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感动中国候选人毛卓云精神学习感悟(汇编)

时间:2019-11-28 15:3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9感动中国候选人毛卓云精神学习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9感动中国候选人毛卓云精神学习感悟》。

第一篇:2019感动中国候选人毛卓云精神学习感悟

在毛卓云的眼中,监内的在押人员不仅是犯罪嫌疑人,也是病人,现代医学技术或许还无法对抗绝症,但精神的救赎和治愈可以实现。毛卓云就这这样一个坚持的人,他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下面小编整理2019感动中国候选人毛卓云精神学习感悟,欢迎阅读。

2019感动中国候选人毛卓云精神学习感悟1

在宁波市看守所里,有三个 特殊的监室,一直由 民警毛卓云看管,12年来的坚守,他用心感化了500多名艾滋病人员。

每天午饭后,民警毛卓云都要去看守所里的三个特殊监室巡视一下,询问在押人员的身体情况,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

2007年宁波市看守所成立了艾滋病监区,承担宁波市全部艾滋病在押人员集中羁押任务。第一任管教民警管了十个月,之后毛卓云接过来,一做就是12年。

徐爱英得知丈夫接手这个特殊监区的时候,已经是两年后的事情了。虽然 徐爱英自己也是监狱的管教民警,但一开始她仍旧不理解丈夫为什么要接手这个监区。后来,毛卓云不但说服了她,还经常向她请教管教知识,成功的将家里的反对派,转变成了同盟军。

毛卓云说,自己是农村出身,又是军转干部,艾滋病在押人员也是人,他心存善心接下了任务,可没想到第一次进监,就被在押人员来了个下马威,连门都没进去。

患有艾滋病的在押人员,很多人刚来的时候,都有自暴自弃的心理。毛卓云想了个办法,就是趁他们放风不在的时候,贴上一封自己写给在押人员的信,和他们先交交心。

一封信,两封信,慢慢的在押人员逐渐接受了毛卓云。在和他们交集中,毛卓云 深刻体会到他们内心中的矛盾所在,既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同情,又不愿接受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的现实;既担心受到他人的歧视和嘲笑,而又迫切希望有人去关心、帮助他们。一次次的交心后,毛卓云慢慢打开了他们的心扉,甚至脱掉了配备的全套防护服,在在押人员的口中,他从毛管教,变成了毛校长,而这样的交心,毛卓云依旧每天都在做。

12年来,毛卓云管教过500多名艾滋病在押人员。刑满释放后的他们,寄来了一封封感谢信,发来一条条的汇报工作生活的微信,以及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感恩,这就是毛卓云12年的坚守与收获。他总结出“近心正心劳心破心宁心”五心工作法,也为此类特殊群体管教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19感动中国候选人毛卓云精神学习感悟2

2009年,徐爱英已记不清是秋天还是冬天,只记得是个再寻常不过的傍晚。

一家人吃完晚饭,正围坐在桌边,她随手翻开当天的《宁波晚报》,看到一则新闻。讲的是宁波市看守所有一个特殊的艾滋病监区,里面的在押人员,有的杀过人,有的抢过劫,有的被判无期或者死刑。除了患有艾滋病,他们还具有攻击性,若想要你的命,不需要任何武器,只需要咬你一口,抓你一下。而一位普通的民警已经专职看守这个特殊的监区整整两年。

彼时的徐爱英已在宁波某监狱做了好些年的狱警,却是头一回知道丈夫所在的单位居然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监室。身为同行,她自然知道其中的不易,更对报道里的“同事”心生敬意。

余光扫到角落里的照片,她突然顿住了。虽然只是一个模糊的侧影,但她还是一眼就认出了,然后,有些不敢置信地望向身侧喝茶的丈夫。她没法相信这个新闻里已经专职看守艾滋病犯整整两年的民警,居然会是自己朝夕相处的丈夫——毛卓云。

那一年,老毛家的气氛低到了冰点,争吵冷战,最后,以妻子的默许告终。

那一年,对于全国看守所一线民警来说,也格外艰难。2月,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发生“躲猫猫”致死事件,一时间舆论沸腾。人们对“看守所”的偏见日深,而老毛面对的还是死亡率极高的艾滋病在押人员。“千万不要死人”成了压在他肩膀上最重的一座山。毛卓云清楚地知道,哪怕只是病情恶化后的自然死亡,也会把看守所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9感动中国候选人毛卓云精神学习感悟3

我国目前并未出台涉及艾滋病人犯罪的专项法律法规,所以针对艾滋病人犯罪各地采取的措施并不相同。由于执法成本过高,及关押条件有限等客观原因,多地都选择“暂不收监”或“保外就医”。

在全国范围内,宁波是较早实现艾滋病犯集中羁押的城市。

2007年,为打击以患艾滋病为由逃避法律制裁的违法犯罪行为,宁波市公安局决定在宁波市看守所设立艾滋病监区。从部队转业的民警毛卓云成了这个岗位的不二人选。

哪怕做了诸多心理准备,初到监区的老毛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没有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艾滋病的可怕。很多在押人员都有过吸毒史,吸毒导致的血管硬化,会逐步将血管堵塞、损坏,很多人的腿都是黑色的,晾在那里一直腐烂。不少并发症,也会让他们身体溃烂,发出一种死老鼠的味道。正常人根本忍受不了。”

比身体状况更为可怕的,是艾滋病在押人员求生意志的日益溃败。其中多数都有自残自杀倾向,更有甚者,还对老毛说,自己的刑期比命长,如果在看守所里自杀还能给家里省点钱。

其中,最让老毛印象深刻的就是阿杰。

2009年春天,看守所里来了一个29岁的小伙阿杰。因为吸毒过量产生幻觉,大中午拿着个榔头,冲进了天一广场的一家金店抢劫。“其实,他也没抢到什么金器,就是拿着榔头在柜台上哐哐哐砸了几下,最终因入室抢劫被判14年。”

收押时,他被查出患有艾滋病。老毛告诉我,艾滋病监室里的在押人员,多数都是因为吸毒贩毒进来的,如今23个在押人员中,有14人都和沾边。其中大部分人,都和阿杰一样是在收押过程中检查出的艾滋病。对身体的绝望,是多数人产生自杀倾向的主因。

从2009年3月至2009年7月,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阿杰自杀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5月的早晨,集体放风时阿杰突然毫无征兆地冲出监室,脑袋“咚”地一声撞在了水泥做的水槽上,还好受伤并不严重。

第二次,则是在放风场用裤子上吊自杀,结果没挂住,脑袋朝下撞到了地上。那情形老毛怕是一辈子都不会忘,殷红的血咕咕地往外冒,所有值班民警一窝蜂地往里冲,没有人顾得上自己的安危,只一心想控制好阿杰,以防他再撞上一回。

等到混乱过后,老毛的手上衣服上已沾了不少阿杰的血。摊开手掌,殷红的颜色格外刺眼。

这不是他第一次沾到艾滋病在押人员的血,可每一次都还是会让他后怕连连。他一个人站在水槽边一遍又一遍地洗着手,却总觉得,怎么也洗不干净。

没有人知道老毛究竟花了多少心血,才让这样一个一心求死的人重燃生机,一天,阿杰突然仰着脸问老毛:“毛警官,你说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赎罪?”老毛告诉他,就从每天做一件好事开始吧。自此以后,他天天抢着打扫监室。

后来的某天,阿杰无比认真地告诉老毛说:“您放心,我会好好活下去。”那一刻,这份职业带给他的价值感,无与伦比。

2019感动中国候选人毛卓云精神学习感悟4

其实,妻子眼中那个“食古不化”的老毛,也动过一次辞职的念头。

那是2013年9月的一天。看守所里收押了一个浑身是血的年轻人,长得五大三粗,个头足足有1米83,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笔帽,神情恍惚。后来,老毛才知道,这个小伙叫阿明,因吸毒产生幻觉,凌晨在环城西路和蓝天路交叉口捅伤女友后,面对追捕穷凶极恶,用匕首刺中了巡逻民警的心脏。在治安良好的宁波,鲜少出现这样的恶性案件,一时间,这个案子占据了各大报纸的头条。

相较于外界的沸沸扬扬,刚进入看守所的阿明平静极了,只是像每一个吸毒过量的在押人员一样,说话颠三倒四,还存在严重的被害妄想。总觉得有人在利用高科技在控制他的大脑。

由于目前在浙江省全省内监管艾滋病人员毫无经验可循。12年间,老毛将每个在押人员的故事都记录下来,形成10万字的工作日记,并总结归纳,分析各类方法利弊。

他在看守所里待了148天,其间多次自残,吸毒后遗症导致的精神异常还时常令他狂躁。老毛一遍又一遍的谈话,才让他稍稍安静下来。

同年12月底一审宣判,阿明又出事了。他就像彻底疯了一样,用头撞监室的铁门,额头不断向外冒血,蹲在地上,像困兽一样呜咽,紧握的拳头,像是随时都会挥舞过来。

就连老毛都没法进入他的监室,只能靠着门,轻抚他紧握栏杆的手,是冰凉的,没有一丝温度。

那半个月,老毛都是在提心吊胆中度过的,他总是梦见阿明血淋淋地站在那里,身上分不清是他自己的血,还是监室里其他人的。午夜惊醒,他就赶忙给看守所打去电话,嘱咐值班民警时刻关注阿明的情况。到后来,老毛几乎都不敢睡着,深怕错过所里打来的电话。

“我准备死一次,豁出去了,进去跟他谈一谈。”

向领导请示后,老毛进入了监室。为确保安全,他还随身携带了一支橡皮警棍用以自卫。他假装若无其事地检查内务,正思忖着如何和阿明聊天,背上却突然重重地挨了一下。阿明涨红着眼,还想扑过来,补上几拳。千钧一发之际,旁边另两名在押人员,突然冲出来挡在了老毛面前,一边喊着:“毛警官,你快走!”一边帮忙控制住了阿明。

可老毛没有走,他站在门口等待阿明慢慢平静下来,看着这个同自己儿子一般大的年轻人,落寞地坐在角落。老毛走了过去,像个父亲一样轻轻抱住了他。一旁的在押人员都惊呆了:他们的毛警官,是豁出命去了。如果这时候阿明在他肩膀上咬上一口……

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阿明迟疑了一会,竟趴在老毛的肩头,像孩子似的哭了很久很久。在阿明断断续续的讲述里,老毛这才知道:原来庭审时,阿明的父母并没有来,女友的出庭指证对他也很是不利。他觉得自己是被所有人抛弃了,更觉得刑期漫漫,自己得了艾滋病很可能就这样死在牢里。

宁波市看守所规定每天每出一次监门,民警都要给在押人员带上手铐。这个简单的动作,对老毛而言也存在职业暴露的风险。

过了几天,阿明意外收到了几张老毛抄写下来的短信,分别来自他的父母、女友还有表弟,家人都言辞恳切地劝他好好改造。阿明并不知道,老毛是如何辗转联系上自己家人的,也不知道老毛是如何说服他们,为自己写下那样的鼓励。

在阿明投牢的第二天,老毛如释重负,放松下来反倒生了一场重感冒。“做我们这行的,最害怕的就是发烧,因为这很可能是感染艾滋病的前兆。”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他又悄悄去医院做了一次体检,没有大碍,才敢放下心养病。

回来的第一天,他又在关于阿明的日记里,补上了这么一句:“监管艾滋病人员真的好危险!警惕!小心!”

在很多人眼中,老毛无疑是个勇士。

从设立艾滋病监区开始,看守所就为老毛备有专业的防护服,可12年里,他一次也没有穿。只说“我要是穿的像个宇航员,他们谁还愿意跟我聊天。”

2014年,他将艾滋病监室从特殊监室迁出,搬入普通监室。拆掉了厚厚的毛玻璃,让艾滋病在押人员也能重新做回普通人。

2019感动中国候选人毛卓云精神学习感悟5

作为宁波全市唯一一名男性艾滋病在押人员专职监管民警,12年来,毛卓云累计管理教育艾滋病在押人员511名,其中判处死刑3名(其中死缓2名),无期徒刑3名,10年以上有期徒刑13名。

当中,最让他难忘的就是石头。

2012年年三十,宁波的早晨还有些微凉。老毛起了个大早,赶在上班前买了3个苹果还有3个面包。

那是死刑犯石头关押在909监室的第六个月。向来沉默的他,突然在前一天开口:领导,我想祭拜一下我的奶奶。

石头的情况,老毛是再熟悉不过的。29岁,因残忍杀死前妻被判死刑。收押时,他已是肝腹水、肝硬化晚期,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只能进行隔离。许是病情严重,自觉时日无多,石头始终比较平静,认罪态度良好。老毛知道,他从小就跟他奶奶关系最好。

“我就给你十分钟。”老毛边说边进入909监室,将三个苹果端正地放好,还用纸搓成三个小棍,权作是香,摆在一旁。他是个大老粗,对祭拜一窍不通,前一天晚上特意百度,知道按照石头老家的风俗,是要面朝北方,拜上三拜。

石头愣住了,原本他只是随口一提,没想到老毛就挂在了心上。他扑通跪下,朝着家乡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再抬起眼,只觉得昏暗的监室里,陪在一旁的老毛,是他唯一的光。

老毛站在一旁静静看他絮絮叨叨地跟奶奶说了许多。简单的仪式后,他又把三个面包留给了石头。“他是山东人,就喜欢吃这个。”

没多久,石头即将执行死刑的消息传来。记忆中那年冬天格外的冷,老毛在春节那几天,跑去给石头买了一套红格子的棉睡衣,还有一双厚实的棉鞋。想让他走的体面一些。

执行的前一天下午,老毛把不知情的石头叫到谈话室谈话,故意把衣服放在他面前。果然石头注意到了,还问他:“领导,这衣服很漂亮嘛,你是给谁准备的?”

老毛随便说了一个他隔壁监室在押人员的名字,“他不是怕冷嘛,我就给他买了一套,你要不要?”

石头说:“那我要一件上衣就好,裤子就不要了吧。”聊了会,他又不好意思地说,“领导我脚冷,鞋子能不能也给我?”

老毛笑了,“要不都给你吧,我明后天再给他准备一套,你身体不好,本来就怕冷,这套衣服厚实,你穿着暖和些。”

石头穿着新衣服欢欢喜喜地回到了监室。

第二天本来轮到老毛调休,可他还是赶了个大早,想送石头最后一程。那段时间石头的病情总是反复,因为肝腹水,肚子肿的老大,不时疼的厉害,早早也起来了。看到他来了,还很惊讶地问:“领导,你怎么来的那么早?”老毛说:“我来看看你呗,还好吗?”

石头穿着昨天老毛给的新衣新鞋,显得难得的精神。

老毛又仔仔细细帮他把衣服打理得整齐些,以谈话为名,将他带出了监室。直到来人出现在眼前,石头都还有些懵。“这是中院的法官,具体情况他们会告诉你的。”石头坐在审讯室里,只听清了“立即执行死刑”这几个字。

宣判结束后,他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突然反应过来。扑通一声跪下,只说了一句:“毛警官,谢谢你。”

“我做了一辈子的管教民警,内心也无数次挣扎过。明明我们管教的对象,多数都是危害社会甚至是枪毙几次都不够的罪犯。无论怎么说怎么劝,都是本性难移的可恶。可就我的职业而言,我还是要给他做人的尊严。”

第二篇:感动中国2020中国女排精神学习感悟

中国女排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女排世界杯五冠王!“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中国女排主帅郎平再一次兑现承诺。今天,让我们跟随中国女排,共同感受激情岁月中的共和国精神地标!下面小编整理感动中国2020中国女排精神学习感悟,欢迎阅读。

感动中国2020中国女排精神学习感悟1

坚持就是胜利,要取得胜利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饱尝了许多次的失败之后才能成功,即所谓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也就是胜利的标志。

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不都是依靠坚持而取得胜利的吗?

2015年9月6日,中国女排以3-1的优势战胜日本队,取得女排世界杯冠军。要知道,她们为了这份荣耀,坚持了11年,努力了11年,才有了今天的成功。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霍金21岁的时候,他被确诊患有罕见的、不可治愈的运动神经病,1963年,医生说他只能活两年半。不久,就完全瘫痪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只能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但他还是完成了巨作《时间简史》。是什么让他完成了这本巨作?归根基地就是坚持。

半塔保卫战中我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创造了在遭敌优势兵力围攻下固守待援,打守备战的经验。陈毅同志说:“半塔保卫战是固守待援的范例。”敌兵力共有一万多人,武器装备良好。而我守卫半塔的兵力只有五百多人,加上外围部队总兵力约三千人,其中还包指两个学生队、一个女生和少年队,大部分没有枪。敌我兵力悬殊很大。形成了对半塔的包围。当时我五支队指挥机关所在地苏营和半塔之间的通路也被敌人封锁。,固守半塔,以待援军,打得敌人大败。为什么能胜利?那就是坚持!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然而为什么对石头来说微不足道的水能把石头滴穿?柔软的绳子能把硬梆梆的木头锯断?说透了,这还是坚持。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许多滴的水坚持不断地冲击石头,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最终把石头冲穿。同样道理,绳子才能把木锯断。

胜利之前的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只有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胜利就会出现在眼前。这才是真正的胜利。

感动中国2020中国女排精神学习感悟2

在中国人的心中,有一种拼搏叫中国女排,有一种情怀叫中国女排,有一种冠军叫中国女排,这都源于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今天在这种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女排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再夺奥运金牌。这是女排梦,也是中国梦!

我们热爱的是中国女排,是中国女排的精神,与最终胜负并无太大关系。如果单以实力来看,篮球和足球,无疑将成为中国球迷永远的伤心地,但有多少人会只以成绩论英雄?我们只是希望球员能够表现出应有的拼搏精神。而对于中国女排,人们自然要求更高,因为她们取得过辉煌的成绩,她们有鼓舞人心的女排精神;只是在感受、发扬这种精神时,请先忘记胜负,因为精神首先是一种态度。

梦想是引导前进的目标,但奔向梦想的道路却十分曲折,战胜困难需要精神的力量,中国女排就是这样成功的。站在冠军的领奖台往回看女排的里约征程,我们就能感受到精神力量的伟大。

小组赛2胜3负排名第四,让中国女排面对很多质疑,但这并没有打垮女排姑娘们,反而激发了她们放手一搏,敢于进攻的斗志,这种“斗志”是姑娘们的“洪荒之力”,是主教练郎平随机应变的谋略,更是强大的“女排精神”。它让中国女排在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中实现逆袭,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

比赛之激烈,过程之曲折,结果之振奋,让人看的心惊动魄、喜极而泣。她们的胜利真的是一分一分拼出来的,是一次次飞身一跃的扑救,是一次次高高跳起的重扣,更是一次次逆境之后的绝地反击。

女排姑娘们绝不放弃任何希望,把握住每一个机会,每分必争,这就是“女排精神”的再现,它让中国女排打出最佳的竞技状态,所向披靡,这样的中国女排,怎能不取胜?的确,排球也是一项集体运动,只有所有队员积极配合互补,才能获得胜利。我们看到每得一分,大家都挥臂庆祝,相互加油鼓劲;每失一分,也在相互提醒,研究战术。

在半决赛对阵荷兰时,来到里约的12名队员全部上场,每个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有人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敢于拼搏,这是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在“女排精神”的指引下,这种力量势不可挡。

带领中国女排团结一致的人就是郎平!历史证明,郎平不仅是一名伟大的球员,更是一名传奇的教练。

当球员她是“铁榔头”带领中国女排实现五连冠;当教练,她总是临危受命,挽救低谷中的中国女排。这一次她也终于获得金牌教练的称号。

更重要的是,从队员到教练,郎平是“女排精神”最好的传承者。

32年前中国女排首次夺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给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注入强劲的动力;

12年前中国女排再次夺取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得以传承发扬,振奋了中国体育各项目不断突破;

今天中国女排第三次获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一次焕发出生机,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振奋人心,给予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顽强拼搏的动力。

“女排精神”是女排梦,也是中国梦!今天我们愿意为女排夺冠刷屏!

感动中国2020中国女排精神学习感悟3

“女排精神”是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和她那一代的女排队员用一记接一记的重扣打出来的,用一座接一座的奖杯铸起来的。但是不可否认,30多年来,中国女排的发展并非顺风顺水,也曾遇到低谷,经历失落,但女排姑娘们面对失败与低潮,永不言弃,奋力争先。哪怕是遭遇大赛的失利,面对奖牌的旁落,姑娘们仍旧没有丝毫的懈怠,仍旧用训练场上的汗水与伤痛告诉自己,也告诉国人,希望的启明星仍旧悬挂在前方。这次奥运会之旅同样如此,中国女排开赛之初备受打击与压力,但正是不言弃的精神帮助她们走到了最后,也笑到了最后。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要想夺冠,都离不开拼搏与奋斗。女排姑娘们站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上时的风光,我们都看在眼里,但是她们在日常训练中所付出的汗水,却是我们看不见的。而她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正是无数个日夜不懈努力和付出的结果。正像郎平所说的,“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里约奥运已经结束,“女排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却早已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被视为融入各项事业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让我们向女排姑娘们致敬,向团结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致敬。

感动中国2020中国女排精神学习感悟4

“女排夺冠的过程和登山过程非常像,都会碰到很多困难,都要努力去克服。”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北大山鹰社社长赵万荣向中国女排讲述了这个有着27年历史的社团。35次攀登,22座山峰,是他们已完成但不会停止的目标:2018年北大120周年校庆之际他们将攀登珠穆朗玛峰。北大山鹰社社训是: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远,融鹰之神在山巅,和女排精神,同一血脉,张扬的是北大风骨,亦是女排精魂。“任何情况,永不言弃”,展现了当代青年最自信昂扬的姿态。

与女排姑娘同样身着一袭红衣,摇着轮椅的矣晓沅早已是清华园里的小名人。这位只能生活在轮椅上的清华学子凭着自己的坚强与努力拿下了清华本科生的最高荣誉——特等奖学金,把这样一个问题抛给了同样也曾饱受伤病困扰的女排队长惠若琪:“在荣誉和努力之外,我们也面临着很多现实的挑战,运动员总会遭遇很多伤痛。您有没有想过选择另一条道路,去追求另外一种轻松些的人生?”“我选择了排球,就是因为它是我最热爱的事业。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热爱之中,就会觉得放弃一切都是值得的。”面庞清秀的惠若琪一脸坚毅,“虽然路途上可能会有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当一切过去就是一笔精神财富,它没有解决之前叫困难,解决之后叫经历。”

感动中国2020中国女排精神学习感悟5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我一直将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一直激励着我。古人云:“人贵能持之以恒”,这句话也不证实了这个道理吗?

正如中国女排,她们在经历了11年的低迷期,仍然不放弃,努力坚持才能再次荣登世界之巅。这几天人们都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中国女排因为坚持,她们成功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不努力。

古今中外无数的成功者,都以他们生动的人生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坚持的宝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才打败了吴国;司马迁饱受艰辛,历经18年才写成了《史记》;爱迪生试验了上千种材料,终于找到制作电灯的钨丝;拿破仑几经波折,才成为称霸欧洲的法兰西皇帝;马云艰苦打拼,才成立了今日的淘宝网……

如此等等,都雄辩地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坚持是一种态度,只有坚持不懈,人生才能趋于完美。

身处绝境,强者与弱者的区别就在于,强者能够抓住逆境背后的机遇,在绝境中逢生。而弱者则是在逆境中随波逐流,在绝境中选择了放弃。失败者并不是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

曾经的我还以为进不了理想的中学,但正是我坚持着心中的信念和梦想,终于如愿以偿。每当自己一次次挫败,感到自己不行了,失败了,我都会启用这种力量,让我重新站起来。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大多数人都是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只有坚持到底,那么就一定会成功!坚持就是胜利!我们要学习中国女排那永不放弃的精神。

第三篇:感动中国2020四川森林消防员精神学习感悟

“为人民服务”是职业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不求感激回报,也不为英雄之名。他们背负万家灯火,却常常辜负最亲的人,自古忠孝难两全,他们把孝顺给了国家,给了人民,他是外婆最亲的人,可是在他心里,万家灯火才是他最亲的人。下面小编整理感动中国2020四川森林消防员精神学习感悟,欢迎阅读。

感动中国2020四川森林消防员精神学习感悟1

3月30日17时,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3月31日下午,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州支队指战员和地方扑火队员共689人在海拔4000余米的原始森林展开扑救。扑火行动中,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瞬间形成巨大火球,在现场的扑火人员紧急避险,但27名森林消防支队的战士(其中,80后1名,90后24名,00后2名,而年龄最小的仅18岁)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不幸殉职。30条鲜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19年3月31日下午,在最美好的年华就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最无私的事业,却留下了30个悲痛欲绝的家庭。向英雄们致敬,你们是亲人的骄傲,可是这份荣誉却是那么的沉重,30位英雄理所当然的全部追认为烈士称号,希望国家能照顾好英雄的家人,为英雄年迈的父母养老送终,将英雄未成年的子女抚养成人,供其读书并安排工作,让他们了无牵挂的走,这是英雄家人应得的待遇,英雄流血,家人不能流泪啊!在火灾面前,消防员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树烧死了可以再种,人死了就永远没了。他们大都是90后独生子啊!建议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消防员还是要职业化,最大限度的保障消防员的安全。遇到火情,我们还能怎样做?

一是公开征集义务伐木工,定期砍伐较密集森林,留出充足的消防通道及阻隔之路,利于后期防火;

二是农林部门与当地气象局密切联系,当出现易发火险天气时提前作好准备,还可以利用资源卫星或无人机实时扫描侦探火点,及时发现初期火点并立即控制住火情;

三是在灭火时,根据卫星扫描情况及无人机探测情况,科学制定救火方案,科学调度指挥救火;

四是发展护林员巡山队伍,制定巡山制度,结合无人机巡查;

五是对过往容易导致火灾的点位进行预警布控,提前布设在线监测站;

六是研发新型灭火设施,利用固定翼无人机进行点对点或者网格化灭火。

孩子,太年轻了。痛!疼!愿英雄们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灾难!你们是我们共和国军人的军魂,我们共和国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向你们致敬!共和国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感动中国2020四川森林消防员精神学习感悟2

综合新华社4月1日消息:记者1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当地组织力量进行扑救。3月31日下午,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有30名扑火人员失联。经全力搜救,30名失联扑火人员已全部找到,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

(人民网)4月1日,当我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和大多数网友的感觉是一样的:希望这只是愚人节的一个玩笑。在沉痛地接受这个事实的同时,我不禁在想,这30个家庭要怎么样才能接受这个事实?哽咽、心酸、泪水,心中的感想五味杂陈。想起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回顾历史,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身躯和热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换来了我们的新生活。在当今社会,谁又能说敢忘记先烈,谁又不由衷地去崇敬先烈,而谁,又在用实际行动去效仿先烈,用他们的行动来谱写新时代华丽而又让人尊敬的篇章。每逢清明,总是会雨水纷纷,这大概是也在缅怀英烈们。我们不能将他们遗忘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怎么能忘记呢?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而英烈们,更是英雄中的英雄。我们平常生活中,可能很少意识到,当消防员还在午憩的时候,一声警报就能立马让他不穿鞋地往外冲;当人民警察还在陪着家人吃饭的时候,一个电话就能让他步履匆忙地赶往报警地;当军人们正在享受假期,一声号令就能让他肩负责任冲在第一线……等等。

每一年,我们总是会听到有英雄离去的消息,又有那个承继人也跟着他的步伐,为人民服务,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少有人谈论英烈,而在朋友圈大抵晒的都是吃喝玩乐,然而,英烈们并没有被我们忘记。曾经看过一个网友发表的感想:每年都会看到关于一些战士牺牲而被追授为烈士的消息,我们致敬烈士,但是我希望这样的烈士越来越少。我想,对英烈最好的纪念,就是捍卫他们用生命所保护的那些东西,爱祖国,爱身边的人,不当冷漠的看客,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用我们自己的行动去捍卫这个社会的英雄基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向英烈致敬!英烈们,一路走好!

感动中国2020四川森林消防员精神学习感悟3

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一场大火打破了这里原本宁静的夜晚。

这场森林火灾经过一天一夜的扑救也没有停息。在3月31日下午,当扑火人员还在转场途中时,山间的风力突变瞬间反生了改变,致使山火突发爆燃,包括杨达瓦、邹平、捌斤在内的30名扑火英雄牺牲。

据统计,四川凉山火灾中,仅森林消防支队就有27人牺牲,其中还包括24名90后和2名00后。

森林防火,不如主动放火

在美国黄石公园,因为公园管理局对森林火灾采取“零容忍”政策,所以导致树木数量的增长速度加快。

结果就是森林老化的速度也加快了,死掉的树木导致森林里到处是灌木、树枝和落叶。而因为这些易燃物质,也使得黄石公园的森林处于一种极其不稳定的状态:一旦爆发火灾,很快就会蔓延到整个区域,无法有效控制。

如今,公园的防火政策是禁止一切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但如果是自然发生的火灾,只要火势没有失控,没有威胁到人类和建筑,他们就会听任这些火苗自生自灭。甚至,公园的工作人员会故意把一部分存在火灾隐患的死亡树木烧掉,人为地烧出来一些隔离带。

因此,防范森林火灾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地先放一把火。

加班 VS 死亡,你会如何选择?

正常的职场工作中,你或许有加班、有应酬、有争吵、有哭泣……可是应该没有直面生死的危险,而那些奋斗在一线的消防员却有。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抱怨加班的痛苦,可是却没想过这些牺牲的消防战士死亡前的笑容。

面对无法选择的死亡,你尚且如此。那么,人为的加班也就不足影响到很大的范围了。

这时,回想现实的工作,你们是多么的幸福。至少有亲人的陪伴,多了一些呼吸时的凝想,少了许多未完成的遗憾。

感动中国2020四川森林消防员精神学习感悟4

2019年4月2日凌晨,在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遇难的30名救火英雄遗体已抵达西昌。四川广播电视台及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深夜有车辆排成长队缓缓前行。一些市民走上街头,泣喊“英雄一路走好”,部分路面摆放了菊花。

从视频中可见,深夜的街头,昏黄的路灯下,市民们正在自发等待送行。当列车缓缓经过,多少感动涌上心头。街头摆放的一朵朵菊花,一声声“英雄一路走好”,道出了现场市民发自内心的感动,更体现出他们对英雄精神的敬仰与推崇。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火灾无情人有情,30个救火英雄中包括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他们看似平凡,但又极其伟大。平凡的他们将“小我”融入“大我”,为了国家安宁和人民幸福,义无反顾献出了宝贵生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30名救火英雄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将“平凡”与“伟大”画上了等号。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英雄从未走远,他们的故事也从未有过尽头。他们可能一身尘土、一脸朴实,他们可能不擅言谈、没有出类拔萃的成绩,但是他们却用感人肺腑的力量、牵动人心的震撼和挺身而出的选择,书写了属于当下、属于我们的英雄史诗。这是最感人的平凡英雄,也是最真实的超级英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救火英雄的事迹与近日正在广泛开展的“传承·2019清明祭英烈”宣传教育活动交相辉映,映照出了永不过时的民族精神和英雄精神。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英雄永远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缅怀先烈、感恩前辈,是让我们饮水思源、赓续传统;缅怀先烈、感恩前辈,更重要的是传承英雄精神,争作时代先锋。

英雄精神永不过时。30名救火英雄,正是用实际行动传承英雄精神的榜样,他们是新时代英雄精神的最美诠释。泱泱大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将这种英雄精神融入血脉,不断激发前行力量。救死扶伤的医生、教书育人的老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无论我们的工作有多平凡,只要能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就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新时代成就一番新的英雄事业。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这个清明,让我们在缅怀中传承,让我们将感动化为前行的力量,让我们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以英雄精神为照亮前路的灯塔,为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感动中国2020四川森林消防员精神学习感悟5

为英雄献上一朵洁白无瑕的花

说起英雄,人们一定会想起杨靖宇、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正是这些英雄和无数的革命先行者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可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有英雄吗?还需要英雄吗?当然有!当然要!

不管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岗位都能成为英雄。在人民危难之时,在祖国需要之时,能够挺身而出,伸出正义之手,都能成为英雄。

近日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造成27名消防员和3名当地干部牺牲,三十条生命的离去,也让三十个家庭承受着失去家人的悲痛。这些英勇遇难人员,可能是父亲,可能是儿子,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家人的希望。他们的离去给家庭带来的伤痛不言而喻。愿逝者安息,生者奋发。致敬最美的消防战士,当火魔肆虐,洪水横流,地震来临,他们是人群中的“逆行者”。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矫健的身影,他们用生命守卫着我们的安全,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感恩他们,做好本职工作,在清明来临之际,为英雄献上一朵洁白无瑕的花。

第四篇:毛概课学习邓小平精神感悟

观《邓小平》有感

毛概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观看了央视大型纪录片《邓小平》。看完后,我对于“邓小平”这个名字,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听这首歌—《春天的故事》,大概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才对邓小平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印象。我的父辈告诉我说,歌中描述的那位慈祥的老人,就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当时还小,只是认为邓小平是和毛主席一样是中国的伟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懂事后,对邓小平理解又深了一层,真正了解到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含义,也知道了邓小平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多大的利益。观看了这部影片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邓爷爷的理解还是那么的肤浅。

邓小平拥有一个十分不寻常的人生,他生命中的“三起三落”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事迹。他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青年团旅欧支部的领导。1927年改名邓小平,同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是为邓小平生平“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同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是为“第一起”。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秘书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66年“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落”。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起”。正当邓小平的政治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由于“四人帮”的诬陷,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职务,保留党籍,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落”。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他任职后首先推动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他还提出要尽快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此为邓小平之“第三起”。从此之后,他便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中国进入正确的发展模式。他重视科技,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重视教育,在恢复职务后立即组织了高考,他重视民生,无数次的前往农村去视察工作,是他提出了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他完美的解决了香港 澳门的回归问题,是他于1992年发表了南方讲话,坚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知道他生命的终结。

看完整部影片后,最让我感动的一点,就是邓小平坚忍不拔的精神,“三起三路”便是对此最好的诠释。或许,我们并不知道在当年的红色时代工作是多么的艰辛,或许,我们并不了解在当时动荡的局势下做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但我们清楚,邓小平从未向艰难险阻低过头。他始终坚持真理,坚持对中国发展有益的事情。

转眼间,20多年过去了,中国依然在邓小平所绘制的蓝图下蓬勃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这些和邓小平英明抉择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对他的感激之情,已经无法再用语言来表达。最后,只想淡淡的说一声:谢谢!

第五篇:【感动中国】感动中国2013候选人投票结果(推荐)

【感动中国】感动中国2013候选人投票结果公布

方俊明:迟到的荣誉 不悔的信念

方俊明,男,56岁,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

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直到2013年11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方俊明救人当年,武汉市尚无见义勇为方面的奖励条例,被“救”男孩的家庭始终不愿出具书面证明,致使他见义勇为的行为一直未得到确认。对于这样一位“英雄”,他所在单位,原武昌车辆厂,只好比照工伤来处理。

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于1993年成立,但奖励对象为“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人员”。这两年,有人问方俊明有没有见义勇为证书,“我觉得蛮尴尬,只好把报上的报道拿给人家看。”

这些年来,妻子离开了,父亲也去世了。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依靠母亲姜春梅日夜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并将当时尚未满周岁的孙女拉扯养大。

2013年,一部话剧上演后,方俊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应方俊明要求,武汉市通过收集材料,确认方俊明当年行为属见义勇为,并颁发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

虽然荣誉迟到了28年。但方俊明从来没有后悔那次行动。一个家庭的艰辛,一个生命的委屈,这一切都见证了善良在人们心中的恒定不变的价值。

乐衡秀:被非洲患者誉为“白求恩”式的医生

乐衡秀,女,48岁,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2011年9月,乐衡秀被选拔为中国第8批援莱索托王国医疗队队员,远赴非洲南部,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工作。

莱索托王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民贫穷,疾病横行。医院接诊了一位患巨大子宫肌瘤的病人,患者家境贫寒,准备放弃治疗,乐衡秀得知后,为患者垫付了手术费。出院时,这名患者拉着乐衡秀的手不愿松开,含泪一遍遍念叨“感谢乐医生,感谢中国”。

莱索托是艾滋病的高发区。这里育龄妇女的HIV感染率达50%以上,住院病人的感染率则更高。2012年6月,乐衡秀为艾滋病人手术时不慎刺破左手,但她坚持继续为病人手术。由于艾滋病毒有潜伏期,为了不被感染,在接下来的30天,乐衡秀必须每天服用抗癌药物。服药会产生无力、腹泻等一系列副作用,但她从未停止工作。

2012年12月,乐衡秀在当地被发现患有乳腺纤维瘤,同事劝她马上回国治疗。但她想到自己已经预约到3月份的手术,毅然选择留下。为了暂时控制病情,她在当地做了肿瘤切除手术。手术后第三天,她拖着未愈合的伤口完成了3台手术。由于长期透支身体忘我工作,她的病情迅速恶化。2013年2月底,她被确诊为乳腺癌。

在援外的1年多时间里,乐衡秀共完成大小手术500多例,抢救了118名危重病人和74名重度窒息新生儿。其中,她完成的子宫肌瘤剥除等多项手术,填补了当地医院治疗的空白。

如今,乐衡秀由于长期化疗头发早已全部掉光,病情的恶化迫使她不得不暂停工作,很多人劝她申请转岗,但她却坚定地说,等身体恢复了,希望继续回到自己深爱的医生岗位上。

2013年8月15日,在全国卫生援外工作暨援外医疗队派遣50周年会议上,乐衡秀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并受到了习主席亲切接见。

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李素芝:造福军民的西藏“高原一把刀”

李素芝,男,59岁,现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

李素芝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读书期间因学习成绩优异被留校从事医务工作,后自愿进藏任军医。入藏以后,他外科主刀手术13000多例,抢救垂危病人、重大手术600多例,被誉为“高原一把刀”。

李素芝心系基层官兵,关心农牧民群众疾苦,跑遍了西藏边防连队和哨所,行程逾百万公里,建立“流动医院”,为军民巡诊21万余人次发放“免费医疗证”,还为高海拔官兵和驻地寺庙僧尼建立“健康档案”,使西藏急性高山病发病率逐年递减,还创造驻藏部队连续10年没有一名官兵因急性高山病死亡的纪录。

为了坚守西藏,李素芝每每面对家人都满是愧疚。自李素芝15岁出来当兵,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都不到两个月,甚至连父母去世的时候都没能回去。不仅如此,李素芝的爱人是同李素芝一起进藏的同学,1992年为了孩子,转业回到地方,女儿从生下来到现在同李素芝在一起的时间甚至不到半年,直到女儿18岁才喊了李素芝第一声“爸爸”。

李素芝把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西藏,和西藏这块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被当地群众誉为“活菩萨”。

胡亚美:中国小儿内科领域工程院院士

胡亚美,女,90岁,中国工程院院士,儿科血液学专家,现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胡亚美历任北京儿童医院内科主任、院长。在防治小儿贫血、腹泻病方面多有建树,她带领自己的团队在攻克小儿白血病、组织细胞增生症等方面取得优异成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世纪50年代,胡亚美牵头研究,提出了中国儿童血液细胞指标的正常值,并制订了小儿营养性贫血的防治措施;60年代,胡亚美在邓金鎏教授指导下开展对婴儿腹泻病的研究,使营养不良患儿的病死率由20%下降至1%;70年代起,胡亚美带领临床科研人员,使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五年无病存活率达74.4%。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截至2000年底,北京儿童医院存活8年以上的311人。其中,已参加工作和上大学的有140人。已结婚的有22人,17人生育有20名健康的小宝宝。

胡亚美院士在儿科享有极高的声誉,曾受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被誉为国宝级人物。

2011年,与张金哲院士携手担任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直属上海鸿慈儿童医院院长,旨在推进中国儿童健康事业向着更高、更强、更专业化方向发展,传承老一辈儿科人慈爱儿童的精神,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医疗体系暨“送儿童健康理念、送儿童健康知识、送儿童健康服务”的宏伟蓝图。

蒋卫红:倒在岗位上的缉毒警察

蒋卫红,男,于2013年11月4日去世,享年47岁,生前任涪陵区公安局百胜派出所所长。

蒋卫红出生政法之家,父母和岳父均在政法战线工作,妻子是一名职业律师。从警28年以来,累计查破刑事案件800余件、治安案件1100余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480余人。

2013年11月4日晚,蒋卫红得知一个5人贩毒团伙准备在涪陵城区人民东路清溪沟附近交易毒品,随即会同其他部门带领8名民警前往现场埋伏,等待时机抓捕。在抓捕前分任务时,蒋卫红所长主动提出由他去亲自抓捕主犯汪均:“我块头大,我去弄那个最狠的!”

看到毒品交易完成,在昏暗的灯光下,抓捕开始。蒋卫红身先士卒,将主犯汪均控制在车内,不料被对方用一把备好的30厘米长尖刀刺中心脏。蒋卫红受伤倒地,仍忍住剧痛,拼死抱住犯罪嫌疑人不放,最终协助战友们将5名毒贩全部抓获。歹徒的尖刀贯穿了蒋卫红的心脏,刀口深达6厘米,蒋卫红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

当地百胜镇上百名干部群众闻讯,深夜赶到医院和殡仪馆探望,哀悼逝去的英雄。

蒋卫红生前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获县区市级嘉奖,2007年5月,被中共重庆市委表彰为优秀党员,2007年1月获公安部表彰为治理“三非”工作先进个人。

倪超:孤寡老人 捐资助学

倪超,男,61岁,南京市秦淮区象房新村村民。

倪超,原本是南京钢铁厂的一名钳工。直至1998年,由于单位效益不好,倪超提前内退,靠每月700元退休金生活。

2006年,倪超决定自己开个小店铺做生意。他将临街的小房间和厨房打通,卖起了烟酒,还悄悄给自己定下每年至少要捐出1万元爱心款的任务。

为了完成给自己定下的“捐款任务”,倪超在原有的小烟酒店铺基础上,还做起了兼送牛奶、卖福利彩票,8年来至少捐出11万爱心款。

在倪超家的一角,有20多只废弃的打气筒,这是8年来免费给骑车人打气用坏的。他的小店里常年配备着创可贴、小橡皮,全部都是免费提供给大家用。

倪超每年都会去南京慈善总会捐款,他有一个习惯,嘱咐工作人员不要告诉受助人,尤其是受助贫困生,希望孩子们没有负担。

如今,倪超住的还是二十多年前的老房子,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在生活中,倪超对自己格外小气,舍不得花钱买菜,常常就着萝卜干和豆腐乳就是一顿饭,更别提买新衣服,千方百计省下的钱最后都捐了出去。

倪超还说,他现在所住的房子,将来估计也会捐给社会。对此,家里人很支持他,只要他开心就好。

胡启初:身残志坚创办留守儿童之家

胡启初,男,39岁,江西芦溪县南坑镇窑下村村民。

1987年,胡启初13岁的时候,多种疾病缠身,治疗后双脚无法站立,右手也失去了功能。20多年来,他与病魔作殊死搏斗,坚持文学创作,完成了20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广受读者欢迎。年轻读者被他的顽强毅力所感动,尊称他是“中国的保尔”。

胡启初不仅仅是一位作家,他还希望能为别人多作一些,2012年,他在自己的母校建立了一个留守儿童之家,希望自己能给孩子们以家的关爱和温暖。每个周六,胡启初都会给孩子们安排好活动:或与其他学校孩子交友联谊,或在志愿者带领下唱歌跳舞,或举行棋类球类等各种比赛,或走到户外去参观教育基地。

2013年,胡启初因病情复发住进了医院,在获悉不能治愈的消息后,他毅然放弃手术,回到孩子们身边,并把大家的捐款全部转给守望之家。

在胡启初的感召下,“守望之家”不断发展壮大,并有了接班人,心愿已了的胡启初还向相关部门申请,办理了遗体捐献事宜。

漆友朋:甘守清贫义务造林几十载的九旬老人

漆友朋,男,91岁,江西高安市黄沙岗镇挂榜村村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挂榜村的山林因被乱砍滥伐,逐渐成为一座荒山,护林员来一个走一个,漆友朋当即和15个村民背着被褥,住进了村办林场,当起了护林员。护林员是个苦差,补贴又低。几年过去,伙伴们一个个都离开了。

伙伴们走后,漆友朋就开始一个人种树,为了培育种子,漆友朋不顾家里人的反对,从自家10多亩农田中让出5亩,作为树木育苗基地。没钱买树苗,他就把自家的牛卖了,换回优良树种。为了植树,不知用废了多少把锄头和铁锹,也不知受过多少次伤。除此以外,清贫度日的老人将两次获省劳模的4000元奖金全部用来买肥料,自己花钱请车拖石子铺好了进集体林场的路。

在漆友朋的带动下,不少村民加入义务植树的行列,为集体节约资金数万元,而造林的收益他却分文不取全部上缴。几十年来,漆友朋总共栽下树木40万株,其中30万株已经长大成林。

如今,漆友朋已91岁高龄,他依旧每天上山查看山情,晚上在林场守夜,就连大年三十也不例外。

王奇:中国的良心好医生

王奇,男,49岁,汉族,武警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

2013年12月1日,王奇连续做了5天的手术,在出现头疼症状后,依然坚持查完病房,自己却倒在了自己家门外,最后时刻牵挂的还是手术。终因劳累过度突发脑出血,经抢救无效在京逝世。

王奇在先心病、瓣膜病、大血管等疾病的诊治及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参加体外循环心脏手术6000余例,其中主刀体外循环心脏手术3000余例,并发症及死亡率小于1%,达国际领先水平。

2005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武警总医院联合开展“扶贫救心行动”,王奇是发起人之一和主要推动者;2006年,王奇开始带领武警总医院心外科团队参与中国红基会公益活动。

8年来,王奇行程10余万公里,筛查先心病患者8万余例。多次赴内蒙古、西藏、延边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山西、河北等贫困地区,为当地群众进行先心病筛查、义诊,经王奇双手救回的贫困先心病患儿多达数百人。病发前一周,王奇还在为中国红基会从藏区筛查带回的先心病患儿确定治疗方案。

王奇长期超负荷工作,做手术时高血压头痛、让护士揪揪头发缓减一下继续操作;长年站手术台,膝盖积水,每台手术下来得先靠墙坐着歇会,直至牺牲在工作岗位前还在抢救患者。

2013年12月7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王奇的家人、同事及他生前救助过的孩子们,都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下载2019感动中国候选人毛卓云精神学习感悟(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9感动中国候选人毛卓云精神学习感悟(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毛概的感悟

    学习毛概的感悟 毛泽东思想这门课程帮助我们学生充分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这对于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感动中国观后感(毛概作业)

    每一滴泪都是感动 ——观《感动中国》有感 这节课,看了老师为我们放的感动中国人物的介绍,心里久久无法平静。曾经我们也都想过,这个利益和物质充实的年代,真爱和付出越来越少的......

    2014感动中国人物感悟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

    学习毛丰美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毛丰美精神心得体会 毛丰美同志是优秀基层干部的代表,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30多年来,他坚持发扬战天斗地的"干"字精神,带领群众治理荒山秃......

    学习感悟“工匠精神”

    学习感悟“工匠精神” -------我践行,我改变,我成长 初次认识“工匠精神”是在一节英语课上。我的英语老师习惯每次在上课前早早站在教室门外,静静地观察着学生的一举一动:有的......

    学习复信精神感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学生村官复信精神的几点领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垆上村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复信,对她病愈重返工作岗位......

    北京精神学习感悟

    暑期实践之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个夏天北京到处可见这样一个由八个字组成的醒目标语,这便是北京精神。作为一名北京印刷学院大四的学生,我深知学习科学知识之......

    学习焦裕禄精神感悟

    为民务实率先垂范在当前开展的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在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模范先锋人物。这其中,“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的事迹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