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式教学设计 (修改)

时间:2019-05-12 21:5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写式教学设计 (修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写式教学设计 (修改)》。

第一篇:读写式教学设计 (修改)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式阅读教学设计

[摘要] 读写结合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一种高效阅读教学的模式。从课型上看,它基本上是一种提问式的课型。课堂教学的时间主要由学生支配,教学线条简单,教师讲得很少。从训练的力度看,这是一种很有牵引力的大运动量的训练。学生被“写”这种“动力”驱使着,有目的地进入课文,有方向的钻研课文,在研读中,课文内容得到充分的理解,课文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从活动的综合性来看,写的训练是一种高强度的训练,既要写,又要联系课文,既要构思,又要修改。正是由于读写要结合,所以读、写、思的训练三者合为一体,撷取、综合、表达三者合为一体,教学效率由此而显现。

[关键词] 语文; 读写结合; 阅读教学; 设计例谈

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P130)告诉我们,做学问要注重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的积累,两者缺一不可。做学问如此,写作同样如此。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没有一定的阅读,且不说无从借鉴,无以形成技巧和能力,也根本无法拓展视野,对生活的认识便只局限于自己的狭小的生活圈子,所言也难免有似于井底蛙语。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在此情况下,纵有所写,但往往因没有现实针对性,没有令人信服的材料,也多是一些无关痛痒的“无病呻吟”不能引起广泛的共鸣。相反,如果阅读量大,占有的材料多,写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从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P146)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3]可以看出阅读对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作用。而作文历来是中学生最头痛的问题,其中最难的是写作素材问题。学生每次写作文,大多感叹无事可写,不知从何落笔。教师如能很好的利用语文课本,引导学生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说到阅读,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读课外书才叫阅读,以为自由读书才叫阅读。诚然,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的读课外书是阅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总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些中外文学名著及报刊时文,让他们的各种文学样式都有所涉猎。然而,我们不应忽视当今的教育现状,忽视当前的学生所面临的困境。一方面,国家和社会都在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素质教育,另一方面,由于考察学生能力的考试机制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考试分数依然是学生的命根子,学生依然面临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极有限的,他们主要的阅读还在课内。

从目前的作息表来看,属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似乎有5个小时,那确实不少。可实际情形怎样呢?同学们每天往返“学校——家里”的时间大约1个半小时,三餐饭1个小时该少不了吧!上厕所、梳洗、洗衣等平均用去1个小时也该少不了吧!如此,“自由”时间只剩下一个半小时了。可是还没有完,还有数理化、语文、外语、历史等作业等着哩!学生每天的课外练习,成绩再好的也得花1个多小时去完成,成绩差的花的时间就更多了。为了赶作业,不求上进者学会了抄,更多的不得不挤压吃饭、洗衣等所需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怎能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呢?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更应注重让学生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读写结合式的教学设计,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读写结合式的教学设计,讲究朴实,也讲究艺术。从教学的套路来讲,主要有如下若干种设计思路。

一、层层推进式思路

“层层推进”,就是在变“读”为“写”(或“说”)的教学之中,设计从易到难的一个又一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充分的反复的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这种设计艺术的特点是,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出发,淡化提问设计,不将提问作为阅读、讲析课文的抓手;注重“问题”的设置,将“问题”作为学生开启课文大门的钥匙。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教学设计往往是一种“无提问式”课堂教学设计。

下面《“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教学设计便是如此。教师安排了四个教学板块:

(一)(第一层次)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句话人物素描”。(邓稼先,致力在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研究上跋涉的核物理学家。)

(二)(第二层次)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写邓稼先墓志铭。(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

(三)(第三层次)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写邓稼先纪念词。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不求名利,影响、感召一批人投身到为国争光的事业中,;在科研上,有超凡的创造才能,勇进的胆识、稳健的判断,有着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信念。为了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为“两弹”的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第四层次)从课文中找出事例,并给事例配以能够支撑的论点。(○1为了研制原子弹,从事鲜为人知的工作,并从此在公开场合销声匿迹 ——默默奉献,一心一意,才有成功的希望。○2走在路上还想着原子弹,有一次竟连人带车掉到沟里;在庆祝会上晕倒,一量血压竟是零——滴水能穿石,铁杵能磨针。○3为把一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用四台手摇计算机算了九次,还请物理学家进行估计,结果证明邓稼先等人算得的数据是正确可靠的——严谨细致的工作是事业成功的保障„„)

“层层推进”式的读写结合教学表现在上面这个教例中,有着明显的特点。一个是“迁移”,变读为写,在写中读文,二是“创造”,学生通过自己的“写”创造出新的文字组合。在“迁移创造”之中,一篇课文由平面而立体,由单纯而丰厚;学生的思维由平静而渐趋活跃,及至企求更新更美的发现。

二、多向假设式思路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往往喜欢“宕开一笔”,让学生展开想象,如: 假如你是小犟龟,当看到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时,你会说些什么? 假如人类也有翅膀„„请展开想象,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假如你是《背影》中父亲的儿子,一年后,你和父亲又重逢了,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假如„„

这很多很多的“假如”,都是一种“单向假设”式的提问设计,它们往往被用于课文阅读教学的收束阶段,作为能力的“迁移”、作为活跃教学气氛的一种手段出现。从课堂教学结构的角度看,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教学环节。

但如果我们放开思路,对“单向”的“假设”进行变角,进行叠加,用多个“假设”来结构阅读的教学过程,那么,这多个“假设”就能组合成为一个“多个假设”的问题群,从而构成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的主体方式和主体环节出现在课堂上。

如《小男孩》,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我给某个小组准备了一个题签,请大家巧用课文材料,根据题签上的题目创编故事。

各组派代表抽签:

假如你是小男孩,请根据课文内容,以“我找爸爸要生活费”为题创编。假如你是妈妈,请根据课文内容,想一想妈妈如何讲述这个故事。假如小女孩和妈妈回到了家,小女孩又问妈妈有关小男孩的问题,妈妈会怎样回答。

假如你遇到了这个“小男孩”,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假如你是小男孩的邻居,而你又是律师,当知道了小男孩的遭遇,你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帮助这个“小男孩”?

„„

从教学形式看,“多向假设”式教学融阅写作、思维训练于一体,既是一种“课文作文”的形式,也是一种“创境作文”的形式,不仅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一个范本,同时也为学生说、写训练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聚宝盆。

三、定向检索式思路

所谓定向检索,就是从某一角度。某一目的出发,对课文内容进行有确定的方向的读与写相结合的教学。这种教学内容的基本特点在于通过“写”的方式,让学生走进课文,学会检索,从纷繁复杂的语言信息之中“检索”出组合好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在检索之中完成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在组合的过程之中完成写作的训练。

我们可以用这种教学设计指导学生进行定向式的改写或缩写。如下面各课的教学设计。

1、“故乡”:中年润土简介。

2、《南州六月荔枝丹》:对家乡的某种特产作简要而生动的说明介绍。

3、《百合花》:通讯员战士素描

4、《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中的雨林毁灭的原因及雨林毁灭的灾难性后果。

四、课文撮要式思路

课文撮要,就是集纳、提取课文的妙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说课堂教学中的“穿插引入”是为了利用教材来“引进外资”、丰厚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的话,那么,课文撮要就是利用教材进行阅读理解的“精兵简政”的训练,培养学生高层次的阅读技能和思考能力。

“课文撮要”的教学设计不大同于阅读及写作教学中的复述、缩写。其内涵主要是:用课文中的词句,浓缩而不是概括课文内容。如: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教例。

教学目的:学法指导。

教学内容:浓缩课文内容的一种方法。教学步骤:

1、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全文。

2、请同学们初步尝试,从课文中抽取句子,稍加改写,连缀成“课文撮要”。

3、同学们讨论之后选定○1○2○3○4○5○6○7○8共八个句子。

4、教师出示“其次”、“再次”、“最后”、“首先”、“另外”“所以” 八张关联词卡片。请同学们把每个关联词的字块准确地放在每个序号的前面。

5、它们连起来读就是: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3○○其次,还需要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4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5再次,从进化的观点来考察,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6另外,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7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8所以,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成果。

6、教师点拨:如何让你们能够迅速地把握一篇说明文的内容呢?能否找到一种既能把握整体内容、又能辨析段间关系,还能相应解决层次划分的方法呢?

现在我们知道:原来一篇说明文是可以这样浓缩的——这就是凭语感找出构架全文的句子,然后再用关联词加以连续。同学们,这不也是一把阅读理解的钥匙吗?

五、句段读写式思路

就是以课文为例子,学习课文中的句式,学习课文中段落的结构方式。通过“学与写”,既阅读了课文,理解了课文,又进行了写句构段的基本功的训练。

请看一个课例:《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最美之处是什么?教学中最让学生有收益的是什么?恐怕不是它的象征意义,也不是白杨树的景美、形美、神美,而是它的奥妙无穷的句式——作者以其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娴熟地运用各种句式,尽善尽美地充分地表达了心中的激情。如果我们设计一节“积累课”,那也许就是一节效率很高且很有实用价值的课。

我们可以就下面这一根线条组织教学:《白杨礼赞》中的句式和抒情。

1、抒情线索句贯串全文。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4](P2)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5](P3)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6](P3)

2、长短句交错运用。

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吧?[7](P2)

3、抑扬句结合运用。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8](P3)

4、总分句相互呼应。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9](P2)

5、排比反问句点示题旨。

难道你就„„难道你竟„„难道你又不„„?[10](P5)

6、多角度谓语句不断引出激情。

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11](P3)

7、复杂定语句充分地表现情感。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12](P3)

8、正反对比句收束全文。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13](P5)在这节课中,同学们学习、理解、运用着课文的各种富有特色的句式。这种教学设计的角度是多么的独特,而教学内容又是多么的丰富。

六、品析鉴赏式思路

也就是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赏析、评论。力求在赏析、评论的学习和表达过程中,让学生研读课文,查找资料,写作文章,同时让学生知道、懂得、理解到课文的精,课文的美、课文的妙。

如《白杨礼赞》的教学:

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学习工具有字典、词典,我想也应该有句典。今天咱们预习了《白杨礼赞》,我很希望大家为课文编一部句典。今天大家回家后,每人从文中选出一句话或几句话,然后以自己理解,或查找资料,写出你所选句子的注释。这样的作品汇集在一起,不就成了《白杨礼赞》的句典了吗?现在我给大家示范一下。

▲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14](P2)

——起笔一句,直点礼赞对象,抒发了对白杨的崇敬赞美之情,“实在”一词充满了情感,“不平凡”点明了中心,感叹号表达了情感的丰富。

第二天的课堂上,同学们纷纷发言。

▲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15](P2)——一个“扑”字,生动地写出了景物迎面急速而来,“黄绿错综”总写黄土高原的粗犷平坦。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16](P2)——“主宰”写出高原色彩的“单调”,与上文“黄绿错综”相呼应,“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两个短语极写高原的辽阔和平坦。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17](P3)——“极普通”和“不平凡”构成“白杨树”的性格、身分的两个有代表性的侧面,“然而”和“实在”更加肯定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18](P3)——这一句总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力争上游”富有动感,它的奋斗结果就是两个“笔直”。

▲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19](P5)——八个形容词或者说八个褒义词语分三个层次表达,激情好浓崇敬好深,好像在赞美白杨实际上已经在赞美伟大的抗日军民。

„„

[20](P20)总之,“语文课本不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本,还是学习作文的样本。”它既有序列的作文训练内容,又有各类题材各种体裁的文章。在目前学生社会生活贫乏、读写分离的情况下,把人人都有的一套课本读活,从新的角度掌握课文的丰富内涵,体会做文章的道理,走出习作的迷宫,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事。当然,学习写作文、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是很多的。很好的利用语文课本,引导学生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用以指导写作,绝不是否认社会生活的源泉作用,也不排斥阅读课本以外的书刊报纸对写作的效应。“只是要同学们认识到课本是落实教学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最基本的最系统的“本”,不要丢了这个“本”,而要读活它,利用它。” [21](P18)] 参考文献:

[1]路华、北遥、《中华名人名言大观》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6.9 [2] 路华、北遥、《中华名人名言大观》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6.9 [3] 路华、北遥、《中华名人名言大观》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6.9 [4]语文·八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5.6 [5]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6]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7]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8]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9]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10]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11]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12]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13]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14]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15]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16]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17]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18]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19]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出版社 2006.6 [20]江水源.读课本与写作文[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3)[21] 江水源.读课本与写作文[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3)

第二篇:叙述式教学设计-最新修改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课题名称

设计者(姓名、学号)

一、概述

· 说明学科(数学、语言艺术等)和年级(中学、小学、学前等)

· 简要描述课题来源和所需课时 · 概述学习内容

· 概述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分析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要注意结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

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资源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

如果是其他专题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课程,可能还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持及可获得情况。

六、教学过程

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

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最后,画出教学过程流程图。同时,流程图中需要清楚标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媒体和相应的评价方式。

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媒体学生教师进行逻辑选择的运用的活动

七、教学评价设计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强化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这门课,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领域。

八、自我反思

第三篇:英语读写教学设计

英语读写教学设计

“读写”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首先我们要明白“读写”的作用,要提高写作能力就必须坚持大量的阅读,最好的资料就是学生学习的英语课本,作为最好的范文。从阅读到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一个好的阅读前设计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阅读动机,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读——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

现在很多小学的朗读,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些学生的甚至都可以倒背如流了,但是在朗读时漫不经心,出现很严重的问题“滑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假读”现象。有的学生的朗读根本就是机械的应付,没有节奏、和语速,发音不到位,无停顿等。为此教师要对症下药,转变教学方法,一个好的阅读前设计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阅读动机,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阅读前设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教师应该根据阅读文章本身的特点和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

1、显示课文主标题,和部分重要信息,让学生猜想课文内容,增加新鲜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主题,点明作者的教学思路,进一步分析,加深印象。

3、通过内容展示,激励学生的内容猜测,并加以鼓励。

4、朗读过程中、充分让学生理解朗读含义和作用。同时多设置一些故事性的阅读材料,应该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说名故事讲述了什么,不能拖泥带水,而且最好讲述该故事的启示或道理。总之,“读”不仅仅是倒背如流就是好的,要让学生理解,不要去走“机械流”,只有真正的“读”才能过渡到“写”。

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写”是加深记忆最好的办法,也是“读”的深入,听不如读,读不如写,俗话说“读十篇文章,不如写一篇文章。”充分说明了写的重要性,让学生根据课文进行改写、缩写、仿写,最好是写体会,让学生不至于写作内容匮乏,是学生有话可写。

1、连词成句、遣词造句。

2、连句成段、默写听写。

3、英汉互译、写摘要。

4、改写、缩写、仿写。

总而言之,按课文内容进行改写、续写、缩写、扩写和写体会等,不至于习作内容空泛,使学生有话可写,也不如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学生们看到自己也能和作家似的产生灵感,写出心得,便可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

第四篇:读写训练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读写训练教学设计

山泉镇中心学校

陈伟华

【设计思路】

本文是写真人实事散文的典范之作。篇幅较长,作为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明白下面几个问题:一是文章写的是谁?二是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她)?三是作者是怎样突出这一人物性格的?同时将写作方法应用于作文训练中。因此,教读本课至少需要三课时,熟读课文,感知人物需一课时;探究写法,明确主旨需一课时;片段展示,加工润色需一课时。

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阅读——感知——分析——归纳——探究——实践”的方式,逐层深入,目标检测,让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尽量体现教材在写作训练中的示范作用。

教学目标:

1.掌握快速阅读记人散文的方法 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3.体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指导阅读,了解阿长其人

一. 直接导入新课 二. 设疑导读

(一)初读思考 问题设置:

课文题目为《阿长与<山海经>》,其中阿长是何许人也?(身份,地位,与本人的关系)山海经为何种书籍?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

(此环节,由题目切入,纲举目张,逐层深入,遵循写人记叙文的阅读规律,使阅读过程在没有束缚的情况下徐徐展开。)

(二)成果汇报

1.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也是家里雇佣的女工,她是一个粗人,没有文化、粗俗、好事,是一个很不幸的人。

2.《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地理著作,书中保留了一些流传广泛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

3.《山海经》是儿时鲁迅渴慕已久的绘图宝书,是阿长为他买来的,正因如此,作者鲁迅对保姆阿长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崇敬和怀念这位长妈妈。

(三)感知人物 问题设置:

作者眼中的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依据是什么?

(提示:可以用这样的句式:阿长是一个 的人,因为。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全方位感知人物,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示例:阿长是一个睡相不好的人,因为她睡觉时经常摆成一个“大”字。)

此环节从写人散文的特点入手,调动学生的阅读初体验围绕人物特点筛选主要信息,能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结果预测:可能有如下一些说法:

阿长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人,因为我的饮食起居都由她来照顾。阿长是一个黄胖而矮的人,因为作者说她生的黄胖而矮,“长”字也不是什么形容词。

阿长是一个别人不注意姓名的人,因为家里人都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阿长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因为她总是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阿长是一个不许我走动的人;因为我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要告诉我母亲去。

„„ „„

三. 师生鉴定

通过刚才的阅读分析,你认为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可以发现阿长是一个好人,但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四.学以致用

说说:我身边的“阿长”

同学们,在你的周围有没有类似阿长的人物,请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他的特点,可以模仿上面的句式。

(此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搜集生活中的真实素材,并能利用老师传授的评价人物的方法给心中的人物定性,可谓学以致用。)

五、方法探究

通过阅读,你觉得要想快速读懂记人散文的关键是什么? 分组合作,讨论探究 师提示:

记人散文,大多以刻画人物为中心。而刻画人物就离不开典型的事例,一般来说,一篇记叙文往往要选取一两个或者几个事例,每个事例都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而要想把事件说的生动形象就要突出细节,抓住了细节,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本。另外,无论是记人还是记事都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小组代表发言:

师生归纳:

1.从题目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 2.从事件入手,归纳人物性格 3.从细节入手,透视人物形象

4.从抒情语句入手,把握作者的情感

六.课外拓展

运用所学的快速阅读方法,阅读几篇记人散文,写成百字左右的读后感。如:本单元的《背影》《老王》《台阶》等。

(要想做到学有所得,必须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情感追踪,写法探究(分析作者写此文的动机,即为什么写阿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的思想感情,怎样突出人物性格的?)

一. 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阿长这一人物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大作家鲁迅会对她持什么样的态度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鲁迅,去体会他的感情变化。二.速读课文,情感追踪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明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敬意消失——新的敬意。”

四.跳读课文,归纳事例

教师提示: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也就是说,这些事情就是作者“我”感情变化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用简要的话概括出这些事情。

明确:一共写了七件事。①常喜欢切切察察 ②限制我的行动

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

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⑤讲长毛攻城时护城 ⑥谋害我的隐鼠

⑦为我买《山海经》

五.精读课文,写法探究 分小组,合作讨论:

七件事之间有何内在联系?这些事中哪件写得最细,最精彩。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

七件事中的前四件都表达出作者对长妈妈的厌烦和不满,厌她罗嗦,厌她限制“我”的自由,厌她睡相不好;烦她规矩太多,烦她道理太多。就在读者似乎感到长妈妈一无是处时,作者笔锋一转,详细叙写了两件令他敬重的事。一是长毛攻城时护城事件;一是为我买《山海经》一事。而最详细,最感人的事件就是阿长为我买《山海经》,因为“山海经”事件是彻底改变“我”对长妈妈看法的重要事件,也正因为有了“山海经”事件,“我”才真正由“厌烦”长妈妈变成了“敬重”长妈妈。因此,“山海经”是敬重长妈妈的代表性事件,“山海经”代表的就是文章后半部分所表达的情绪。正是欲扬先抑写作手法中“扬”的部分。也是作者鲁迅写此文的关键触发点。

而这两件事之间又夹杂了谋害我的隐鼠一事,作者在写敬重长妈妈的两个

故事中间,再次穿插这个“隐鼠事件”,一是为使文章顿起波澜,二是与下文写敬重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欲褒先贬,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这就叫先抑后扬的写法。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给人以奇峰突起的感觉,人物形象霎时间就高大起来。这也是本文构思的主要特色。

六.纵观全文,浓缩主旨

齐读最后两段体会作者的怀念之情

主旨归纳(先由学生自主回答,后教师明确)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文章通过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七、角色体验 写法再现 问题设置:

假如你是大作家鲁迅,你能毫不吝啬的告诉同学们你是用什么方法把文章写得如此精彩的吗?请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例如: 首先,我选取了几个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因为,要写的事实在太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抓住有代表性的事例,才能说明问题。请同学们接着说。(典型事例显性格)

回答预测:

第二,我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确定所叙事件的详略,因为都详细的写,也就没有重点了,那么要表达的中心也就不明确了。(详略得当突主旨)

第三,为了使文章跌宕起伏更有吸引力,我还欲擒故纵,欲扬先抑,先说人物不好的一面,再说好的一面,然后,突出我要表达的真实情感。(欲扬先抑掀波澜)

第四,最关键的是,我在写作中有意刻画了一些细节,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处处细节,它可是你了解人物的一把金钥匙。(放大细节是关键)

八.手口合一 片段演练

请同学们结合上节课“说说身边的阿长”选取一两个典型事例,突出其性格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片段展示,润色成文

一.导入 二.片段展示

1.学生朗读自己的片段习作

2.师生评价人物性格与事件本身是否相符

三.列出提纲

根据自己所写人物及情感的表达,合理安排事件顺序,列出简略的写作提纲 四.加工润色

1.运用人物描写的各种方法,突出人物特征 2.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合理布局

3.详略得当,加工成文 五.习作心得

1.请写出你认为自己的作品中最得意的片段或用词造句最满意的地方。2.请说出本次习作过程中你感到最头疼的问题或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六.作业

搜集整理同学们的反馈信息,师生明确归纳学生提出的典型经验或问题,研究探讨解决方案,以备下次写作借鉴。

综上设计依据记人散文的特点:从感知人物性格入手,归纳其相应的典型事例,再到写作手法的探究。

逐层深入,分三课时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一堂,联系现实,为人物定性;第二课时,选取典型事例,突出性格特点;第三课时,列出提纲,布局谋篇。

2010.10.11 星期二 晴 教后记:

本篇文章我本想按照原计划的三课时进行讲授,但总体下来,还是感觉时间很紧张。实际用时将近四课时,当然如果没有课前提问,效果也许会更好,时间也会更充足些。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的安排比较合理,既完整又能很好达成目标。尤其是感知人物和学以致用两个环节同学们配合表现都很出色。只是归纳方法时学生感到有些难度,这时我又进一步启发,师生合作明确归纳,最后的环节阅读方法实践,我让同学们把读后感写在了日记本里当作当天的日记,同学们没有感到增添了额外的负担,完成质量相当好。第二天上课,我让几位学生到前面朗读自己的读后感。写《背影》读后感的学生居多。但是其他几篇文章也都写得很到位。我觉得这次阅读实践非常成功,因为同学们真的把方法融入到阅读过程中了,还让学生对本单元的课文做到了细致的预习。可谓一举两得。

相比之下,第二课时的课堂内容就显得有些多,对重点段落研读的不够详细,现在想来,最好的办法还是把第七环节和第八环节下移到第三课时,第三课时就是方法归纳和片段写作及展示,把第四课时安排成片段变成文训练。如果将写片段和成文放在课下来完成自然会减少一课时,但是,没有在课堂上完成的质量好。

总体感觉是学生在方法归纳探究时感觉有难度,即使,我在方法归纳前都给同学们展示范例,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入手,我想这就是平时训练不够,也就是平常的教学很少涉及方法的归纳,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作文水平才停滞不前,因为没有很好的利用教材的示范作用,致使大部分教学时间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悄然流逝。

这是我最新的感悟,我也会以此为鉴,做好后续的教学工作。

(本篇教学设计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请张老师和各位同行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一课时 学生练笔节选

妈妈是一个时尚的人,因为他是一个购物狂; 妈妈是一个爱玩的人,因为她整天泡在麻场里;

妈妈是一个厨艺高超的人,因为她总是为我烹制出美味的菜肴。

《背影》读后感

2011.10.10 801班 顾佳

《背影》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朱老先生年轻之时,一次父亲送她回北京,原本打算不送的,但最后还是因为放心不下,而决定去送朱先生,在朱先生还未乘车离开之时,父亲为朱先生买橘子。

当朱老先生看见父亲胖重的身体翻过月台时,眼泪竟不争气的掉下来,但是并没有让父亲看见,而父亲翻过月台时的背影,成了朱老先生一生无法释怀的记忆。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们真的要赞叹父爱的伟大,人们常说父爱如山,的确,父亲并没有母亲的细腻,所以,人们常常以为父爱不及母爱,但实际上父爱不比母爱逊色。相反,有时父爱比母爱还要更温暖。

但是,父亲的角色,却是一个冰山的形象,所以,那爱的熔浆无法冲破冰层,只好徘徊在出口,等待着有人去发现,但是却很少有人发现它,于是,他越来越寂寞,越来越退缩,但,退缩并不代表它不再存在,其实,它一直都在,从不曾放弃过,只是我们没有勇气冲破冰层去寻找。

请不要让爱寂寞,既然爱就要说出来。

本文部分语言虽然显得不够凝练,但却是小作者的真知灼见,是真实的阅读体验。

第一课时课后练笔节选 读《背影》有感

大多数人都喜欢歌颂母爱,但在朱自清的心中,父爱更为温馨。一般是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但这篇课文却写父亲的背影,这是我感到很特别。(此处谈出阅读的兴奋点和阅读感悟)

写爱的文章,往往淋漓尽致的描写,但这篇文章的语言却很朴素。从朴素中我感觉到了父爱的伟大,如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虽然这

句话是生活中的小细节,而且也显得那么平常,但这却使我感到很贴心。像这样的话还有很多,我想作者也一定很满足,因为他有这么一位慈祥的父亲。在父亲离开作者的时候,作者看着他的背影流出了眼泪,因为父亲为他去买橘子了,他的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路自然很费事,但他宁愿费事也要让自己的儿子吃到橘子,这种精神实在太伟大了。

其实我也有一个像作者这样慈爱的父亲,(此句有歧义,应改为:我也有一个父亲和作者的父亲一样慈爱。)我很感激父亲对我的疼爱,虽然父亲不善表达,但我能感觉到,他是非常爱我的。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能抓住文章的与众不同之处。

建议:

此份设计思路清晰,重点明确,教学目标明确。能够从文题切入文本的阅读,此问题设计的非常好,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问题设置有层次、有梯度,层层推进,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课时安排合理。

但应有几个问题需要与老师交流:

1、既然教学目标中确定的是“掌握快速阅读记人散文的方法”是学习阅读的方法,那么训练中为什么没有进行加强“快速阅读方法”的训练,而进行了写作训练;如果是进行写作训练,为什么在教学中又没有写作方法的归纳?(方法:如,(1)、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性格,(2)、叙事之中有详有略,(3)、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等)

2、在第三课时,课堂教学程序安排的较好,有层次,形式多样。但在写作训练后,为什么又安排了阅读训练?我想这个阅读训练应该在学习了“快速阅读记人散文的方法”之后,进行训练。总体感觉是将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混淆在一起了,两项内容不是不能放在一起学习,但最好是一项一项地解决,这样比较清楚,学生也不能混淆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的区别。

张老师

第五篇: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欧也妮.葛朗台》、《金钱的魔力》《刘姥姥进大观园》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侧面描写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

2、分享孩子们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活动

一、回顾学法,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直接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感受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今天我们要带着上机课的收获走进《欧也妮.葛朗台》、《金钱的魔力》《刘姥姥进大观园》。

设计意图:回顾学过对人物描写的方法,加深记忆,为方法的灵活运用做好铺垫。

二、试用学法,理解感悟

1、请同学们读欧也妮.葛朗台》、《金钱的魔力》《刘姥姥进大观园》 边读边画出语言和动作和侧面烘托的有关语句,读给小组的同学们听,并说一说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出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品质?并把你的体会写在语句的旁边。

2、通过探究交流,统一意见后,教师明确出有关语言的语句:(1)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他一听这些话,态度稍微改了一点儿,但是他仍旧有点儿摆着架子回答我:“我并没有恶意„„恰恰相反,我们换得开!”

(这句话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托德起初对“我”的态度。话说得很刻薄,充满了歧视与轻蔑。

抓住“仍旧”“摆着架子”读出托德的“善变”。透过这句话,一个藐视穷人,在穷人面前傲慢无礼的形象跃然纸上。)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点拨:托德神情的变化:“笑容是遍布满脸的”──“凝结”、“毫无光彩”;通过感情朗读体会比喻的妙用。)

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一下子钻进那一堆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把它来回翻动,同时一直很地说着话,好像在自言自语似的:

(引导学生勾画有关动作的词语,如“钻进”“来回翻动”“兴奋地说着话”,想象人物的连续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2)“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巴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强的过他。’„„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

“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好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刘姥姥是丑角,但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所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通过语言描写和侧面烘托刻画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3)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花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反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

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嘴脸。

【设计意图:疏通文路是初读感知中较为关键的一环,而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更帮助孩子理解文章人物的特点,既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又授予概括文本内容的方法,学能得法。】

3、汇报交流:

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解,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及时补充。

(1)先让学生自行画出,并写出自己的体会;(2)再在小组内交流;(3)最后在班内展示交流。

三、诵读品味 回顾三篇文章,相信大家一定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出现在你的脑海里,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动情诵读,同桌再次互读体会。

(教学方法:通过抓人物的动作、语言和侧面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读写结合

1、根据本节课对人物描写的方法,选择一项内容练习。

(1)炒菜片段:这时,油锅腾起油烟子。————————————————————————————————————————————————

就这样,炒鸡蛋做好了。(动作描写)(2)新来的小邻居

前些天,我家隔壁搬来了一户新主人。小主人是5岁左右的小男孩,可淘气啦!

一天,他轻轻地推开我家的门,“嗨”地一声,把我吓了一大跳。我回过头来,他 ——————————————————-————————,随手将门拉上,噔噔噔地溜回了家。我守在门口,决定等他出来是“报复”。没过几分钟,他哼着谁也听不懂的歌出来了。我拉开门,装着生气的样子,————————————————————,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他被我突如其来的“袭击”闷住了,————————————————————————看着他这副样子,我禁不住咯咯地笑出声来。这下可好了,他松开我的手扭转身就逃,边逃边回过头来,————————————————————。以后,他再不怕我了,碰到我就——————————————————————。我也喜欢上了他。(神态描写)

(3)下班回来,妈妈就忙着做家务„„她是多么辛苦啊!2、同桌互相交流,修改(注意方法的运用)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就是要把‘写’挤进去。”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我在语文课堂阅读中,注重读写结合,做到读中学写,写中促读,相得益彰。有效地突破了课堂练笔的教学难点。】

下载读写式教学设计 (修改)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写式教学设计 (修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写教学设计思路

    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读写技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动词过去式的构成,掌握一般过去时句式的应用。 2.能力目标:根据情境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谈论过去的事件,得出动......

    文本式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设计方案编写 一、教学设计方案编写的格式教学设计方案主要有两种编写格式,即叙述式与表格式。不管是哪种教学设计方案都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行为、......

    教学设计修改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战争中的主要事件、战争的结局、战争的性质和作用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

    教学设计修改(推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87~88页例1及相关练习。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能运用数方格、割补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

    教学设计修改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 创新整合点: 本课的教学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充分发挥了其形象、直观、生动、容量大、操作方便、视听效果好等特点,把大量的感性......

    小数的读写教学设计

    小数的读写教学设计 各位老师们,你们是不是在找小数的读写教学设计应该要怎么做呢?别急,让小编为你们排忧解难,请看看下面的小数的读写教学设计吧。 小数的读写教学设计1 义务......

    Book6Unit5读写课教学设计

    赏天池美景,品语言魅力 Book 6 Unit 5 Reading and Writing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张学科:英职务职称:中学二级单位: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手机:地址: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海宁路邮编: 备注......

    《a__o__e》教学设计(读写指导)(精选)

    《a o e》教学设计(读写指导) 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要学好汉语拼音。 2、学会a o e三个单韵母,认清形,读准音。 3、认识声调符号,在教师指......