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全文5篇]

时间:2021-02-19 03:0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篇: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一切知识都源于无知,一切无知都源于对知识的认知。最根深蒂固的无知,不是对知识的无知,而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1

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14、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2

第二单元“溶解”知识要点

1、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的过程: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

过滤时倒入液体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会像小蝌蚪一样出现紫色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点点的向水中扩散。搅拌后:高锰酸钾均匀的溶解在水中,不能看到它的颗粒。

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有关。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碾碎。

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10、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

1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12、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或(加热)的方法进行分离。

1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芯)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14、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让它溶解。

15、食盐溶解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16、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7、酒精灯中的究竟万一洒出后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8、青少年应该饮用的水是(生态水)。

实验一:制定一个“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

要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研究地准备(实验材料):量筒、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

研究方法:1.用量筒取100毫升的水倒入杯中。2、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一份。3、把第一份食盐用小匙投入水中,并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使食盐完全溶解。然后再按照这样的方法投入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直到加入的食盐不能再溶解为止。4、统计一共溶解了多少克食盐,并填写记录单。

经过运用实验计划,最后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100毫升水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实验二:描述实验过程

食盐在热水与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一样吗?不一样。

要想证明对这个问题的猜想,你选用的实验材料是:热水、冷水各一杯、两份同样多的食盐

在这个对比实验中只有 冷水、热水 一对条件是不一样的。

实验过程:取相同多的热水和冷水各一杯,将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水中。

实验想象:放入热水中的食盐溶解快,放入冷水中的食盐溶解慢。

实验结论: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快。

这个结论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是:用热水冲感冒冲剂比用冷水冲溶解快。

实验三:除了利用搅拌、加温外,还有可以加快水果糖溶解的方法。请根据下面的提示结合你做过的一种实验描述一下。实验材料:水果糖2块、杯子两个、水、锤子1把

实验过程:把一块水果糖用锤子碾碎,将碾碎的水果糖和另外一块水果糖分别同时放到盛有水的杯子中。

实验现象:碾碎的水果糖放进水中就开始融化了,溶解比较快;整块的水果糖则融化得很慢。

实验结论:碾碎可以使水果糖的溶解加快。

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3

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6、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8、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9、(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10、描述人感受声音的过程: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震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朵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11、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地方法:用手捂住发声罐、用纸包住发声罐。

12、人们生活中减少噪音的方法:安装双层玻璃、安装汽车消声器。

14、应用题: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就(高),拉得松,声音就(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

试验一: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的音高的变化:

我制定的研究方案:

(1)、先进行预测。随着尺子伸出桌面部分长度的变化,音高可能会怎样变化。

(2)、再进行实验。实验前需要确定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比如8厘米、12厘米、16厘米、20厘米等;再按照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变化顺序依次进行试验。能够听到四种不同的音高:高、较高、较低、低。

(3)、记录看到的、听到的内容。

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第二篇: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植物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第二单元 动物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10、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12、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3、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14、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5、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第三单元 材料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

3、知道身边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4、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

5、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6、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7、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8、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重复利用性)等。

9、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10、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坚硬)、(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11、砖的主要用途是(砌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12、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13、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14、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15、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第四单 元水和空气

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4、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5、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6、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7、水的用途很多。(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8、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9、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10、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11、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12、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13、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4、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

15、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16、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

17、空气占据(空间)。

18、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19、空气有(重量)。20、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大全之一(填空题)

1、一片完整的树叶是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的。

2、植物的茎分为两大类,象松树的茎是______,象狗尾草的茎是______。

3、动物和植物都是______。它们都是有______的物体。

4、蚂蚁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头上有______对触角,______有3对脚。

5、蜗牛是用______爬行的,蚯蚓是用______ 爬行的,金鱼是用______游泳的。

6、通过观察,我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蚂蚁喜欢生活在______,鱼喜欢生活在______;蜗牛喜欢生活在______。

7、______材料可以具有单一材料不具备的性能。

8、不同的材料,他们在______、______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9、人们常用金属做水壶、锅等炊具,是因为它的______好。

10、我国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 ______发明的。

11、材料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人造材料,另一类是 ______。

12、水是一种没有_______,没有 ______,没有______,______的物体,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_________;像石头、铅笔这样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 ;像空气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______。

13、我知道生活中常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液体。

14、拿水与空气比较,相对较轻的是______,流动性较好的是______。

15、物体的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 等三种。

16、我会用工具,可以用______来帮助我们比较大树的粗细,可以用______来帮助我们测量液体有多少毫升。

17、比较物体的______时,我们可以用划痕的方法。

18、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_____看、用_____摸、用_____听、用______闻,还可以借助______来测量。

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大全之三(选择题一)

1、桑树、石榴树的茎是()。A木质茎 B草质茎 C不知道

2、下面()不属于水生植物。A水葫芦

B浮萍

C狗尾草

3、我知道下面()植物会捕捉小昆虫。A玫瑰

B猪笼草

C水花生

4、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就是用植物的()进行繁殖。A根

B叶

C茎

5、植物()的叶子巨大,一个二三十千克重的孩子坐在上面,也不会沉下去。

A芭蕉 B王莲 C水葫芦

6、两片树叶它们的()不同,说明它们不是同一种树的叶。A形状 B大小 C颜色

7、拓印树皮图案正确的步骤是()。

A先白纸紧压在树干上,然后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再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B先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再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然后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C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然后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

8、桑树、石榴树的茎是()。A、木质茎 B、草质茎 C、不知道

9、一般来说,植物叶的最大部分是()。A、叶片 B、叶柄 C、叶脉

10、()的叶片有特殊的香味。A、柳树 B、樟树 C、梧桐树

11、水生植物的共同特点是()。

A、生长都需要空气 B、都需要土壤 C、都不会开花

12、下列现象说明树有生命的是()。

A、树上有鸟窝 B、树干可以做家具 C、树会生长

13、蜗牛适合生活在()的地方。

A、阴凉、潮湿 B、高温、干燥 C、低温、潮湿

14、和蜗牛属于同一种类动物的是()。A蝗虫

B螺蛳 C蚂蚁

15、蜗牛爬过的地方()。

A会留下粘液 B会留下脚印 C什么也不会留下

16、蚂蚁是用()来交流信息的。A头上的触角

B声音

C眼睛

17、蚯蚓是用()运动的。

A脚

B刚毛

C翅膀

18、植物、动物依赖以下()共同因素而生长。

A空气、土壤、水分 B空气、阳光、水分 C水分、阳光、食物

19、像蚂蚁一样,昆虫是用()呼吸的。A鼻子

B气管 C鳃

20、蚂蚁会分泌一种()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A黏液

B唾液 C信息素

21、象龟是动物中的“老寿星”,它的寿命可达()岁。A200

B300 C500

22、像蚂蚁一样,昆虫的胸部都长有()足。A2只

B3对

C8只

23、蚂蚁的()有一对触角。A、头部 B、胸部 C、尾部

24、鲫鱼是依靠()在水中进行运动的。A、鳞片 B、鳍 C、鳃

25、蚂蚁会分泌一种()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A、黏液

B、唾液 C、信息素

26、金鱼是靠()来呼吸。A、鳞片 B、鳍 C、鳃

27、在自然界中观察小动物时,我们应该()。

A、安静的观察 B、抓在手上观察 C、把他们弄死后进行观察

28、我们身边的物品大多是用()材料制成的。A、一种 B、两种 C、三种

29、埋在地下最不容易腐烂的是()。A、塑料 B、纸 C、木头

30、下列物体中,硬度最大的是:()。A、木料 B、塑料 C、金属

31、下列材料中适宜做窗框的是()。

A、塑料 B、陶瓷 C、玻璃

32、炎热的夏天我们常选择()的衣服。

A、黑色、厚实 B、浅色、透气性好 C、黑色、吸水性差

33、下列材料中,不含纤维的材料是()。A、纸 B、布料 C、塑料

34、把水倒在大小相同的()凉得快。A、玻璃杯 B、金属杯 C、塑料杯

35、不容易分解的是()。

A、泡沫塑料 B、木棒 C、废纸片

36、能回收利用的是()。

A、易拉罐 B、口香糖 C、苹果核

37、用塑料做水杯主要是利用了塑料的()特征。A、弹性 B、绝缘性 C、不渗水

38、我们用铁做锤子,是因为铁的()好。A、柔韧性 B、硬度 C、导电性

39、下列物体中,容易导热的是()。A、木头 B、玻璃 C、铝

40、下面的材料中()是经过加工合成的人造材料。A、石块 B、泥沙 C、陶瓷

41、用塑料做电线的外皮主要是利用了塑料的()特征。A、弹性

B、绝缘性

C、不渗水

42、下列物体中柔韧性比较好的是()。A、木条 B、金属条

C、塑料条

43、人们常用()做雨衣。A、塑料 B、棉布 C、合成纤维

44、用金属做电线的导线,是因为金属的()。A、绝缘性好

B、弹性好 C、导电性好

45、同样轻重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A、体积大的容易沉,体积小的容易浮;

B、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 C、跟体积大小无关;

46、接线板的各部分用不同材料制成,外壳用(),接触片用()。A、导体,绝缘体 B、绝缘体,导体 C、绝缘体,绝缘体

47、先把外形相同的木棒、铝棒、塑料棒竖放在同一个杯子里,然后往杯子里倒热水,用手摸三种小棒的另一端。我认为,最先感受到热的是()。A、木棒 B、铝棒 C、塑料棒

48、下列物体中,不容易导热的是()。A、木条 B、铜片 C、铝条

49、用铜做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特征。A、弹性

B、绝缘性

C、导电性 50、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有关。A、材料 B、大小

C、轻重

51、埋在地下容易腐烂的是()A、塑料 B、纸 C、陶瓷

52、在窗户上装玻璃,是因为玻璃的()好。A、硬度 B、透光性 C、透气性好

53、鲫鱼是依靠()在水中进行运动的。A、鳞片 B、鳍 C、鳃

54、人们一般利用()来擦汗。A、卡纸 B、餐巾纸 C、牛皮纸

55、把用下列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是沉在水底的。A、木头 B、铁 C、塑料

56、下列材料中,()不属于金属材料。A、钢 B、铜 C、铅笔芯

57、观察一种不熟悉的液体时,我们首先能做的是()。A、用鼻子闻

B、用嘴巴尝

C、用眼睛看

58、可以用来表示水的多少的单位是()。A、厘米

B、小时

C、毫升

59、实验室里的()是测量物体重量的工具。A、量筒

B、放大镜

C、天平60、一易拉罐“王老吉”大约是()毫升。

A、235毫升

B、310毫升

C、510毫升 61、500ml水相当与我们平时说的()。A、半斤

B、1斤 C、2斤 D、5斤 62、测量水的多少,实验室里用()。A、直尺

B、三角尺

C、量筒

63、下列哪样东西没有利用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特点()。A、篮球 B、席梦思床垫 C、空气床垫 64、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能帮助物体燃烧的是空气中的()。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氢气

65、水黾能在池塘水面上滑行而不沉入水底,是因为被水的()支撑着。66、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在流动时,()。

A、流得一样快 B、水流得快 C、洗洁精流得快

67、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A、推不动 B、推到底 C、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68、潜水员叔叔身背氧气瓶下水是为了()。A、下沉 B、呼吸 C、上浮

69、下列的()组物体是可以流动的。

A、玻璃、番茄浆、汽油、空气、B、番茄浆、纯净水、空气、海水、C、水晶、水蒸汽、、白云、冰雹 70、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我们周围任何地方都空气 B、水中也有空气,所以鱼能生存

C、山越高,山顶上空气就越稀薄 D、冬天钻到被窝里睡觉空气新鲜 71、我们用过的废纸,应该尽可能(),以利于环境保护。A、焚烧 B、在垃圾场填埋 C、回收

72、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能帮助物体燃烧的是空气中的()。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氢气

73、把水倒在大小相同的()凉得快。A、玻璃杯 B、金属杯 C、塑料杯

74、水黾能在池塘水面上滑行而不沉入水底,是因为被水的()支撑着。A、表面张力

B、浮力

C、重力

75、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A、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76、和石头相比,水的主要特征是()。A、摸得到 B、比较重 C、会流动

77、把一滴水放到半瓶油中,过一会儿这滴水会()。A、沉在瓶底 B、浮在油上 C、以上都有可能 78、影响液体流动快慢的因素是()。A、颜色 B、气味 C、黏稠度

79、生活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A、吹泡泡 B、打篮球 C、喝盒装饮料

80、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的方法比较物体。A、摸 B、闻 C、尝

81、可以用来表示水的多少的单位是()。A、厘米 B、小时

C、毫升 82、()是测量物体重量的工具。A量筒

B天平C尺子

83、很小的东西,用肉眼很难看清楚时,我们可以借用()来观察。A显微镜 B放大镜 C望远镜

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大全之四(连线题)

1、棉衣 天

汽车轮胎

人 然

玻璃

造 材

塑料

材 料

竹椅

料 制

陶瓷

制 品

丝绸

品 大理石板

材料的软硬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材料的吸水性

放入水中观察 材料是否有磁性

把材料弯折

材料是是否导电

用铁钉在材料上划 材料的沉浮

在上面滴水 材料的柔韧性

用磁铁吸

材料的结构、光泽

用铁皮磨掉材料的表面,用放大镜观察

蜗牛的运动

用尾巴游动 蚂蚁的运动

用腹足爬行 蚯蚓的运动

用脚爬行

金鱼的运动

用身体伸缩爬行

蜗牛

生活中土壤中 蚂蚁

生活中地面上 蚯蚓

生活中水中 金鱼

生活中草丛中 门锁

可乐瓶 塑料

书桌 金属

汽水瓶 木材

书本 纸张

菜刀

书本

空气

牛奶

液体

石头 木块

气体

树叶 橡皮

固体

铅笔 白酒

上册期中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科学课中的观察与平时的看是不同的,科学课中的观察是有_____________的。观察的方法不仅仅局限于看,还包括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感官的运用以及________________的运用。

2.我们在观察大树时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的。

3.许多植物的叶从___________长出来,到____________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4.植物的共同特点: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___________、阳光、空气和_________,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_____________的生命过程。

5.动物和植物都属于___________,它们都是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树木和我们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我们应该象爱护自己一样爱护树木。()2.我们观察树叶时可以到树上随意摘树叶。()

3.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叶柄膨大有气囊。()4.蜗牛、蝗虫和蚂蚁是同一种动物。()5.蜗牛的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6.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

7.植物的叶主要由叶片、叶柄构成。()

8.因为蜗牛的身体十分柔软,所以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9.蚂蚁和蝗虫的身体相差很大,没有相同点。()10.蚂蚁找到了食物会马上把它吃掉。()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8分)

1.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是: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A.竖捏 B.平捏

2.我们在墙角、树下、草丛、菜叶上,常常能够找到蜗牛,还发现蜗牛喜欢吃植物的()A.根 B.叶

3.蜗牛需要潮湿的环境,如果天不下雨,蜗牛就在()出来活动。A.白天 B.晚上

4.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A.粘液 B.脚印

5.蚂蚁不会把窝建在()A.泥土中 B.水中

6.蚂蚁是用()来交流信息的。A.头上的触角 B.舞蹈

7.和蜗牛属于同一种类的动物是()A.蝗虫 B.螺蛳

8.蚯蚓和蜗牛都适宜生活在()A.水中 B.潮湿环境 C.干燥环境

9.金鱼不断地喝水,是为了吸收水中的()A.营养物质 B.氧气

四、在下图标出蚯蚓身体中箭头所指部分的名称。(12分)(图略)

五、请根据大树及小草的特点,找出它们的相同点。然后将A、B、C正确地填在下面的圆圈中。(16分)

A——大树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高大,茎粗、很硬,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 果、有种子,多年生寿命长,是木本植物。

B——小草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矮小,茎细、较软,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 果、有种子,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C——大树与小草的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树 小草

六、简答(10分)

从开学到现在,校园里的树都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把你观察到的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填在方框里,如果方框不够,可以自己增加。(12分)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5分)

()

1、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

2、为了观察树叶,我们可以在树上任意采摘我们需要的叶子。()

3、人有生命,植物没有生命。

()

4、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

5、新鲜的叶与落叶相比,除了颜色不同,其它都相同。()

6、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7、树叶都是绿色的。()

8、一片完整的叶由叶片、叶柄构成。()

9、植物生长只需要水和空气,不需要阳光。

()

10、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叶柄里面有气囊,充满空气。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15分)

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等几个生长阶段。

①发芽、开花、结果 ②种子、幼苗、开花、结果 ③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2、植物的叶由()和()组成。①叶片 ②叶柄 ③叶脉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叶片上都有()。①叶纹 ②叶线 ③叶脉

4、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

①水生植物和陆地植物 ②陆地植物和海洋植物 ③水生植物和土地植物

5、观察就是()。

①随便看看 ②带着目的看 ③看到什么就记下什么

6、我们可以用()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①看一看 ②摸一摸 ③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

7、只要两种树叶的()相同,我们就说它们是同一种叶。①形状大小 ②大小 ③形状

8、龙血树是植物中的老寿星,它生长缓慢,往往能活()年。①几百 ②几千 ③几万

9、()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它生长在印度尼西亚的热带森林里。①茶花 ②王莲 ③大王花

四、观察与发现。(18分)

1、你观察过大树与小草吗?请你把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的圈图中。

2、我们的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巴草、水葫芦和金鱼藻,你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记录在下面的记录单里。

五、在观察水生植物的活动中,我们把水葫芦和金鱼藻放入水槽中,观察了它们在水中的样子,请你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16分)

六、你观察过一棵大树吗?请你选择喜欢的方式描述一棵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14分)

七、阅读与思考。(10分)

新装修完房间散发出的各种有害气体令人烦恼,可有的花木因为具有吸收这些气体、净化空气的本事而大受欢迎,这类花木也被一些装修者戏称为“装修花”。

绿萝不但长得好看,还专吸各种有害气体,刚装修完的房里放1-2盆,过几天空气就会变好。

吊兰、扶郎花、金绿萝、芦荟、虎尾兰等主要吸收甲醛;吊兰可吸收一氧化碳

常春藤、铁树、菊花能吸收胶合板、壁纸中的甲醛和苯毒素;

月季可吸收二气化硫(呼吸道疾病者慎用);

龙血树、雏菊、万年青等可清除乙烯。

百合、荷兰铁、仙人掌、荷兰花箭等吸收二氧化碳,而龟背竹刚具有夜间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万年青、雏菊可吸收三氯乙烯;一叶兰、文竹等可吸收多种有害气体。

这些花木为什么能吸收有害气体呢?植物学家解释说:“植物通常是靠叶子的细微舒张来吸收物质的。实验证明,不光是叶子,植物的根以及土壤里的细菌在清除有害气体方面功不可没。”

人们一般把绿色植物买回去就是为了美化环境,而如今买回去放在新装修完的房间里,也有的是放在办公室里净化空气,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思考:你从这篇短文中获得了关于植物的哪些知识?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把你观察到的有关“动物”方面的知识填在方框里,如果方框不够,可以自己增加。(12分)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5分)

()

1、观察小动物时,要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2、在晴天中午的大树下我找到了很多蜗牛。

()

3、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腹部有6只脚。()

4、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因此我们可以把它放在水中生活。

()

5、蜗牛可以在玻璃上爬行。()

6、蚂蚁和蜗牛没有任何相同的地方。()

7、金鱼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

8、蜗牛休眠了,我们可以使劲敲打它的外壳使它活动起来。()

9、蚂蚁喜欢甜食,我们可以用白糖和面包屑把它们引出来。()

10、蚯蚓的身体没有头、尾的区别。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15分)

1、()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①老虎 ②长颈鹿 ③非洲象

2、()是世界 上最高的动物。①老虎 ②长颈鹿 ③非洲象

3、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它的腹部就是它的足。蜗牛的足叫()。①腹足 ②软足 ③脚

4、蜗牛的触角有()对。①3 ②1 ③2

5、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这种物质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①粘液 ②信息素 ③水分

6、池塘、小河中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①鱼类 ②虾类 ③螺蛳

7、蜗牛用()呼吸。①鼻子 ②鳃 ③气孔

8、下列食物中,蜗牛最喜欢吃的食物是()。①蛋糕 ②菜叶 ③桔子

9、观察完蚂蚁后,我们应该()。①把蚂蚁放回家 ②把蚂蚁扔掉 ③把它养起来

10、植物和动物都属于(),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①生物 ②植物 ③动物

四、看图做题。(18分)

1、写出蜗牛各部分的名称。(出示蜗牛的图片)

2、写出蚯蚓各部分的名称。(出示蚯蚓的图片)

五、观察与记录。(20分)

1、在寻访小动物的活动中,你观察到了哪些小动物?请记录在调查表上。

发现的地点 观察到的动物

2在观察金鱼的活动中,我们观察认真观察了金鱼的身体,你能把它画下来吗?

六、观察与发现。(10分)

世界上大约有一百多万种动物。在学习本单元时,我们对蜗牛、蚯蚓、蚂蚁、金鱼等动物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你知道动物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吗?

七、阅读与思考。(10分)聪明的蚂蚁

地球上的蚂蚁有8000多种,数量更是不计其数。不被人们注意的小蚂蚁在不断地繁衍,通过辛勤的“工作”创造出自己的“世界”,从一些小家族发展成庞大的蚂蚁王国。在建立王国的过程中,蚂蚁表现出了令人叫绝的“聪明才智”。

蚂蚁经常单独地在地面上侦察食物,如果遇到一条死虫或者一小块肉骨头,不能独自搬回去,就很快地返回蚁巢,马上互通消息纠集许多同伴来共同搬运,或者各取一口,或者协力拖拉。

那么,蚂蚁是如何与同伴传递“情报”的呢?你蹲在地上仔细观察一下,常常会看到一只蚂蚁发现了一块食物,它在奔回蚁巢时行动变得很匆忙,与另一只蚂蚁碰到一起时,还要用这两根触角互相触碰一下,刺激同伴去找食。假若第一个发现者已经很饥饿了,它的触角摆动就会比平时更加猛烈,在巢内的活动范围也更大,使更多的同伴受到刺激出来找食。可见,蚂蚁的活动往往是通过触角来联系的。人们发现,在触角互相触碰的时候,发现食物的蚂蚁,并不用把食物的方向,地点“告诉”给同伴。所有被它动员出来的同伴,并不知道走向食物的路线,不过,嗅觉比较发达的蚂蚁,却能相当准确地走向食物,因为在这种蚂蚁中,第一个发现者在返回蚁巢时,已经在沿途留下一些气味,包括食物的气味或者从它肛门排出的特殊物质的气味。这时候,同伴们只要追随这种气味,就能比较容易地找到食物。如果不是同一个“家族”成员,则不能够破译这些“情报”,从而确保食物为同一“家族”成员享用。

通过阅读这篇短文,你知道了关于蚂蚁的哪些知识?你还想知道蚂蚁的哪些问题?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把你观察到的有关“材料”方面的知识填在方框里,如果方框不够,可以自己增加。(12分)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5分)()

1、木头和金属相比较,木头更硬一些。()

2、用过的空铝罐可以回收利用。()

3、塑料制品价格便宜,不需要重复利用。()

4、塑料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

5、金属材料吸水能力强。

()

6、木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材料。()

7、陶瓷、棉花都是人工制造的材料。

()

8、我们自己造的纸出现厚薄不同的现象,是因为纤维的分布不均、压制不够造成的。

()

9、材料硬度越大,就越能被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10、我们用的纸来之不易,要珍惜、节约用纸。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15分)

1、古代造纸术是由()发明的。①蔡伦 ②爱迪生 ③牛顿

2、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曾经用()来作为记事的材料。①兽皮 ②竹木片 ③光碟

3、比较材料的硬度,可以用()的方法。①看 ②摸 ③刻划

4、金属具有()的特性。①导热 ②吸水 ③透明

5、下列材料中,柔韧性最好的是()。①木条 ②塑料条 ③金属条

6、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下列材料中,()吸水能力最强。①陶瓷 ②塑料 ③纸

7、()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许多可以重复利用。①塑料 ②纸 ③木头

8、()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经过烧制而成的材料。①金属 ②陶瓷 ③塑料

9、把普通纸的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这就是一种()材料。①组装 ②联合 ③复合

10、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这是对()的描述。①纸 ②塑料 ③木头

四、观察与记录。(20分)

1、我们的书包里都有什么物品,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下面的表格中。书包里的物品

物品名称 可能使用的材料

2、在我们的生活中,塑料、木头被大量使用,你能说出哪些塑料制品和木制品?把它们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每种至少写5个)我知道的塑料制品 我知道的木制品

五、观察与研究。(12分)

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你知道金属有哪些特性吗?填写在下面的气泡图中。

六、阅读与思考。(12分)

纸张的生产从来就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生产1吨纸就要耗费20棵大树、100立方米水。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全国就要浪费约2700吨纸、27万吨水。但这“一纸之费”并非就这样费为无形,它将带来触目惊心的后果:2700吨纸,意味着54000棵大树将化为乌有;还有,这27万吨水在造纸后变成了污水,如果将这些污水注入一座水质可供饮用的大型水库,顿时变为有害的废水。专家称污水需要造价高昂的处理厂处理之后才能还原为可供再利用的净化水。但据说即使在发达地区的城市里建造一座中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也要掂量再三,因为每座这样的污水处理厂的投资都在亿元以上。当然也可以任由这些污水流入江河,但后果是总有一天人类见到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类自己的眼泪。思考:为了节约用纸,你应该怎样做?

七、实践活动。(14分)

你经历过“我们来造一张纸”的活动吗?说说你是怎样造出一张纸的。观察我们造出的纸,它和我们所用的纸相同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把你观察到的有关“水”方面的知识填在方框里,如果方框不够,可以自己增加。(12分)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5分)()

1、水是一种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

2、在进行科学观察时,我们一般采用尝的方法。()

3、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4、比较水的多少,只有用量筒量这一种方法。()

5、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变化的。

()

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食用油和水的唯一区别是:食用油有颜色,水没有颜色。

()

7、水能流动,空气也能流动。

()

8、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没有重量。

()

9、因为水的表面张力,落到玻璃上的雨滴才会成为一颗颗小水珠。

()

10、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16分)

1、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①液体 ②固体 ③气体

2、()是一种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①烧杯 ②量筒 ③滴管

3、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的影响。①轻重 ②颜色 ③黏度

4、用量筒测量液体读数据时,视线要与()水平。①液面 ②刻度 ③量筒 5、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研究发现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①诺贝尔 ②拉瓦锡 ③居里夫人

6、液体体积的单位是()。①千克 ②公斤 ③毫升 7、17世纪时,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用实验证明空气()。①能流动 ②有重量 ③能压缩

8、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①风扇 ②轮胎 ③瓶子 ①生物 ②植物 ③动物

四、研究与发现(14分)

对于空气,你都知道些什么?把你了解的有关空气的知识表示在气泡图上。

五、实验与研究。(20分)

1、通过观察与实验,你知道了液体和固体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请填写在下图中。

2、水和空气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填写在下面的圈图中。

六、思考与实践。(12分)

水会流动,空气会不会流动?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空气的流动?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七、阅读与思考。(11分)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但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6%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占99%),被冻结在远离人类的南北两极和冻土中,无法利用,只有不到1%的淡水,它们散布在湖泊里、江河中和地底下。与全世界总水体比较起来,淡水量真如九牛一毛。

世界淡水资源的65%集中在10个国家里,而占人口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不足。如果一个国家人均水量在2000立方米以下,就是缺水的国家。中国人均水量不富,是缺水国家之一。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据测定,“滴水”在1个小时里可以集到3.6公斤水;1个月里可集到2.6吨水。这些水量,足可以供给予一个人的生活所需。可见,一点一滴的浪费都是不应该有的。至于连续成线的小水流,每小时可集水17公斤,每月可以集水12吨,哗哗响的“大流水”,每小时可集水670公斤,每月可集水482吨。所以,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

1、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

()

2、在观察完小动物后可以把它踩死。

()

3、我们观察树叶时可以在树上随意摘树叶。

()

4、蜗牛的身体有伸缩性,所以不能测量它的大小。()

5、树是活的植物,是有生命的物体。

()

6、一次性筷子既方便又环保。

()

7、蜗牛喜欢吃菜叶。

()

8、蜗牛的粘液是用来标识路线的。

()

9、植物的叶由叶片、叶柄组成。

()

10、记录树叶形状,我们可以用画画、拓印等方法。()

11、树木都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

()

12、植物的生长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13、蚂蚁找到了食物会马上把它吃掉。()

4、像狗尾草那样的茎叫木质茎。

()

5、我能用各种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大小、形状和粗细。

()

6、小草、树木和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我们应该爱护这些小小的生命。()

7、站在远处用眼睛看一棵大树,就可以说是在观察大树了。()

8、所有植物都是在强光下生长的好,在弱光下生长不好。

()

9、小草、树木和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我们应该爱护这些小小的生命。()

10、比较树叶的大小只能用数方格的方法。

()

11、植物叶子的形状虽然各不相同,但叶脉是一样的。()

12、世界上最大的花是大王花,它颜色漂亮,却臭气扑鼻。()

13、躲在树洞里的小动物,我们可以用手伸进去去捉。()

14、、蜗牛、蝗虫和蚂蚁是同一种动物。()

15、5毫升水相当于大雪碧瓶一瓶。

()

16、蜗牛的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眼睛长在长的那对触角上。()

17、蜗牛壳很硬,是不能长大的。

()

18、蚂蚁和苍蝇的身体相差很大,没有相同点。

()

19、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世界上最小的鸟是麻雀。()20、食用油也是液体。

()

21、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长颈鹿,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

22、在观察活动中要注意保护小动物,不要伤害它们。()

23、蜗牛的足叫腹足。

()

24、蚯蚓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

25、蚯蚓的身上有很多的环节。()

26、金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

27、去动物园时,我们可以把自己带去的食物给动物们吃。()

28、物体的不同部分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

()

29、同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体。

()30、吸水性从强到弱依次是:纸、木头、金属。

()

3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很少用到复合材料。()

32、科学课本的封面是一种复合纸。

()

33、植物的颜色都是一样的。

()

34、树木和我们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我们应该象爱护自己一样爱护树木。

()

35、玻璃、陶瓷是天然材料。

()

36、小华说:塑料薄膜是透明的,它可以代替玻璃使用。()

37、喝完饮料后的空铝罐,应该扔进河里让它飘走。()

38、利用废纸可以制造再生纸。

()

39、我国古代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的。()

31、沙漠中的动物可以离开水。()

41、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

32、水可以被压缩,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

43、由于树木生长速度很快,我们浪费一点也没有关系。()

4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材料有关。

()

45、砖和陶瓷都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所以他们的硬度也一样。()

46、很多物体并不是用单一的材料制成,这主要是为了美观。()

47、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尽量让材料能重复使用。()

48、我们居住的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左右被水覆盖着。()

49、水和沙都不能够在同一平面上堆积起来。()50、洗洁精的流动速度比水慢多了。

()

51、水和空气是地球上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

52、看不见的东西,说明它就是不存在的。()

53、井水很干净,可以直接拿来饮用。()

54、味精不是液体,食用油是液体。()

55、“米”是表示水的多少的单位。

()

56、在科学观察中,我们经常用尝的方法去比较未知物质。()

57、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用锅盖盖灭。()

58、空气流动会产生风。

()

59、空气可以被压缩,但水不能被压缩。

()60、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不可能有重量。

()61、把一瓶密封的空气抽去半瓶后,瓶里只有半瓶空气了。()62、生活在水里的动物不需要空气。

()63、“桂子花开,十里飘香。”是因为空气流动把桂花的香气传播出去的。()64、水和空气需要我们人类自己去保护。()65、会流动的物体都是液体。

()66、叶面上的露珠其实就是水的表面张力现象。()67、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68、我们人不能在水中呼吸,所以水中没有空气。()69、对不了解的物体不能随便闻,也不要随便尝。()70、量筒只能测量水的体积。

()71、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眼睛的视线要和水面对齐。()72、金属饮料罐的成型利用了金属的柔韧性。()73、有时空气会占据空间,有时又不占据空间。()74、食用油比水流动得快些。()75、水只存在于江、河及海洋中。()76、菜油油滴比水滴更圆。

()77、用量筒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

()78、离开了空气(或氧气)木柴不能燃烧。

()79、空气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无重量、会流动的物体。()80、我们这里的水很多,因此浪费一点也没有关系。()81、空气没有形状,没有重量。

()82、虽说材料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但材料的使用并不影响周围的环境。()83、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反复利用。

()84、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85、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86、一般情况下,塑料尺的柔韧性没有不锈钢尺好。()87、不同材料吸水能力是不同的。()88、陶瓷制品的吸水性好。()89、通常情况下,油比水轻。

()90、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

()91、有同学说纸相当便宜,我们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92、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寿命。()93、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94、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因此我们可以把它放在水中生活。()95、蚂蚁是靠分泌的信息素来标识路线的。()96、鱼鳃不停地开合是它在喝水。()97、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98、沙子会流动,所以是液体。

()99、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100、任何液体我们在观察时都可以用嘴来尝。

1、一片完整的树叶是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的。

2、植物的茎分为两大类,象松树的茎是______,象狗尾草的茎是______。

3、动物和植物都是______。它们都是有______的物体。

4、蚂蚁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头上有______对触角,______有3对脚。

5、蜗牛是用______爬行的,蚯蚓是用______ 爬行的,金鱼是用______游泳的。

6、通过观察,我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蚂蚁喜欢生活在______,鱼喜欢生活在______;蜗牛喜欢生活在______。

7、______材料可以具有单一材料不具备的性能。

8、不同的材料,他们在______、______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9、人们常用金属做水壶、锅等炊具,是因为它的______好。

10、我国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 ______发明的。

11、材料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人造材料,另一类是 ______。

12、水是一种没有_______,没有 ______,没有______,______的物体,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_________;像石头、铅笔这样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 ;像空气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______。

13、我知道生活中常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液体。

14、拿水与空气比较,相对较轻的是______,流动性较好的是______。

15、物体的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 等三种。

16、我会用工具,可以用______来帮助我们比较大树的粗细,可以用______来帮助我们测量液体有多少毫升。

17、比较物体的______时,我们可以用划痕的方法。

18、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_____看、用_____摸、用_____听、用______闻,还可以借助______来测量。

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大全之二(判断题)()

1、树木都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

2、植物的生长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3、植物不能运动,所以是没有生命的。()

4、像狗尾草那样的茎叫木质茎。

()

5、我能用各种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大小、形状和粗细。()

6、小草、树木和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我们应该爱护这些小小的生命。

()

7、站在远处用眼睛看一棵大树,就可以说是在观察大树了。()

8、所有植物都是在强光下生长的好,在弱光下生长不好。()

9、小草、树木和人类一样具有生命,我们应该爱护这些小小的生命。

()

10、比较树叶的大小只能用数方格的方法。

()

11、植物叶子的形状虽然各不相同,但叶脉是一样的。()

12、世界上最大的花是大王花,它颜色漂亮,却臭气扑鼻。()

13、躲在树洞里的小动物,我们可以用手伸进去去捉。()

14、在观察完小动物后可以把它踩死。()

15、蜗牛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

16、蜗牛的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眼睛长在长的那对触角上。()

17、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要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

18、蚂蚁和苍蝇的身体相差很大,没有相同点。

()

19、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世界上最小的鸟是麻雀。()20、蜗牛的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眼睛长在短的那对触角上。()

21、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长颈鹿,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

22、在观察活动中要注意保护小动物,不要伤害它们。()

23、蜗牛的足叫腹足。

()

24、蚯蚓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

25、蚯蚓的身上有很多的环节。()

26、金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

27、去动物园时,我们可以把自己带去的食物给动物们吃。()

28、物体的不同部分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

()

29、同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体。

()30、吸水性从强到弱依次是:纸、木头、金属。

()

3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很少用到复合材料。()

32、科学课本的封面是一种复合纸。

()

33、材料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

34、人们用木头做成刀具,使用起来效果很好

()

35、玻璃、陶瓷是天然材料。

()

36、小华说:塑料薄膜是透明的,它可以代替玻璃使用。()

37、喝完饮料后的空铝罐,应该扔进河里让它飘走。()

38、利用废纸可以制造再生纸。

()

39、我国古代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的。()40、材料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

41、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42、物体的不同部分可以用不同的材料。

()

43、由于树木生长速度很快,我们浪费一点也没有关系。()

4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材料有关。

()

45、砖和陶瓷都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所以他们的硬度也一样。()

46、很多物体并不是用单一的材料制成,这主要是为了美观。()

47、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尽量让材料能重复使用。()

48、我们居住的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左右被水覆盖着。()

49、水和沙都不能够在同一平面上堆积起来。()50、洗洁精的流动速度比水慢多了。

()

51、水和空气是地球上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

()

52、看不见的东西,说明它就是不存在的。()

53、井水很干净,可以直接拿来饮用。()

54、味精不是液体,食用油是液体。()

55、“米”是表示水的多少的单位。

()

56、在科学观察中,我们经常用尝的方法去比较未知物质。()

57、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用锅盖盖灭。()

58、空气流动会产生风。

()

59、空气可以被压缩,但水不能被压缩。()60、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不可能有重量。

()61、把一瓶密封的空气抽去半瓶后,瓶里只有半瓶空气了。()62、生活在水里的动物不需要空气。

()63、“桂子花开,十里飘香。”是因为空气流动把桂花的香气传播出去的。

()64、水和空气需要我们人类自己去保护。()65、会流动的物体都是液体。

()66、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用锅盖盖灭。()67、我们这里的水很多,因此浪费一点也没有关系。()68、我们人不能在水中呼吸,所以水中没有空气。()69、在科学观察中,我们经常用尝的方法去比较未知物质。()70、量筒只能测量水的体积。

()71、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眼睛的视线要和水面对齐。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大全之三(选择题一)

1、桑树、石榴树的茎是()。A木质茎 B草质茎 C不知道

2、下面()不属于水生植物。A水葫芦

B浮萍

C狗尾草

3、我知道下面()植物会捕捉小昆虫。A玫瑰

B猪笼草

C水花生

4、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就是用植物的()进行繁殖。

A根

B叶

C茎

5、植物()的叶子巨大,一个二三十千克重的孩子坐在上面,也不会沉下去。A芭蕉 B王莲 C水葫芦

6、两片树叶它们的()不同,说明它们不是同一种树的叶。A形状 B大小 C颜色

7、拓印树皮图案正确的步骤是()。

A先白纸紧压在树干上,然后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再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

B先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再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然后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

C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然后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

8、桑树、石榴树的茎是()。A、木质茎 B、草质茎 C、不知道

9、一般来说,植物叶的最大部分是()。A、叶片 B、叶柄 C、叶脉

10、()的叶片有特殊的香味。A、柳树 B、樟树 C、梧桐树

11、水生植物的共同特点是()。

A、生长都需要空气 B、都需要土壤 C、都不会开花

12、下列现象说明树有生命的是()。

A、树上有鸟窝 B、树干可以做家具 C、树会生长

13、蜗牛适合生活在()的地方。

A、阴凉、潮湿 B、高温、干燥 C、低温、潮湿

14、和蜗牛属于同一种类动物的是()。A蝗虫

B螺蛳 C蚂蚁

15、蜗牛爬过的地方()。

A会留下粘液 B会留下脚印 C什么也不会留下

16、蚂蚁是用()来交流信息的。A头上的触角

B声音

C眼睛

17、蚯蚓是用()运动的。A脚

B刚毛

C翅膀

18、植物、动物依赖以下()共同因素而生长。

A空气、土壤、水分 B空气、阳光、水分 C水分、阳光、食物

19、像蚂蚁一样,昆虫是用()呼吸的。A鼻子

B气管 C鳃

20、蚂蚁会分泌一种()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A黏液

B唾液 C信息素

21、象龟是动物中的“老寿星”,它的寿命可达()岁。A200

B300 C500

22、像蚂蚁一样,昆虫的胸部都长有()足。A2只

B3对

C8只

23、蚂蚁的()有一对触角。A、头部 B、胸部 C、尾部

24、鲫鱼是依靠()在水中进行运动的。A、鳞片 B、鳍 C、鳃

25、蚂蚁会分泌一种()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A、黏液

B、唾液 C、信息素

26、金鱼是靠()来呼吸。A、鳞片 B、鳍 C、鳃

27、在自然界中观察小动物时,我们应该()。

A、安静的观察 B、抓在手上观察 C、把他们弄死后进行观察

28、我们身边的物品大多是用()材料制成的。A、一种 B、两种 C、三种

29、埋在地下最不容易腐烂的是()。A、塑料 B、纸 C、木头

30、下列物体中,硬度最大的是:()。A、木料 B、塑料 C、金属

31、下列材料中适宜做窗框的是()。

A、塑料 B、陶瓷 C、玻璃

32、炎热的夏天我们常选择()的衣服。

A、黑色、厚实 B、浅色、透气性好 C、黑色、吸水性差

33、下列材料中,不含纤维的材料是()。A、纸 B、布料 C、塑料

34、把水倒在大小相同的()凉得快。A、玻璃杯 B、金属杯 C、塑料杯

35、不容易分解的是()。A、泡沫塑料 B、木棒 C、废纸片

36、能回收利用的是()。A、易拉罐 B、口香糖 C、苹果核

37、用塑料做水杯主要是利用了塑料的()特征。A、弹性 B、绝缘性 C、不渗水

38、我们用铁做锤子,是因为铁的()好。A、柔韧性 B、硬度 C、导电性

39、下列物体中,容易导热的是()。A、木头 B、玻璃 C、铝

40、下面的材料中()是经过加工合成的人造材料。A、石块 B、泥沙 C、陶瓷

41、用塑料做电线的外皮主要是利用了塑料的(A、弹性

B、绝缘性

C、不渗水

42、下列物体中柔韧性比较好的是()。A、木条 B、金属条

C、塑料条)特征。

43、人们常用()做雨衣。A、塑料 B、棉布 C、合成纤维

44、用金属做电线的导线,是因为金属的()。A、绝缘性好

B、弹性好 C、导电性好

45、同样轻重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A、体积大的容易沉,体积小的容易浮;

B、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 C、跟体积大小无关;

46、接线板的各部分用不同材料制成,外壳用(),接触片用()。A、导体,绝缘体 B、绝缘体,导体 C、绝缘体,绝缘体

47、先把外形相同的木棒、铝棒、塑料棒竖放在同一个杯子里,然后往杯子里倒热水,用手摸三种小棒的另一端。我认为,最先感受到热的是()。

A、木棒 B、铝棒 C、塑料棒

48、下列物体中,不容易导热的是()。A、木条 B、铜片 C、铝条

49、用铜做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特征。A、弹性

B、绝缘性

C、导电性 50、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有关。A、材料 B、大小

C、轻重

51、埋在地下容易腐烂的是()A、塑料 B、纸 C、陶瓷

52、在窗户上装玻璃,是因为玻璃的()好。A、硬度 B、透光性 C、透气性好

53、鲫鱼是依靠()在水中进行运动的。A、鳞片 B、鳍 C、鳃

54、人们一般利用()来擦汗。A、卡纸 B、餐巾纸 C、牛皮纸

55、把用下列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是沉在水底的。A、木头 B、铁 C、塑料

56、下列材料中,()不属于金属材料。A、钢 B、铜 C、铅笔芯

57、观察一种不熟悉的液体时,我们首先能做的是()。A、用鼻子闻

B、用嘴巴尝

C、用眼睛看

58、可以用来表示水的多少的单位是()。A、厘米

B、小时

C、毫升

59、实验室里的()是测量物体重量的工具。A、量筒

B、放大镜

C、天平60、一易拉罐“王老吉”大约是()毫升。

A、235毫升

B、310毫升

C、510毫升 61、500ml水相当与我们平时说的()。A、半斤

B、1斤 C、2斤 D、5斤 62、测量水的多少,实验室里用()。A、直尺

B、三角尺

C、量筒 63、下列哪样东西没有利用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特点()。A、篮球 B、席梦思床垫 C、空气床垫

64、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能帮助物体燃烧的是空气中的()。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氢气

65、水黾能在池塘水面上滑行而不沉入水底,是因为被水的()支撑着。

66、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在流动时,()。

A、流得一样快 B、水流得快 C、洗洁精流得快

67、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A、推不动 B、推到底 C、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68、潜水员叔叔身背氧气瓶下水是为了()。A、下沉 B、呼吸 C、上浮

69、下列的()组物体是可以流动的。

A、玻璃、番茄浆、汽油、空气、B、番茄浆、纯净水、空气、海水、C、水晶、水蒸汽、、白云、冰雹 70、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我们周围任何地方都空气 B、水中也有空气,所以鱼能生存 C、山越高,山顶上空气就越稀薄 D、冬天钻到被窝里睡觉空气新鲜 71、我们用过的废纸,应该尽可能(),以利于环境保护。A、焚烧 B、在垃圾场填埋 C、回收

72、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能帮助物体燃烧的是空气中的()。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氢气 73、把水倒在大小相同的()凉得快。A、玻璃杯 B、金属杯 C、塑料杯

74、水黾能在池塘水面上滑行而不沉入水底,是因为被水的()支撑着。

A、表面张力

B、浮力

C、重力

75、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A、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76、和石头相比,水的主要特征是()。A、摸得到 B、比较重 C、会流动

77、把一滴水放到半瓶油中,过一会儿这滴水会()。A、沉在瓶底 B、浮在油上 C、以上都有可能 78、影响液体流动快慢的因素是()。A、颜色 B、气味 C、黏稠度

79、生活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A、吹泡泡 B、打篮球 C、喝盒装饮料

80、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的方法比较物体。A、摸 B、闻 C、尝

81、可以用来表示水的多少的单位是()。A、厘米 B、小时

C、毫升 82、()是测量物体重量的工具。A量筒

B天平C尺子

83、很小的东西,用肉眼很难看清楚时,我们可以借用()来)。观察。

A显微镜 B放大镜 C望远镜

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大全之四(连线题)

1、棉衣 天

汽车轮胎

人 然

玻璃

造 材

塑料

材 料

竹椅

料 制

陶瓷

制 品

丝绸

品 大理石板

材料的软硬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材料的吸水性

放入水中观察 材料是否有磁性

把材料弯折 材料是是否导电

用铁钉在材料上划 材料的沉浮

在上面滴水 材料的柔韧性

用磁铁吸

材料的结构、光泽

用铁皮磨掉材料的表面,用放大镜观察

蜗牛的运动 用尾巴游动

蚂蚁的运动

用腹足爬行 蚯蚓的运动

用脚爬行 金鱼的运动

用身体伸缩爬行

蜗牛

生活中土壤中 蚂蚁

生活中地面上 蚯蚓

生活中水中 金鱼

生活中草丛中

门锁

可乐瓶 塑料

书桌 金属

汽水瓶 木材

书本 纸张

菜刀

书本

空气

牛奶

液体

石头 木块

气体

树叶 橡皮

固体

铅笔 白酒

亲爱的同学:当你拿到试卷后,请不要紧张,这是一次展示你对三年级科学(上册)学习理解的好机会。只要你把自己对每个问题的探究、理解、了解或体会真实地表达出来,就是一份好答卷。祝你成功!

一、把你知道的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填在方框里,如果方框不够,可以自己增加。(12分)

二、我会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在括号里划“×”)(分)

()

1、蜗牛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

()

2、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3、金鱼在水中用肺呼吸。()

4、棉花、塑料、钢材都是天然材料。()

5、用过的纸不能再用,应丢弃它们。()

6、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7、砖和陶瓷都不容易吸水。()

8、叶面上的露珠其实就是水的表面张力现象。()9.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30()

10、蜗牛壳很硬,是不能长大的。()

11、蚂蚁经常单独活动,寻找食物。

()

12、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

13、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叶柄里面有气囊,充满空气。()

14、在砖块下我们容易找到蝗虫。

()

15、观察小动物时,我们要爱护它们,不伤害它们。

三、我会选择。(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共30分)

1、金鱼藻属于()。A.陆生植物 B.水生植物

2、用铁锅炒菜是利用了金属()的性质。

A.能导电 B.容易传热 C.有光泽 D.有延展性

3、锅一般用金属制作,但锅把却是用木头或塑料制成,这是因为木头或塑料()。

A.易传热 B.不易传热 C.不易导电

4、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是()。 A.天平B.温度计 C.量筒

5、砖块属于()。

A.建筑类材料 B.金属材料 C.陶瓷类材料

6、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占空气体积最多的是()。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7、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是利用了空气()的性质。A、占据空间

B、可以流动 C、能被压缩

8、蒲公英是()植物。A.木本 B.草本

9、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也同样也有()的完整过程。A.生长 B.衰老 C.生长和衰老

10、蜗牛利用()向前爬行。

A.触角 B.腹足 C.硬壳 D.尾

11、蚂蚁有()条腿。A.2

B.4

C.6

D.8

12、我想把树皮图案弄到纸上去,我一般用()的方法。A.图画

B.拓印

13、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等几个生长阶段。

A、发芽、开花、结果 B、种子、幼苗、开花、结果 C、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14、观察就是()。

A、随便看看

B、带着目的看

C、看到什么就记下什么

15、鲫鱼的鳃不断张合,是它在()。A、喝水 B、呼吸

四、我会连线。(共10分)

把下列生物和它们具有的特征用线连起来 

五、探究总结。(18分)

1、在气泡图中记下我们知道的塑料的特性。

2、在“家鸽、燕子、螳螂、斑马、乌龟、大熊猫、娃娃鱼、蜻蜓、蛇、青蛙”中你认为哪些是一类的,把它们分类写下来。

第三篇: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班级:

姓名:

第一单元

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电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电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5500V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干电池里1.5V的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

5、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器元件等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6、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来,经过导线流到灯泡的并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断路)或不经过灯丝直接流走(短路),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3、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

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另外还有4个萼片、6个雄蕊、1个雌蕊。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这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都有的花叫完全花,油菜花就是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如:南瓜雄花和南瓜雌花都是不完全花)

5、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6、雄花和雌花都是不完全花,也是单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7、植物的花有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作用。

8、雄蕊可以分为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里面含有很多花粉。

9、雌蕊可以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10、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虫子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

11、植物的果实中都有种子;不同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大小和形状是不同的。同一种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也是不同的。

12、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

 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

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

 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  莲蓬、椰子的种子是利用水流传播的;  苍耳的种子是利用动物传播的。

13、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有适宜的温度,还需要一颗完整的种子。

14、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种皮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根,子叶为种子发芽提供营养。种子萌芽时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

15、许多动物分为雄性和雌性,雌性动物产的卵子,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16、鸟类的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胚和气室等部分组成。卵壳和卵白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第三单元

食物

1、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肉类、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

2、食物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的材料,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鸡、鸭、鱼、蚕豆等。蛋白质燃烧后有一股焦臭味。

4、淀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肥肉、芝麻等食物富含脂肪。

5、糖类和脂肪能提供给我们能量。

6、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7、食物在白纸上擦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糖类(淀粉)。我们也可以通过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了解它的成分。

8、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食物最有营养,也找不出一种包含了全部营养的食物。为了使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能保持营养均衡,我们必须吃粮食类、蔬果类的食物,还必须吃肉蛋类的食物。

9、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10、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一种微生物。

11、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12、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我们可以用冷冻(或冷藏)、晒干(或风干、烘干)、腌制、密封包装、真空包

装、高温消毒等方法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更好地储存食物。

13、食物包装上一般都有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配料表、商标、生产厂家、地址等信息。

14、食品的特点、包装保存的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等都会影响到保质期的长短。

第四单元

岩石和矿物

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我们可以从颜色、光泽、花纹、条痕、软硬、组成颗粒等方面观察和描述。

2.观察岩石的方法很多,如:手摸、鼻闻、轻轻敲打、用小刀刻(或指甲、铜钥匙等刻)、滴盐酸等。

3.有的岩石是岩浆侵入到地壳或地表凝结而形成的,如: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而形成的浮石、玄武岩、流纹岩,岩浆在地下深处冷却形成的花岗岩。(岩浆岩)

4.在岩石中保留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化石。

5.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6.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光泽、检测矿物的硬度、观察矿物条痕等方法研究矿物。

7.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粗略地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  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 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8.冷热、风、地表变动、动植物活动等都会对岩石产生变化。

9.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

第四篇: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最新整理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d]rSjs0

一、我看到了什么

`Q7s

1、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sHiKMfUM0

二、校园的树木

WC[2)H*w*

2、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

$#8#q:tt|

3、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MKz>,^

4、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F]H\LH

三、大树和小草

;i'(N*?

5、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u-u:Jo

6、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C`Q2

y7、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g~P1

b4k4H8、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

sc

h<09}

9、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小麦、向日葵。

~tU$i!|{

四、水生植物

&CozWgc10、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植物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XR

40$9*?j11、陆生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等。

);C“$J%

12、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荷花。

.jy

0~k{813、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7%^l

14、为什么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因为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部分的海绵体充满空气。

V+K+

C\

五、植物的叶

9Oh

六、^K]

15、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0

$!j#716、叶的结构:

<FzWqv17、植物的叶一般由叶柄和叶片组成,叶片上面有叶脉。

]qGqRG0d18、叶也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G~a@+9A19、植物的叶同样都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

u|8%u

P

七、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Y\'0:,20、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3s6Qdv

21、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9MJZ{LOWb22、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G,2Zrr0^f

八、植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3\Zw#)

23、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土壤。

('sc&-?U24、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0lxVjx25、所有植物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RDB)UP

My26、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z:

D\''A27、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U)

r55YO28、植物的相同特点:

eGBJa_a

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都能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过程。

第二单元

一、寻访小动物

M

n_6



]

1、&

b_#im{V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vu*yw3KU

二、UW,K{-I?

蜗牛

ea1;P)jZt

2、蜗牛的身体分头部、腹部、尾部三部分。头部有眼睛、触角和嘴巴。蜗牛有两对触角,前

一对比较短,后面一对较长,长的触角顶端有眼睛。

3os#,|XBdJr

3、蜗牛靠腹足爬行。蜗牛腹足中的粘液可以保护腹足(腹足经常保持湿润,避免爬行时受到损伤)

Q_kFpR!+

'^:n3L

4、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pWL

JPl

~{yaSQ(“

5、蜗牛喜欢吃菜叶等食物。

D@0}|^J

:

nq:s}Z6、蜗牛用肛门排泄废物。

q`BXI_9

H?cnq>7

7、蜗牛用气孔进行呼吸。

{n“&%NS

<~AX}GeL3P

三、蚯蚓

=Y

9

t

U~W

ER`}

8、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1U+Ot{@C

P9\



w::69、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ps^

o[qn

sG_}e/-Hi@

10、我们用手等碰触蚯蚓时,蚯蚓身体会收缩。

Q4}`P>^Z

|J`4|+411、蚯蚓不适应水中的环境,不能把蚯蚓长时间放在水里。

TB]Zg(lQSc|Y

8

12、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abtX:d

四、j

l6M1[Z#

蚂蚁

!“WDW8Q<

.=C+MEjg13、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L?f-

H7

|?T%ax![

14、蚂蚁喜欢吃白糖、面包屑等甜食。

E74a,~q,>)z`>j^

15、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六只脚)。

A86go.pS

*{D

K$w?

16、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CU4Jz

tCFc,LO17、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

ABK'y

五、&*N7TE

/j金鱼

vT]~v,+

aLu\

KL}e18、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E/-j%2>

i'iEz?$(S19、金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金鱼是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是常见的家养动物。

+U8wm2

iLjB

EAn20、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i>Y_e)I'

d'~O4+.7u21、金鱼的进食方式是吞食。喂金鱼时一次喂得太多,会把金鱼胀死的。

.cn$@\y1

nC6c<6MF22、金鱼呼吸时,水流过金鱼的鳃部,鱼鳃就能利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

(7“ukOl

!k>nfQrgb23、金鱼不断地喝水,会胀破肚子吗?

3kH7\e$

DDh!2答:不会。因为金鱼将水吸入口中,又通过鳃部排出。

[,c1

9

a

$8i.i24、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lv“)

DPx

g@B6

=

六、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Sg“cfuV

v38

Zi_=S

25、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mC_thqI

$-

d1{)926、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第三单元>Hf;mz38*#n4

一、我们周围的材料

rJWJWFa6

U{B`,X^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ABmj{*i

g(vx|*“|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陶瓷、橡胶)等。

q]}S6:Vw\

Z

Q>{ASI3、知道身边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ryq,b“

Y2CP_333;B4、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

!7|

6D,U

[-S^ga'$

二、哪种材料硬

*;'P.3k“

9?C$/?CVDO5、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留下(划痕)。

jd

AfDMm

c2m)/)iy#86、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画)的方法。

hryZzo5

Cdr

s

7

7、将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铁钉>木条>塑料尺>卡纸

G.4r|=(fZ|?WV{o

8、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eW.[VqA7Y



\

MTkit

R40dGl[

10、铝的易拉罐可以进行回收,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特性?答:延展性。

Y.5#Anro1

Cyfh4B.三、比较韧性

P_Ge8

7z#uxd61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iiX15VNw>}

[xhse9_w1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v

KX

^

w

13、木条、卡纸条、铁片和塑料条四种材料中:塑料条的韧性最好,弯曲程度最大。

e\(:Yo|)G*

w?o<

14、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重复利用性)等。[气泡图]

\a#8

Q{M

Mvm

G{83%s15、观察生活中塑料制品,能够分析它们利用了塑料的什么性质。

Ip.{mGw

9*^u?:d16、认识循环利用的标志。

=>%g/]

`四、它们吸水吗

v

h5vr

d;aKGuN4M17、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QBmM“r

Ck6u*18、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四种材料中: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金属最弱。

*28h

31“_Si\wa19、纸的特性:

Edg9

Ag

!KIr[g(“五、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v“vT

eWS

20、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SOe“KzPD

S'C\'*RAH21、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

.<5g`/s%[

8

;_

22、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坚硬)、(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1

六、'K@M

GnbW砖瓦和陶器、瓷器

Nbu$Ng!P{

LwV*79L723、砖的主要用途是(砌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X?4C|:.<

sh[a3

At24、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vWR,[\]4

FDnFdr3R25、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也必须经过烧制。

iy0?}s\

/zTgu(BE;

26、砖瓦和陶器、瓷器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wc{^]op

七、$eoAG$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OAAUqLC



`fy[<(Es27、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r^]}:~

八、y28、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九、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

G#UPfm}tU

@{M!j%/D

一、水

E\+}“Zw%g

j*eHW#(m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

/vpZ



('~[92sX0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_\%Z1w}

(RnXgMvQF3、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coHBL-.U

+C

bqT&

4、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In“v(KI8v

UPH8RLd=o5、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OG7h$&

i]

8YpwDd6、水的用途很多。(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ZGkp“

T]X}&$h_

7、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

T%

~n8

>=eb2

@

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l`-ag9FM0

ZxH~]

8、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6#6fR

F|S`SMO

三、谁流利更快一些

=O`,hG^

ts

USb4u

9、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L9Bc'UIKG

Cpul1h

四、比较水的多少

E]L“Q



`gnd%R4Xx10、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oprP%n

^f}“^&}:9n11、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

十、e-

RL



zR6

ePT12、液体体积常用毫升、升来表示。

vF

gKB3

P7&

c3Ufyz13、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jv&o0

D$n

o`?*

五、我们周围的空气

C0&M[Jh:

7#ph

十一、\cm

十二、14、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

fAu*]r

*57!r

'

15、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bEgN{?

G

W;PmJ49%

16、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1

十三、17、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p|P

+0o0

R

十四、=e~qBV)

六、空气占据空间吗

}yE:(+O

y;%?8>%

18、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

zu%Zq

0X&

e<7

19、空气可以被(压缩)。k3@/|^D}&

ZSkqmM+

七、空气有重量吗

hUB`NPj

6)Y(4J20、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重量很轻。

第五篇: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天气/声音/溶解/我们的身体 天 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溶 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声 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的变化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保护我们的听力 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跳动起来会怎样

(一)4、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口腔里的变化

7、呵护我们的身体 第一单元 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

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站,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2. 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观察天气;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风向;能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 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 意识到天气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

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1-1 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

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教学反思:我们关心天气”除了书上的全国天气情况图,增加了从网络了解天气信息的内容,打开新浪的“天气”看当天全国天气情况图,打开QQ上的天气标志,了解近三天当地的天气,及城市指数。贴近实际生活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全国的天气是不同的,天气不断地在变化,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调节我们的生活。网络呈现的头脑风暴式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我们关心天气》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里的第四课时,是研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天气和对天气认识的感知,并知道天气预报是通过卫星云图来传播的,以及生物预告天气的本能,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天气把现代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也更好的关注人们的生活.学生分析: 本学年段的学生已接触科学学习有一年了,对科学学习的方式基本的方法已经掌握的较好,学习科学的兴趣教浓,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都能做简要的回答 ,但对天气没有正真的去了解,去关心过.而且在语言的表达上稍欠缺一点.教学设计: 天气是日常生活常见的,但学生并没有认真的仔细的去研究过其中的奥密,而本节课是让学生通过这一常见的现象进行感知,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收集到各种信息.教材分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不同的天气.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交流的形式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天气,感知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第二部分:生物预告天气.让学生了解很多生物比我们人类更早的了解天气的变化;第三部分:预测未来的天气.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明天的天气情况;第四部分:了解天气预报中的内容:这部分是让学生了解现在除了天气预报的播报以外,还增加了许多新的补充内容,让人们感受天气是以人们为中心的;教材处理: 按教参要求,本课分了四个部分要求一课时完成.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用一课时完成是难度很大的,我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将本课做了修改,将本课该为了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前三个内容,将看卫星云图做为第一课时的拓展,因为看卫星云图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难道

教大,大人们看这图都有点吃力,何况是四年级的学生,所以让学生把这个做为课外作业带回去,让他们去查找资料,这样对下节可看卫星云图分析卫星云图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设计简单的符号记录天气状况

(2)激励学生去观察动物和植物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了解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天气的变化与人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2)了解预测未来天气的途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观察能力。

(2)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培养学生认真细致 有持久性等科学态度.教学实录:(片段)一情景导入: 出示课件:放一段播报天气预报的音乐

师:同学们,请你们仔细听听,这段音乐你们熟悉吗?经常在那听过? 生:学生仔细听 师:谁来说说? 生:这是天气预报的声音 生:这是播报天气预报的声音 师:说的真不错

生:这是每天7:30播报的天气预报的声音 师:这位同学说的真完整

师:看来大家都特别的关心天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关心天气>这课

板书<我们关心天气> 二认识不同的天气,了解不同天气的标志

师:老师这儿收集了一些有关天气的图片,请你们看看都有些什么样的天气? 出示课件:不同的天气 生:观察图片,小组议论 师:谁先来说说? 生:我认为第2副图是多云,因为云把蓝天遮了一大半 师:说的很好.那用什么图片来表示呢? 生:用 这个图标表示(学生上台粘贴土标……以后依次)师:你真会观察,其他同学继续

生:第1幅图是晴天,蓝蓝的天空,晴空万里,还有蜘鸟在叫,晴天用 太阳表示 师:说的真好,还用上了形容词

生:第4副图是雨,用 这个图标表示

生:第5副图是雷阵雨, 用 这个图标表示

生:第3副图是阴天,因为云把天空都挡住了, 阴天是用 这个图标表示 师:观察的真仔细,你在说

生:第7副图是雪,用

这个图标表示

生:第6副图是风,风把柳树吹的左右摆动,风是用 这个图标表示

生:第9副图是沙尘暴,沙尘暴是一种很厉害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生活的灾难,是用 这个图标表示

师:如果遇到沙尘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自己呢? 生:出门做好防护措施

生:我在一本书书上看过,应该在有沙多的地方种上树,树的根可以保护沙不被风吹走.师:说的真好,看来这位同学很爱看课外书籍 师:这第8幅图,是什么天气呢?谁来告诉大家

生:这副图是雾,有雾的时候我们看不了很远,雾是用 这个图标表示 师:看来大家都观察的非常仔细,也对天气是非常的了解 师:在这么多的天气里, 你最喜欢什么天气呢?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的是下雪天,有雪是我们可以出去打雪仗,雪天还可以杀死害虫 生:我喜欢晴天,晴天让人的心情很好,还可以出门去旅游 生:我也喜欢晴天,晴天我们了、就可以出去玩 师:那要是一年四季多是晴天那行吗? 生:不行,那样会使田里的粮食没水喝 师:说的真好

师:看来天气是根据大自然的变化而产生的,因此我们要特别的关心天气 出示课件:北京的城市天气预报, 全国大部分的城市天气预报

师:同学们,这儿是2001年9月22日的天气预报,从中你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知道,是北京9月23日天气 师:为什么是9月23日的天气呢? 生:因为9月22日播报的是9月23日的天气 师:你真会观察,看来你是天天在看天气预报了 生:是的 师:还有呢? 生:左边这副是告诉我们全国大部分的天气变化 师:有谁能在补充一下? 生:通过图标的变化,能大概知道全国大部分的天气变化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 教学反思: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的方式。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并领悟科学的本质。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我们更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程整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遵循“科学的探究始于细致的观察”的新课程理念,早教学我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技能,和细致的认真品质,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网络的教学来更好的了解科学的学习.一、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这节课上完后,自我的感觉还是很好的。主要是从学生学习的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非常高的,全部同学都能通过网络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在小组讨论是也能配合的很好,并都能积极主动的发言。

二、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回顾本节课,在教学目标上都能较好的达到,学生也能都通过科学和网络的结合学习达

到一定的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严禁性,通过学习这节课,让学生能更加的关注身边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更让同学们有心的去观察生物的变化,但是对每个学社的思维发展训练还不到位。

三、产生新的教学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自己也有许多的想法和体会,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与小学科学拓展型课题的整合,使学生的学变得更为主动。他们在交流研讨中,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同时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渗透科学研究成果与他人共享的思想,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1-2 天气日历 探究活动分析:

前一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在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日历中,学生将用改进后的、比较简单明确的天气符号(有时需要用有相关数据的天气符号卡)来记录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且他们需要自己制作这样的天气符号卡来完成观察记录任务,所以让学生练习画一画天气符号是很必要的。在降雨量中增加降雨的毫米数的记录,是和后面雨量器的教学相配合。运用小旗被风吹动情况的符号来记录风量,也是和后面“怎样描述风”的教学活动相配合,并使学生的观察和记录更容易一些 制作天气日历(时间/内容)1.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两周前的天气是什么样的。除非那一天有特别明显的天气现象发生,否则学生是很难记得清楚的。2.教师再让学生描述今天的天气,并讨论:我们怎么样才能在两周后仍然记住今天的天气?学生的回答将集中在如何把天气现象记录下来。

3.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日历是跟踪记录天气的好办法,并让学生了解天气日历。告诉学生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如何观察天气,并将观察到的天气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4.讨论今后的天气记录应怎样进行?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小组轮换,每周指定一个组,每1至2人负责一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并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天气日历上;方法二,每天安排一个同学观察和记录天气,定一份观察记录值日表;方法三,每天安排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把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先和全班同学描述,再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

表中。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准备:

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 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3.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4.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5.温度计每组一支 6.科学记录本和笔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1.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

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4.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5.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

6.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因为,从这一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

7.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

8.依次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

9.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的气温。

10.讨论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教学反思: 1-3 温度和气温 探究活动分析:

1. 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测量气温。2. 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3. 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

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5.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并

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

6.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教学反思

第四课 风向和风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过程与方法:

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

二、探究内容:

(一)风向和风向标

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

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

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

(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

(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

(二)风速和风速等级

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

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

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

(三)实地观察

1、测量风向和风速

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

教学反思:“风向和风力”一课室内外结合学习。我们的实验室楼就在大操场边,实验室就在底楼,这为我们的室外观察提供了方便。我带学生到气象站,明确方位,利用风向标看风向,到气象室观察风向风速仪,像科学家那样去观察;再带学生到操场,看国旗认风向和风力;用身体、用红领巾感受风向风力。学习用简化的风力等级描述风力。感受风向和风力的观测可以因地制宜,有不同的方法,是一件容易而且有趣的事情。然后回教室交流。今天什么风,风力如何?你为什么这么认为?然后阅读书上的风力等级表拓展。风向标的制作选为课外活动。我觉得这一课的重点应该要学会看风向和风力,这是一种实践能力,大自然中有很多天然的风向标!如果学习了本课学生还不会看风力和风向,课堂能说有效?当然能力是要训练的,我给学生提了个要求,以后每次到实验室前先去观察风向和风力,然后到实验室上课。

第五课 降水量的测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过程与方法: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说明书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喷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呢? 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

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

二、探究内容:

(一)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

生根据制作说明书,尝试制作雨量器

2、展示自制简易雨量器,讨论: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也可以吗?

3、小结

4、模拟降雨,初步感知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

(二)降水量的观察和测量

1、讨论: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

2、指导记录“降水量填充图”

3、指导学生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教学反思:

第六课 云的观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过程与方法: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难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描述云

1、出示“云”字。问: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用网状图记录学生想法。

二、探究内容:

(一)观察云

1、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

2、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室外观察,明确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

4、反馈

(二)对云进行分类

1、分组活动: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2、生汇报

3、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

4、再次观测,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种类型的云,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教学反思:“云的观测”一课也是室内外结合学习,那一天上午一会儿有太阳,一会儿没有太阳,天色暗沉。学生猜测云量是多云,占四分之三不到一点,实地观察却是超过四分之三的,于是说云量是多云转阴。云的种类基本认为是雨层云,灰灰的一片压着。确实天气一直在变化的,下午就是阴转阵雨。这也应证了看云可是识天气。以后上课前就又多了一项观察,看云。天气谚语 看风识天气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看云识天气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看天象识天气

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大雾不过三,过三阴雨天。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看物象识天气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第七课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二、探究内容:

(一)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第一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

1、沙

1、面粉

1、装水烧杯

3、筷子

1、玻棒

1、水槽

1、漏斗

1、滤纸

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7.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提醒学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装水烧杯

4、筷子

1、高锰酸钾

1、小药勺、食盐

1、沙

1、面粉1。【教学过程】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6.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

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课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

【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气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 ·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 ·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解现象。·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 3.观察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

(1)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2)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4、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教学后记:

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30毫升水的烧杯

2、筷子

1、小勺

2、食盐20克、苏打20克、汽水

1、开瓶器

1、注射器1。【教学过程】

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5.汇报交流:

2.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参考P10)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 “ 问题 —假设 —验证 — 证实 ” 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

1、玻璃杯

2、热水和冷水、糖块

3、食盐

1、勺子

1、水槽1。【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时间?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六课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并能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会运用数据作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溶解实验中能用观察到的事实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在制定计划和实验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食盐、塑料小勺、筷子、烧杯、水 组实验材料:食盐1小瓶备用、(亦可每包2克的食盐10包)、筷子

1、盛50ml水的烧杯

1、水槽

1、天平1。【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3’

1.老师桌上有盐、烧杯、水、勺子、筷子,猜猜看,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实验?

2.谁愿意和老师合作?(出示一杯清水,请一学生放一平勺盐,教师搅拌)大家看到盐怎么样了?再往杯中放一平勺盐又会怎样?

3.提问:如果不停地往这杯200ml水里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板书课题: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4.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先50ml水来做实验。(在课题一杯后加上50ml)

二、制定一杯水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20’ 1.请你推测一下,这杯50ml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2.学生猜测:2勺、3勺、5勺……

3.组织学生讨论:想知道谁的猜测正确,该怎么做呢?

4.组织学生汇报,完善研究计划。(建议用以下形式表达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

一、研究的问题

50ml水能溶解几勺食盐?

二、准备的材料

1、一杯50ml的水。

2、一小袋盐。

3、小塑料勺、筷子、记录纸。

三、研究的方法

1、一勺一勺的加,每放一勺用尺刮一下。

2、等一勺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难以溶解为止。

3、记录完全溶解后的勺数。

四、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50毫升的水能溶解 勺食盐,即 克食盐。5.关键性提问:(边交流边完成以上研究计划)1.一勺盐怎么算?(满满一勺,用尺平刮一下)

2.第一勺加进去以后,什么时候加第二勺?加到什么时候不要加了呢?(等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要判断是否溶解是在搅拌时观察还是搅拌后等一下再观察呢? 4.一共溶解几勺怎么算?(如果放到第7勺没有溶解算6勺)

5.根据大家讨论,我们制定了这份计划,计划中哪些地方制定得还不够完善,可以提出来修改。

三、分组实验5’

1.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提醒做好研究记录)2.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分析研究结果8’

1.汇报实验数据。出示一张大表收集学生数据,如下: 勺数 组别

6勺7勺8勺 9勺10勺11勺 12勺13勺 14勺14勺以上 第1组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9组 第10组

2.从汇报的数据看,你发现了什么?

3.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同样一杯水里溶解的盐有多有少呢?(引导学生反思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同样一杯水溶解的盐不一样多。)

4.讨论:我们怎样回答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看大多数组溶解多少食盐?)5.出示天平,测量1勺大约是()克,接下来换算50ml水大概溶解多少食盐。6.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50ml能溶解18克的盐。

拓展:下节课老师请你把这杯水中的食盐与水分离出来,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呢?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七课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晒盐。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饱和盐水

1、食盐

1、清水

1、蒸发皿

1、放大镜

1、石棉网

1、酒精灯

1、三脚架1。【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请学生观察后提问: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增加水量)

2.按照学生的说法演示实验:我们用纸条在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个记号,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水蒸发,当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来的刻度时,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学生思考)

3.继续思考: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学生做解释)

二、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判断是否食盐。

1.讲解:用蒸发的方法水分减少很慢,我们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水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看一看溶液中水分减少后食盐的变化。

2.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

3.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

4.强调实验要点:酒精灯的构造、酒精灯的点火方法、酒精灯的灭火方法、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加热后实验器皿会很烫要注意安全。

5.分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颜色、颗粒大小。

6.集体探讨:这些白色颗粒和食盐一样吗?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它们是食盐吗?如果在蒸发皿中留下的是食盐,说明什么?(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而是形成了盐的晶体留在蒸发皿中。)

7.整理本节课达成的共同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拓展:阅读资料P19。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下载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教科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课 运动着的世界 一、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物体具有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二、搜集资料、制作卡片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搜集资......

    四年级科学下册《岩石和矿物》知识点总结新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岩石和矿物》知识点总结新教科版 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岩石可以按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不同的分类......

    2020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知识点清单复习资料

    新版小学科学四上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声音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1-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2.3《测量肺活量》练习题

    2.3测量肺活量练习题一、填空题。(1)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2)可以用法测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学会使塑料瓶里排出的水量越多。(3)肺活量的大小对身体的影响。肺活量大......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新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新教科版) 如何让三年级的小学生开始科学地认识这个神奇的世界?三年级上册科学带着他们一起走近,那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如何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第一单元复习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 举列4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