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行志愿的第一顺序志愿最重要吗_平行志愿填报策略
高考分数出来后就是填报志愿了,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平行志愿是什么,更不懂第一顺序志愿是否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平行志愿的第一顺序志愿最重要吗_平行志愿填报策略,希望你喜欢。
一、“平行志愿第一志愿重要吗?”这个提问的表达不规范
“平行志愿第一志愿重要吗?”这个提问,我虽然懂得提问者所表达的意思是“平行志愿排列的第一顺序的学校志愿重要吗?”,但是我仍然要指出,这个提问的表达十分不规范。因为平行志愿所填报的所有志愿学校都是第一志愿,没有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而第一志愿的说法是顺序志愿模式下,并且在顺序志愿模式下,第一志愿确实至关重要。提问者在这里想问的其实是“平行志愿的第一顺序志愿重要嘛?”。换句话说,就是平行志愿所填报的多所学校志愿:A校、B校、C校、。。中,是排列在第一位的A校最重要吗?答案是:未必。第一顺序志愿A校是否最重要,要取决于考生的志愿填报策略。
二、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
平行志愿可以填报多所学校,但是投档过程最多只能成功投档到其中一所学校。但是并不是哪一所学校排列顺序在第一位就一定能投档到那所学校去。哪一所学校能够投档成功,要依据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来确定。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所谓分数优先就是所有考生按照分数高低大排队,依据分数高低顺序投档,分数较高的考生能优先获得投档机会;所谓遵循志愿,就是一旦依据分数排到了某一位考生投档的时候,要依据他填报的多所学校志愿,优先投档排列在前面的学校。
比如她填报的第一顺序学校A校一定是第一个投档的学校,只有A校还没有投满的情况下才能投档成功。如果A校投满了,就会再继续投档B校,以此类推,直到投档成功。所谓一轮投档,就是每一位考生在本批次只有一轮投档机会,向某个学校投档不成功,可以向后面顺序下一所学校继续投档,一旦投档成功了,他的投档就结束了。无论录取与否在本批次都不会再有机会投档其他学校了。
三、平行志愿的第一顺序志愿未必是最重要的志愿
根据平行志愿投档规则,目前最流行的志愿填报方法为把多个志愿学校常按“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顺序排列,并从高到低梯度排列。最前面顺序可以填报考生很喜欢的、但是投档把握不足的院校作为冲一冲;中间顺序可以填几所与自己成绩排名比较匹配、投档把握比较大的学校作为稳一稳;最后顺序再填几所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在前面几所万一投档不成功的保底学校作为保一保。
如果按照这样的填报策略,显然最重要的志愿未必就是排列的第一顺序的作为冲一冲的A校。因为A校是“考生很喜欢的、但是投档把握不足的院校”,能否成功不好说。而且即便幸运地投档成功,也是处于提档线底部,专业录取空间很小,服从专业调剂录取到不喜欢的专业的概率比较大。而处于稳一稳位置的学校志愿由于是“与自己成绩排名比较匹配、投档把握比较大的学校”才是投档成功把握更大的学校。而且考生的分数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录取空间,被填报的专业录取概率较大。
所以稳一稳位置的学校才是最重要的学校志愿。而保一保位置的学校考生并不希望被录取,是保底作用的学校。重要性也相对没那么重要。因此依据常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填报策略,第一顺序志愿未必是最重要的志愿。最重要的志愿是稳一稳位置的志愿学校。至于它是B校、C校,还是D校,要看考生选择了几所学校作为冲一冲了。如果只选了一所冲一冲学校A校,那么B校就是最重要的学校。
四、“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未必是平行志愿填报的最佳策略
虽然“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是目前最流行的志愿填报方法,也是几乎所有专家竭力推荐的填报方法。原因是这种方法简单、安全。但是它未必是最佳填报方法。它的最大缺点是万一十分幸运地被A校投档成功,而由于分数在A校中偏低,被调剂到十分不喜欢的专业,考生将没有机会被B校的理想专业录取。因此还有一种填报策略也被部分考生和家长推崇:那就是主动放弃冲一冲,在第一顺序位置直接填报稳一稳的学校,其录取结果也许才是考生更加满意的。这种填报策略实际上是用顺序志愿的心态来填报平行志愿,常常容易得到学校和专业都比较满意的效果。在主动舍弃冲一冲,采取“稳一稳,保一保”策略填报,当然第一顺序A校就是最重要的学校了。
五、采取哪一种填报策略并无一定之规
由于我们把“稳一稳”定义为与自己成绩排名比较匹配、投档把握比较大的学校,从上面的分析看出,考生的稳一稳放在什么位置,那个位置就是最重要的。它既可以是A校,也可以是B校,甚至C校。完全取决于考生填报策略。而考生采用哪一种策略并无一定之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我们再仔细想一下,上述谈及的两种填报策略,实际上也是代表了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的两种思路。把冲一冲放在首位实际上是学校优先的策略,考生要有接受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把稳一稳放在首位实际上是专业优先策略,考生要形式上接受一种“吃亏”的感觉,因为它如果在首位放更高的学校冲击也有录取的可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除非你的分数非常高。
第二篇: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平行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平行志愿
以下是关于平行志愿的四个误区:
误区一:志愿没有先后
实际上,考生个人志愿平行之中不是平等关系,暗藏着先后顺序。当考生满足多所学校投档条件时,要按A、B、C、D(E、F)的顺序对考生志愿进行检索,一旦检索到有符合条件的高校,不再对其后志愿检索。
误区二:可以一档多投
事实上,平行志愿是一档一投,考生每批次填报的几个平行志愿,最多只能投档一次,投档一所院校。在某一批次的录取过程中,考生投档后如果因专业不当或其他原因被院校退档,则不会再投档,而是需要参加征求志愿。
误区三:没有退档风险
实际上,各批次招生院校在录取时是按各自招生规模分别设置一定的投档比例,且投档比例大多大于其计划招生数,当考生的实际成绩与志愿填报的高校的实际要求专业成绩有差距时,投档后会被退档。
误区四:同批次先后录取
在实际录取中,所有批次投档检索是同时投出去的,各校录取也是同时进行的。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北高职高专排名靠前的学校,其4G物联网、IOS软件开发、移动终端应用开发、三维设计、工程管理作为信息工程重点专业。当考生被某一高校退档后,只能进入征求志愿或下一批次投档环节。
第三篇:平行二志愿如何填报
平行二志愿填报技巧
一般人认为,二志愿的作用不大,没有必要费心劳神,其实不然,从山东省考试院公布的数据看,近几年山东考生一志愿录取率70%至75%,仍有25%至35%的考生是通过二志愿或调剂志愿录取的。仔细琢磨一下也是,在填报志愿时,大多数考生都不能说绝对能够一志愿录取,尤其是山东只设了一个一志愿学校,选择难度大,风险高。释放风险的任务很大程度上落在了二志愿填报上。
山东省的招生政策规定,一本、二本设平行二志愿六个,三本设平行二志愿五个。对这么多的二志愿学校如何选择呢?向来让人感到一头雾水,有些人草率行事,随意找六所院校填满了事,有些人干脆不填或只填一两所感兴趣的学校,其余空着。由于没有拉开梯度和分析所填院校是否招录二志愿考生,结果成了无效志愿,高分落榜或落偏,甚是可惜。
一.山东省最近五年高考填报志愿情况回顾(一本理)
山东历来是知分填报志愿,虽然每位考生都是在知道自己的分数和在全省的排序位置,但填报志愿时,不知道自己分数之上的考生都填报了哪些学校,更容易产生志愿扎堆和断档现象,使热门更热,冷门更冷,而且年年情况都不同。
2002年山东省首次实行“3+X”考试,总分750分,由于高考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一时不太适应,报考目标有些混乱,当年有北邮、天大等62所学校一志愿没有录满,不得不从二志愿中选择。换句话说,有35%的学校录取了二志愿考生或调剂志愿考生。
2003年由于试题难度较大,考生总成绩普遍偏低,部分考生心中没底,产生恐高症,报考时分外小心。招生人数多的学校因在考生心理上保险系数大而特受青睐,录取线被抬高;招生数量少、往年录取分高的学校受冷落,再加上传统的一志愿上线率低的学校,当年一志愿没有录满的学校数高达66所。
2004年高考成绩普遍提高,考生大都提高了期望值,踊跃填报省外招生人数较少的名校,一度形成高分扎堆,使许多学校“爆棚”,只有37所学校一志愿没有录满,其中包括省内招生大户——山东大学,一志愿罕见的没有录满。
受上一年影响,2005年多数考生不敢贸然填报上年录取高翘的学校,结果使的北航、北理、中大、川大等十几所著名高校遭遇了“滑铁卢”,一志愿录取线跌落到一本控制线,使二志愿考生有了拣漏的机会。这年共有37所大学一志愿没有录满。
2006年的情况有些类似于2003年,虽然总体成绩不算低,但是由于接下来将进入新课改高考时期,大多数考生担心衔接不好,不愿复读,选报志愿时,求稳心态占了上风,能走则走。一志愿比较理性,名牌大学几乎都在一志愿完成招生任务,只有武汉大学等少数几所没有录满。这年共有50多所高校进入二志愿录取考生。
二.几点启示
1.受上一年的录取情况影响较大,上年一志愿完不成招生计划的学校数量多时,下年就会偏少,反之亦然。
2.受高考政策变化的影响较大。一项新政策的推出或学校招生计划的变动都会在考生心理上引起些许猜测,或冷或热、或喜或忧,不可不察。
3.每年都有几所甚至十几所一流高校成为一志愿漏网之鱼。
4.一些偏远省区的高校和部分偏冷的行业大学一志愿录取率低,有的学校年年如此。
5.省内几所部分专业列如一本招生的学校,招生人数相对较多,一志愿录取率不高,每年都进入二志愿录取,甚至需要调剂录取。
6.学校改名或首次进入一本招生,当年很可能出现一志愿投档不足,需二志愿补录。
三.填报平行二志愿的一般规则
1.第二志愿与第一志愿间要有一定的梯度,一般30分左右为宜,如果分数尴尬,不好拉开档次,可以平行填报,但要避开地域想近、声誉相当的院校。
2.在考虑志愿梯度时,不能忽视考生对学校和专业的适应性和兴趣,不要为了保持志愿梯度而选择自己完全不感兴趣或与自己成绩不相符的院校和专业。
3.第二志愿的投档规则是分数优先,即谁的分数高,在平行志愿投档时谁就占有优势。这样,高分考生可以在平行志愿中优先选报一二所与第一志愿相当甚至比第一志愿好的院校,往往能出奇制胜。
4.平行志愿虽然是并列的,但对于某个考生来说仍然具有先后顺序问题,所以要将自己最想读的院校排在最前面,六个院校从前到后也要适当拉开梯度。
5.平行二志愿中最好选一所兜底院校,这个兜底院校在自己心目中必须是可以接受的,专业服从调剂,参考近三年录取情况预测,完全有把握录取的学校。
6.有的学校在招生章程中公布了接受第二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若考生能达到该校的最低投档分加该校的“分数级差”,就可以把该校作为第二志愿填报,因为该校会把你作为第一志愿考生来对待。(分数级差情况比较复杂,需要详细阅读领会目标学校的招生章程方可填报)
7.历年都有少数高校在一志愿生源充足的情况下,仍然拿出一些招生指标用来招收二志愿高分考生,但有地区限制或当地省招办批准等条件限制,如哈工大、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省内的山大、海大每年也有少量计划用来接纳一志愿落榜、二志愿填报该校的特高分考生。
8.在不适用院校志愿分数级差或没有规定分数级差时,所报二志愿高校必须是在前三年第一志愿投档不足或严重不足,至少是前一年第一志愿投档不足或严重不足,经过研判当年可能一志愿仍会不足。
9.对于那些基本上一志愿每年都报满的学校,可以视其分数级差为任意大,选择那样的学校为第二志愿,填了也白填。
10.对于那些第一志愿生源不足,但缺额不多,尚可招收少量二志愿考生的学校,录取二志愿时,通常分数会较高,确有实力的考生可将此填在第二志愿,但要靠前填写。
11.对于连年生源严重不足的学校,把这类学校填写在平行二职志愿的任何位置都有可能录取,而且越往前填,录取的可能性越大。
一志愿固然重要,二志愿也不容忽视。按照以上提供的思路和技巧,慎重填报好每个批次的第二志愿,可以大大提高升学成功率,愿你顺利进入心仪的大学。
填写平行志愿应避免六大误区
优讯-中国网 china.com.cn/info 时间: 2009-04-06 责任编辑: 叶子
北京从去年开始在高考中实行部分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因为实行平行志愿,去年本市高考二志愿录取率比2007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高分落榜考生比2007年有较大幅度减少。2007年一批次录取结束后,600分以上未录取考生为237人,2008年一批次录取结束后,600分以上未录取考生仅32人。4月1日,2009年高招规定出台,今年高考本市仍然沿用去年的志愿填报及录取方式。如何填写平行志愿?今年的考生和家长需要注意几方面问题,避免填志愿时走入误区。
一志愿仍是最重要志愿 误区一过分看重二志愿
今年本市高考志愿填报将于5月和7月分两次进行,高考志愿填报全部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www.xiexiebang.com)进行。第一次填报提前批,本科一、二、三批及艺术类高职录取院校志愿,时间为5月12日8时至17日24时。第二次填报专科批次录取院校志愿,时间为7月28日8时至29日24时。
本科批次第二志愿及本专科批次征集志愿仍实行平行志愿,其余志愿继续实行顺序志愿。
其中,提前批次可选报两个顺序志愿学校。本科一、二、三批可各选报4所学校,其中第一志愿可填报1所学校,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3所学校。艺术类高职可选报2所学校,专科批次可选报4个顺序志愿学校。每个志愿学校,考生可选报5个专业。
虽然二志愿平行引起很多家长的关注,但专家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志愿仍然是最重要的。
根据统计,往年本科层次一志愿的录取率达到86%,有14%的考生进入二志愿,10%的考生会被二志愿录取。也就是说,一志愿仍是考生最该关注并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研究的。
二志愿录取分可能高于一志愿 误区二分数够哪就上哪
西城高招办主任范任介绍,从去年平行志愿录取情况看,一所学校的二志愿录取分数,都会大大高于该校一志愿的录取分。例如北工大,去年预留了10%的二志愿录取名额。该校理科一批一志愿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3分,其本科一批二志愿录取分数线为604分,二志愿录取分数线比一批最低录取线高出61分。北工大、首师大、首经贸的二志愿录取分数线都比一志愿分数线高出几十分。所以,二志愿平行并不像一些家长想的那样是“不浪费分数”,“分数够哪就上哪”,而是更多地为保障高分考生一旦落榜,不至于摔得太惨。
范任提醒考生,不要因为二志愿平行就草率对待一志愿,一志愿一定要认真思考。去年中国农业大学的二志愿录取线为642分,这样的分数如果是一志愿录取,连复旦大学都能考取。所以考生在填报第一志愿时一定要想清楚,如果自己实力不错,那么是一志愿冲击一下顶尖高校,还是在一志愿就选择一个自己有把握的较好的学校,这需要审慎权衡。
第四篇:2018年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指南
2018年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指南
§ 一 如何填好平行志愿
普通高校招生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称“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规定的录取批次中,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根据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情况和院校志愿顺序投档,投出档案均视为第一志愿,由高校择优录取。
平行志愿,从2008年开始,教育部开始推广平行志愿,2010年有22个省(区市)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方式。考生在每个批次中一般可填报的A、B、C、D四个志愿(根据省份不同,可能会更多)院校之间是平行关系,都是第一志愿。每个批次投档时,省级招办将达到相应批次省控线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投档时,首先检索考生填报的A学校,如考生的高考分数没有达到A学校的调档线,则再检索考生填报的B学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档条件,就不再向C和D院校投档。在这个过程中,考生不会因为将B学校放在了自己志愿填报的第二位置而受到B学校的“歧视”,而是和其他在第一位置填报B学校的考生一样,参加B学校的录取。
平行志愿填报既要考虑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又要考虑不浪费自己的高考分数,同时还要考虑不掉档的奉献,因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考生应根据本人的分数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目前,很多省份都是考后估分填报或者知分填报志愿,只有北京和上海是考前填报。平行志愿的好处是每个考生在本省(区市)的排名是非常明确的,考生可以大概分析自己所在位置。考生要充分利用省级招办印发的报考指南等工具书,可以查看自己心仪的一些学校往年录取的分数情况,以及这些分数在往年高考中考生分数中的大致排名情况。如果考生所在省(区市)今年是第一次实行平行志愿的话,考生在参考学校往年录取数据时,最好不要参考院校往年录取的最低分,根据已经实行平行志愿的其他省(区市)近几年的情况看,一般实行平行志愿的第一年各院校的录取线(高出相应批次省控线的分数)都会较以往几年有所上涨。这时,考生如果参考学校往年录取平均分的话,则会更加有把握。考生在查阅相关院校录取平均分后,还需要将相关院校往年录取的平均分转换成这些院校往年在考生所在地录取的考生位次。每年各省级招办公布考生高考分数时,也会公布每个分数段的人数。考生可以对比相关院校当年的录取平均分数据和各分数段的人数,大致推算出各院校的录取位次范围。
不过,这里也要提醒考生的是,在参考院校往年的录取资料时,不能光看学校某一年的录取分数,毕竟每一年的分数结构有变化,而且某一年的学习录取情况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考生必须要多参考学校以往在你所在地至少三年的录取情况,参考数据的年份越多,考生越能找出学校的录取规律。但是,对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方式的考生而言,不仅要参考学校往年的录取数据,还要通过学校的录取分数大致算出这些院校往年在考生所在地录取考生的位次范围,然后再比对考生自己今年在其所在省(区市)的位次排名。前面已经给各位考生讲到了,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是严格按照“分数优先,参考志愿”来投档的,投档时是按照考生在所在省(区市)的位次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检索考生的志愿。考生的位次如果比学校往年连续几年录取的考生位次靠前,则说明考生报考这所院校是有把握的;如果考生的位次在学校以往连续几年录取考生的位次范围内,则说明考生报考该校比较稳妥;如果考生的位次排在了院校以往录取考生的位次范围后面,则说明考生报考该校风险较大。
其次,考生要在“冲、稳、保”的志愿安排中拉出院校间的梯度。实行平行志愿并不意味着考生可以在不考虑自己高考分数的前提下,一次性将自己所有心仪的院校全部填上。如果考生在某批次填报的院校志愿过高,其高考分数达不到所报院校的投档线,则只能等待征集志愿,而一般来说,征集志愿里供考生选择的院校并不多。因此,对于平行志愿的填报,我们仍然建议考生在院校与院校之间适当拉开梯度。平行志愿的梯度,可以用“冲、稳、保”来概括。“冲”即你的A志愿可以选择你最想上的并且是你心目中比较好的大学。这里的“冲”不是让考生脱离自己的高考分数,随意填报自己喜欢的院校。而是让考生在参考自己的高考分数和位次信息后,选择一所往年录取位次略高于自己位次而且又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院校,即通常我们讲的“跳一跳,够得着”的院校。“稳”即选择自己喜欢的院校并且以自己的分数、位次报考这些院校把握较大的院校,通常来讲选择“稳”的院校往年的录取位次不能高于考生的位次,可以与考生的位次相当或者比考生的位次稍低。这些院校一般可以排在平行志愿的B、C的位置。例如你喜欢的某高校甲,就要看看这所高校以往在你所在省(区市)的录取位次。如果该校以往的录取位次是在5000名左右,如果你的位次也在5000名左右,那么报考该校就是比较稳当的。“保”即是在考生所填报的院校中至少有一所院校是保底的,即你选择的这所保底院校以往几年的录取位次都比你所处的位次低。一般来说,保底院校可以填在平行志愿的D、E、F位置,即放在最末。按照“冲、稳、保”的原则来填报志愿,同批次里志愿间的梯度拉开了,你所填报的志愿也就比较科学、合理。
再次,考生如果对专业不是特别挑剔的话,建议 “服从专业调剂”。诚然,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对于考分竞争优势不明显的考生应该是有利的,但是,有的考生会担心自己会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但是,笔者想说的是,如果考生对所选择的专业没有特殊的要求,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你被院校录取的机会,也相当于给自己的顺利录取增加了一道保险。更何况,现在实行大类的高校越来越多。很多高校在新生录取时不再细分专业,而是等考生进入高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对专业有了认识后再通过考核,细分专业。因此,对这些实行大类招生的院校而言,考生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对考生的专业分配影响不大。再说了,考生在选报专业时,大多对选报的专业内涵也并不十分了解,而是仅凭一些咨询或者临时到各种志愿辅导资料上随便搜索一些对某些专业比较肤浅的了解。而你不了解的或者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冷门专业不见得就是不好的专业,不见得就是没有前途的专业。很多考生“服从专业调剂”被录取后,通过一段时间对专业的学习和深入了解,还不愿意再转入其他专业学习了呢!而即使考生被调剂专业录取后,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发现仍旧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那么你还有转入自己喜欢的专业的机会。许多院校对于新生调整专业都有明确的规定,有的院校规定进校后有参加考试改变专业的机会,或者到一定时期有调整专业的比例,考生可关注一下各院校这方面的相关信息,提前做好转专业的准备。
最后,分数、位次没有优势,以上学为总的指导原则。平行志愿对高分考生非常有利,对分数、位次没有优势的考生而言,利就不那么大了。传统志愿的填报方式,低分考生还能利用学校以往的大小年等现象选择心仪的院校。但“平行”后,这种成功的几率就小得多,由于位次没有优势,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更要注意一个原则:即一切以能上学为总的指导原则。在你可以报考的3个或者5个志愿里,最好把你觉得最有把握的院校志愿放在最前面。这时候,考生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了解以往连续几年(至少三年),在你所在省(区市)录取分数都比较低或者一般踩线录取或经常通过最后征集志愿来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资料。
§ 二 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志愿填报面对2000多所高校,林林总总120多个专业,如何选择?主要把握三个原则:
第一招学校优先原则
原则上能上985,不上211,以此类推
能上985,不上211,以此类推。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校的评价,实际只有以下几个硬标准,最高的是985,其次是211,其次是本科、专科等等。在招聘时,经常会对毕业学校有一个要求,即便不公开说,也会悄悄地立下这个规矩。
随着大学招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分层严重的同时,大学在出口把关不严,看出身只能越来越多,而不会减少。目前,全国招收700多万大学生,每年毕业700多万,淘汰率很低,没有办法,只能看入口了,这是大家看出身的根本原因。大家不要拿80年代大学生层次区别不大说事,那时的人如果能上专科学校,放到现在至少都是985了。
本科是你第一出身,一辈子也无法改变,因此需要更加重视。
这里特别要提醒家长与考生的是,在录取时的一本二本等等划分,是最坑人的,千万不要在意这个东西。一本二本不是一个明确的层次区别,更不是社会上的学校层次区别,只是当地招生办为录取而决定的一个东西。有的学校在这个省参加一本招生,在另外一个省可能就是二本,比比皆是。你恰恰需要充分利用这样一点。比如,如果有985学校部分专业在二本招生,那就不顾一切去报,最后那块牌子最重要。听说北大医学部护理专业在一些地区是二本招生,为什么不去先拿一个北大的招牌?
一般来说,西北东北的985高校分数都比较低,但学校很不错,比如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是当时在西北布局的2所综合性大学,后来西北大学撤销下放陕西,他就成了西北唯一综合性重点大学。再比如吉林大学,与此类似。最后想推荐的是一个特别的985高校,西北工业大学。这个学校在西安,属于前国防科工委,实力强悍,也是最早入选985高校的,论资历在现有的985高校也属于前列,但因为地域影响,影响力下降。
对于更多的考生,只能选择地方普通高校,各个大学本质上区别不大,相对选择发达地区的好一点。非要选好坏,建议注意学校历史,一般来讲,大学还是讲究文化积淀传承的,历史长的老本科学校,一定优先选择。
第二招地域原则
北上广深优先,其次需要考虑各大区首府城市
在哪里上大学非常重要,毫无疑问,北京上海首选,其次建议考虑杭州、南京、广州、天津等东部地区。有两个地方比较特别,一个是重庆,一个是深圳,我觉得需要特别提出。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眼界的问题,见世面的问题。在中国,没有比北京上海更发达的城市了,你见的世面有多大,也决定了你的理想与定位。其次,也没有比他们有更多好学校的地方了,高校聚集,形成了一种文化生态,这是所有高楼大厦解决不了的。
麻烦的是,北京上海分数都太高,很多人难以有条件选择,多数孩子不得不去其他地方,那么,我们注意选择各大地区的首府城市。如华中地区的武汉,西南地区的成都,西北地区的西安,东北的沈阳。其次是这些地区的副中心城市,如东北的大连,东南的厦门。原因非常简单,这些地方都是好大学聚集的地方,不仅都有985,211学校,一般都有50年代就布局的一个大学群,学科门类齐全,学术生态环境非常好。比如西安,在90年代还是高校最聚集的地区,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北京,而且多数是部属老牌高校(当然现在不一样了)。
这里面纠结的就是沈阳,原来在东北布局的重要的大学都不在沈阳,比如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在长春,工科重点大学在大连,还有一个重要的工科学校哈工大在哈尔滨。如果纠结东北,你就去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重庆是原来副中心城市里最特殊的,现在是直辖市了,有一个非常好的重庆大学,还有一个有资历的西南大学,211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推荐深圳,主要是着眼未来。深圳已经超越香港,广州,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大城市了,深圳大学培养了马化腾,深圳还有华为,华大基因等等,随着深圳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开眼界,必须考虑深圳了。
第三招专业原则
能上更好学校的学生,可以放弃这一原则;只能上专科的学生,要坚持选喜欢的专业
其实很多人往往在这个问题上纠结,恰恰是最不需要纠结的一个问题。
第一,学什么就一定做什么吗?看看你父母,看看你父母的周围,有多少人是学什么就干什么的?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人,基本是学什么不干什么。比如胡锦涛是学水利的,温家宝是学地质的,***是学习化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什么不决定你的一生与职业,你能否在这个行业做到最优秀才决定了你的一生。
第二,你打算本科毕业就工作吗?对于很多城市里的孩子,家境好的孩子,基本是否定的,往往是准备读完研究生再说。如此,更不需要纠结了。研究生再换专业,很多学校与老师更喜欢复合型人才,即跨专业的。
第三,你确定你想好了学什么吗?其实对于多数人,在这个年龄没有想清楚是正常的,甚至半年后就后悔也是正常的。美国大学制度就是考虑到18岁时很多人还没有想清楚到底想学什么,因此,强调宽口径培养,按大类招生,包括换专业如喝凉水,非常自由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正因为此,你更不需要纠结了,读硕士时再说,尤其是专业与学校选择发生矛盾时,坚定地选择更好的学校,而不是专业。
第四,实在想不清楚时,给你两个建议。第一,学数学。数学是学科之母,未来换专业时更受欢迎,比如经济学,金融,管理等等。8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都是学数学出身的。当然,你想换计算机等工科更没有问题。学数学只是因为你想不清楚才选择,主要是为未来考虑打算,不是让你以此为生,不是让你当第一名,不要发憷。第二,学英语。几乎任何技能都能在实际工作中掌握,但惟独语言能力,对于绝大多数人是无法在实际工作中拿下的。原因非常简单,这是一个死功夫,没有捷径。但语言又是一个放大器,比如你是开出租车的,如果英语好会怎么样?同时,未来无论出国还是考研,英语都是必须过关的,对于很多学习浮躁的人,不如先花四年把英语拿下,也是一个不知道学什么时的选择之一。
当然,你如果只是能在一般应用型大学,三本或者高职高专,那么专业就比什么都重要了。第一,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第二,选择技能性强的,比如软件工程,最好不选择没有门槛的专业,如市场营销之类。这是和那些有更多选择权的学生不同的。
最后总结一下,填报志愿优先考虑学校,兼顾地域。如果能上985,原则上就不要纠结专业、地区,地域优势也要考虑。但能让你决然的,是985、211这种层次区别,细微的差距上,就算了,不值得你牺牲太多。特别提醒的是,招生中的一本二本是你最不需要关注的,但却可以利用的。
第五篇:平行志愿录取时
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
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校录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于分数线。比如假定分数线是500分,你们北大、清华的提档线可能有600分,复旦、南大的提档线可能是550、560 分。
因此,在报考时,要拉开差距(各个学校的提档线,不要都报同样的学校),如报了北大,就不要报清华,但可以报北航、北工大;报了复旦就不要报交大和南大,但可以报同济、上海理工大学。
我不给你具体建议,因为这种建议不一定符合你的情况。只给你一般性建议,相信对你会有好处:
选择专业应做到六要六不要:(1)不要望文生义,而要了解专业目录及内涵。(2)不要只追热门,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业前景。(3)不要一厢情愿,而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4)不要就专业论专业,而要分析学校的专业竞争力。(5)不要用选学校代替择专业,而要把握专业录取办法。(6)不要看到就是宝,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思考。
选专业时要避免几个盲区,第一不要扎堆热门专业,第二要认清专业本身,要了解所选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有些什么课程,也要了解其专业未来的发展,第三,不要忽略自己的潜能,自己没有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近日公布了最新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2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都在5万人以上,其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会计学的毕业生规模超过10万人。
这12个专业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和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