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培养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高中物理是这个学期新开设的一门学科,虽然小学时孩子们已经在自然课中接触过一些物理知识,但这些知识对物理学科而言只能算些皮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培养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培养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可以产生强力的学习动力,有了对物理的兴趣,就会从内心产生学习的自我要求,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并且自觉地去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对物理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1、通过观察与实验的方法来激发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物理学家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基本的一条是进行观察和实验,物理现象的各种规律,几乎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在讲反冲运动时,可以模拟大炮的演示,这种新颖独特实验,大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物理史料和历史故事,来激发对物理学的兴趣
学习前辈物理学家独立思考,刻苦钻研,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以顽强的意志攻克物理学习中的一道道难关。
3、攻克物理难题,发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不懈努力,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一道道物理题目,这就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当一些难题依靠自己的努力而解决时,学生感到无比的欣慰。
二、掌握方法
掌握方法,就可以加速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进程。
1、运用对比分析法,深刻理解有关物理概念的本质区别
我们知道,物理概念大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经验公式,然后通过严格的理论论证而形成的.概念是判断、推理的基础,也是研究物理现象和论证的基础,在研究物理现象和论证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大都是和概念错误相关联,而在概念错误中又以概念混淆更为常见.它严重影响物理结论的准确性和论证的逻辑性.在学习概念过程中,往往感知理解有关概念的共同因素,而不容易感知、理解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例如,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学生容易感知,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把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混淆,混淆的原因是他们都是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弄清它们的区别,就不会混淆了.他们的区别是:
(l)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性质相同的两个力,而平衡力是性质不同的两个力.因此,应该注意对有关概念进行对比分析,深刻理解它们的本质区别。
2、运用分类概括法,明确有关物理概念的逻辑关系
在学习中,应该注意用分类概括方法,借助图表,对相关概念进行分类。
3、研究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学习物理绝大部分时间用于解题上,成绩的考核也是看解题的能力,因为物理的解题能力是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去分析解答物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体现一个学生物理思维的素质和物理水平的高低,因此要研究解题方法,特别是一题多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的灵活性、多向性和独创性。
4、掌握“由博反约”法,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由博反约”法:就是整理知识结构,是指系统化、条理化,形成便于记忆的知识体系,具体做法是对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复习总结,通过综合、概括、比较、分类,编织成各种对比图表、公式表、解题思路模式等方式.使对所学过的知识,有一个比较完整地认识.使所学的知识材料,由厚变薄,削枝强干,高度概括,从整体上易于掌握便于记忆,使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扎实,也有利于养成遇到概念问题想定义,计算问题想法则,推理问题想定律的习惯。
三、启发思维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要促进智力的发展,就必须开启学生的思维门扉,让大脑经常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把所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自学能力才有依托,思维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善于“设疑”,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心中探索问题的波澜,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钻研,主动探索,锐意进取,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教师不仅“设疑”,还要突出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才合乎培养开拓型人才的时代要求.教师的“激疑”只是激起学生思维,而学生自己“质疑”才是他们对教材实现认识飞跃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具有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比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更为重要。
四、严格训练
任何一种能力,都是要通过反复实践才能真正获得.拳师教徒弟,要让徒弟拳不离手,乐师教弟子,要让弟子曲不离口.物理学是一门科学,它有内容符合逻辑的理论体系.物理学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它既有抽象的概念和定律,又要运用实验方法和数学工具,同时还有许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内容.因此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掌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有计划、逐步地训练学生掌握和运用初等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学习物理只是单纯记忆或背诵一些定义、定律和公式却不理解其物理意义,那是毫无益处的.一个物理概念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是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反映的现象总和是概念的外延,只有充分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把它们之间有机的联系起来,才能正确地理解这个概念的本质.对物理定律和公式也是一样.只有通过反复运用──正用、反用、变用的严格训练,才能准确地理解条件与结论的必然和有机的联系与转化,才能牢固掌握这些定律和公式,并能进行灵活应用,以达到消化的目的。
高中理科生高效学习方法
重视实验,勤于实验
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难点,也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因此一定要学好这部分的内容。在做实验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实验的原理及步骤,注意观察,做好每一个实验。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并且到实验室进行验证。这对实验能力的提高是很大的帮助。
听讲与自学相结合较之高一、高二的教学内容多,课堂容量大,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听教师的讲解,跟上教师的思路。上课认真听,是同学们学习方法、提高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听课中要积极思考,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听讲获得解答。要达到课堂的高效率,必须在课前进行预习,预习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迅速掌握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预习既增加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审题能力。久而久之,同学们的自学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定期复习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定期复习总结的好习惯。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升华提高的过程。一是当天复习,这是高效省时的学习方法之一。二是章末复习,明确每章知识的主干线,掌握其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找出节与节之间、章与章之间的联系,建立新的认识结构和知识系统。既巩固和加深了所学知识,又学到了方法,提高了能力。物理上单纯需要记忆的内容不多,多数需要理解。通过系统有效的复习,就会发现,厚厚的物理教科书其实是“很薄的”。要试着对做过的练习题分类,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尽快改变不良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
高中物理备考方法
了解物理学科的出题特点
对于高中生来说物理考试试题还是以教材为基础回归教材,但是在做题的过程中又高于教材,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所以要求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注重对物理教材的学习,掌握书中知识点的含义,并且了解其出题方式,对物理教材中的例题都要做一遍,更加深层次的了解物理知识,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找老师或者同学帮忙解释清楚,在备考的时候不积压问题。近年来物理试题的出题特点都是比较关注热点,将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知识相结合,这就要求考生能够灵活应用知识点,并且在平时备考的时候能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要更加的灵活。
提高物理课上的效率
对于各位考生来说想要提高物理成绩,那么提高物理的备考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物理的备考中提高上课效率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对于各位考生来说如果上课的时候能够将知识点掌握百分之八-九十,那么课下的时候就会更加的容易了,在课上老师会用通俗的例子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话,所以更加有利于大家理解,并且通过老师的讲解能够帮助考生规范整体的备考方向。
通过做物理试题查缺补漏
在做物理试题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做题帮助各位考生查缺补漏,因为在做题的过程中能够将脑海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并且能够对知识点真正的应用,才能清楚了解自己是否真正的理解了对应知识点,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要技术回归课本再次温习。小编建议大家做题的时候一定要限时去做,提高自己在短时间内思考的逻辑,也能更好地提高答题速度。
第二篇:如何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必须深入而且透彻地钻研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教学内容的各个概念、定义的表述,仔细研究其中每个措辞的含义与作用。并且采用对比法,突出关键词语,揭示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教学内容安排得引人入胜,具有科学性、启发性,使学生形成一种渴求学习物理知识内部的动力,兴致勃勃地学习。
2、创设教学情境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身边的各种辅助教具,为学生设置诱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时如身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物理现象的兴趣。
如:在学习声现象时,让身边的物体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他们都纷纷聆听,然后自主思索:声音是怎样发出的?为什么每个人,每样物体的声音不一样?……自然而然地想知道究竟。这样不用教师讲,他们就自己去思考,去猜测、去探索答案,从而获得新知识。
3、巧设质疑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的火种,思维以疑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有解疑,有所进取。因此,质疑是进行物理教学的有效方法,教学中善于质疑,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通过释疑达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目的。
如:在指导学生做好用天平测液体质量实验时,增加一个这样的问题:当天平平衡后,若将手指伸入水中但不接触容器,天平是否仍然平衡?这时学生探究兴趣更浓,同时又为后面学“力”创造一个悬念。
又如:在教学浮力的利用时,为了讲解轮船的排水量等于轮船的质量加上货物的质量,可以这样层层设疑:
1、轮船处于什么状态?(学生容易做出判断是漂浮。)
2、轮船受到哪些力?(学生思考后能得出:把船和货物看成一个物体,此物体受重力和浮力)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船排开水的重力和船的重力、货物的重力之间有何关系?(学生就容易得出:G排水=G船+G货,接着推出轮船的排水量、轮船的质量、货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m排水=m 船+m货。)
4、注重实验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许多重要的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同时,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好奇心较强。物理实验形象生动,本身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因此,学生对实验演示往往比听教师讲课感兴趣得多。在教学中会利用生活中的物品精心设计实验,并巧妙地进行演示,增强其趣味性、新颖性,能有效地刺激学生感官,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讲到声音的三个特性时,一把尺子就能让学生轻松的区分开音调和响度。
第三篇:培养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推荐)
培养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王海昱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高中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初中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正如一位教育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多媒体、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多媒体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投影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运用自制的投影片作为一种直观性、实用性、形象性的地理教学软件,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妙插叙,激发情趣。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
三、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内蒙古高原用: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语言。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而无挂图、插图表示的内容,利用生动的语言、传情的教态和板图结合,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目的。
1、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节奏明快的语言,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
如讲地球的运动时用: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描述黄河奔腾咆哮,滚滚东去的气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2、形象的描述与板图结合。如讲锋面雨带随夏季风在我国东部移动的规律时,一边画略图,一边用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
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引伸和辅助,积极开辟地理课第二课堂的活动,这是目前深入开展课程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乡土地理的调查,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也助于学生加深对其它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与记忆,可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形象、直观、具体、扎实,并结合乡土地理的一些实例,如河道污染,白色污染,噪声污染等,对学生进行环境观、道德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通过调查使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操。
2、利用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课外小组通过参观气象站,进行天气预测、物候观测;到天文馆看星空,组织学生观星空找星座,观月相;还可以组织地质夏令营、制作地理模型、宣传有关地理的法规等活动,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之中,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这样,地理课的教学就会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炉。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品德。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四篇:浅谈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洋浦中学朱娟
兴趣指兴致,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痛苦,学生忙于脱身。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有效的。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以下几点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
一、利用“开场白”,上好“第一堂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学生往往对新事物会产生好奇心。因此,在第一堂师生见面课的时候,教师除了一些常规的自我介绍、纪律要求等,还要特别介绍一些有趣的物理知识案例,如孔明灯、死海、核潜艇,宇宙飞船等。这些都会极大的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这时老师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反问:“同学们是否想了解这些?”但是,凭同学们现有的知识还不能解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即将要学到的物理学科里。要想了解这些知识,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新的一门课程——物理。可以讲到下课铃响,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一节课下来,一方面会让学生认识到老师知识渊博,对老师产生敬佩心理,同时又会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想要学好物理。
二、注重课堂授课,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规律和原理一般都比较抽象、概括,物理学中许多规律、定律是前后相连的,而中学生的思维缺乏连贯性,往往停留在表层认识上,抽象思维尚未形成,假如教师照本宣科授课,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厌倦疲惫、兴趣降低。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要联系生活情境,精心设问,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习新课,能感到所学的内容有趣味、有意思。例如讲授《光的折射》时,可先联系生活情境,透过圆形金鱼缸看缸里的鱼会发现鱼变大,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发现筷子在分界处折弯,为什么呢?这些都是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知道的现象。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三、创造成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一般说来,在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厚的。此时,如果有了成功的收获就会使兴趣得到加强,进而强化学习物理的动力,否则屡屡的失败就会抵消原来的兴趣。因此,教师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往往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在设置课堂提问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比如,教师向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问时,应注意问题的难度,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可根据不同难度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提问方法,比如,一些较难的问题,可以采用启发式提问。
在每单元授课完后,教师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一些暗示,对差班甚至不惜“漏题”,使他们在复习时具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提高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四、多用赞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改变用“一个标准”来要求和衡量所有学生,在教学中去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的赞美之词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他人的肯定、承认和赞扬,只要不是过分的吹捧,人们听了都会心花怒放、非常开心。如在学生主动回答时答错了,受到同学“嘘”声时,教师要主动表扬,虽然他答错了,但他勇敢、大胆、主动,我们应向他学习,这时同学们就会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再如有一个学习较差但字写得很好的学生,教师夸他字写得不错,好好练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这个学生听了后,非常鼓舞,学习开始认真起来,一个学期后成绩大有起色。
五、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有很多,教师在生活中应注意收集和挖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在干燥秋冬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进而深入思索其中原因。
六、重视实验课教学,用趣味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实验,更要引导学生动手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课程前可布置学生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并在此基础上去看书,去找原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我们教师最愿看到的结果。
七、提高教师教育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事实表明,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从而启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水平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楼上有一根鸡毛落下并砸向头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不怕。如再问,若楼上落下个玻璃瓶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用手护
住头顶说,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重力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重力势能和物体被举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人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总之,兴趣属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每个学生在“兴趣老师”的培养教育下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走向成功,这正是我们教育者最愿看到的事实。
第五篇:浅谈培养高中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摘 要] 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 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对数学知识的内容和对 数学思维方法的兴趣越浓厚,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保持得越长久。数学教学实践 证明,越是抽象的教材,越需要教师以数学的艺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 生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兴趣可以 唤起某种动机,改变态度。浓厚的兴趣能够激励人的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也能够促使人们积极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积极地 改进学习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使学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长,就 必需使他们有对知识的渴望和掌握知识的愿望。”因此,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 从教学的方方面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呢? 当前,课改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出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这些 问题对于课改的深入开展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生学习主 动性与积极性的问题,课改要求要充分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 精神,然而这恰恰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当前最急待 解决的就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首先必须使其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动力,才能有主动探求的意识和愿望,因此,我认为新课 程教学要求下,一定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实现基本的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具体分析,实例介绍,说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激发;引发;培养;
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对数学知识的内容和对数学思维方
法的兴趣越浓厚,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保持得越长久。数学教学实践证明,越是 抽象的教材,越需要教师以数学的艺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学习的兴 趣,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兴趣可以唤起某种动 机,改变态度。浓厚的兴趣能够激励人的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也能够促使人们积极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积极地改进学习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 “为了使学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长,就必需使他们有对 知识的渴望和掌握知识的愿望。”
因此,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从教学的方方面 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谈谈我 的几点体会。巧设疑问,激发兴趣,情景创设,一、巧设疑问,激发兴趣,情景创设,引起关注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 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设 疑来鼓励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点燃其智慧的火花。同时青少年对事 物充满着兴趣和好奇心,这也是开创思维的开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不断 提出新问题,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与灵感,增加他们的求 知欲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际生活问题一:在讲指数函数时,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 折五十次后有多高?” 实际生活问题二: 例如,立体几何起始课,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引入: 6 根火柴首尾联结,最多能构成几个正三角形? 通过上述问题,同学们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空前高涨,积极探索,研究,怀 着对知识的渴望,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语言生动幽默,二、语言生动幽默,引发兴趣 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有趣的内容配合 生动的语言,便会相得益彰。教师的语言艺术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判断、定理具 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难懂的理论形象化,易于诱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尽 量用学生较为熟悉、容易理解,而且具有诱惑力的语言,这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和积极思维有良好的作用。例如,在解析几何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贯穿“解析几何是几何,得意 忘形学不活”,图形要在解题过程中起辅助作用,思维受阻时画个图形会找到新 的思路,否则容易将解析几何讲成代数运算,起不到解析几何思想的渗透,通过 这种生动、幽默的表述,使同学很快掌握解析几何的学法,极大调动了学生自主 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一题多解,三、一题多解,一题巧解培养学生兴趣 数学课堂上最能吸引他们注意是老师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解题或用多种方法 解题的时候。好的解题方法不仅能事半功倍,而且还能促进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 通,伴随着巧解题目成功的喜悦,又必然激励学生去进一步攻克新的数学难关,使学生在“求技巧→兴趣→求技巧”的良性循环中对数学的爱好得到加强。已知:x > 0 , 法一: x>0, y > 0, 且
1 x
+
9 y
=1,求 x+y 的最小值 解 均值不等式
y > 0,最值问题
追问:
解
求和的最小值,条件? 法二: 和为 1,最值问题 解
1).
.积为常数
2).等号成立
三角函数换元
法三:
x+y 有最小值,x,y 必须有解 解
解
判别式法
法四:
函数三要素中有值域
函数法 构造
法五: 抓住“1”,巧用“1”
柯西法 均值不等式
。x+y =(x+y)(
1 x
+
9)y
并依此为先导,鼓励激发同学们继续寻求其它解法。
四、把教学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从感官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把教学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把教学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 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给教育带来 深刻的变化。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辅助教学的研究正在日益兴起。中学数学 教学需要计算机辅助,计算机的运用给中学数学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实践证明,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极强的交 互性,使学生有了参与的机会,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极大地调动 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在讲函数的单调性时,增函数,减函数定义中的区间性,任意性就是难点,利用几何画板演示这四个图像,可以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从而降低了教 学难度,学生也乐意接受,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y
5 4 3 2 1
y
4 3 2 1
-3-2-1 O 1 2 3 x
五、讲述-1-2-1 O 1 2 3 x 中-2-1-3-2-1 O 1 2 x-1 外-3 数学家-2-3-2-1 O 1 2 3 x-1 故事,的 故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表明高中生仍有喜欢听故事的习惯,尤其老师在课堂上讲一些与当天 学习内容有关的数学小故事,可以令他们对所学习的内容留下更加深刻、具体的 印象。而且以与当天学习内容有关的数学小故事作为新课的“开场白”,容易引 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最能吸引其注意是老师讲一些数学的课外知识。因此,
6 5 4 3 2 1
y
y
3 2 1
教师结合教材,在教学上适时、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古今中外数学家 故事以及数学趣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杨辉三角,费马猜想,华罗庚 摸球试验等,通过这些小故事,不仅可用数学家的勤奋治学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而且还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公式、概念等理论的创始与发展过程,特别是数学 思维方法的形成,更有利于今后在学习中借鉴。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六、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巩固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依赖于成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 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使学生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 梯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一方面对学生的提 问不论何时何地,手头工作多忙,都要认真倾
听,耐心细致地回答,尽可能给学 生满意的答复,注意在答疑中反问的火候和分寸,讲究艺术,达到培养学生勇于 提问,导致学习兴趣的产生;另一方面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 问使之能答得上,并给予肯定,消除基础不理想学生的畏惧心理,增强学习信心。同时充分利用考试的教育功能与学生学业评价的激励性功能。首先,试卷的知识 覆盖面、难度系数、题量、题型等,应该把着眼点放在《教学大纲》与教科书上。要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待考试,通 过考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考试作为教师教学的一部分,作为学生学习的一 种形式,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考试把自己置于教师的对立面中解脱出来,让更多 的学生饱享考试后获得优异成绩的快乐。其次,应把学习过程评价作为学习成绩 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学生的性格、态度,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差,而又有微小进步的学生进行各种诱导性和鼓励性的评价,用评价的 手段,激励差生的转化。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实现现代教学理论所倡导 的“快乐教学”;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发功能和鼓励性功能。巩固学生的学习兴 趣。寓教于乐,七、寓教于乐,巩固同学数学兴趣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 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需要教师多总结规律,发现其内在特点,精炼成自己的语言,再传授 给学生,对巩固同学数学兴趣很有帮助,让同学感到数学好学。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感到最难的莫过于繁多的公式定理,学生记不牢,也就用不好,而单纯 的死记硬背,又往往容易记错。这时老师若对某些公式加以概括提炼,编一些形 象的口诀、图表,学生会很感兴趣,乐于接受,记忆牢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例如在讲三角函数中的和差化积公式时 α +β α −β cos α + cos β = 2 cos cos 2 2 α +β α −β cos α − cos β = −2 sin sin 2 2 这个公式很不好记,如果将口诀:“鱼加鱼,两条鱼,鱼减鱼,有刺没有鱼”教 给学生,再记这个公式就很容易了。再有三角函数中的诱导公式共有九组,对 这些公式,可以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即:“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经过分 析,学生自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奥妙,感到记这些公式原来这么简单,先前对数 学的恐惧,甚至是厌恶已不复存在,极大地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动力,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
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以生动、幽默的语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平时指导练习时注重探索解题技巧,通过巧题巧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适当的语言鼓励、表扬,肯定同学的 成绩,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一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开朗.数学美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4 [2] 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 [3] 袁如标.在情境中学习,在探究中发展[J].数学通讯,2007,7:1 [4] 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1 [5] 陈德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途径[J].福建中学数学,2007,4: [6]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孟万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