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2 21:5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典型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典型教学反思》。

第一篇:典型教学反思

典型教师教学反思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生动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引人深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良好教材。

现代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学生通过阅读,在被故事情深深吸引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与文听小男孩进行对照,教学中应怎样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规律,积极引导学生认真读文,强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思考,在读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现在,我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我的本课设计中想体现的教学思想:

一、创设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于是,我努力创设了愉悦可持续型的氛围,上课伊始,我首先与学生进行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能力。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新课标积

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我努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成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创设交朋友情境进行识字教学。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认读带拼音的,再进入词语连线的游戏中认读不带拼音的字,最后,由小老师带读有生字词的长句巩固识字教学,为阅读课文打下基础。本课的11个生字只有认读的任务,所以这一环节是本课的一个着力点。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方法,对于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有效地促进。

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三:在朗读指导,以读为本中,使学生积累语言,感悟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独特感受。整个读书过程为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我努力将以上思想运用教学实践中。

1、读书方式多样,激趣学文:课文教学中,我力求把读放首位,通过自读,评读,比赛读等方式,使学生喜欢读书,并把课文读准,读流利,到有感情。

2、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领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如:让学生自主读第一节,启发思考: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想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从小男孩在玩具柜前的表现入手,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理解下文小男孩的异常决定,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坚实基础。自主讨论的方式,同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训练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在深入研读课文后,分组研究讨论: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结合课文内容,抓住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核心问题,统摄文章的主体部分。利用对话较多的行文特点,从读中理解。学生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同时强调自读自悟,引发学生的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我非常投入地走进课堂,但是细细回味课堂中的每一环节,许多疏漏和处理不当的地方便呈现出来。再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对学生实际估计不足、无法牢牢抓住学生、教学机智仍然欠缺等等。这使我深刻意识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自身素质的高低,对语文课成败关系重大。今后,我会沿着这条航线,在教改之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典型教师教学反思

城子坦镇中心小学

赵丽莉篇二:《写作——典型事例》教学反思

《写作——典型事例》教学反思 这堂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优点:

1、作文课的一个范例。

2、典型事例这个知识点讲的很透彻,从事例的概念、运用及寻找三个方面,给学生以明确的讲解。

3、利用学生写作实例范例,更具备针对性,提高课堂效率及有效性,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4、学生当场“练笔”,以拼凑的方式组合成一片作文,很直观,很新颖。

5、课堂密度大,容量多。

6、以《藤野先生》一课为例,把写作和教材能紧密的结合。缺点:

1、课堂表达语言过于啰嗦。

2、问题下达不够明确。

3、小组的形式讨论,但并未以小组的形式回答,课堂组织形式有纰漏。篇三:典型课例及反思

《台阶》教学设计及反思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真情。

过程与方法:自由、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教材分析:

《台阶》是八年级的一篇课文,以农民的儿子作为叙事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声,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 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教学难点: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父亲性格的核心。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初一时已有明显提高,在初一记叙文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点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刚学过朱自清的《背影》,写得是父爱,父亲身上的慈爱和坚强、艰苦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背影上,父爱是世上最无私、最深沉的爱,表达是这么简单,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及普通而又撼人心魄的细节,今天再来学习一篇讴歌父亲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走向《台阶》走近文中的这位父亲。

二、板书课题

三、整体感悟:

1、出示速读要领:要默读、忌回视。

2、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用一句话来概括?

(2)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四、研读赏析:

1、教师导学:

以上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对一篇文章除了整体驾驭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研读,通过吃苦耐劳,具体的研读,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更贴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主探究:

请大家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刻画父亲的语句,要感情地读,说出你感动的原因。请大家依据这种形式,谈谈你对文中细节刻画的认识。

3、合作探究

4、全班交流:谈对父亲的认识

五、拓展延伸:

父亲一倍子艰苦创业,所得的结果只不过是一间普通的房屋,只不过台阶高些罢

了,父亲这样做究竟值不值得?

六、欣赏歌曲

画面中播放有父亲的许多形象,联系生活,你是否也有这样难忘的时刻?

七、作业:写一篇日记《父亲》

板书设计: 台阶

李森祥

台阶高 吃苦耐劳

父亲 老实厚道

地位高 坚忍不拔

教学反思:

我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只见森林,只见单篇课文,不见一类文章。语文教学应该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语文教师要放权,教会学生阅读。本节课从小说的文体出发,安排了三个板块的教学,第一板块抓关键词语,理解读懂故事。我引领学生抓关键词句,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思路清了,学生对文本也就有了整体的感知和把握。有理解读懂故事第一板块中父亲和台阶的关系,很自然地带出了第二板块“抓细节描写,析人物形象”的教学。这一板块的教学,我遵循先感性好理性的原则,教师引路,学生自主的教学理念加以设计,应该说这一板块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学生在感性——理性——感性——理性的螺旋式上升中,学会细节的描写,理解比较到位。这一板块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完成了“写什么”,“怎么写”这两个板块的教学后,我引导学生进入第三个板块“读懂主旨,读出自己”的教学中。在这一板块中,我始终扣住关键词“父亲”、“台阶”,始终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读懂父亲,读懂台阶的含义。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编者为何又要编送这篇小说呢?”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不忘学法指导,应该说,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师生互动较好。当然也存在着许多困惑和遗憾。如这么长的一篇小说,如何在一节课中,既能让学生有一整体感,又要在某一点上讲深讲透。又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该如何体现学生评价,这是我没有细加考虑的,有的听课教师指出后,我经过反思,还是觉得比较操作较好。

课已上完,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收获也罢,遗憾也罢,这一切都会成为我的宝贵财富,激励我上好今后的每一堂语文课。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哈拉海乡中心学校 张 利 新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

作为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教学上的主体性,二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体特长。那么,在实施新课标时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整合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能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工作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其次是由研究教学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可以由三个同心圆组成,最外一层,是知识。就语文来说包含字词句段篇、语文篇章等先关知识;第二层是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核心层是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也就是“知学、乐学、善学”。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重心的转移,是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重要标志。而且,学法指导不应只看作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只有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学力。其次,课堂设计变

“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

另一点体会是新课标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不但具体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这就提醒我们必须继续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教育观。语文课本的选文是小百科全书,无所不有,无所不包,要把教材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同时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融通学校、社会、家庭多种语文教育渠道,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语文教育环境。语文教师应像导演,像领航员,课外阅读、社会调查、书法训练、日记撰写、诗歌背诵等都可成为教学内容。就课堂而言,“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而教学手段更应该是“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媒体”。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水平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

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评价学生的各种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总之,一切的革新必须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前进,希望初中语文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一路走好!篇四: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 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

——错,让学生自己“认”

一、案例背景

赵文辉是我实习那个班的男生,当他又一次因为犯错站在我办公室里,摆出那副让我熟悉的任由我处理的样子时,我再一次想到了那句虽然难听但经典的老话—死猪不怕开水烫。

赵文辉这孩子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一天下来,班级公约里若干大条、若干小点,基本上除了按时到校,其他的每一条他都违反不止一遍。

我赵文辉的教育很有持久性,我也确实有耐心。他只要犯错,我必然会教育他一番,重申要求,寄予希望。他的态度倒是一直不错,哼哈着答应一通,课转身出去,一切照旧。记得初一刚开学不久,他犯错后进我办公室还战战兢兢的,说得厉害也声泪俱下,效果不错。可这种效果从一开始的三四天管用,到一两天、半天,再到现在基本没有。我郁闷了,怎么办呢?

我开始反思,这次的反思是从“死猪不怕开水烫”这句俗语开始的。赵文辉这孩子从一开始怕批评,到后来对批评产生了免疫力,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我一步步、一次次没完没了的没有太大力度的批评,把他制造为“小死猪”的!我要改变!

“老师,赵文辉跑操时总是和旁边的人打闹。”体育委员说。我不动声色,只是在下一次跑操时一直盯着他。“小李,赵文辉语文课上又睡觉了!”代老师说。和赵文辉走对面,我只字不提语文课上的事。自习课,他说闲话,我让班长警告;上我的课,他走神,我就拿着书走到他身边讲课„„

两个星期以来,赵文辉犯了错,我不在把他叫来训斥指责。直到有一次,他把同桌的眼镜弄坏了,女孩子哭着来找我。我让她想想自己要怎么处理。没想到赵文辉自己主动来找我了,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地问“怎么了?赵文辉,有什么事找我?”他声音颤抖的回答我:“老师,我把杨丹的眼镜弄坏了,她一直在哭,我赔她钱可以吗?”

我说:“可以呀。”之后我埋头做我的事,我用余光瞟见他还在那里看着我,我还是不理他。过了好一阵子,他开口了:“老师,我这段时间表现不好。”我说:“是吗?觉得那里不好就改吧。”他还不走,又过了好一阵子,他说:“老师,你

不理我了?”“没有啊,我为什么不理你?”我故作平静的说。他不走,我问他有什么施主有什么事吗,他支支吾吾的说:“没有。”才慢慢的走了。那天放学后,值日班长给我的例行班务汇报中提到:赵文辉从办公室回教室后哭了,还哭得很伤心。

在这之后的两天里,我一直假装对他不闻不问,这孩子反而比之前更乖了。错误有时会犯,但只要我一个眼神,他就马上改正。

一直到第三天,我觉得我应该好好跟他谈谈了,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语言温和地问他:“杨丹的眼镜修好了吗?”他说“我赔她钱了”,我说:“不错,知道犯错了就要想办法弥补损失。”我说:“赵文辉,我今天来好好谈谈心,最近有什么感悟呢?”他眼泪在眼圈了打转,很委屈的说:“很难受,你这段时间都不管我,我觉得你很讨厌我。”我笑着说:“那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管你呢!因为我觉得没有效果,我的话对你一点影响都没有,你只会左耳进右耳出,我当时的心也跟你现在一样,很伤心,我只是对你冷漠点,你就受不了,你想过老师的感受吗,我们学会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我,又会有什么想法呢?”他流着眼泪说:“我也会很难过,老师,我一定尽量改”。我说:“我相信你,虽然这段时间对你装作冷漠,我还是一直在关注你,你改变了不少,一个老师无论她的学生多么让她生气,当她第二天踏入教室前,一切不高兴都忘了,所以,我对你还是一个全新的看待,我不会讨厌你,你们这个年纪不能约束自己,偶尔犯点错,是很正常的,我理解你。”他再一次眼泪不断的流„„,自从那次谈话过后,他改变真的很大,在课上回答问题总给其他同学做榜样,特别是听课非常的认真。在期中考试中成绩进步很明显,给其他同学吓一跳,课后也常来找我聊天。就这样,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就这样被我解决掉了。

二、案例反思 通过了赵文辉这件事,给我的教育实习生活平添了不少的精彩。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与自豪。毕竟是第一次走向教育事业,什么都从零开始,赵文辉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励。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逻辑,遇到问题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办法。他们已经不喜欢老师牵着他们走,也不喜欢老师完全教他们怎么做。由于我年纪和他们差距不大,他们都很愿意和我讨论问题。这时我就以朋友的角色与之倾心交谈,适当的给他们建议。将他们的内心世界作为我的平台,将心比心,他们也就会报以我同等的尊重。赵文辉以前一直听不进去我的教导,只会觉得很烦,那就换种教育方式,不应该按原来的方式继续下去,他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说明他并不是“无可救药”,只是坏习惯太多,教师就应该找到恰当的方式帮助他改正过来,正所谓因材施教,通俗的说,有些学生“吃软不吃硬”,有些“吃硬不吃软”。要学会从心灵深处了解学生,动不动就批评学生,大事小事一律指责,只会制造出一批什么都不在乎的“钢筋铁骨”。当我们的教育因为太过于频繁而导致不起作用时,教师不妨换一种思路,暗中观察,表面淡化,用我们貌似“置之不理”的“无为”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或许,效果更佳。我们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做什么。我们只有做给别人看,从中去感动他们。老师更是如此,为人师表,万事都要做在前面,这样才是学生的好榜样。才能去感化学生。这也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也是必须做到的。因为我们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这个任务太重了,我们只有付出真心,才能有好的回报。篇五:班主任工作的五个典型案例与反思

班主任工作的五个典型案例与反思

一、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案例背景

现代社会复杂多元的因素正深深的影响着宁静的校园,我们作为教育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老师是越来越不好当了。班主任是学生教育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热衷于本职工作,尽职尽则,持之以恒,讲究方法,对学生的关爱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每时每刻。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案例过程

八月三十日是学生返校日,也是我这个新班主任与这些新生见面的日子。本来通知要求学生8:30,8点刚过,其他班级的班主任都陆续进班级安排工作去了。但是我知道,不到8:30分铃响,我是决不能进教室去见学生的!因为我我要借这个新学年首次与学生见面的时机,给他们一些议论议论我的时间。在等候铃声的这两分钟里,我扫视了一遍教室里学生的出席情况,发现教室里有个空位。8:30分,铃声再次响起。我步入教室,站在讲台前开始点名。我之所以很规范地在预备铃响时站在教室门口,在正式铃响时进入教室,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让学生们感受到:铃声就是命令,教师和学生都必须严格遵守!

我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证明,这种无声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感受要比班主任天天唠叨式的强制命令教育所产生的感受更有效!我用两句话简短地做了个自我介绍,刚要开始安排这一天的返校工作,就听到嚓嚓的刺耳脚步声从走廊里传来,这声音越来越近。一个男生头也没抬地向角落的空位子走去。他也太目无老师吧!迟到了,连一声道歉也没有!我看着他继续向前走,没有阻止他,脑子在急速考虑怎么办。“同学,请站住!” 等他走到快接近角落里的坐位时,我突然请求道。我打量了一眼“巨人”,看到他没带手表,但发现在他的校裤口袋里,有手机在闪亮。“请问你知道几点到校吗?” 我接着问。“知道。”仍用两个字简答。“那你带手表了吗?” 我仍微笑着问。“没有!”还高高地伸出了左手在全班同学面前晃了两晃,以证明他的无辜。我心想:好小子,我本不想现在和你交手的,你老老实实地说句‘我迟到了,对不起’也就算了。“那你带手机了吗?” 我仍然不动声色地问,但我料定他会说“没有”,《校规》中明确规定:学生不得带手机进入教学楼,违者没收,视情况再转给家长。“没有。”果然上套了。“你敢不敢把你裤子口袋里的东西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呢?!” 我毫不客气地将了他一军。他用右手下意识地捂向装手机的裤口袋,没有回答,刚才那股张牙舞爪的无辜样子,立马消失了。全体同学都在仰头看着他,我也在微笑着看着他,但没有再继续将他的军,因为此刻再将他的军,有可能激怒他,那可就难收场了。教室里静啊!所有的学生几乎都屏息了!就连最后排的同学也能听得见那粗粗的呼吸声。大约过了10分钟左右,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机,放在了讲台上。“好!请回座位吧。” 我仍然微笑着说,说话的语气仍然很和蔼。我继续安排这一天的返校工作。我没有去办公室,而是带他来到了校园。“老师,求您了,别把我的手机上交给我父母?”我脚跟还没站稳,他就急不可奈地央求我。“好的!但要看你的表现!“我还是微笑着,回答得很干脆,且带有一点引诱性的承诺,以便给他更大的能取回手机的希望。“只要您不把手机上交我父母,我当然好好表现!”他很诚恳地做出了明确的承诺。“那只要还了手机,就一定坏坏表现!”我反问。“哪会,肖老师,我保证天天不犯错!”。这种感觉真不错。案例反思

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一条规律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在这个案例里,作为班主任的我,放弃了生硬说教的方法,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向全班同学暗示了纪律的存在;同时用平静的话语诱导,让犯错的孩子自己主动意识错误,主动纠正错误,主动承诺不犯,这样既有力度,又不伤害孩子自尊心。在今天——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是塑造学生的个性。是把我的学生塑造成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骨气、健全的人。因此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借鉴名师育人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路子,在实践的过程中再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以使教育工作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 他(她)“早恋”了吗? 案例背景

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对自己周围异性的言行特别敏感。他们在内心深处特别渴望接近自己喜欢的异性同学。一般情况下,学生与异性恋情的发展是沿着同桌/同学-朋友-好朋友-知己-恋人这几个发展阶段进行的。当一个男生或女生在对方的心目中占据主要位置时,他们的恋爱就处在一触即发的友情与爱情的临界点上。如果班主任和家长能在临界点之前及早发现,及时恰当地疏导,相信把它“消灭在萌芽之中”的最佳时机就捕捉到了,简单巧妙的处理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如果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适当,那可能就会事与愿违,弄巧成拙。

很多学校都制定了严厉的校规以封杀或杜绝谈恋爱的事件发生;家长也是“听恋色变”,粗暴干涉;可是这样一定有效吗?

案例过程

昇是一名面容白皙、成绩优秀、篮球打得挺棒的高挑男生,脸上总是挂着自信的神采,谈吐幽默,因此他常常会引起大家的特别关注。他也有一些小毛病,主要是时间观念不强,学习时紧时松、自习课常与同学聊天等等。由于换座位的关系,上学期他与我班的才女熠同桌。熠是那种外表看去羞怯、文弱,总是低垂着一双大眼睛的女孩,但心思细密、敏感,观察力强,胆子也不小,情人节的晚上“教唆”室友躲在被子里写情书,十一二岁年龄就在网上写作挣钱了。在班上也深受男女生欢迎。同桌不久,熠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从不及格到了九十分,一询问,原来是昇的帮助和鼓励的结果。但是,我也发现两人经常在课堂和自习课上讲话,任课老师也向我反映这一点,我借故把二人调开。两人当时都没意见。没想到的是,临近期末一个晚上,熠来到我办公室,拿出一张复习计划书申请我的同意。我一看,愣了,这不是一般的复习计划,这个计划里,她申请与昇结成学习对子,昇帮她补数学、英语,她帮昇补作文,政治。补习时间是每个晚自习完成作业后,补习地点是我办公室(为了不影响其他人自习)。并且列出了分数目标。我看着她,第一次有学生敢这么自然大方、毫不避讳的申请与异性一起学习。真是有胆量,有魄力!我问她,为什么要昇帮她补习,她说他一讲解,她马上就懂。“那你不怕其他同学讲闲话?”(事实上关于他俩是传闻我早有耳闻。)“我有很多异性好朋友,习惯了。”她很坦然地说。我一时无语,让她把昇叫过来,问他前两天还对与班上另一个女生同桌不满,说什么怕别人讲闲话,为什么现在却不怕了,他回答:“别人要说也没办法!”我又 男女生学习上的正常交往,并且要求我为他们作证,为他们单独的补习打上名正言顺的标签。我该怎么办呢?按照传统的经验,这种学习计划当然不能批准,而且要教育他们如何防患未然。但是这样做不就等于暗示他们,老师认定你们有早恋倾向嘛!对于两人关系能否这样定性,我持怀疑的态度;再者这层纸不能轻易捅破,一旦捅破必须要有足够的把握使事情得到完满的解决,否则会对当事的双方造成很大的影响。至于在事情没有搞清或可以解决的情况下通知学生家长,我是坚决反对的,那样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这样不利于营造班级男女生正常交往的氛围。同时也会影响熠、昇二人对我的信任,一旦他们因为我的不信任,二人关系由明转暗,我就更难控制了。但是完全同意他们的建议,尤其是二人来办公室补习这一条,不就等于给他们单独接触制造机会嘛!因为晚自习时间,办公室老师少,就算有,也不会对别班的学生说什么。我想了好一阵子,决定基本同意他们的复习计划,并且推心置腹地给这两个高情商的孩子提了三点意见:第一,两人尽量不单独接触;第二,交往中要举止得体,不开过分的玩笑;第三,补习地点只能在教室,可利用课间和部分自习进行,为此,我还大胆的把二人再次调成同桌。一来便于两人在学习上互帮互助;二来,青春期异性之间的好感大多是因为新鲜感、好奇感产生的。因此就算昇、熠二人彼此有好感,天天坐在一起,新鲜感会慢慢消失,彼此的优点会会慢慢缩小,缺点慢慢浮现、放大(后来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两人因为我的信任和认可很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期末考试中双方成绩都有相应提高。更可喜的是,熠利用他在男生中的影响力,经常劝导她周围的男生不讲小话,效果明显。班级中对男女生的交往有了更正面、积极的舆论氛围。现在,熠、昇两人早就不同桌了,不是我要调开他们,而是他们自己想与更多的同学交往。案例反思 1.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的好奇或好感是正常的,“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对男女同学的交往不必谈虎色变,只要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不影响学习,完全可以泰然处之。2.即使发现男女生交往过密,也不能轻易地扣上“早恋”的帽子,事实上,绝大部分情况不过是朦朦胧胧的感觉,作为班主任或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不能简单生硬地处理这类问题,尤其是掌握火候和时机,否则往往适得其反。3.要善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如能因势利导,鼓励他们自己处理,转移精力,淡化情感,当学生恰当地处理好这类问题后,他们自己会感悟到很多,也长大许多。三 宽容与信任的魅力 案例背景

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性格特殊的学生,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独立意识强,不易倾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凡事从自己的角度考虑的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的少,在面对老师的管理时,他们很易冲动,往往会发生正面的冲突。在这些学生身上,即使教育起了作用也很容易发生反复。这样的学生会使班主任感到非常头痛,处理不好也会在班级管理中产生很强的负面作用。

案例过程

那是春末的一个早晨,我刚一上班,宿管老师就来“告状”:“你班邹某某太不象话了!”我心中

有几次对老师不礼貌,但经过我苦口婆心的工作,最近已经大有进步,不知又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会把老师气成这样。我连忙问:“出了什么事?”宿管老师向我讲述了头一天晚上发生的事。原来,头天下了晚自习后,邹某某并不是值日生,回到寝室在值日生拖地时不停捣乱,宿管老师进行劝阻时邹某某很不以为然,称自己在和同学开玩笑,根本没有“不尊重别人的劳动”,认为老师多此一举。并在老师叫他时装作听不见,扬长而去。我听了这事后很生气,在向宿管老师表示歉意的同时,真想立即到教室把这惹事生非的小子揪出来。邹某某以前所犯的错误还历历在目:前些天,邹在数学课上称50多岁的数学老师“聂哥”,数学老师批评他不尊敬老师,他不服气,认为这是一种亲切的称呼,就跟数学老师扛上了,害得聂老师病发停课两节。不过我感觉经过耐心细致地引导,他在处事态度方面大为好转,许多老师都说他有进步,难道以前的教育心血全都付之流水?但转念一想,冰冷的物体尚有惯性,何况活生生的人呢?学生犯错误,尤其是习惯性的错误,作老师的,作家长的,应该有发生反复的思想准备,绝不能够急于求成或丧失信心。不管别人怎么看,依我对邹的了解,他虽然固执、冲动,但却也是一个有正义感、知错能改的好同学,我相信他在事后应该有所醒悟。我过早介入此事未必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还是等一等吧。果然,第三天,宿管老师告诉我,邹已经真诚地向她道歉,并感谢我所做的工作。我说,其实我什么也没有做,我只是做到了等待和宽容,我有的只是对学生的信心和耐心。在当周的班会课上,我不是批评邹,而就此事加以放大,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知错就改的好品质,并说老师认为他在学习上的潜力很大,相信他也会在学习上令人刮目相看。那一晚,我看到了邹眼中闪亮的东西,那是被人信任后激动的泪花。

案例反思 1.如果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是唱高调,那么“没有不能教育的学生”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初中生毕竟还是孩子,孩子的天性就是渴望独立、就是爱犯错误。班级不可能不出问题,学生也不可能不犯错误,如果问题出在班风或学风方面,就必须特别重视。而对一般性的问题,要适当“容错”,只要学生意识到并努力改正就行了。这就是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

2.对学生严格要求,不放松常规管理,但绝不是管得越严越好,跟得越紧越好。对于问题学生更是这样,否则可能引起学生的逆反。教育首先是服务,管理首先是尊重,相处贵在信任。我坚持一切班务都和班干部商量、和学生商量,既讲原则,又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大到自主管理各岗位的设立及确定人选,各项全班活动的安排,小到值日组的调整、座位的调整、寝室的分配都是和学生商量完成的。要充分相信学生,逐渐从事无巨细中解放出来,从早晚跟班中解放出来,不要总怕出事,如果什么事情都不出,还要班主任干什么?在循规蹈矩之中培养教育出的学生一定缺乏创造力。3.教育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这就象烧菜的“火候”或军事上的“战机”,往往稍纵即逝,而把握住时机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

案例背景

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我认为教师的包办代替,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是不可取的!比较好的办法应该是先民主后集中,即先让学生进行投票选举,再由教师权衡。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

案例过程

上个学期我班学生在自习发生了一个事故,一位学生开玩笑,抽掉了另一位学生的凳子,造成了那位学生腿部受伤。我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感到异常气愤,为什么我的班级就发生这样的事情。冷静下来仔细思考,我想到,是不是由于我平时管得太多,学生不会自主管理造成的呢?孩子们长大了,他们应该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第二天,我对同学们说:“昨天我们班级发生了一个事故,老师不想说什么,我想让你们自己去解决,你们看怎么样?学生们表示同意,然后我退出教室,学生在班干部的带领下自己开了一个班会,并整理了一份班会的记录。

班干部们首当其冲自我反思,都认为应该对这次事故的发生负一定的责任,作为一名干部,应该在以身作则的同时担当起监督的作用,班主任老师不在的时候,理应管理好班级,维护好班级的纪律,看到不良现象要及时制止。

同学们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如果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在安静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故。因此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牢记这样的教训,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同学们认为人人都会犯错,只要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并加以改正,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不要一错再错,这才是至关重要的。长大的我们,不应该让家长,老师担心了,同学之间开玩笑也应该有分寸,不能太过分,做每一件事都要考虑到后果。同学们对这件事的发生感到十分羞愧与内疚,都认为应该引以为戒,所以大家共同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以此时刻提醒自己,作为集体中一员,今后应该如何做。比如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对同学不开过分的玩笑,不玩危险的游戏;干部以身作则起到监督管理作用等等。案例反思

通过这几次事件,我体会到班主任应该坚持民主思想,通过理性和宽严得当的方法来教育学生。理性感化的教育方法,可以培养学生遵守班级行为规范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对班集体建设的目标、方法、制度等有正确的理解,会有自觉做好本职工作的意识,同时也增强了合作意识和自我教育的意识,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自己解决班级的问题。

五 爱就是最好的教育 案例背景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有长短”。转化后进生成了每个班主任都会遇到的问题。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孩子。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高干子弟或平民百姓,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

第二篇:日常教学反思或典型教学案例

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

——错,让学生自己“认”

一、案例背景

赵文辉是我实习那个班的男生,当他又一次因为犯错站在我办公室里,摆出那副让我熟悉的任由我处理的样子时,我再一次想到了那句虽然难听但经典的老话—死猪不怕开水烫。

赵文辉这孩子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一天下来,班级公约里若干大条、若干小点,基本上除了按时到校,其他的每一条他都违反不止一遍。

我赵文辉的教育很有持久性,我也确实有耐心。他只要犯错,我必然会教育他一番,重申要求,寄予希望。他的态度倒是一直不错,哼哈着答应一通,课转身出去,一切照旧。记得初一刚开学不久,他犯错后进我办公室还战战兢兢的,说得厉害也声泪俱下,效果不错。可这种效果从一开始的三四天管用,到一两天、半天,再到现在基本没有。我郁闷了,怎么办呢?

我开始反思,这次的反思是从“死猪不怕开水烫”这句俗语开始的。赵文辉这孩子从一开始怕批评,到后来对批评产生了免疫力,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我一步步、一次次没完没了的没有太大力度的批评,把他制造为“小死猪”的!我要改变!

“老师,赵文辉跑操时总是和旁边的人打闹。”体育委员说。我不动声色,只是在下一次跑操时一直盯着他。“小李,赵文辉语文课上又睡觉了!”代老师说。和赵文辉走对面,我只字不提语文课上的事。自习课,他说闲话,我让班长警告;上我的课,他走神,我就拿着书走到他身边讲课„„

两个星期以来,赵文辉犯了错,我不在把他叫来训斥指责。直到有一次,他把同桌的眼镜弄坏了,女孩子哭着来找我。我让她想想自己要怎么处理。没想到赵文辉自己主动来找我了,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地问“怎么了?赵文辉,有什么事找我?”他声音颤抖的回答我:“老师,我把杨丹的眼镜弄坏了,她一直在哭,我赔她钱可以吗?”

我说:“可以呀。”之后我埋头做我的事,我用余光瞟见他还在那里看着我,我还是不理他。过了好一阵子,他开口了:“老师,我这段时间表现不好。”我说:“是吗?觉得那里不好就改吧。”他还不走,又过了好一阵子,他说:“老师,你

不理我了?”“没有啊,我为什么不理你?”我故作平静的说。他不走,我问他有什么施主有什么事吗,他支支吾吾的说:“没有。”才慢慢的走了。

那天放学后,值日班长给我的例行班务汇报中提到:赵文辉从办公室回教室后哭了,还哭得很伤心。

在这之后的两天里,我一直假装对他不闻不问,这孩子反而比之前更乖了。错误有时会犯,但只要我一个眼神,他就马上改正。

一直到第三天,我觉得我应该好好跟他谈谈了,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语言温和地问他:“杨丹的眼镜修好了吗?”他说“我赔她钱了”,我说:“不错,知道犯错了就要想办法弥补损失。”我说:“赵文辉,我今天来好好谈谈心,最近有什么感悟呢?”他眼泪在眼圈了打转,很委屈的说:“很难受,你这段时间都不管我,我觉得你很讨厌我。”我笑着说:“那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管你呢!因为我觉得没有效果,我的话对你一点影响都没有,你只会左耳进右耳出,我当时的心也跟你现在一样,很伤心,我只是对你冷漠点,你就受不了,你想过老师的感受吗,我们学会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我,又会有什么想法呢?”他流着眼泪说:“我也会很难过,老师,我一定尽量改”。我说:“我相信你,虽然这段时间对你装作冷漠,我还是一直在关注你,你改变了不少,一个老师无论她的学生多么让她生气,当她第二天踏入教室前,一切不高兴都忘了,所以,我对你还是一个全新的看待,我不会讨厌你,你们这个年纪不能约束自己,偶尔犯点错,是很正常的,我理解你。”他再一次眼泪不断的流„„,自从那次谈话过后,他改变真的很大,在课上回答问题总给其他同学做榜样,特别是听课非常的认真。在期中考试中成绩进步很明显,给其他同学吓一跳,课后也常来找我聊天。就这样,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就这样被我解决掉了。

二、案例反思

通过了赵文辉这件事,给我的教育实习生活平添了不少的精彩。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与自豪。毕竟是第一次走向教育事业,什么都从零开始,赵文辉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励。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逻辑,遇到问题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办法。他们已经不喜欢老师牵着他们走,也不喜欢老师完全教他们怎么做。由于我年纪和他们差距不大,他们都很愿意和我讨论问题。这时我就以朋友的角色与之倾心交谈,适当的给他们建议。将他们

的内心世界作为我的平台,将心比心,他们也就会报以我同等的尊重。赵文辉以前一直听不进去我的教导,只会觉得很烦,那就换种教育方式,不应该按原来的方式继续下去,他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说明他并不是“无可救药”,只是坏习惯太多,教师就应该找到恰当的方式帮助他改正过来,正所谓因材施教,通俗的说,有些学生“吃软不吃硬”,有些“吃硬不吃软”。要学会从心灵深处了解学生,动不动就批评学生,大事小事一律指责,只会制造出一批什么都不在乎的“钢筋铁骨”。当我们的教育因为太过于频繁而导致不起作用时,教师不妨换一种思路,暗中观察,表面淡化,用我们貌似“置之不理”的“无为”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或许,效果更佳。我们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做什么。我们只有做给别人看,从中去感动他们。老师更是如此,为人师表,万事都要做在前面,这样才是学生的好榜样。才能去感化学生。这也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也是必须做到的。因为我们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这个任务太重了,我们只有付出真心,才能有好的回报。篇二:典型教学案例

典型教学案例—定语从句

(2013~2014学下学期)

一、教学内容

定语从句是初中英语重要的语法之一,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是学生平时最常接触的,它在各个题型中无所不在。因此,复习好定语从句是十分必须的。

本节课具体教学内容是定语从句和关系词who, whom, which, that, whose, why, when和where的用法。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含有该语法项目的内容,可在课上真实交际中加以利用。本节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和巩固学生的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定语从句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生分析

本堂课是初三下学期的语法复习课,内容是定语从句的复习。因为这个语法项目是初三学过的语法内容,在平时的练习中也经常地接触,所以学生对该语法比较熟悉。但是由于时间间隔长,所以某些语法点及其特殊用法可能有点模糊。初三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系统学习有比较强烈的要求,但对教师无味的讲解不感兴趣,他们喜欢探究型、合作型的学习。本课时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定语从句,部分学生已能辨认定语从句,但缺乏对其结构、关系词的选用的系统学习。目前,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上用英语与同学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了解定语从句的结构,掌握关系代词的用法。语言技能:通过对定语从句的学习和归纳,能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综合实践活动中熟练运用定语从句,这是本课时的核心目标。

情感态度: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培养合作精神,并在生活中会用定语从句谈论生活。

四、教学策略及方法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发现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学手段:电脑课件,使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充足,更容易抓住重难点。

五、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by asking ss some qs about adjective clauses.ask them which of the three sentences an adjective clause is, and tell us why.)then guide the students to conclude the structure of the adjective clause: 先行词+引导词+句子 step 2: grammar review t: now please look at these sentences.the words underlined are all modified by sentences.do you still remember what we call these kinds of clauses? ss: adjective clause.t: yeah, the adjective clauses are very useful in our expression.step 3 grammar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 difficult and important points of adjective clauses in zhongkao exam, guide the students to review and learn the language points of adjective clause.leading words: who, whom, whose leading words: that, which the situation in which we can only use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on restrictive adjective clause and the restrictive adjective clause.step 4 practice doing some exercises about the adjective clause in the former zhongkao exam.ask the students to do the exercises by themselves, and give them some guidance during their practice by walk-ing around the classroom.step 5 homework 1.finish the examination paper.2.finish the exercises in the workbook.附板书设计:(blackboard design)review of ajective clause relative pronoun : who: sb.主,宾; whom: sb.宾;

whose: sb.sth.定; that;sb.sth.主,宾;

which: sth.主,宾.篇三: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

教学反思

凤冈县永和中学 冯辉 《观沧海》教学反思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传统语文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赶教学进度,诵读教学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学生习惯了默读等阅读方式。为激起学生的阅读的热情,在《观沧海》这篇诗歌的教学中,我用诵读贯穿了整节课堂。在 课前的导入过程中,我重点向学生介绍了曹操的赫赫战功和显赫的军事、文学地位以及本诗创作的背景。接下来就进行诵读教学环节。

首先教师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先入为主。然后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诵读本诗,体会作者在诗作中表达的感情。第三步是赏析诗歌。让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场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诵读的效果作出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在提 高朗读水平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内涵。

除了整段的诵读外,我特意挑选了某些句子来让学生体味诵读,比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诵读过程中,有几位学生能够饱含感情地诵读。对于学生读得不够味的地方,我及时加以指点,使学生很快得到了提高。但在这个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我要求学生个别诵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我认为:

(1)长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

诵读是一种累赘与负担。

(2)可能因为有听课老师的存在,原本活泼的课堂显得比平时要呆板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不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

(3)对诗歌语言的品味不够细致,使学生无法准确地把握诗作中所蕴含的感情。最后我原本安排的是五分钟左右的学生自由诵读时间,力争当堂成诵,体会作品的内涵。但由于前面环节安排的不尽合理,使得本环节只能一带而过,错失了我的本意。

总的来说,通过对这次汇报课的反思,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自己 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作品的情感是以语言为依托的,离开语言去分析情感如同隔靴搔痒。

2、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课堂语言过于书面化,与学生的交流有隔膜。

3、虽然本节课是以诵读为纲,但我仍感觉教学设计上,安排学生读的 时间太少。如果我再上《观沧海》这节课,我想做这样的改进:

一、教学上仍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但要以理解、投入感情为基础。

二、加强指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主动思考发言 《论语六则》教学反思

对于文言文,是最让师生头疼的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教这十几年以来,我自己上了不少的文言文,也听了同校不少教师上的有关文言文的优质课。尽管如此,但对于文言文的把握,我仍然觉得在这方面的教学上我做得不是很好。再上《论语》六则,我摈弃了以前我上这课采取的单一的讲解注释和文意的方法,而采用了让学生在做课前预习时通过了解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反复诵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的方法。答案不管正确与否,记录下自己最真实的理解。上课时,每个学生都拿出自己的预习成果。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各抒己见,虽然有些同学理解的并不到位,但是他们的发言至少让我知道,他们有认真的做过预习,而且让过去的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教师“一言堂”变成了学生“众言堂”。在上这一课时,虽然我让课堂活跃起来了,一扫过去上文言文课堂死寂的毛病,但是在上课时也存在着有些不足的地方。由于太过活跃,对时间控制不恰当,所以课时耗费过多,到最后一课时的时候学生的情绪大不如前。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的 《木兰诗》教学反思

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和颁布,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有力的支撑条件下的语文课堂,越来越呈现出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 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今天上了一堂课《木兰诗》,感触很多。

一、成功之处

1、教学观念突破传统,适时创新

这堂课不在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信息交流属于互动性和互惠性,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实现教学相长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特别是对木兰勤劳、爱国、孝顺等传统美德的宏扬,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如在“百度”搜寻译文时关键字的指导。并且在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了旨在充

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对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赞赏学生独特和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2、教学环节设计新颖时尚,符合学生心理

这堂课的导入非常自然,说是带来一款网络游戏《木兰诗》,然后、请学生输入网址,这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大部分都是网络游戏高手,没想到今天语文课也能在玩中学课文。五个板块的设计是围绕主人公木兰设置的,而且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体现了一个学生认知的梯度规律。“读木兰”是初读课文,“译木兰”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评木兰”是深入理解课文基础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聊木兰”是思考质疑阶段,“写木兰”则是课文的拓展延伸。对于课文的重点,诗词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教师采用观看flash、找相关语句的方式突破。五次密码的设置,也别巨匠心,体现了课堂的主题:我爱花木兰。而每次进入的一把金钥匙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

3、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处理问题较灵活

在教学过程中,孙老师始终对学生进行赏识教学,鼓励教学,而且教态亲切自然,遇到教师电脑出状况也能灵活处理。

二、不足之处

1、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没有很好兼顾

这堂课对人文性比较重视,但是忽略了工具性。教学重点中“诗词的艺术特点”、“字词的锤炼”、“背诵课文”基本没有提及,虽然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了突出地位,但是感觉就像一堂历史课或者思想品德教育课,尤其是“译木兰”这个环节,只是选取了三句重点句子让学生翻译,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互文没有强调。查找译文也没有花时间让学生浏览或齐读,学生在对课文内容还比较生疏的情况下就进行“评木兰了”。

2、倡导对话,但有些远离根本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但是有几个环节与文本似乎关系不大,只是泛泛而谈。

3、学生提问时应该进行引导,学生的提问价值不大。

三、改进措施

1、“读木兰”这个环节要加强,加强朗读。

2、“译木兰”要加强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3、学生写感想时出现中英文夹杂的现象,应予以指导,保持汉语纯洁性 《伤仲永》教学反思

课前、课中、课末腾出一点时间让同学提问,效果很不错。

从以前学生提问的情况来看,同学们的提问一般是局限于课文本身。教完《伤仲永》一文时,我留几分钟让同学们提问。我想,按教学设计,同学们经课堂的学习,已经达到了要求,我的教学任务也完成了,同学们大概也没什么问题了吧。没想到同学高举着手问道:“老师,我想知道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方仲永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说实话,这问题我心里也没底,谁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我想,学生有问题老师也不一定都懂得。

于是我马上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又有趣,哪一个同学能回答?”有几个同学先后举手。“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拉着他到处拜访人,四处赚钱,我想他心里一定非常恨他的父亲。”

“他父亲拉着仲永四处拜谒,同县人都赞不绝口,仲永心里一定很高兴,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我看同学们的回答都有道理,便立即给予肯定、表扬。“要是你们是方仲永,心里会怎样想?”

于是教室里七嘴八舌,有说要逃脱父亲的控制的,有说要恳求父亲让他学习的,也有说要用道理劝说父亲让他学习的(因父亲毕竟没读书,目光短浅)??最后我请大家综合出一个较好的办法:劝说父亲,请父亲的长辈来做工作,让“我”继续学习。我说:“既然大家这么理解方仲永的心思,那就应该更努力学习,好好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问题来自学生,答案也来自学生,学生这样答那样答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应给予肯定。重要的不在于谁答案更准确,而在于在这样活动的过程中同学的思维活跃了,判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发展,语文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篇课文教完不等于我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了,也不等于同学都懂,或没什么大问题了。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超出了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同学的思维有时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教师应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闪现的一瞬间,给予鼓励、引导。提供给同学们畅所欲言的机会。《卖油翁》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卖油翁》这个文言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熟能生巧”的道理,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骄傲自满的必要。但是,在接下来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却没有按照我的教学思路走。有的同学对于课文当中卖油翁“睨之,久而不去” 这一句颇有微词,因为它的解释是:斜着眼睛看,久久不走过去,那卖油翁这样

斜着眼睛看是否有不礼貌的表现呢?如果是不礼貌,按照老师对课文主题的总结,怎么向他学习谦虚的精神呢?还有的同学认为陈尧咨射箭的命中率百分之八九十,这样的命中率应该算很高,他的骄傲是应该的。

开始,同学们的疑问使我一时不知道如何作答。在我与学生一番争论过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引导:我的做法也许会和卖油翁一样,因为前面写到陈尧咨射箭的命中率也就八九成,就到处炫耀。所以这里卖油翁的做法,并不仅仅是针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更重要的是针对陈尧咨的态度。这样斜着眼睛看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至于陈尧咨,他应该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毕竟他的技术还没有达到最精湛的程度。

虽然学生们对于我的最终解释比较赞同,但学生在本课上的表现依旧引起了我的震撼: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其实,真正有血有肉的答案,应该是学生自己探讨出来的,真正有血有肉的课堂,也不应该按照教科书循规蹈矩的进行。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更需要教师具有开放课堂、驾驭课堂的理念与能力。

《三峡》教学案例

《三峡》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佳作。虽然编者认为它是一篇地理著作,但我认为古人竟然能用这样优美的文笔对祖国的河山如此讴歌,真让我叹为观止。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或许是中国古代文人共有的人文品格吧。谢灵运这样,陶弘景也这样,苏轼也这样,更不用说陶渊明、郦道元这些人了。郦道元在三峡中着重写了三峡雄奇壮丽的山和秀美可人的水。那山,连绵而高峻,挺拔而秀丽,仿佛是鬼斧神工雕琢出来的一样。你看:“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你看,那水,能漫上山陵,能看见倒影,寂静而清幽。它奔放,它清幽,它凄婉。在郦道元的眼中,山仿佛成了容载万物的容器,让那高峡容括所有水的美,水仿佛也有了灵性,“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在讲课过程中,我将自己朗读文章的感受与学生交流,谈三峡的美,谈我到过三峡后的感受,但当我让学生谈自己阅读课文的感受的时候,学生只能感受到文章皮毛,只能说出文章写了三峡的四季,写了三峡的山山水水,却不能深刻体味作者对三峡的赞美。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学生没有到三峡的缘吧。

第三篇:典型课例及反思

《台阶》教学设计及反思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真情。过程与方法:自由、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教材分析:

《台阶》是八年级的一篇课文,以农民的儿子作为叙事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声,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 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教学难点:把握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父亲性格的核心。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初一时已有明显提高,在初一记叙文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点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刚学过朱自清的《背影》,写得是父爱,父亲身上的慈爱和坚强、艰苦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背影上,父爱是世上最无私、最深沉的爱,表达是这么简单,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及普通而又撼人心魄的细节,今天再来学习一篇讴歌父亲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走向《台阶》走近文中的这位父亲。

二、板书课题

三、整体感悟:

1、出示速读要领:要默读、忌回视。

2、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用一句话来概括?(2)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四、研读赏析:

1、教师导学:

以上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对一篇文章除了整体驾驭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研读,通过吃苦耐劳,具体的研读,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更贴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主探究:

请大家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刻画父亲的语句,要感情地读,说出你感动的原因。请大家依据这种形式,谈谈你对文中细节刻画的认识。

3、合作探究

4、全班交流:谈对父亲的认识

五、拓展延伸:

父亲一倍子艰苦创业,所得的结果只不过是一间普通的房屋,只不过台阶高些罢

了,父亲这样做究竟值不值得?

六、欣赏歌曲

画面中播放有父亲的许多形象,联系生活,你是否也有这样难忘的时刻?

七、作业:写一篇日记《父亲》 板书设计:

台阶

李森祥

台阶高

吃苦耐劳

父亲

老实厚道

地位高

坚忍不拔 教学反思:

我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只见森林,只见单篇课文,不见一类文章。语文教学应该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语文教师要放权,教会学生阅读。本节课从小说的文体出发,安排了三个板块的教学,第一板块抓关键词语,理解读懂故事。我引领学生抓关键词句,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思路清了,学生对文本也就有了整体的感知和把握。有理解读懂故事第一板块中父亲和台阶的关系,很自然地带出了第二板块“抓细节描写,析人物形象”的教学。这一板块的教学,我遵循先感性好理性的原则,教师引路,学生自主的教学理念加以设计,应该说这一板块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学生在感性——理性——感性——理性的螺旋式上升中,学会细节的描写,理解比较到位。这一板块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完成了“写什么”,“怎么写”这两个板块的教学后,我引导学生进入第三个板块“读懂主旨,读出自己”的教学中。在这一板块中,我始终扣住关键词“父亲”、“台阶”,始终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读懂父亲,读懂台阶的含义。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编者为何又要编送这篇小说呢?”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不忘学法指导,应该说,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师生互动较好。当然也存在着许多困惑和遗憾。如这么长的一篇小说,如何在一节课中,既能让学生有一整体感,又要在某一点上讲深讲透。又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该如何体现学生评价,这是我没有细加考虑的,有的听课教师指出后,我经过反思,还是觉得比较操作较好。

课已上完,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收获也罢,遗憾也罢,这一切都会成为我的宝贵财富,激励我上好今后的每一堂语文课。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哈拉海乡中心学校 张

新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

作为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教学上的主体性,二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体特长。那么,在实施新课标时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整合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能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工作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其次是由研究教学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可以由三个同心圆组成,最外一层,是知识。就语文来说包含字词句段篇、语文篇章等先关知识;第二层是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核心层是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也就是“知学、乐学、善学”。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重心的转移,是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重要标志。而且,学法指导不应只看作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只有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学力。其次,课堂设计变

“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

另一点体会是新课标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不但具体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这就提醒我们必须继续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教育观。语文课本的选文是小百科全书,无所不有,无所不包,要把教材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同时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融通学校、社会、家庭多种语文教育渠道,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语文教育环境。语文教师应像导演,像领航员,课外阅读、社会调查、书法训练、日记撰写、诗歌背诵等都可成为教学内容。就课堂而言,“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而教学手段更应该是“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媒体”。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水平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

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评价学生的各种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总之,一切的革新必须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前进,希望初中语文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一路走好!

第四篇:教学典型汇报材料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管理过程。在当今“减负增效”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在“教”、“导”、“学”和“研”这四字上狠下功夫,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在反思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不断创新新的课堂管理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现就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情况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课堂教学管理。

(一)校长听课。

我校一直坚持校长听课,由校长、副校长到课堂听课。校长听完课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指出存在的问题或建设性意见,同时还要检查教师的备课本、学生的作业本以及班主任工作手册等资料,并把详情记录,作为教师考核的一个依据。对于有特别需求的教师(如有成长困惑的教师,有成长期望的教师等),我校还鼓励实行“邀请课”行动,即教师主动邀请校长室、教研室与教研组教师前去听课,给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实质性的帮助,帮助教师更好的成长。

(二)教研员听课。

我校根据《教研员工作职责》和《教研室工作条例》要求,每年都组织教研员对全镇任课教师实行课堂教学评估,教研员本着“为检查而听课、为指导而听课、为研究而听课、为总结而听课、为提高而听课”的目的,听课过程重在调查研究,还要传递信息,更要发现人才、培养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评估中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1、有的放矢,充分准备

教研员深入学校听课目的是检查课程标准落实情况,了解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困惑,传递有关课改的新信息,发现人才培养典型等。要明确听课目的,根据检查课、指导课、研究课、选优课等不同类型的课,确定听课的侧重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课。教研员作为老师的老师,平时必须孜孜以学,积累深厚,具有居高临下指导业务的水平,尤其是每次听课前应精心准备:对课程标准了如指掌,把握课程标准各方面要求;对教材烂熟于心,了解教材编排意图及体系,明确本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最后按课程标准精神初步构思出本节课教学的大致框架。此外,上课铃响时,要带好听课笔记、课本、笔等准时到教室落座,不要姗姗来迟,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2、专心致志,翔实记录

教研员是和教师共同成长的,应虚怀若谷,以学习者身份来听课,才能与教师在课改中共同成长。上课时间是流动的,课堂40分钟稍纵即逝,所以教研员做到需聚精会神,全

身心投入,做到听、看、思、记相结合。聆听教师讲得是否重点突出、清楚明白,启发引导是否得当到位;聆听学生回答问题怎样,是否敢于质疑问难。观察教师是否情绪饱满、入情入境,是否教态亲切自然、板书规范合理,教法选择是否灵活恰当等;观察学生是否兴趣盎然、精神振奋,是否思维活跃、积极参与等。听看同时要积极思考,认真分析,将实际教学与课前预想及以往经验进行对照,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教学特点、突出亮点和存在问题。还要详细、全面记录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导入新课、教法学法运用、师生双边活动、练习设计、教学反馈、课堂小结、教学时间分配、板书等,同时把课堂哪些环节出现的亮点及失误写在听课笔记相应位置上,最后通过梳理分析,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归结出教学的优点、缺点,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3、总结升华,提高素质

教研员到学校听课既是了解一线教学情况的过程,也是自身学习提升的过程,因此,应把听课记录下来的东西,学校领导老师反映的问题和自己听评课中所见所感所悟及时整理,反复琢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带有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写成有推广价值的经验材料或论文,为以后教研活动积累可以借鉴的资料。养成留心积累、勤于钻研的习惯,教研员便能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教研员评课。

教研员听完课后应与执教者交流磋商,充分发挥评课作用,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发展。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讲究评课方法

教研员评课是有方法和技巧的,我们要求教研员评课既要注重整体分析,又要注重局部分析,做到高屋建瓴,点面结合,抓住实质,找出特点,一针见血。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注重场合,把握分寸,褒贬得当,主次分明,以理服人。在与教师个别交流时,采取民主互动的评课方式,先由执教者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教研员开诚布公地交换对课的看法和建议,不要生搬硬套某种理想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评议,而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商量的口吻与教师像朋友似的平等交流,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不要自以为是,固执己见,要允许教师解释、说明,甚至申辩,允许发表不同见解,通过你来我往的交谈切磋,深入地探讨某个重要问题,真诚地帮助教师不断成长,让教师心悦诚服。以肯定教师成绩为主,对于存在不足可以用提建议的口吻指出今后努力方向,一定不要在细枝末节问题上打转,要抓住关键实质问题分析评议,讲透道理,这样学校领导教师才会觉得受益匪浅,确实对今后教学有促进作用。

2、把握评价标准

对教师的教侧重看:

(1)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2)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处理和运用教材,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潜能;所教内容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内容深广适度,容量得当,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注重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及知识积累,重视沟通课堂内外、学科内外。

(3)教学过程,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流程环环相扣,课堂节奏和谐,结构严谨,科学地分配和掌握教学时间;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师生关系民主融洽,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教学;精心设计学生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能进行激励性评价。

(4)教学方法,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学习规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根据教学需要,恰当、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意学生反馈,根据课堂的生成性,及时、得当地调整教学。

(5)教师素质,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知识扎实,文化底蕴深厚,教学基本功过硬;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富有教学机智,应变能力强,能根据课堂非预设性调控教学;具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侧重看:

(1)参与情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充分地讨论、交流、活动的时间,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互动合作,学生很好地体验了学习过程。

(2)思维状态,学生有足够地思考探索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思维积极活跃,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意见。

(3)课堂气氛,学生情绪饱满,兴致勃勃,发言踊跃,讨论热烈,练习板演跃跃欲试,学得轻松愉快。

(4)学习效果,三维目标达成,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把握了学习方法,养成了自主学习习惯,当堂检测效果好,形成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集体教研活动

根据我镇土地面积广,校间距离大、教师老龄化严重及教师人员紧张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了如下活动:

1、以中心完小及竹园完小两校为地点,分时进行课堂教学开放活动,让

教师就近参加课堂教学观摩和课堂教学研究,同时听课教师和讲课的学科带头人进行相互研讨,把教学中的困惑、教学的感受进行相互交流。

2、推门听课活动:坚持推门听课制度,把平时的听课成绩记入过程管理档案,听课时既看学生学习行为,看对策略的应用,又重点看教学效果。

3、进行课堂帮扶活动:对新教师及弱师实施帮扶听课,在全镇范围内,根据课堂教学抽查,凡是评定为差的课堂教学的教师,实施帮扶式听课,做到问题发现在课堂,研究问题在课堂,辅导在课堂,效果彰显在课堂。这一做法使大部分弱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4、课堂教学达标活动:我们开展了汪沟镇中心小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分为一、二、三级,自上学期开始,每人自主申报课堂教学等级,各校先自行初验,教研室根据初验等级进行复验,对达标者颁发相应等级证书,对评为二、三级的教师允许以后继续升级,根据评得等级情况,依次每学期在量化中另加10、5、3分。教师研究学习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二、教学常规管理。

工作中我校创造性的发挥了学校教干、教研室、教研组、学科年级组的管理职能,实施了“周查、双周结、月评”制度,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实行“一级督查,两级监控”。“一级督查”是各校教干及年级组长抓过程管理,各校对教师的备课实行周查,并进行签字制度,对备课质量进行适时打分,年级组长具体把关集体备课的检查,业务教干具体把关课时备课质量、作业批改、听评课、单元自测和补教补学。业务学习实行双周一查;课堂教学实行每月一查。各校把检查结果按月汇总,检查成绩记入教师业务档案,然后按优、良、般、差四档,以3:4:2:1的比例记分上报教研室。“两级监督”是包校教干抽查制和教研室进行“筛查”对比制,具体做法是:包校教干对上报成绩不定时、不定项目的抽查,对各校的检查进行过程性监控,对抽查项目内容进行签字验收。教研室根据月报情况分类进行抽查,对上报数据详细核实,同一排队,对成绩虚报、评分偏高偏低学校,按所有被检查人员的成绩下调或上浮3%,并把抽查结果记入过程阶段性管理档案。这样真正做到了一级查一级,逐级抓落实,防止了教学常规管理中的粗放性和形式主义。同时把抽查结果以信息反馈的形式反馈给教师,让他们知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反馈卡就成了管理者与教师的连心卡,同时让教师为教学管理及时提出合理建议,实现了管理的零距离。为常规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的快车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惑,我们争取以这次教学管理现场会为契机,在区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单位先进经验的引领下,以规范管理为起点,以完善制度为支撑点,以深化改革为切入点,更好的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使我校再上一个台阶。

汪沟镇中心小学

2011年10月24日

第五篇:典型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荆山村学校 赵志芳2015.10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亿以内数的认识”第2--5页例

1、例2

二、教材分析

1、本单元学习“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

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

2、本单元的教学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亿以内数的认识,第二部分是亿以上数的认识,第三部分是用计算器计算。在前两部分教学中还安排了十进制计数法,对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也对亿以上数的认识起承上启下作用。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部分中的认识万以上的计数单位,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数,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所以非常关键。

3、教材选取了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为大数的认识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也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例1呈现北京市人口数,先利用计数器上动态拨珠的过程,及类推引出十万至亿的计数单位,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再给出亿以内数级和数位顺序表,让学生理解“位值”的概念。例2先对照数位给出不同的4个数,引导学生利用万以内数读法的已有知识经验,在探索中学会读亿以内的数。再呈现一个学生讨论交流的情景,解决读法中的疑难问题。

4、其目的是通过丰富的现实素材,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类推、合作交流等设计,留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也碰到过比

万更大的数,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大数的读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数位、数级增多,情形相对复杂,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数位顺序表,知道亿以内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在认数的过程中,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能正确地读出多位数。教学难点:感受计数单位的大小,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及十进关系

五、教学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探索与充分地交流,并出示多例生活中的数据和场景,使学生体会理解计数单位,掌握读法。

六、教具学具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拨珠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小组派代表读数比赛:3465、7903、3210、5060

2、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

怎么读得又快又准,有什么好方法?

总结方法:从左往右读,数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0”,不读。

3、复习数位、理解位值(数位上各数的意思)、数的组成(1)复习数位

9999是一个几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板书: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2)复习数位上各数的意思

每个“9”在什么数位上,分别表示多少?(3)复习数的组成

9999是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个)组成的?

4、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出示我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这些数据你会读吗?(如有同学举手要读,请两三位同学试着读读,老师不评价读得对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联系生活,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了解十进制计数法(1)复习“万”

老师在计数器上拨珠,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一直拨到九千。

同学们,能不能再在千位上拨一个珠子?(不能)那怎么办?九千加上一千是多少?(一万)

对极了,千位满十,应该向万位进一,所以我们应该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也就是说,几个一千是一万?(10个)(板书:万)

课件展示万人集会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万有多大。(2)认识“十万”

师生一起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边想,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十万)刚我们又满十进一,产生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万”,也知道了10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先让学生估计十万人站在一起会是什么场面,再课件展示鸟巢十万人集会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十万有多大。

(3)认识“百万”

同样的方法,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十万十万地数,认识“百万”,知 道10个十万是一百万。(板书:百万)

先让学生估计一百万人站在一起会是什么场面,再课件展示天安门广场上容纳100万人的盛大集会图片,让学生感受一百万有多大。(4)认识“千万”

通过同桌互相讨论,和类推的方法,认识“千万”,知道10个一百万是一

千万。(板书:千万)通过10个天安门能容纳一千万人,让学生感受一千万有多大。

(5)认识“亿”

通过独立思考,和类推的方法,认识“亿”,知道10个一千万是一亿。(板书:亿)通过书上第4页“做一做”第二题中的两个例子,让学生体会一亿有多大。

同学们,那10个一亿是多少呢?(十亿)10个十亿又是多少呢?(让学生明白还有无穷多个计数单位)

(6)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并学会应用

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板书,我们刚已经学过这么多的计数单位,我们一起说一

说。那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同桌互相合作,完成老师给你们的表格。()个一是十()个十是一百()个一百是一千()个一千是一万()个一万是十万()个十万是一百万()个一百万是一千万()个一千万是一亿

结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练习:()个一百是一万()个一千是一亿()个一万是一千万

2、认识新的数位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它们分别在数位顺序表中的什么数位上? 今天我们认识的“十万”“百万”“千万”“亿”呢?它们分别又是在什么数位上呢?(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3、学习数级,熟记数位顺序表(1)学习数级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4页,仔细比较书上的数位顺序表和老师黑板上的有什么不同?

真是火眼金睛,马上就发现了,书上的表中多了数级。下面就由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四位分级计数法。(从右往左四位分为一级,第一级是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第二级是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第三级是亿级。)(2)读、记数位顺序表。

考考你:从右边起,第5位是什么数位?第7位呢?第9位呢?

4、巩固练习

书上第4页“做一做”第一题数数

5、学习读数

(1)学生试着读13628945(2)交流读数的方法 预设学生汇报有以下读法: ① 标上数位再读

② 把数写在数位表中,按照数位顺序往下读

③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3)学生试着读3100895 2496000 85000300(4)根据学生读数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和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好这些数字,学生再读。(5)小组讨论大数的读法 ①含两级的数怎么读?

②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③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

(6)交流讨论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含两级的数的读法:含有两级的数,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0”,不读。

6、练习读数 ……

7.理解位值、数的组成

说出下面每个数中,各个数在数位上表示多少

3100895 2496000 85000300 例3100895中“3”表示3个百万。31008195是由3个百万,1个十万,8个一百,9个十,5个一组成的。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读出书上第二页上的大数

2、摆一摆:用四个“5”,四个“0”按下列要求摆出八位数。①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八位数。②只读出一个“零”的八位数。③读出两个“零”的八位数。

(四)小结

小结学习内容,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收获。

六、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新的计数单位:…… 满十进一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级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数位 1 3 6 2 8 9 4 5 3 1 0 0 8 9 5 2 4 9 6 0 0 0 8 5 0 0 0 3 0 0

教学反思:

一、缺乏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深入了解。

学生已认识了万以内数位顺序表和万以内数的读写,在创设情景引入环节,我设计了新世纪小学上学期与这学期的教职工人数和学生人数的对比,旨在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情况,同时也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但没有对万以内数读法进行回顾。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停留在表面,影响了对含两级的大数读法的积极探究。

二、没有充分利用和开发教材资源。

教材给我们提供了2015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六个省、市、自治区的情况,还附有这些地区的风土人情、标志性建筑的图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反复考虑要不要拓展,拓展可以增强学生的见识,让数学课具有文化味,但时间肯定要被占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回答“看图你得到哪些信息时?”首先说到了人口数,我也骑驴顺坡走,没有再延伸。为了让两课时的过度自然,我和学生们借助数位表上讨论了北京市的人口数的组成并试读后,直接出示了例2的典型数据,试读并讨论读法。把第一课时后面的做一做删掉了,学生没有去感受“你知道吗?”中的大数。这些隐形的知识效果肯定是短时显示不出来的,但学生的知识拓宽被限制了。我在思考假如我不整合课时又该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教材资源。

四年级(下)数学《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荆山学校 赵志芳 2016.4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才场景。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这些信息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由此引出相应的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二、学情分析:运算顺序学生以前接触过,简单的脱式计算也涉及到,但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却很大,有相当多的孩子写完算式接着就开始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甚至遇到不够减的时候还把被减数和减数颠倒位置。学生在学习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对脱式计算的格式的书写问题也很多,主要是把先算的部分写在等号后面,不计算的把它扔在一边,什么时候需要了再写出来,出现了上下算式不相等的情况;还有的把先算的部分写前面,任意颠倒数字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导致计算结果出错。

三、教学内容:课本1-5页例

1、例2,练习一1、2、3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交流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教学准备:主题挂图 教学设计: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看:课本P1-5,例1„例2

2、想: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3、做: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246+83-157 357÷3×59 尝试做第5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自学例1(1)出示主题图

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啸聚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2)出示例1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列分步和综合算是都可以 对比分步和综合算式

问: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

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2、自学例2 出示例2 学生读题,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问: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6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组内交流

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么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结果表示什么实际意义? 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3、检查尝试练习

第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订正时说明解题思路和运算顺序。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学生口算,全班交流时说明各题的运算顺序

2、练习一第2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弄清便宜与贵的含义后独立解答,订正时说明思路,并强调运算顺序

3、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注意学生所列综合算式是否正确,说明解题思路,强调运算顺序。

五、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一)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1)987÷3×6(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1974(人)=1974(人)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

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记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顺序,即先括号内,后括号外,先乘除后加减,单一加减或单一乘除要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学生虽说能记住,但在实际的练习中出现了以下的问题或者说是误解应值得教师注意。

(1)对“先”字的理解,我发现在很多学生的练习中出现误解现象,他们认为先算的就应该写在前面,如计算12+(13-4)-6就会这样些=9+12-6把先算的括号写在前面,还如12+5×6-15就会这样写=30+12-15,打乱运算的顺序。

(2)在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时误认为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先算加法后算减法,如计算12÷3×2写成=12÷6=2,计算12-3+6就写成=12-9=3。而实际所谓先乘除后加减是指乘除哪种运算法则在前九先算哪种,加减也是。

以上两点对“先”字的理解先算出现的误解现象值得教师注意纠正指导。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一》教学设计

满城区荆山村学校

赵志芳 2016年10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技能目标: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让学生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学重点: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植树问题的三种题型的解决方法。教学难点: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

引导法

尝试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绳子

头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教师:同学们你们肯定知道我们国家有很多的节日,我猜你们最喜欢儿童节,我喜欢3月12号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嘛?(学生回答植树节)你们想想我们一起拿着工具去植树是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呢?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植树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1)植树活动

1、咱们今天先做一个植树的活动。首先要买树苗,画线。老师用绳子来代替线,我已经在路的一边画好了线。老师请两位同学来扮演爱心树苗。第一棵树应该栽哪呢?(线的一端)老师在绳子上每80厘米打了一个结,也就是两棵树之间的间距是80厘米,第二个同学站在相应的位置。(板书:棵树、间距)两棵树之间有一个间隔,相邻两棵树之间的间隔的个数叫做间隔数。(板书:间隔数)今天我们植树是等距的,间距都是80厘米。

2、出示统计表让第三个同学上来提示学生分析棵数、间隔数、间距、从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叫全长。(板书全长)并填写统计表。

3、让第四个同学上来提示学生分析棵数、间隔数、间距、全长并填写统计表。

4、让第五个同学上来提示学生分析棵数、间隔数、间距、全长并填写统计表。

5、让第六个同学上来提示学生分析棵数、间隔数、间距、全长并填写统计表。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载在路的一边也就是栽了几行?(一行)而且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板书(一行、两端都载)

课件出示统计表

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大家,如果全长是800厘米,栽了多少棵树? 指名回答。

6、观察填写的统计表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课件出示

间隔数=棵数-1

棵数=间隔数+1 为什么间隔树比棵树少1呢?指名回答。小结因为第一个间隔是栽了两棵树后出现的。(两个点确定1条线段)以后呢多栽1棵树,就多1个间隔,也就是多了一个点多一条等距的线段。所以,间隔数比棵树少1。

举起自己的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棵数=间隔数+1”

7、观察填写的统计表间距、全长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课件出示

间隔数×间距=全长

全长÷间距=间隔数

全长÷间隔数=间距(2)探究新知

1、出示例一:和学生一起读题

分析得到的信息和问题,条件是全长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就是知道全长和间距。问题是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问的是栽的棵数。同桌互相讨论来完成。

引导学生分析例一用全长除以间距算出间隔数再加上1就算出了棵树。综合算式列为(课件出示例1解答算式)

2、下面还有两道题需要同学们来完成(课件出示题目)

这两道题改换了例一的条件和问题,该怎么解答呢? 引导学生分析条件与问题。(课件出示解答算式)

3、比较这三道题第一步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第一步都是算间隔数,间隔数就是解决植树问题的桥梁。)提问学生间隔数是怎样算的?

4、其实植树问题不但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类似的问题例如(课件出示电竿„„)

三、巩固练习(1)课件出示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分析练习题。(2)课件出示1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分析并列式解答。(3)课件出示122页练习二十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小结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课件出示总结)

五、拓展思维

学生利用今天的所学知识编一道应用题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一行)(两端都栽)

+1

棵树

间隔数×间距=全长

--1

本节课的不足:

1、把学生估计过高,有一部分学生知道了全长和间距不会求间隔数,我以为这是学生早已经学过的而且经常用到的,所以没特别的复习,导致了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下手。

2、一堂课上下来,觉得还是对学生扶的很牢,没有完全放开,以至课堂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期待日后调整改进。

3、对课堂的生成问题处理还不够灵活,不能进行很好的利用。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这节课我很尽心尽力,但也留下了很多遗憾,新的教法的一种大胆的尝试过程,总在摸索中不断完善。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参考了很多资料,学习了很多方法,为的是让这节课的遗憾能少一些。我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及时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

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满城区荆山村学校 赵志芳 2017年4月

教学内容:32——34页

知识技能:能综合运用平移和旋转来分析、设计图形。

数学思考与问题思考:通过对图形运动过程的分析,再次对平移和旋转有了新的理解。情感态度:通过利用平移和旋转分析图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素养。感受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图形的运动问题。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复习旧知

游戏:俄罗斯方块

师:数学无处不在,在游戏中也蕴含着数学知识,平移和旋转是图形的两种变换方式,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探讨图形的运动。(揭示课题:图形的运动)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新知

1、活动一(课件出示)

如下图,七巧板中有两个图形移动了位置

师:你能通过平移将图①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吗?说说你的做法。生:(通过观察回答)图①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10格就可以了。师:你能通过平移和旋车将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吗?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同桌两人先观察,然后互相说自已的想法。

(1)可以先绕直角的顶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左平移9格就能将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2)可以先向左平移9格,再绕直角的顶点逆时针旋转90°就能将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这一活动中既利用了平移又运用了旋转把图①和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

2.活动二

课件出示(如图,三角形)

师:你能将图形A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然后再将图形B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C吗?

同桌的同学合作在学习卡上的方格中,按照要求动手摆一摆、移一移、转一转,然后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并尝试把变换的过程描述记录下来。交流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如果有不同的变换方式,可在最后补充。

师生小结:平移和旋转是图形运动的两种主要形式,平移和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

三、拓展练习、应用提高、课外延伸 P33试一试

四、巩固练习:P33~34练一练1~5 板书设计:图形的运动平移二要素:方向、距离

旋转三要素:中心点、方向、旋转角度 轴对称一要素:对称轴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内容含量比较多,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可能因为操作过多而花去大量时间,但是不能因此而减少操作或不操作,可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课时安排。另外,本课时因为是第一次将三种图形的运动综合起来,也可以在上课之前开展小组前置学习,对学过的图形的运动方式进行梳理与总结,唤醒知识,让学生对这节课有一个知识点上的充分准备。

小学六年级《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满城区荆山村学校 赵志芳 2017.9 单元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单元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单元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第一课时 :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2)计算:

+ + = + + = 2.引出课题。

+ +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二:新知探究 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2.课件出示自学题纲,让学生自学课本。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2)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课件出示例1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学生根据线段图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解答。

(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 是多少? 2/11 + 2/11 + 2/11 = 2/11 × 3 =

(3).分数乘以整数的法则。A.导出计算方法。

你会计算吗?看哪些同学不用老师讲解就能依据转化思想把分数乘以整数这个新知识转为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计算。(可以互相说互相看。)B.归纳法则。

通过以上计算,想一想分数乘以整数怎样计算呢? 师: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同学总结的语言准确又简练。

小组讨论,总结出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C.应用法则计算。

讨论,这两种方法哪种简单?为什么?

强调:能约分,要先约分;结果是假分数一定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4、教学例2(1)出示 ×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1.看图写算式

2.先说算式意义,再填空。3.看算式,约分计算。(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四、学生课堂自评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每个学生给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板书设计 分数乘以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 和的简便运算。

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2/11 ×3 = 2×3/11 = 6/11

教学反思:

⑴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⑵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并根据关键句说出数量关系。

⑶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下载典型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典型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典型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本节课致力于让学生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学会如何询问他人的兴趣和爱好。主要句型有: like/love/enjoy/prefer doing sth. = be fond of doing sth. =......

    典型的教改在哪里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要谈目前国内初中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三所学校是不得不关注的:江西省新建第一中学、江西省新建第二中学、江西省新建第三中学。一下是本人多年教学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教学反思:尽管......

    李欣典型课型研究个人教学反思

    典型课型研究个人教学反思 李欣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以自身的经验为基础,在新的任务和情境中主动构建的过程,但每个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合作学习来提高课堂效率......

    典型案例检视反思报告

    典型案例检视反思报告 恒升勘测分公司 根据恒升公司纪委《关于开展典型案例检视反思工作的通知》(恒升纪„2015‟2 号)文件精神,勘测分公司在7月份党风廉洁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期......

    2012.1.4 典型课型研究教学反思 田悦

    典型课型教学研究反思 本学期,我校小学部开展了典型课型的教学研究,综合羊坊店中心小学、即墨二十八中等学校的教学模式,我们积极探索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教学模式。 经过近两......

    化学 典型教学设计

    《卤代烃》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化学化工学院*** 学号:【课程分析】 《卤代烃》是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烃和卤代烃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物质。本......

    课内比教学典型材料

    “课内比教学”第一阶段活动典型材料 在“课内比教学”第一阶段活动中,有六位教师展示了他们精心准备的课程,其中五年级黄老师讲的语文课是用4步导学法教学的。五年级是我校新......

    教学精英典型事迹材料

    教学精英典型事迹综述 在教学中,我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注重翻阅各种教学刊物,虚心学习新课标及现代新的教学方法,将好的经验与构思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