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本阶段学生对于“美”,尤其是自然的美已有了初步的感受和发现能力,所以应让学生运用“读、品、找、想”的方法学习课文。从而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通过感受多媒体信息以及语言提供的想象情景,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交流体会描写优美的句子,感受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交流体会描写优美的句子,感受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播放桂林山水的图片。看图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1、启发谈话:你到过桂林看到过那里的美景吗?你从图片欣赏中看到的景色和别处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你欣赏了图片能否赞一赞你眼前看到的桂林山水美景?
(师:用“赞叹——描述”的方法示范:桂林的山水多么迷人啊!让你好像走进了仙境一般。)
3、分别出示桂林山水不同的画面,学生可依照老师的方法赞,也可用自己的方式赞。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板题,读题。
想想,你从课题中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山 水 山水交融)
2、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字典,学习生字词。结合上下文内容理解“无暇”等词意。
(1)指导“澜、攀 泰”等字的书写。
“澜”右边部分书写,“攀”上部分的书写,“泰”下边部分的书写。
(2)理解“甲天下、波澜壮阔、无暇、屏障、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的词意。
3、整体感知课文描述的优美景色。
4、在文中画出最吸引自己的地方。
三、自读交流。
1、听范读,指导朗读。
2、自由读课文,一边读边想象桂林山水的画面,读完后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3、组织交流,各自谈感受。
四、自主质疑,拓展延伸。
1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2、小组交流,然后小组代表汇报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3、对存在的问题,一般可采用以下处理方法:
一是利用集体交流;二是存疑,在第二课时相机解决;三是阅读有关的课外书籍......4、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词句在文章画出来,并抄写在作业本上;
(2)收集并阅读其它有关桂林山水的文章。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甲天下(天下第一)——水、山
第二篇: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媒体素材和课文有机的结合,使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运用媒体素材、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入情入境地朗读去体会。2.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桂林吗?那可是个景色秀丽的地方。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一起去游一游。揭题:桂林山水甲天下。2.选择部分精彩图片和一段视频素材播放给学生观看,再让学生说说甲天下的“甲”是什么意思?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体会作家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桂林山水,他主要赞美了桂林山水的哪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再想想人们为什么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初读课文
1.出示桂林山水图、指导学生按照先局部后整体,先山水后其他的顺序观察画面、谈感受(水:平静、清澈;山:姿态万千;远处云雾迷蒙;近处小船、竹筏浮在江面)2.配乐范读全文、学生图文对照找出课文中与画面相对应的语句。3.按要求自读课文。
(1)字音读准,解决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2)质疑问难。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观察“漓江水”。思考:漓江的水到底与别处有什么不同呢?
多媒体演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同桌互谈感受。2.自读这一段,概括一下漓江的水的特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静、清、绿)
3.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描绘出来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①带着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自读揣摩。②指名读,并点评。③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文,出示课文插图,观察“桂林山”。
2.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概括桂林的山的特点)。3.小组交流,反馈。
4.全班交流自学成果,并解疑。
①体会“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②多媒体展示桂林的山,再对比泰山和香山。③学生自己总结桂林山的特点(板书:奇、秀、险)。5.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注意”啊”的读法不同 真奇“啊”读ya 真秀“啊”读wa 真险“啊”读na 2
六、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在欣赏了桂林的山水之后你有什么感受。2.走进课文,了解作者的感受。
3.读课文最后一段,你从这段话中感悟到了什么。
体会“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应,并有总括全文的作用。)5.此时,我们已被桂林山水的美丽、神奇所陶醉,带着对它的神往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总结、扩展 1.总结
我们一同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美好风光,体会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名不虚传。
2.读了本课,你可能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可以试着吟一首诗或者写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3.欣赏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视频。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写一段话介绍当地的一处风景,使读的人能了解这处景物的特点。(可以选用本课的句式或词语)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甲天下
水—— 静、清、绿 舟行碧波上
山—— 奇、秀、险 人在画中游
第三篇: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媒体素材和课文有机的结合,使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运用媒体素材、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入情入境地朗读去体会。2.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桂林吗?那可是个景色秀丽的地方。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一起去游一游。揭题:桂林山水甲天下。
2.选择部分精彩图片和一段视频素材播放给学生观看,再让学生说说甲天下的“甲”是什么意思?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体会作家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桂林山水,他主要赞美了桂林山水的哪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再想想人们为什么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初读课文
1.出示桂林山水图、指导学生按照先局部后整体,先山水后其他的顺序观察画面、谈感受(水:平静、清澈;山:姿态万千;远处云雾迷蒙;近处小船、竹筏浮在江面)
2.配乐范读全文、学生图文对照找出课文中与画面相对应的语句。3.按要求自读课文。
(1)字音读准,解决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2)质疑问难。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观察“漓江水”。思考:漓江的水到底与别处有什么不同呢?
多媒体演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同桌互谈感受。2.自读这一段,概括一下漓江的水的特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静、清、绿)
3.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描绘出来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①带着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自读揣摩。②指名读,并点评。③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文,出示课文插图,观察“桂林山”。
2.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概括桂林的山的特点)。3.小组交流,反馈。
4.全班交流自学成果,并解疑。
①体会“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②多媒体展示桂林的山,再对比泰山和香山。③学生自己总结桂林山的特点(板书:奇、秀、险)。5.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注意”啊”的读法不同 真奇“啊”读ya 真秀“啊”读wa 真险“啊”读na
六、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在欣赏了桂林的山水之后你有什么感受。2.走进课文,了解作者的感受。
3.读课文最后一段,你从这段话中感悟到了什么。
体会“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应,并有总括全文的作用。)
5.此时,我们已被桂林山水的美丽、神奇所陶醉,带着对它的神往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总结、扩展 1.总结
我们一同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美好风光,体会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名不虚传。
2.读了本课,你可能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可以试着吟一首诗或者写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3.欣赏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视频。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写一段话介绍当地的一处风景,使读的人能了解这处景物的特点。(可以选用本课的句式或词语)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甲天下
水—— 静、清、绿 舟行碧波上
山—— 奇、秀、险 人在画中游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父亲不怕辛苦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2 懂得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3 自学生字和新词,有表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
1、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体会它的作用。
2、学习从课文内容理会思想的方法。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预习探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都去过素质教育基地,在那里,我们很多同学都尝试了种白菜,挖 红薯。也许你们认为很好玩,可是你们要知道,你们仅仅只干了十来分钟,其间的艰辛你们并没有尝到。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父亲的菜园》,体会种菜的辛劳。
2、板书课题。合作交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们喜欢的读书方法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找工具书解决;遇到读不通的句子,反复读读。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通过自学,你解决了哪些问题。(1)出示生字课件,认读、组词、注意写法。狰 狞 炒 伺 蚯 蚓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父亲不怕艰难险阻,开垦自己的菜园,在付出艰辛劳动之后,终于使一块贫瘠的荒地变成了翡翠似的菜园。)
板书:贫瘠的荒地 翡翠似的菜园。品读感悟: 明确目标,体会思想。
合作交流
1、读阅读提示,看看有几个要求。
2、结合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内学习,要求每位同学都发表自己的意见。3 汇报学习情况。
(1)学生汇报,各小组成员补充。
(2)老师出示多媒体:(朗读下列句子)1 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
2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3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锄头冲进了暴雨中„„ 4父亲„„,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
5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从这些淳朴的言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那坚持不懈,面对困难毫不气馁的精神以及作为一位父亲的责任心是多么的强)板书:不怕困难 坚持不懈
4、出示多媒体:说说你对下面几个句子的理解
没有了新鲜蔬菜,对一个普通的农家来说,就像婴儿断了奶。(2)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 上。
(二)、感受父亲的智慧
1、学生理解:要想种菜,对土地有什么要求吗?(肥沃)
2、学生找出父亲把土地变肥沃的办法。巩固延伸:
从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五、作业:把你感触最深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板书:
父亲的菜园
不怕困难
贫瘠的荒地 翡翠似的菜园
坚持不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15-2016学第二学期
四 年优 质赵
级 语 文
课 教 案
玉 兰
2015-2016学第二学期
四 年优 质吴
级 语 文
课 教 案
慧 英
2015-2016学第二学期
四 年公 开赵
级 语 文
课 教 案
玉 兰
2015-2016学第二学期
四 年公 开吴
级 语 文
课 教 案
慧 英
2015-2016学第二学期
四年级一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吴 慧 英
2015-2016学第二学期
四年级二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赵 玉 兰
第四篇:《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联珠一小 吕霞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同时理解“荡漾”、“波澜壮阔”、“水平如镜”、“无瑕”、“翡翠”等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课文1—2自然段,体会漓江水的特点,赞美漓江水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
3、初步学会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有次序地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并能仿写句子。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能熟读成诵。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漓江水的特点,赞美漓江水的美。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仿写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游览胜地参观,好吗?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来作一次遐想旅行:我们乘上隆隆的飞机,穿过密密的云层,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请你们睁开眼睛,看!我们已经到了什么地方?(老师引导的同时播放着音乐,此时画面出现桂林山水的美丽
景色)桂林在我们祖国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因为这里山青、水秀、石奇、洞美,所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1、说说“甲”是什么意思?
2、再说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桂林山水的奇异的风光。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使学生在图文声并茂中整体感知全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感受美,激发求知欲望。
1、学生边欣赏课文边想:桂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一句话来概括。
2、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写桂林山水那么美,是分几部分来写的?概括每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课文的结构,看看作者如何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以填空的形式完成上面的题目:
A、这篇文章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
B、这篇文章可分_______段。
第一段:写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写了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第三段:总起来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桂林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三)、深入学文,体会感情。
桂林的山水真的很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绘这旖旎的桂林风光的。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观看荡舟漓江上的录像,并配以课文录音。
(2)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去观赏桂林山水?请有画出句子。
(3)引说:正是因为(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我们(去观赏桂林的山水),可以说我们是慕名而来的。现在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先来观赏漓江的水。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录像中的漓江的水,问;漓江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特点?
(有图画或录像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和风光旖旎的西湖,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和“水平如镜”,分析后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却从没看见地漓江这样的水”一句。)
(2)作者是怎样写出了漓江水之美的呢?它有着什么特点呢?自读课文,用笔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圈出有关的关键词语,想想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的?
(出示第二句话,体会三个分句的特点: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水是那么纯,那么可爱。释“无瑕裴翠”)
(3)句子比较,体会A、B两句哪一句好?B、C两句哪一句好?C句为什么好?说说好在哪里。(用同样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描写漓江水“清、绿”两句)
A、漓江的水很静。
B、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C、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4)指导朗读第二句话,注意“啊”的读音以及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用赞叹的语气,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5)读读最后一句话,想想这句话写作者游览漓江水的什么?说明了漓江水怎么样?(分析后指导朗读)
(6)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漓江的水真美呀!课文先拿大海、西湖的水与漓江的水进行比较,然后用一个排比句具体写出了漓江水的静、清、绿三个特点,最后还
写了人的感受,你能按这样的顺序把这段文字背下来吗?
(四)仿写训练,读写结合:
(1)比较下面句子,说说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A、漓江的水真静、真清、真绿啊!
B、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
(2)照样子,练习把句子写具体:
例:漓江的水很绿。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
公园里的花多香。公园
里的花
___________,香
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美丽的漓江水,体会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并进行了有感情的诵读和背诵。同时还学习了作者怎样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并能仿写句子。下节课,我们再去欣赏“桂林的山”。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自然段。
2、自学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
第五篇:《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课标 四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桂林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这里山秀、水清、石美、洞奇,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为它写下了优美的诗文,唐代大诗人韩愈就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它。本课教学,第一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第二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4.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学准备】 ①教学挂图。
②搜集图片或制作课件。
(课文配音的桂林山水风光片,各种形态的漓江水、桂林山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带入情境。
1.范读课文。(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①自读全文,学习字词。②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2、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观察课件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用课件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展示风光旖旎的西湖,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平如镜”。)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3、品读,充分感悟(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导语:漓江水的美,我们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吧!(轻声读、个别读)
4.体会最后一句
导语:真美呀!别说作者连我们在座的人都被陶醉了,当作者从美景中醒过来,才发觉自己的船在前进,作者是从什么地方感觉到船在前进的?
5、本段小结:这一段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水的特点,具体写出了漓江水的奇特美。
三、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1)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2)播放画面,音乐伴奏,学生试背。
四、读中学写
(1)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谁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2)总结写法:先概括的写特点,再具体的写。采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
(3)仿说写:大连的海真_啊,_________
我们的校园真_啊,_________
五、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半部的写法。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尺”。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六、作业
练习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