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民间习俗知识介绍[五篇模版]

时间:2021-02-26 14:4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明节民间习俗知识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明节民间习俗知识介绍》。

第一篇:清明节民间习俗知识介绍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清明节民间习俗知识介绍”,欢迎阅读与借鉴!

清明节民间习俗

1.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2.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3.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4.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5.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6.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中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明节清明节禁忌

一、清明节忌讳探视朋友亲人吗

最好不要清明节当天去探视亲朋好友,隔天去探视为宜。因为清明节是祭奠的特殊时候,此时去探视亲朋好友很说不过去的,或者说不吉利。当然,你也可以请亲朋好友在外面吃饭为宜。

二、选择清明时期结婚好吗

同上理,结婚是人生大事,最好避开选择清明节时期结婚。

三、清明节可以出去旅游吗

清明节的重要活动就是去踏青,春暖花开的时候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无可厚非。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别人祭扫比较多的山!不要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说对亡者不敬的话,晚上活动要谨慎。因此清明节休假出去旅游不能说是对不起列祖列宗。

四、清明节能穿红内衣吗

通常来说,清明节期间要特别忌穿大红大紫的衣服,即使红内衣也要谨慎穿用;应穿上素色的服饰为宜。当然,也不要佩戴红色的配饰。但是,特别提醒,如果你是本命年,则红内衣可穿。

五、为何清明期间忌买鞋

一些人恰巧是清明节过生日,因此有时难免就在清明节期间买双鞋。岂不知鞋与邪同音,故而通常不在此时买鞋。真有需要也要错开时间购买。提醒你留意鞋店为何清明节生意不好就明白了。

如果有些朋友不慎清明这天买鞋了,如何?请这些朋友用红纸包好鞋子,放在门口一晚,然后清早将红纸烧掉即可。

六、清明节忌过生日吗

有些朋友恰巧是清明节生日,提醒你要提前过生日。如果恰巧是老寿星在清明节过生日,那么禁忌会更多。比如当日不要接受鲜花,同时生日蛋糕自己不可以当天吃。坊间认为,这样老寿星一定会过一个平安吉祥的年,会更加长命百岁。

七、清明节当天为何少些娱乐活动

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清明节去祭祖、扫墓的朋友,清明节当天尽量少些娱乐活动,更不能吵架、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语,否则,日后恐生麻烦。

八、为何不能因头发而盖住额头

按照古人的说法,清明节也是“鬼节”。如果需要在此期间走夜路的朋友,一定要记得随身携带护身的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同时,千万不能忘记要亮出你的额头,不能因头发而盖住,因为,那是你的神灯所在。

当然,以上所说有些封建迷信的意味。生活最重要的还是开心就好。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他们可能会很顾忌这些,还是稍微注意一下为好。

清明节的来历和发展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 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要谈清明节,需从一个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热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 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地球公转一周为黄经360度,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定为春分,而后每运行15度有一个节气,共有二十四节气。因此,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于闰年的原因,所 以会相差两天。

农历是反映物候变化、指导农时的阴阳历,它还结合了阴历,即以月相29.5天为周期(一次满月到下一次满月的时间间隔)。因为阴历纪月推算节气所在具体时间需要准确 的天文知识和数学知识,所以,以前的历书所载各个节气发生的时间是要由国家颁布的(如立春精确到年月日时分秒),而且,不同的时代推算的规则有所不同,《清史稿·时宪 志》就用很长的篇幅和很多图形公式来说明当时的推算方法。一般所讲农历中节气的设置规律往往只是确定月首为节气,月中为中气,两个节气间隔是15天是唯一可以供人推算的 依据,节气歌也是一般人掌握节气规律的必学知识。稍微复杂一点的推算是习惯上以上一年的冬至(一年中太阳最低的时候)过了105天就是寒食,106天就是清明;按阳历计算就简单多了、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当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异)。从天文角度说,4月5日或6日视太阳(视太阳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到达黄经15度的时候。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 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 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流传下来的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 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

从20__年开始,中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20__年,又改为 三天。一直延续至今。

第二篇: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踏青插柳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清明节还有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清明游乐

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纯属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音:促谷)。

第三篇:新年民间习俗

新年民间习俗的感想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第四篇:民间习俗应用文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剪纸艺术的兴盛源自民间老百姓对美的追求,源于生活的需要。论述剪纸的民俗文化及其产生和根植于爱的审美活动,阐明剪纸的应用、造型观念和美学内涵,详尽分析剪纸艺术的符号及其作品的文化内涵。

剪纸艺术是中国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态,大多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表意创造。剪纸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生产中,从而体现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虽然它的材料——纸的发明只有两千年的历史,但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却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的价值也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不仅美化生活、装点人生,在一年四季的各种节庆及人生礼仪中,负载着百姓对蓬勃生命的热烈寄托,已积淀成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

一、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

民间剪纸是附和民间习俗必不可少的一项艺术活动,它的存在就必定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入冬以后要祭祖宗,还要祭祀门、户、溜、灶、行五位家神,这些灵位的装饰更新,正是后来门神、窗花、挂笺、顶棚花及灶台花的最早雏形。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东方朔传·岁时节》中说:天地初开、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盛,阴则灾。八日之中,尤以人日为重,又称“人胜节”,是民间人际交往互相问候的节日,“人日”剪赠“华胜”,表示亲朋好友之间的祝福。据传,汉武帝对死去的李夫人思念不已,求方士招魂。等到晚上,汉武帝坐于床榻,方士制作出李夫人的剪影,并摇晃灯光,隔帐观之,尤如李夫人,这种剪纸招魂的习俗历久不衰,其意义已经扩展有了更多的含义。民俗内涵大致包括吉庆纳福,驱邪避灾,追求繁衍等意义。

(一)生命与繁衍的主题

生命与繁衍是宇宙万物一切生物的本能,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也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实际上繁衍意识也是生命意识,繁衍是生命的无限延续,要达到人类的永生,只有繁衍,即子孙延续,万世不殆。由原始社会文化到民间剪纸中,植物的观物取象表现在以多子的瓜果蔬菜象征繁衍人类万物的宇宙母体上,最早出现的葫芦、南瓜、葡萄、梨、白菜都是母体多子的繁衍符号。

阴阳相合是人类表现的繁衍造型观,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宇宙观。婚俗中寓意子孙繁衍的阴阳相交的“阴阳鱼”“鱼咬莲”“莲里生子”剪纸。鱼是多子象征的神祗动物,以鱼喻多子,以双鱼喻阴阳相交子孙繁衍。

“喜娃娃”被贴在陕北结婚洞房窑窗中心,抓髻娃娃双手抱双鱼的大幅红、绿圆形团花,陕北叫“转花”,喻环天旋转生生不息,窑窗下部中央是三十六个格窗,中央四格贴上一个大幅的图腾动物剪纸或虎或羊或鹿,四角四格是角花,其他每个方格贴上“扣碗、对鱼、鱼戏莲、鱼唆莲、莲里生娃、老鼠吃南瓜、松鼠吃葡萄、猴石桃、兔吃白菜、金鸡探莲花等五颜六色的窗花剪纸,组成斗方形态的”三十六格窗云子,在这里以老鼠、松鼠、兔儿、金鸡喻男性;以莲花、南瓜、葡萄、白菜、桃喻女子;以动物与植物的合一,喻男女相交多子。

(二)自然物象、神灵的崇拜

在宗教领域中发生了自然崇拜和关于人格化的神圣以及关于人主宰的模糊概念。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原始人类中包含着大量的愚昧观念和迷信行为;另一方面,要明确地认识研究原始宗教的意义,人类从诞生以来的数十万年就是这样幻想,错觉的方式逐步探求人类的真理,在人类认知的早期观念对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特色的形成和发展起到 先入为主的决定性作用。在进入现代科学文明时代,自然崇拜和神话繁衍作为民俗精神的结晶,在民俗文化中依然代代相传延续着守护神的职能。在民间传统性祭祀活动中,所信奉的神仙有不少是自然神,如天、地、日、月、山、河、湖、海、风、雨、雷、电诸神等等,这显然是原始人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的自然崇拜的继续。这些神仙在民间剪纸中具有生动的拟人化形象。雷公是鹰嘴人面、鹰爪人身的形象,示其像鹰一样在天上飞翔的意义。

二、体现在民俗文化的功用

民间剪纸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彩。在旧时的农村里,它的用途是很广泛的,岁时节令、居住、服饰、婚丧、寿诞等都在剪纸中得到了反映。

(一)岁时节令、居住环境的装饰 正月初一每家挂春联,贴窗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正月十五闹花灯,在灯上要贴剪纸,更加绚丽引人。如“凤戏牡丹鹿头花”有富贵吉祥之意。

窗花的民俗作用最为集中,不仅美化生活,而且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常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为主体,也有故事、人物、戏曲、习俗等。

(二)婚丧寿辰时的礼花

婚俗活动自古以来是特别受到人们重视的人生礼仪活动,喜花剪纸是随着中国婚俗逐步完善而出现的结婚用品,流传在全国各地。剪纸的内容都大同小异,都有寓意吉祥,烘托气氛的载体。如双喜字贴于新房的墙上、柜子、盒子上,在西北地区“贴有蛇盘兔、扣碗”等寓意的剪纸,表现了男女恩爱、幸福吉祥。在寿礼上的剪纸常为“鹿鹤同春”“八仙祝寿”“鱼龙变化”“福寿无边”,都以金纸或红纸剪成。

(三)宗教信仰活动的应用

这类剪纸作品是民间为了表达主观意愿,抵御自然灾害,满足自己理想的精神需求所创作的,体现对神灵的崇拜,同时也附有一些迷信的色彩。但反映着当时人们那种质朴的民俗情感,为了摆脱苦难企图以自己的主观意念来抗拒自然危害。如供品上摆衬纸,庙里神龛上张挂剪纸,以求娱神赐福。常见的有财神爷、灶王爷,还有一些像狮、虎、牛、鸡、瓜子娃娃、葫芦以求平安、辟邪消灾、灭患的。还有为了求雨剪一些“小龙入水”,求晴的“扫天婆”解脱已发生的灾难。气候无常,雨多了天涝,就用黄裱纸剪个“扫天媳妇”,“扫天媳妇真不瓤,手拿扫帚扫天忙,黑云疙瘩都扫净,雨过天晴太阳出。”

(四)服饰佩带习俗

这类剪纸,民间妇女称为“刺绣花”,即用于刺绣装饰底样。实用性很强,有鞋花、枕头花、衣袖花、肚兜花、烟袋花等,是剪纸在服饰上的运用。各民族的服饰、刺绣、剪纸都以民族地区所崇拜的动物或植物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

(五)纯观赏性的剪纸

它是在窗花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观赏性剪纸。这种剪纸具有较单纯的审美价值。做工精湛,风格高雅,经过装裱或装框放于室内观赏。它的形式与窗花关系密切,虽然不承担窗花的民俗作用。但是精湛的技艺与完美的形式又对窗花挂笺、炕围花等实用剪纸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窗花创作的提高与深入。

三、民间剪纸中的审美特色

民间剪纸在完成一定的民俗作用之外,又极力显示超越自身民族背景的独立性,即美的特性。一张剪纸无论它用于何种场合,在创作的过程中必然灌注着审美感情。只要人们以美的标准肯定它,它也就有了存在过程的审美价值。当然,民间剪纸的这种艺术形式独立性,并不是对于民俗限定的脱离,而是充分驾驭民俗形式的随心所欲,因而其存在的价值也超越了陪衬民俗的行为目的。

美,直接起源于功能之中,在中国“美”和“好”是不可分离的,民间剪纸艺术追求更是审美标准和功用标准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体现在民俗剪纸的审美价值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对于民间剪纸艺术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地方,返璞归真的独特艺术魅力是需要我们传承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俗文化已经发生了变化,也会适应社会的发展。有人曾经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由此可见那些古老的传统艺术尤其珍贵。篇二:中国民间剪纸

中国民间剪纸

摘要:民间剪纸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是古老民族创造与审美最本源的精气神韵。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我国是发明纸的国家,也是剪纸艺术的发源地。民间剪纸往往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概括自然形态,构成美丽的图案。后来也可通过染缬、华胜、吉州窑和定窑的装饰图案、皮影、蓝印花布、小品刺绣、绘画作品中见其略影。

关键词:民间剪纸;种类;民俗文化;艺术美感

剪纸的种类

第一类:单色剪纸。

就是用一种色纸来剪做的。又细分为

(1)折剪类,即将纸折叠后剪,放开后可得一种图案或字型。(2)迭剪类,即将数张纸重叠在一起,钉牢后再依稿剪之,一次可得数张作品。第二类:复色剪纸,又称为彩色剪纸。

是以数张彩纸分剪后剪拼贴成图;或以白纸依稿剪成,再染填上各种颜色;或先剪成主版,衬以白纸后再染填上各种颜色。细分可为:

(1)衬色剪纸,衬色剪纸是以白色的底稿线条作为线条轮廓,选取的图案最好是阴刻剪纸、在其作品之下,衬以各种深红或深蓝颜色,让它们呈现黑白对比,或红白显明的效果。

(2)套色剪纸,是剪纸艺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表现方法,一般多采用已完成的阳刻主稿拼贴上所需要的各种色纸。

(3)分色剪纸,即分别用色纸剪成各部分形象,再依图样贴裱在衬纸上;或见各色纸重叠在一起钉牢,再依稿剪成,吻拼于衬纸上。

(4)点色剪纸,点色剪纸也叫染色,在生宣纸剪刻好的成品上,用毛笔点上各种色彩。(5)填色剪纸,即先用黑色纸或深色纸剪出主版,裱贴在白纸上,再依稿填涂各种颜色;或用白纸剪成主题形象,裱贴后再填染所需颜色;也有先填色而后剪做的。民间剪纸与民俗文化的渊源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逐渐成为和民俗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① 年节习俗:过年,即阴历春节及民间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大量的节日喜庆活动导致了民间剪纸的广泛应用。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厅堂居室剪纸拉花。大部分人家通过应用“梅兰竹菊、莲藕荷花、金鸡报晓、鱼跃龙门”等剪纸图案,以示预祝新年吉祥、办事如意、年年有余、四季平安迎春纳福等美好愿望。

(二)用于人生礼仪上的剪纸。山西民间剪纸《抓鸡娃娃》系列纹样就体现了人们对祈子求孙、生殖繁衍的原始观念,中央美院靳之林教授说过:“抓髻娃娃是中华民族的保护神、繁衍之神”。在办婚礼时,通常要将大红“囍”字帖在大门上,在现代婚礼中,剪纸艺术的传

承更是成为独一无二重要的配件元素:环保主义者的婚礼上,放弃了用花,而改用漂亮的硬纸剪艺做成门的花扣;日渐一样的糖盒,为了显出与众不同,在每个纸盒上搭配了剪纸蝴蝶的造型,翩翩起舞的样子很是爱人;同样的一组蝴蝶造型亦可出现在餐巾扣上,活泼的造型营造的是十足的中式喜感。这样的简单而大方,又成传统的婚礼,把充沛的浪漫与喜庆呈现在宾客眼前,让宾客印象深刻。剪纸在寿礼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五福捧寿”、“八仙贺寿”、“松林鹤寿”等,都是用红纸剪在图案中剪出一个寿字以来表示祝福。民间殡葬礼仪是件极为琐碎而又繁杂的事,殉葬之物都是用纸剪出的,有“金山”、“银山”、“摇钱树”“聚宝盆”、“童男童女”、“高楼别墅”,可谓是要什么有什么,名堂多得很。这些民间习俗的由来,是从古代奴隶殉葬和陶器物品殉葬的礼制延续下来的。

蕴含阴阳观念民间剪纸造型中的艺术美感(一)对称之美

剪纸艺术的本质特性是构图饱满,以全为美。剪纸作品中大多强调流畅的线条和色块构成,充分体现出 “大”的气派,但对细微的局部刻画也比较重视。这些似乎在不经意间进行的艺术构成却处处显露出艺术创作的严谨性性和形式感。因而,艺术本质特性在剪纸这一特殊的表现形式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剪纸的艺术性在构成的过程中具备更大的创作空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构成之美。(二)虚实之美

中国民间剪纸之所以在现代设计中不断为设计工作者发掘运用,主要源于其自身的形式美感。剪纸造型上讲究主体、衬体、前景、背景、留白之间的关系,追求整幅作品的平衡感、疏密度、和谐。看似每幅剪纸作品造型表面上无序复杂,可整体上讲究统一。剪纸艺术的正负形即虚实相生,民间艺人全面把握了大众审美的特性,在造型内部运用阴阳虚实结合。(三)夸张之美

阴阳在传统美学上对应的是 “正负”和“虚实”,运用民间剪纸的虚空,是一种精神的隐藏存在。虚形和实形相互对比,意于实的同时也应该明白虚的价值。民间剪纸艺术家追求事物真相的天真个性,素朴的观察世界,表现自然的审美理念,可使她们的艺术思维打破条条框框的主客观的束缚,使她们能表现事物的各个层次、角度与瞬间。这就形成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造型上既求全也求美,追求形象的完整与美好的有机结合,往往会出现很多不合理的情境。

民间剪纸之所以显示出强大的冲击力和生命力并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是由于它被广泛应用于喜庆、丧葬等民俗活动中的。千百年来,民间剪纸以特有的风格与魅力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发生、流现传、演变,反映着普通人对生活的感受、爱憎、企盼和寄托。他们以最稚拙、最质朴、最真诚也最富个性的美表达着现人们的美好愿望。篇三:《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

《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 贾元超 1 2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3 4 5 篇四:中华民俗风情论文

中华民俗风情论文

立春风俗

东郊迎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古时的迎春活动,开始时在东郊,因为迎春活动中祭拜的句芒神是东方之神。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宫廷内、府衙门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宋吴自牧《梦粱录》),这种立春的贺节,也是一种迎春活动。在清代,还有所谓拜春的习俗: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粉为丸,祀神供先,其仪亚于岁朝,埒于冬至(清顾禄《清嘉录》拜春)。这种拜春的活动,与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动的一种。迎春仪式,又称行春。

春帖子

又称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这是一种在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诗体近于宫词,多为绝句,文字工丽,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的,或者寓规谏之意。立春日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很盛行。

春牛

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

咬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遗憾的是,近年来综合性的论述一直比较沉寂。本文意在引起人们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综合考察中国民俗的传承、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原始信仰长期留存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必花费笔墨去叙述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巫术、祭祀仪式,只要看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的信仰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春祈、秋报、求雨、禳灾、用占卜来预测气候和年成,以及围绕农事而形成一系列的禁忌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传统习俗。《左传》记载:“社稷二祀,„„自夏以上祀之。”[1] 《汉书·郊祀志》也记载:“郊祀社稷,所从来尚矣。”[2]可见,对土地神和谷神的祭祀,早在不可确知的上古时代就很流行了。其后,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的信仰习俗,据《礼记·月令》的记载,一年中除十一、十二月外,十个月都有“祈谷”、“命民社”、“祈来年”等固定的祭祀农业诸神的活动,实际上,许多农事节日就是由此形成的。此类农事信仰习俗在后世堪称长盛不衰,时至今日也远没有绝迹。就猎、牧、渔、林、交通、运输、贸易等行业及各项手工业而言,举行某些巫术性仪式,祭祀有关的神灵,恪守 一定的禁忌等,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在衣食住行中,原始信仰习俗也常有反映。如造房建坟便与堪舆术紧紧连在一起,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宅地,是动工前的第一步。从破土开工到建成进宅,每个重要环节都要选择吉日良辰,整个过程有着一系列的巫术、祭祀、禁忌活动。其中,上梁仪式尤为隆重,梁上要贴“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纸条幅;工匠登高时要唱《上梁文》,然后在梁上将馒头、散钱等抛下,以驱煞、镇鬼;有时还要在正檐下挂一面铜镜,用来照射妖邪。凡此种种,不一而述。我们从殷墟甲骨文中的“卜居”记载,《尚书》中《召诰》、《洛诰》两篇所述周成王选都洛邑时的龟卜过程,敦煌文书中保留的《建宅文》[3]、《镇宅文》,[4 ]以及后世层出不穷的风水图书中可以看出,营造活动中的原始信仰是源远流长,绵绵不断的。中国的传统服饰,按礼制的规定,必须与一定的信仰活动相适应,故有所谓的“祭服”。此外,民间还流行许许多多用以避邪的衣服和饰品,如五毒背心、五香布袋、辟邪鞋饰、玉佩、护身符等。饮食生活中,船家食鱼忌翻身,不称“箸”而称“筷”;河南人做饭忌说“少”、“没”、“光”、“烂”、“完了”、“不够”等词语;东北人包饺子忌不捏褶,因为捏光边象“和尚头”,不吉利,而且包成的饺子忌摆成圈,必须摆得横竖成行,才能财路通达,这些禁忌习俗都是我们常闻常见的。事实上,饮食中的原始信仰很早就盛行了,如汉代便有“俗说:雷鸣不得作酱,雷已发声作酱,令人腹内雷鸣。”“俗说:腊正旦食得菟髌者,名之日幸,赏以寒酒。幸者,善样,令人吉利也。”之类的记载[5]。又据《山海经》的记载:“招摇之山„„有木焉,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①gǔ,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②@②(猩猩),食之善走。”“扭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柢山„„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③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④,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6]这种食用、佩戴某种东西 就可以取得某种实际效用的观念正是模拟巫术的观念,而后世盛行的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如以“吃了熊心豹子胆”来形容别人胆大妄为,显然与之一脉相承。至于喝了中药,将药渣倒在大路上的习俗,很明显与接触巫术有关。遇到出行、聚会等家庭或社会活动时,人们也常以卜筮、圆梦、求签、测字等方式来预测吉凶,决定行止。《墨子》中所记:“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7] 即丛辰占法预测出行吉凶之一例。在民间,甚至连洗头、制衣也都有种种趋吉避凶的习俗。如《论衡》中记载:“《沐书》曰:子日沐,令人爱之;卯日沐,令人白头。„„裁衣有书,书有吉凶,凶日制衣则有祸,吉日则有福。”[8]此外,各种前兆迷信在民间也盛行不衰。《尚书·牧誓》中“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化鸡之晨,惟家之索。”的记载表明,早在周代之前,人们已笃信雌鸡报晨是家道衰败的前兆。《左传》中也有不少日食预兆灾变的记载。《山海经》中记载的前兆迷信尤多,如“长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9]“剡山„„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婴儿。„„见则天下大水。”[10]传至后世,流行于各地的前兆迷信,诸如“乌鸦叫凶,喜鹊叫吉”、“猫头鹰叫孝”、“左眼跳福,右眼跳祸”、“鸡上屋兆凶”、“喷嚏兆灾”、“灯花兆喜”等,都是我们熟知的。

在民间社会生活中,祭祀祖先和村社保护神一直是家族、村落的重大事务,而社交往来时,以某种信仰仪式或赌咒发誓来互相约束、取信,也是人们经常采用的方式。在人生仪礼中,原始信仰渗透得尤深。如围绕生育,就有五花八门的生殖崇拜、祈求子息的习俗和产妇、产房禁忌,以及一系列为婴儿祈福的仪式。结婚迎亲时,也有许多巫术活动,撒谷豆攘三煞至少在西汉时就已流行[11],以弓箭镇邪,悬铜镜驱崇等,早在唐宋文献中已有记载[12]。丧葬因与鬼魂观念和祖先崇拜联系在一起,信仰活动更是形式繁复,名目众多。从山顶洞人在尸骨上撒赤铁矿粉到《仪礼·士丧礼》中的有关记载,各种丧葬信仰习俗不断地发展演变,长期延续。

再从中国的传统节日看,也大多源于上古祭祀,尽管不少节日在后世的演变中,或融合成多重内容的综合节日,或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但祭祀的内容仍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除各种岁时农事节俗外,还要分别祭祀青帝句芒、赤帝祝融、白帝蓐收、黑帝玄冥;中元节、冬至、除夕,都有祭祀祖先的仪式。

原始信仰习俗在传承中始终表现出浓重的神秘性,人们觉得这些习俗是不可捉摸和无法解释的,在神秘莫测的气氛中产生的恐惧、敬畏心理便导致了盲目信从的民俗行为。这与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民俗深受宗教影响的状况,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原始信仰习俗在中国长期延续有其多重原因。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孕育和发展的,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一脉相承,从未中断。这种联绵不断的文化体系决定了中国民俗文化的传递途径是畅通无阻的,而因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的那种较为保守的文化性格又使古老的风俗在传承中不会轻易改变。因此,作为原始民俗主体的原始信仰能够在后世大量保留和长期传承。其二,由农业经济和宗法社会中发生的中国文化是以务实精神以及对现实生活、世间关系的注重为特征的,因而原始信仰始终未能发展成为一种全民信奉的宗教。如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不但未能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国教”,而且本身就渗透了古老的巫术、祭祀成分。至于一些外来的宗教,如佛教,也只能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的制约下生存,无法取代原有的信仰习俗。

其三,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并不平衡,当汉族地区已进入封建社会时,许多少数民族还处在氏族部落制或更原始的社会阶段,因而原始信仰习俗在各少数民族中是大量存在的。当某些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或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时,也必然会带来许多原始信仰习俗,如辽、金、元、清政权的建立便带来了北方民族萨满跳神的习俗。

中国传统民俗的这一特点提醒我们,在研究中不能不考虑到原始信仰的多方面影响,即使研究外来宗教也应重视外来宗教与本土原始信仰的冲突、融合所发生的诸多变化。

二、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诚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以父家长为中心的宗法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社会结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虽发生过种种变迁,但以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和变种却长期保留着。这种以宗法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定势,对民间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

从传统的社会心理看,人们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明显地反映出宗法观念的影响。研究民俗的学者都注意到,中国的亲属称谓系统十分繁复精细,它不仅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一样,纵向地区分上下辈分,而且在父母系、嫡庶出、年长幼等同辈横向方面,也有极其严格细微的规定。如本人上一辈的男性长辈就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等,女性长辈就有伯母、婶母、舅母、姑母、姨母等。这种不厌其烦的称谓方式,实际上是由着意强调血缘亲疏和系别的宗法社会派生的。在社会生活中,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之间的关系、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等,正是由称谓表示出来的血缘关系以及由此确立的尊卑、男女、长幼的不同地位而排定的。孔子强调“正名”,要求人们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立意也就在此。

从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看,亲属集团乃至村落社区的多种民俗活动大多是围绕血缘关系这一轴心展开的。这一方面人们已谈得很多了,我们不妨从另一方面来看看。唐宋以降,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着社会文化条件的诸多变化和社交活动的不断扩大,一些人突破了家族和村落的范围,根据自己的信仰、专长、志趣和特殊需要,相互交往,重新组合,形成了一些新的活动群体。如宋代文献中对此类家族、村落之外的民间结社、结会就有颇多记载[13]。应该说,这些游离于家族之外的社会交往和民间组织反映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但是人们还是笃信血缘的力量。异姓朋友常常通过“结义”的方式结成“义兄弟”,宋代的洪迈曾谈到这一现象:“自外入而非正者曰义,义父、义儿、义兄弟、义服之类是也。”[14]元、明时的戏剧、小说多有朋友“结义”的描写,如《单刀会》、《三国演义》就根据刘备、关羽、张飞的史事敷衍出一段“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并在后世成为“异姓兄弟”的楷模。旧时,浙江一带即有男子结拜组成的“十兄弟”,广州地区则有女子结拜组成的“金兰会”。明、清时的民间会党也常常模拟家族形式,以结盟方式入会,师徒间以父子相称,众徒间以兄弟相称。上述现象表明,人们始终认为,通过某种仪式使非血缘 的关系转化为象征性的血缘关系,就能够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和凝聚力。民间对血缘关系的重视,于此可见一斑。宗法观念影响下的社会心理的另一重大表现是,数千年来,“孝亲”情感一直在社会观念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民间时时重复做的一件大事是对去世先祖的隆篇五:我对民俗学的看法

我对民俗学的看法

我对民俗学的最早涉猎是从大学2年纪开始的。那时我们开设了一门叫做民间文学的课程。这门课程很有意思,所讲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伴随我们成长的民间习俗和我们经常听说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以及童话等等。对于这些习俗和故事我们都是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仅仅认为它是劳动人民在几千的劳动生产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一些风俗习惯,没想到它竟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后来在考研的过程中我又相继读了钟敬文先生编写的《民俗学概论》以及《民间文学概论》等等与民俗学相关的一系列书籍,对民俗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与此同时我也明白了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简单地说:民间文学是指从民间流传故事中采集、形成的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本土文学作品,其表现形式有民间小说、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评书、说唱艺术等,是一种通俗文学或口头传播的文化现象。而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是各地民俗习惯,如饮食、服饰、婚嫁、丧俗等等。从性质上看,前者属于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后者是社会科学的分支。

民俗学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民俗学一词,是从英文 felklere翻译过来的,为英人顿姆斯于1964年创立。原意为人民的知识或人民的智慧。它所说的人民是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的没有受过统治阶级的文明教育的人们和在阶级社会中的广大劳动人民。它所说的知识、智慧或文化称之为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比较确切。我国民俗学的兴起始于五四运动时期,主要是留日学生从日本引进西方的民俗学。民俗学引进之后很快在我国生根并迅速发展,当时有许多大家如鲁迅兄弟、蔡元培、胡适等都参与到中国的民俗运动中。从那时起才把民俗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并进而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对民俗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当时的民俗学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登上中国现代学术殿堂的。80多年过去了,民俗学虽然没能像其他人文学科那样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在社会上受到广泛重视,但民俗学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

民俗一词顾名思义就是民间习俗。民俗它是劳动人民生活形态的真实反映,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等等的内涵与形式,以及其间思想、行为、仪节、活动的记录与形成,都是民俗学探讨的主题,这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与风俗,不仅是人们生活的提升与满足,更是民族生存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因此,现在各国都非常的重视发扬和传播本国的民族文化。要想是本国的文化不被世界文化大规模侵袭就必须坚持和立足于本土传统文化。民俗学学科理论与民俗事象是密不可分的,理论与实践相紧密结合的,我们必须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效的利用田野调查法,才能真正的了解和掌握着们学科,才能把它有效的利 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民俗学研究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民俗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它的范围确实比较广泛,民俗事项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具体行业都有发生联系,如饮食民俗之与烹饪、食品业,居住民俗之与建筑学,服饰民俗之与服装行业。

今天,都市民俗学、旅游民俗学、生态民俗学等悄然兴起。民俗学已经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交叉。在有些国家已经扩展到全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从社会基础和相应的社会关系,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风俗行为和有关的心理活动,尽管它们之间有程度上和份量上的不同。如过去各种劳动的组织、操作的表现形式、技术特点和所附着的信仰,以及过去社会中的宗教庙会,村落和宗族的各种习惯、规例等,都是民俗现象。至于各地的年节风俗,如中国传统的新年、元宵节、中秋节、冬至、除夕等岁时活动,人们一生中所奉行的诞辰、成年礼、结婚、丧葬等仪礼,以及各种民间赛会、文学艺术活动,从来就被列在风俗、习尚之中。后来上了研究生之后,我们开设了几门民俗学的专业课程,才明白真正的明白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结合性。它与社会学以及人类学都有紧密地联系,与社会学和人类学是一门交叉的学科。我们的导师既给我们带民俗文化原理又能给我们带文化人类学,所以我觉得民俗学和社会学是一门关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虽有各自的学科理论传统和特有方法,但它们之间的交叉和交融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和突出。因此我认为学好民俗学就必须同时学习社会学和人类学。民俗学的特点在于关注民间社会、民间文化及民众生活,而社会学更多地关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问题,所以民俗学与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区别和差异。民俗学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直接的联系,从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到物质生活,从劳动人民的饮食起居到内心活动,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让我们了解到现在的流行趋势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看到一些民俗文化现象能够以某种变通的方式被保留下来,感觉真的好奇妙,民俗文化可以流传那么长的时间。

民俗学主要研究的范围包括民间习俗、民间信仰、民间文化,民间工艺、民间语言、民间娱乐、民间组织等。但是老师给我们讲课之后我才发现以前学习的关于民俗学的知识只是一些皮毛。老师每一节课都会讲不同的内容,而且理论性都很强。我们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真正的掌握这门学科。

老师上课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我们积极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特别是结合家乡民俗事项,比照其他地方的民俗,进行乡土教育。另外,对于民俗学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根据我们将来的就业方向和人生规划,做有针对性的问题的探讨,有意识的引导我们利用民俗学知识和方法作多学科方向的研究。

经过半年时间对民俗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后,我认为这是一门极富情感的人文课程,因为课程中包涵强烈的民俗意趣与文化蕴藉。老师带我们从民俗的基本理论入手,再到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各种民俗事例。使我们了解民间文化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唤起了对周围各种民风民俗现象的关注,逐渐产生对整个社会以及家乡的文化认同感。民俗学与其它学科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认识作用,也是社会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民俗文化,民俗学无论是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还是个人而言,都发挥着它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第五篇:丰城民间习俗

丰城民间习俗

(一)婚俗 1.婚嫁“合八字”

封建社会里,男女青年订婚必须事先“合八字”,这是旧时订婚的一个程序,也是民间的传统习俗。男性成年后,娶媳妇要事先托媒人(多为已婚妇女)向女方提亲,并求取“八字”,即出生年、月、日、时辰,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等,叫年庚八字,一旦对方有意,即将之写在红纸上。若女方认可,就会送上庚贴,庚帖的内容就是所谓的“八字”;男方获得这份庚贴后,又请算命先生按天干、地支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行阴阳之说,推算男女双方的寿、夭、福、祸、通、穷、得、失,是“相生”,还是“相克”,若相生即好,相克则不好。还有些地方有属相上不合婚的说法,如“白马怕金牛,鼠羊不到头”、“蛇见猛虎如刀锉,猪见婴猴泪长流”等。如果“八字”合上了,男方就将写好的双方年庚八字红帖置于祖宗神位面前,三天之内,如果白天家里没有摔坏东西,晚上也无异常动静,家人又没有发生口角,就表示佳偶天成,否则作罢。一旦八字相合,男方就要再次委托原媒人去女方家上门正式说合,并下礼金,男女双方相互交换信物,婚约缔结方定。封建社会里,男女婚姻大都父母作主。在包办婚姻习俗下的青年男女,无法自由恋爱,只能托亲友到女家窥女子相貌而定,或在亲友的带领下,按事先约定的地点双方见面,这就叫“相亲”。视其相貌俊丑,以议婚约。这种相貌礼仪形式,在丰城民间一般大同小异,而且普遍流行。今天的男女相亲,从内容到形式均与旧时有所不同,则须另当别论了。

2.母女哭嫁

哭嫁,即女子出嫁时的哭诉过程,为丰城民间传统婚嫁习俗。哭嫁有多种形式,有一人独哭,也有姐妹哭、兄嫂、父母、亲友同哭,有低声哭、放声大哭等,哭诉内容一般都是诉说对共同生活了十几、二十年的父母、兄妹、姐弟等亲人的离别之情。女儿向父母亲哭诉,以谢养育之恩。母亲要说“娘在东来女在西,不比女儿在边里”、“凡事自己要小心,上楼下梯要注意”等之类的话;还有向兄嫂哭诉帮助关照之情,向弟妹哭说多年相处情谊,嘱咐今后要听从父母长辈教诲等;母亲也会向女儿哭喊:“女儿到婆家后,要安分守己,勤俭持家,教敬公婆,团结妯娌,体贴丈夫,夫妻和睦”等礼教之言。

出嫁之日,新娘“开脸”着嫁衣,头插两朵花。到了婆家,将一朵戴在婆婆的头上,表示今后婆媳关系融洽。临行前,向长辈跪辞拜礼,披上罗头红纱,叫“披兜纱”,由兄弟背上轿马或车子。淘沙一带的姑娘出嫁时,上轿之前,父亲要坐到灶前柴火边“守财”。相传,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女儿把娘家的财气带走。出嫁路上,不准回头看娘家,意在到了婆家对丈夫永不变心、反悔。许多人家的姑娘出嫁时,娘家要给女儿特置一对红漆大木箱,放置娘家陪嫁的贵重物品和女儿平时挣下来的钱,叫“压箱钱”,或心爱之物。不落锁,由亲兄弟押箱,到交给男方后,才把锁落下,取出钥匙,表示新娘子今后管家会“细水长流”。罗山一带山区姑娘出嫁头天晚上就要哭嫁,叫“起嫁”。首先是烧香化纸,接着点燃烛拜祖宗,母女两人边哭边互相哭诉,母亲唱“哭嫁歌”,内容多是慰语。民俗以为不哭嫁会不吉利,老鼠会咬嫁箱。目前,这种出嫁习俗仍在丰城民间流行,但母女哭嫁之俗渐趋淡薄。

(二)年节习俗 1.初一开财门

开财门,就是农历“元旦”、今称“春节”的时候第一次打开门户。历书春节的这一日都注有“元旦”开门时刻。据说这是预卜一家一年休咎的关键,人们对此极其慎重,无论贫富,都须事前贴门神、年画、春联、挂签等,把房屋大门打扮一新,迎接新年的来临。同时备好俗称“符盘”的供品和香烛鞭爆,在子夜到初一凌晨的这段时间内,户主必得首先换好衣服,关照子女(主要是男性),然后诚心诚意地于祖宗牌位前摆上供品,燃香烛,烧纸钱,放鞭炮,并于鞭炮声中大开门户,接着率领男性亲属,携带香烛等物,走到村前禾场上,依照历书上注明的大利方向毕恭毕敬地烧香拜揖。段潭地区百姓在这天开财门后,多向东方“拜太阳”,俗称“出方”,之后,返回家中再敬天地,拜祖宗,虔诚地祈求神灵保佑来年全家老幼平安,生财发福。是日三餐食素,如吃发糕、米古、甜果、青菜等,取“清清吉吉”、“甜甜蜜蜜”、“一定发财”之意,又寓卫生于节日之中。1949年以后,“出方”一俗已基本消失,但开财门的习俗仍盛行不衰。2.清明“挂青”

清明“挂青”,是清明这个传统节日的一种重要习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名。是日有扫墓、踏青之俗,凡坟墓皆于此日祭扫。

丰城民间各氏族或宗友,历来都有“清明会”,有会产或田、山、店等,其收入主要用于清明扫墓。届时,清明会均要备办祭品,即鸡、肉、鱼等,叫“符盘”;配备好香、烛、纸、爆竹和纸旗,聚集本族之男性成员同到祖宗基地,摆设祭品、点烛、燃香,铲土培坟,插上三角小白旗或长条白旗于坟堆上;再烧钱化纸,放鞭炮,虔诚拜揖,追念祖宗恩泽,默诉报答意愿。这个时候,长辈一般都会叮嘱晚辈,不要忘记祖辈的葬地所在,说要缅怀死者在生的品德、恩典,并永铭在心。

扫墓拜祭完毕后,到祠堂会餐。是日大部分地区兴吃“水银米古”,即“水银子”野菜的粘米粉做成的米团子。河西圳头一带,昔日各村各姓都有清明祭祖会。是日主管人用会产基金备好祭品,上午组织“男丁”先到无后人的祖坟上进行草吊。下午则各自分别去自家祖坟吊祭。河东段潭一带地区村族各姓祭祖会,是日将会田收入买好祭品,以备扫墓。剩余的钱又照人口分发。有的宗族清明会还会备好猪肉,按学历不同分发:大学生每人三斤肉,中学生二斤,小学生一斤,以示鼓励后生奋发读书。

3.端午插蒲艾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即农历五月五日,因正值端阳之时故名。始于春秋战国之际,相传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来。是日,丰城城乡家家户户门口插新艾,挂菖蒲。传说艾为旗,故又叫“旗艾”;另说艾枝是刀,蒲为剑,故又叫“蒲剑”或“菖剑”,以示驱妖祛邪,保障平安;又说艾蒿味辣,是日人们采艾插于门口,可禳除毒气。菖蒲,又名“剑水草”,“乃蒲类之昌盛者,故名”。其茎可作香料,有提神、通窍、杀菌之功效,人们习惯每逢端午,挂于门户,以示合家之人健康昌盛之意。

端午之日,有吃粽子、面包子、熟鸡蛋、熟大蒜头,喝雄黄酒以去五毒、挂长命缕、赛龙舟等习俗。河西泉港、董家、圳头一带的村民,端午日喜吃包子、发糕、蒸蒜头,午餐时全家喝雄黄酒,小孩额头和两腮各涂抹一点雄黄酒,胸前挂一个用红绿线编织的小网袋,装上红色染过的蛋,以表吉祥。这一天,亲友之间还会相互走访看望。下午,男女老少穿上新衣后,就去看龙舟赛,享受节日的欢乐;个别地方还有早晚向祖先烧香化纸钱的习俗。河东地区段潭、袁渡一带,各家各户都要在房屋堂前四周、房间、猪、牛栏等地,洒上雄黄酒,消毒驱虫害等,素有“过好春节上半年好,过好端午节下半年好”之说。

4.中秋祭月

中秋,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元宵、端午并称三大传统节日。这一天,丰城民间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之俗。

所谓祭月,属祭祀祖先的又一种形式。是夜月圆之际,每户人家设好案几,并于其上摆好月饼、瓜果等,并将之放置屋堂门前,待月升起,清光照入门户,便燃香祭月,以求家人在外平安,早日完聚,合家团圆。祭月又含祭嫦娥之意。传说嫦娥偷吃升天药,长住月宫,素有永葆青春的能力。故中秋之夜,妇女们为了能与嫦娥一样永葆青春,多会设案,供奉瓜果、糕饼,烧香祭之。在丰城乡间,人们多以月饼、西瓜和柚子为主要供品。是日,将西瓜切成莲花瓣形,供于月下,或雕成牛形,取“西牛望月”之意。有“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开错,瓣刻之如莲花”之说。还把“月”与“饼”连在一起,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次为赏月活动,这是待月东升之时,合家集于院中、楼台上,摆上月饼、柚子,有的还摆芋头、花生等,赏月谈趣,通宵不散,有的孩童则连宵嬉戏。

5.冬至祭祖

祭祖,是民间传统习俗的一种。祭祖又叫“祭冬”、“拜冬”。形式有两种:一是室外祭奠,二是室内祭奠。

室外祭奠,指的是在祖父、或者父亲的坟墓举行祭奠活动。过程有:先给坟墓添土,俗叫“上土”,传说是给死者的房屋加固,使之不受冷冻,实为防雨水冲击,有“只能冬至日上土,他日不准添坟土”之俗;也有“只能是日竖碑石,他日不能竖墓碑”的说法。添土竖碑后,在墓顶压几张纸线,有的还插上三枝香,并于墓前摆好符盘,点烛、燃香、烧纸、放鞭爆,向祖先默哀拜揖,缅怀功德。

室内祭奠,主要由族长组织在家祠进行。自冬至日头天晚上开始,事先在宗祠设香案,摆供品。到晚上十一点钟左右,由族长立祭,领全族男丁,按辈分长幼、地位尊卑顺序,在鸣爆声中,依次拜祭。大姓族祭奠,要设三牲(猪、羊、鸡)而祭,行三献礼,读祭祖文。由族长、士绅或新科秀才、举人、进士等分担主祭、分献、陪献等,凡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要参加。

两种形式都有会餐之习,有的吃肉炒面,有的设酒席等。张巷一带村族的冬至多在总祠举行,而且分别是冬至日头天晚和次日早上,分两次进行。凡六十岁以上者可吃两餐正酒。七十岁以上老人除此之外,又可以领得猪肉一斤半,八十岁以上的得三斤,九十以上的六斤,百岁老人则特别优厚,可领得一头猪和一只羊,以表尊崇老人之意。白土、袁渡、段潭一带,每逢冬至日,各姓宗祠大门均要打开,在祠堂中摆设事先准备好的三牲,请具有秀才以上功名的人士和族长参加祭祖。由功名最高、官位最高者主祭,按仪式程序团体拜祖。祭事完毕,用膳一餐。同时,是日各户家主上三盅满饭,一敬天地,以求神灵保佑;二敬灶神,以求房屋免遭火灾;三敬祖先,以求子孙兴旺发达。并分别在三处插上三枝香,作三个揖,向祖先祷告,祈求全家福寿康宁。

这一天,又是弘扬先祖功德的大好时机。如淘沙槎村、上郊等村的范氏,这天大开堂门,绅士耆老云集,祠堂门上写道:“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一门三进士,半里两翰林”,以彰扬范氏祖先是显官名宦旺族。然后扛着活猪、活羊、敲锣打鼓到始祖“风吹罗带”墓地祭吊,缅怀功德。亦有竖碑碑基不能高于坟堆之俗,又说坟墓不准封项,一旦封了顶的话,则已故之人不能投胎转生等等。是日,又是家家户户男丁“上谱”、死亡男丁“注谱”的重要日子。时至今日,室内祭奠形式渐已消失,室外祭祖活动则仍在进行。

(三)其它习俗 1.做寿庆礼

做寿,又叫“祝寿”,是祝福老人长寿的习俗。丰城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三十无人晓,四十无人知,五十做一做,六十摆宴席,七十大庆贺,八十无消息,九

十、百岁大贺喜。”而在乡村不兴做八十寿。民间传说,古时某君的做八十大寿的时候,恰逢家里既遭火灾,又遇强盗抢劫,寿星也被打得半死,所以说做八十不吉利。后来小辈挨了打或遇到不吉利的事,也叫“满八—卜”。丰城人做寿一般从五十岁开始做起,但不多见。通常做六十岁寿。六十寿,叫“花甲年”;七十寿,叫“古稀年”。且在岁满头一年举行祝寿,故有“做九(酒)不做十”之说,如六十寿,则在五十九岁做,取天长地久之意义。寿筵之前,给亲朋好友发出请帖。被邀请者一般都会备好礼届时前往祝贺。女婿是祝寿礼的主要参与者,送的礼品多为寿饼、寿肉、寿面、寿糕、寿桃、寿烛,还有准备死后的入殓寿衣、寿被、寿鞋,次有寿联、寿匾、寿屏、寿画等,有的还送红包。其他亲友礼品,一般有寿布、寿匾等。这些寿礼都很有讲究,富有寓意,如寿糕的“糕”与“高”谐音,表示德高望重,寿高百岁;寿桃的“桃”与“陶”谐音,表示其乐陶陶,又借喻为“蟠桃盛会”,寿如王母;寿饼上的寿星图像,含意和寿星一样长寿;寿面的“面”和“命”谐音,表示长命百岁;寿联上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匾上一般写“花甲同春”、“龟鹤遐龄”等吉词。寿屏、寿画上都写有祝寿之语,歌颂寿翁或寿婆平生为人德高望重,红颜永驻,添福添寿等。

寿堂设在大厅上方,装饰也很讲究,堂门前设堂厅,张灯结彩,中间挂一大“寿”字,两旁贴一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对联,四周挂寿匾、寿布、寿联、寿画、寿屏等礼品,把寿堂装饰得琳琅满目,华丽堂皇,意在谢天地恩德,给老人长寿。拜寿仪式开始,点燃一对镶金大红烛,置堂中桌案上,在神案插上三柱红香,燃放鞭炮,吹打奏乐,晚辈成双成对依次跪拜祝寿。河西地区,祝寿程序,分头天晚上进行一次,叫“拜寿”;第二天早上一次,叫“上寿”。

祝寿时,多颂扬老人一生所取得的业绩,作出的贡献,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吉语。之后,大摆酒筵,款待亲友。并分发寿饼、寿糕和其他纪念品。酒席上多吃面条,意在长寿延年。酒宴结束后,还向邻居或全村发寿面和寿饼等。有的富裕人家做寿,还请和尚念经,欲消灾延寿。多者请六十四个做七天七夜罗天上醮,同时备足斋饭、斋菜,施舍于穷人,扩大声誉。1949年以后,念经、打醮等陋俗被除,但祝寿习俗仍存。

2.上梁唱彩词

民间建造房屋,无不视为一件大喜事。届时,要择好吉日,请风水先生定向,再由石匠按方位破土,木匠锯梁定材。到新房墙和柱架完成时,再选择黄道吉日举行上梁仪式。

上梁之日确定后,房主发出请柬给亲朋好友,请他们来吃“上梁酒”。客人们得到请帖后,多会各备礼品,如镜匾、喜帐、对联、香烟、座钟等,届日赴宴。房主在上梁前要用红纸写好“紫徽架临”四字,新屋柱上要写“竖柱欣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徽星”。此俗的来源据说还与乾隆皇帝有关: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时,微服来到一户做新房的人家,喝了上梁酒。后来有人偶然间发现这位来客的长衫里显出了龙袍的一角,才知道是当今皇帝,皇帝是紫徽星,从此才有了那副对联,以取吉象之意,木工还要用朱砂在新梁上画“太极图”,用红布包住主梁中腰。

上梁时辰定于上午或下午举行,一般是上午八时或傍晚时分。仪式为:先放鞭炮,吹唢呐,敲大锣,接着户主领着儿子,手执焚香去接梁,木工把梁安放到栋柱顶上,手提雄鸡和酒壶喝彩祭梁。唱词曰:“伏以,手提金鸡毛灿烂,金鸡生在凤凰山,凤凰山上凤朝阳,金造门来银造梁。金门银梁色色新,金光闪闪耀门庭。打开鸡冠取宝血,一祭天,二祭地,三祭师傅鲁班艺,四祭午天分长短,五祭曲尺关四方,六祭凿子铁杆响叮当,七祭泥架泥刀二面光。天地师傅都祭了,鲁班弟子祭门梁:一祭梁头,万里红朝;二祭梁肚,国强家富;三祭梁腰,角带飘飘;四祭中央太极图,太极图上出彭祖;彭祖寿高八进八,贤东人财代代发;彭祖寿高九百九,贤东富裕代代有。门梁都祭了,祭了门梁祭石磉:一祭东,孔明才能显东风;二祭西,屋檐出水有高低;三祭南,东家弟子读书中状元;四祭北,文武状元一齐得。自从祭梁后,福寿延绵降吉祥。脚踏兴隆地,金玉满堂福寿”等,每唱一句彩词,房主要高声应道:“好呀!”秀市地区做屋上梁仪式,木匠要轮手拿公鸡,刺破鸡冠子,滴血“祭梁”、“祭柱”,并唱彩歌,边唱边祭,凡唱到“伏以”二字,房主立即叫好;唱到“天官赐福,打挂爆竹”,主人马上应声“好!”并立即鸣放爆竹。祭梁歌云:“伏以,手拿金鸡和凤凰,生得头高尾又长。头高载得千年福,尾长收割万担粮。此鸡不是平凡鸡,人民家中报晓鸡。今日拿来祭栋梁,一祭东,代代儿孙能办公;二祭西,荷花出水有高低;荷花蕾中生莲子,莲子莲孙毕业归;三祭南,文武官员一大团;四祭北,今后结果多喜色;五祭中央戊己土,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等。

唱完彩词歌后,除女儿外,全家人成双成对跪拜房梁。安排一人拿着“米古”或糖果从梁上前后左右抛下来,叫“抛梁”,任孩童们在地上抢果子吃。有的地方在上梁的晚间十一点钟左右,木匠、石匠要扛着做工的木马,叫“煞马”,鲁班五尺、煞棍,打着摇炉、火把,敲锣打鼓,捶栋打壁,大喊大喝“出煞”,同时由一身强力壮的徒弟头扎红巾,背着“煞马”往外疾跑,众人则打着火把,拿着斧头、煞棍紧追,等“煞马”抛入河水之后,即停息锣鼓,大家静悄悄地返回绕道走,叫“出煞”,为新屋驱邪。这种祭梁习俗至今仍存,但形式较过去已大为简化。3.祈年赛社火

社火,即“庙会”,俗叫“故事会”。是丰邑城乡流传甚久、规模最大的祭祀活动,河东地区旧称“庙会”,河西地区叫“社火会”、“故事会”。宋·陆九韶在《正本节用》文中记述:“丰邑水乡之民„„每当祈年报赛,迎神演剧,鳌山台阁,夸多斗靡„„”其热闹场面,非同一般。古代礼制以春、秋社日为祭祀(土神传统节)日,春祈良耜,秋报社稷。南朝梁·宗怀《荆楚岁时记》载:“是日,民家结成会社,杀牲备供,于树下祭神。并作傲饼,佐以生菜、韭黄、豚肉为食。”节日集会朝拜极盛,百姓竞集,热闹非凡。唐王驾咏《社日》诗中描述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是对社火会盛况的真实写照。

河西一带的社火日,多在立秋后的八、九、十月间。这时候农事渐闲,阳气正刚,远近圩场、乡镇、村落开始赛社火活动。社日一到,墟镇、村场纷纷架起戏台,从省、市请来的“京剧班”,本地的“花鼓班”,都轮流演出。还有他处慕名赶来的杂技等艺术团体,也附会表演绝技。各村玩舞龙、耍狮子、游花灯,彩莲船、抬“神仙菩萨”、扛“折子戏架”,扮演“故事会”等层出不穷,游神队伍延绵达数华里长,金鼓齐鸣,鞭炮喧天,真是“夸多斗靡”,争奇斗彩,观众车水马龙,摩肩比踵,一派欢乐景象。其中隍城地区的“社火”会最多,范围广,场面大,赛会盛,闻名遐尔。有的村庄每年有两次活动,为农历八月初一至初三和十月二十八日的隍城“社火”日,八月初十至十月三日和十二月为泸田“社火”日等,尤以十月二十八日隍城圳头天符庙“社火”会,规模最大,场面最盛。每年十月圳头“社火”日,要将“天符”菩萨从庙内抬出,顺传统路线去游历各村,或接受许过愿的病人家属还愿,或受人们朝拜。每到一村拥挤着的人们全部都会下跪、叩头、敬仰。菩萨出游时,由几十或上百人组成的仪仗队,杂以数面彩色绣花龙凤旗开路,乐队随后吹打不息。每到一处,在早已摆好的香案前,由道士举行“上表”仪式,围观群众烧香跪拜,求神保佑。鞭炮声、锣鼓声,久鸣不息。

圳头十月“社火”日期,实际从二十六日到二十九日,共有四天活动期,请戏班唱戏,远近商贾辐辏,杂技艺人赶来献艺。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外地客人都纷至沓来,吃“社火”酒,看“社火”戏,到处呈现一派“万家灯火不夜天”的节日气象。今天的隍城“社火”日,集市依旧笑春风,但游神旧俗习已革除。

下载清明节民间习俗知识介绍[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明节民间习俗知识介绍[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间葬礼习俗

    民间葬礼习俗 传统的丧葬习俗,一般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形成各地风俗民情。 “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民间的丧葬习俗不尽一致各有特点。据......

    濮阳民间习俗

    1、宅基选择方面 濮阳人民传统,宅基总布局多以南北长12步,东西宽8步(每步5英尺),计0.4亩的长方形为最佳,这样适合于建造传统的以北屋为上房的四合院,当地也有东西长而南北宽者,更有......

    清明节习俗调查报告

    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记录 我镇清明节习俗调查报告 杨村中学98班 调查背景 这个学期,我们班开展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调查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两个小组对中......

    清明节习俗日记

    清明节习俗日记 清明节习俗日记1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为法定节日。我国人民有“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据《梦粱录》记载:在古代,每到清明节这一......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

    福州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传统的扫墓祭祖节日,但福州的清明节却有其独特的风俗,每年清明节前后,福州市民家家户户都要去郊外踏青,为祖先扫墓、压纸、培土。扫墓完毕后,必须折松枝带回,插在......

    农村清明节习俗

    在我国传统的历法中,“清明”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一般在公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农事重要节令。“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春意渐浓,气温开始升高;......

    潮州清明节习俗

    潮人过清明节更有充满风趣的民俗。禁火寒食相传源于春秋名臣介子推,护驾晋文公重耳复国功成身退,带其母悄然隐居绵山。重耳为逼迫子推出山,下令焚山烧林,子推宁死抱树身焚。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