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_两位数乘一位数_数学_小学_高照海

时间:2019-05-12 21:54: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设计】_两位数乘一位数_数学_小学_高照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设计】_两位数乘一位数_数学_小学_高照海》。

第一篇:【教学设计】_两位数乘一位数_数学_小学_高照海

五.四学制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快乐的大课间信息窗一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茶业口镇中法山小学

执教人:高照海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不进位的笔算85页——86页 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乘法口诀,能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位乘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对于学生掌握本单元或以后系统学习更难的乘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教学目标:

1.会口算、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2.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结合学具操作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明确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会优化计算策略,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学生的意见,体验合作的快乐,树立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两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和笔算的过程,并掌握口算、笔算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是学生在已熟练掌握表内乘法及正确计算万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学生将在口算,笔算,估算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方面有较大提高。教法:

1、情境创设法: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知识迁移法: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

3、比较归纳法:按照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完善并掌握算法。

4、练习巩固法:学生进一步内化算法、掌握算法。学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设计了如下的学法:在自主、合作、探究及讨论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教学,从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同时采用分层练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小方块、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么? 生:喜欢

师:在大课间活动中你们都在做什么呢? 生:做韵律操、玩游戏、跳皮筋、跳绳„„

师:同学们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啊!这节课我们来看一下育才希望小学体育大课间的表演情况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信息窗,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以我们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情况导入,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出发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究。

1、解读信息。

生:同学们正在围成圈跳舞,三(1)班跳舞的同学分2组,每组20人;三(2)班跳舞的同学分3组,每组12人。

2、提出问题。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哪个信息,提出什么样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信息:三(1)班跳舞的同学分2组,每组20人。)(2)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信息:三(2)班跳舞的同学分3组,每组12人。)

3、列出算式。

引导生列出算式,师板书“20×2=”和“12×3=”。

4、解决问题。

(一)20×2等于多少呢?

(1)、自己探索计算结果,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有几种方法来计算?请选出最喜欢的方法,然后我们全班汇报交流。(2)、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方法一:用加法计算。

20×2表示2个20相加,因为20+20=40,所以20×2=40; 方法二:摆小棒计算。

一捆小棒是10根,2捆就是2个十根,即20根,每2捆放一堆,一共放2堆,共有40根小棒,所以20×2=40;

方法三:用乘法口诀计算。

因为2×2=4,20×2,就是2个十乘2,得4个十,4个十是40,所以20×2=40。(3)、肯定每种口算方法。

师:同学们的算法真不少!表述也非常清楚!你认为哪种方法口算会更简便呢? 生:用乘法口诀计算比较简便。(4)、正确解答。

师:同学们这道题完整了么?请同学们补充完整吧!找同学上台补充完整。20×2=40(人)

答: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40人。(学生上台板演,师生共同评价。)(5)、拓展研究。

如果跳舞的同学有3组,每组20人,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自主解答,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时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算法最优化”,让其掌握最优的算法,只有这样才会使计算更加简便。】

(二)12×3等于多少呢?

师:同学们能不能猜想一下12×3等于多少呢? 生:等于36。(1)、方法思考。

师:12×3到底是不是等于36呢?请小组合作来验证一下。

生1:我用木块摆一摆。我把木块分3排,每排12块,把每一排分成10块和2块,3个10块是30块,3个2块是6块,一共36块; 生2:根据乘法的意义。

我是这样想的:12×3就是表示3个12相加,即12+12+12=36 生3:口算。我用的是口算的方法:先将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

生4:竖式计算

竖式1:一个竖式,先用个位乘一位数,再用十位乘一位数,然后把两个积相加。1 2 × 3 6 3 0 3 6 师:请这位同学告诉大家你是如何来计算的?(1)、6为什么写在个位上?(2)、30是怎么得到的? 生回答。竖式2: 1 2 × 3 3 6 师:请一位同学说一说36中的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呢? 生回答。

【设计意图:本环节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展示学生竖式计算的过程。让学生自主讲解,充分感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做到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2)、对比分析。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竖式式,看它们有什么联系。竖式1能清楚得看出计算的过程;竖式2比较简练。师:在练习时我们要选择简便的来进行计算。(3)、教师小结。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一位数与哪一位数上的数相乘,所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设计意图:运用知识的迁移法,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地交给学生,力求体现由扶到放的思想,老师知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自己探究并交流计算方法,分享多种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解新的知识。】

三、分层练习,达成目标。

1、口算:

40×6= 50×3= 60×5= 4×40= 7×20= 8×50=

2、计算。

2 3 4 2 4 × 4 × 3 × 2 × 2

3、你会计算4×21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可以选取两种不同的竖式进行展示交流,在对比中体会交换因数的位置列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设计意图:本环节涉及的题型丰富,层次分明,形式多样,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学以致用的意识。】

四、自我反思,总结评价。

1、学生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都非常的棒!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刻苦,努力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及其它活动进行总结归纳,谈出自己的收获,让学生在收获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同时教师也希望学生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板书设计:

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20×2=40(人)方法一:用加法计算 方法二:摆小棒 方法三:用乘法口诀计算

答: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40人。

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12×3=36(人)

方法一:用小方块摆一摆。方法二:乘法的意义。方法三:口算。方法四:竖式计算。1 2 × 3 6 3 0 3 6 1 2 × 3 3 6

答: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36人。

第二篇:【教学反思】_两位数乘一位数_数学_小学_高照海

五.四学制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快乐的大课间信息窗一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1)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快乐大课间的情境,同时引入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数学信息,这样既为下面的学习提供了素材,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而是一种学习者实实在在的“体验”与“积淀”。我在教学探究算法这一环节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学生在探究和交流过程中,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3)突破重点、分散难点。由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探究新知过程中能充分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时间,让学生探索12乘3的不同算法,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竖式计算的算理上,实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强调了算法最优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巩固拓展、提高教学效益。

本课的练习设计,我注意了题型丰富形式多样的分层次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算法、掌握算法,既强化算法的基础训练,又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阶梯式的练习中,课堂上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应用知识的参与热情,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了知识撞击的快乐,收获了愉悦的情感体验………

(5)教学中适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本课主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迁移类推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将伴随孩子们学习终身。

每一次教学都是我一次崭新的体验,我在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不同的学生带给我不同的感受,也给予我不同的教学灵感。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思维的迸发,让我感动,也让我快乐。遗憾的是,许多学生还想展示自己时,我却宣布本课结束。我想,我们需要用我们的教学改变学生眼里的数学世界,让他们掌握有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探究感受到数学世界的魅力。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索。

第三篇:小学数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以学生乘船去鸟岛春游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整节课赋以活力生机。这部份内容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

3、渗透估算意识。【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认知目标: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以及与他人交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难点: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学准备】 课件、答题纸 【教学方法】

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为教学情境,自然提出数学问题,在口算的过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让学生体会口算的多样性,同时也比较、发现,最优化,最简便的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春天来了,小草变绿了,花儿变红了,鸟儿也在树林里快乐的歌唱。春天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老师想带你们去鸟岛春游,你们想不想参加呀?

可是在春游的路上有一些障碍,谁能扫清路上的这些障碍呀?

(出示口算练习题)

我们将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可是鸟岛却在海中央,我们做什么交通工具去呢?(轮船)

(这一环节,创设“去鸟岛春游”的情境,运用学生生活中现实、有意义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产生良好的积极的“探究心向”,并且对已有口算知识进行复习)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理解图意:(课件显示课本92页主题图)

(1)瞧,小朋友们来到码头准备坐船去鸟岛。码头上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①乘船去鸟岛春游②各班人数③船限乘68人„„ 师:“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生1:不能超过68人。生2:可以正好是68人。生3:还能少于68人。)

(2)师:如果现在让四个班的小朋友同时乘坐这一艘船前往鸟岛,你估计一下能坐下吗?为什么? 师:若超过68人船会怎样呢? 生:船会翻或下沉。

师:超载会很危险,为了安全根据乘船要求,我们应怎样合理安排四个班同学乘船呢?

师:那你们再估计一下,至少要准备几条船才能将四个班的小朋友和老师送到鸟岛上去?

乘船方案设计

我认为()班和()同乘一条船,()和()班同乘一条船较为合理。

师:同桌同学互相讨论,设计最佳方案,首先要估计一下,至少要准备几条船?回答问题时,说一说这样设计的理由。师:如果每两个班乘坐一条船,有那些组合方式?

(第一种:二(1)和二(2)乘一艘,二(3)和二(4)乘一艘 第二种:二(1)和二(3)、二(2)和二(4);第三种:二(1)和二(4)、二(2)和二(3))

2、探究算法:

交流23+31=?的计算方法。生1:20+30=50 3+1=450+4=54 生2:23+30=53 53+1=54 生4:列竖式方法

交流32+39=?的计算方法。

生1:30+30=602+9=11 60+11=71 生2:32+9=4141+30=71 生3:把39看作4032+40-1=71 生4:列竖式的方法

今天,你们运用口算数学知识解决了那么多问题,你们真是一群聪明能干的孩子,师:口算方法很多,我们就不再一一举例了,你觉得哪一种口算方法比较简单,最适合你计算,你就选择哪一种。下面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告诉老师其他几道题你是怎么想的。

师:根据每艘船上的乘船要求,那种组合方式最合理、最可行? 其他两种乘船方案为什么不合理?你能想办法使其他两种不合理的乘船方案变得合理吗?(小组交流)如果二(1)班和二(2)班同乘一条船,这条船还能上几人?怎样列式?引出减法算式

3、小结、揭示课题: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前面我们学过笔算列竖式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口算方法(板书课题)。在口算时,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今天,你们运用口算数学知识解决了那么多问题,你们真是一群聪明能干的孩子。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1、根据你们的乘船方案我们出发。师:(出示课件)你们看,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这是哪呀?(鸟岛)来到了鸟岛,鸟岛的管理员准备发给每个小组游览券,但是他想考考大家,过关才发,你们有信心通过测试吗?(出示习题)。比一比,在鸟岛上我们哪些朋友表现得最出色。

2、你们表现的都很出色,让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这美丽的鸟岛吧!(配乐欣赏鸟岛图片)

3、我们的鸟岛一游即将结束,难得来一次,让我们买两样能买纪念品带回家,用100元钱能买哪两样呢?还能剩下多少钱?和小组同学商量商量。

4、汇报 各组选一名代表汇报,师及时鼓励。

5、课堂总结,体验成功

师:今天,我们不但欣赏了鸟岛的美丽景色,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许多问题,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教师板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3+31

32+39

68-54

32-14

第四篇: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教学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

3、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来一个数的近似数。

4、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5、使学生初步掌握乘法的验算方法,逐步养成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2、难点:乘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未位要和乘数对齐,学生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3、关键: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的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加强口算训练,养成验算习惯。计算法则只是解决乘的次序和各个部分积书写的位置,以及把几个积加起来等几个计算的步骤问题。要使计算正确,还必须具有较好的口算能力和短时记忆的能力。此外,还必须树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养成验算的习惯。

1、口算乘法(1)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

1、例2,完成“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对齐。教学关键: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对齐。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卡片。指名口答得数。

10×5 14×2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2、结合、“14×2”与“210×3”让个别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口算14×3(2)引导学生思考:14×3与14×2有什么不同?(3)演示教具:3个14块的方块图。提问:“一共有多少块?”“怎么算?”

教师边演示边口述:3个10块是30块,3个4块是12块,合起来一共是42块。

引导学生想口算的过程:先算3个10是多小,再算3个4是多少,因为3个4是12,需要进位,所以是30+12得42。(4)比较“14×2”与“14×3”的区别。

指定个别学生回答后教师: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个位数相乘满十的与不满十的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乘被乘数的十位,再乘被乘数的个位,只是满十的最后一步是整十数加两位数,如14×3最后一步是30+12得42。

2、巩固练习。

做例1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6×2= 26×3= 25×2= 让学生独立口算把得数填在书上,然后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教学例2。

(1)出示例题:口算140×3=

(2)引导学生观察:140×3与14×3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异同点?”

师生共议:乘数都是3,被乘数一个是14,一个是140,只是被乘数末尾多一个0,所以只要在14×3=42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得420。又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让学生讨论,说出不同的想法,教师加以小结:还可以想14个十乘以3,得42个十,即420;简便想法:3个14是42,现在得数后面添、一个0,即420。

4、巩固练习。

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30×5= 380×2= 150×6= 指名口算得数,并要求说说是怎样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150×6”小结:先想15×6=90,再在后面添一个0得900,或先想15×6=90,再想150×6=900。

三、作业。

做练习一的第1—5题。(2)用整十数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的例

3、例4,完成“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一的第6-1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得数是几就是几个十,在得数末尾写0。教学关键:把整十看作几个十再乘几的方法,教给学生口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板书课题:用整十数乘

二、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口算5×10(2)让学生观察乒乓球图:每袋5个,10袋一共多少个? 先引导学生想:9袋是几个5?9个5是多少?10个5呢?

师生共议:因为9个5,根据乘法口诀得45,所以再添上一个5是10个5,就是50,也就是5×10=50。

2、巩固练习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4×10= 6×10= 7×10= 9×10= ①让学生口算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②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几道算式的积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得出:一个一位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数的后面添写一个0。(2)试算下面各题。

11×10= 12×10= 24×10= ①让学生讨论:这几道题各得多少?是怎么想的? ②提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试答后,教师小结:任何一个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数的后面添写一个0。

3、教学例4。

(1)出示例题:口算6×20(2)提问:“计算这道题能不能也像上面的题目一样,在“6”的后面添写一个0?”“这道题该怎么算?”

(3)出示放大的皮球插图:每盒6个,20盒一共多少个。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每—叠几盒?一共几叠?每一叠几个?怎么算?(6×2=12)10叠一共多少个?又怎么算?(12×10=120)提问:“口算时该怎么想?”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归纳:先想2个6是12,再想10个12是120。

4、巩固练习。

做例4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4×30= 7×20= 8×30= 9×50= 指名口答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从以上几道练习。你发现一位数乘以整十数有什么规律?

师生共议后得出:整个数乘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一位数,再在所得的积的后面添写一个0。

(2)12×20= 31×30= 11×50=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指名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师生共同小结:用整十数乘两位数与乘一位数一样的。先用整个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写—个0。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一的第6——11题。(3)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一的第12-17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口算方法。教学过程:

1、口算第12题、13题,看谁回答得又对又快。

2、抽学生回答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并完成第14题。

3、指导学生分析第15、16、17题,并说出解题步聚。

4、完成以上作业。

5、师生共同研讨第18、19、20题的内容。

第五篇: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教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教材中只给了两名同学的计算方法。然后引出了竖式,又强调了竖式中没一步的算理。

二、说学情:在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学习了一位数乘多位数笔算方法之后,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学生通过预习例题,家长提前辅导都能利用四句乘法口诀顺利地进行竖式计算,但他们说不清这样计算的道理。

三、说教法、学法:以往模式是重算法,忽视算理,本节课我设计时重点在于重算理,明算法。给学生点子图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充分体验数学算法多样化,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目标:

1、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

3、通过应用,初步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生活、数学应用中的广泛性,拉近算式与生活的联系,并体验探究、应用过程中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得数的末尾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2、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本节课我是由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领学生不断探索。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节课我主要利用点子图这一研究工具,为学生创设了数学交流与想象的机会,努力使数学计算课堂换发新的生命力.学生通过预习进行竖式计算,但他们说不清这样计算的道理。如何沟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呢?我借助点子图这个直观模型,架起算理与算法之间的一座桥梁,使学生能直观感悟计算的道理。开始学生根据情境列出乘法算式,教师给学生提供点子图,让学生把一本书看作一个点在图上分一分,算一算,求出一共有多少本,学生操作过程中具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效果,不会算的学生他们无意识的在14×12的点子图中进行划分,计算出各个部分的结果之后进行累加,算出结果。

3、试做竖式,探究算理

而对于会计算的学生来说,他们会划分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只要计算出一部分的结果通过乘份数方式就可以达到计算出结果的目的,预设方法同学们没想到比如3个4套的分法。或4个3套的分法,学生们都是分的两部分。有横着分两份的,有竖着分两份的。还有一部分同学有意识地在14×12的点子图中结合竖式计算的过程进行划分——就是2个14与10个14。这样的学生是在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基础上能够自主探索的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我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学习探究时间之后,引导学生交流汇报,体验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找到这些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让他们说出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特点“先分后合”,将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数。由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先放后收方式进行。在学生自主操作后,再进行引导反思,教师让学生试着竖式计算,找计算正确学生板演,说说是怎样算的,应用4句口诀。

4、解疑算式,深化算理

教师再重复强调竖式书写方法。这里也是本节课重点,学生在应用一四得四这句口诀时4还容易写在个位。重点讲解。然后引领学生将竖式与点子图进行结合看哪种方案与竖式计算过程相吻合。此时所有学生从无意识思考到有意识思考,教师在投影上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会很容易找到与竖式匹配的方案。再让学生将竖式计算过程与点子图相对比,在不知不觉中又探索计算方法背后的道理了。最后引领学生将总结出来的口诀算式进行完善,学生又进一步思考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此时学生才是由掌握算法转向真正理解算法背后的算理。

(三)专项练习,内化方法

(四)课堂小结,思想升华。

下载【教学设计】_两位数乘一位数_数学_小学_高照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设计】_两位数乘一位数_数学_小学_高照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