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各章复习大纲: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GDP概念、核算方法、其他国民经济各相关概念及计算、名义GDP和实际GDP、投资—储蓄恒等;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产出、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两(三)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各部门的乘数计算;
第三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推导、斜率、移动、计算等)、投资函数、利率的决定、货币需求动机;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效果、挤出效应、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失业的相关概念、奥肯定律、财政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与存款创造乘数;
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及计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第七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效应、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应用;
第八章
开放经济:汇率、对外贸易
第九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周期
第十章
宏观经济学理论演变:凯恩斯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的假设、主要观点
(其中第八-十章内容约占3-4%,以选择和判断为主)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
1、测量一个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以及增长、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
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GDP的计算遵循国土原则。
区分
最终产品和劳务:指的是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不投入生产。
中间产品和劳务:是指作为其他产品和劳务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存在的产品和劳务。
【注:判断一件产品或劳务究竟是最终的还是中间的,取决于谁购买了它以及用于什么目的】
你
3、名义GDP与实际GDP
(1)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市场价值。
实际GDP
名义GDP
(3)GDP折算指数=————,用来反映物价变动程度
4、国民生产总值(GNP):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的计算遵循国民原则。
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支付
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1、生产法:又叫增值法,采用对每个生产过程新增价值加总的方法计算GDP。
2、支出法:GDP=C+I+G+(X-M)
GDP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
注:(1)住宅购买不包括在消费支出内。
(2)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政府购买支出内
(3)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即折旧))+存货投资
3、收入法:GDP=税前工资+利息+税前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三、国民收入其他衡量指标及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NDP):指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了折旧(当期资本耗费)之后的产值。
NDP=GDP-折旧
2、国民收入(NI):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NI=ND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工资+利润+利息+租金
3、个人收入(PI):PI=NI-企业所得税和企业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转移支付
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税后个人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
5、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到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GDP
NDP
NI
PI
DPI
+政府补助金
+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
税前工资
税前工资
税前工资
税前工资
税前工资
利息
利息
利息
利息
利息
税前利润
税前利润
税前利润
税前利润
税前利润
租金
租金
租金
租金
租金
间接税和
企业转移支付
间接税和
企业转移支付
-企业所得税和未分配利润
-社会保险
-企业所得税和未分配利润
-社会保险
折旧
-个人所得税
四、储蓄投资恒等式
(一)两部门经济:I=S,投资=储蓄
1、两部门经济是由家户部门和企业部门构成的经济。
2、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即Y=C+I;
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即Y=C+S;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C+I=C+S,即I=S
(二)三部门经济:I=S+(T-G),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
1、政府经济活动表现在,一方面有政府收入(主要是像企业和居民征税),另一方面有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以及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
2、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即Y=C+I+G;
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净收入,即Y=C+S+T;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C+I+G=C+S+T,即I+G=S+T
(三)四部门经济:I=S+(T-G)+(M-X+Kr),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
1、三部门经济加进国外部门就成了四部门经济。
2、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Y=C+I+G+(X-M);
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净收入+本国对外国转移支付,即Y=C+S+T+Kr;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C+I+G+(X-M)=C+S+T+Kr,即I+G+(X-M)=S+T+Kr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均衡产出
1、含义:均衡产出即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2、均衡收入的决定条件:投资=储蓄
3、i=s的含义: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
【回顾】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储蓄投资恒等式i=s,指的是实际发生的投资(包
括计划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内)始终等于实际储蓄。
而i=s指的是均衡的条件:即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二者相同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一)消费函数
1、消费函数: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可记为c=c(y)。这里c表示消费函数,y代表收入,即个人可支配收入。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收入减少而减少。
2、消费又称为消费倾向,凯恩斯把消费倾向分为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以MPC表示。ΔC表示消费增量,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C=△c/△y
【边际消费倾向的特征】
a)
图形上,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b)
0 c) MPC递减规律:随着收入越增加,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增量的部分越来越小。 (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以APC表示。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收入水平,则APC=c/y 【平均消费倾向的特征】 a) A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 b) APC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因为消费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收入。 c) APC>MPC,且随着收入的增加,APC逐渐趋近于MPC (3)线性消费函数:c=ɑ+βy 其中,ɑ为必不可少的自主消费,β为MPC,y为可支配收入,c为消费支出,βy是随收入引致的消费。 (二)储蓄函数 1、储蓄函数:储蓄与收入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或称为储蓄倾向。可表示为s=s(y),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随收入减少而减少。 2、储蓄倾向也分为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1)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公式为:APS=s/y APS是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2) 边际储蓄倾向:是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以MPS表示。Δs表示储蓄增量,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S=△s/△y MPS为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 (3)从消费函数C=α+βy中能够得出储蓄函数,即s=y-c=-ɑ+(1-β)y 注:(1)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互为补数,如下式:APC+APS=1 (2)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互为补数,如下式:MPC+MPS=1 (三)两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 1、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其中i、ɑ、β均为常数 y=c+i c=ɑ+βy y=c+i=ɑ+βy+i2、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其中i、ɑ、β均为常数 i=s=y-c s= -ɑ+(1-β) 3、乘数论: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1-β 1-MPC K= ——— = —— (四)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1、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y-t+ 这里略去 i+g=s+t s=-c =-(ɑ+β) = -ɑ+(1-β) 设c=ɑ+β= y=c+i+g y=ɑ+β(y-t)+i+g2、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3、三部门经济各乘数 (1) 投资乘数: (2)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3) 税收乘数: (4)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第14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一、投资函数 1、决定投资的因素包括:实际利率水平、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 2、投资函数:投资与利率之间的这种反方向变动关系称为投资函数,可写作: i=i(r)=e-dr i=e-dr 其中,e为自主投资,即利率r为零时也有的投资量;d表示利率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投资会减少或增加的数量,可称为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dr即投资需求中与利率有关的部分,即引致投资。 二、IS曲线 1、IS曲线表示的是在产品市场上,当投资等于储蓄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2、IS曲线的推导 3、IS曲线的斜率 (1) IS曲线的斜率:dr/dY=-(1-b+bt)/h=-[1-(1-t)b]/h <0 (2) 影响IS曲线的斜率的因素:b和h b值越大,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国民收入的乘数越大,Y对r的反应越灵敏;b值越小,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国民收入的乘数越小,Y对r的反应越不灵敏。 h值越大,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I对r的变化越灵敏,Y对r的反应越灵敏;h值越小,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I对r的变化越不灵敏,Y对r的反应越不灵敏。 4、IS曲线的移动 (1)投资的影响:投资需求增加,IS曲线会向右方移动;反之,若投资需求减少,IS曲线就向左移动。 注意:i=e-dr,这里d指投资对于需求的敏感程度,一般而言,这个与社会整体的偏好有关,这里假设不变,变动的主要是e。 (2)储蓄的影响:储蓄增加,IS曲线就会向左方移动;反之,若储蓄减少,IS曲线向右移动。 (3)政府购买的影响(政府购买与投资等价): 政府购买增加,IS曲线就会向右移动;反之,若政府购买减少,IS曲线向左移动。 (4)税收的影响:税收增加,IS曲线向左移动;反之,若税收减少,IS曲线向右移动。 (5)政府转移支付的影响:政府转移支付增加,IS曲线右移;反之,政府转移支付减少,则左移。 二、利率的决定 1、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给量和对货币的需求量。 2、货币需求动机(流动性偏好) 第一,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日常交易或者支付。 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与收入成正比。 第二,谨慎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一般认为: L1 = 交易需求量+预防需求量 = L1(y)= k y 这一动机基础上产生的货币需求量也和收入成正比。 第三,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在手边持有 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取决于利率,与利率变动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L2=L2(r)=-hr3、货币需求函数L = L1 + L2 = L1(y) + L2(r) = ky hr4、货币供给 (1)货币供给量——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总和,或企业、个人及外国所持有的现金及其他随时可自由支用的存款货币的总和。 (2)货币供给量主要指狭义的货币M1,即现金+活期存款。 (3)简单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由国家用货币政策调节,是一个外生变量,与利率无关,因此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5、名义货币供给量与实际货币供给量 (1)名义货币供给量:指不问货币的购买力而仅以面值计算的货币供给量。用 M 表示。 (2)实际货币供给量:指按照货币实际购买力计算的货币供给量。用 m 表示。 (3)m=M/P6、利率的决定 当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等于实际货币量L = m时,货币市场达到了均衡。 三、LM曲线 1、LM曲线反映货币市场上,L=m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关系。 2、LM曲线的推导 m=ky-hr,或 y=hr/k+m/k或 r=ky/h-m/h3、LM曲线的斜率 4、LM曲线的三个区域 第一,凯恩斯区域或萧条区域 凯恩斯区域是一条水平线,斜率为零,货币政策在这时无效,而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很大效果。政府发行货币,希望能够降低利率,拉动投资,但如果位于流动性偏好陷阱中,那么就不能实现目标。这时就应该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 第二,古典区域 古典区域是一条垂直线,斜率为无穷大,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 第三,中间区域 中间区域向右上方倾斜,斜率大于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均有效。 5、LM曲线的移动 (1)名义货币供给量M变动的影响 在价格水平不变时,M增加,LM曲线向右移动,反之,LM曲线向左移动。 (2)价格水平的变动的影响 价格水平P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m就变小,LM曲线就向左移动;反之,LM曲线就向右移动,利率就下降,收入就增加。 四、IS-LM模型分析 1、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的相互影响。 区域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Ⅰ i<s有超额产品供给 L<M有超额货币供给 Ⅱ i<s有超额产品供给 L>M有超额货币需求 Ⅲ i>s有超额产品需求 L>M有超额货币需求 Ⅳ i>s有超额产品需求 L<M有超额货币供给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IS和LM交点所决定的均衡收入有时候会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 3、两个市场的失衡及其调整。 IS不均衡会导致收入变动:投资大于储蓄会导致收入上升,投资小于储蓄会导致收入下降;LM不均衡会导致利率变动: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会导致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会导致利率下降。这种调整最终都会趋向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 投资大于储蓄,说明总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产出需要增加,反之,投资小于储蓄,说明生产过剩,因此产出需要减少。 第15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财政政策效果:均衡收入变动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3、财政政策的IS-LM分析 (1)财政政策效果因IS曲线斜率而异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2)财政政策效果因LM曲线斜率而异 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4、财政政策乘数:,其中ke代表支出乘数;k、h分别代表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d代表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5、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的概念 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6、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通过利率中介变动导致的私人部门支出降低的效果。 *影响因素: (1) 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2) k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3) h越大,挤出效应越小。 (4) d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二、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货币供给量以及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2、货币政策的一般目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 利率大幅度的波动。 3、货币政策效果:指货币政策的效果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4、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1)货币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 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 (2)货币政策效果因LM斜率而异 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 5、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的含义 水平的IS和垂直的LM相交,财政政策就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这就是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6、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 (2)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否则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打折扣.(3) 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 三、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双松政策”) 效应:产出增加,利率变动不确定。 适用环境:经济萧条比较严重,即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严重闲置时。 2、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双紧政策”) 效应:产出减少,利率变动不确定。 适用环境:经济过热且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紧财政松货币”) 效应:利率下降,产出变动不确定。 适用时期: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但不太严重。 或总供求大体平衡,但消费偏旺、投资不足。 4、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松财政紧货币”) 效应:利率上升,产出变动不确定。 适用时期:经济萧条但不太严重,且需要控制通胀。 5、两种财政政策的组合政策组合产出 利率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上 升 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 减 少 不确定 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下 降 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增 加 不确定 第16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1、充分就业。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意愿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2、价格稳定。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 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产生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4、国际收支平衡。 二、失业的相关概念 1、失业率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2、劳动力参与率等于劳动力与人口比率。 3、摩擦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 4、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5、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6、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所造成的失业。(既有失业又有职业空缺) 7、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期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8、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三、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用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 四、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工具指政府为实现既定经济政策目标所选择的的操作手段。 (1)政府收入。 ①政府税收: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因此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②公债: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A.目的:筹集财政资金,弥补财政赤字。 B.形式:通过公债在资金市场的流通影响货币供求。 (2)政府支出 ①政府购买支出: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它是政府的直接支出,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 ②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2、财政政策的分类: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 (1)自动调节——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自动稳定器内容: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转移支付);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2)主动调节——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政府需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 五、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工具 1、再贴现率政策 (1)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经济萧条时,下调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繁荣时期,上调再贴现率,商业银行想央行借款减少,货币供给量减少。 (2)特点:是一项被动的政策,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到央行借款。 2、公开市场业务 (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经济衰退时,买进债券。一方面通过货币投放,扩大货币供给;另一方面导致债券需求增加,进而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时,则卖出债券。 (2)特点:主动灵活;结果容易预测可控。 3、法定准备率。 (1)经济萧条时,降低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对外贷款增加,同时货币创造乘数上升,从而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进而刺激总需求。经济过热则提高法定准备率。 (2)特点:作用效果非常猛烈;存在时滞。 (二)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 1、存款创造指数 (1)存款创造乘数即货币扩张乘数,描述商业银行体系供给货币的机制,它衡量了商业银行体系内增加货币供给的数量。为了控制这个体系创造的货币量,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设置严格的准备金比例,中央银行只允许商业银行的初级存款的一部分用于放贷,这也称作现金准备比例。 (2)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成为存款准备金。这种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当占的比率是由政府(具体由央行)规定的。这一比率称为法定准备率。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是法定准备金。 2、货币创造机制 (1)只考虑法定准备金时: (D为活期存款总和,R为原始存款,rd为法定准备率),货币创造乘数为1/rd。 (2) 有超额准备金时: (re为超额准备率) 货币创造乘数为1/(rd+re).(3) 存在现金漏出时:(rc为现金—存款比率),货币创造乘数为1/(rd+re+rc).(4) 货币供给的一般情况。 ①基础货币:指商业银行准备金总额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这是商业派生存款或创造货币的基础,也叫高能货币(H)。 ②设整个社会狭义货币供给量为M,根据定义货币供给量为活期存款和通货之和,即M=Cu+D,则货币创造乘数为: 第17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在价格水平、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既定的条件下,经济社会中所有行为主体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总支出水平来表示。 2、总需求函数: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总支出与价格水平间的关系。 总需求函数表达式:y = AD = f(P) 3、价格水平变化对总需求AD(或y)的影响:P上升会使AD减少,从而y减少;反之,P下降会使AD增加,从而y增加。即价格水平与均衡收入呈反向变动关系。 4、总需求曲线 5、AD曲线的移动 (1)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使AD曲线右移。反之,紧缩性财政政策使AD曲线左移。 (2)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使AD曲线右移。反之,紧缩性货币政策使AD曲线左移。 二、总供给曲线 1、总供给函数: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2、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 短期AS曲线具有斜率,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长期AS曲线的斜率为无穷大,它是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直线。 3、不同性质的总供给曲线 (1)古典总供给曲线; (2)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3)常规总供给曲线 三、AD–AS 模型(课本P497-P499) 1、AD左移:意味着经济萧条,存在过剩生产力,而且越偏离充分就业,产量下降程度越大,但是价格下降空间越小。此时应该采取扩张性政策刺激总需求。 AD右移:经济过热,生产能力比较紧缺,产量增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价格上升的压力越来越大。此时应该采取紧缩性政策稳定物价。 2、AS左移: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危机、粮食大面积歉收等冲击导致。结果形成“滞胀”。 AS右移:突然的技术进步、新能源的发现等冲击导致。结果是产量增加和价格水平下降。 第18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失业的分类(本提纲P19) 二、通货膨胀理论 1、通货膨胀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2、价格水平的表示: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GDP折算指数 3、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就是:πt=(Pt-Pt-1)/Pt-1,式中,πt为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t和Pt-1分别为t时期和(t-1)时期的价格水平。 4、通货膨胀的分类(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 (1)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内。 (2)奔腾的通货膨胀:10-100% (3)超级通货膨胀:100%以上 5、通货膨胀的原因: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和供求混合推进。 6、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1) 再分配效应 A.不利于固定收入者,利于变动收入者。 B.不利于借鉴储蓄者,利于实际财富持有者。 C.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D.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2) 产出效应。 A.温和的或爬行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有扩大效应。 B.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会使收入或产量减少,从而引致失业。 C.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 7、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含义: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换关系的曲线,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遵循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相信市场力量的有效性;认为如果让市场机制自发地发挥作用,就可以解决失业、衰退等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 具体来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般都接受以下四个命题: (1) 私人经济是可以自身稳定的; (2) 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 (3) 货币在短期也是中性的; (4)凯恩斯主义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是有害的。 第三个命题意味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指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不存在。这是货币主义Ⅰ与货币主义Ⅱ的主要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一起并列为宏观经济学中的两大流派。 权威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教科书为哈佛大学的巴罗编写的宏观经济学,MIT Press。机械工业出版社有中译本。为了深刻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微观逻辑,作者在前两章着重讨论了微观经济中的无差异曲线、生产函数,用预算约束来表示财富效应和跨期替代效应。本书的微观个体均服从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假说,也即个人的预算约束的资金来源分别是总产出(生产函数)、货币持有量、债券存款等,等式右边的购买分别是消费、投资、债券贷款等。随着讨论问题的深入,加入政府、税收、货币与通胀、汇率等逐渐加长此“持久收入”的等式,假设个体以平滑各期的消费来影响宏观经济变量。 新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信条,在三个命题上保持一致:①劳动市场上经常存在超额劳动供给;②经济中存在着显著的周期性波动;③经济政策在绝大多数年份是重要的。但是新凯恩斯主义并不是对原凯恩斯主义的简单因袭,而是认真对待各学派对原凯恩斯主义的批判,对原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进行深刻地反省,同时吸收并融合各学派的精华和有用的概念、论点,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凯恩斯主义。 在具体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观点上,新旧凯恩斯主义存在重要差别,主要体现在非市场假设上。新凯恩斯主义以工资和价格粘性取代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工资刚性假设,并添加了原凯恩斯主义模型所忽略的两个假设:①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即厂商追逐利润最大化和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②理性预期假设。新凯恩斯主义阐明了,在经济中出现需求或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粘性使市场不能出清,经济会处在非均衡状态,即使有理性预期的存在,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将起到积极作用,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与原凯恩斯主义学派相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强调工资和价格的粘性而非完全刚性,并试图对这种粘性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说明非自愿失业、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以及政府经济政策的作用。 第二,强调并从微观角度入手阐明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他们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研究了经济中存在的实际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昂贵性、调整的成本因素等,从而说明了企业的最优定价行为及其宏观经济含义。证明在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并不能引导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主体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利益,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境界,恰恰相反,“看不见的手”导致了“协调失败”(Coordination Failures),出现了长期的市场非均衡和社会福利的巨大损失。 第三,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他们以需求冲击为假定,着重论证了企业为什么总是拒绝及时随总需求的变动而调整价格和工资,这种微观行为反映到宏观经济层面又如何导致总产出和就业的变动。因此,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这种市场机制的失效问题,由于货币的非中性,政府的经济政策可以是有效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