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析
摘要:在目前高校管理体制中,伴随着学分制的实行、网络教学的有效开展,班级制度逐步被取代,宿舍成为了唯一固定的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因此,宿舍文化成为大学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宿舍文化自治,充分发扬学生自管会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提高高校宿舍的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文化风貌。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文化;学生文化
一、宿舍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宿舍文化的内涵
宿舍文化作为大学生文化的重要内容,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是一个极其丰富而广泛的范畴。高校宿舍文化是以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宿舍这个客观载体为依托对象,以共同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内容,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包括行为规范、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宿舍环境等多个因素。宿舍文化的四个层面:
1.物质文化层面
物质文化又称表层文化,包括大学生所需的全部生活物品,有宿舍楼的建筑及各种公共设施、宿舍的卫生环境、室内物品摆放等。这是高校宿舍的各种环境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是高校宿舍文化的基础。这种物质文化不仅仅体现了高校的硬件实力,更体现了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要求,对于生活的态度,体现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生活品味。
2、行为文化层面
这是指宿舍成员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经验以及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一所高校的宿舍文化集中表现在该校的思想理论体系中,但更广泛的反映在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于宿舍生活的所有方面,涉及到所有的大学生,它是大学生个人素养、精神风貌最直接的表现,也是宿舍管理成效的映照。
3、制度文化层面
制度文化是指宿舍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是宿舍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行之有效的宿舍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不仅可以培养锻炼宿舍管理人员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还可以让大学生主动遵守宿舍管理条例,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形成和谐稳定的宿舍氛围。
4、精神文化层面
精神文化是宿舍各个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意识,在相互渗透和融合后,构成了共识。逐渐地,宿舍便成了一个精神共同体,具有了相似的精神文化,并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理想信念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其最本质和最深刻的体现。
(二)宿舍文化的主要特征
1、复杂多样性
宿舍文化是一种复杂多样的文化。每个宿舍成员都拥有各自的家庭背景,生活方式,心理素养,思维方式等,有着自身的文化印记,对宿舍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尽相同。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在高校宿舍展现出来,致使宿舍内部及各宿舍之间的文化都会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再加之现代网络文化的迅速入侵,使得各种文化在高校宿舍中竞相迸发,宿舍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2、感染趋同性
宿舍文化具有相互感染性。由于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宿舍成员在朝夕相处中感情上和情绪上相互感染,相互渗透,形成了心理上的认同感,进而对事物也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看法或观点,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外部特征,深深地感染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这种互相感染表现的十分广泛,既有行为上的感染,又有思想和情绪上的感染,其中表现最为直接的是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感染性。
3、潜移默化性
宿舍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征。宿舍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非强制性的,大学生会不自觉的受到各种宿舍文化的影响。通过宿舍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可以在无形中形成一种影响力,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宿舍环境氛围的启发,引起宿舍成员在情感上对于宿舍文化的认同,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约束着宿舍成员。
4、平等包容性
宿舍文化是一种平等包容的文化。在宿舍区域内,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参与宿舍文化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宿舍文化既保留了每个个体固有的文化特征,又在相互渗透中彼此融合,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其强大的包容性。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在高校宿舍内获得了相同的参与机会,共同打造了独特丰富的宿舍文化。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问题
宿舍文化作为学生文化,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延伸和交集,因其特殊的潜移默化性、平等包容性和感染趋同性以及时代性等特征,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从而对大学生的重要成长产生能动作用。然而,目前许多大学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其德育的作用受到影响,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来。这直接导致大学德育工作的进程缓慢,精神文化建设无法全方位落实。
(一)宿舍文化建设过分强化制度管理,缺乏创新和特色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高校管理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单一的制度化管理模式,更多的是文化熏陶、教育引导等软性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许多高校在宿舍文化建设中故步自封,推行固化的,甚至僵化的原则条例,对寝室管理甚为苛刻,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较为缺乏。而如今作为大学生主流群体的90后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他们相较于70后和80后有着较强的主体性意识,更加追求个体的发展,寻求自我价值的满足,这与学校重管理,轻教育的模式相矛盾,从而使得宿舍文化建设的效果大大削弱。因此,高校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积极转变宿舍管理模式,探索宿舍制度管理的新模式,如适当的弱化制度管理,增强宿舍管理的创新性,强化宿舍的教育引导,形成人文化的宿舍管理。
(二)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对宿舍文化建设的冲击
目前,在信息社会化的大背景下,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际渠道和娱乐休闲、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逐渐被网络所取代,网络和大学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手机电脑等新兴产品大量涌现,带来的不仅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随之而来的还有日新月异的网络文化,这些都对宿舍文化产生了冲击。网络文化不经筛选和甄别便涌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引起了大学生行为观念和思想方式的变化。大多数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中,不愿与人交流,形成自娱自乐的封闭世界,与舍友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由此引发了不少的宿舍问题,成为宿舍文化建设的拦路虎。
(三)宿舍文化活动缺乏深刻内涵,忽视了育人功能
为了丰富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形成健康积极的宿舍文化,很多高校都组织多种多样的宿舍文化活动,然而这些活动仅仅停留在表层上,重于形式,轻于内容,缺乏深刻的文化内涵,如开展文明宿舍评比活动,雷锋宣传月活动。作为宿舍文化重要的表现方式,宿舍文化活动一方面是为了丰富宿舍成员的课外文化生活,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活动,将自身的实践感悟和体会内化为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方向
(一)转变宿舍文化管理模式,从制度管理向文化引导转变
针对高校宿舍管理模式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的现状,高校首先应建立完整具体的宿舍管理制度,明确分工,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宿舍管理针对的是在校大学生而不是社会人士,不能一味的照搬规章条例,应按照以人为本的观念,形成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尝试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形成制度化的沟通交流模式。最后应宿舍的文化教育引导,给予宿舍文化建设组织实施者更多的自主权,赋予宿舍文化建设更多的活力,使他们能自由的处理宿舍文化中产生的各种冲突。
(二)创新宿舍文化建设的新方式和新途径,增强宿舍文化的感召力
宿舍文化建设需要教育管理者的组织和指导。随着宿舍社会化的发展,宿舍管理者应针对宿舍文化建设的问题,开创新思路和新方法,借鉴大学生文化建设的优秀方式,有针对性的将其运用到宿舍文化建设中。高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宿舍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宿舍文化建设中,如开展宿舍文化节,宿舍评比,宿舍设计大赛等等,形成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增强宿舍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形成宿舍文化建设的新动力。
(三)以人为本,进行柔性管理
宿舍管理应积极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式,辅导员和宿舍管理者要放弃靠制度和纪律来强制性的约束和管理学生,将管理和人紧密结合,使高校宿舍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不断学习柔性管理,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模式,强化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在教育和管理中融入自身的情感,深入了解学生群体,以平等互助的心态面对学生的内心需求,互相理解和尊重,用心来感化学生,使其感受到家的温暖。
四、结语
如今,宿舍文化在大学生文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宿舍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思维方式。借助宿舍文化建设的平台,通过高校管理者和宿舍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加强宿舍成员的道德素养,逐步优化宿舍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宿舍文化的德育作用,逐步打造出和谐积极的宿舍文化,培养出新时期高素质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隆娟,吴卉,张海蛟.以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3):24-26.[2]董国松,曲建武.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59-164.[3]杨士同,陈志敏,马香丽,等.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J].大学教育,2016,No.75(9):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