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影小丑2019精彩影评
一个超级英雄的背后有多少的奇遇,一个Joker的背后就有多少的摧残和压迫。无尽的孤寂与彷徨,却无从发泄更无人表达。小编整理了电影小丑2019精彩影评范文5篇,欢迎参考分享。
电影小丑2019感悟
电影小丑(Joker)无疑是今年的爆款,豆瓣评分高达9.6分,这是一部凶猛、新鲜、压抑的作品,主人公是一个小丑,是一个给人带来欢乐的职业,梦想是做一个脱口秀的演员,但是现实是没有人欣赏他的才华,人们对他漠视,甚至对他陷害、毒打,但是他还是坚持笑,一种无法抑制的大笑来表达自己的痛苦。
终于所有情绪开始爆发,他开始以暴力来反抗一切,一个老实人、一个社会底层真正要爆发的时候,那力量是十分具有破坏性的,我觉得全片都是情绪的表达,开始是十分的抑制,后来是情绪的宣泄,就好像自己,就好像每个人白天上班时被老板骂了一百遍,我们也需要找个地方宣泄一下,而小丑就是这种情绪的极致表达。
成年人的世界的崩溃,是无声的,他试过了很多方法,他想一份工作,一份给人带来欢乐的工作,但统统失败了,他除了被嘲笑,被所谓的精英阶层所“摆布”,他们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没有什么东西再伤害他们,我看到过很多小人物的心酸,但是我没有看到的是小人物的崩溃,毕竟能在大街上行走的都是正常的人。
电影小丑2019观后感
「当层层堆叠的绝望,构成一把致命的枪」小丑观后感
从开头的笑声,就可以感受到一股沉重的氛围,那种笑到骨子里发毛的不知是喜还是悲的笑,让人有点坐立难安,然后全片由这个突兀的开场开始了。
主角亚瑟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但更加深悲惨感受的是他是个努力的人,如果他成天混吃等死,那他的不幸或许不会得到那么多观众的同情,他很认真的做着自己的行业,他很孝顺自己的老母亲,他对陌生的孩子很友善,但这一切的善良,并没有替他换来一些幸福,他被混混抢走牌子,他的母亲虐待他,他被当成骚扰儿童的变态路人,他的好并没有换来什么,只有落寞和绝望。
而影片中最讽刺的一点是,他的职业是逗人发笑的小丑,但看完整部片子他的人生几乎没有什么值得笑的部分。
亚瑟曾经善良的内心随着被混混抢,被同事背叛,慢慢的瓦解了,在第一次枪杀地铁上的三个人后,他似乎觉醒了一块他未曾察觉的部分,从他刚开枪后的恐惧,到突然慢慢地跳起舞来,亚瑟开始转变,这把枪带给他某种力量,一种黑暗的力量,但此时他还没有完全的魔化,他还有一点原本的样子,但生活给了他最致命的一击,他深爱的母亲,那个叫他快乐的女人,那个他以为是全世界最爱他的人,原来是有精神病还冷眼旁观男友虐待他的狠心养母。
他的世界崩溃了,他终于知道他为什么老是莫名的发笑,悲惨的高压的挫折下,他老是发笑,原来不是病啊!是小时候受虐时的自我保护机制,养母要他笑,即使被虐也要笑,小小的亚瑟为了生存学会的笑,不是因为快乐,而是因为求生存。
他明白了这一切,于是在最深沉的绝望下,他彻底转变了,他杀了那个名为母亲的女人,他杀了背叛他的同事,他杀了那拿他影片取笑的主持人,悲惨的亚瑟彻底消失了,成了一个让万人恐惧又让街头拥戴的小丑。
最后,他快乐地站在群众中间接受欢呼,他在监狱里杀了人后快乐的逃窜,他已经是一个全新的他。
仔细想想,小丑其实不是入魔,虽然他变成社会上一个可怕的存在,一种黑暗的力量,但比起入魔,他更像是清醒了,他看透了人性的绝望,他看遍了人世间的冷暖,他看到自己不改变的话的未来是一样的黯淡无光和悲惨,所以清醒了,大彻大悟,他彻底的改变,从内而外的重生了,或许,他不是想不开,他是,想开了。
电影小丑2019观看心得
画面是我很喜欢这部片子的一个亮点。用了一定的滤镜,导致片子看起来很有80,90年代的味道。结合场景和服化道,完全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混乱不堪的纽约城一样的Gotham城。喜欢看老电影的人对于这样的画面应该非常有感触吧。
人物表演。。那就真的没什么可说了。能把一个如此神经质的人表演的如此自然不做作的,像凤凰这样的演员,不敢说绝无仅有,但真的非常少见吧。相比之下,一美每次都让人觉得表演的很用力,但就是太用力。老实说,就算对这片子的题材不感兴趣,也应该看看这片子里凤凰的表演,真的太有感染力了。
问题方面,个人觉得那几次Arthur的幻想部分总是有点怪怪的。第一次幻想和节目主持人相遇的部分总有点过于简单,电视剧风格。而第二处和女友的那部分幻想又总觉得感觉有点唐突。说不上哪里不好,就是觉得有点怪。另外Arthur的几次神经质,尤其是杀了三个白领后在厕所的表演,虽然演技真的没话说,但总觉得这种反应有点莫名其妙。可能我是正常人吧,无法理解那个时候突然变得那么舒服的Arthur究竟是感觉到想到了什么。
怎么总结呢,我只能说,作为半个漫威粉,觉得今年如果唐尼真的被提名和凤凰一起角逐影帝的话,真的是侮辱了凤凰。
电影小丑2019体会
凤凰的表演真的是相当牛X的。
今天去看了小丑,先说个有意思的点,在澳洲悉尼看的,周五下午场没有周二下午场的我和我的祖国上座率高。
而对于这部片子,个人觉得,首先这不是一部超英电影这点估计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有意思的是,虽然故事中95%的内容和DC毫无关系,但在后半部分还是稍微和DC的背景做了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个人觉得把握的恰到好处,既没有让人过多的把电影投射到DC超英的背景中,也还是能和原作至少有那么一丝的联系。换句话说,就是让这片子和原著保持了一个很不错的距离感。就故事本身来说,其实感觉是蛮老套的,几乎Arthur遇到的所有挫折个人觉得都比较老套吧。不管是地铁上遇到的那群西装笔挺人面兽心的白领,还是自己敬仰的主持人用嘲笑的口吻完全否定自己,怎么说呢,都很正常。另外,因为这座城市的政府消减公共开支,导致Arthur没有了药物,导致Arthur的病情不断恶化,最终反噬这座城市,这个套路貌似也不算多么新颖。但个人觉得好就好在,扎实。每一点都做的恰到好处不过不失。而片子大量的凤凰的独角戏,使得让人看完片子后有一种很深的孤立感。这种感觉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基调,而大量的独角戏的好处就是最大程度的让人感同身受。
而Arthur变成小丑的罪魁祸首,这部片子表述的非常明显,那就是上中下层都有份。开头的小孩抢广告板殴打Arthur,中间的中产白领在地铁里暴打Arthur,加上最后蝙蝠侠他爹在厕所揍了Arthur一拳,我们能看到,Arthur被Gotham城所有的人都揍过。换句话说,造成小丑的人,Gotham城每一个阶层每一个人都有份。而更有意思的是,一开始Arthur还是Arthur的时候,他在地铁被人打。但当Arthur变成小丑后,追他的警察反而被打,而他却平安无事。这就是讽刺吧。
另外,出离小丑来看看Gotham这座城市。从Arthur枪杀三个白领后市民的反应可以看出,上层人比如那个节目主持人,节目中坐在后排的观众们,比如蝙蝠侠他爹,都对这三个白领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而反观底层,那些带着小丑面具集会闹事甚至最后发动**的人们则对于小丑的行为兴奋异常。虽然我们不知道Arthur幻想出来的那位女朋友是不是真的认为小丑的行为是正确的,但至少那个片段所表现出来的底层人们对于上流社会的憎恨是很深刻的。但如果我们再深入去看,上层根本不知道这三人的暴行而白目的去通情死者,而下层则对死人这件事表现得极度的残酷残忍,我觉得都很准确的表现出了当今社会的大问题。阶层的分化到了彼此仇视的地步。虽然我们大陆还没有这种问题,但我们的那座城市呢?再比如西方世界呢?法国的黄背心,底层上街游行,而高层们却完全感受不到底层的愤怒到底为何。当我看这部电影时,脱口秀节目上,Arthur每次说话,观众的感叹都让人觉得虚伪,而底层毫无底线的暴动则让人看到了无知者的无知和残忍。
电影小丑2019影评
一个超级英雄的背后有多少的奇遇,一个Joker的背后就有多少的摧残和压迫。无尽的孤寂与彷徨,却无从发泄更无人表达。他为梦想成为喜剧演员,似乎观众的欢笑是他唯一成就感的来源,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寻求这一丝的认同感。但生活并不像他梦想的那样是个喜剧,Arthur说:“我曾以为我是个悲剧,现在才发现他是个喜剧。”Arthur最终成为了Joker也似乎是上天给他开的一个大玩笑。与其说是Arthur变成了Joker,倒不如说Arthur释放了Joker,当他在第一次扣下扳机的时候,他就已经无法回头了,每一次的暴行,都让它褪去一层皮,更无拘无束,更加令人畏惧。杀人的武器是这把左轮手枪,但背后真正的原因,却是社会的黑暗与冷漠。当他在公车上想逗前排小孩笑的时候,小孩的母亲却是一句“别骚扰我的孩子”,女主在看到Arthur的小卡时不但没有试图关心她,而像看见了罪犯一样抱紧了自己的小孩。在经历了一系列悲剧后,列车上,当Arthur因症状放声大笑时,几个穿着西装的衣冠禽兽不由分说的就对Arthur拳打脚踢。Arthur此时完全感受到了社会的无情,他没有选择的只能拿出手枪杀,扣响了板机。当她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和喜剧之王莫瑞之后,Arthur也随之死去了,取而代之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是已经完成了蜕变,焕然一新的Joker。当他在被警方逮捕的途中,被小丑信徒截车救出,此时的Joker陷入了昏迷,在众人的呼唤中,他渐渐醒来,爬上车顶,手舞足蹈,用头上的血迹在脸上划出了一个笑脸,Joker正式诞生了。与此同时,在车祸对岸的戏院遍,布鲁斯韦恩父母也被小丑的信徒杀死了。一个一生都跟小丑是宿敌的超级英雄也就此诞生了。本片完。
一个疯狂的小丑背后一定也有个疯狂的时代。小丑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黑暗社会的必然产物,亚瑟只是其中的一个牺牲者,小丑令人畏惧也令人惋惜。这部电影没有华丽的特效,有的只是编剧的用心和演员精湛的演技。这部电影非常压抑,充斥着满满的负能量。不能说是从头到尾血花四溅,但每一次见血都恰到好处,也体现了小丑的每一次蜕变,当然也足够被定型为R级了。但也不用担心看了可以抑郁,或者说可能会让抑郁的人看着会有些安慰吧。
第二篇:电影《归来》精彩影评
电影《归来》精彩影评
张艺谋导演的文艺大作《归来》于5月16日在全国上映,一个周末票房突破八千万,创下了华语文艺片的记录。巩俐与陈道明在戏中的“教科书”式表演获得了观众称赞,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以下这篇影评来自网友“海泽”,她获得由“国际在线1+1观影团”提供的《归来》电影票,并观看了影片。《归来》带给她感动,同时也让她产生了对爱情的信任与渴望,让我们一起看看她的影评:
《归来》影评:张艺谋的老谋与深算
《归来》片名让我首先想到了列宾的那幅经典油画《意外归来》,流放者在经历重重苦难后突然回到家中,画面定格在家里人错愕的表情与他尴尬孤单的身影之上。人生的苦楚、亲人的分离、时代的浑噩、生存的艰辛都被浓缩在这个瞬间之中。
和许多人一样,我对《归来》的关注起源于对张艺谋的关注。在《归来》的拍摄期间,张艺谋曾深陷“超生”负面新闻的纠缠,人们也才发现这个被舆论封为“国师”的大导在生活中遭遇的矛盾与尴尬,竟然比普通百姓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人于是开始同情他。而更多的同情,则来源于他与之前“长期不规范的合作模式”分道扬镳后,人们开始了解到张艺谋在一种为人掣肘的环境之下进行电影创作的纠葛与妥协,这部分对冲了人们对那些年张艺谋电影的指责谩骂。大家发现,比起个人生活上的尴尬,作为国内最知名导演,张艺谋却在创作观念上得不到合理的尊重,这其实更为让人叹息。签约乐视影业推出《归来》,与片名一样,他的重新开始也被无形中赋予了“归来”的含义,归来意味着与过去的告别。
《归来》与张艺谋此前的一些影片有着某些承袭的逻辑,比如与《活着》相似的时代背景,与《山楂树之恋》相似的怀旧影调,以及巩俐、陈道明这两位老搭档。张艺谋在转投新东家之初就从这部题材略显沉重的文艺片入手,不仅是在对自己的艺术追求表态,也是对新东家的一种试探——一个商业极为成功的新兴公司,是否有足够的度量与能力容纳一部不那么商业的个人创作追求。
《归来》的题材决定着它在拍摄和宣发上都有着先天的困难,导演对这部影片的处理进行了巧妙的截取与留白。《归来》截取了严歌苓原著小说《陆犯焉识》中陆焉识回家的情节,而原著中分量很重的部分,如陆焉识在大西北囚禁劳教时精神的匮乏、政治的严苛、犯人之间的相互倾轧等,都成为了《归来》“计白当黑”被隐入煌煌大背景中。这样的舍弃在许多“原著党”中非议四起,但适当的信息残缺无疑更能勾起观众更多的好奇心:陆焉识为什么才华横溢却落得如此下场?陆焉识为什么与冯婉喻相隔二十多年不得而见?女儿丹丹为何视亲生父亲如敌人?当许多不了解那段历史的年轻人满脑子问 号时,也许这部电影的空白,正如片中被剪掉的老照片一样,开启了他们对历史探寻的兴趣。
好的电影不应该是教科书,也没有必要承担教化作用,它就应当是讲故事,并通过故事启发人们去想一些什么。不必将《归来》看做是张艺谋揭开历史伤疤的一种主观谋划,但对于张艺谋来说,他也必然会将自己对于历史的价值态度、情感关照注入其中。陆焉识的遭遇不是一个人的命运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劫难。当满载历史创伤的陆焉识推开房门回到业已平静祥和的家中,冯婉喻无法接受他。冯婉喻的失忆讽喻着我们对历史的失忆,陆焉识归来的艰难也正是一段历史归来的艰难。
你看《归来》,情节与人物也许不打动你,那是因为陆焉识与冯婉喻毕竟与你无关。但也许你的家里,就坐着一位陆焉识,一位冯婉喻,他们或是你的父亲、母亲,或是祖父祖母甚至曾祖父母,他们曾经的不幸或许超过你的想象,却从未言说,他们的故事或许不如《归来》传奇,但足够使你落泪,从一个家庭的历史去触摸一个时代的历史,历史从来没有离我们远去。
太久不曾相见,我们与那段伤痛史之间横亘了一层隐形的墙壁,《归来》的贡献就是在这墙上磕出了一块裂缝,我希望它能够大一些,更大一些,让更多的阳光照进历史的尘埃,而不是用一簇好看的花环来装点,把它重新堵上。
《归来》影评:浪漫漫无目的 故事还算可看
张艺谋新片《归来》自5月16日在全国上映以来,票房表现不俗,首日便突破同为张艺谋作品的《山楂树之恋》所创造的艺术片最高首映日票房纪录,之后表现平稳,截至今日上午11点,《归来》的全国票房已突破1亿元大关,成为中国最卖座的艺术片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归来》今日在第67届戛纳电影节展映。作为张艺谋回归艺术片的作品,《归来》亮相戛纳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强烈关注,影评迭出,褒贬不一。
张艺谋在拍摄了史诗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二战电影《金陵十三钗》以及伪黑色电影《三枪拍案惊奇》后,回归他所熟悉的悲情浪漫主义,拍摄了《归来》。尽管张艺谋与他的首席缪斯巩俐再度联手,并且打着批判历史和反思过去社会政策的旗号,但故事中所力图体现的浪漫并未令人印象深刻,甚至让人感觉漫无目的。
《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一个下午,陆焉识的女儿丹丹被舞蹈学校的教导主任叫进了办公室,在那里,她看见了她的母亲冯婉瑜。她们被告知改造20年的陆焉识逃了出来,如果他与她们联系,她们应该将他送回。当逃出来的陆焉识出现时,丹丹为了不丢掉她的领舞位置,带人在他与冯婉瑜相会的火车站将他抓捕。
《归来》是典型的张艺谋作品,处处可见张艺谋的用心,但与他的早期作品相比,却欠缺了那种灼热燃烧的情感。开篇处火车站的一场戏虽然不缺乏紧张感,但却是可预测的,情节的设置非常机械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一整段都是毫无意义的,张艺谋浪费了整整20分钟。冯婉瑜两次表现出的犹豫,向观众传达出了她与陆焉识之间对爱情的忠诚,但除此之外的情节却与此并无非常紧密的联系。这注定影片并非一个永恒的爱情故事。
“文革”结束,陆焉识回家了,而“家”已经不再是家。丹丹已经放弃了舞蹈而在工厂上班,冯婉瑜却因为痛苦而失忆。这儿才是影片真正的开始,面对失忆的妻子,陆焉识却始终无法唤醒她的记忆。在这部分中,张艺谋对人物性格的发掘相当有限。陆焉识对爱的奉献体现在了他用尽一切办法——照片、音乐、信件,试图唤醒冯婉瑜的记忆,并宽容地原谅了丹丹因被误导的年轻的激情所犯下的错误。尽管陈道明和巩俐的表演可圈可点,但这样的人物表现却让人感觉平淡。
此外,张艺谋和编剧邹静之在影片中对很多问题都没有给出解答,丹丹被描述成了一个狂热分子,至少在影片的最初阶段是如此设定的,她的芭蕾舞野心比她的家人更重要,但是却没有对她放弃芭蕾舞这样的决定做出解释,除了在面对她父母破碎的婚姻时的几滴眼泪,她并没有对自己的行为的后果做出更多的反思。
混乱的时间轴也没有对冯婉瑜的失忆以及她精神上的痛苦有更多解释:是因为陆焉识再次被抓受到精神上的打击,还是因为职场的性骚扰?这或许可以归结为大背景的闪烁其词,让一切显得如同空中楼阁一样没有说服力。《归来》陷入了传统浪漫悲剧的固定模式,影片既没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视觉活力,也没有《三枪拍案惊奇》的古怪,而这种硬伤是巩俐与陈道明的演技也无法挽救的。
和多数电影一样,本片由三大段结构和尾声组成。第一部分是陆焉识从监狱逃出,希望见家人一面,不料因女儿举报被抓;第二部分是陆焉识回到家,发现妻子患病认不出自己,并坚信丈夫还没有到家;第三部分是陆焉识想出“念信”的法子,得以每天来到妻子身边。
影片绝大多数时间都只有陆家三口,情节、场景很是简单,不必费神对纷繁元素进行安排,但怎样让这点东西提供持续的新鲜感,就是个难题。
好在故事本身素质很好,爱与离别的情愫总是能打动人。电影在这里很好地发挥了视觉表现的特长,比如看到冯婉瑜在报纸上练字,却不知是为了什么,一个镜头转到她举着自制的大牌子,上写“陆焉识”三个大字,令人惊讶之余不由得心生感慨;再比如女儿丹丹用照片帮母亲回忆时,镜头在屋内外反复切换,引得观众与屋外偷听的陆焉识一样焦急难受。而压在玻璃板下的潦草字条、贴在大照片空缺处的小照片、陆焉识手上 的伤疤,都只用极短的镜头,在观众心中掀起层层波澜。
看得出导演张艺谋对巩俐和陈道明充分信任,花了大量时间在两人的近景和特写上,两位演员也的确能将情绪的细微变化展示出来,同时又能做到相当内敛。只可惜导演有些过于沉迷于这种镜头处理方式了,随着时间推移,便觉有些单调。
由于启用了知名度相当的两位主演,戏份比重也相当,影片传递出的是双向的情感。陆焉识对妻子的感情,是哪怕你不认识我了,我依然爱你;冯婉瑜对丈夫的感情,令人感慨——“爱”究竟是什么,这种虚幻的感情算不算爱„„影片将焦点集中在爱情之上,没有对历史背景进行过多着墨,但依然用细节告诉我们,经历磨难的不止这一家人。
《归来》影评:唤起对爱的渴望
归来,一个看似具有感情的词汇,在张艺谋根据严歌苓改编的新作里,继续将人情表达的更为生动形象。不管是从剧情的编排还是演员的演技,无不将此片描绘到了极点。此片讲述的是一个在文革时期,被打入右派的陆焉识(陈道明饰演)与自己的妻子冯婉喻(巩俐饰演)多年未见,但陆因思家心切,在一次农村转移中偷跑回家,组织上知道后,多方劝阻冯和其女儿丹丹,然而女儿因为舞蹈主角一事将其父亲陆,通报给了组织,至此二人又阴差阳错的分离了三年,等文革结束后,陆被平反兴奋地回到家中时,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经过多年的生活改变,家里发生了很多变化,女儿已不再跳舞,却当起了一名普通工人,而自己一直深爱的妻子,也因为三年前的抓捕陆时脑部受伤,后被方某侮辱,得了心因性失忆,已不再认识陆了。为了妻子,为了女儿,也为了他自己,陆选择帮助妻子恢复从前的记忆。他先后已修钢琴,写信等方式帮助妻子,然而妻子冯婉喻的病情很严重,直到二人都白发苍苍的时候,妻子也没有记起陆,然而陆还依然陪着妻子去火车站等候妻子一直盼归的“陆焉识”。
此片,生动描绘了文革时期,一个普通的家庭生活,然而就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在张艺谋执导,陈道明和巩俐主演下,演绎了一段让人心酸,发人深思的情感电影。一个是在文革时期牺牲下的才子,一个是为爱而默默苦等的佳人。故事的内容很简单,但所反映的背景和感情却很引人深思。尤其,在陆被平反后,与失忆的妻子再相逢时,为了帮助她恢复记忆,而选择的默默承受,看着自己曾深爱的妻子那熟悉又陌生的眼神,陆多次心酸含泪。在二人回忆陆在被批判时给冯写的厚厚的信时,不仅是信的数量,还有在那一张张不规则的纸张上,七歪八扭的字,看出了当时的陆是多么的不容易,和那份思念之情。电影的最后一幕,陆护送冯在大雪纷飞中,骑着老实人力车,在女儿的陪同下护送冯依然去了火车站,日历上显示的5号的数字,而此时二人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了„„
看完此片,我最大的感想就是那份沉重重的爱,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世道的改变,将人性变得贪婪和偏激,似乎人们现在不再相信深爱和永久。然而,此片就像今年春晚的一首《时间去哪了》一样确实会再一次唤起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和信任。相信,此片凭借着导演演员的人气还有影片的素材,可以有最佳的成绩。
《归来》影评:用人性的光辉愈合历史伤痕
这部关于爱与人性的电影,因其所反映的特殊时代而被赋予了更大的意义。在电影中,知识分子陆焉识被打成“右派”,在青海“改造”了20年。“文革”结束后,他终于平反回家,却发现疯狂的时代已让他的家庭伤痕累累。最终,陆焉识选择了用宽容和爱化解两代人之间的心结,用日复一日的守候与记不起他的妻子一同终老。这个关于中华民族历史伤痕的故事,激发了那个时代无数亲历者的共鸣。
历史在许多人的生命中烙下了伤痕,对这些伤痕的追忆与缅怀,在当代中国文艺界占有着重要地位。《归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归于“伤痕电影”,但它又不仅是一部“伤痕电影”,它的突破之处在于,它没有停留在对昨日伤痕的沉吟哀叹之中,而是尝试着为“愈合伤痕”开出了自己的药方。这剂药方名为人性,正是最本真的人性,释放出无穷的光辉,才能愈合历史的伤痕。
狂热的时代能够吞噬人的理智,恶劣的环境可以摧残人的肉体。但不论什么时代,什么环境,都磨灭不了人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感情,遮蔽不了人性的光辉。影片中,陆焉识在最恶劣的条件下接受了20年的劳动改造,但他的家信中却都是对壮丽景色的描写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现实中,国学大师季羡林在遭受批斗时潜心钻研《罗摩衍那》,坚守着自己对知识的纯真热爱。在政治的高压下,正是这份向往美好与真情的人性光芒,让在痛苦中前行的人们获得了面对生活的动力和勇气,走出了黑暗,见得了光明。
在阿城的著名小说《棋王》里,那一群被历史大潮驱使的下乡知青正是靠着人性中本来的善良与淳朴而没有陷于狂热之中,在那个鼓励亲友互相揭发的年代里,也有许多人想尽了各种方法保护自己所亲近的人。人性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的单纯和原始,原始到人们无法因为外力而将其抛弃,而要让外界之恶带来的伤痕得以愈合,也只能依靠人性的力量。
影片中陆焉识的女儿丹丹,在“文革”中曾经与父亲“划清界限”。这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一道巨大的无形裂痕。但作为父亲的陆焉识对女儿做出的决定没有任何怨言,他选择了用纯粹的父爱去关心自己的女儿,并且帮助女儿和自己妻子达成了母女和解。片中象征施暴者的“方师傅”曾经欺侮过陆焉识的妻子,但当陆焉识得知方师傅已经被捕,其妻子在他面前哭诉时,也选择了用宽恕化解一切。
今天,历史的伤痕还在立场不同的人群之间制造着新的隔阂,也唯有诉诸人性,社会才能够跳出互相指责,互相敌视的漩涡。造成伤痕的时代已经远去,其牵涉的政治问 题也早有定论。今天,我们回首望去,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美好事物,才是最值得我们铭记和继承。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追寻着我们内心深处的宽容和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历史的伤痕最终将得到愈合。
关于《归来》影评的吐槽
毕竟名导新作,《归来》上映后,照例吸引来很多评论,包括很多挂着“影评”字样的文章。但看下来,不少充其量也只能说是吐得一口好槽。收获倒也有,虽然这些所谓“影评”没能示范影评该怎么写,但起码让我体会到影评不能怎么写。
颇具代表性的,当属义愤填膺地批判张艺谋没有正面拍“文革”,顺带把《活着》作为标杆。将《活着》、《归来》放在一起评,这本没什么怪的:张艺谋本人都会把讲述同样时代背景下的家庭故事的两片放在一个系列里。但非得要求两部片子都选取同一角度,就有点无理取闹了。原著宏大,大宅门、西北劳改、归来三段,电影作为独立艺术作品,选择一个切口进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反对者无非认为,张艺谋越活越狡猾,没骨气地把一切敏感内容“尽数做了自我阉割”。这种“够种你就该怎样”式的影评,脱离文本根基,纯属主观心思揣度,不管是否正中创作者的本意,都显得自我心态不正,倒有点“为何不做烈士”的强逼意思,一点不高级。
还有些影评,以催泪、煽情为论据,论证张艺谋宝刀不老,说“吹捧”都不够格。如果说“笑痛了肚皮”或许还能佐证下喜剧效果,那么,“哭成了泪人”完全无法说明影片有艺术感染力。不然,军火库的催泪弹就该奉为经典艺术品了。以此高评一部电影,那这片子的艺术性怎么也超越不了最大路货的韩剧的范畴。这种“哭了多少次”式的影评,莫言在聊天中拿来说下观感,可以;变成“斯皮尔伯格哭了一小时”,发发宣传稿,勉强凑合、正儿八经地当篇影评来写,也不高级。
还有拿色彩等来说事的,论述张艺谋在新片中丢掉了最擅长的大红大绿的浓烈视觉,不够“归来”。此类看似挺从文本出发的角度,拿“惯常习惯”评论“具体风格”,并不大立得住。这不高级。
当然,最后我得说,影评也绝对不该如以上那般写:一味地挑刺、推翻,却不见建立、重构。这则关于影评的吐槽,也就是一名读者读不懂一篇高级影评的气话。实在要从大量影评的反面教材中找点亮点,其一,可能在于评论本身的热情;其二,这些与《归来》有关的评论(含此文),和《归来》这部电影一样,传达出当下电影艺术界的创作者、批评者的共有状态:归去来兮,恍惚迷失,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第三篇:中国女排《夺冠》电影精彩影评
“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当代“女排精神”可概括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自强不息。下面小编整理《夺冠》电影精彩影评,欢迎阅读。
《夺冠》电影精彩影评1
伟大的精神总有催人泪下的力量。正是靠着百折不挠、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在极其艰难的情形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赢得了一场场荡气回肠、慷慨壮烈的史诗般胜利,最终在里约赛场赢得金牌,再次在奥运赛场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高高升起五星红旗。
这种感动整整绵延了35年。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起,拼搏精神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成为这支光荣集体的强大基因。尽管其间几经挫折、磨难、沉浮,但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一直洋溢于国际赛场。在最艰困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奋起,而没有丝毫放弃。这种愈挫愈奋的坚强,铸就了几代中国女排的精神气质,在漫漫岁月中丰富了中国女排精神的,成为一代代中国观众热爱女排、支持女排、守望女排、将女排视作“英雄之师”的重要理由。
一支英雄之师需要一代代人去奉献和传承。在中国女排漫长的奋斗历程中,有一位代表性人物需要我们铭记,她就是郎平。在中国女排最需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她一次又一次放弃个人利益,不计荣辱得失,毅然走向一线,担当起国人的期望与重任。
几个普通镜头,留下了这种精神的感人瞬间: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郎平从大洋彼岸归来执教陷于低谷的中国女排,首都机场欢迎的人群中,有她当年五连冠的老战友,她遥遥地向着战友们挥手示意,无声宣示着振兴这支英雄之师的意志。几年前,老队友陈招娣去世,郎平在深深的悲恸中坚定了重回中国女排、续写中国女排辉煌的信念。她忘不了,30多年前,正是陈招娣忍着伤痛,与大家奋战到夺冠的最后时刻,更忘不了女排姑娘誓把受伤的陈招娣“背上领奖台”的骨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战斗情谊。这一切,赋予女排精神鲜活、实在的内容,成为郎平的生命意志。
奥运赛场,向来是最高强度的竞技比拼,但是也是精神意志的较量。竞技者自身的潜力与能量,往往在拼搏中激发、昂奋、高涨、磅礴,形成气吞山河的力量。靠着“一分一分地咬”“一分一分地拼”的精神和韧劲,中国女排硬是咬下了这一场场硬仗,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写下了新的传奇。这是拼搏精神的胜利与壮歌!
中国女排在里约再度夺冠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日益崇尚训练条件、奖金待遇的当下体坛,拼搏精神弥足珍贵、永不过时、必须弘扬!
中国女排在奥运赛场写下的新的壮歌,将鼓舞国人在感动落泪之时,用踏踏实实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以点滴奉献汇入时代大河。
女排精神不朽!
《夺冠》电影精彩影评2
什么是女排精神?为什么女排精神这样振奋人心?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只要是看过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那么大家就会明白什么是女排精神,大家就会懂得为什么女排精神会这样深入人心,这样引人深思。
2016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这一年,中国的体育健儿们在奥运赛事上面大放异彩,为国家争得了一枚枚珍贵的奖牌,为中国挣得了一份份自豪与荣誉,为自己赢得了一次次掌声与欢乐。更让人值得兴奋的是,沉寂多年的女排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在郎平朗指导的带领下,这一群勇敢而又美丽的女孩子们终于赢来了一个令人永生难忘的金牌,实现了真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华丽逆转,让国人为之而动容,让中国为之而激荡,让世界为之而震撼。
当然,除了珍贵万分的金牌让人振奋之外,最令人推崇的是,女排精神火了,坚持就是胜利,不放弃,不言弃的女排精神真正活起来了。在这一伟大精神的带领下,不只是体育界大放异彩,倡导女排精神,就是整个中国的各行各业都把女排精神当成了一种奋斗的动力,坚持的勇气。
如果说到这里,你还不知道什么是女排精神的话,那我想说,女排精神就是一种永不言弃的坚持与毅力,永不服输的坚强与韧性,永不言败的决心与勇气,永不投降的骨气与侠气,永不妥协的自尊与自强。正是因为这种震慑灵魂的精神与品质,女排才能再次登上巅峰,让全世界为之喝彩助威,让全中国为之骄傲与自豪。
而对于女排精神最好的证明就是今年的雅加达亚运会,在这次亚运会上,关注女排的人越来越多,期待女排的人越来越多,相信女排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当然,这些女排的巾帼英雄们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她们终究是顶住了压力,扛起了中国女排为国争光的大旗。
以此来看,在运动界,女排精神真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伟大精神,它可以把女排队伍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全国人民动员在一起,它让大家明白了坚持就会看到希望,坚强就会迎来光明。所以,让我们牢牢把女排精神烙印在自己心中吧,只有真正理解了女排精神的含义,我们才能够像这些女排姑娘一样取得成功,赢得掌声。
《夺冠》电影精彩影评3
里约奥运会上,泳坛少女傅园慧的一句“洪荒之力”,让国人感受到一股清新之风。而随着中国女排的登场并且最终摘得金牌,很多国内网友才明白,原来女排精神才是真正的“洪荒之力”,让我们在激动落泪之后能够感受到昂扬向上的力量。
“女排精神”是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和她那一代的女排队员用一记接一记的重扣打出来的,用一座接一座的奖杯铸起来的。但是不可否认,30多年来,中国女排的发展并非顺风顺水,也曾遇到低谷,经历失落,但女排姑娘们面对失败与低潮,永不言弃,奋力争先。哪怕是遭遇大赛的失利,面对奖牌的旁落,姑娘们仍旧没有丝毫的懈怠,仍旧用训练场上的汗水与伤痛告诉自己,也告诉国人,希望的启明星仍旧悬挂在前方。这次奥运会之旅同样如此,中国女排开赛之初备受打击与压力,但正是不言弃的精神帮助她们走到了最后,也笑到了最后。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要想夺冠,都离不开拼搏与奋斗。女排姑娘们站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上时的风光,我们都看在眼里,但是她们在日常训练中所付出的汗水,却是我们看不见的。而她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正是无数个日夜不懈努力和付出的结果。正像郎平所说的,“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里约奥运已经结束,“女排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却早已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被视为融入各项事业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让我们向女排姑娘们致敬,向团结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致敬。
《夺冠》电影精彩影评4
“女排精神,洪荒之力!”“中国女排一直是我心中的神!”“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一定是中国红”……当近10亿中国观众聚焦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当全世界华人瞩目这场意义远超体育竞赛的巅峰对决,一份久违的感动像闪电击中亿万观众,一股雄奇的力量穿越重洋,叩响每个中国人的心扉。
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让人忆起曾经的光辉岁月。35年前的冬日,女排姑娘首次荣获世界冠军。咚咚的“铁榔头”,敲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提振了中国人的精气神。这支光荣的队伍不仅是竞技舞台上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更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励志榜样。“三连冠”“五连冠”,在那个国门刚刚打开、人民呼唤精神力量的时代,中国女排以她们无畏的拼搏精神跨上巅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帜,让世人看到中国的集体主义、爱国精神、自强意志,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能创造怎样的奇迹。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价值标签。
时光流转,世事沧桑。30多年来,女排姑娘有过成功登顶的荣耀与辉煌,也有过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但“跌的有多深,反弹就有多强”,正如主教练郎平所言:“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坚守为国争光的梦想,永葆求新求变的精气神,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专业素养提升实力,以开放包容博采众长,靠苦干巧干赢得竞争,这是新时代女排精神的丰富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启迪所在,也正是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力追上时代的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今天的中国,时代正打开一幅全新的场景,冲顶更需要坚强的意志、精神的伟力。面对决胜全面小康的艰巨挑战,面对困难众多的经济新常态,我们依然要发扬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去解决众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去化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风险,去应对暮气日长、锐气渐消的挑战,为民族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
“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中国女排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勇毅去拼搏去奋斗。今天,啃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头,涉过经济转型升级的险滩,都需要发扬女排精神,去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风帆。
壮哉,女排精神!加油,中华儿女!
《夺冠》电影精彩影评5
很多年后,中国更强大了,中国人依然会想起2016年8月21日的这个场景:中国女排姑娘站在里约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齐声高唱国歌: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中国女排里约之行,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大片,逆袭命运,咬牙死磕,绝地反击,最终迎来气壮山河的胜利!这是里约奥运会中国人最关注的一场比赛。一位“80后”妈妈在朋友圈里写道,她带着6岁的女儿在客厅里看完了这场直播,“奏国歌时,我把女儿拽着站起来,一起跟着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有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共同情结,对中国人来说,中国女排就是集体记忆、共同情结。新一代中国女排在里约的伟大胜利,又在中国年青一代中延续和强化了对这支队伍和“女排精神”的认知和情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帷幕,封闭已久的中国大门,向世界缓缓打开。那是一个中华民族争取“球籍”的年代,百废待兴,而又迷茫困惑,中国人需要精神偶像。关键时刻,中国女排带来了一场关键胜利。1981年年底,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身份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7战7胜,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
那时在中国,黑白电视机都不多见。决赛那天,人们黑压压一片守在电视机前、广播前,收看收听中国女排对阵日本队。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一个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军,中国女排3:2获胜。举国沸腾。天安门广场上,人们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在今天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人谈理想为荣的年代,那也是一个国人争先恐后用勤奋与智慧改变祖国面貌的年代,而中国女排用“五连冠”的佳绩,对各行各业的中国人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为当时的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诚如当时头版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所言:“她们的胜利捷报,也使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全国人民得到极大的鼓舞……看看女排,想想自己,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向她们学习吗?中国女排在体育战线上为国争光,我们就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多作贡献吗?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早已今非昔比。198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5千亿元,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67万亿元。各个领域,中国都迎来了收获时刻。中国人对待奥运金牌的心态,越来越理性。毕竟,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已不仅仅是体育了。但是,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对巴西、荷兰、塞尔维亚的比赛,为何仍然让中国人揪心关注、热泪盈眶?
这又是一场关键时刻的关键胜利,远远超出了一块金牌的含义。中国人从这场比赛中,看到了理想的复苏,看到了奋斗的价值,看到了精神的力量!
在今天,中国已进入改革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前面路上充满激流险滩,每进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许多人像中国女排在里约那样“一分一分咬牙顶”,但也有人迷茫,也有人退缩,还有人堕落……在今天,时代和人民对精神的渴望和呼唤,越来越清晰有力。
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如果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没有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在世界上生存,更谈不上实现伟大的梦想。“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中国女排在里约的坚持,不正是形象地指明梦想实现的路径吗?中国人用“女排精神”去坚持去努力,像中国女排那样专注、团结、拼搏,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基于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大背景以及当代中国发展现状,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梦想总是美丽的、动人的,是激励人前行的不竭动力,但追梦之路,并不平坦,有不少的艰难与险阻,有不少的挑战与考验。
如果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女排之崛起,极大地激励了中国人投入改革开放;那么,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女排的胜利,将再度激发中国人的精神动力,自信地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
第四篇:精彩影评
电影推荐
假期闲来无事,尤其是在流量快用不完的前提下,看了几部电影,给大家推荐几个自认为比较经典的影片。
第一个:《追风筝的人》
以美国人的视角去审视阿拉伯国家的民主文明。该影片无疑是在嫁接一种美国式的民主文明,但好就好在该影片用对了载体。以一个旅美阿拉伯人的童年回忆去把美国人的价值观自然地寄于影片之中。当片中主人公拿起风筝并对他的侄子说:“为了你,我愿意追一千次。”这不禁令我眼眶湿润。细节就不给大家说了。看看电影吧。也许你也会有同感,想起你那儿时不舍不弃的玩伴,想起滋养你的那一片土地。
第二个:《hello,树先生》
自己认为是王宝强的演技的全面爆发。说实话,看了一遍这个电影有些似懂非懂。但无疑的是已经被宝强牵动着每一根神经。看了看专家的影评之后才明白
这不愧让宝强夺得海参崴国际电影节的影帝。该影片植根于改革开放的浪潮,将视角投射在东北的一个小山村。单身青年树先生经历让我们唏嘘不已。在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中,一个普通的青年却成了经济腾飞的殉葬品,让人不禁叹息。树先生的疯痴,似乎在向现在的人们敲响警钟。这么深刻的电影让我“读”到了鲁迅先生的味道。
第三《我是传奇》
WILL SMITH 的又一力作。当世界中绝大多数人类灭亡,而整个纽约市只有你一个人,你会怎么办?我们的威尔当然不会闲着,拿起步枪去狩猎,去和丧尸作斗争,去研究解药——————但无疑威尔有时孤独的。他是多么希望有人陪伴,就连他唯一的伙伴狗狗也被咬死时他不免绝望。我想知有威尔才能把表演尺度拿捏得这么准确。大家看看吧!听说还有2------
第四:《阳光小美女》
听了第十放映室的介绍才去关注这部早已获得多部大奖的电影。各具问题的一家人,陪着自家最小的孩子奥利芙踏上了开往加州的阳光小美女选拔比赛之旅。在这场旅途中一家人发现着彼此,关爱着彼此,最终使一家人更具凝聚力。我想影片之所以能够获得诸多奖项应该是其关注了美国当下的许多问题。例如:青春期,破产,吸毒,同性恋,离婚------将这么多的社会毛多集中体现在一家人身上,可见导演功力。
第五:《查理的生与死》
生死问题向来是哲学家热衷探讨的的问题。你是否相信有灵魂,你是否相信上帝,你是思考过为自己为何活在这个世界上。以《歌舞青春》、《17again》走红的美国小生扎克-埃夫隆演技显著提升的又一叫好的电影。亲情,友情,爱情。。常拍常新的的题材------
第六:《荒岛余生》
奥斯卡影帝就是奥斯卡影帝,《阿甘正传》《幸福终点站》等影片让我就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而这部影片功能更让我为之动容。现代版的鲁滨逊。但我对该电影的中文名称翻译稍有疑义。英文 cast away 字面义应为抛掉,扔掉的意思。而电影中的主人公正是被上帝丢掉,被生活遗忘。但他并没有服输,没有向命运屈服。最终还是获得了新生。不如叫《被遗忘的人》。
第七:《博物馆奇妙夜》
很奇幻的童话,很适合父子在一起共同欣赏。在每个男孩的心中父亲就像一座山那样伟岸,令人崇敬。但如果你是片中的小人物刚刚失业,老婆嫁给大款,又交不起房租-----你会怎么办呢?你会愧对父亲这一伟大的称呼吗?幸好一个自然历史博物馆守夜人的工作“找到”了他接下来就是奇妙的博物馆之夜了。看看吧,很简单很温馨。
第五篇:精彩影评
精彩影评
《海角七号》观后感:梦想只要坚持,命运终将报偿
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虽然出道于娱乐圈,但人生轨迹的转换让我这些年一直埋头于公司事物,已经少有闲情逸致去影院去看电影了,有时难得打开电视也仅仅限于新闻、财经类节目,以至于近来有一部叫《海角七号》的影片红透了半边天却浑然不知,经不住身边同事好评如潮的推荐,毕竟是家乡拍的片子,起码也可以重温一下乡情,因此还是忙里偷闲找来碟片看了看。应该承认这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
片中的恒春是台湾南端一个非常原生态的半岛,由于地处热带,三面都是湛蓝清澈的大海,加上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1982年台湾政府将第一座“国家公园”设立在恒春镇东边的垦丁。可即便就是在这么美一个的地方,乡土与现代,固守与发展之间也如同难以交融的水与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乡土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迷失,年轻人对家乡情感的淡漠,仿佛是这个时代前行中无法规避的通病,“有钱人买下了饭店,也买下了海,年轻人宁愿出去给人家当伙计,也不愿意留下来。” 民意代表的一席话道出了老一辈人对本色乡土日渐式微的忧虑与无奈。
在另一方面,在台北奋斗15年一无所获的主人公阿嘉,用力将象征人生梦想的吉他砸碎,载着满腹的不甘与失落回到故乡的故事缘起,也真实的反映出当下许多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大城市追求人生梦想却历尽坎坷,不得不向现实妥协的社会生态。影片故事背景的设置巧妙契合了这个时代(特别是金融风暴背景下)主流人群普遍性的焦虑心态,难怪在两岸三地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一个写着日据时代旧址“恒春郡海角七号番地”的老邮包,一个为了度假中心演唱会而组成的“草台”乐团是影片推进的两条主线,而影片情节却简单到用几句话就可概括。七封写于六十年前的老情书以感伤的日语旁白,适时地填充电影里每一个过场。两条情节主线一喜一悲,让人很难定义这是部喜剧还是悲剧。
或许,正是这样的安排才更好的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一切既向前快步发展着却又难免于失落的惆怅,内心有抗争同时又在妥协,生活看似绝望但不经意间却又暗藏了希望,每个受环境操纵疲于奔命人生,梦想却始终不屈不饶顽强的生长。经过漫长一甲子的等待,老婆婆终于等到了旧情人不辞而别的答案;伴随着那个尘封已久却又被重新被发现的地址,阿嘉也找寻到了曾经失落的梦想与新生的爱情;穿越历史的曲折,那艘曾经一去不返的航船,好象又悄悄开回国境之南的港口;透过泛黄的信笺,两个无法彼此相守的灵魂,此刻却又再次重逢„„ 的确,现实当中是有太多令人无奈的迂回和曲折,但人不可能没有梦想而活,当面对生活的遗憾时候,我们更愿意勇敢的相信,只要坚持,梦想终将得到命运的报偿。
《海角七号》:七封情书光影留证 青春万岁
故事
一个失意的摇滚青年阿嘉(范逸臣饰)从台北回到故乡——台南的某海边小城。小城里的高龄邮递员茂伯在工作中摔伤,阿嘉临时顶替了他的工作,也因此得到了七封迟到了60年的书信:日本战败后,一个日本教师在回国的途中写给台湾恋人友子的信。阿嘉在寻找友子的同时,无奈加入一只临时拼凑起来的乐队,为即将到来的海滨演唱会表演。除了阿嘉是内行,键盘手是个整天哼着流行歌曲、发育未完全的小女孩;会吹口音的被拉来当了吉他手;只会弹月琴的茂伯甚至也客串了一段时间的贝司手„„另外,一位也叫友子的日本女孩(田中千绘饰)则负责监督乐队的排练,她和阿嘉的关系也从最开始的格格不入开始转变。以阿嘉的人生起伏为电影主线,满眼是台南的风土人情,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三代人之间冲突与和解,理想的失落与再生,爱情的幻灭和追逐等丰富多元的因素都涵盖其中。
剧照
在《海角七号》的故事中,阿嘉带领一群外行人从一个草台班子变成有模有样乐队的过程就是内核所在,不过这件事很难被称为“青春成长事件”,因为除了范逸臣一个人还在青春的尾巴上,乐队里就只剩下未成年少女、失意中年男和暴躁老人了,看完全片我们只能说他们的精神确实很“青春”。《海角七号》的主旋律是滑稽的,先是在毫无竞争性可言的海选中确定了乐队的阵容,虽然在排练中屡遭不顺,主力也频频换人,只会弹月琴的茂伯竟然变成了贝司手,在演出时大家都穿上了印有米酒广告的T恤„„
乐队的故事当然谈不上新鲜,范逸臣和田中千绘的表演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不过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两个非常抢戏的配角——未成年少女大大和暴躁老人茂伯。大大其貌不扬,出落成美女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她在电梯中的一段几乎没有台词的戏完全称得上惊艳!大大以成45度角仰望的姿势站在电梯口,旁若无人地哼着小酸曲“情是什么玩意,只不过是玩玩而已„„”那气场强悍到无以复加,在此我们只能预祝她早日成为演技派。与大大的老成不同,茂伯就是一个胡搅蛮缠倚老卖老的暴躁老人,当他发现自己确实不能胜任贝司手的时候便主动推荐了马拉桑,当大家同意这个意见时,茂伯却发火了:“干!要回答地这么快吗?不考虑就回答,我是
老年人嘢,我的心肝不是铁打的,我也会伤心的!”最后茂伯还是为自己争取到了摇铃手的位置,不过他却在排练的时候大发脾气,还企图当主唱,在最后关头甚至还表演了一把月琴,用茂伯自己的话来说他“就是宝贝,惹得起吗”?
爱情
爱情当然是每部青春电影难以回避的元素,因为那个时候的爱情是最美好的,说白了就是最好骗人眼泪的部分。《海角七号》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虚幻和现实爱情两条线并行,一方面是迟到了60年的七封情书娓娓读来,另一方面则是阿嘉与友子渐生情愫。
不过现实的爱情发生得太突兀,刚刚还在别人婚宴上翻白眼,一觉醒来阿嘉与友子就躺在了床上。更让人受不了的则是阿嘉的表白,冲上去抱着友子就说“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真是白白浪费了大好海景。说来说去还是怪两位主角演技尚嫩,没有流畅表现出情感的起承转合。反而是虚幻的爱情,成了全剧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配合着轻柔的音乐,七封情书用男中音娓娓读来,时而是60年前的情景再现,时而应和的是当下的人物心情,每一封都让人动容。尤其是最后一封——“我想我会把你放在我心里一辈子,就算娶妻生子,在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上,一定会浮现你提着笨重的行李逃家,在遣返的人潮中,你孤独地站着,你戴着那顶存了好久钱才买的白色针织帽,是为了让我能在人群中发现你吧!我看见了,我看见了„„”当离别的情形再现,当一双颤抖的手展开信纸的时候,没有人不流泪的。而且片中的七封情书都是导演魏德圣自己撰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情感让人为之叹息悲伤,其优雅与绵长的气质正是网络时代快餐文化时代所欠缺的,尤显珍贵。
打架
可以这样说,没有打架的内容就算不上真正的青春片,因为不打架不足以成长。一想起青春片中的打架戏,脑海里闪现的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那轰轰烈烈,弥漫着雄性荷尔蒙气息的场面。
相比之下,《海角七号》的打架戏显得清淡多了。值得一提的倒是这部戏里女人的粗鲁,其中的一场戏就是女主角掌掴“怪伯伯”。在一场热闹而嘈杂的露天婚礼上,友子因为乐队的事正闷闷不乐,旁边的怪伯伯却不知好歹地喊她的名字,一边喊还一边摇晃友子的肩膀。焦躁不安的友子随即怒喝“不要碰我”,而对方却借着酒胆继续作恶。“叫你不要碰我”,友子突然火山爆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怪伯伯拍倒在地!这场打架戏发生的如此突然,结束的又是如此干脆,令观影者跟片中人一样措施不及,极具带入感。半秒之后你会发笑:怪伯伯真是冤枉!更绝的是,画面接下来立刻切到婚礼表演的舞台上,两个火爆而鲜艳的泳装女郎仿佛救场般地唱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两个画面反差如此强烈,让人哭笑
不得。接下来,醉酒的友子更是撒泼般脱下鞋子,砸碎了阿嘉家的玻璃窗,又躺在地上打滚,又哭又骂!
音乐
没有哪个青春期的人不会嚎上两嗓子。于是,《海角七号》选中了范逸臣和中孝介。尤其是中孝介,他自己研习岛歌(日本的一种民歌)的曲风,声音被称赞充满了透明感,他的演唱有一种纯净之感,刘德华的《红颜自闭》正是翻唱自他的出道单曲《各自启程》。
总的说来,全片令人印象深刻的音乐场面颇多,元素也很丰富,民乐、西洋、流行一网打尽,欢快、愤懑、忧伤、甜美等情绪在音乐的表达上也称得上淋漓尽致。大大唱小酸曲,先是未经修饰的童声,然后音乐响起,原音跟上,重叠间让人有了隐约的感动。然后有一段范逸臣的英文SOLO,走英伦摇滚路线,颠覆了范逸臣留给大家的惯有印象。不过最出彩的地方还是出现情书朗读时的配乐,做出了在雨中低语和倾听的效果,实在不俗。建议听这七封信的原声音乐,有可能听不懂说什么,但是意义上的疏离可能更让人贴近情感的真实。
充满细节之美的《海角七号》
最早知道《海角七号》这部电影的消息,还是因为日本歌手中孝介。2006年末到2007年初,正是中孝介走红台湾并波及内地的时候,因为喜欢中孝介,才在他的个人官方博客上,发现他参演这部电影的消息,那时应该是去年的四月。然后直到今年暑期,突然爆出《海角七号》大热台湾影市,票房热度持续高涨,甚至超过《色戒》什么的云云。不免有些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影片能够让几乎不看国产片的台湾人如此痴迷呢?到了10月,《海角七号》终于现身网络。
作为内地人看到这部电影,老实说肯定还是没法明白,为什么这样一部看似普通的青春励志片能压倒《色戒》、《赤壁》这样的大制作电影的超高票房?
《海角七号》讲述的是一个台湾小镇恒春为了迎接日本歌手中孝介要召开海滩演唱会,需要立刻组织一个当地乐团作为暖场嘉宾而展开的一系列努力,过程中不乏搞笑,失落,直到不断坚持而获得成功的励志故事。本来很简单的一个故事,因为导演独具匠心的加入一段60年前的中日跨洋爱情,通过七封迟到的情书的传递表现出来,而使得整部影片豁然呈现出一种迥异于一般青春片的厚重与隽永气质。
影片中的七封情书是导演魏德圣亲自操刀撰写的,文字功力很深,年轻人一下子感受到文字书信的魅力,这是网络时代的他们所缺失的,因此显得尤为浪漫。但这段爱情其实只被导演用作一个淡淡的背景,甚至作为日籍教师的脸部特写都没有,永远是远景或虚景。而更关键的场景,60年后老太太收到后辈们努力送来的情书,竟然连一个脸部都没有给,显然显示了魏德圣决意避免煽情。实际上这种举重若轻的处理方式形成的留白比煽情更有余韵。
内地人自然很难了解为什么,这部影片在台湾那么广受欢迎。台湾网友这样告诉我:这部影片出来的时机很对,现在是台湾人民民族意识最高涨的时候,对于反映本土民俗的电影尤其欢迎,这才是《海角七号》狂破票房的真正原因。至于有敏感的大陆影评人认为影片反映出是不良的殖民文化,就完全是不了解台湾历史的放言。为什么日本人败走台湾时是影片表现的那样和平,原因是虽然日本统治台湾51年,但事实上也把日本先进的基础建设、城市规划都带到台湾,当时台北是第一个在亚洲有街灯的城市,台湾的第一条铁路都是日本人
建造的,比起清廷、葡萄牙、荷兰等其他统治者来说,台湾人民对日本的好感远远超过前者,所以台湾人对日本是有感激之情在其中的。(这些内容都是台湾网友告诉我的,在网上查了一下,似乎都是事实。只是内地从来没有说这些而已。当然这些都是影片的外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搜索了解。)
其次,电影对台南小镇。市井民情的细致入微的写实是电影取得成功的另一大原因,日语、台语、闽南话夹杂反映出一个鲜活的小镇文化,演员的表演也全部以写实为主,所以大部分观众都是被这种真实所打动。好几个台湾网友告诉我,哇,电影中的那个谁谁就是他们镇上谁谁的样子呢。因为离的近,台湾人对此自然更加感同身受。而内地人看起来就与《练习曲》这样的没多大区别了。
影片没有邀请一个大腕明星:中孝介在日本本土都不算著名歌手,在国内虽说影响力大概比在日本本土都大,但无论如何也只是在一部分白领与小资中流传,所以范逸臣、林晓培这样就已经算是最大的大牌。
范逸臣扮演的影片主角阿嘉,是一个因为在都市中怀才不遇冲撞得头破血流,而不得不避缩到家乡小镇的年轻人,这是现代都市造就的典型闷骚男孩,内心的愤怒与困顿无法宣泄,有些自闭与忧郁,和家人及外界无法沟通也拒绝沟通,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现代都市年轻人,开头砸吉他以及恶狠狠骂出的“操你妈的台北”,实在让观众看得爽快。
女主角友子扮演者田中千绘比范逸臣要抢眼,也许是因为自身与角色的高度吻合,千绘本身就是在台湾进修的留学生,所以更容易代入到影片中角色的设定中,她将友子作为日本人孤身在台湾的不适感,以及角色本身所要求的小小倔强与坚持表现得非常出色,当然更因为身材的激凸、自身的略微性感,赋予这个角色很多源于日本女性的魅力。
但事实上小人物才是影片的亮点:林晓培扮演的心事重重清洁女工;热血敬业的小米酒推销员马拉桑;执拗火爆的青年交通警察;国宝月琴师茂伯;克制不住暗恋明恋老板娘的机车修理伙计;辍学去教堂参加唱诗班的高小女学生键盘手大大,这些配角的表现全部比主角更加抢眼,一个个都让人过目难忘,印象深刻。
当然最最抢眼的就要数那个民意代表主席了,“我叫洪国荣今年65岁,身高170公分、体重75公斤。兴趣是打架、杀人、放火。”,“我要把恒春镇放火烧掉,然后把所有年轻人叫回来重建恒春。”“要自己回来当老板,不要当人家的伙计。”作为主角的继父又是恒春的代表主席,这个演员霸气十足,无论是表情、台词还是形体动作都非常有个性,只要他一出现,镜头中其他人都可以完全无视,有手腕有魄力又不乏头脑与善良,应该是整部片子中最精彩的人物。后来台湾网友告诉我这个老戏骨是在台湾非常大腕级别的马如龙,年轻时就是台湾的武侠明星,也是台剧支柱,老了演技更加炉火纯青,演起这样的角色自然是驾轻就熟,轻松自如。有个小八卦是电影中扮演范逸臣母亲的那个演员,也是马如龙现实生活中的夫人。
而已经趋于化境的国宝月琴师茂伯的扮演者林宗仁,在台湾也是确确实实的国宝大师,只不过不是月琴师,而是北管大师,这是他第一次拍电影,据导演透露他的音乐造诣很高,稍微学了一下月琴就使用自如了,而生活中的他还是几个餐厅的老板,非常精明能干。现实中的他最大愿望居然是红到好莱坞,真是和茂伯有一拼!
所以为什么这部电影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影片中包含了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小人物的投射:阿嘉是不被大都市接纳屡屡碰壁的年轻人;清洁女工林晓培也处于社会底层工作,而且
与上一代总有解不开心结的年轻人;火爆交警劳马投射的是那些外表很刚强但实际内心却很敏感纤弱总有很温柔一块的年轻人;机车修理工对老板娘的暗恋也好明恋也好,是每个底层青年在从事着貌似没有前途工作时都会有的性心理;被上帝都赶出来的搞怪键盘手大大只有10岁,充分表现出90后的早熟和搞怪(话说她在电梯中唱的那首歌《爱你爱到不怕死》已经在网络上飞传);而每个做过业务的销售员一定对马拉桑非常认同,那种敬业与热血是从事销售工作的人所必须具有的;片中茂伯执拗到可爱的程度也让人重新认识到老人们的魅力;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大众观影人群的共鸣;而且,导演功力更深的是将每个人物的故事都只是点到为止,绝不啰嗦,这样每个人物都有留白,给观众留下的想象空间就更巨大,所以要是看第二遍,反而感觉会比第一遍更好,正因为只有在看第二遍的时候,你才有可能注意到很多这样导演用心的细节,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才能将小人物们对生活的热情与积极向上态度完整的表达出来。
在这个好莱坞大片通杀全球的时代,有这样一部文艺片能够奇峰突起,获得史无前例的票房记录,是非常让人惊讶的。什么时候,内地也能有这样一部文艺片占领票房冠军的时候呢?
疗伤系电影
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同样是一部台湾片“夏天的尾巴”也感动过我,常常说台湾没有电影,可出来的每一部都是精品。其实两部片子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最明显的就是本土化。我们常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可看看我们的片子,全是城市里面爱来爱去的,烦不烦啊。看人家拍的,绿波荡漾的田野,一望无际的大海,柔和的夕阳,绚烂的彩虹,眼睛看上去也爽啊,何况垦丁、恒春那些地方本来就是很美的。再比如理想,同样是对理想的执着和坚持,励志片的根本,让人看了很热血。还有不能少的是音乐,还记得赵传唱的“可是我有音乐和啤酒”,是啊,即使什么都没了,还有令人振奋、感动人心的音乐。当然,“海角七号”的成功,也拜这次金融风暴所赐。喧嚣的人们在彷徨失措之余,看到这样一部坚持理想,坚持爱情,纯净到透明的电影,自然能治愈心中的伤口,从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影片的OST是强力推荐的,除了“无乐不作”,“国境之南”等之外,“情书”的theme也经常出现。其实,这几首歌的MV早就看过,没觉得怎么好听,可在电影当中听到,却又是另一番感受,戏托音乐,音乐衬戏,这叫和谐。
好向往那片能让人疗伤、重拾信念的美丽海滩。
留下来, 或者我跟你走
友子提着笨重的行李逃家,我想她是想跟着他走吧,但是可能是日籍教师不想让她跟着走吧,所以他才说“我不是抛弃你,我是舍不得你”。我想,如果他愿意,或许是可以带她走的,但是他只是埋怨时代决定了他的命运。可能真的是他的懦弱吧,有时候就是这样,因为太爱,会感觉自己是对方的负累,用离开来给对方所谓的幸福,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那句“我不想让你跟着我受苦”。这样的人往往自以为是。我不知道这会不会就是所谓的成熟,毕竟他是一个老师,而友子是一个学生。有时候这样的所谓成熟是否具备其真正的意义呢。对每个人来讲,幸福的定义都可能不尽相同。我不知道他要给友子怎样的生活他才会觉得给了友子幸福,但是我觉得对友子而言,不管发生什么,只有能跟他在一起就是她想要生活,她想要的那种幸福,所以她才会提着笨重的行李逃家。但是他却残忍地选择默默地离开她。
这样的人是可恨的。他其实很舍不得,所以他才会说“想著你未來可能的幸福我總是會哭”,那可能的幸福不是他给她的。其实他很清楚,当一个人为了另一个人逃家愿意远走高飞的时候,是刻骨铭心的,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因为这样的事情,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或许不会发生超过一次。所以他才说,“我會假裝你忘了我,假裝你將你我的過往
像候鳥一般從記憶中遷徙
假裝你已走過寒冬迎接春天“。
因为他很清楚,没有人会忘记得了。
当船在海面上已经再也看不见之后,提着笨重行李的友子,想的又是什么呢?她后来的生活又是怎样?没有人敢去想,那种场面实在过于伤感。
但是,后来,友子的孙女在和女主角友子的谈话中说:“日本人懂爱情吗”,我猜想,友子后来可能没有再结过婚,她的儿子可能就是和那个日籍教师生的。所以,友子的孙女才会反问女主角友子,因为她肯定知道自己的祖母当年就是被日本人伤害过,而她自己估计也是爱上日本人而被伤害过。影片没有给老的友子一个正面的镜头,只是给背影和侧影,看了让人心碎。影片之所以没有给一个老年的友子一个快乐状态的正面而给出的是让人感觉凄凉的孤独背影,我想,也正是想说明,其实日籍教师的狠心一人离开,并没有让友子得到他自以为是的那种幸福,她是孤独的。
不管信写得多感人凄美,但结果都改变不了那种伤害。所以,到最后,影片借阿嘉的口升华了影片的主题。阿嘉和友子都看过那些信件,当友子说要回日本的时候,他很清楚,深爱一个人的感觉未必会因为距离的拉开而消逝。勇敢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爱情,所以阿嘉说,“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和日籍教师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想,这或许就是这部电影想要告诉我们的,深爱着的两个人,自以为是的离开未必就是让对方得到了你认为的那种爱情和幸福,如果真的相爱,应该勇敢选择在一起。
有人觉得影片不怎么样,其实我觉得是一部值得细细体味的电影。如果你没有看得感动,或许你没有深爱过,更别提远距离的想念。好好先深爱过,或许你会像我一样看到落泪。
只想单纯的爱一次!
抛开政治,只是理智的去看《海角七号》,或者,抛开理智也好!完全按照自己的心去游历一下电影本身!“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大家有爱过吗??有真的去动心过吗??为了不可抗逆的外力,或者是为了比爱情更让人不可动摇的目标!还有什么比爱情更让人不可动摇啊!有的!那是你的心啊!谁没有失去过!那份镌刻在心底的痛彻心扉的痛啊!你们忘记了吗??或许今天,你过的很好,但是,阿嘉做到了!他执着的面对了自己突然来临的爱情!我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或许有我的影子!又或许是沧海一粟的感动让我们不曾有那些不曾经的最淳朴的爱,回来了!
首先是感人最深的日本老师与学生(同名为友子)的爱情,“我只是一个穷教师,为何要我背负一个民族的罪,时代的宿命是时代的罪过„„我不是抛弃你,我是舍不得你。”远去和淡化战争的血腥和屈辱,这样的爱情衷肠确是令人同情和惋惜。电影最高明之处在于它没有让隐藏老故事里的人物正式出场,只是偶尔掠过一两个日本老师在船上写信的情景,其余的全交给音乐和情书去诉说,遥远、飘渺、怅然若失。据说七封情书是由导演魏德胜亲自写的,功力很深,“我心里已经做好盘算/一旦让我着陆/我将一辈子不愿再看见大海/海风啊/为何总是带来哭声呢/爱人哭/嫁人哭/生孩子哭/想着你未来可能的幸福我总是会哭/只是我的泪水/总是在涌出前就被海风吹干/涌不出泪水的哭泣/让我更苍老了/可恶的风/可恶的月光/可恶的海”文字的美有时是画面和语言的无法企及的,但如果光有文字也并不见得就感人,画面、音乐、读说三者一
体,才催人泪下。第二个亮点是村民的众生相。年老的茂伯坚持着自己的音乐梦想,但也不拖累年轻的乐队,只是换人时一句“我是老人家,我会伤心呢?”道出老人心里的真切感受。水蛙畸形的爱恋,年轻警察烦闷的心情,镇代表的忧心,马拉桑想方设法的推销,全由一个小小的乐团交接在一起。电影提出了很多严肃的社会问题,“我们这里的海这么漂亮,为什么就留不住年轻人?”“报纸上天天说我们是国宝,而„„”阿嘉面对继父(镇代表)的感情,大大的单亲家庭等等,加之一系类搞笑的台语对白,叫人在忍俊不禁中思考着种种的问题,摆脱了说教型的严肃和沉闷,所以既受年轻人的欢迎,也得到各界的好评。最难得的是《海角七号》中没有一个配角是为了增加搞笑的成分而设计(在此之前很多电视剧电影中的滑稽人物都是专门添上去的,功能单一),他们个个都可以让你捧腹大笑,但每个人物都是一种身份和生活的代表,老青少三代。很多台湾网友说影片中某某好像他们周围的某某,这是因为在对台湾本土原生态的采景和取材方面,电影做得相当成功的体现。能够寓严肃的社会问题于诙谐的台语对白当中,是该电影一大特色。
电影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展现的是台湾海边小镇生活的方方面面。小人物的故事不仅不是次要的陪衬,甚至可以说是电影取得成功的最关键原因。
“我看着,一会儿笑,一会儿哭。还没哭完就笑,还没有笑完又哭。”他说的是真感受。美丽哀伤的故事,令人羡慕、同情,还要陪着许多眼泪,60年前昏黄的也岁月同样给人带来一股淡淡的哀伤。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磨合,新老两代的摩擦,既碰撞出令人发笑的一幕幕,也引发了严肃的思考。电影的最后老人家在事隔60年后才收到当年的信件,重温了码头告别的一段,与片头的情景相接毫无痕迹,这样的艺术处理是相当娴熟完满的。而恒春当地的乐团取得成功,阿嘉和友子现代爱情的美好结局也是给了人一种温暖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