家具产业快速转型升级。

7、大力引进家具产业重大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家具产业技术改造、产业链延伸,前瞻性、高起点的引进一批带动南康家具产业发展的大项目,重点引进国内知名家具品牌企业龙头企业,力争每年落户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的家具企业2家以上。

8、推动家具产业集约招商。在赣州市的招商活动中,争取每年安排一次南康家具产业专项招商活动。同时,积极向赣州市争取招商政策,要求各县(市、区)和驻外招商机构引进的家具企业均要落户南康,对落户南康的家具产业外来投资项目享受赣州市招商引资各类优惠政策,实现集约招商集群发展。

(四)加强产业监管和引导。

9、进一步规范家具企业用地行为。严格执行家具企业用地审批有关规定,依法制止家具企业未批先建、批东建西、超面积建设等违法行为。

10、强化对家具物流企业的管理。制定科学管理制度,采取合法有效措施,规范家具物流企业经营行为,提升家具物流企业信誉度,确保家具企业货款安全。

11、加强行业自律和协会建设。规范企业市场竞争行为,减少和杜绝企业低价倾销等恶性竞争行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连接企业和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使协会能够解决行业共性问题,促使家具企业抱团成长,做大做强。

12、积极构建和培育企业文化。在家具行业中积极倡导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文化氛围,营造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的人文氛围,关心职工生活,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提高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对在全市构建企业文化有影响的家具企业,予以表彰和奖励。

13、加强管理创新引导规范发展。引导有条件的家具企业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适应本企业实际和发展需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和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提高战略规划、生产组织、技术开发、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基础性管理水平,夯实管理创新基础。引导有一定规模的家具

企业申报一般纳税人资格,对新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家具企业,将予以重点扶持。

(五)培育龙头骨干企业。

14、大力培植龙头骨干企业(龙头企业的具体标准另行制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家具骨干企业聚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家具产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引导和鼓励家具企业采取强强联合,以强带弱进行联合、重组,组建集团公司或企业联盟,加快打造大型家具企业或重点集团的进程。对确定为家具龙头的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制度和一名市领导、一个市直单位、一家银行的“三个一”帮扶机制,在融资、用地、人才、技术等全方位给予重点扶持。

15、抓好家具产业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深入挖掘家具产业优秀企业后备资源,建立拟上市家具企业资源库。对照国家相关上市的政策法规,逐一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发展方向、发展定位、协调解决企业上市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加强主动服务,重点扶持。力争到2015年有1家家具企业上市,储备上市后备家具企业2家以上。

(六)以品牌建设提升质量水平。

16、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家具业主的品牌意识,把提高企业效益的重点放在改进质量、增强创新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上来,引导产家企业走重质量、树品牌的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大“南康家具”区域品牌广告宣传力度,继续做好在中央电视台等重要媒体的区域品牌广告宣传,同时鼓励家具企业自主开拓各种宣传营销渠道。每年举办一次南康家具博览会,与广东等发达地区的大型家具展错位竞争,逐步树立南康家具博览会品牌,使之成为“南康家具”区域品牌的一个主要宣传平台。

17、充分发挥竹木检测中心的职能作用,制定和完善家具产品质量标准,同时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家具品牌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购置先进设备、改进生产工艺、狠抓质量建设,积极树立品牌,从而进一步提升家具的市场信誉度。鼓励企业开展质量标准化建设,形成行业认可的质量标准体系。

18、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家具设计公司或研发机构,推进我市家具企业运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建立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生产流程的控制水平,实施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南康家具产品质量。每年开展一次家具质量信用等级评比活动,评选出一批质量守信企业予以表彰和奖励。鼓励家具企业在技术、设计、外观设计等方面申请专利,并且建立专业的专利服务机构和服务团队。

(七)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19、每年举办1-2次银企合作恳谈会,进一步加大对家具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成立南康家具产业发展融资担保中心,解决家具企业升级转型融资难问题。鼓励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品牌家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在贷款融资时,采取政府贴息的方式进行鼓励。

20、加大市农民学院建设,充分发挥其培训人才的作用,定期举办家具行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培训班,从整体上提高家具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21、创优发展环境。坚持以“创优最佳发展环境”为抓手,营造宽松的发展氛围。各行政审批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精简审批项目,规范办事流程,缩短办结时限,为家具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禁止我市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对家具行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一经发现,将予以严肃查处。

(八)制定并落实好奖扶措施。

下载市家具产业和人造板行业发展情况汇报(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家具产业和人造板行业发展情况汇报(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造板未来发展状况

    我国人造板行业的发展已经不是速度问题,而是经济结构调整转型问题。企业并购、资产重组将是今后3、5年内我国人造板行业发展的一大特点,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产业链、成熟的......

    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及家具木材行业的发展

    一、木质板材加工行业的发展概述 (一)木质板材加工的概述 木质板材加工业以木质板材为原料,主要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的加工,其产品仍保持木质板材的基本特性。在森林工业中,木质......

    油茶产业发展汇报(稿)

    邵阳市油茶产业发展汇报 油茶是我国独有的具有极高营养、健康及经济、社会价值的国宝级特色资源,油茶产业具有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可望成为我国特色农林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

    关于市水暖产业调研汇报

    “___镇的水暖卫浴行业已经代表了国内该行业的最高水平,而且发展前景广阔。”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会长张东立曾这样说。一个小乡镇的一个行业在国内有如此的地位,的确不容易,更足......

    关于市水暖产业调研汇报

    关于市水暖产业调研汇报 “___镇的水暖卫浴行业已经代表了国内该行业的最高水平,而且发展前景广阔。”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会长张东立曾这样说。一个小乡镇的一个行业在国内有......

    关于市水暖产业调研汇报

    “___镇的水暖卫浴行业已经代表了国内该行业的最高水平,而且发展前景广阔。”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会长张东立曾这样说。一个小乡镇的一个行业在国内有如此的地位,的确不容易,更足......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南康家具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南康家具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 随着十八大胜利的召开,各地学习十八大精神蔚然成风, 调查了解学习十八大精神成为热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市林业产业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市林业产业发展情况工作汇报X市位于X省东南部,行政区面积X平方公里,下辖X镇X乡,X个行政村,总人口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X万人。全市森林面积X万公顷,境内有X山、X坡、X河等X个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